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解析-安徽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解析-安徽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2023. 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代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以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巡视中国山水文学的画廊,或借山水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感,或因山水而领悟禅机,亦或假山水以讽刺时政,一幅幅生动的山水文学画面,千姿百态,无非困境抒发,情景合一。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重视景,即重视了作为客观基础的自然物象;重视情,即重视了作为主体意识的主观作用,对于自然的自觉审美正起于客观物象与主体情思的对应交感。艺术创作也正需要这主客双方的交互作用。对于山水艺术来说,有

了景就有了艺术的客观基础,有了情就有了艺术的内在生命。所以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符合于审美和创作的内部规律,它也就能够促进山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怀,文学中的山水成份不断增加,由只言片语的写景发展到独立的山水诗,以至产生了大篇幅的山水游记,山水文学的渭渭细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海。

(摘编自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 材料二:

山水诗在宋齐以后,与赠别、相思、旅游、田园等各种题材结合在一起,内容和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早期那种为体道而写的山水诗逐渐减少,但是在欣赏山水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旨趣,以及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一直延续到唐代。特别是在孟浩然、王维、常建、柳宗元等诗人的作品中,影响最为明显。王维有些诗强调自己的心性之空与空寂之境的暗合。这种心性的空与静照忘求的境界是一致的,或者可以说,正是诗人面对深山景物的“静照”和“坐忘”,使他悟出了禅心的安定,以及与空潭的合而为一。所以,王维体悟的性空或心空,实际上还是在静照忘求的精神状态中体会到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

山水诗这种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在盛唐的山水诗里看得最清楚。盛唐山水诗向来被视为意境美的典范之作,就是因为其意境具有清朗空静的特色。空静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意境富有象外之趣的基本特征。所以有不少学者从山水诗的时空意识来探讨意境的形成,也有不少人从禅的境界去探讨。现在我们知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从东晋时期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要求诗人在观照万物时具有清明、虚静的内心境界,使空间万象在心灵的镜子中变为一片澄明清澈的世界。盛唐山水诗只是善于通过艺术的处理来突出这种空静而已。

人类的本性是亲近自然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而在山水诗里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因此,了解中国山水诗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山水诗中所含哲学意趣的理解,把握中国山水诗追求清朗空静的意境的原因,而且可以从这一个特殊角度了解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对我们今天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改变生存环境也很有意义。

(摘编自葛晓音《澄澈诗心中的大自然——盛唐山水诗的审美追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促成了“情景交融”美学原则的产生,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

文学的发展。

B.在表现自然景物方面,表现型艺术和再现型艺术的区别在于对外物是感知并表达出来,

还是仅作样貌模仿。

C.中国人重视心与物交互作用,既能从山水中悟得禅机,也能够借用山水表达现实感受。

D.盛唐山水诗人以静照忘求的方式营造清朗空静的意境,创造了典范的意境美,彰显了中

国人文精神的特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山水诗发展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虽然论述方式不同,

但是核心观点一致。

B.西方古典美学受到模仿说理论的影响,较少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缺乏对艺术

内在生命的深度挖掘,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山水文学的长远发展。

C.盛唐山水诗善于通过艺术的处理最大限度体现出清朗空净的意境之美,进而形成了澄怀

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

D.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创作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又是对自然环境的超越,这一理念仍可

为当代文学创作所借鉴。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的艺术境界”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

B.“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

C.“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王夫之《姜斋诗话》

D.“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色。(4 分)

5.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在唐代发展纯熟,请结合材料谈谈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成为名篇的原因。(6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长安的荔枝

马伯庸

①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②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③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

④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

⑤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

⑥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

⑦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

⑧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

⑨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

⑩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

⑪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境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

⑫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简

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

⑬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

⑭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

⑮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

⑯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

⑰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

⑱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

⑲一骑,只有一骑。

⑳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

(21)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

(22)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

(23)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

(24)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25)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有地一起向两侧让开。

(26)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域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

(27)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

(28)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

文本二:

《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文本三:

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

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本一开篇描写李善德骑马奔向长安的情景,极具镜头感,先远景展现一骑疾驰的动态

画面,再聚焦特写,突显骑士的疲惫。

B.文本一中装扮华丽的春明门与残败荒凉的上好坊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社会繁华之下,

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画面,讽刺意味浓厚。

C.文本一以小见大,通过刻画一个与“荔枝”发生关联的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展开故

事,深刻书写了历史深处小人物的命运与悲欢。

D.与文本一相比,文本二中《新唐书·杨贵妃传》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一个“必”表

