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化学必修二学案带答案(人教版全册最新)

经典:化学必修二学案带答案(人教版全册最新)

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

§1.1.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1.1.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 (6)

§1.1.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卤族元素) (10)

§1.1.4 核素、同位素 (16)

§1.2.1 核外电子排布 (20)

§1.2.2 元素周期律 (24)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运用 (28)

§1.3.1 离子键 (33)

§1.3.2 共价键 (37)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 (4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46)

§2.1.1 化学能与热能 (46)

§2.2.1 化学能与电能 (51)

§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55)

§2.3.1 化学反应速率 (60)

§2.3.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62)

§2.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66)

§2.3.4 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 (7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75)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80)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80)

§3.1.1 甲烷 (80)

§3.1.2 烷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84)

§3.1.3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87)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91)

§3.2.1 乙烯 (91)

§3.2.2 苯 (95)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99)

§3.3.1 乙醇 (99)

§3.3.2 乙酸 (104)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109)

§3.4.1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09)

§3.4.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1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116)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20)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20)

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20)

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25)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130)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单元检测试题 (135)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例1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种类最多的周期是第五周期

B .长周期中每个周期所含元素种类可能是8种、18种或32种

C .元素周期表中每个纵行均是一个族

D .ⅦA 族元素即卤族元素

跟踪练习1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均代表元素的原子序数,其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合理的一组是( ) A .

B .

C .

D .

知识点2:元素周期表中的数字规律

例2 原子序数为x 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 族,则原子序数为x +1的元素不可能...处在( ) A .ⅢA 族 B .ⅠA 族 C .镧系元素 D .ⅢB 族 跟踪练习2 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

是( ) A .16 B .26 C .36 D .46 解析:8+8=16 8+18=26 18+18=36

跟踪练习3若第ⅡA 族中,某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 ,则与其同周期的第Ⅲ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X+1或X+11或X+25 ,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哪些 H 、Be 、Al 。

活动四 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

1、为纪念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元素符号为Md),这位科学家是( ) A .拉瓦锡 B .波尔 C .门捷列夫 D .道尔顿

2、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原子序数 7 9 12 16 元素符号 N F Al S 周期 二 三 三 三 族

ⅣA

ⅦA

ⅡA

ⅥA

3、已知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Ⅷ族

B .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ⅠA 族

C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 .第ⅡA 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B .第ⅠA 族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生成H 2 C .0族中无金属元素 D .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5、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相符的一组是( D )

6、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 A .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 .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材料的元素

2 8 16 18 10 11 12 19 20 10 11 12

19

20

10 11 12

19

20

⑥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活动三知识迁移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知识点1:碱金属元素的通性

例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B.碱金属都是强还原剂

C.碱金属都能在O2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碱金属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

跟踪练习1下列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

A.Li B.K C.Rb D.Cs

知识点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例1对三种金属单质a、b、c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其他条件等同):

a b c

与冷水反应不反应缓慢反应未实验

与2 mol·L-1的HCl溶液反应溶解并放出气体未实验不反应由上表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 B.b>a>c C.a>c>b D.c>b>a

跟踪练习2下列叙述中一定能说明A的金属性比B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反应

活动四学以致用定时练习

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

2、下列四种演示金属钾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正确的是(B)

3、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都是金属元素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最高化合价相同

4、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酸锂受强热很难分解

B.碳酸锂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锂的小

C.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

D.锂可以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锂(Li3N)

5、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

A.单质都能浮在水面上,都能保存在煤油中

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都生成过氧化物

C.单质都不能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

D.单质都是强还原剂,其阳离子都具有强氧化性

6、Cs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铯与冷水反应十分平缓并生成H2B.铯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与H2

C.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 D.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s2O

7、试管中装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

运动,下列不正确的是()

A.此碱金属可能是钾或钠B.即使反应一段时间煤油也不会燃烧

C.碱金属上下运动是由于与水反应产生了H2D.若是金属锂则上下运动的幅度比钠大

8、铷(Rb)是ⅠA族元素,对于铷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①铷的熔点比钾的高②氯化铷的水溶液pH=7 ③RbOH的碱性比NaOH强

④铷没有共价化合物⑤铷不能从FeCl3溶液中置换出铁

A.全部正确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

9、钾与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含钾的质量分数是78/126,其阴离子只有过氧离子(O22-)和超氧离子(O2-)两

种。在此晶体中,O2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1 C.1︰2 D.1︰3

10、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投入Na、K一定等质量B.投入Na的质量小于K的质量

C.曲线a为Na,b为K D.稀盐酸一定不足量

11、有三种金属元素a、b、c,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可以从c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 B.b、a、c C.b、c、a D.c、b、a

12、X和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高

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

C.Y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比X 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弱

D.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

更上一层

13、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

B.Y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C.W的非金属性比Z的弱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3

14、某学生为验证镁、铝的金属性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

(1)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 mL同浓度的稀盐酸,再将两块大小相同且纯净的镁片和铝片分别加入试管中,在反应初始时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试管b内加入的金属为__Al____(写化学式)。

