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高考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卷(一)

2023高考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卷(一)

考前模拟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中国的哲学和艺术理论中,存在一个“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先秦的以大为美,到六朝时期逐渐转变为对小的推崇的发展阶段。六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士大夫阶层开始返归于内,成就心性的圆满,以平和的愉悦代替外在的争夺。印度宗教哲学和思想信仰的传入发展也是“以小见大”得以在六朝时期流行开来的重要原因。

诗词中的“以小见大”,包括以小物写家国情思,以细节揭示深刻主题。如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从饥鼠、蝙蝠、灯、雨、风、破窗户纸等富有典型意义的小物小景构筑的意境中,见出词人所处环境的荒凉恐怖、萧瑟孤寂,以及生活的潦倒孤独,从而体会到社会环境的残酷,领悟到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这首词的最后,一对燕子呢喃的这一细节,写出了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史,进而使人产生时代变迁、盛极而衰的感慨。诗人陶渊明在物质短缺、孤独寂寞的情况下,仍然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在于诗人的心灵体验是充满圆足的,心灵的圆足和超越可以穿透世界,洞察千秋,贯通人伦。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通过调配假山、泉水来创造意境。大到皇家园林,小到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从横向或纵向让游人扩展视野和联想,才可以“以小见大”。清代所建的颐和园,就借用了玉泉山和玉峰塔的景致,来达到丰富本园的目的。在园林设计中,分割渗透方法也体现了“以小见大”思想。利用游廊、树木花草等作为景区或景物之间的间隔,以阻挡人们的视线,当人们走出间隔,眼前就会突现一处美妙不凡的景观,让人眼前一亮;而透景则完全是一种隔而不断、可见而不可及的设计方式,从而诱发人们对另一空间的无限遐想,激发探寻参观的愿望。空间的调配选择是中国古代园林意境创造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有限的园林中让园中人感受到无限的自然意境,是每一个造园人心中的最高理想。

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白,即是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以之作天、作水、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这是我国清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华琳在他编著的《南宗抉秘》中讲到的话。这里所说的“白”即画家所使用的画纸,通过画面的空缺,使画质的底色与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在有限的画纸上,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

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以小见大”,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小大之别,它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对众多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需要艺术家运用这一美学思想,引导人们融入于小处见大意的美妙的审美体验之中。

(摘编自钟海北、李欧《小大之美——论中国古代以小见大美学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和不同思潮的传播、碰撞与发展,是“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在六朝得以流行的社会原因。

B.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使用了“借景”“隔景”“透景”等空间调配方法,让人们在一山一水之间体味万水千山之美。

C.中国画用极淡的墨画出日光、道路、云断等,使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

D.现代快节奏社会更需要人们学会体验“以小见大”的审美境界,它能让我们在繁杂琐碎的生活中理解人生的价值。

答案:C“中国画用极淡的墨画出日光、道路、云断等,使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错,由原文“这里所说的‘白’即画家所使用的画纸,通过画面的空缺,使画质的底色与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在有限的画纸上,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可知,形成互补的是画纸的白和笔墨的黑,而不是笔墨的深浅。因此日光、道路、云断等并不需要用极淡的墨画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诗歌、园林、绘画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阐述中国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

B.文章主体部分在阐述中国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时,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

C.文章利用游廊、花草作为间隔的例子,来论证颐和园有“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

D.文章最后一段阐述了“以小见大”美学思想的影响与当代价值,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答案:D A项“层层深入”错,文章第二段阐述诗歌的“以小见大”,第三段阐述园林的“以小见大”,第四段阐述绘画方面的“以小见大”,三个方面是并列结构而不是层进式结构;B项“都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错,文章从中国画层面阐述“以小见大”美学思想时,应用了我国清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华琳在他编著的《南宗抉秘》中讲到的话——“白,即是纸素之白……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这里运用的是引用论证;C项“来论证颐和园有‘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错,文章举“利用游廊、树木花草等作为景区或景物之间的间隔”是为了论证“在园林设计中分割渗透方法也体现了‘以小见大’思想”,并不是指颐和园。

3.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符合原文所论“以小见大”的是(3分)()

A.寺庙楹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B.深圳“世界之窗”有按比例缩小仿建的世界景点130多个。

C.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

D.清·郑板桥《幽兰图》(如图)

答案:B B项说明“世界之窗”的景点多,规模大。但由文中“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以小见大’,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小大之别,它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对众多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影响”可知,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以小见大”不是数量和规模的问题,而是心灵的生命体验问题,与文章内容不符。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人对世界的征服,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

它们构成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石,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行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是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这种“气势”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一往无前不可阻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就是说,如果没有这种种“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那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力量、气势感了。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一点也不柔和,却恰恰增添了力量。“气势”与“古拙”在这里是浑然一体的。

如果拿汉代画像石与唐宋画像石相比较,如果拿汉俑与唐俑相比较,如果拿汉代雕刻与唐代雕刻相比较,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所难以企及的。

形象如此,构图亦然。汉代艺术还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之类的规律,它铺天盖地,满幅而来,画面塞得满满的,几乎不留空白。这也似乎“笨拙”。然而,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

从画像石到汉乐府,从壁画到工艺,从陶俑到隶书,汉代艺术呈现出来的更多是整体性的民族精神。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有“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在满目琳琅的人对世界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材料二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附属于地下墓室、石棺、石阙和地面祠堂等墓葬建筑上的构石,是融合雕刻、绘画、建筑于一体的为丧葬服务的综合造型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线作为汉画像石必不可少的图式转化的艺术语言。它的出现方式是多样的。汉画像石艺术中,线条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视觉,产生或延续、或聚拢、或扩展、或外射、或盘旋的气韵,使得画面的视觉张力得到充分的体现。线条刻画轮廓、表达物象,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再现,在平面规定之中塑造出立体,拉出三度空间。石刻线条蕴含着书画艺术用笔“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强度,又流露出篆刻艺术“刀斫斧凿”“石破天惊”的力度,体现着一种古拙、持重的力量气势。徐州地区画像石的刀法线条,有的活泼稚拙,有的挺锐劲秀。山东地区画像的线条走刀有的用力平稳安宁,有的舒畅苍劲。“线”在刀游走的过程中,形成有规律的亦粗亦细、或曲或直、几疏几密等形态及组合的变化和统一,转为笔疾徐、轻重、刚柔的,有秩序的变化,类似于“游”与“戏”,传达出一种运动力和节奏感,这种动率感表达和传递的是匠师某种情绪、感受的特别记录。由于情绪本身在时间中的绵延而产生的“笔断意不断”,使“线”的运动形态同“力”紧密相关,产生一种“筋”的含忍和“骨”的果敢之力。

汉画像石艺术中的刀刻线条作为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符号,表现出了让线适合对象的内在性质,其线条的审美感受不仅是画像石图案的外形之线和姿态之线,更是其凝重的图案深处内在气韵生动的意中之线。

(摘编自崔莹莹《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材料三以下为两幅石刻拓片。

图1荆轲刺秦王

图2三足鸟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展现了狩猎、宴乐、战争、市井生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其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B.汉代艺术形象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甚至姿态怪异,比例不均,但艺术价值并未减少,反而强化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C.汉代艺术的形象和构图,不懂后代讲求的以虚当实、计白当黑的规律,似乎“笨拙”,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D.汉代画像石是两汉时期融合雕刻、绘画、建筑于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线是其必不可少的图式转化的艺术语言。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汉代艺术形象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错误。由原文“汉代艺术尽管由于处在草创阶段,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是上述那种运动、速度的韵律感,那种生动活跃的气势力量,就反而由之而愈显其优越和高明”可知,汉代艺术形象的粗线条轮廓的图景形象,显得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但并不是真的幼稚、粗糙、简单和拙笨。故选B。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唐三彩马俑,色彩鲜艳夺目,比汉代马俑多了一些狂放的气势和蓬勃的生命感。

B.汉代艺术的构图铺天盖地,满幅而来,丰满朴实,与后世空灵精致的写意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C.呈现着中华本土传统的汉代艺术,具有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风格,就是因为受到楚文化的影响。