现出杨贵妃恃宠而骄的蛮横。

7.对文本一的标题与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标题通过长安城和荔枝两个意象的组合,点明本文线索,让读者联想到杜牧的诗《过华

清宫》,产生对杨贵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运送荔枝等历史故事的遐想。

B.第⑦段画线句对城门的描写,展现了贵妃寿辰庆祝活动的盛大隆重,表现皇帝对此的重

视,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

C.第⑲段画线句短句单独成段,词语重复,强调李善德看到结果时的怅然失落,“只有”

二字也体现出运输荔枝的过程之艰难与代价之大。

D.第(23)段画线句,引发读者想象荔枝成功运达长安过程前,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以

及李善德等人付出的不懈努力。

8.文本一中第③至⑥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4分)

9.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两文的不同。(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游虞山记

[清]沈槐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来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来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展,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履.,不能阻。

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

..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

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有剥减)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僧指A南B为C太公D石E室F南G而H西I为J招真宫K为L读书台M西N北O为P 拂水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复如江阴”中的“如”指到达,与《鸿门宴》中的“沛公起如厕”的“如”含义不同。

B.“余已治筇屐”中的“屐”是一种方便登山的带齿的木头鞋,山水诗人谢灵运也曾经穿

过。

C.碑碣,碑刻的统称,长方形刻石叫碑,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的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

D.“涉而即得”中的“得”意为领会到,与《兰亭集序》中的“暂得于己”的“得”含义

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沈德潜曾经前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中途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种种原因,

如船夫的欺骗,最终没能成行。

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为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且装备已置办

齐全,于是不顾天气,坚持游山。

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曾向山僧打听山上的名胜并想游尽它,但是由于连续二十多天都是

阴雨连绵,最终只得遗憾地离去。

D.沈德潜游览虞山,貌似得偿所愿,但是也只是稍微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未能全面地深

入探访那些幽深之处,因此心有不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说近荒感,然有迹象,似可信。(4 分)

(2)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4 分)

14.作者游历虞山,获得了哪些感悟?你又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呢?请简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夏日李公见访①

杜甫

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

旁含颇淳朴,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

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凤左右至,客意已惊秋。

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

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注:①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杜甫在长安时所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起句以暑气稀薄点出气候特征,后面又以清风意象,再次指出秋季的凉爽,前后形成照

应。

B.向邻人借酒这一细节,与《客至》中的唤邻翁共饮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看出诗人的

邻里关系。

C.树叶繁茂,蝉声聒噪,诗人于此处写蝉声的用意,与“蝉噪林逾静”的以声衬静并不相

同。

D.标题为“夏日李公见访”,却没有重点写李公,而是侧重写环境,诗歌结构布局巧妙曲

折。

16.杜甫曾经困居长安十年,后人多据此诗来考证杜甫在长安城南的居住环境,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居住环境。(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的结论。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中的“,”两句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了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的景象。

(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这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日子。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 A 。这“胜利”二字重逾千钧,两年零9个月的殊死较量,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对手说,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打败了他们。今晚,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重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长津湖、上甘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地名,早已成为 B 。①这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②是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④是一切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的革命忠诚精神,⑤是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⑥这些精神,⑦体现在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身上,⑧体现在197653名志愿军烈士身上,⑨体现在全体志愿军官兵身上。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民间文学。

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小满前后,安瓜点豆”……

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天地人”中的那个“人”,那个勤劳的中国人,他看着天时,守护着田地,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

在从春到冬每个日子的辛勤劳作中,他给了生活以浓浓烟火气的诗意。在所有的农谚中,王蒙以为这两句最有代表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

不离田头。”

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

20.将下列谚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B.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C.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D.豆子一条根,只要犁得深

21.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划线处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成“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22.选段以口语为主,夹杂了“绚丽多彩”“美不胜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等四字成语,请分析这样写的效果。(4 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春期认识自我是很微妙的。或许汉字“我”的构成能