(2)若加入的两块金属的物质的量相等,且试管中稀盐酸足量,充分反应后,气球状态也如上

图所示,则试管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Mg+2H+=Mg2++H2↑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判断,实验___(1)_____[填“(1)”或“(2)”]能证明镁的金属性强于铝。

15、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K2SO4、CuCl2、BaCl2、K2CO3和Na2SO4,

现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1)将该粉末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2)在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HNO3后,有部分沉淀溶解,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3)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未见紫色火焰。

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CO3、BaCl2、Na2SO4,一定不含有K2SO4、CuCl2、K2CO3,不能肯定是否含有NaCl。

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A、B、C、D四个区域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B_____。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H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镁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bc_____(填序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课时数:2

课题§1.1.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卤族元素)

学习目标

1、认识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及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

2、能利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理解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

3、通过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

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

1、元素的性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与元素组成微粒的结构初步联系起来;

2、理解卤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

学习内容

活动一自主学习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相同点:都位于元素周期表第VIIA族,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递变性:从F到I随核电荷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结构决定性质,推测性质的异同

相同点:原子都容易得到1e—达到稳定结构,表现活泼的非金属性,其单质表现强氧化性。递变性:从F到I原子得到电子能力递减,非金属性递减,单质氧化性递减。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变化规律

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单质的颜色分别是: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深红棕色,I2紫黑色;(颜色逐渐加深)单质的状态:F2气体,Cl2气体,Br2液体,I2固体;(从F2→I2),熔沸点:递增;密度:递增。

3、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名称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氢化物的稳定性

F2暗处很稳定

Cl2光照或点燃较稳定

Br2加热不如氯化氢稳定

I2不断加热不稳定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

静止后,液体分层,

上层接近无色,下

层橙红色

静置后,液体分层,

上层接近无色,

下层紫色

静置后,液体分层,

上层接近无色,

下层紫色

结论:卤素单质间可发生置换反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F2除外,与H2O反应的方程式:2F2+2H2O=4HF+O2)可以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卤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卤素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是。

活动二规律探究如何推断元素金属性强弱

1、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的反应越容易进行,则其非金属性越强。

F2

Cl2

Br2I2

相似性H2+X2=2HX

递变性条件暗处光照或点燃加热持续加热剧烈

程度

稳定性

②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其非金属性越强。例如:氯、溴、碘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 HBrO4> HIO4,则氯、溴、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

④非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置换出B,并且A体现出氧化性,则A的非金属性强于B。

⑤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弱。例如:Cl2+2KBr=2KCl+Br2 和Br 2+2KI=2KI +Br2,氧化性强弱是,还原性强弱是,非金属性强弱是。

⑥当电子层数相同时,

2、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

(1)单质溴易挥发,单质碘易升华;

(2)单质碘遇淀粉溶液呈现出特殊的蓝色,可用于检验单质碘的存在;

(3)卤化银的溶解性

卤化银AgF AgCl AgBr AgI

颜色溶于水白色浅黄色黄色

水溶性

注意:检验试剂是硝酸银和稀硝酸;

(4)卤素单质与水和碱反应比较

化学式与水反应与碱反应

F22F2+2H2O=4HF+O2

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

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 ; 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 ; ③元素的 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 ; ④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 ;

⑤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 。

14、按下面的实验过程填空:

浅绿色FeBr 2溶液―――――→通入足量的Cl 2(1)黄色液体――→加CCl 4

分层

⎩⎨⎧

上层呈 色――――――――→加少量的淀粉KI 溶液

(2)

色下层呈 色――――――――→加足量的NaOH 溶液(3)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卤族元素的单质与H 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其中a 、b 、c 、d 分别表示卤族中某一元素的单质,ΔE 为相同物质的量的单质与H 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ΔE 越大,表明反应越容易发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d 为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红热的铜丝在b 单质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 (2)a 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b 与H 2反应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该能量变化示意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 。

16、实验室通过简单的“试管实验”,即可探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请你选用下列试剂,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表。

试剂:①镁条 ②铝条 ③AlCl 3溶液 ④MgCl 2溶液 ⑤NaOH 溶液 ⑥氯水 ⑦溴水 ⑧NaBr 溶液

实验方案 (只填写选用 试剂序号)

实验现象 结论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_______ 一支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另一支试管中先生成白

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消失

金属性: Mg >Al Mg 2++2OH

===Mg(OH)2↓

(2) 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非金属性:

Cl >Br

_________________

16、某同学为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请你参与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砂纸

药品:镁条、铝条、钠、新制的硫化钠溶液、新制的氯水、0.5 mol·L -

1的盐酸、酚酞试液

(3)实验记录(在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

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做不

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n:分子中原子个数

例: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例:已知元素R的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x为离子化合物,其中该元素的阳离子的核内有y 个中子,核外有z个电子,则该同位素的组成可表示为()

A. B.C. D.

活动二了解核素及其相关概念

1.核素及其相关概念

元素同位素核素同素异形体概念质子数相同

的一类原子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的核素之间的相互称谓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

的原子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之

间的相互称谓范畴原子单质

决定因素质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构成元素结构

举例C、N、O H、H、3

1

H互为同位素H、H、3

1

H三种核

O2、O3互为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相互关系:

2.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中子数氢原子名称和简称

①H 1 0 氕(H)

