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时

期性成效,为应对“入世”挑战,促进农业稳定进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进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适应形势的进展变化,立足资源禀赋,接着深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充实优势农产品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好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必须进一步适应农产品产业带进展规律,明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时期性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进展,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按照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接着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的要紧成效与问题

(一)要紧成效

通过五年的努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进展目标差不多实现。《规划》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和重大农业项目安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优势农产品空间布局、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强化了资源合理利用,明显提升了优势区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有效减缓了“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

1.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来,优势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进一步打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不达到98%、80%、70%和59%。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在全国地位稳步上升,棉花、甘蔗、苹果、柑

橘集中度分不达到99.9%、63%、50.7%和54%,分不比2002年提高0.25个、5.6个、5.7个和4个百分点。养殖业优势区域加快进展,肉牛和肉羊优势产区地位接着巩固;奶牛优势区域涉及的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上海等7省市奶牛存栏量占全国比重达到50%;东南沿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黄渤海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带、长江中下游优质河蟹养殖区“两带一区”布局趋于稳定,大黄鱼、罗非鱼和鳗鲡集中度均已超过80%。总体而言,我国优势农产品区域集中度稳步提高,为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五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棉油糖生产基地、种养业良种工程、动植物爱护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和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重大财政专项实施,坚持以《规划》为要紧依据,重点向优势区域倾斜,有力地推动了优势区域内农业生产全面进展。九大粮食优势产业带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85%,为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棉花、油菜、甘蔗、苹果、柑橘等优势经

济作物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2007年优势区域产量分不为761.5万吨、951万吨、8177万吨、1750万吨、1193万吨,占全国比重达到99.9%、90%、72.4%、63%、58%。肉牛、肉羊、奶牛优势区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显著提升,个体生产性能持续提高,进展方式开始转变,其中,优势区域牛奶产量达到214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0.7%。出口水产品优势区域内鳗鲡、对虾、河蟹、罗非鱼、贝类、大黄鱼六大优势水产品养殖总产量达682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的比重达到49%。优势区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要紧农产品差不多供给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优势农产品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五年来,《规划》有效地引导了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聚拢,一些龙头企业纷纷进入优势区域,带动了优质种子种苗供应、农机作业服务、标准化生产、贮藏加工、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进展,加快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进程。玉米优势区域内精深加工企业的聚拢度不断提高,2007年玉米订单生产面积达到7940万亩,比2002年增长124%。蔗糖工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全国90%以上的甘蔗制糖企业位于优势区域内。2007年

优势区域内鲜苹果机械冷藏量比2003年上升7个百分点,气调贮藏量上升3个百分点,果品贮藏加工企业超过2200家,年处理量占苹果产量的15%。乳品加工业快速进展,优势区域内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乳制品加工企业达到256家,年销售额近630亿元,年均增长31.2%。深加工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占到了出口总额的46%,二、三产业产值占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的蓬勃进展强劲势头,促进了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向纵深挺进。

4.优势农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五年来,优势农产品比较优势逐步显现。一是优势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不达到72.3%、61.6%、47.1%、70.3%,分不比2002年提高了21个、31.2个、23个和24.4个百分点;苹果、柑橘优质化率由30%分不提高到55%和50%;牛肉、羊肉优质化率分不达到35%、30%。二是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稳步进展,“三品”大米生产面积分不达到5000万亩、3000万亩、50万亩,无公害大米认证品牌近500个;生猪“瘦肉精”污染检测合格率达98.4%,比2002年提高了5.6个百分点;水

产品产地药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三是优势农产品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的加快进展,有效替代了高品质粮食及产品的进口,小麦进口量稳中有降;2002~2007年我国年均进口食糖119万吨,仅为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数的61%;两大苹果优势区鲜苹果出口量、出口额达到55万吨和3.6亿美元,分不占全国出口的54%和70%;东南沿海、黄渤海及长江中下游六大优势水产品品种出口量83万吨,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8%,出口额34.7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了1.5倍以上;对日鳗鲡出口量已占日本鳗鲡进口的90%以上,对美罗非鱼出口量占据美国60%的罗非鱼进口市场。优势区域布局的不断优化,提升了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有效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

5.优势区域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五年来,通过《规划》的实施,推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势农产品生产效益稳步提升,农民在优质化、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和市场化等多个环节中获得的收益不断增多。据对八个优势区域的监测,2006

年优势农产品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比2002年提高了1.2~12个百分点。据对吉林玉米、河南小麦优势区的典型调研,2006年

吉林种植玉米每亩实际纯收入235.13元,比上年增加136.51元,增长138.4%;河南种植优质小麦比一般小麦的亩均收益净增40多元。2007年,甘蔗优势区蔗农、优势出口水产品“两带一区”内渔民人均收入比2002年分不增加500元以上和1100元以上。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进展,进一步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促进区域内农民增收的作用日益显现。