给我们一些启示,汉字“我”似由两个“戈”组成,两个戈

背对背,相击相连。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写一

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卷含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气氛”是什么?我们的很多感受都源于空间中的气氛,气氛需要我们通过感官系统去感知,而我们的心情(内在因素)也会对感受气氛的结果有所影响。我们其实并不需要一个准确的词汇去定义气氛,它更像一个信号,被捕捉、被感知。有时艺术家并没有用语言对作品进行一些解释,但人们依旧能通过他的作品感知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这更像是一种默契,属于人与人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 位于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的艺术作品“Hausur”就是解释“气氛”一词很好的例子。“Hausur”是一栋由葛雷格·施奈德在1985年精心改造的房屋。对于观者而言,建筑内的房间已经不再是正常意义上的房间了,因为只有运用全部的感官才能体会每个空间,体会独属于作品的唯一的气氛。每件艺术品、每场艺术展都有着唯一性,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氛围都会让观者有不同的感受,而观者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其感官勾勒着自己眼中的世界。艺术作品释放的信息通过感官传递到我们的大脑,大脑再综合所有信号,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我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且值得思考的过程,但这种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单向的,我们也可以把我们的感受再用某种形式传回某个空间,使其转化为另一种气氛,从而再次被发现、被感受。 气氛是属于自然的固定组成部分,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种气氛转化为感受。这种方式即艺术方法,它常以特殊的方式引起我们注意,这种方式和艺术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会被拘束,但同时基于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反过来观察,气氛对于自然也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因为它不同于科学技术那样有着清晰的理解方式。 综上来看,气氛可以认为是一种媒介并以媒介的形式参与到艺术中。 感官是气氛的创造与体味的桥梁。 例如听觉。声音的传播快速、直接,情感的传递也十分高效。在法国艺术家塞菜斯特·布谢·穆日诺名为《无题》的声音装置作品中,他运用设备使媒介间有不同的运动状态,从而以声音来表达视觉的信息。这组作品在无规律的碰撞声音中反而形成了一种诗意,漂浮在水面的瓷碗在无规律的碰撞中产生了清脆的共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最新名校模考作文练习(共8篇,附写作指导和参考范文)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胜己者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调了我们要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还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环境,而是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舒适、安逸消磨着我们的意志,风雨、坎坷牵绊着我们的脚步,还有许许多多的诱惑考验着我们。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二)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三种情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引起了关注和热评。在毕业典礼上,王树国校长谈到了人生的三点感悟——情怀、毅力和创新,更是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王校长的三点感悟对你有什么启示?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三)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自找苦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来信中提到的“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表示肯定,并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以上材料,能给当代青年以深刻的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高三仿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仿真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 材料一: 在丹皮尔的著作《科仿真学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科学解释按其本质来说,一般也就是用我们的心灵比较熟悉的现象来说明新的现象。”实际上科普大抵也是一样,我们需要用公众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来解释他们未必熟悉的,或者可以这样说,科普要从受众已经知道了什么开始。 但是对于某些参与到科普之中的科学家来说,他们会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们是来讨论科学的,所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单刀直入,直奔正题。这其实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如果在开始之前不能达成共识,或者说不知道目标受众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和层次,那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有时候你叙述的是他们完全不懂的,或者是他们完全不感兴趣的,往小了说这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往大了说这无益于“鸡同鸭讲”“对牛弹琴”。这也就是说,在正式开始之前,双方要达成共识,寻找共同点,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交流和沟通,实际上这也是为了后续的交流能够“共情”。

