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

本课程旨在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概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

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手段,并

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

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

和应用,并具备设计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能力。

本教学课件将根据以上目标分为多个模块,详细介绍移动通信

技术的相关内容。请继续阅读后续章节以获取更多信息。

教学课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着重

讲解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

信号传输: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等步骤。通过掌握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研究者可

以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频谱分配: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频谱分配原理和方法。频谱是

移动通信系统中非常宝贵的资源,合理的频谱分配可以提高系统的

通信容量和干扰抵抗能力。本课程将重点介绍频谱分配的基本原理、常用的频谱分配方法以及频谱的管理与规划。

调制解调: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

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

过程。本课程将详细介绍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制解

调方法。

信道编解码: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解码技术。信道编解

码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本课程将介绍

信道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编解码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通过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为进一步深入掌握和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部分将介绍移动通信网络的不同层次和组成部分,包括无线接入网络、核心网络、移动通信协议等。

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层次和组成部分构成。其中,无线接入网络是用户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环节,核心网络则负责传输数据和管理用户的连接。同时,移动通信协议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无线接入网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基站子系统(BSS):负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将用户的数据连接到核心网络。

移动台(MT):移动用户的设备,通过基站子系统进行无线通信。

基站控制器(___):负责协调和管理多个基站,并将数据发送到核心网络。

核心网络是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部分,负责传输数据和管理用

户的连接。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移动交换中心(MSC):负责控制用户的呼叫、连接和数据传输。

数据交换网络(PSDN):用于传输用户数据。

长途交换中心(GMSC):用于处理用户之间的长途通信。

计费中心(BC):负责对用户的通信行为进行计费。

移动通信协议是移动通信网络中实现通信的基础。主要包括以

下几种协议:

信令传输控制协议(SCTP):用于控制信令的传输。

移动通信控制协议(MAP):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呼叫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

移动IP协议(MIP):用于支持移动用户的IP通信。

IP多媒体子系统(IMS):用于支持多媒体通信服务。

以上是移动通信网络的不同层次和组成部分的简要介绍。对于

深入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同学来说,这些内容将为你提供一定的基

础知识。

本节将讲解国际移动通信标准的发展和演变,包括2G、3G、4G和5G等各个时代的标准和技

术特点。

移动通信标准是指规定了移动通信网络中各个环节的规范和协议,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可以互联互通。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标准也在不断演进。

2G标准是第一代数字移动通信标准,主要采用CDMA和

GSM两种技术。CDMA(Code n Multiple Access)是一种码分多址

技术,可以将多个用户的信息同时传输在同一频带上,提高频率的

利用率。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ns)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的缩写,采用时分多址技术,实现了数字化的通信服务。

3G标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主要采用了WCDMA和

CDMA2000两种技术。WCDMA(Wideband Code n Multiple Access)是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语音质量。

CDMA2000则是3G CDMA的演进标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和增强的功能。

4G标准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主要采用LTE(Long Term n)技术。LTE是一种全IP( Protocol)网络架构,可以提供更高的数

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支持更多的用户接入和更丰富的服务。

5G标准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5G 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延迟,并支持更多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同时,5G还将引入新的技术,如网络切片、毫米波通信和大规模MIMO等。

通过研究移动通信标准的发展和演变,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为研究和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打下基础。

以上是《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中关于移动通信标准的内容概要。

本教学课件将全面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移动通信系统安全对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和确保通信的机密性至关重要。本课程将重点讨论以下几个主题:

加密技术:介绍移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等,以保护通信数据的机密性。

身份认证:解释移动通信系统如何通过身份认证机制来确保用户的身份合法,避免非法访问。

访问控制:讨论移动通信系统如何实施访问控制措施,包括基

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和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等,以防止非授权个体的

入侵。

通过本教学课件的研究,您将深入了解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的重

要性以及其中所采取的各种安全措施。

展望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包括

物联网、5G应用等新兴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移动通信技术也不断提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展望

未来,我们可以看到移动通信技术在以下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物联网

物联网是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通过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物