D.山东平阴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有百戏、辅车、巨龙等图案,可知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比汉代马俑多了一些狂放的气势和蓬勃的生命感”错误。由原文“如果说,唐代艺术更多表现了中外艺术的交融,从而颇有‘胡气’的话;那么,汉代艺术却更突出地呈现着中华本土的传统: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那在满目琳琅的人对世界的行动征服中的古拙气势的美”可知,汉代艺术更能突出天真狂放和气势之美。B.“与后世空灵精致的写意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错误。由原文“它却给予人们以后代空灵精致的艺术所不能替代的丰满朴实的意境”可知,汉代艺术比后世空灵精致的写意艺术更具有丰满朴实的意境。C.“就是因为受到楚文化的影响”错误。由原文“那由楚文化而来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可知,汉代艺术具有的天真狂放的浪漫主义风格是由楚文化而来的,并不是仅仅受楚文化的影响。故选D。

6.请从材料三的石刻拓片中选择一幅,作为材料一的配图,你选择哪一幅?请简要说明取舍的理由。

答案:我认为荆轲刺秦王拓片可以作为材料一的配图。

材料一是在说汉代艺术具有气势和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所谓的“气势”是指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而是在不是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在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而所谓的“古拙”是指粗轮廓的写实,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而荆轲刺秦王拓片是用粗线条的勾勒,不注重细节,而三足鸟拓片采用非常细致地刻画的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是在说汉代艺术具有气势和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由原文“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是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可知,所谓的“气势”是指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而是在不是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大型动作中,在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由原文“也正因为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可知,所谓的“古拙”是指粗轮廓的写实,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貌。图一荆轲刺秦王拓片表现出了荆轲在秦王朝的朝堂之上刺杀秦王的情景,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出人物的身份,但是并不能看出人物的表情,是一种粗轮廓的刻画。而三足鸟拓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三足鸟”的标志,即三支足,还可以看出鸟的羽毛的图案,甚至连眼睛和喙都看得很清楚,可以说刻画得非常细致。所以我认为荆轲刺秦王拓片可以作为材料一的配图。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沙堆里的城隍

梁衡

西方的神话中都是些离人很远的女神、酒神、爱神等,哪怕帮人找对象,也是派个天使躲在暗处远远地射上一箭。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神总是在人的身旁,如影随形,朝暮不离,无时不在护佑着你。

2021年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

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

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考古人员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城隍爷和众文武的红袍、黑靴、蓝袖口,甚至金腰带上的云纹都历历在目。只是犹裹沙土半遮面,有的刚露出一个头,有如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有的半边身子钻出土外,目光炯炯,刚从古代穿越而来。

中国土地辽阔,各地风俗信仰不同,但城隍无分南北,是一个普遍之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按辖区工作,保佑百姓平安。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作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作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比如杭州曾是南宋都城,它的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带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

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渔家傲》为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

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它先交代城隍的设置:“城隍有祠,遍于环宇,非只大都巨邑而也。虽一村一井,莫不图像而禋祀之。”古代的政治家早就明白,单纯的行政管理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既要依法治国,也要依德治民。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

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周长两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但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着一种地貌、一种气候、一段自然生态的轮回,你只要看看脚下被深埋着的这一座城、一座庙、一个神,就知道这里曾经是怎样的沙尘肆虐。当地传统说书中有一个代表作《刮大风》:“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因为,这里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他蒙眬中看星汉摇落,旭日东升,浩浩乎绿海无垠。

走出开挖现场,我有了一个小小的遗憾,土坑旁堆着一大堆刚挖出来的老树根,虬曲缠绕,须乱如麻,根部已有一抱之粗。原来,这城隍庙里与正殿相对着还有一个戏台,这些树就长在戏台上的沙土里。清理遗址时工人嫌它们碍手碍脚,就统统锯断挖去。我扼腕顿足。

古树也古啊,它们同是我们民族的记忆,更是一段乡愁!试想,当年这荒僻之地,常年草盛人稀,鸟飞兽亡,军民无以为乐,只有逢年过节时庙里才给城隍爷唱一回戏,胡汉交易,人神共乐,喧声满院。这些老树也于黄沙中吐出绿叶,抚慰着守边人苦寂的心。何不留下这些古树,把整座庙宇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城隍归座,武士扬眉,绿树遮阴。让外来的游人在土堆上吼一阵信天游,再邀城隍爷同坐喝一壶马奶酒,唱一首《出塞曲》,看一出600年前的地方戏,那该多有味道!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结构清晰,“立马赶到现场”“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走出开挖现场”等句子显出行文思路。

B.城隍替身“无统一规定”,由百姓自己选举产生,说明被选作城隍替身的是百姓爱戴的有德之人。

C.作者用细节描写,“握拳支膝”“作狰狞状”“金腰带上的云纹”等描写,使城隍爷和众文武形象鲜明生动。

D.文章引用《渔家傲》是为了表现戍边的艰苦,引用《刮大风》是为了表现“清平堡”的环境特点。

答案:D“文章引用《渔家傲》是为了表现戍边的艰苦”错误,引用《渔家傲》是为了表明范仲淹在实践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故选D。

8.假如今天梁衡的梦想成真——整座庙宇真的被开辟成一个旅游场所,范仲淹当选了这里的城隍爷。请联系文本分析范仲淹当选的理由。(6分)

答案:①城隍爷作为普遍之神,他最大的特点是保佑百姓平安;而范仲淹率兵巩固边防,使百姓生活安定。②城隍爷是劝人行善、导人审美的典范;而范仲淹身上的“赤子忠心、先忧后乐、依德治民”道德光辉影响了无数后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第五段“但城隍无分南北,是一个普遍之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按辖区工作,保佑百姓平安”可知,城隍爷的最大特点是“保佑百姓平安”;由第六段“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可知,范仲淹巩固边防,让人民安居。这是第一个理由。由第七段“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可知,城隍爷“劝人行善,导人审美”;由第六段“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可知,范仲淹的身上拥有赤子忠心、先忧后乐等道德光辉,这种光辉影响后人。这是第二个理由。

9.梁衡在《梁衡理性散文选》自序中说:“散文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第二层是抒情的美,第三层是哲理的美。”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抒情美。(6分)答案:①美在情感丰富。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范仲淹身上具有的“先忧后乐”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当代人治理沙漠的赞美。②美在情感真挚。无论是对古人的赞美,还是对当今考古留下的遗憾,作者都是由衷而发,淳朴自然。③美在情感深刻。文章由一次考古,既展开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追溯,又展现了对当今环境、考古等问题的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作特色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这是针对“抒情”设题,考生首先要明确文章写作的对象,如文中写城隍庙,写范仲淹,写当代人治理沙漠。然后结合这些对象,分析作者对其的情感。文中所写的“城隍庙”“城隍爷”让作者热爱,如作者“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但作者热爱的不是“城隍庙”这一建筑或者“城隍爷”这一形象,而是他们身上的传统文化,所以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文中所写范仲淹巩固边防,让边地百姓生活安定,体现了“先忧后乐”的精神,对此,作者是歌颂赞美的;文中写到当代人治理沙漠,让曾经的沙海变成“绿满天涯,蓝天如镜”,

对此作者是赞美的。所以抒情美的第一个表现是情感丰富。作者在表达情感的时候都是真挚的,如他赞美古人“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亦是一尊美神”,如他看到工人挖掉古树,直接以“我有了一个小小的遗憾”“我扼腕顿足”表达遗憾之情。所以抒情美的第二个表现是情感真挚。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从一次考古起笔,“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由挖出的城隍庙写到城隍爷,写到范仲淹,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追溯,之后联系当下的环境,“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因为,这里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最后又写到当下考古的问题,体现出情感的深度,这是抒情美的第三个表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靖郭君.①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靖郭君善齐貌辨。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诤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

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数年,威王

..薨,宣王立。靖郭君大不善.于宣王,辞而之薛,与齐貌辨俱。无几何,齐貌辨辞而行,请见宣王。靖郭君曰:“王之不说婴甚,公往,必得死焉。”齐貌辨曰:“固不求生也,请必行。”靖郭君不能止。