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这种“融入”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公众难以察觉的,他们消费科学和技术产品,但是往往并不知道这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和技术,所以就此而论,科学实际上在某些“消费者”看来跟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当然这种距离往往是心理距离或者认知距离,而非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同时,得到公众的理解和赏识的东西,都容易得到公众的支持,所以有必要从公众理解的角度来探讨科学,传播科学,但是理解的前提就是需要他们知晓科学。至于如何知晓,那就需要从他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东西入手。 为什么我们主张科普需要从公众的身边之事开始呢?我想原因 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非科学从业者来说,走出校园之后他们就很少会系统性地接受科学方面的信息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了解决“吃穿住用行”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方面。因而从他们关注的方面着手也能获得传播科学的最大公约数。第二,公众的身边之事往往是他们沉溺其中而没有真正体会到这里蕴含着大量科学的“琐事”,从这些地方出发,更能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能够引领他们更多地关注科学。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科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到经济、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因而科学文化也不仅仅是科学共同体的文化,而是为广大公众所接纳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应该成为一种精神气质,那么公众的身边之事往往会成为普及科学、建设科学文化的“变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只此青绿》火遍全国之后,东方演艺集团力邀现代舞艺术家沈伟耗时20个月创排出一部同样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但表现形式完全不同的舞蹈诗剧《诗忆东坡》,日前在上海首演。如果说“青绿”是因为在审美上“领先一步”而使得观众如痴如醉,那么“东坡”则因为审美超前了“三步”,而使得观演反响两极分化——这部囊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琴棋书画诗词赋和当代艺术里的现代舞、交响乐、当代画,具有镜头感、抽象感,整体节奏还相当慢的作品,对于不熟悉以上融汇东西、博古通今的艺术形式且预设自己要来看“苏东坡这个人”的观众而言,不太会符合预期。这就造成了观演后的两极反响——喜欢该剧的赞赏它为“国际传播领域中,既发扬中国审美特质,又符合海外欣赏习惯的破冰之作”;不喜欢该剧的则在社交媒体上“劝退他人”道:“被创(受到创伤),快跑!” 同为“青绿”与“东坡”的“父母”,前身之一为东方歌舞团的东方演艺集团,是国家级演艺集团,承载着面向当代与国际,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社会责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去看东方歌舞团的演出就是全民盛事。《只此青绿》引舞蹈观众“竞折腰”是东方演艺近年来又一个现象级作品。 “青绿”的成功,在于让故宫博物院里的《千里江山图》“活”起来。该剧把这幅名画的制作过程一一拆解、展现,让观众了解到织绢人、磨石人、制笔人等如今称之为“非遗传承人”在成就一幅被视为江山社稷主题的传世之作中做出的贡献。与此同时在色调上再现了出自矿石的石青、石绿以及群青、赭石、朱砂等如今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宋代“流行色”。其舞蹈动作设计之美,在具有宋代流行色的背景下,轻易地打动了最广大的观众。而戴着眼镜的展卷人,赋予该剧当代视角。在临近剧终时,他与《千里江山图》绘者王希孟的“隔卷作揖”则深切打动了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也是今天的“传承人”……以往,中国舞蹈剧目中很少有以解读作品角度切入的“阐释性”剧目——解释说明,是话剧的功能。因而,从以当代视角阐释传统文化之美的角度而言,“青绿”是从零到一的巨大突破。 “青绿”是以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东坡”是以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既然有了“青绿”的成功,东方演艺并不想“自我重复”,而是“更进一步”,邀约了戏曲坐科10年、擅长中国琴棋书画且因现代舞而蜚声世界的现代舞艺术家沈伟,来创作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江淮十校2024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12367111215 选项C D A B C B A B 1.【答案】C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解析】A 项“并且在城市出现的初期就建立了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城市水利体系”中“初期就建立了” 错误,原文为“一个环境优美、市政功能完备的城市,往往有规划合理、管理得当的城市水利工程体系”,并且由“北京”的例子也能看出不是在城市出现的初期就建立了。 B项“河道、水域日前正主要用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中“主要用于”错误,原文有“对城市范围的河道整治除满足防洪、排涝、供水等目标外”等表述。 D项“试通水通航后年平均引水量会达到43 亿立方米”错误,原文时间足“到2040年”。 C项是对材料一第五、六段内容的总结,转述正确,故选C。 2.【答案】D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分析判断材料内容的能力。 【解析】A 项材料一借《管子》佐证“古代典籍中早已提出关于城镇规划的水利原则”观点,增加文章说服力;材料二“曹操运河”的故事除了证明沟通江淮的想法古已有之外,文章倒二段的话更强调今人以科学方法攻克古代难题的创新与突破,作用不尽相同,A项正确。 B项原文中“城市水利学是对城市的安全、经济、环境与水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这些研究指导城市水利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科学”表述属于下定义,解读正确。 C项材料一的中心论点可提炼为“重视并合理开发水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建设”,“引江济淮”是跨省、跨流域的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造福沿线城市及居民发展,解读正确。 