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

外科优势病种护理优化措施

胁痛

一、疾病名称: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畴。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病位在肝、胆。

二、护理评估:

1、腹痛、发热。

2、皮肤、巩膜、二便的颜色。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肝郁气滞: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肝胆湿热: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黄染,舌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热毒炽盛: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拒按,腹肌紧张,板硬,甚至延及全腹,或可触及包快。全身寒战、高热,神智淡漠。严重者神昏谵语,身目黄染,尿色如茶,量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无苔,脉弦数或细数无力。

四、临证施护:

1、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或用药止痛。

2、腹痛或有包快时,应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

五、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湿热型,热毒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3)术后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局部压痛、腹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2)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黄疸等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3)若见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①高热寒战,腹痛加重,腹肌紧张,黄疸加深。

②躁动不安或神昏谵语,四肢阙冷,血压下降,脉细数无力或细数欲绝,舌红绛,苔黄腻或黄燥,或有芒刺等。

3、给药护理

1)中药疏肝利胆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黄疸,发热是否减轻或加重,服攻下药时,

注意排便情况,泻下过多时报告医生处理,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反应。

3)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之食物,定时定量,忌生冷,辛辣,酒,海腥,煎炸,油腻及浓烈调味品。

2)发热伴恶心呕吐的患者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恢复期可进食高蛋白的豆制品及瘦肉、新鲜蔬菜及水果,忌食生冷之品。

5、情志护理

劝患者戒恼怒,少忧愁,勿过度思虑,保持情绪稳定。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胆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引流液情况,若病人出现发热、腹胀、腹痛或者引流出胆汁样液体时等异常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2)高碳酸血症:严密观察切口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注意询问病人主诉有无四肢关节的酸痛,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变化,有无气胸等,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7、健康指导

1)慎起居,防感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饮食有节,禁烟、酒及油腻肥甘厚味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怡养精神,保持良好情绪,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活动。

4)强健体魄,慎避外邪。

肠痈

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使败血浊气雍遏于阑门所致。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肠。

二、护理评估:

1、腹病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等。

2、心理社会状况

三、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气滞血瘀:不发热或发热,腹胀,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苔白腻或黄苔脉弦紧,气滞为主者,腹痛绕脐不固定,腹部柔软;血瘀为主者,腹痛位于右下腹,拒按,有轻度反跳痛。

2、湿热雍积: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四、临证施护:

1、腹痛甚时可遵医嘱针刺止痛。

2、腹痛或有包块时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五、护理要点:

非手术患者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执行。

2)卧床休息,限制活动,以半卧位或右侧卧位为宜,病情允许在指导下做轻微活动。3)遵医嘱进食。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肌紧张的变化,腹部包块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把握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

3)鼓励病人定时排便,遵医嘱行大黄牡丹皮汤直肠滴注。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分多次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腹肌紧张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用通里攻下药后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停药或用止泻药。并鼓励患者多饮水。2)禁止服用强泻药或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穿孔。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与反应,必要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鱼虾、辛辣、油腻食物。

1)湿热雍积者宜进流质或半流质。

2)热毒炽盛,呕吐频繁者应禁食。

3)恢复期可进高蛋白饮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忌生冷。

手术病人的护理

1、一般护理

1)术前按手术护理常规。

2)术后回病房,先按麻醉方式取卧位,指导病人注意休息,手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一般取半卧位。

3)回病房后立即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腹部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伤口渗出情况等,作好记录。

4)抗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保持输液通畅。

2、饮食护理

1)术后1-2天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后可给予流食;以自己不适时逐渐改为半流质。2)术后4-6天可给软食,但一周内忌食牛奶及豆制品等产气食物,以免腹胀。

3、保持大便通畅,如便秘时可用开塞露通便。

4、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轻症病人手术当日即可下床活动,重症病人应鼓励床上多翻身,进行肢体活动,病情稳定后及早下床,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5、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腹腔内出血: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术后当日观察生命体征,患者有面色苍白、脉速、血压下降等或腹腔引流管有血性分泌物,须让病人平卧,立即报告医生,吸氧,快

速静脉输液、输血,同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2)切口感染:预防切口感染,应密切观察伤口敷料,如有污染立即更换,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病室环境温度适宜,清洁安静。指导病人多进食易消化的健脾益气食品,如大枣、山药、黄芪炖鸡汤等。切口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3-5天,如体温升高,切口疼痛且局部压痛或有波动感,应给与抗生素,理疗等应急处理。