齐貌辨行至齐,宣王闻之,藏怒以待之。齐貌辨见宣王,王曰:“子,靖郭君之所听爱夫?”齐貌辨曰:“爱则有之,听则无有。王之方为太子之时,辨谓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不若废太子,更立卫姬婴儿郊师。’靖郭君泣,而曰:‘不可,吾不忍也。’若听辨而为之,必无今日之患也。此为一。至于薛,昭阳②请以数倍之地易薛。辨又曰:‘必听之。’靖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且先王之庙在薛,吾岂可以先王之庙与楚乎?’又不肯听辨。此为二。”宣王大息,动于颜色曰:“靖郭君之于寡人一至此乎?寡人少,殊不知此,子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齐貌辨对曰:“敬诺。”

靖郭君衣威王之衣冠,舞其剑。宣王自迎靖郭君于郊,望之而泣。靖郭君至,因请相之。靖郭君辞,不得已而受。当是时,靖郭君可谓能知人矣。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①靖郭君:田婴,齐威王少子,齐宣王异母弟。其封地在薛(今山东滕州)。②昭阳:楚国令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诤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

B.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诤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

C.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净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

D.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门人弗说/士尉以诤靖郭君/靖郭君不听/士尉辞而去/于是舍之/上舍令长子御/旦暮进食/

答案:C“齐貌辨之为人也多疵”,“齐貌辨之为人”主语,谓语“有”省略,“多疵”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A、B;“令长子御”,主语“田婴”省略,其前断开,排除D项,故选C。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一种爵号,如贾谊《过秦论》中提到的信陵君、孟尝君等“四君”。

B.客,即门客,苏轼《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中的“客”也是此义。

C.威王,与下文的“宣王”一样,都是古代君王去世后被追授的谥号。

D.“不善于宣王”中的“善”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善”相同。

答案:B《赤壁赋》中的“客”是朋友,不是门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靖郭君打算在薛地修筑城墙,拒绝接受劝谏。有位齐人提前保证自己只说三句话,得以见到靖郭君并达到了劝谏目的。

B.靖郭君不顾他人反对,始终善待齐貌辨;齐貌辨冒着生命危险去见与靖郭君关系恶劣的宣王,作为对靖郭君的报答。

C.齐貌辨通过陈述靖郭君不听自己劝告的两件事,巧妙地暗示了靖郭君对宣王和齐国的忠诚,从而打动了宣王。

D.通过齐貌辨的游说,齐宣王不但消除了对靖郭君的嫌怨,还用隆重的礼节迎接靖郭君的归来,并重用靖郭君为相。

答案:A“只说三句话”错误,文中“三言”指三个字,根据后文的“海大鱼”也可推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荫,奚以薛为?(5分)

答案:(1)如今这齐国,也是您的水啊。您一直受到齐国荫庇,为什么还要在薛修城呢?

(2)寡人少,殊不知此,子肯为寡人来靖郭君乎?(5分)

答案:我太年轻,确实不知道这些事情,先生您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过来吗?

解析:第一句要重点关注“夫”“荫”“奚”等关键词的含义,以及判断句式和反问句式,还要注意文从字顺,避免语言生硬。第二句要重点关注“少”“殊”“来”等关键词的含义和用法,以及疑问语气的准确翻译。

【参考译文】

靖郭君田婴准备在封地薛修筑城防工事,(因为会引起齐王猜疑)不少门客去谏阻他。田婴吩咐守门人:“不要为劝谏的门客通报。”有个门客请求谒见田婴,他保证说:“我只说三个字就走。要是多一个字,愿意领受烹杀之刑。”田婴于是接见他。门客快步走到他跟前说:“海大鱼。”然后转身就走。田婴赶忙问:“先生还有要说的话吧。”门客说:“我可不敢拿性命当儿戏!”田婴说:“不碍事,先生请讲!”门客这才回答道“你没听说过海里的大鱼吗?渔网、钓钩对它无能为力,但一旦因为得意忘形离开了水,那么蝼蚁也能随意摆布它。

如今这齐国,也是您的水啊。您一直受到齐国荫庇,为什么还要在薛修城呢?而你如果失去了齐国,即使将薛邑的城墙筑得跟天一样高,也是毫无作用的。”田婴称赞说:“对。”于是停止筑城。

靖郭君对待门客齐貌辨非常友好。可是齐貌辨为人有很多缺点,因此门客们都讨厌他。士尉曾为此劝说靖郭君(赶走齐貌辨),靖郭君没有接受,士尉拂袖而去。于是田婴就给齐貌辨上等的客舍住,并且派长子去为他驾车,朝夕侍候饮食。几年以后,齐威王驾崩,齐宣王即位。田婴跟宣王非常不合,于是就离开国都到自己的封地薛地,跟齐貌辨一同到了薛城。没多久,齐貌辨决定辞别田婴,回齐国去晋见宣王。田婴说:“君王既然很讨厌我,那你此去岂不是找死!”齐貌辨说:“臣根本就不想活,所以臣一定要去。”田婴也无法阻止。

齐貌辨到了齐国,宣王听说后,知道他来,他满心怒气地等着齐貌辨。齐貌辨拜见宣王后,宣王问他:“你是靖郭君手下的宠臣,靖郭君是不是一切都听你的呢?”齐貌辨回答说:“臣是靖郭君的宠臣并不错,但要说靖郭君什么都听臣的那倒未必。当您还是太子时,臣曾对靖郭君说:‘太子长着一副不仁相貌,不如把太子废掉,改立卫姬之子郊师为太子。’可是靖郭君(竟然)哭着对臣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我不忍这样做。’假如靖郭君一切都听臣的话,也不会有今天的祸患。这是第一件事。当靖郭君到了薛城,楚国令尹昭阳要用几倍的土地来换薛地,我又向靖郭君说:‘一定要接受这个请求。’靖郭君说:‘从先王那里接受薛地,现在即使与后王关系不好,(如果把薛地交换出去)将来死后我向先王如何交代呢?况且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难道能把先王的宗庙交给楚国吗?’又不肯听从我的话。这是第二件事。”齐宣王听了长声叹息,脸色变了,说:“靖郭君对寡人的感情竟然深到这种程度啊!我太年轻,确实不知道这些事情,先生您愿意替我把靖郭君请过来吗?”齐貌辨回答说:“好吧。”

靖郭君穿戴上齐威王赐给的衣服帽子,手握着齐威王赐给的宝剑。齐宣王亲自到郊外迎接靖郭君,望着他哭泣。靖郭君到了朝廷,齐宣王就请他做国相。靖郭君辞让,不得已才接受了。此时此刻,应该明白靖郭君有知人之明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题目。

病起荆江亭即事

黄庭坚①

(其七)

文章韩杜②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

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③。

(其八)

闭门觅句陈无己④,对客挥毫秦少游⑤。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注]①黄庭坚大病新愈,在江陵等待朝廷任命时,写下了一组诗,以上是其中两首。

②韩杜:文中指韩愈与杜甫。③儋州秃鬓翁:苏轼,时苏轼流放于海南儋州。④陈无己:陈师道,时为秘书省正字(地位不高的官职)。⑤秦少游:秦观,时已病死于广东藤州。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七)起句以韩愈、杜甫的诗歌来衬托,点出了苏轼在诗文上的造诣。

B.(其七)三、四句意思是说,如果朝堂需要真学士,那么苏轼最合适不过。

C.(其八)前两句抓住两位朋友创作时的细节,刻画了他们不同的风度。

D.(其八)后两句写友人的处境,突出诗人疾病初愈后内心的欣慰之情。

答案:D“突出诗人疾病初愈后内心的欣慰之情”说法错误,根据注解①“黄庭坚大

病新愈,在江陵等待朝廷任命时,写下了一组诗,以上是其中两首”,可知作者写友人的处境是为了感慨自己的命运多舛。故选D。

15.结合(其七)全诗分析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6分)

答案:①赞扬了苏轼在作诗文和写诏书各方面的才华出众。②以苏轼的才华对照现在朝堂诸人,对朝廷进行了嘲讽。③“秃鬓翁”意为苏轼鬓发尽落,生活困苦,对苏轼被流放的当下处境表示了深深的关心和挂念。