体之间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的出现将会进一步深化移动通信技

术与各个领域的融合,将智能化、自动化应用扩展到更广泛的范围。未来,物联网将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有着广阔

的应用前景。

5G应用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在移动通信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5G技术具备更高的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容量,能够支持更多终端设备连接和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未来,5G将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向前发展。

其他新兴领域

除了物联网和5G应用外,移动通信技术还有许多新兴领域值得关注。例如,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移动通信技术在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和AR/VR 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将在健康医疗、游戏娱乐等领域有更多的应用创新。

在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我们需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不断研究和掌握新技术,以适应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变化。

在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性。我们需要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适应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变化。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件

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全套教学课 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移动通信技术的内容和目标,以及概述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和通信的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 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信手段,并 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课程的目标包括: 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 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移动通信技术的原理 和应用,并具备设计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的能力。 本教学课件将根据以上目标分为多个模块,详细介绍移动通信 技术的相关内容。请继续阅读后续章节以获取更多信息。

教学课件《移动通信技术(第4版)》着重 讲解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下是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 信号传输: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接收等步骤。通过掌握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研究者可 以理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号传输过程,并能够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 频谱分配: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频谱分配原理和方法。频谱是 移动通信系统中非常宝贵的资源,合理的频谱分配可以提高系统的 通信容量和干扰抵抗能力。本课程将重点介绍频谱分配的基本原理、常用的频谱分配方法以及频谱的管理与规划。 调制解调: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将数字 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 过程。本课程将详细介绍调制解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调制解 调方法。 信道编解码:介绍了移动通信中的信道编解码技术。信道编解 码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本课程将介绍 信道编解码的基本原理、常用的编解码方法以及应用实例。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属于职业技术必修课程。这是一门系统性、理论性强的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的后续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各种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史、系统的构成、移动通信中的基本技术、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技术基础及IS-95移动通信系统、3G移动通信系统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该专业学生掌握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现有的GSM系统和CDMA系统;掌握3G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分析、系统设计和网络规划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现代通信原理》等。为后续继续学习,实践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1.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或者几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多媒体课室授课。加强实验,实验要分组进行,分组人数不宜过大,实验前多做准备工作。有时间可以多进行一些习题讲解。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进行解题指导等,尤其是有条件的话,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一些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描述图像,或者是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把理论用于实际的培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科学技术的能力。注意对前置课程的复习与总结,以便前后衔接,巩固与提高。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可在绪论课后适当复习一些前置课程的基本知识。 4.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5.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理论46学时,实践10学时。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计划 授课教师: 一、建设目标 1、需进一步拓宽思政元素来源。聚焦移动通信产业前沿,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企业调研,萃取新时代移动通信建设者的核心素养,凝练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丰富思政资源。 2、需一定的研究经费支持。本课程建设涉及到优质资源开发,需研究经费以支持相关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三、主要举措 将继续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授课内容,持续挖掘课程思政案例,突出时代特色,不断完善思政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开展课程思政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