实践证明,《规划》的实施,符合科学进展观的要求,顺应现代农业的进展潮流,优化了全国农业生产力布局,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进展,提高了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障要紧农产品差不多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必须坚决不移地深入推进。

(二)要紧问题

尽管《规划》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受体制机制、经济利益、地点政府重视程度和政策支持力度等多种因素的阻碍,《规划》的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展现,区域布局仍不尽合理,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优势区域依旧突出。

1.区域布局仍待进一步优化。《规划》布局仍然存在品种少、范围小,部分优势品种区域主导地位不突出、上下游各产业之间相互衔接不够紧密等问题,原有的功能定位和进展目标已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农业进展需要。同时,随着优势品种日趋向优势区域集中,同一区域内同一时期优势产品之间竞争水土资源的矛盾逐步显现,增加了要紧农产品结构平衡的压力。

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农田节水刚刚起步,耕地质量下降,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强。畜禽圈舍建设落后,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不高,棉花、油菜、甘蔗收获机械化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农产品交易、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滞后于生产进展。

3.农业社会化服务相对滞后。公益性服务体系运行举步维艰,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不到位,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单一,且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少,成果转化率低。经营性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低、现代化程度不高,服务能力有限,特不是专业化营销组织不发达,产销衔接不紧密,品牌多乱杂,运销服务、质量标准、标识包装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

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 (一)确定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要紧依据和条件 从整体看,由于我省在区位条件、产业集中度、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生产经营机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优势,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优势较大。如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茶叶、花卉苗木、猪禽羊肉、蜂产品等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市场进展潜力。一些产品具有特定的品种、资源或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存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如双低油菜、席草、山核桃、专用早稻等;但由于我省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专用早稻等粮食产品总体上已缺乏竞争优势。本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近期选择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先实施规划布局。 依照浙江实际,此次选定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要紧依据是:产品有特色,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和进展势头良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或增长潜力;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产业进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紧密。并从自然生态适宜、环境质量佳、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能够集中连片生产等条件,

确定优势产区。同时,依据不同农产品的市场流向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区不不同层次,确定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进展规模和支持重点。 一是生产基础条件较好,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较大,通过扶持和进展,能够拓展国内市场,并具有扩大出口潜力的优势农产品。要紧有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茶叶、柑桔、花卉苗木、蚕茧、食用菌、蜂产品等。这类农产品要实施外向进展战略,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进展进程中,主动参与产业的区域化分工,加快培植竞争优势,主攻产品质量,大力提高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交易成本,加强产销衔接,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实现提质增效。 二是产品特色明显,与国内或周边省份比较,近期具有地域性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要紧有猪禽羊肉、牛奶、双低油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这类农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按照不同层次消费的需要,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挖掘生产潜力,增进生产效益。 (二)优先进展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区域布局重点 通过比较分析,今后五年我省着重对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至,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 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中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它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 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全 2

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当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 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中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中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中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 3

高中地理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3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农业区甲乙丙丁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kg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收获量/kg 1 956 977 2 495 3 150 平均每人收获量/t 121.7 140.6 6.1 79.2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hm2145.6 186.6 2.1 37.9 1.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B.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C.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D.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2.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C 2.A 2.美国中部平原有世界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农场规模大(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平均每人收获量高),集约化程度高(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大、每公顷收获量高),应是甲。故选A。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布局分析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1)自然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且肥力较高 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工业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人口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 交通、科技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科技实力强 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 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 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雨热同期 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 多,草类茂盛;③牲畜质优 ①宜林面积广;②森林资源 丰富 主要问题 及解决措施 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以伐为主;营林 4.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未来五到十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加快实现农村小康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面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一主三化”的路子,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制定标准、监控质量、注重品牌、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以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战略突破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扶优扶强,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为我省农业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战略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区,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

农产品,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优势产区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优势产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优势产区的示范和带动,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提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一是通过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加工业,产业链向前延伸,直接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新的空间。二是龙头企业在新的工业园区落户,会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通过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打破城乡分割状态,促进城镇人才、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与区位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分布在国土的西南和东南部等地区;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自然因素:(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2)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3)土壤(肥力、盐碱性,酸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4)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影响实例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 产的类型和规模 “订单农业”的发展;城郊乳、肉、禽、蛋、菜、 花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 交通运输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农业的 发展,扩大了生产地和消费 地的距离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粮食输出 国;阿根廷、丹麦、新西兰等国成为世界主要乳 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成为世 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政策通过政府对农业补贴或给出 收购指导价格等手段,影响 作物种类、播种面积、产量 收购指导价高,单产低的地方也可种植; 收购指导价低,单产高的地方才可种植 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化肥 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手 段影响农业的发展,从而影 响农业区位分布。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 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度;将双 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 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 如北美单产高,非洲单产低 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 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可使农 作物全年播种、全年收获;智能机器人从事农业 生产 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考虑因 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的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 城镇周围只能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布局-文档资料