3)黏连性肠梗:病人可有阵发性的腹痛、呕吐等症状,遵医嘱用针灸疗法和理疗可预防。手术早期,鼓励早下床活动也可预防。

六、情志护理:

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七、健康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忌辛辣刺激,油腻,含气食物和饮料。

2)慎起居,防感冒,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腹部受凉。

3)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

4)保持良好情绪。

5)如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及时就诊。

肠梗阻

一、疾病名称: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而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腹痛、呕吐、腹胀、便闭、无力排便等为临床表现。病位在肠。

二、护理评估:

1、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及伴随症状。

2、呕吐发生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的量、色、气味、性状。

3、有无排气、排便以及大便的性状。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热结腑实:腹痛突发,疼痛剧烈而拒按,肠鸣有声,呕吐食物,口干口苦,大便闭结,苔黄腻,脉洪大或滑数。

2、寒邪直中:突然腹中绞痛,可触及包块,疼痛拒按,恶寒,脸色青冷,舌质淡而暗、苔白润,脉沉紧。

3、虫积阻结:腹痛时作时止,面黄肌瘦,或颜面有白色虫斑,突发腹中剧痛,痛在脐周,按之有块,呕吐食物或清水,苔白,脉弦。

4、血淤气滞:腹部持续疼痛,胀气较甚,或痛处固定不移,痛而拒按,呕吐,大便闭,舌质紫暗、苔白或黄,脉弦细。

四、临证施护:

1、腹痛剧者,遵医嘱耳穴压豆或药物止痛。

2、蛔虫、粪石引起的梗阻,遵医嘱口服或胃管注入植物油或液体石蜡。

3、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五、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血压稳定者取半卧位。

3)遵医嘱放置胃肠减压引流管,并使其固定、通畅。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腹痛、呕吐、腹胀、及肛门排便、排气等情况。

2)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和引流量。发现血性引流液时,应报告医师。

3)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3、给药护理

1)遵医嘱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

2)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汤剂泻热通腑,荡涤积滞;温中散寒,缓急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驱虫消积等。中药汤剂宜温服,若用胃管注入,应在注入后夹管1~2小时,防止溢出。

3)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4、饮食护理

1)肠梗阻未缓解前禁食。

2)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遵医嘱进食流质、半流质等。

3)忌食辛辣、油腻、刺激、热燥之品。

5、情志护理

做好心理安慰与疏导,缓解患者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之配合治疗。

6、并发症护理感染肠瘘

术后,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术后,若出现腹部胀痛,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腹壁切口红肿或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7、健康指导

1)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和饭后剧烈运动。

2)注意饮食卫生。

3)注意饮食宜忌:有些食品可导致肠梗阻的发生。如柿子、山楂、枣等含鞣酸较多的食物(尤其是空腹时)。可以在肠内形成食物团而引发肠梗阻。禁食生冷黏硬辛辣刺激行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勿暴饮暴食,过冷过热。

4)注意婴幼儿喂养:婴幼儿哺乳期添加辅食,不易过早过量。小儿断奶时,饮食要有节,防止过量。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

3)有腹部外伤及腹部手术史者,应注意腹部锻炼和及时治疗,以防肠黏连的发生。4)老年体弱者,经常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是针对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的辅助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 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改善或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将介 绍20个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1.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针灸调理、推拿按摩、中药调理等,可 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帮助控制血压。 2.心脏病: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针灸、中药调理等,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脏的供氧能力,减少心脏负担。 3.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针灸调理、中药调理等,可 以调节胰岛功能,控制血糖水平。 4.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中药调理等,可以改善胃 肠道功能,减少胃炎症状。 5.痛风: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针灸调理、中药调理等,可以 排毒养血,改善痛风症状。 6.脱发: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颈椎牵引等,可以改善静脉回流,促进毛发生长。 7.过敏性鼻炎: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鼻腔冲洗等,可以调节 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过敏反应。 8.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针灸调理、推拿按摩、中药调理等,可 以舒缓颈椎病症状,改善血液循环。 9.骨质疏松: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推拿按摩等,可以促进骨 密度增加,减少骨质疏松风险。