体地位,教师更多地发挥引路人的作用。 1、通过“校企互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及内容 深入移动通信行业的龙头企业、运营商、设备提供商、移动通信网络运维企业、高职兄弟院校开展广泛调研,从岗位的职业素养、毕业生优秀典型案例、企业要求等各方面获取第一手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思政资料,拓宽新时代移动通信思政元素来源,丰富课程内涵,进一步凝练“建移动通信强网,筑牢数字新基建,服务智慧互联”的课程理念。 通过校企合作,聘请思政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持续更新课程资源,包含课件、微课、测试与作业、考试题库等。随着5G网络的规模化部署,6G技术储备的前瞻布局,对从事移动通信领域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细致专业的要求,因此课程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通过“史实互融”,强化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通过挖掘移动通信发展历史及中国通信发展历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合。以“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为宗旨,在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安全、创新、团队合作等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家国情怀、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提振攻坚克难的斗志与勇气,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国家培养素质过硬、技术够强的接班人。 3、通过“教学互动”,变革教学方法,确保课程元素入心入脑 结合教学内容,变革教学方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虚拟可视化教学等形式。采用故事、任务、工程案例、实验项目等形式,通过互动、讨论、小组PK、探究、投票等多种手段,隐性渗透,自然融入,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运用平台,进一步强化课程资源的应用和共享,扩大本课程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职教云、得实平台对外推广课程,使得更多的社会人员和全国范围内的师生可以通过职教云平台或得实平台调用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和开展教学。四、支持保障措施 1、学校重视,大力推动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我校坚持以教育部有关文件为指引,大力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管理办法》、《全面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规范课程思政实施过程。 2、出台管理办法,规范项目管理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和教学目标 1.课程简介 《移动通信》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无线通信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以《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交换原理》等课程为基础,主要讲授移动信道传播特性,抗信道衰落技术,移动通信组网技术,2G、4G和5G通信系统等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总体上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移动通信系统分析、设计、监理和运维等方面的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在移动通信行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系统设计、工程施工、产品开发、网络运营等工作。 2.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基本理论,掌握移动信道的衰落特性,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抗衰落技术。 教学目标2:认识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和多址技术,学会结合抗干扰技术对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了解移动性管理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3:掌握2G、4G和5G移动通信系统的制式、关键技术和主要业务,认知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特征,结合无线接口的协议栈模型理解移动管理的信令流程,学会各种移动网络的无线规划。培养学生移动通信系统设计、工程施工、产品开发、网络运维等方面的专业素质。 教学目标4(课程思政):了解我国移动通信事业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对我国通信行业发展的自信心,意识到国际市场核心技术激烈竞争的现状,激发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热情。 3.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 三、理论教学 表1 理论教学安排