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布局 农业生产结构是由多部门和多种类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复合体,它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结构,这五业之间的组成,构成农业生产的一级结构。在五业内部根据产品性质和生产特点不同又可划分为若干小的生产门类,如种植业内部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和蔬菜等不同的作物,这些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又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二级结构;依此类推,各种生产项目内部还有更加具体的三级、四级结构。各级农业生产结构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农业生产结构,不仅要重视一级结构的合理比例关系,还要注意二、三级结构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市场因素的变动,农业生产结构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经常对它进行调整,使之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从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来看,农业生产结构虽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其合理程度也有差异,但各国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却有共同的趋势和基本的特征,即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一、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因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建立农业生产结构的前提,是决定农业生产结构合理程度的关键因素。一定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结果。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提高,必然从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比如,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由于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强,所形成的农业生产结构,必然与资源结构相吻合。 2.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结构由计划导向为主变为市场导向为主,对农业产品的消费需求将逐步朝着多品种、高质量的方向变化。要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的转变,必须建立开放型的多元化生产结构。 3.自然条件和资源因素的状况。它们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自然基础,由于各地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存在着差异,适于发展的生产部门和动植物也不同,因而,农业生产结构会因地区而有所不同,故农业生产表现为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4.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国家为了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常常从宏观上进行价格、信贷、税收等方面的经济干预或行政干预,因而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结构出现变化。比如,国家实施“菜篮子”工程,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就明显增大。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其主要标志在于:是否充分利用了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是否保护和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否使农业各部门和各生产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以满足人们对各种农副产品的需要。 二、农业生产布局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进展现状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差不多情形 1.生产稳步进展。1978年至200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我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他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专门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进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进展专用小麦,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2001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固进展。 (二)要紧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我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要紧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固时刻较短,拉伸面积较小。我国小麦面团稳固时刻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治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阻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固。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2000年,我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115元上升到265元,提高了1.3倍。其中,物质费用平均由75元上升到169元,提高了1.25倍;物质费用占亩产值的比例由48%上升到60%,提高了12个百分点,阻碍了我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进展滞后。这是制约我国专用小麦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进展专用小麦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阻碍了专用小麦产业化的进展。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计划()doc

附件4: 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8年) 大豆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为促进国内大豆生产恢复发展,提高农民收益,稳定市场供给,在总结《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形势日趋严峻,消费不断增长,国内生产滑坡,国际依存度过高。但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今后大豆产业的发展探索了路子。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缓慢增长,加工业快速发展,进口急剧增加,已占供给总量的60%以上。 1. 生产波动下滑,自给率下降。近五年来,受市场价格及重大灾害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波动较大,总产四年

减一年增。2003年和2005年,在面积有所扩大的情况下,由于重大灾害的影响,导致总产下降。2006年和2007年,由于市场价格下跌,种豆比较效益下降,农民调减种植面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连续两年减产。2004年,由于价格高、气候好,大豆获得丰收,总产达到1740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总产的波动下降难以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尽管高蛋白和菜用大豆能满足自需,但油用大豆基本依赖进口,大豆自给率大幅下降,2001年我国大豆国内自给率为52.5%,2007年下降到29.2%,6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 2. 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农民收益和市场供给不稳。受国际市场影响,近5年国内大豆及制品价格波动剧烈。2001年国内市场大豆价格约每公斤2元,2004年上涨到3- 3.2元,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2006年大豆价格又回落到每公斤 2.3元,下降近30%。2007年下半年,大豆价格再次迅速上涨,到2008年5月,达到 5.6元,上涨幅度高达240%。2008年东北大豆收获后,大豆价格又迅速回落至3 .2元。价格的剧烈波动,造成大豆种植收益忽高忽低,农民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影响其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市场的稳定。 3. 加工业快速发展,外资控制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我国大豆加工业进入了调整、“洗牌”的巨变时期。布局

《农业概论》作业1

《农业概论》作业1 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农业生产中,一般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时间长。× 2.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3. 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 4. 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 5. 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土地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6.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唯一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 7. 农业的出现是铁器时代人类伟大的进步。× 8. 近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农业机械为主,生产技术以投入大量化学农用物质为特征。√ 9.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10. 按照农业资源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二、填空 1.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经济再生产过程

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位置和数量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 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4. 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常用方法: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三次产业划分三种方法 5.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6.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7. 世界农业发展史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 8. 现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为主要特征,农业生产技术将以智能化为特征。 9. 按照用途来分,农业资源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四大类。 10. 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生产 答: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