D项“牵手”是“长江水从枞阳引江枢纽汩汩流出,一路过长渠、钻涵洞、穿渡槽”,最终与“淮河”会合,不足两大水系的双向会合,故D项错误。 3.【答案】^ 【考查目标】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解析】A 项大意是“地形的出入交错,也必须心中完全有数。然后,就可以行军袭邑,举措先后得宜而不失地利,这都是地图的意义”,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不符文意,故选A。 B项大意为“凡是营建都城,不把它建立在大山之下,一定要在大河的近旁。高不可近于十早,以便保证水用的充足;低不可近于水潦,以节省沟堤的修筑”。 C项大意为“圣人建设都城,一定选在平稳可靠的地方,又是肥饶的土地,靠着山,左右有河流或湖泽,城内修砌完备的沟渠排水,随地流入大河”。 D项大意为“都城建设应当是内修‘城’,外修‘郭’,郭外筑护城壕。地势高则挖沟,地势低则筑堤,这才配称作牢不可破的城池”。 4.【答案】①水利工程可以防洪、排涝、供水,在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需求之外,还能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 ②破除区域局限,沟通水系连接,实现更大范围的供水及灌溉;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级高一“三新”检测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术语是传递知识与思想的基础工具,知识与思想是话语体系的基础。而在某一学科、某一理论、某一著作、某一文章内起主导作用的术语,我们称之为核心术语。核心术语是我们运用已有知识,特别是本民族的知识概念,来理解外民族问题、传递本民族思想的基础工具。 核心术语奠定话语体系基础。核心术语是建构思想、理论和知识体系最基本的“物件”,是链接思想的“关节”。各种关联的核心术语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构成某一专业领域的概念体系,而概念体系的建构有助于揭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差异,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知识体系。通过进一步逻辑化与结构化以中国核心术语为核心的世界性知识体系,开展对中国核心术语的“诠释”与“再诠释”研究,可以不断生产新知识,丰富世界知识体系,从而推动中外平等对话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因此,对于核心术语的挖掘、阐释、翻译和表达,可为中国话语体系莫定基本的知识框架与语义基础。同时,中国核心术语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不仅有利于“中国知识”的世界表达与阐释,而且有助于“中国知识”所蕴含的“中国智慧”被国际社会理解与接受,进而引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未来走向。 核心术语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话语体系构建的目的,是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产生更好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在“可对话的情景之中获得世界的理解,更要使中国知识成为世界性的普遍性知识”。而实现这一目标,文化认同是关键。受众对于“中国故事”“中国声音”的接受程度,与文化信仰和理念紧密联系。过往的传播内容,往往缺少对中华民族文化深层次的解读,缺少对民族文化中作为人类文明共同基础的人文精神的挖掘,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文化认同,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深耕中华文化思想沃土,挖掘反映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内容,增加对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解读,在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中形成理解与共识,这是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文化认同的基础性工作。中国核心术语是解读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工具。将凝聚和浓缩了中国哲学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核心词,准确翻译成不同语言,并有效传播到不同国家,是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世界认同、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 (摘编自彭澍、袁军《以核心术语构建中国话语体系》) 材料二: 话语权不仅显示出文明的影响力,也关系着文明的生存权。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由于中华文明显现出强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不仅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亦对整个人类的发展进步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这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也是中华文明自身活力的生动显现。在近千年以来,特别是启蒙运动时期,中华文化对欧洲的转型、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以来,由于先发国家的强势发展,其话语权也显现出强势之态,在诸多方面对世界各地区文化的影响十分突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话语权,往往在表面“正确”的话语概念中隐藏着损害他人利益、实现自身利益的目的。 中华文明要实现现代转型,必须构建真正能够体现真理、道义与人类根本利益的话语体系。要认真研究梳理中华文明中那些具有现代内涵的话语概念,进一步弘扬其精神价值。要对持续产生影响的话语范畴进行现代转换,用顺应时代要求的内涵来丰富它们。要创造新的体现中华精神、具有现实针对性的话语形态,维护社会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百校联考2024届高三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 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 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 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域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扰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