②H 1 1 氘(D)

③3

1

H 1 2 氚(T)

①元素的相对质量=核素1×核素1的丰度+核素2×核素2的丰度+…

例1: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其中核素35Cl的相对质量为34.969,丰度为75.77%;核素37Cl 的相对质量为36.966,丰度为24.23%;则氯元素的相对质量为:34.969×75.77%+36.966×24.23%=35.453

例2: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 ü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例3:有a X n+和b Y m-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b-a=n+m B.a-b=n-m

C.核电荷数Y<X D.质子数Y>X

活动三知识迁移同位素的应用

知识点1:有关粒子的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例123592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下列有关23592U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3592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23592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23592U与23892U互为同位素D.23592U与23892U互为同素异形体

跟踪练习1石材的放射性常用镭(22688Ra)作为标准,居里夫人(Marie Curie)因对Ra元素的研究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镭(22688Ra)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22688Ra原子核内有138个中子B.22688Ra原子核外有88个电子

C.22688Ra原子核内有88个质子D.Ra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知识点2:有关元素、核素和同位素概念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一种核素

C.不同元素的核素质量数可能相同

D.镧系中15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格,所以互称为同位素

跟踪练习2简单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用下图表示方法形象表示:

其中表示质子或电子,表示中子,则下列有关①②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互为同位素B.①②③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D.①②③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活动四学以致用定时练习

1、我国成功研制的铯(133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已知该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为()

A.23 B.55 C.78D.133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中的下列粒子数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电子数

3、某核素的质量数为37,则对该核素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质子数18 18 19 18

中子数19 20 18 19

电子数19 18 20 18

4、某粒子含有6个电子,8个中子,电荷数为0,则它可以表示为()

A.14Si B.14Si C.14C D.14C

5、下列粒子: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所有原子中均含有的粒子是()

A.①②③B.仅①C.①和③D.①和②

6、若两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它们可能是()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和离子B.同一元素的两种离子

C.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7、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下列关于20983Bi和21083Bi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983Bi和21083Bi都含有83个中子B.20983Bi比21083Bi的质量数少1

C.20983Bi和21083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D.20983Bi和21083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年级:高一科目:化学课时数:2课题§1.2.1 核外电子排布

学习目标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通过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学习,扩展到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的认识,初步体会归纳与演绎的学习方法,了解物质运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学习重点、难点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如何分层排布;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间相互制约。

学习内容

活动一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电子的特征:

(1)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的运动具有区别于宏观物体的几大特征:

①质量很小(9.109×10-31kg);

②带负电荷;

③运动空间范围小(直径约10-10m) ;

④运动速度快。

因此,电子的运动特征就与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着极大的不同一一它没有确定的轨道。

(2)电子层的定义: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洋葱式结构)。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①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

②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低,在离核较远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高;

③电子在原子核外按照距核由_近__及__远__、能量由_低__至__高__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即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__低__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__K___层,当第_L__层排满后,再排第__M__层,等等;

④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2n2___(n代表电子层数)。即K层最多容纳2个,即L层最多容纳8个,等等;

⑤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__8___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__2__个),次外层不超过18,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3、电子的能量高低与离核远近的关系:

电子层 1 2 3 4 n

电子层符号K L M N ……

离核距离近远

电子的能量(低)(高)

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 2 8 18 32 2n2

经典:化学必修二学案带答案(人教版全册最新)

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 §1.1.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1.1.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 (6) §1.1.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卤族元素) (10) §1.1.4 核素、同位素 (16) §1.2.1 核外电子排布 (20) §1.2.2 元素周期律 (24)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运用 (28) §1.3.1 离子键 (33) §1.3.2 共价键 (37)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 (4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46) §2.1.1 化学能与热能 (46) §2.2.1 化学能与电能 (51) §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55) §2.3.1 化学反应速率 (60) §2.3.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62) §2.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66) §2.3.4 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 (7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75)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80)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80) §3.1.1 甲烷 (80) §3.1.2 烷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84) §3.1.3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87)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91) §3.2.1 乙烯 (91) §3.2.2 苯 (95)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99) §3.3.1 乙醇 (99) §3.3.2 乙酸 (104)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109) §3.4.1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09) §3.4.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1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116)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20)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20) 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20) 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25)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130)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单元检测试题 (13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 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含答案

课题1无机非金属材料 传统硅酸盐材料 1.传统硅酸盐材料概述 (1)生产原料:黏土、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等。 (2)结构:一般都含有[SiO 4]4-。 (3)共性:大多具有稳定性强、硬度高、熔点高、难溶于水、绝缘、耐腐蚀等特点。 2.陶瓷 (1)制备原料:黏土、水、彩釉。 (2)条件:高温烧结。 (3)种类:土器、炻器、瓷器等。 (4)性质:抗氧化、抗酸碱腐蚀、耐高温、绝缘、易成型等。 3.玻璃 (1)生产原料:石英砂、石灰石、纯碱。 (2)主要成分:Na 2SiO 3和CaSiO 3。 (3)反应原理: 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 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 (4)特种玻璃: 品种主要有:石英玻璃、光学玻璃、玻璃纤维、钢化玻璃等。 4.水泥 (1)原料:石灰石、黏土和辅助原料(如石膏等)。 (2)主要成分:3CaO ·SiO 2、2CaO ·SiO 2、3CaO ·Al 2O 3、4CaO ·Al 2O 3·Fe 2O 3等。 (3)性质:在空气和水中逐渐硬化。 (4)用途:作建筑材料,制成水泥砂浆或混凝土。 [跟随名师·解疑难] (1)陶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如红色Cu 2O 。 (2)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逐渐软化。在软化状态时,可以被吹成各种形状的玻璃制品。 (3)石膏的作用是调节水泥的硬化速度。