解析:开头两句“文章韩杜无遗恨,草诏陆贽倾诸公”,以韩愈、杜甫的文章来衬托,点出了苏轼在诗文上的造诣。表达了诗人赞扬了苏轼在作诗文和写诏书等方面的过人的才华。诗人把苏轼和朝堂诸人对照,意为苏轼这么有才华的人却被流放于海南儋州,留在朝中的大臣却没有人比得过苏轼,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用人才进行了嘲讽。后两句“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意思是如果朝堂需要真学士,那么苏轼最合适不过。“真学士”是直接对苏轼的赞美之词,“秃鬓翁”意为苏轼鬓发尽落,生活困苦。表达了诗人对苏轼被流放的当下处境表示了深深的关心和挂念。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猴的无计可施,来衬托人行走艰难的句子是“,”。

(2)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个人身世坎坷的一句是“”,用“丹心”直接表现他人生追求的一句是“”。

(3)古代文人赞美与敬畏自然,敏锐地观察山川草木的万千动态,从中感知时间,体悟生命,而“长江”因其所蕴含的阔大意境和深邃情感往往备受文人青睐,频繁地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答案:(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2)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看似平常的句子却隐藏着多少①的故事与情感。他乡遇故知,偏偏又是在“落花时节”。人们由暮春时分的落花之景联想到青春流逝,正是由自然景物②的生命感受。青春以比年华,花红借喻红颜,皆是诗文常用之典。《红楼梦》别名《金陵十二钗》,曹雪芹披阅于悼红轩,“悼红”二字亦点其题。书中描写大观园女子们占花名行令,以花的特性、寓意暗示了人的性格、命运。春光美好却短暂,鲜花娇艳难③,恰如妙龄女子红颜易老,年华易逝。

林黛玉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一个“悼红”的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一阕《葬花吟》诉尽④之情。黛玉葬花,以物体人,安葬的是花魂,悲悼的却是即将夭亡的自己。前生为护花使者的贾宝玉,如今是爱红的公子,在贾府中却常常因多情呵护而给身边的女子们带来不幸,往往因“爱红”而致“悼红”,就如挚爱黛玉却不能守其一生,()。同为葬花,林黛玉安葬落花,让它们“质本洁来还洁去”,也表明自己的生命观;贾宝玉则更多是感于失去的遗憾,为“护花”的无能为力而懊丧、痛惜。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答案:①耐人寻味②触发③保鲜④伤春惜红

解析:第一空,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思索。此处是说“看似平常的

句子却隐藏着”深意,应用“耐人寻味”;第二空,触发:因触动而激发起某种反应或引发出的某种心境、情绪,主要指感触上的。此处是说“生命感受”,应用“触发”;第三空,保鲜:保持蔬菜、水果、肉类等易腐食物的新鲜。此处是说“鲜花娇艳难”保持新鲜,应用“保鲜”;第四空,伤春惜红:为春光等美好的事物容易逝去而感伤。此处是说“《葬花吟》诉尽”美好的事物易逝的感伤,应用“伤春惜红”。

18.根据上文提示,在文中括号处续写两句话。要求选例恰当,并与前一句构成排比。(3分)

答案:怜爱晴雯却无法保其平安,喜欢金钏儿却无力护其善终。

解析:结合上句“就如挚爱黛玉却不能守其一生”分析,“就如”是引出后面所举的事例,内容上,是论证前句观点“爱红的公子,在贾府中却常常因多情呵护而给身边的女子们带来不幸,往往因‘爱红’而致‘悼红’”。句式上,“挚爱黛玉”,是动宾结构的四字短语;“却不能守其一生”,是“悼红”的表现,据此仿写即可。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正因为花落与人亡的情感联系,葬花成为“悼红”的一个重要仪式。作为花与人的结合体,林黛玉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

解析:原句的语病有:结构混乱,偷换主语,要把第一句的主语“林黛玉”删掉;成分残缺,要在“对暮春的感伤最为敏感”之前,添加主语“林黛玉”。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睡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等功能。

然而,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②,它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还不是小病,因为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要想摆脱失眠,首先要营造睡眠氛围,避免情绪上的焦虑、紧张;其次,要形成睡眠规律,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培养生物钟,早睡早起,减少熬夜;第三,③,运动是改善夜间睡眠的一大动力,同时应该避免晚上8点以后过量运动。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答案:①充足的睡眠②失眠不是睡不好觉这么简单③坚持适量运动

解析:第一空,依据后文“睡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等功能”可知,三项健康标准除了“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应该还有“充足的睡眠”;第二空,这是一句过渡句,依据前文“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和后文“它本身是一种疾病,而且还不是小病”可知,“失眠”绝不是简单的“睡不好觉”。所以可填“失眠不是睡不好觉这么简单”;第三空,依据后文“运动是……”可知,这里强调“运动”。再结合“营造睡眠氛围”“形成睡眠规律”可知,所填句子应是动宾结构。所以可填“坚持适量运动”。

21.选文的语言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举例说明。(5分)

答案:①列数字使语言更准确。“27%”“57%”分别指出目前睡不好觉的人的比率与成年人一年内失眠患病率,准确具体,实据更有说服力。②用词严谨。“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风险”一词强调了失眠诱发疾病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解析:“目前27%的人睡不好觉,成年人一年内的失眠患病率高达57%”,选文列举“27%”“57%”等数字,准确严谨地指出目前睡不好觉的人的比率与成年人一年内失眠患病率,

具有说服力。“因为失眠有进一步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体现了选文语言具有科学严谨的特点。“引发高血压,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有很多,而“失眠”只是其中之一,所以选文使用“风险”一词,既强调了失眠诱发疾病的可能性,又准确严谨,因为失眠只是诱发疾病的可能性原因,而不是必然性原因。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汉字意蕴丰厚,经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启迪。如“易”字,其各种内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汉代郑玄曾经说过,“易”字含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意思是,无论多么复杂的事物,只要了解它的奥妙,就觉得简单而平易,这就是简易;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中,这就是变易;事物变化背后的基本原理又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不易。知道了简易,就明白大道至简,要抓住事物本质;知道了变易,就明白要与时俱进,不断求新求变;知道了不易,就明白要追寻真理,按真理办事。

上述材料能给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以启示。如何看待生活中的“易”?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解读:材料通过解读古人郑玄对“易”的解释,揭示出“易”蕴含的丰富意蕴,进而阐述其给我们的启发:“简易”义启发我们要明白大道至简的道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变易”义启发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求新求变;“不易”义启发我们要追求永恒不变的真理,按真理办事。这三点启示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关键。

作文导写部分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对于生活中的“简易”“变易”“不易”,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为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应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其中“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这一写作主体的身份,提示考生在写作时应有身份意识,而“奋发有为”是“启示”的“意义点”,即“启示”要围绕如何奋发有为来写。

立意指导:①万事万物皆有“道”,而大道至简,要善于追寻万物之“道”,把握事物的本质;②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要与时俱进,不断求新求变;③要善于把握“变”中的“不变”,遵循真理,不畏浮云遮望眼;等等。

理论素材:

①事实上,能够简单便是伟大。——爱默生

②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颐、程颢

事实素材: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简约和创新的智慧

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介绍,此次冬奥会开幕式以“简约、安全、精彩”为创作原则,相较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更简约、更温暖、更从容,不再使用“人海战术”,而是将文艺表演与仪式环节融为一体,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运动员,让他们展示自己。

总导演还介绍,2022年与2008年的情形不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所以当时用大规模的文艺表演展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而此次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更立足于未来,更立足于“人类的、共同的”,它以雪花包容一个小小火炬的形式,既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又传递了“一起向未来”和团结的理念。

佳作展台:

时易境迁,唯道不易

易,一曰简,二曰变,三曰不移。(扣住材料)唯于天地变幻中寻万物之不变者,方能在时代的风浪中乘万里长风破浪。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昼夜更替,四时变换,万物于时间长流中无时无刻不在变易。物如此,人如是,时代更甚。千年前,商鞅变法引秦王扫六合;百年前,闭锁国门、故步自封致炮火涂炭万千生灵;而今,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大踏步迈向前方。由此观之,变革更易乃历史之必然。而吾辈青年,理应以开放包容之姿,立于时代浪尖,与时代同频共振,把握世界的脉搏。(从“变”的角度论述)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树木花朵,不因岁月交替而消逝不见,来年依旧花繁叶茂、花红柳绿。时代的变革中,历史的年轮下,总有什么裹挟在海浪里随其翻涌成云。海水里闪烁着永恒光辉的,是时代更替中经久不易者,是美德,是智慧,是信仰,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对“道”的恪守。(从“不变”的角度论述)