安徽省江淮名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名校 2021届高三其次次联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阅读题共60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家乡在一个作家那里代表了什么呢?这使我想起了电影《魂断蓝桥》中男仆人公带着女伴侣到他的庄园(亦即他的家乡)时说的一句话,童年是无穷无尽的。那是一个人面对自然,一个小生命面对无穷的大生命时的种种历险,是一个生命本真时期对本体世界的好玩探究。人长大后,便探讨人的世界,于是,名利、哲学、艺术等都充塞着一个实体,即人。文学即人学,这一命题在人文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将人这一实体高高地举了起来,使人类最终生疏到了自身的崇高与潜能,但是,它同时也遮挡了人的虚体,即人在面对无限时的虚无,在面对死亡时的无望,在进入梦境后的潜在。而那个虚体,往往是与家乡在某个深谷里相遇并潜伏着。在某种意义上,作家就是在描述人的实体存在时,尽最大可能地查找、记忆甚至想象人的虚体存在。《红楼梦》看似在对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写实,实际上最终落在了人的虚体存在上,是中国文学中对人的虚体存在进行了最大可能描述与查找的作品。西方人将虚体存在称为“彼岸”,中国人则将其称为“虚境”,是道的另一面存在。因而,家乡对于文学的意义具有了形而上的颜色。 ②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是人与自然的对话,讲究的是物我两忘、天人合一。这样的传统使中国人始终对自然有一种对应的本能,将有限的自我融入无限的宇宙之中,将死亡的恐惊化为对道的信仰,而最终将人的实在与空虚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种传统始终持续了上千年。或许由于诗歌的体量小,不能像小说那样大面积地描述家乡,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我们很少听说李白的什么地方或杜甫的什么地域。小说不同,它用浩大的文字制造了一个世界,一个与那个作家的童年、家乡、学问、经受、愿望甚至梦境等相全都的世界。 ③这种现象到新世纪时好像变得“自觉”,作家群的地域现象越来越突出。与其说是作家的自觉,倒不如说是作家的增加使作家群和地域特色越来越明显。比如,拿西部来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连一个西部作家的影子都未拂过,但是,自延安成为红色革命依据地之后,不久便有柳青消灭。之后一段时间,先是路遥捧出了《平凡的世界》,接着是陈忠实推出了《白鹿原》,再是贾平凹奉献了《怀念狼》《兴奋》《古炉》《带灯》等,将陕西那片深厚的土地挖得越来越深。再往西走,便是刘亮程的村庄。刘亮程的散文和小说好像都在建设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孤独的人做着一件孤独的事,即感悟世界。 ④这样的行为到底有没有意义?它能否成为一种文学现象?这是值得思考的向题。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产生,即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有多大的生存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运动从反面证明人类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小,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存在变得日渐严峻。或许在过去的几千年间,人类想方设法使文化趋同,今日这样一种方式仍旧在进行,如对工业文明的全球化推动。但是,这样一种工业化的进程在为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更大的逆境。当文化的差异越来越小,当地域文化消逝殆尽之时,也就是人类被新的浩大的文化体制复制和工具化的时期,尤其是人类被物化和异化将是不行避开的命运。在这样的境遇下,又学能做点什么? ⑤或许一些作家已经回答了这个问越。贾平凹说,他要为家乡立传。雪漠说,他要把正在消逝的家乡记录下来,让后来的人们知道,人类曾经如此生活过。自然,文学是可以超越这些的,但是,文学在家乡驻足、落泪、留影、深思,最终将家乡写成一种文学形象,永久地留存于文学的天地,也是极其宏大的,尤其是在今日。 (选自2021年7月3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的虚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虚体是相对于人的实体而言的,指的是人面对死亡时候的无望,在进入梦境之后的潜在,在面对无限时的虚无。 B.人的虚体是作家在描述人的实体存在时尽力去找寻、记忆甚至去想象的对象。它与家乡在某个深谷里相遇并潜伏着。 C.人的虚体在西方被称为“彼岸”,在中国是道的另一面存在,在中国文学中,它在《红楼梦》中得到最大可能的体现。 D.人的虚体与人的实体在作品中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与中国古人讲究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文学方式是亲密相关的。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从设问人手,举例分析家乡之于文学的意义,接着简要阐释了人的虚体的概念,最终明确家乡对文学的意义具有形而上的颜色。 B.第2段先阐明古典文学中实体和虚体结合的缘由,再介绍中国古人的文学方式,接着指出小说更适于表现家乡,并在第3段举例为证占 C.第4、5段紧承上文,深化分析了地域文化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的出路,指出了文学作品中对家乡的记录与描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纸、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总凑”之地,敦煌不仅是多民族汇聚之地,也是中外使节和商人长期生息之地,更是东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其兼容并蓄的文化渗透到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工艺美术是手工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其中积淀、蕴含着各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造物思想、技术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因素,凝结和融汇着数千年的智慧经验、思想体系与创新精神。敦煌石窟中散布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形象资料,藏经洞出土了诸如彩塑、纺织品、刺绣、书籍及漆木器等众多工艺美术实物,敦煌文书中也有大量与工艺美术相关的工匠、工艺制度、名物等信息。这些图像、实物、文献反映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面貌和特征,也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提供新材料、补充新内容,也可为呈现敦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提供具体化、客观化的成果。 敦煌石窟现存壁画约有五万平米,其营建历时千年,完整地记录了中古时期现实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再现了古代器物、家具陈设、服饰、纹样等诸方面设计造型及风格发展变化,反映了中西造物设计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发展,其画面的真实性和强调日常生活细节的特性,都可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图像史料。 敦煌石窟中保存了数以万计的古代服饰资料,不仅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且序列完整,反映了不同时代、民族、阶层的衣冠服饰的基本面貌。绘于石窟中的9000余身供养人画像都是真实描绘的人物肖像,既有高官显贵、高僧大德,也有平民百姓、普通僧尼,匈奴、鲜卑、吐蕃、回鹘、于阗、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人物汇聚一堂,他们所着衣饰,大部分描绘结构清晰,华丽精致,反映了中古时期服饰的时代特色与发展演变。石窟内佛、菩萨等神祗服饰虽与真实生活有一定差距,但也是研究外来服饰民族化改造和中西服饰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敦煌工艺美术实物史料主要有彩塑、纺织品、藏经洞书籍装帧、漆木器、竹木硬笔书写工具等,虽不如图像遗存品类丰富,数量多,但因是出土文物,来历可靠,年代明确,不仅能为工艺美术研究提供可靠的实物依据,也为复原古代的工艺技术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基本材料。 纺织品通常是工艺美术研究的重点,因其不仅仅是一种质料,是含有重要工艺与艺术信息的实物材料,如纤维的种类、染料的工艺、织造的结构、刺绣的针法等;同时,它又是艺术设计作品,蕴含有色彩、图案、款式、题材等信息。敦煌是中国古代纺织品遗存的主要出土地,莫高窟出土了为数不少的纺织品,藏经洞也保存有一大批丝绢制作的绘画、幡、巾栉等工艺品。这些纺织物的品种非常丰富,丝、麻、棉、毛无一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含答案