10.乳腺增生: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调节乳腺内分泌,减少增生。 11.肥胖症: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针灸调理、中药调理等,可以改善体质,调节新陈代谢,减少体重。 12.失眠: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13.冠心病: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舒缓心脏症状,改善心脏供血。 14.肩周炎:中医护理方案包括推拿按摩、针灸调理等,可以缓解肩周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15.脑梗塞: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 16.鼓膜穿孔: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促进鼓膜修复,减少听力损害。 17.主动脉夹层: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舒缓夹层症状,减少内膜撕裂。 18.慢性肾炎: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调节肾功能,改善慢性肾炎症状。 19.失聪:中医护理方案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调理等,可以促进听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听力损害。 20.忧郁症:中医护理方案包括针灸调理、中药调理等,可以调节情绪,减轻忧郁症状。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说明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33个病种中 医护理方案,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科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相关评价指标要求,从本科实际出发,经过近1年的学习、实施、评价,整理编印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本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知识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便于科室培训、护士学习及执行实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2、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3、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1、穴位按摩 2、艾灸 3、耳穴贴压(埋豆) 4、穴位贴敷 5、中药熏洗

6、药熨 7、中药外敷 8、中药离子导入 9、中频、低频治疗仪 10、拔罐 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标准(目的、注意事项) 五、病种常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六、常用经络穴位定位 七、优势病种相关护理知识 (一)中风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 (二)眩晕相关知识与技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常见证候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 2.痰热内闭证 3.元气败脱证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2.风痰阻络证 3.痰热腑实证 4.气虚血瘀证 5.阴虚风动证 (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五、护理要点 六、护理难点 七、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优 势 病 种 护 理 方 案 护理部 目录 1、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1 2、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9) 3、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8)

4、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26) 5、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32 6、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377、中风(脑埂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42 8、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50) 9、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58) 10、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63) 11、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68) 12、中风(脑埂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73) 13、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81) 14、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86) 15、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92 16、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96 17、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101 18、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06) 19、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11) 20、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15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121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123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131)

外科中医护理

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瘀阻滞证:大便溏烂不爽或粘液便,或见便下鲜红或暗红血液,或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脘闷纳少。舌质偏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厚或腻。 (二)肠道湿热证:腹胀腹痛,大便溏泻,或粘液便,泻下不爽而秽臭,或有便血,或大便秘结,兼口渴喜饮,小便黄,肛门灼热坠胀,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脘腹胀闷疼痛,或有刺痛,便秘、便血或大便溏烂,或有痞块,时消时聚,舌质偏暗或有瘀斑。 (四)脾虚夹瘀证:见腹痛隐作,大便溏薄,便血色淡,神倦乏力,面色萎黄,纳呆,或畏寒、四肢欠温,舌质淡胖而暗,或有瘀斑、瘀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腹痛 1.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及诱发因素,腹部剧烈疼痛时,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心率变化。 2.疼痛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天枢、胃俞、关元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脾、胃、神门、交感、腹、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穴位注射,取天枢、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关元、天枢、大肠俞等穴。 7.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大肠俞、天枢等穴。 8.遵医嘱红外线照射,取神阙、天枢、关元、气海等穴。

(二)泄泻 1.观察大便的频率、次数、颜色、性状等,观察是否有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发生,并及时报告医师。 2.保持肛门及会阴部的清洁,便后用软纸擦拭,用温水清洗。 3.遵医嘱艾灸(回旋灸)腹部,取神阙、中脘、天枢、关元、气海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小肠、大肠、胃、脾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天枢、神阙、关元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大肠俞、天枢等穴。 (三)便秘 1.餐后1~2小时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 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等穴。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直肠、脾、皮质下、便秘点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3.艾灸(详见附录2),回旋灸:以神阙为中心,上、下、左、右旁开1~1.5寸,时间5~10分钟。 4.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6.红外线照射:运用红外线在相应穴位进行照射,探头距离患者皮肤30cm,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改进措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了《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第四主要任务中提出推动中医护理发展: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中医科要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模式,提升中医护理水平。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的精神,我院从2015年1月份起临床科室根据多发病及常见病种收治情况,确定每个科室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并实施,在连续三年的实施过程中根据评价分析总结,对优势病种进行变更,优化了6个科室共8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发现一些缺陷和问题, 1 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不完全是科室前三位多发病种目前依据本院病案室2016-2017年各科室诊疗前十位的疾病名称的统计数据分析:各科室定的三个优势病种并不完全符合各科室的前三位多发病种;缺乏专科优势病种纳入依据。 1.2 中医护理方案中有些中医护理措施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大部分中医护理方案中都提出患者的饮食指导,辨证施食,目前