美好的品德不会因时代改变而遭厌弃,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将永远照耀后世;传承千年的古老文化,在辗转中一次次更换皮囊,其形虽易,其质依旧,那凝结其中的瑰丽想象与深邃智慧,经时间涤荡和淘洗,在如今更显珍贵和璀璨。古有嫦娥奔月的浪漫想象,今有一代代航天人奋力追逐和实现飞天的梦想;古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伟大情怀,今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私奉献;古有文天祥坚守民族大义宁死不屈,今有戍边战士为了保家卫国慷慨就义……(铺叙排比,增强气势;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结合,说服力强)

不论社会怎样改变,时代的应有之义,永远是对大道大义的坚守,对美好精神品质的传承赓续,这些是新时代青年屹立于时代浪尖的底气,也是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作为的强大动力。

立不变于万变之中,这是圣人处世的态度,也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遵循的准则。事殊时易中,作为奋发有为的当代青年,吾辈应做浪涛中的磐石,任凭雨打风吹,屹立不倒,坚守己志,恪守正道,于风浪中勇进!(结尾发出呼吁,感染力强)

名师点评:文章以“变”与“不变”为论述中心,以后者为主,前者为辅,立论全面而重点突出。行文以《赤壁赋》中的两句话分别导入对“变”与“不变”的思考,微小处可见慧心。(内容19分)

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文采斐然,可读性强,展示出深厚的语言功底。(表达18分)

发展等级层面,文章在分析“变”与“不变”时,突出“吾辈”青年的身份和使命,将“小我”融入“大我”,立意高远;历史与现实交汇,突出历史的传承,突出“变”中的“不变”,令人拍案叫绝。(特征19分)总分为56分。

2023高考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卷(一)

考前模拟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中国的哲学和艺术理论中,存在一个“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中国古代美学的“以小见大”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先秦的以大为美,到六朝时期逐渐转变为对小的推崇的发展阶段。六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士大夫阶层开始返归于内,成就心性的圆满,以平和的愉悦代替外在的争夺。印度宗教哲学和思想信仰的传入发展也是“以小见大”得以在六朝时期流行开来的重要原因。 诗词中的“以小见大”,包括以小物写家国情思,以细节揭示深刻主题。如辛弃疾的《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从饥鼠、蝙蝠、灯、雨、风、破窗户纸等富有典型意义的小物小景构筑的意境中,见出词人所处环境的荒凉恐怖、萧瑟孤寂,以及生活的潦倒孤独,从而体会到社会环境的残酷,领悟到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这首词的最后,一对燕子呢喃的这一细节,写出了东晋王、谢两大家族的兴衰史,进而使人产生时代变迁、盛极而衰的感慨。诗人陶渊明在物质短缺、孤独寂寞的情况下,仍然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在于诗人的心灵体验是充满圆足的,心灵的圆足和超越可以穿透世界,洞察千秋,贯通人伦。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更加注重通过调配假山、泉水来创造意境。大到皇家园林,小到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从横向或纵向让游人扩展视野和联想,才可以“以小见大”。清代所建的颐和园,就借用了玉泉山和玉峰塔的景致,来达到丰富本园的目的。在园林设计中,分割渗透方法也体现了“以小见大”思想。利用游廊、树木花草等作为景区或景物之间的间隔,以阻挡人们的视线,当人们走出间隔,眼前就会突现一处美妙不凡的景观,让人眼前一亮;而透景则完全是一种隔而不断、可见而不可及的设计方式,从而诱发人们对另一空间的无限遐想,激发探寻参观的愿望。空间的调配选择是中国古代园林意境创造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有限的园林中让园中人感受到无限的自然意境,是每一个造园人心中的最高理想。 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白,即是纸素之白。凡山石之阳面处……及画外之水、天空阔处,云物空明处……以之作天、作水、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皆是此白。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这是我国清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华琳在他编著的《南宗抉秘》中讲到的话。这里所说的“白”即画家所使用的画纸,通过画面的空缺,使画质的底色与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在有限的画纸上,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 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以小见大”,不是简单的数量上的小大之别,它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对众多文学艺术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需要艺术家运用这一美学思想,引导人们融入于小处见大意的美妙的审美体验之中。 (摘编自钟海北、李欧《小大之美——论中国古代以小见大美学思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和不同思潮的传播、碰撞与发展,是“以小见大”的美学思想在六朝得以流行的社会原因。 B.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使用了“借景”“隔景”“透景”等空间调配方法,让人们在一山一水之间体味万水千山之美。 C.中国画用极淡的墨画出日光、道路、云断等,使笔墨的深浅形成互补,让观者看到画家独特的生命体验的表达。

【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新高考】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深刻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极端重要性。 人才是创新的根本。创新是第一动力,是推动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创新的根本在人才”。人才资源作为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支撑作用。10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一系列成果都取决于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创新作用的有效发挥。 当今世界,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各国竞相将增强人才竞争优势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国家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我们爱才、育才、聚才、用才,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切实提高对人才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的认识,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努力引进更多优秀人才,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以进一步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党

2023年全国卷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的叙事功能。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暗示了历史事件和进程与故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编年史的作者编撰较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鉏麑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昀通过申苍岭之口说:“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迂《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如有人认为司马迁本人遭受过宫刑,所以他对历史上同样受过冤屈的人如屈原或李广父子等投射了过多的同情,对他们进行了拔高和美化。这里不去辨析上述争议的是非曲直,但至少说明叙事性、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也就是说,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历史的对象是实在的,文学的对象是虚拟的。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它。这个“实在”是可公度的,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用金圣叹的话说,前者是“以文运事”,后者是“因文生事”。 (节选自汪正龙《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兼论文学与历史的关系》)材料二: 后现代历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把历史看成语言的虚构、一种叙事散文体的论述”。怀特说“史皆文也”,连“历史”也瓦解了,历史成了文学,也不是真实的了。说实在话,我并不认同后现代历史学对真实存在的“过去”和书写出来的“历史”的漠视和瓦解。对于后现代历史学,我们需要问几个问题。 首先,历史学是否承认那个“过去”始终在制约着历史叙述的边界,是否承认那个真实存在过的历史始终在限制着历史的书写。我们不能把这个隐约的制约力一概抹杀,总不能面对着巨大的殷墟遗迹,说它只不过是一个叙述吧。特别是当我们做历史叙述时,过去存在的遗迹、文献、传说、故事等,始终制约着我们不要胡说八道。所以,我们要质疑后现代历史学是否承认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是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如果承认,那么历史就不可能是文学式的“散文”。 其次,是否承认不同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尽管后现代历史学非常深刻地揭露出叙述和书写的意义,但它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种叙述和书写,只是代表了个人, 1