江淮十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古今文人托物言志的重要意象。在我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词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几个方向的风。这主要是由于东风意指春风,具有美好寓意,也与我国东临大海的地理位置和季风性气候关系密切。因此,在汉语的文化语境中,东风基本等同于春风。 文学作品中的“东风”是拉开春天序幕的使者。与春天相伴而生的“东风”,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是生机与希望。李白“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此外,“东风”因其季节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常被比喻为成就大事的关键因素或重要时机。然而,古代诗词中,“东风”所到之处并非一概意味着春和景明,其“破坏力”也不容小觑。尤其对于爱花之人,眼见一夜东风后的满地落红,感伤与无奈之情油然而生,如“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就表达了作者对“东风”的幽怨之情。更甚者,“东风”会带来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 我国农谚说∶“春雨贵如油。”初春时节,来自我国东南沿海的东(南)风一般会带来丰沛的雨水,对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十分有利,因此是古人所企盼的。人们对“东风”的企盼从全国各地农谚对于“东风”与降水的关联描述中可见一斑∶“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这些农谚也反映出先人对于农时重要性的认识,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东风”还是一味中药。东风草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东风”也是一种菜名。晋左思《吴都赋》中也有“东风”菜的相关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风”一词有了新的时代含义。1958年元旦创刊的光明日报《东风》副刊,名字就取自毛泽东“东风压倒西风”的著名论断。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深圳特区报》发表的新闻通讯,就引用唐朝诗人李贺诗句“东方风来满眼春”作为标题。 东风,是最能勾起中国人无限想象的自然物象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里有中国人独特的浪漫情愫;“等闲识得东风面”中有中国人朴素而深刻的哲思;“东方风来满眼春”则标举着中国人引领风气的文化自信。 (摘编自蒋坎帅《如何“识得东风面”——谈谈“东风”的文化内涵》)材料二 林黛玉艺术形象研究特别是对其悲剧命运认识的过于政治化,使人们对黛玉诗词活动中的几个相关材料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因此未能全面认识曹雪芹对林黛玉的情感和态度。 这些材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黛玉抽的那支诗签∶“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芙蓉,题着'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按"东风"一词有时在诗词戏曲中指代家长,“自嗟”有自我埋怨之意,这就表明曾雪芹对林黛玉既十分同情又婉转地批评她不该埋怨“东风”,应当对自己进行一些反省。 “东风”在《红楼梦》中并非只有这一处喻指家长,还有几处也颇值得注意,其中最集中的要算七十回咏柳絮词那节,而且黛玉和宝钗两人的词中都涉及了“东风”,而态度却大不一样。黛玉的《唐多令》∶“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这里的“嫁”从柳絮而言尚可与“婚嫁”相通,实际上就是“交给”或“托付”之意;而喻人则显然不能喻指“婚嫁”,因为黛玉并未嫁给宝玉。所以这里的“东风”就是指“春”。这首词表现了黛玉对于贾府家长们的不满∶林家将黛玉交给你们,但你们对我的终身大事没有做好安排。 有意思的是,宝钗《临江仙》的“东风”却完全是另一种作用与评价∶“白玉堂前春解