我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无法真正实施。 1.3 护理方案中个别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不强如膝滑膜炎中医护理方案中特色技术有一项中药泡洗,因为水温容易引起争议,注意事项中专门提到药液温度以37-40℃为宜,泡洗时间不宜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以防烫伤。但是该病种老年患者居多,患者误以为水温越高,泡洗时间越长越舒服,疗效更好,而从护理安全角度考虑,为避免患者发生烫伤,应严格按照水温标准进行调节,导致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受到影响。 1.4 医保报销政策对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很明显的制约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中6.4.1全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低于10项,且应用人次逐年上升,6.4.2科室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不少于4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最现实的约束是社保报销,一个患者只能报销4项中医操作技术项目,且有种类、次数限制,临床医师出于医疗费用构成比例的考虑,会刻意减少中医护理操作的医嘱,医保报销政策对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有很明显的制约。 1.5 人力资源相应紧张三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8年版)中6. 2.1病房护理人员总数与病区实际开放床位数的比例达到0.4:1,中医护理操作需要较多时间和人力来执行,人力资源相应紧张,不利于病房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甚至容易艾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与管理对策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与管理 对策 摘要:中医优势病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病症症状的改善,因此将优势病种 中医护理方案全面应用在病症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对规范临床护理工作起到发展 性的重要作用,并且这样的护理方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医护理的效果, 相应的护理工作人员也可以在临床的护理中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但是,在优势 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为进一步提升优势病种中医 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需要对其实施中的难点进行有效管理。基于此, 本文主要研究了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实施;难点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中医护理的最终效果,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全部优势,明确中 医护理的有效行为,我国制定并发布了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在优势病种中 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将中医护理作为中心内容,有机结合现代的护理 理念与先进的护理技术,明确中医护理的整体性观点,从而有效地发挥出中医护 理的优势与特性。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难点 (一)临床护理人员不足 在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通常会由于临床护理人员的人手不 足导致护理工作的最终效果不理想,并且也使得护理人员在中医技术操作等方面 出现力量不均衡的情况[1]。在最近这几年中,随着护理工作方位的不断拓展,临 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不断地增加,加之在职的护理人员中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 女性,她们面临着怀孕、哺乳等必要情况,因此导致临床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情况,尤其是在中医护理方面。在部分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中,比如说,穴位按摩、刮痧以及灸法等,需要护理人员在具体的技术操作时候,全程陪护在患者身旁。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中医护理常规 中风因素质痰热内盛、阴虚阳亢或气血亏虚,遇饮食、情志、劳倦诱因等所致。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一、护理评估 1、根据入院评估表评估患者的情况,如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 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生活情况、休息、排泄等情况。 2、辨证:中脏腑证(风火闭窍、痰火闭窍、痰湿闭窍、元气衰败);中 经络证(肝阳暴亢、风痰阻络、痰热腑实、气虚血瘀、阴虚风动)。 二、一般护理要点 1、按照中医急症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定时为患 者翻身拍背防褥疮等并发症。注意肢体的防寒保暖。 3、呕吐、流口水者,将头偏向一侧,防窒息;烦躁者加床栏保护;加强 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块,留置尿管者,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4、病情危重者每30-60分钟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 动、语言表达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5、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三、给药护理 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

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3、及时记录服用至宝丹、牛黄解毒丸、苏和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及时报告医生。 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四、饮食护理 1、参照辨证施膳指导。 2、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3、昏迷和吞咽困难者,采用鼻饲。 五、情志护理 1、耐心做好情志护理,解除患者恐惧、急躁、焦虑、紧张等不良刺激。 六、辨证施护 1、高热者,冰袋冷敷头部。 2、元气衰败,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撤肢冷、脉微欲绝,遵医嘱艾灸。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证加艾灸,必要时导尿。 3、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服用。 七、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过激过喜过劳过饱,防疾病复发。 2、饮食宜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多吃新鲜(含纤维素多)的蔬果、豆制品,忌吃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3、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再发脑出血。 4、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变化,定期到医院检查。 5、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及肢体功能锻炼。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 告 针灸科 一、基本状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拟定旳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旳病种之一,自5月至7月,针灸科应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38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途径管理旳16例,患者平均住院日5.28天。 辨证分型记录如下:1.与《诊断方案》一致旳病例数38例:血瘀气滞证14例,寒湿痹阻证8例,湿热痹阻证3例,痰肝肾亏虚证1例。 应用旳重要辨证施护措施:评估疼痛/活动度、选择硬板床、体位、活动措施、保暖、评估麻木部位/限度、按摩拍打麻木肢体、肢体保暖、下肢关节屈伸活动、评估下肢肌力、安全防护、活动措施、功能锻炼、饮食辩证等。 应用旳重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贴敷、药熨法、中药熏蒸、拔火罐、艾灸、中药热敷、中药塌渍、骨盆牵引、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物理治疗。 二、护理方案应用状况分析 (一)重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状况 1.重要辨证施护措施应用状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旳项目是耳穴贴压和穴位按摩,另一方面是中药外敷、中药泡洗。分析其因素:1.耳穴贴压和穴位按摩重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旳症状积极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行,因此应用旳积极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措施简朴,临床易于实行。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旳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旳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穴位按摩。分析其因素:1.操作措施简朴,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有关政策,如医保政策旳支持,为上述措施旳实行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旳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和穴位按摩。分析其因素:它能减轻肺癌患者胸闷咳嗽、胸痛、纳呆等不适症状,配合其她治疗有较好旳效果,因此患者旳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中药外敷、中药泡洗旳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优势病种的中医药特色护理评价及改进措施