(4)水泥的主要成分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但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铝酸盐,而不是氧化物。 (5)水泥吸水能力强,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水、防潮。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1] 下列有关传统硅酸盐材料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生产普通玻璃和普通水泥的原料中都含有石灰石 B .玻璃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 .生产陶瓷的原料主要为硅酸盐 D .玻璃的成分中含有SiO 2,不能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烧碱 [名师解析] 生产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砂、石灰石和纯碱,生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2SiO 2·2H 2O ,为硅酸盐。玻璃不是晶体,在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SiO 2能与NaOH 反应生成Na 2SiO 3,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 [答案] B [名师点睛] 磨砂处理后的玻璃,在常温下极易被强碱或强碱性物质腐蚀。未磨砂处理的玻璃在常温下耐碱,在高温下不耐碱。因此常温下盛装NaOH 等强碱溶液可用玻璃瓶,但不能用磨砂玻璃塞;加热熔化NaOH 等强碱固体时,不能用玻璃试管或瓷坩埚,通常用铁坩埚。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1.新型陶瓷 (1)碳化硅(SiC):又称金刚砂,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大、耐高温,可作航天器的涂 层材料。工业上制备碳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3C =====>1 900 ℃SiC +2CO ↑。 (2)氮化硅熔点高、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它的制造方法有多种,可以将高纯硅与纯 氮气混合,在1 300 ℃条件下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3Si +2N 2=====1 300 ℃Si 3N 4;也可以用 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保护下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3SiCl 4+2N 2+6H 2===Si 3N 4+12HCl 。 2.单晶硅 硅是目前半导体工业最重要的基础材料,其导电特性对杂质十分敏感,必须首先制备高纯度的硅。高纯度硅制备的主要反应: (1)SiO 2+2C =====1 600~1 800 ℃Si +2CO 。 (2)Si +3HCl =====250~300 ℃Cu 粉或Ag 粉SiHCl 3+H 2。

2021-2022学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2氮及其化合物 学案讲义 知识点汇总及配套习

5.2氮及其化合物 1 氮与氮的氧化物 ........................................................................................................ - 1 - 2 氨和铵盐 ................................................................................................................... - 8 - 3 硝酸、酸雨及防治 .................................................................................................. - 18 - 4 含氮化合物的转化、计算和综合实验 .................................................................. - 25 - 1 氮与氮的氧化物 学 习 任 务 1.结合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理解N 2的主要性质和氮的固定,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根据实验认识NO 与NO 2的主要性质,培养“科学探究与科学态度”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氮气及氮的固定 1.氮元素的位置、结构与存在 (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 族。氮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5个电子,既不容易得到3个电子,也不容易失去5个电子。因此,氮原子一般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相互结合构成物质。 (2)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氮分子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蛋白质中,还有部分氮元素存在于土壤、海洋里的硝酸盐和铵盐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 N 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ρ(N 2)<ρ(空气),难溶于水。 3.氮气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1)N 2的结构 N 2的结构式为N ≡N ,氮氮键很难断裂,化学性质很稳定。 (2)化学性质 N 2在高温、放电等条件下,N 2获得足够的能量,使N ≡N 断裂。写出N 2与Mg 、H 2、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3Mg +N 2=====点燃Mg 3N 2;②;

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 答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P11 6 1(1;1;Cs;Li;7; 1;F;F。 2(C 3(C 4(A 5((1)3Li 7 3 Li; (2) 6C 7N;(3)11Na 12Mg。 6(7(8(略 9( 4Li+O214 14 23 24 点燃 2Li2O 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 Na 三 IA; 丁 Al 三 IIIA (2)甲与乙 :C+O2 点燃 CO2 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2 ? Na2O2 乙与丁:4Al+3O2 ? 2Al2O3。11(12(略 P19 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 (3)非金属性Cl,P (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 5((1)酸性 HNO3,H3PO4(2)碱性 Ca(OH)2 ,Mg(OH)2 (3)碱性Mg(OH)2 ,Al(OH)3 6(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 (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3)C+O2点燃 CO2 ? 4Na+O2=2Na2O 或者 2Na+O2 4Al+3O2 ? Na2O2 2Al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族;金属元素。P24 1(略2(C 3(D 4(D 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精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

第八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1 - 第1课时金属矿物与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 1 - 第2课时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 9 - 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 15 - 第三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 23 -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课时金属矿物与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1.了解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掌握金属冶 炼的一般方法和原理。以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为 例,了解依据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综合利用资源 的方法,体会化学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 义。培养“宏观辨识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2.以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例,了解依据物质的 性质及其变化综合利用资源的方法,体会化学对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培养“科学探究 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 (1)极少数的不活泼金属(金、铂等)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 (2)绝大多数金属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3)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铁。 2.金属冶炼原理与实质 (1)原理:金属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2)实质:化合物中金属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金属单质。 3.金属冶炼方法 (1)加热分解法(写出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二 2.1化学能与热能学案(有答案)