20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下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安徽省“江南十校”下学期高三年级七调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① 陈师道②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③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白门,徐州城门名。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其政治上接近元祐党人。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③小市:徐州地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B.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C.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D.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的极快,好象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

2024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联考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安徽省庐江县联考十校联考最后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的一项是 A.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描绘和歌唱人民。 B.归根结底,“要读书”致力于实用知识,“好读书”致力于人生体悟。后者往往可以不执着于书本身,前者却常常陷于斤斤计较。 C.今年春节期间,武汉市向全体市民奉上了“免费旅游大餐”:在大年初一对市民免费开放了11家景区。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持身份证入园的游客超过15万人次。 D.苏轼的《水调歌头》纵览古今变迁,横贯天地流转,是一篇久负盛名的浪漫主义杰作,宋人曾称赞:“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到了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一位仰慕已久的朋友。 B.岁月如歌,分别五年,班主任李老师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C.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我们在文学艺术创作中都要善于汲取古典诗词。 D.古典诗词是历史的精华,不仅压缩了国家民族发展的方方面面,也概括了人民生活的细枝末节。 3.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名著和文学常识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敌不过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请来观音菩萨降妖,最后红孩儿被降服,做了善财童子。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东晋时期的诗歌305首。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指代儿童,原因是古代儿童营养不良,头发就显得发黄而纤柔。同样,“总角”“弱冠”也指代童年。 D.《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18年,小说通篇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故事。 4.对这首诗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疫,这一中国古代史书中的常见名称,是指由各种致病性微生物或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伴随而生。中华民族始终在同疫病进行着顽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把疫病的防治和自然环境、社会人生联系在一起,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天道、人道、医道合一的思想。 天道、人道、医道合为一体,使得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不仅仅是疫病医学,还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包括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生命学,一种被古人称之为“生生之具”的关于生命智慧和生命艺术的学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医道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天人感应、顺应自然、整体关联、阴阳平衡、调和致中、五行生克的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肺经络学说相结合的整体医道观,构建起一整套“治未病”的养生之道和望闻问切诊断,针灸、按摩推拿、经方等“治已病”的理论和方法。在这种整体论的指导下,中国医学形成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的疫病生成观;形成了“医之上者,理于未然,患居虑后,防处事先”的疫病预防观;形成了防微杜渐,治病求本,适时为度,辨证施治、扶正祛邪的疫病治疗观;形成了“病从心起”,故“治心”“修养”的修心养性观和饮食法地道,居处法天道,制喜制怒的养生观;形成了驱邪避毒、斋戒沐浴、打扫庭院、掸尘扫房,强身健体的卫生健康观;形成了“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医者仁心,医德为先”“妙手回春,杏林春暖”的医德观。 医道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合理同”,密切关联。医道作为天道与人道在自然与人之间的体现者和践行者,从知行合一的实践层面把天道与人道中许多抽象的理念体现出来。因此,要理解天道和人道合一的思想,就应当对医道有所了解,否则对天人合一的理解只能够停留在一个抽象的哲学理论层面。以前,我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时,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道人道医道合一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为中国古代的疫病防治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防治理论和实践方法。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在《周易》中探索导致疫病流行的原因,注意到气候、饮居和疫病的关系。秦汉时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下,从整体上来论述医学,它不仅把人本身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同时将人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提出“上工治未病”的养生、防治疫病的思想。东汉名医张仲景著《伤寒论》,总结出一套认识疫病的理论,根据病情的变化制定不同治法,开创了中国医药对疫病的辨证施治方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村料一: 茂林修竹、曲水流畅、阡陌稻田、古树老宅……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个“田园梦”。因此,在很多人奔赴城市寻求机遇的当下,也有不少人“逆流而动”,重回乡村,希望过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生活。 随着脱贫攻坚的如期实现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物质生活上,农村开始向城市看齐。如今的城乡差距,很大程度体现在文化艺术建设上。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文化艺术的作用,让乡村从富起来到美起来,雅起来,增强乡村审美的味、文化品位,满足乡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审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以美学理念为指导,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将美学融入乡村空间设计是提升乡村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人的气质模样各不相同,村庄也是。艺术介入乡村空间设计,一定要尊重不同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村民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艺术语言,坚持“一村一品、一品一韵”、力求让每个村庄、每幢建筑都成为一道艺术风景。

艺术乡建的作用,不仅在于给乡村“美容”,还在于激活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将其变成乡村发展的资产。在这方面,非遗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乡村特色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数据显示,我国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比如版画、剪纸、泥塑等。由于跟现代生活和现代审美脱节,不少非遗面临传承危机。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艺术家、设计师的到来,为非遗产品带来更具现代美感的造型,赋予其贴近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功能,让不少非遗不但"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借助非遗资源,很多乡村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国各地已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设立在脱贫县。这些非遗工坊,在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艺术乡建在非遗领域的实践,打通了乡村文化精神体系与乡村文化产业体系的壁垒,既为乡村非遗传承探索出新的路径,也通过调动乡村群众参与非遗产品的设计、生产,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审美意识。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解析-安徽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题 2023. 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中国古代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以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巡视中国山水文学的画廊,或借山水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感,或因山水而领悟禅机,亦或假山水以讽刺时政,一幅幅生动的山水文学画面,千姿百态,无非困境抒发,情景合一。 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重视景,即重视了作为客观基础的自然物象;重视情,即重视了作为主体意识的主观作用,对于自然的自觉审美正起于客观物象与主体情思的对应交感。艺术创作也正需要这主客双方的交互作用。对于山水艺术来说,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