优势病种的中医药特色护理评价及改进措施 一、眩晕(高血压病): 护士能根据辨证分型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饮食调理、改善生活行为及简单的保健方法如梳头功、抹额、擦耳轮。近2年我科开展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埋豆,主要针对高血压伴焦虑的患者取穴:心、肾、肝、三焦、神门等穴起到安神抗焦虑降压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明显,得到病人的肯定,责任护士操作熟练。由于我科护士大多数来自西医院校,中医基础较薄弱,故护士在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进行辨证分型(往往依赖医生)掌握不够;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通过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护;在护理书写上中医术语运用比较牵强。 改进措施:通过讲课和自学的方式加强中医理论的学习,定期考试。开展中医护理查房,通过对个案的讨论和分析,提高护士中医书写的能力,增加中医基础知识。 二、心悸(室性心律失常): 护士能根据辨证分型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饮食调理、改善生活行为及简单的保健方法,掌握院内制剂牡丹养心合剂(养心Ⅰ号)和复方黄芪合剂(养心Ⅱ号)的辨证功效,指导病人合理用药,提高了服药依从性。近期我科开展中医护理操作耳穴埋豆,主要针对由于心悸而夜寐不安的患者取穴:心、肾、肝、三焦、神门等穴起到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疗效正在观察中,临床应用不多。 改进措施:责任护士积极开展该项工作,增加病例数,收集资料并加以完善,同时要深入病房,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与教育,提高依从性。 三、胸痹(冠心病): 护士能根据辨证分型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饮食调理、改善生活行为及简单的保健方法,了解院内制剂冠心Ⅰ号和冠心Ⅱ号的辨证功效,指导病人合理用药,提高了服药依从性。护士在病人急性发作时能采用速效救心丸、苏合香丸等缓解疼痛。近2年我科开展中医护理操作中药外敷。气虚血瘀、心悸不安、脉细弦而结代者,用可达龙抗心律失常时采用三黄软膏外敷,达到活血化瘀,消

外科护理组优势病种狐疝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

附件2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样稿狐疝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狐疝是我科室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6月,我科室应用“狐疝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20例(第一诊断20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12例,患者平均住院日7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20例:气虚下陷证19例,寒湿内盛证0例,肝郁气滞证0例。2.补充证候诊断的病例数:湿热下注证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体位护理、情志护理、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穴位贴敷、中药足浴。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耳穴贴压,其次是穴位贴敷。分析其原因:1.耳穴贴压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

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护士及患者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分析其原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2.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上述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贴压。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狐疝患者术后刀口疼痛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18人(90%);②一般:2人(10%);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1. 汤药熏洗术 •汤药熏洗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草药煎煮成浓汤药,在患者的伤口周围进行熏洗。 •汤药熏洗能够通过熏蒸作用杀灭伤口周围的病菌,促进伤口愈合。 2. 穴位止血术 •穴位止血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用于外科手术的常见方法之一。 •根据中医学理论,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止血的效果。 •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护士可以按照病人具体情况,刺激相应的穴位,达到止血的目的。 3. 推拿按摩术 •推拿按摩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 •通过按摩病人的身体部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伤口愈合。