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示范卷 语文试题(原卷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然而,中国诗歌的源头并不应止乎《诗经》,而应追溯至五帝时代早期的原始巫术咒语诗。五帝时代前期出现的原始巫术咒语诗,便是中国早期诗歌的雏形。传世与出土文献均表明,原始巫术咒语深刻影响了中国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考古资料显示,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时代,原始巫术已经相当盛行。譬如,西安半坡、临潼姜寨村、宝鸡北首岭等仰韶文化彩陶上的“人面鱼纹”图案,以及其中的“蛙形骨骼”图案,都具有浓厚的原始巫术色彩。《国语•楚语下》载,颛顼“绝地天通”之前“夫人作享,家为巫史”,亦反映了五帝时代早期巫术流行的盛况。在巫术活动中,往往伴有繁赜的巫术仪式与表演,但最具“巫术魔力”的当属巫师口中反复吟唱的咒语。学者们认为,这些巫术咒语便是早期诗歌的雏形。 在传世文献中,五帝时代早期的原始巫术咒语诗时有闪现。《礼记•郊特牲》所载《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记载的是伊耆氏在蜡祭时吟唱的巫术咒语,而伊耆氏属于神农炎帝时代。《山海经•大荒北经》载:“‘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这是黄帝时代的巫术咒语诗。《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所载《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首巫术咒语诗记载的是神农、黄帝时代的原始狩猎情景。 五帝时代早期巫术咒语诗的表现形式便是反复吟唱,旨在控制自然、神灵,以达到某种企图。这种巫术咒语诗深刻影响了诗歌的发展。《诗经》中的《周南•芣苢》,便是一首通过反复吟唱“芣苢”以求“胚胎”生子的巫诗;《召南•驺虞》也是一首通过反复吟唱,以求狩猎成功的巫诗。《诗经》中还有一些类似的巫诗,兹不备举。值得注意的是,《诗经》重章叠句的回环复沓结构,极可能来源于原始巫诗反复吟唱的形式。《诗经》中的《商颂》《周颂》《鲁颂》属于宗庙祭祀颂诗,祭祀与巫术有着内在联系,因而其内容仍旧充斥着巫术色彩。 在出土文献中,原始巫术咒语诗亦屡见不鲜。清华简《祝辞》保存了先秦时期丰富的原始巫诗资料,亦应当属于“诗”类文献。祝辞,即咒语。《祝辞》共有五首巫诗,一首为“恐溺”的巫诗,一首是“救火”的巫诗,后三首则是射箭的巫诗。这些巫术咒语诗虽具体内容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施咒者均可直接控制自然、神灵,这与五帝时代早期的原始巫术咒语诗相似。譬如“救火”巫诗曰:“皋,诣武夷,绝明冥冥,兹我赢。”这是指令武夷山神灭绝火焰。这些巫诗皆与《蜡辞》《弹歌》相似。因此,《祝辞》中的五首诗应当就是五帝时期原始巫术咒语诗的遗存。由是观之,《祝辞》应是未被今本《诗经》收录的原始咒语逸诗。依此亦可推知,先秦时期应当还有大量的原始巫术咒语诗在民间流传。 无独有偶,清华简《祷辞》与《祝辞》亦类似,乃祷祠地祇的告事求福之辞,辞多韵语。所不同的是,该篇祷辞应当属于宗教祭祀颂诗。这首宗教祭祀颂诗,亦属于逸诗。另外,九店简《告武夷》、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的《马禖》《梦》等短章,以及新蔡简、里耶简的部分残简亦有此类祷辞。这些祷辞都可看作宗教祭祀颂诗,都具有浓厚的巫术色彩。 (摘编自李秀强《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原始巫术》)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全国卷1(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拟试卷全国卷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1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 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1 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下图为中国总人口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据图可知 A. 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B. 2012 年净增加人口数最多 C. 出生率在持续下降 D. 2022 年人口性别比最合理 2. 2022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主要原因是 A. 人口政策转变 B. 养老制度完善 C. 育龄妇女减少 D. 婚育观念变化 3. 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会导致 A. 养老的负担加重 B. 年龄结构优化 C. 环境承载力下降 D. 就业岗位增多 户外向导服务业能够为户外运动者提供专业的户外领队、行程规划、装备销售与保养等服务。瑞士拥有世界级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春赏花、夏避暑、秋赏叶、冬滑雪。苏黎世、伯尔尼、日内瓦等大城市为进出瑞士的门户。与门户城市相比,采尔马特小镇户外向导服务业更加发达,既有专业的户外旅行社,又有依托餐馆、民宿的向导服务网点。示意采尔马特小镇户外向导服务业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与瑞士的门户城市相比,采尔马特小镇户外向导服务业变发达,主要得益于 A. 交通条件 B. 地理位置 C. 经济水平 D. 基础设施 5. 采尔马特小镇的户外向导服务网点多限餐馆、民宿,主要是因为

①地租成本较高②以家庭经营为主③方便抢占客源④营业历史悠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森林探险是采食地区域户外向导服务业的主要活动,据此推测该地户外向导服务业的淡季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东北黑土区近年来因融雪侵蚀黑土而退化严重,有机质明显下降。融雪期表层解冻土壤是融雪侵 蚀发生的物质条件。左图为2019 年 3 月16 日~21 日东北地区某小流域融雪径流量与泥沙含量的变化2过程。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的农耕方式(右图),可有效减轻黑土退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流域前期(3 月16 日~17 日)径流量大,后期( 3 月20 日~21 日)泥沙含量大的成因是 ①前期昼夜温差大②后期积雪融水少③前期土壤解冻少④后期土壤冻结浅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 该流域夏季河流含沙量一般比春季小,主要是因为夏季 A. 坡面径流大 B. 降水强度小 C. 无冻融作用 D. 植被覆盖好 9. 采取“横坡垄作+垄沟秸秆覆盖”耕作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减缓坡面径流 B. 增大枯枝落叶含量 C. 提高作物种植密度 D. 保持土壤良好墒情贵州高原北部发育平缓丘丛和深切峰丛两种喀斯特地貌组合,保存于喀斯特山间盆地的河流阶地对区域地貌演化具有指示意义。下图示意贵州高原旺草盆地阶地剖面和绥阳盆地阶地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芙蓉江T1 阶地形成时 A. 地壳下沉幅度较小 B. 河流含沙量较大 C. 河流流量较大 D. 河流流速较慢 11. 与芙蓉江阶地相比,洋川河阶地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全国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梗不仅是一种娱乐文化,更是一种时代的表达方式。这点并无太多疑问。但其中潜在的内涵是,更多人关注的实际是梗的内容所反映的时代思绪,而非梗形式上的特征及其变化——在语言学角度,我们或许应当称之为“语法”或“句法”。当我们仅透过内容来研究梗文化时,实际已然在将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或工具的同时,而遗忘其存在本身。因此,透过形式来探究梗,才似乎更能够揭示当下的流行梗究竟为何物。 随着春晚运作模式的变化,从造梗机器到如今融梗的年代,梗的内涵与当下造梗的逻辑已截然不同。我们随意举几个2010年前的春晚小品名梗,譬如“宫廷玉液酒”“来是come 去是go”“要啥自行车”“小锤40大锤80”“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等,大多数能够想到的名场面或金句,一提到它们,脑海中会瞬间回想至小品原本的情景之中,就如网友们常说的“你为什么可以发语音”一般。而梗与作品也正是呈现较为单一的对应关系。 但当春晚小品开始使用当年的网络流行语,梗便不再是与原出处深度捆绑的记忆点,而是成为对原出处带有评价色彩、在现实中能够对应其他场景使用的一套用法体系。 实际上,从春晚不再生产热梗的十几年来,梗的形式内涵仍旧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变化。其一是新世纪以来的“流行语”阶段。从“潜规则”“犀利哥”“范跑跑”等社会热点现象总结而出的特殊名词,到“神马都是浮云”“No zuo no die”(意为不作就不会死)“定一个小目标”等互联网流行语的风靡和盛行,在这一时期,大多数梗仍旧能够找到原出处,但故事背景与梗本身的联系已大大减弱。玩梗反倒以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面目出现,即意义在于用法。梗实际包含着大众对原事件或褒或贬的评价态度。这种态度固然无法上升为一种严肃的文化政治领域,于是妥协式地徘徊在伦理层面,成为戏谑性的道德评价,“吐槽”二字可以较妥帖地总结其特征。比如“定一个小目标”实际在吐槽对普通人来说一亿元的遥不可及。因此,在其他合适的场景运用梗,而非作为文化记忆去还原梗,成为这一时期的玩梗策略。 其二是从几年前的“奥利给”“集美们”到如今“怨种”“嘴替”“yyds”(意为“永远的神”汉语拼音缩写)等,这些与过去的梗已有巨大不同:原出处与用法几乎呈现分裂的状态,用梗之时不会考虑其背景如何,只会考虑使用,甚至不少梗本身只是一些日常用语的谐音或换喻,背景已经在之中消失。因此,梗也变得更像一种口头禅,在日常生活中辅以表达情绪,似乎其中已不包含任何文化内涵。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全国卷1(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全国卷1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拿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教授整年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四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他们对来源和作者生平很重视:莎士比亚读过什么书?《哈姆雷特》根据哪些书写的?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这些功夫属于“考据学”。教授只做这种功夫,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并不过问。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 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考据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紧的是领略它的滋味。 在考据学者们看来,考据就是文学批评,但是一般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了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的就是美,违背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说:“亚里士多德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朗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