四、实验教学 表2 实验教学安排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引言 移动通信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确保学生在移动通信领域有扎实的基础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本课程教学大纲将全面介绍移动通信的相关概念、原理、技术和应用。 二、课程目标 1. 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架构; 3. 理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信道编码、调制解调、多址技术等; 4. 熟悉移动通信标准和相关协议; 5. 能够分析和设计移动通信系统; 6. 了解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1.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 1.1 移动通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1.3 移动通信的特点与应用 2. 移动通信系统原理 2.1 无线传播特性与信道模型 2.2 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与功能模块 2.3 基站与移动台的通信过程 3. 无线信道与调制技术 3.1 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 3.2 无线信道的特性与建模 3.3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4. 多址技术与多用户检测 4.1 多址技术的基本原理 4.2 多用户检测技术 4.3 分布式与集中式多址技术 5. 移动通信标准与协议 5.1 2G、3G、4G和5G移动通信标准 5.2 移动通信协议的体系结构 5.3 移动通信中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6. 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6.1 系统容量与频谱效率 6.2 多天线技术与空分复用 6.3 移动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7. 移动通信应用与发展趋势 7.1 移动通信在物联网和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7.2 移动通信的创新与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授课方式:理论课、实验课、案例分析等; 2.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多媒体展示、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 3. 教学辅助:教材、PPT课件、实验设备等; 4. 自主学习:推荐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和网上资源; 5. 评估方式:课堂测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等。 五、教学要求与评估标准 1. 学生应出勤率达到规定要求; 2. 学生应按时完成相关课程作业和实验报告; 3. 学生应参加课程设计并顺利通过评审;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2019年精选文档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一、引言 通信原理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理论和基本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以现代通信系统为背景、以通信系统的模型为主线,讲述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通信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使学生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分析、设计方法,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 学习通信原理这门课的关键性挑战之一就是电子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的通信理论与技术不断涌现。从模拟通信网到数字通信网、从固定服务到移动服务、从窄带接入到宽带接入,每一步发展都伴随着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这将对通信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 另外,通信原理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强、直观性差、数学公式推导多,而且涉及到数学、信号等多门前修课程,学习难度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教学难于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学改革的要求很迫切。 国内对《通信原理》课程教学非常重视,有许多高校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改进,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实验等方面做了努力或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本校通信原理教学现状及其改革思路 (一)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教学模式仍不能很好的适应教学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理论教学与通信产业与通信新技术的联系不够密切,教材内容相对落后,需适当关注通信新技术的发展,思考怎样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等。 第二、教学经验不足,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并进行改革。 第三、实验教学内容有待于改革。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定目标,大多数实验的实验步骤等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学生独立做实验的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锻炼,很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受浙江省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高校)课题资助,针对通信原理课程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从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方面着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基本建成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1.教材与课程内容 目前,国内通信原理的教材非常多,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樊昌信教授的《通信原理》、清华大学曹志刚教授的《现代通信原理》最为经典。其中樊昌信的教材内容丰富、教材体系较为完整,因此,我们以该版本的“通信原理”作为基本教材,并自编辅助教材介绍与教材各部分内容相关的一些新理论、新技术。 设计教材或教案时,将与学生专业有关的科研成果、典型通信网络系统案例分析等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例如在讲解模拟调制系统抗噪声性能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最新的基于小波理论的信号降噪方法。再如,在课堂上穿插讲些GSM和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学生广泛使用的射频IC卡系统等,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科知识,又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分享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教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一概述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之后未来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虽然5G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还没有明确,但与3G、4G相比,其网络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将大幅提升。在未来5G网络强大的带宽及传输速度的支持下,更多的新型移动业务将得以成熟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将再度扩展。 二技术方向 移动通信经历了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发展。历代移动通信系统都有其典型的标志性技术,如1G的模拟蜂窝技术、2G的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技术、3G的码分多址(CDMA)技术、4G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入多出(MIMO)技术。 目前5G关键技术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①新型信号处理技术,如更先进的干扰消除信号处理技术、新型多载波技术等;②超密集网络和协同无线通信技术,如小基站(Small Cell)的优化;③新型多天线技术,如有源天线阵列、三维波束赋形、大规模天线等;④新的频谱使用方式,如TDD/FDD的融合使用、实现频谱共享的认知无线电技术等;⑤高频段的使用,如6GHz以上高频段通信技术等。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概览 三发展现状 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5G项目研发和战略布局。欧盟2012年11月宣布启动名为METIS的项目,旨在推动5G标准的统一化,参与项目的成员包括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等通信设备厂商,德国电信、意大利电信、法国电信等运营商以及欧洲众多的研究机构。2014年3月,英国与德国宣布,将加强在5G研究上的合作,并共同推进欧洲电信市场一体化。韩国政府于2014年初公布了以5G发展总体规划为主要内容的“未来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战略”,计划在2020年推出全面的5G商用服务,并将为此投资1.6万亿韩元(约合90.3亿元人民币)。 国内方面,2013年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支持成立了IMT-2020(5G)推进组,工作组下设技术组、需求组、频谱组和标准化组,对5G领域的主要课题进行研究。此外,我国还通过进一步推动“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启动“863”计划

北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15章 怎样传递信息——通信技术简介 第3节

第3节现代通信技术及发展前景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移动通信、网络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的基本情况. 2.知道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的五次巨大变革,了解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发现这些工具的优缺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的图片,生动活泼地展现知识. 2.通过学生活动自制有线电报机和接收机让学生体验创新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 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五次巨大变革. 【难点】 自制有线电报机与接收机.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移动通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85-186,完成以下问题: 移动电话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机又是无线电接收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把信号发射出去,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移动电话所发出与接收的电磁波都是与基地台联系的,再通过光缆与交换中心进行信号的传递.【合作探究】 1.移动电话是通过什么工作的?它与固定电话有什么区别? 答:移动电话没有电线,也就是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而固定电话的信息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2.移动电话的声音信号由电磁波来传递,它的发射台和接收台在哪里? 答:移动电话既是发射机,又是接收机.对手机讲话时,它用电磁波把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从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3.手机的体积小,发射功率也很小,且不具有交换能力,它能直接发射高频电磁波和接收高