•在外科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推拿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 4. 中药外敷术 •中药外敷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中药煎煮成浓药汁,将其外敷在患者的伤口上。 •中药外敷能够通过直接接触皮肤,渗透伤口,发挥药物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5. 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护理技术中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针灸疗法在外科手术后,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身体功能。 6. 中药熏蒸术 •中药熏蒸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使用特定的中药煮沸,释放药物的蒸汽,让患者呼吸到中药的有效成分。 •中药熏蒸术能够通过呼吸道吸收药物,起到杀菌、消炎、止血的作用,促进伤口愈合。

以上所列举的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方法,能够辅助外科治疗,促进患者康复。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应用。 当然!以下是继续的内容: 7.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用于外科患者的治疗。 •通过在皮肤上使用火罐,产生负压效应,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疼痛。 •在外科手术后,拔罐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活力,减轻手术后的不适感。 8.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技术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方法。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中医护士可以调配适合的食物和草药汤剂,帮助患者康复。 •外科手术后,饮食调理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9. 按摩敷贴术 •按摩敷贴术是中医护理技术中常用于外科患者的一种方法。

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3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保持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效果,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我科按照护理部的要求,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医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三级中医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持续改进活动方案实施细则》的相关评价指标要求,从本科实际出发,经过近1年的学习、实施、评价,整理编印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及中医护理技术》,本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并附有相关知识专科知识及基础知识,便于科室培训、护士学习及执行实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1、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2、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3、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二、常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1、穴位按摩 ❝2、艾灸 ❝3、耳穴贴压(埋豆) ❝4、穴位贴敷 ❝5、中药熏洗

❝6、药熨 ❝7、中药外敷 ❝8、中药离子导入 ❝9、中频、低频治疗仪 ❝10、拔罐 ❝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四、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标准(目的、注意事项) ❝五、病种常用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六、常用经络穴位定位 ❝七、优势病种相关护理知识 ❝(一)中风相关护理知识与技能 ❝(二)眩晕相关知识与技能 一、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二)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三)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常见证候 ❝(一)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 ❝2.痰热内闭证 ❝3.元气败脱证 ❝(二)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 ❝2.风痰阻络证 ❝3.痰热腑实证 ❝4.气虚血瘀证 ❝5.阴虚风动证 (一)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四、健康指导 ❝五、护理要点 ❝六、护理难点 ❝七、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可从网上下载,在下载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暂无下发中医护理方案的按此模式制定本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新增)外科优势病种(股肿)中医护理常规修订

外科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 股肿(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一、定义 股肿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而引起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 二、诊断 中医诊断:股肿 西医诊断:下肢血栓性静脉炎 三、病因病机 股肿的发生多与血脉损伤、久卧伤气、气虚血瘀等因素有关。 四、护理总则 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健脾、祛湿通络 五、护理评估 1. 局部皮肤肿势、范围、色泽、疼痛性质及程度。 2. 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辩证: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气虚湿阻。 六、护理要点 肿胀 1)急性期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宜高出心脏平面20—30cm。 2)定时变换体位,避免膝下垫枕、过度曲髋。 1

3)禁止热敷和按摩。 2.疼痛 1)避免碰撞患肢。 2)耳穴埋豆,主穴:坐骨神经点等,配穴:胆、三焦、膝等。 3.行走不利 1)多休息,适当活动,注意安全。 2)教会患者床上主动或被动运动,如膝、踝及趾关节的伸屈活动、举腿等活动。 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弹力袜。 七、辩证施护 1.湿热下注下肢肿胀局部发热、发红,疼痛,活动受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临证施护: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中药调护:绿豆糯米酿大肠 饮食调节:宜食清热利湿之品,如赤小豆、薏苡仁、丝瓜、黄瓜、水芹、草鱼等。 1.血脉瘀阻下肢肿胀皮色紫黯,有固定性压痛,肢体青筋怒张。舌黯或有瘀斑,苔白,脉弦。 临证施护: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中药调护:玫瑰花粥 饮食调节:宜食活血化瘀之品,如茄子、空心菜、莲藕、洋葱、蘑菇、 2