【新课标全国卷】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新课标全国卷】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是我国学术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沈从文先生深耕物质文化史研究领域,对中国古代的服饰、丝绸、染织、瓷器、家具等物质文化史专题都有所建树,《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是其代表作之一。它尤其注重寻找文物背后的文化与史实,揭示服饰和穿着者背后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社会历史信息,进而探寻历史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沈从文首先在博物馆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就算是在北京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却没有增暖设备的艰苦条件下,沈从文硬是“转了十年”。其间他研究过的丝绸、铜器、玉器、瓷器、绘画等诸类文物数不胜数,由此大体掌握了这些文物的基本特征和变化发展规律。随后,他又在不同类别文物研究过程中,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观察、总结、提炼。 沈从文在研究商代服饰时,发现安阳殷墟墓出土人形雕像“辑录了较多用不同材料反映不同衣着体型的商代人形”,“这些人形,不仅反映商王朝不同阶层,可能还包括有甲骨文中常提到的征伐所及,当时与商王朝对立各部族”。他注意到,在殷商时期,殷王朝“主要征伐的对象有两个,即西南的戎羌和东南的淮夷。至于荆蛮成为征伐对象,时间似较后。这些在玉、石、铜上的人物形状,可能有一部分正是各个敌对而又强有力的西羌和东夷人形象。特别是铜器上的卷发人形,必有寓意,不会是偶然出现的”。他通过对稍早时期商代人形雕像服装的研究,不仅搞清楚了当时服饰的阶层信息,同时也加深了对商代社会历史环境状况和早期民族分布的了解,而且还令之前的推断更加真实可信,可谓以小见大。 古代社会中治史者世代延续,史籍文献内容虽然比较多,但是大多都并未从当时历史环境角度对服饰名物进行记述,其记载带有一定的简单性和片面性。面对这类问题,沈从文坚持细致研究,去伪存真,得出结论。譬如,唐代妇女中十分流行的披帛,在多种文献和壁画等资料中都有记录和体现,但不同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语言文字运用Ⅰ 模拟试题精选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冲刺:语言文字运用Ⅰ模拟试题精选汇编(一)语言文字运用1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_①,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看上去就不是好东西,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不在于“③”,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 分) 19.原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改为“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要变动;环境变了,相互权利要跟着改变”,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复兴中学开展《乡土中国》阅读交流会,谈谈对“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这句话的理解,请你拟写一个交流提纲。(4分)

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9月模拟评估卷(一)(全国卷版)(原卷版)

2023年高考语文上学期9月模拟评估卷(一)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美术与戏曲艺术既相互借鉴,又相得益彰。戏曲人物画,作为戏与画结合的代表,因受到戏曲文化滋养而呈现崭新面貌,既深得大众喜爱,亦拓展了艺术表现领域、创作观念及审美趣味,成为一种独特、独立的艺术题材,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画与戏曲艺术,同宗同源,又各成体系;两者有共同的审美追求,又有各自的艺术特性。作为将中国画与戏曲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戏曲人物画画中有戏,戏中亦有画。画里画外,戏里戏外,交织着社会万象与人生百态,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 “虚实相生”是中国画和戏曲艺术共有的美学特征。在戏曲表演中,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各自的程式动作。这些动作源于生活,但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夸张和美化。比如,“趟马”表演中,马为虚,马鞭为实,一虚一实,构筑起富有想象力的艺术空间。在戏曲舞台上,演员的形体动作,作为相对活跃的视觉因素,与布景、服饰、妆面、道具等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造型整体,成为“织在时空中的图画”。这种超脱灵动的时空形态、以形写神的审美追求,与中国画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正是在对戏曲艺术“手眼身法步”的韵致与妙趣的意象化捕捉中,戏曲人物画实现了艺术的二次创造,凸显国剧与国画在审美旨趣上的内在和谐。 戏曲人物画,作为对戏曲艺术的再创造,一方面要把握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另一方面要体现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其创作重在把握“情态”,营造“意境”。只有准确把握角色的瞬间情态,才能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戏曲演员的一举步、一甩袖,一瞥眼、一扬眉,无不具有丰富意涵,这就要求美术工作者对戏曲文化有深刻理解,有较强的审美感受力。关良常去戏院看戏,他以戏入画,与对京剧情有独钟是分不开的。作为资深票友,关良不仅自幼看戏,还向富连成科班老生和盖叫天学戏,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言:“我想要画好戏剧人物,自己首先必须弄清有关戏目的剧情、场次、人物之间的关

【精品】2023年高考全国考前模拟卷语文(附解析)答案

2023年高考全国考前模拟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诗文创作发达,亦有各种创作范式。在各种范式中,至今仍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的是主张苦心孤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郑燮)。然而,还有一种与此完全相反的范式,其反对精心酝酿构思,反对千番推敲、万般润色,反对苦心布置经营,总之,反对一切理性思维主导下的绸缪和创造。这种创作范式可用“直出即是”四字提要钩玄,其中包含着文学创作的源始范式和后起的一种颇有深意的创作理念。 萧子显为“直出即是”创作范式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之一。他言自己创作的情形:“每有制作,特寡思功,须其自来,不以力构。”萧子显因何主张“直出即是”?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的文学观念和逻辑。《南齐书·文学传论》:“文章者,盖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萧子显主于“情”的文章观可上溯到儒家的文学本体论——“诗言志”。与这种文学本体论相应的文学发生论,以“感物”为创作灵感、创作冲动产生的原因。感物过程中萌生的情思因于物、因于观物者之心,情思之所因会随时空的变换而变换,甚至转瞬便不再,因而,从感物到下笔成文不能有理性思维的过程。惟有“直出”,文章才会成为“情性之风标,神明之律吕”。由此可见,“直出即是”实为儒家文学本体论内在要求的创作范式。 如何“直出即是”?“感物”既为创作冲动产生的原因,对世界敞开怀抱、观世界就是必要的主体活动。至于观照的世界,儒家文学论偏重人伦社会,如《诗大序》中的“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萧子显则偏重于自然风光,如其描述的催生创作冲动的感物:“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莺,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另外,在这种创作范式中,虽然感性情思承担了全部的诗性,但就创作实际而言,心灵之敏钝关乎创作冲动的有无,文笔之好坏关乎文章的高下。博学多思有助于敏感心灵、班马文章的养成,当为这种创作范式的充分准备。 还有一种后起的“直出即是”范式,即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通达世界的特殊方式——“悟”。悟性世界的文学书写过程不仅不需理性思维介入,而且理性思维无法介入。理性思维不能介入对悟性世界的文学书写,应当秉持和践行的创作方式和理念就唯有“直出”。然而,悟性世界不同于感性直觉的世界,又与理性思维相抗,这决定了此类“直出”文本的特殊。感性情思之直出,语言素朴,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和反映世情的作用;悟性世界之直出,往往语言清透玲珑,指向未被语言和逻辑归化的世界,也拒绝将其归

2023-2023学年高三一模强化训练语文试卷(全国卷)

2022-2023学年高三一模强化训练卷(全国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们的自然语言中,存在诸如“并且”“或者”“并非”“如果”“所有”之类的“小词”。之所以称之为“小词”,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很少有人关注它们,而且因为被认为不指称什么东西,它们常常连“名”也算不上,语法学家常常将它们与介词、助词、叹词等一道归为“虚词”;二是它们在语言学习中无足轻重。 然而,稍加深入思考,我们又不难发现这些“小词”似乎有“大”用。所谓的“虚词”,在语法学上又叫“功能词”,它们能使我们的语言表达丰富多变,在使用频率上远大于那些实词。在日常表达或论文写作中,倘若未能正确区分“如果”“只有”“但是”等词,往往会给人留下“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的印象。这似乎已经触及了“小词”的秘密,但从哲学上看,“小词”的理论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在当代分析哲学中,这些小词被称作“逻辑词”,有关它们的理论建构和学术争论关乎我们对于人类逻辑和理性的省察和探索。 逻辑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会掌握这些小词。人们习惯于说“语言是逻辑的载体”,但这过于笼统,一种更能切中肯綮的说法或许是:逻辑的奥秘主要是在那些小词之用法上。一个人不知道“比特”何意或者菽麦不分时,尽管这是一种认知缺陷,但并不会归为逻辑谬误。相比之下,一个人援引某一官方规则“只有通过考试者才能入围”,抗议说:“我已经通过考试结果却没能入围,这是不公平的。”其中所暴露的对“只有……才”的误解,就属于逻辑问题了。类似这样的小词之用或许属于“语法”范围的工作,但它们并非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的“语法知识”,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语法。逻辑学家奎因说“逻辑学沿着语法之树追求真理”,正是在此意义上使用“语法”一词的。 跟奎因的说法相一致,当代逻辑学作为一套专门学问,基本上也体现了对于“小词”的分门别类研究:经典一阶逻辑中的命题演算专注于“如果”“并非”“并且”“或者”等句子联结词的逻辑行为研究,因此也称作“联结词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谓词演算同时关注“所有”“有的”等量词的逻辑行为,因此也被称为“量词的逻辑”;至于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等所谓“非经典逻辑”,如其名称所标明,它们所重点研究的则是另外一些小词,如模态词、时态词、道义词、认知词。 学习逻辑课程,其宗旨正是要以系统的方式教会我们掌握这些小词的用法,进而学会如何正确且一贯地开展由小词用法所主导的诸种逻辑推理。一个人本能地“会用”这些小词,仅意味着他能在自己熟悉的场景下或正常的语式句型中正确运用,但往往难以应对那些复杂和陌生语境。现代科学意义上的逻辑学,让学习者对于小词之用多了一份“语义自觉和自控”:位于“如果”“并非”“或者”等小词用法背后的