频电磁波吗? 答:不能,它必须依靠一组大功率的固定电台(基地台)和交换中心来转接(如下图所示). 4.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是怎样的? 答:如下图所示,手机1发射的信号被离它最近的基地台1接收,然后由光缆把信号传到交换中心,寻找到选定的通话对象,再由光缆把信号传到离对象最近的基地台2,最终由这个基地台把信号传给对象,即手机2. 5.移动电话除了可以通话,还具有哪些功能? 答:(1)发送和接收文字短信和其他服务性信息.(2)无线上网,浏览、下载互联网信息及资源.(3)拍摄和传送彩色数码照片.(4)播放互联网视频资源.(5)接收电视节目.(6)开通可视电话等. 6.除手机外还有哪些其他的移动通信设备? 答:还有寻呼机、军用电台、对讲机等. 【教师点拨】 移动电话不需要电话线,比固定电话方便.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只是移动电话声音信息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移动电话实际上是一个小型无线电发射机和无线电接收机的组合. 【跟进训练】 1.移动电话机既是发射机又是接收机. 2.移动电话在使用时信号的发射和接收必须依靠一组大功率的固定电台(基地台)和交换中心来转接. 知识点二网络通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86,完成以下问题: 计算机可以高速处理大量信息,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可以进行网络通信.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210410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通信技术课程学时: 72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通信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当前社会对移动通信市场4G、5G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十分急迫,开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课程、培养4G、5G技术人才是未来一段时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具备4G、5G技术、设备和开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导课程有:《通信原理》,《通信专业基础》等。后续课程是《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和顶岗实习,为后续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设计理念:通过典型的基站督导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归纳整合了本岗位职业能力,进一步确定本门课程的课程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以岗位分析入手,基于工作过程和真实的工作流程选取学习领域,根据学习领域确定学习情境,最终确定本课程的学习任务。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4G、5G移动通信技术,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和前景;(2)理解和掌握4G、5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3)知晓4G、5G基站设备、基站开通与维护的方法;(4)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兴趣,为学生全面理解和认识移动通信行业的系统工作原理与技能打下基础。 工作任务目标:(1)具备理解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协调的能力;(2)具备数据分析与处理、自主学习新技术、总结工作结果、开拓创新的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具备思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有应变和经受挫折的能力;(2)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遵守职业道德与

【教学】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关键字】教学 《LTE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二、课程简介 《LTE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类学生的一门专业技术课,主要介绍LTE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是通信工程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的科普性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熟悉LTE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协议体系,了解LTE系统的发展、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为今后的工作以及进一步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LTE系统的网络结构,了解E-UTRAN的协议结构,了解LTE系统的关键技术。掌握OFDM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解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了解MIMO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MIMO系统的传输模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LTE 系统的体系结构、理解OFDM系统的工作原理和MIMO系统的传输模型,从而加深对移动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具备较扎实的移动通信理论知识,并了解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的前沿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为基础讲述LTE的网络体系和基本工作原理,然后讲解LTE系统的核心技术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最后讲解MIMO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在讲解LTE系统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的同时,回顾先修课程的相关内容、介绍相关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相关的其它网络体系的结构。培养学生掌握LTE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理解LTE关键技术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在实际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了解LTE系统的应

用和发展前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认真严谨的作风和善于钻研的精神。另外,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方位的熏陶和锻炼,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移动通信概论、GSM、CDMA2000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照书 中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主编,TD_LTE通信系统(第一版).深圳:2011. 六、课程进度表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matlab 版实验)