香菇、金针菇、油菜、菠萝、山楂、桃等。 2.气虚湿阻下肢肿胀日久,朝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抬高后减轻,皮色稍黯,青筋迂曲,倦怠乏力。 临证施护:益气健脾,祛湿通络。 中药调护:薏米山药粥 饮食调节:宜食益气健脾之品,如玉米、山药、扁豆、南瓜、肌肉、泥鳅等。 八、健康指导 1)遵医嘱用药 2)宜食低脂、清淡富含维生素饮食,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3)鼓励经常做足和趾的主动活动,并做深呼吸及咳嗽动作;发病1个月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4)戒烟限酒;避免长久站立及重体力劳动;发病后期可用弹力袜。 5)遵医嘱定期复查。如出现下肢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及时就诊。 3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外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措施 --------------------------------------- 外科优势病种护理优化措施 胁痛 一、疾病名称: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学中的“胁痛”、“腹痛”、“黄疸”的范畴。是以上腹痛或右上腹持续性或阵发性绞痛、发热、、畏寒、恶心呕吐、黄疸为特征,多因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感受湿热之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滞失常,胆汁外溢而致。病位在肝、胆。 二、护理评估: 1、腹痛、发热。 2、皮肤、巩膜、二便的颜色。 3、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三、辩证分型及临床表现: 1、肝郁气滞:常因郁怒而诱发,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作胀或绞痛,阵阵而作,不思饮食,不发热,或发热不高。舌苔薄白,脉平或弦。 2、肝胆湿热: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发热,口渴欲饮,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目赤或身目黄染,舌边尖红,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3、热毒炽盛:右上腹持续性剧烈疼痛,拒按,腹肌紧张,板硬,甚至延及全腹,或可触及包快。全身寒战、高热,神智淡漠。严重者神昏谵语,身目黄染,尿色如茶,量少,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舌苔黄燥或无苔,脉弦数或细数无力。 四、临证施护: 1、腹痛甚时遵医嘱针刺或用药止痛。 2、腹痛或有包快时,应遵医嘱外敷中药膏。 3、手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新斯的明注射液穴位注射。 五、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和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湿热型,热毒型患者应卧床休息。 3)术后取平卧位,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局部压痛、腹肌紧张程度、腹部包快等情况。2)观察患者神志、血压、体温、呼吸、黄疸等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 3)若见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①高热寒战,腹痛加重,腹肌紧张,黄疸加深。 ②躁动不安或神昏谵语,四肢阙冷,血压下降,脉细数无力或细数欲绝,舌红绛,苔黄腻或黄燥,或有芒刺等。 3、给药护理 1)中药疏肝利胆汤剂宜温服,服药后观察腹痛,黄疸,发热是否减轻或加重,服攻下药时,

优势病种癃闭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2020年癖闭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 瘾闭是我科室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我科室应用“痛闭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3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3例,患者平均住院日H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3例: 湿热下注证1例,湿热内蕴2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观察病情及诱导排尿、情志护理、饮食指导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脐灸、红外线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工程是脐灸、穴位贴敷和气压治疗。分析其原因:1.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病症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 和满意度

中医护理技术患者依从性较高的是脐灸和中药离子导入。分析其原因:1.可以直观改善患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不适。 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所有中医护理技术患者满意度均都很高。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瘙闭患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不适病症,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3人(100%); ②一般:0人;③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瘾闭》护理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瘾闭》护理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骨伤科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1

骨伤科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1 第一篇:骨伤科专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1 骨伤科(针刀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 我院优势病骨伤(针刀)科主要有两个优势病种,颈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间盘突出。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现制定有关落实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措施,望每位医生严格执行。 一、科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管理措施 1、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检查和督促各人员落实中医药特色治疗具体措施的情况,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姚纯 副组长:许振南秘书:刘金兰 2、组长负责对各科开展的中医特色诊疗治疗进行监督与检查,定期召开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会议,听取各副组长对中医诊疗技术开展情况的汇报,指出其存在问题,促使其进行改进;对其困难予以大力的帮助;同时负责统筹、落实各项工作接受上级的检查。如通过各项检查,则每半年奖励组长200元;未通过检查时,则每次扣罚200 元。 3、副组长负责制订我科关于中医药特色治疗的具体措施及奖惩制度,并负责检查是否落实到位。积极鼓励临床医生从多个途径、多个方面使用中医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饮片、针刺、拔罐、灸法、穴位敷贴、耳穴压豆、中药外敷、中药熏洗等),改变患者单一的治疗手段,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解决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副组长定期向组长汇报科室人员执行中医特色疗法措施的情况,并提出在执行期间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在组长的指导下予以解决。积极配合重点专科迎接各项检查。 5、组长不定期组织人员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如对中医特色治疗落实较好的人员,给予100-300元的奖励,落实欠佳的人员给予100-300元不等的罚款。 6、秘书负责定期收集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相关材料,汇总成册;听取临床中开展中医特色诊疗的成效及存在的困难之处,汇总报