化学能与热能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掌握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高低是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3.应用键能计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4.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5.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定性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6.了解能量转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要点一错误! 1.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直接原因。 1物质中的微粒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结合的。 2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释放能量。3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相对高低。 4.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5.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应用思考】 1.浓硫酸稀释时放出了热量,有化学键变化吗?是不是放热反应? 提示:当浓硫酸稀释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硫酸分子的共价键被破坏,但无新化学键的形成,故不属于化学变化。 2.化学反应中都有能量变化吗?为什么? 提示:都有;因为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来克服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释放一定的能量。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要点二错误!

1.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发生转化时,总质量不变。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2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3.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4中和热。 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 2 热,单位为J·mol-1。 5.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化的应用。 1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反应转化成热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之

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教学案 含习题和答案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 【资料卡片】 热电厂生产的过程 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化石燃料发电称为火力发电。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用蒸汽冲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中国煤炭的44%用来发电。中国煤炭特点是高硫、高灰分且难洗选煤的比重较大,从1980年到1996年,烟尘排放量基本持平,SO2排放量呈上升的趋势,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得到一定的控制。火电厂冲灰水、灰渣排放量现已彻底解决。 【问题探究1】 【实验结论】 将Cu、Zn用导线连接起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Cu极上会产生气泡,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产生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归纳小结】 ⑴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本质是:自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⑵Cu-Zn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为例): 负极(锌片):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的一极 正极(铜片):2H++2e-==H2↑(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 总的离子反应:Zn+2H+==Zn2++H2↑

⑶原电池原理: 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一极。 【分析】当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而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将电子转移的过程变为电子的定向移动,从而产生电流,这就是原电池设计的基本思路。 1、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整个装置中发生的是什么反应? PS:氧化还原反应。 2、电子在导线上的流向? PS 3 PS 4 PS 5 PS 实验一: (可以) 【小结1 实验二: (可以) 【小结2 实验三: 【小结3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归纳总结】 1、原电池构成的条件 ①有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②存在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电极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电极 ③存在电解质溶液 ④整个装置构成闭合回路 2、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高中化学凤凰新学案必修二人教版答案

高中化学凤凰新学案必修二人教版答案 1、以下哪种方法是利用成分可以直接由固态加热变为气态的原理()A [单选题] * A升华法(正确答案) B分馏法 C沉淀法 D透析法 2、倍半萜和二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 A氮原子数不同 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 C碳环数不同 D硫原子数不同 3、厚朴酚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 A简单木脂素 B单环氧木脂素 C木脂内酯 D新木脂素(正确答案)

4、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单选题] * A相对密度 B溶解性 C油迹试验(正确答案) D沸点 5、具有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作用的是()[单选题] * A穿心莲内酯 B青蒿素 C莪术醇 D桂皮醛(正确答案) 6、中药紫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 A苯醌类 B萘醌类(正确答案) C蒽醌类 D菲醌类 7、下列化合物可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的是()[单选题] * A七叶内酯(正确答案)

C厚朴酚 D五味子素 8、具有酚羟基或羧基的游离蒽醌类成分有一定酸性,可用的提取方法是()[单选题]* A酸溶碱沉法 B碱溶酸沉法(正确答案) C水提醇沉法 D醇提水沉法 9、分馏法分离挥发油的主要依据是()[单选题] * A密度的差异 B沸点的差异(正确答案) C溶解性的差异 D旋光性的差异 10、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从中药中水提取液中萃取偏于亲水性的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 A正丁醇(正确答案) B乙醇 C乙醚

11、淀粉含量多的药材提取时不宜用()[单选题] * A浸渍法 B渗漉法 C煎煮法(正确答案) D回流提取法 12、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 A香豆素类 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 C苯丙酸类 D 13、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 * A溶剂提取法 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 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 D超声提取法 14、从香豆素类的结构看,香豆素是一种()[单选题]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学案-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含解析

课时2化学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反应条件的 控制 目标与素养:1.认识可逆反应及其特点。(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2.了解并会判断化学平衡状态。(证据推理与平衡思想)3.知道控制反应条件的意义以及相应的措施。(宏观辨识与社会责任)4.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的重要性。(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一、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 (1)正向反应:由反应物得到生成物的化学反应。 (2)逆向反应:由生成物得到反应物的化学反应。 (3)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 (4)可逆反应的特点 ①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同时进行,两向条件相同。 ②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即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即反应物、生成物共存。 2.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即化学平衡建立过程的v-t图为

(2)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 (3)化学反应的限度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或完成的最大程度,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的进程都有一定的限度。 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大吗?改变条件,转化率改变吗? [答案]转化率最大。改变条件,转化率可能改变。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 ①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即原料的利用率。 ②加快反应速率。 (2)抑制有害的化学反应 ①减缓反应速率。 ②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 ③控制副反应的发生。 2.燃料燃烧效率的提高措施 (1)燃料燃烧的条件 ①燃料与空气或氧气尽可能充分接触,且空气要适当过量。 ②温度达到燃料的着火点。 (2)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措施 ①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 ②尽可能充分地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出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3)提高燃料燃烧效率的实质和意义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5.1硫及其化合物学案讲义 知识点汇总及习题