《移动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移动通信技术(Mobile Communication)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考试) 适用专业:移动互联应用技术,通信技术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8 学分:4 先修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通信原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移动通信技术属于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为全面的理解,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的发送、传输与接收原理,分析并设计一些简单的移动通信系统,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当前移动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等内容。 二、教学基本要求 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 了解移动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各种通信系统基本特点,掌握通信系统分析方法,熟悉通信系统组网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能力,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2、教学模式基本要求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理论授课方式为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辅助演示,实验采用Matlab仿真。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移动通信简介 1、掌握移动通信的定义、特点、分类、工作方式、系统组成、多址技术、组网技术。 2、熟悉蜂窝通信技术及其信道配置、信令。 3、理解移动通信中的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 第二章移动通信的传输信道 1、掌握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特性。 2、了解移动信道的特征,能够进行电波传播路径损耗预测。 3、熟悉分集接收技术,掌握噪声及其干扰分析有关内容。 第三章 GSM移动通信系统

中国移动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LTE简介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 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 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 LTE概念 LTE是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的缩写。LTE也被通俗的称为3.9G,具有100Mbps的数据下载能力,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LTE的研究,包含了一些普遍认为很重要的部分,如等待时间的减少、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系统容量和覆盖的改善以及运营成本的降低。 3GPP长期演进(LTE)项目是近两年来3GPP启动的最大的新技术研发项目,这种以OFDM/FDMA为核心的技术可以被看作“准4G”技术。3GPP LTE项目的主要性能目标包括: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降低系统延迟,用户平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平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迁移时间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间小于100ms;支持100Km半径的小区覆盖;能够为350Km/h 高速移动用户提供>100kbps的接入服务;支持成对或非成对频谱,并可灵活配置1.25 MHz到20MHz多种带宽。 LTE的主要技术特征 3GPP从“系统性能要求”、“网络的部署场景”、“网络架构”、“业 务支持能力”等方面对LTE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3G相比,LTE具有如下技术特征[2][3]: (1)通信速率有了提高,下行峰值速率为100Mbps、上行为50Mbps。 (2)提高了频谱效率,下行链路5(bit/s)/Hz,(3--4倍于R6版本的HSDPA);上行链路2.5(bit/s)/Hz,是R6版本HSU-PA的2--3倍。 (3)以分组域业务为主要目标,系统在整体架构上将基于分组交换。 (4)QoS保证,通过系统设计和严格的QoS机制,保证实时业务(如VoIP)的服务质量。 (5)系统部署灵活,能够支持1.25MHz-20MHz间的多种系统带宽,并支持“paired”和“unpaired”的频谱分配。保证了将来在系统部署上的灵活性。 (6)降低无线网络时延:子帧长度0.5ms和0.675ms,解决了向下兼容的问题并降低了网络时延,时延可达U-plan<5ms,C-plan<100ms。

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四版) 教学大纲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Principle 课程编码: 授课语言:汉语授课方式:线下 课程类别:专业发展课程性质:必修 学分:3学时:48学时(授课40学时,实验8学时) 适用对象: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 统计》、《信号与系统》等开课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在学生修完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子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等相关课程后开设的,课程涉及通信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建立了完整的通信系统架构以及对通信信号和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系统模型。通过学习本课程, 学生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现代通信,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基本分析和实现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以后在相关领域工作或从事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表9实验报告评分标准 六、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建议教材 张卫钢主编,《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四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年5月。 1.主要参考资料 [1]张卫钢、曹丽娜主编,《通信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年。 [2]张甫翊主编,《通信原理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年。 [3]樊昌信主编,《通信原理与通信技术》(第4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9 年。 七、其他 根据专业特色与定位要求,课程大纲内容可进行删减与补充,具体按教务处规定执行。

课程的内容包括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模拟调制、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数字复接与同步数字序列、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差错控制编码及相关的通信技术等。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授课方式,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将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力图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学生掌握信息传输的基本原理和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通信系统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任务、目标与要求 1.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必要的信息通信与传输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现代通信,尤其是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的分析方法,了解通信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实现方法,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培养能够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新一代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基本要求 3. 1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分类及通信方式,掌握信息及其度量方法并会进行计算,掌握通信系统的相关性能指标及相关运算,能对通信系统的通信过程进行分析论述; 课程目标2:学生能够掌握调制、解调、编码、解码、同步等基本通信技术,能够对通信系统基本的编码和调制原理进行实验研究和验证,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对通信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设计; 课程目标3:学生能够知晓PCM复用与数字复接、数据通信与通信网等知识,了解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具有科学创新精神和合作沟通能力; 课程目标4:学生能够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结合所学的工程知识和专业知识初步解决通信系统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移动通信设计与优化》课程标准