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年新高考全国卷语文模拟试卷〔含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此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屡次翻译外文的高潮,如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五____前后的西学翻译等。如今,出于世界理解中国和中国对外介绍自身的需要,将中文作品译介到海外成为一股热潮。有人认为,翻译是没有思想的体力活,比不上创作的脑洞深邃。现实中,译者与作者的处境有着较大差距:一般刊物翻译作品的稿酬,往往低于原创作品;一些职称评定只承受学术著作,不成认译作;为翻译设立的国际奖项仍然不多。然而,翻译并非只是逐字逐词地换成另一种文字,扎扎实实的翻译远胜于拼拼凑凑的撰稿。有灵性的译文,就像破茧而出的蝴蝶,宛假设焕然一新的再生。 做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要求译者对两种语言都能驾驭自如,还要深化理解语言背后传达的逻辑和思想,这就需要译者成为掌握多方面知识的杂家。作家创作时,是将自己的人

生经历转化成文字。译者翻译时,是将作者已经转化成文字的经历再次转化成另一种文字,而文字化了的经历具有明晰的轮廓和确定的内涵,不容译者擅加变更。翻译的过程可谓是“戴着镣铐舞蹈”,而真正有才华的译者戴着“镣铐”仍可以“跳”出特色,“跳”出情感,也“跳”出思想。 好的翻译所需心智活动的繁复程度不亚于创作。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译者具备对文字的掌控力、文化的领悟力和一定的文学造诣;而法律、政策文件等文本的翻译,那么更考验译者对概念与定义的理解、用词与表达的精准以及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学术素养。正如诗人余光中在《翻译的艺术》中写到的,大翻译家都是高明的“文字的媒婆”,他得具有一种才能,将两种并非一见钟情甚至是冤家的文字,配成情投意合的一对佳偶。 〔摘编自张博岚《翻译的力量》〕 材料二 国际文化交流,翻译必不可少,但新时代对翻译有了新要求,这就是译者要努力成为晋级版翻译家,传统的译者都要认真关注新时代如何晋级。首先翻译理念要转变。外语已不像过去那么神秘,懂外语尤其是懂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了,外语这个饭碗,不是少数精英就能垄断的了。只会听说写已经不够了。必须明白,新时代懂外语,只是掌握了一种“工具”,便于去

2023年高三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联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三语文全国卷考前模拟联考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屡仆而屡兴、愈挫而愈勇,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千百年来锤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密不可分。 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具有丰富内涵。其中,包含了反思“时艰”的深沉忧患意识。从《周易》的“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种忧患意识寄托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包含了“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朝代不断更迭,天下分分合合,但最后都归于一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爱国主义“根”之深、“蒂”之固息息相关。包含了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气节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推动民族奋进、矢志报效祖国。包含了革故鼎新的变革精神。“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变革中前进的历史。 ①中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政治、经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长期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各民族共同铸就了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的历史。后来在世界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中国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在中华大地上恣意妄为,封建统治者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英雄的中国人民始终没有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抗争一次次求索,展现了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 ①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凭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力维护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 ①纵览历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进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①历史充分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等理念,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统一和稳定,具有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需要不断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朱诚如《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的历史传承》)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虽屡遭挫折,却愈挫愈勇,是因为有“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品格作为支撑。 B. 虽然朝代更迭,天下分合,但是中华民族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厚牢固息息相关。 C. 在世界工业革命时期,中国因为封建统治者昏庸无能而丧失发展机遇,以致国门大开,并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D. 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面对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捍卫了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卷(新高考卷)(一)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信息卷(新高考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五育融合理念下,有人审视了当前学校的现状,认为存在着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倾向;需要着重解决学生完全发展、整体发展和个性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五育融合是实现全面育人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五育融合,即五育融合的路径与方式,学者也有一些零散的看法。他们大都将课程与教学作为融合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使“五育”融入学科课程与教学中。 我们认为,新时代的五育融合就是在“五育并举”的基础上,以发展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完整生命为目标,对五育中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学段的内容、知识、思想、经验,以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有机融合为一体的实践过程。 学校文化制度融合主要是一种历史文化、价值理念、制度规约、行为规范等文化价值的渗透和融通,主要体现在学校文化、校园空间设置、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师生关系与交往方式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文化制度尽管不像课程教学那样直接、显性,但作为学校育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深刻、持久的教育作用和正向、积极的导向价值,从而对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行为方式乃至学校运行产生统摄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学校文化制度层面应当以学校和师生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来体现五育融合。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件进一步确立了基于学校课堂主阵地的跨学科融合,积极开展课程综合化教学和主题情境教学,创新教与学方式,以适应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人的目标。近年来,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践性、项目式、探究合作型的课程融合设计和实施,引起人们较大关注。其实,这与芬兰长期以来一直奉行的具有道德感的“完整人”的培养目标,并将此目标贯穿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各方面,学校课程、教学、评价、组织等都为实现“全人发展”这一共同的目的服务,不同学科既各自发展,又为了一个共同的教育目标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举措,是直接相关的。可以说,在学校层面,课程与教学融合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基本的推进五育融合的路径。 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形态和生命本真的显现,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共在共生的基本方式。就是说,人正是在劳动和实践活动中创

2023届高考考前冲刺训练语文试题(一)(新高考II卷适用)

2023年高考考前冲刺训练(新高考II卷适用) 语文(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人礼治的理念始于3000年前的殷周之际。有鉴于商纣王腐败失德而亡国的教训,周公提出了勤政爱民的“德治”纲领,并将它转换为可操作的制度体系,从而有效地将德治思想落实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其后经孔子与七十子后学,以及孟子、荀子等人的弘扬和完善,礼乐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西汉以后,作为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礼记》先后被列入学官,不仅成为古代文人必读的经典,且成为历朝制礼的基础,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极之深远。随着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形成,礼乐文化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特色。 《礼记》说:“礼也者,理也。”礼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的社会生活规范,大到政府的典章制度,小到人际交往的规矩、个人修身养性的法则,乃至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无不在礼的范畴之中。儒家礼乐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涉及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略举数端如下: 在理论层面提出礼是人类自别于禽兽的标志。孔子最早提出“鸟兽不可与同群”的命题,七十子接着展开深入讨论,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不是有没有语言能力,而是能否按照礼的要求在生活。《礼记·冠义》说:“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曲礼》说:“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因此圣人“为礼以教人,知自别于禽兽。”懂得“自别于禽兽”,就是有了文化自觉。 为了唤醒人的文化自觉,儒家把礼作为文明与野蛮相区别的标志。相传孔子作《春秋》,以为万世龟鉴。儒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儒家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道相贯通,礼就是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故在礼的设计上,处处依仿自然,使之与天道相符,由此取得形而上的根据。《礼记》说:“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左传》说:“礼以顺天,天之道也。” 礼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准则,也是中国人高雅的生活方式。古代在人际交往中,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