5.1 硫及其化合物 1 硫和二氧化硫............................................................................................................ - 1 - 2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 - 10 - 3 含硫物质的转化及其综合实验 .............................................................................. - 21 - 1 硫和二氧化硫 学 习 任 务 1.结合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了解硫和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培养“宏观辨识与变化观念”的核心素养。 2.认识硫和SO 2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知识点一 硫 1.硫元素的位置、结构与性质 (1)硫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 族,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 (2)与氧元素相比,得电子能力相对较弱,非金属性比氧元素的弱。故在富含O 2的地表附近的含硫化合物中,硫常显+4价或+6价,而氧显-2价。 2.硫单质的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3.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1)氧化性表现为与金属、H 2反应,与Fe 、Cu 、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S +Fe =====△FeS 、S +2Cu =====△Cu 2S 、S +H 2=====△ H 2S ,在这些反应中,S 均作氧化剂。 (2)还原性表现为与O 2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S +O 2=====点燃 SO 2,反应中S 作还原剂。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易得到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S 只能作氧化剂。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工业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__合成氨(含答案)

课题2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自读教材·夯基础] 1.氮的固定 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叫氮的固定。 2.合成氨原理 (1)实验装置: (2)现象:湿润的pH 试纸变为蓝色。 (3)化学方程式: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放热反应)。 3.工业合成氨的条件 ⎩⎪⎨⎪⎧ 温度:400~500 ℃压强:10~30MPa 催化剂:以铁为主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 (2)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①压强:无论从反应速率还是化学平衡考虑,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合成氨。但压强太大,动力消耗大,设备的质量和制造水平要求高,故必须综合考虑。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采用的压强在10~30 MPa 之间。 ②温度:对于放热反应,升温可提高反应速率,但转化率降低,若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又太慢,综合考虑以500 ℃左右为宜,而且在此温度下催化剂活性最大。 ③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氨的产量。目前工业上多以铁触媒为催化剂。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1] 有关合成氨工业的叙述,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使用铁触媒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高压比常压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使反应混合物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名师解析] 使用铁触媒,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平衡不会发生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低温虽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但反应速率太慢,而温度太高,虽能加快反应速率,却使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降低,因此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500 ℃左右的温度,此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故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答案] AC [名师点睛] 合成氨条件的理论分析与实际化工条件比较 理论角度实际化工条件 速率角度 提高反应速率的条件: 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增大反应物浓度;④使用 催化剂 温度:400~500℃ 压强:10~30 Mpa 催化剂:以铁为主平衡角度 ①温度越高,NH3的产率越低;②压强越大,NH3的产率越 高;③不断分离出NH3,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合成氨的基本生产过程 合成氨的生产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造气、净化、合成。 1.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 CH4+H2O===== 催化剂 △CO+3H2、 CH4+2H2O===== 催化剂 △CO2+4H2。 2.原料气的净化 (1)目的是防止催化剂中毒。

新教材2023版高中化学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节化学品的合理使用 化学品可以分为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两大类。乙烯、硫酸、纯碱和化肥等属于大宗化学品,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等属于精细化学品。科学、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化学品是每一位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和责任。 核心微网络 新课程标准 1.认识化肥、农药、常见药物、食品添加剂等生活中常见化学品; 2.树立自觉遵守国家关于化学品应用、化工生产、环境保护、食品与药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意识。 素养新要求 1.能根据组成和性质对化肥、农药及食品添加剂进行分类,能说明这些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关系; 2.能用多种方式探究药品、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利与弊,合理使用药物和食品添加剂。 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 一、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1.化学品的分类 2.合理施用化肥

3.合理使用农药 (1)农药的发展 ①发展过程 ②发展方向:使农药向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向发展。 (2)不合理施用农药的危害 【学而思】 1.思考:敌敌畏是酯类物质,若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接触了敌敌畏农药,立即用肥皂反复擦洗可避免中毒,为什么? 2.质疑:化肥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是否施肥越多越好?为什么?

二、合理用药 1.药物的分类 2.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3.药物的作用机理 (1)有的药物是通过改变机体细胞周围的物理、化学环境而发挥药效,如抗酸药。 (2)更多的药物是通过药物分子与机体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基团结合而发挥药效,其________与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4.阿司匹林 (1)阿司匹林化学名称为________,具有________作用。 (2)以水杨酸为原料制取阿司匹林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良反应:长期大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胃痛、头痛、眩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5.合理用药 (1)在医生、药师指导下,遵循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等原则。 (2)滥用药物危害巨大。例如,无处方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剂;滥用抗生素;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等等。 (3)一定要远离毒品。 【学而思】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课标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学案