《移动通信设计与优化》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的定位 本课程是针对移动通信行业中的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岗位而设置的课程,属于专业必 修课程。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是可面向2G/3G/4G/5G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维护等工作的 工程师,该岗位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技术更新快。课程也需按照当下的主流网络进行 设计和调整,以适应岗位要求。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任务 本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当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本课程属于通信专业核心 岗位的必修课程,保持教学知识更新,训练学生多项基本任务,能让学生实习的时候从事 对应岗位的基本工作,具备独立优化网络的初级能力。另一方面,本岗位的后续发展需要 更专业的知识和更多的项目经验积累,例如进行数据分析,KPI指标分析等,本门课程能为技能的提升提供基本的保障。学生不但要学习基础的任务,还要具备一定量的专业知识, 所以考虑把本门课程放置在第四学期。 (三)前期课程 《移动通信技术》、《4GLTE基站调测与维护》 (四)后续课程:《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五、课程的内容结构 本课程包括9个学习项目,即:①理论原理,②站点勘测,③Probe路测软件使用, ④Assistant使用,⑤RF优化,⑥MapInfo在网优中的应用,⑦邻区规划实战,⑧文档输出,⑨簇优化。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在校的二年级学生,必须学习前置课程《移动通信技术》、 《4GLTE基站调测与维护》,并且具备一定的移动通信知识储备。移动通信专业的岗位特点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微小任务,从对任务的不认识到独立完成,这个是一个强 化自身,完善能力的过程。其实,碰到未知问题并不可怕,而面对问题的冷静分析和多年 经验累积形成的逻辑思维往往能够化险为夷。对于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的融合来说,与其 进行传统的传授知识即乏味又无趣,不如让学生掌握工作中的方法,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 程中碰到问题,解决并提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累积经验最后形成学生自己的逻辑思维,

移动通信概论..

《移动通信与终端》讲义 本课程: 【教学目标】讲授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教学重点】移动通信信道分析、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网络构成、以及重要的2G 和3G 移动通信系统。 【教学要求】掌握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其发展史和发展现状、掌握移动信道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初步定量分析方法、理解现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了解重要的2G 和3G 移动通信系统。 第1章移动通信概论 【教学内容】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常用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移动通信的标准化。 【教学要求】了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分类、基本技术。 【重点与难点】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教学方法】 演示法、对比法、举例法 视觉图像法、归纳总结法等 ●移动通信系统构成,既有有线系统,也有无线系统;移动通信课程 主要研究无线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既有海上移动通信、空中移动通信,也有陆上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课程主要研究公用陆上移动通信系统(PLMTS)。 ●移动通信是无线电通信,但不是研究点对点无线电通信,而是研究 多用户多信道共用无线电通信。 ●移动通信系统有多种,本书主要研究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本章将先介绍通信的一些基础预备知识,而后再阐述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分类、基本组成、基本概念以及工作方式和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标准化问题。 §1. 1 预备知识 一、通信的概念 通信:科技名词定义-按照达成的协议,信息在人、地点、进程和机器之间进行的传送。 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一般定义:通信,指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从广义上指需要信息的双方或多方在不违背各自意愿的情况下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媒质,将信息从某方准确安全传送到另方。 通信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在出现电波传递通信后通信(Communication)被单一解释为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然而,通信是在人类实践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传递消息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在各种各样的通信方式中,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通信方法称为电信(Telecommunication),这种通信具有迅速、准确、可靠等特点,且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空间、距离的限制,因而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现今因电波的快捷性使得从远古人类物质交换过程中就结合文化交流与实体经济不断积累进步的实物性通信(邮政通信)被人类理解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 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 通信发展简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