优势病种石淋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2020年上半年石淋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报告 一、基本情况 石淋是我科室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 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我科室应用“石淋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67例,其中纳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67例,患者平均住院日11.5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 .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67例:湿热蕴结证52例,湿热下注15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疼痛评估及护理、情志护理、 饮食指导、观察病情及排尿反应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塌渍、耳穴压豆、脐灸、 药艾灸、热敏灸、大灸、红外线治疗、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 洗、穴位贴敷、气压治疗、拔罐疗法。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离子导入和气压治疗。分析其原因:1.主要是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

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 2 .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 .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中医护理技术患者依从性较高的是穴位贴敷和中药离子导 入。分析其原因:1.可以直观改善患者腰腹部疼痛等不适。2.无创伤,患者易于接受。 所有中医护理技术患者满意度均都很高。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石淋患者疼痛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较高。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67人(100%;②一般:0人;③不满意:0人。 分析其原因:1.《石淋》护理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石淋》护理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 强:67人(100%;②实用性较强:0人;③实用性一般:0人; 不适用:0 人。 分析其原因:1.《石淋》护理方案对于本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

五十二个中医护理方案

目录 一、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二、肺癌中医护理方案 三、臁疮(下肢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四、肾风(IgA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五、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六、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护理方案 七、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八、心衰病(心力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九、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 十、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十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十二、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 十三、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通则 十四、促脉证(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医护理方案 十五、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中医护理方案 十六、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护理方案3 十七、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十八、胆胀(胆囊炎)中医护理方案 十九、青盲(视神经萎缩)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一、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二、乳腺癌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三、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护理方案二十四、丹毒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五、大肠息肉(结肠息肉)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六、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医护理方案二十七、呕吐(急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八、紫癜风(过敏性紫癜)中医护理方案 二十九、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胃癌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一、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二、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三、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三十四、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五、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六、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七、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八、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三十九、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一、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二、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三、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四、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五、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六、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七、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八、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四十九、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五十、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五十一、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五十二、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1: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二、内服中成药 三、中药注射剂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附录2: 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 二、艾灸注意事项 三、拔火罐注意事项 四、刮痧注意事项 五、穴位按摩注意事项 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

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XXX 中医院 优 势 病 种 护

护理部 目录 1、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1 2、消渴病(2 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9 3、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8 4、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26 5、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32 6、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37 7、中风(脑埂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42 8、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50 9、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58 10、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63 11、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68 12、中风(脑埂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73 13、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81 14、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86 15、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92 16、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96 17、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101 18、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06 19、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111 20、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115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121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123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131

20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

优势病种护理方案 护理部

目录 1、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1 2、消渴病(2型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案 (9) 3、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18 4、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26) 5、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32) 6、胸痹心痛病中医护理方案…………………………………………37 7、中风(脑埂死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42 8、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 (50) 9、面瘫病(面神经炎)中医护理方案 (58) 10、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63) 11、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68) 12、中风(脑埂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 (73) 13、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81) 14、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86 15、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92 16、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96) 17、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0 18、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106 19、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11) 20、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15)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121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23)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131)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肾气亏虚证: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二)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三)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四)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眩晕 1、眩晕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幸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环境宜清静,幸免声光刺激、 2。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3。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若出现血压持续上升或伴有眩晕加重、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者,要马上报告医师,并做好抢救准备。 4、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神门、肝、脾、肾、降压沟、心、交感等穴位。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可选择百会、风池、上星、头维、太阳、印堂等穴位,每次20分钟,每晚睡前1次。 6、中药泡足,依照不同证型,选用相应中药制剂,每日1次。 7。遵医嘱穴位贴敷疗法:可选择的穴位双足涌泉穴,每日1次、 (二)头痛 1。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2、进行血压监测并做好记录,血压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3、头痛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如起、坐、下床动作要缓慢,必要时有人扶持。 4、幸免劳累、情绪兴奋、精神紧张、环境嘈杂等不良因素。 5、遵医嘱穴位按摩,常用穴位有太阳、印堂、风池、百会等穴。 6。遵医嘱耳穴贴压(耳穴埋豆),可选择内分泌、神门、皮质下、交感、降压沟等穴位。隔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 7。遵医嘱穴位贴敷:贴敷两侧太阳穴。 8、目赤心烦、头痛者,可用菊花泡水代茶饮。 (三)心悸气短 1、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2、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3。心悸发作有恐惧感者,应有专人陪伴,并给予心理安慰。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