word整理版 学习参考资料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3.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学会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科学方法 2.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能量观,提高节能意识。 【学习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基础知识]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复习] 化学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键能:拆开1 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kJ/mol。 化学键的形成蕴涵着能量变化,在进行反应时化学键要断裂,吸收能量,反应后形成新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反应前反应物能量与反应后生成物能量不相等。 [分析]2H→H2中能量变化? 1mol H2中含有1molH-H,在250C 101kPa条件下,由H原子形成1molH-H要 _______436kJ的能量,而断开1molH-H重新变为H原子要_______436kJ的能量。[类比分析]CH4→4C+4H(吸收4mol×415kJ/mol=1660kJ) [小结]:化学键的_____________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小结]:化学反应的特点: 1.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和反应物总能量不同。 2.反应中要遵循能量守恒。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若以热能形式表现即为放热和吸热。如果二者能量比 较接近,则放热和吸热不明显。 [讨论]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却需要吸收热量呢? [结论]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 的_________与生成物的_________的相对大小 ∑E(反应物)_______∑E(生成物)——放出能量 ∑E(反应物)________∑E(生成物)——吸收能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 第二单元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课题1获取洁净的水(含答案)

课题1获取洁净的水 天然水的净化 1.天然水的净化方法 混凝法和化学软化法。 2.混凝法 (1)明矾净水原理: ①电离:KAl(SO 4)2===K + +Al 3+ +2SO 2- 4, ②Al 3+ 发生水解:Al 3+ +3H 2O Al(OH)3+3H + , ③净水⎩⎪⎨⎪⎧ a.Al(OH)3胶体粒子带正电,水中的胶体杂 质一般带负电,通过电性吸引作用,使胶体杂质聚沉, b.Al(OH)3 胶体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一些悬浮物。 (2)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混凝剂有明矾、硫酸铝、聚合铝、硫酸亚铁、硫酸铁等。 (3)获取生活用水:混凝剂难以清除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获取生活用水的一般过程:混凝沉淀→过滤→杀菌。 3.化学软化法 (1)天然水中溶解的杂质⎩⎪⎨ ⎪⎧ ①无机盐类⎩⎪⎨⎪⎧ 阳离子:Ca 2+、Mg 2+ 等阴离子:HCO -3、CO 2- 3、 SO 2-4、Cl -、NO -3等 ②某些可溶性有机物③气体 (2)天然水⎩⎪⎨⎪⎧ 硬水:含有较多Ca 2+ 、Mg 2+ 的水软水:含有少量Ca 2+、Mg 2+ 或不含 Ca 2+、Mg 2+的水 (3)水的硬度⎩⎪⎨ ⎪ ⎧ 暂时硬度:由Ca(HCO 3)2或Mg(HCO 3)2引起的永久硬度: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等引起的 天然水大多同时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4)硬水的软化:

①暂时硬水的软化用加热法,其原理为(填化学方程式): Ca(HCO 3)2=====△ CaCO 3↓+CO 2↑+H 2O , Mg(HCO 3)2=====△ MgCO 3↓+CO 2↑+H 2O , MgCO 3+H 2O=====△ Mg(OH)2↓+CO 2↑。 ②永久硬度的水的软化 ⎩ ⎨⎧ 药剂法(如纯碱、生石灰等) 离子交换法⎩⎪⎨⎪ ⎧ 软化过程:2NaR +Ca 2+ ===CaR 2 +2Na + , 2NaR +Mg 2+ ===MgR 2+2Na + 再生过程:CaR 2 +2Na + ===2NaR +Ca 2+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强酸弱碱盐水解其溶液呈酸性,如Fe 2(SO 4)3溶液:Fe 3+ +3H 2O Fe(OH)3+H + ;强 碱弱酸盐水解其溶液呈碱性,如NaClO 溶液:ClO - +H 2O HClO +OH - ;强酸强碱盐不水 解,其溶液呈中性,如NaCl 、KNO 3溶液。 (2)FeSO 4·7H 2O 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但在使用FeSO 4·7H 2O 作混凝剂时,要注意两点:①Fe(OH)2溶解度较大,混凝效果不好,应先将Fe 2+ 氧化成Fe 3+ ,再水解得到Fe(OH)3胶体;②Fe 2+ 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成Fe 3+ ,故将pH 调到9左右。 (3)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不仅可以消除水的永久硬度,也可消除水的暂时硬度。 (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 3和Mg(OH)2,不是CaCO 3和MgCO 3,因为加热时MgCO 3+H 2O=====△ Mg(OH)2↓+CO 2↑。 (5)离子交换树脂软化硬水和再生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1]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到自来水厂进行参观,了解到天然水处理成自来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1)天然水中含Ca 2+ 、Mg 2+ 、HCO - 3、Cl - 等,加入CaO 后生成 Ca(OH)2,进而发生若干个复分解反应,试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凝聚剂可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颗粒,该过程是________(填写下列各项的序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学案:第六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任务1 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NO.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 一、化学反应与热能

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的热,除了燃烧,其他化学反应也伴随着放热或吸热现象。 1.两条基本规律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的形式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 2.化学反应一定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 3.化学能与热能的实验探究 (1)镁与盐酸反应 (2)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反应 ① ②闻到气味后迅速用

4.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化学上把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微思考1: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热,该变化是放热反应吗? 提示:不是。有热量放出未必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必须是化学变化。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化学反应过程(物质变化)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E1>E2,反应吸收能量(吸热反应); E1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 第三单元化学与材料的发展课题2金属材料含答案

课题2金_属_材_料 从矿石中获得金属 1.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1)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铂以及少量的银和铜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 (2)大多数金属是与氧、硫等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而存在。 2.获得金属材料的过程 获得金属材料一般要经过开采和初步加工(主要包括探矿、采矿、选矿等工序)及冶炼阶段。 3.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 金属冶炼所依据的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4.金属冶炼的方法 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是冶金工业两种主要方法。 [跟随名师·解疑难] (1)冶炼金属的实质: 金属阳离子(化合态)――→得到电子还原反应 金属原子(游离态) (2)金属冶炼的方法: ①热分解法:适合于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后端(金属活动性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如Hg 、Ag 等。 2HgO=====△2Hg +O 2 2Ag 2O=====△4Ag +O 2 ②热还原法:适合于位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部(Zn ~Pb)的金属,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CO 、H 2、活泼金属(如Al)等。 Fe 2O 3+3CO=====高温 2Fe +3CO 2 WO 3+3H 2=====高温 W +3H 2O Cr 2O 3+2Al=====高温 2Cr +Al 2O 3 ③电解法:适合于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端的金属,如K 、Na 、Mg 、Ca 、Al 等金属。

2Al 2O 3=====电解 4Al +3O 2↑ 2NaCl=====电解 2Na +Cl 2↑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1] 下列反应原理不符合工业冶炼金属实际情况的是( ) A .2HgO=====△2Hg +O 2 B .4Al +3MnO 2=====高温 2Al 2O 3+3Mn C .2MgO=====电解 2Mg +O 2↑ D .3H 2+Al 2O 3=====△2Al +3H 2O [名师解析] 工业上冶炼镁、铝采用电解法,且电解时,应选用MgCl 2而不选用MgO ,因为MgO 的熔点比MgCl 2的高,能耗大,成本高,故C 、D 项不正确。 [答案] CD [名师点睛] 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处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不同位置的金属其冶炼的方法可用下图表示: 当一种金属可用多种方法冶炼时,工业上一般采用经济效益高的方法,即:热分解还原法优于焦炭还原法,焦炭还原法优于铝热还原法,铝热还原法优于电解还原法;从环保角度考虑,H 2还原法又优于CO 还原法。 钢铁的冶炼 1.生铁的冶炼 (1)铁矿石的主要成分:磁铁矿Fe 3O 4,赤铁矿Fe 2O 3,褐铁矿2Fe 2O 3·3H 2O ,黄铁矿FeS 2。 (2)原理:在高温下用还原剂将铁从其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化学方程式(以赤铁矿为例): 3CO +Fe 2O 3=====高温 2Fe +3CO 2。 (3)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4)设备:高炉。 2.钢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用氧化剂将生铁中过多的碳和其他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除去,再添加硅、锰、铝等其他合金作为脱氧剂,以调整钢水的成分。 (2)原料:炼铁厂的铁水或废钢铁。

【金牌学案】2022-2021学年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 练习)-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1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1课时乙醇 课时训练16乙醇 基础夯实 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A. B.CH3CH2NO2 C.CH2CHBr D.CH2CH2 解析:可看作甲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l取代;CH 3CH 2NO 2可看作CH 3C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CH2CHBr可看作CH2CH2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Br原子取代;只有CH2CH2不属于烃的衍生物。 2.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下列对该试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钠粒浮在乙醇液面上 B.钠粒熔化成小球 C.钠粒在乙醇液面上游动 D.钠粒表面有气泡产生 ,故钠粒沉在乙醇底部,且反应生成气体较慢,钠粒不会在乙醇液面上游动,A、C两项错误;钠与乙醇的反应比较平缓,放出的热量不能使钠熔化,B项错误。3.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生疏中,错误的是() A.+HNO3+H2O; 取代反应 B.CH2CH2+HBr CH3—CH2Br;加成反应 C.CH4+Cl2CH3Cl+HCl;置换反应 D.2CH3OH+O22HCHO+2H2O;氧化反应 4.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 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 D.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简洁挥发的性质 ,无法用分液方法将乙醇中的水除去。 5.对同样的反应物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得到不同的产物。如: C2H5OH CH3CHO+H2↑ 2C2H5OH CH2CH—CH CH2↑+H2↑+2H2O 2C2H5OH C2H5OC2H5+H2O 又知C2H5OH在活性铜催化下,可生成CH3COOC2H5及其他产物,则其他产物可能为() A.H2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习题附参考答案) 目录 1.1.1元素周期表(1) 1.1.2元素周期表(2) 1.1.3元素周期表(3) 1.2.1元素周期律(1) 1.2.2元素周期律(2) 1.2.3元素周期律(3) 2.1.1化学能与热能 2.2.1化学能与电能(1)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2.2.2化学能与电能(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2.3.1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1) 2.3.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2) 3.1.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 3.1.2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2) 3.2.1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1) 3.2.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2) 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乙醇 3.3.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乙酸 3.4.1基本营养物质(1) 3.4.2基本营养物质(2)

4.1.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 4.1.2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2)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