我国确定144 种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我国确定144 种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作者:宋修伟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4年第4期 宋修伟 农业部日前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这是继《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 年)》之后,农业部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特色农 产品发展的文件。就本轮《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笔者提问。 问:特色农产品及其优势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规划》共确定了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道地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 类144 个特色农产品。 在特色农产品选择上,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品质特色。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 定认知度。二是规模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产业可延伸性强,经济开发价值高。三是市 场前景。目标市场相对明确,现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或具有潜在市场需求。 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确定上,主要有三条依据:一是生产条件:原产地或区域具备最适宜 的自然生态条件,能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特色产品。二是产业基础:有生产传统,技术 成熟,相对集中连片,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大,具备形成知名品牌、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 体系的基础。三是区域分工:特色产品发展符合区域分工,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 补的农业区域格局。 问:本轮《规划》与上一轮相比有何区别? 答: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多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进 一步扩大。但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少部分地区生产优势有所减弱、 有的甚至丧失。本轮规划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上一轮规划品种 及优势区域重新进行确认和划定。对新增品种,按生产优势选择重点县,划定优势区域。 从品种上看,上一轮规划确定了10 类114 种特色农产品,而本轮规划确定了10 类144 种特色农产品,保留的品种有110 个,新增的品种有34 个,调减的品种有4 个。新增的品种 包括:特色蔬菜中的山药,特色果品中的槟榔,特色粮油中的豇豆和木本油料,特色花卉中的 园林花卉,特色中药材中的白术、藏药、甘草、黄芩、桔梗、细辛、龙胆草、山茱萸,特色草 食畜中的延边牛、渤海黑牛、郏县红牛、复州牛、湘西黄牛、奶水牛、德州驴、关中驴、晋南驴、广灵驴、泌阳驴、福建黄兔、闽西南黑兔、九疑山兔、吉林梅花鹿、东北马鹿和奶山羊, 特色猪禽蜂中的滇南小耳猪、互助八眉猪、太湖猪和特色肉鸽。调减的品种包括:特色蔬菜中 的百合和松茸、特色果品中的巴旦杏、特色粮油中的扁豆。 问:《规划》中提出的特色农产品建设重点有哪些? 答:《规划》从强化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关键薄弱环节入手,确定了五大重点领域。一是特 色农产品品种选育。我国现有农业育种投入主要面向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优种率低。应加 强品种选育,建立品种资源库,通过提纯、复壮等措施保持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加大野生 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品种资源储备;建立特色农产品种苗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应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着 力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通过产业化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产品集聚,提高市场竞争力,形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doc9)(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至200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我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他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2001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我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我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2000年,我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115元上升到265元,提高了1.3倍。其中,物质费用平均由75元上升到169元,提高了1.25倍;物质费用占亩产值的比例由48%上升到60%,提高了12个百分点,影响了我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发展滞后。这是制约我国专用小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发展专用小麦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影响了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农业生产布局作业

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为整理既往研究者对于农业生产布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生产布局理论和对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发现对于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分为农业整体与具体农业部门两大层次。而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会因所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有所区别。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将更多依据空间经济学与区位的比较优势理论,借助于空间计量等空间经济学方法和GIS等非经济学方法,去研究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各种因素、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新型的布局形式等问题。 关键词:农业生产布局研究综述 1 引言 农业生产布局就是指农业生产在地区之间的地域分工和在一个地区之内地域结构的分布特点(中科院,1983)。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布局是农业生产各门类由于一定的安排、部署而形成的空间分布。其范围大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分工,小至一个地区内不同生产项目的配置、组合方式。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的发展(王景海,1992),以便从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优质农产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鲁奇等,2002)。而且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实行有效的地域分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的基础(张凤珍、张沛明)。因此,研究中国的农业生产布局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不同的研究会通过不同的方向和方法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和政策意义。以下我将分别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对农业布局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整理。 2 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 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的研究都是基于区位优势或者区域规划的有关理论,但是我认为可以将理论依据研究的层次分为农业整体的布局理论和农业结构的布局理论,前者注重于整个农业的区域布局,而后者关注于各个农业部门的区域间布局。 2.1农业整体布局理论 也就是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理论理论基础在于区位理论,其发源于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因为其中阐明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即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

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之一

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之一 甘肃省苹果优势区域 发展规划 (2003~2007年) 甘肃省农牧厅

二○○四年九月

规划审定首席专家:张福泉 规划编制技术负责:贾克礼 执笔:张学斌 修订:种植业管理处 规划组织编写:发展计划与市场信息处

目录 一、发展现状 (2) (一)基本情况 (2) (二)主要问题 (7)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9) (一)市场前景分析 (9) (二)主要问题 (13)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14) (一)发展思路 (14) (二)发展目标 (15) 四、优势区域布局 (17) (一)优势区域划分依据 (17) (二)苹果优势区域的划分 (25) 五、主要建设项目 (30) (一)优质苹果基地建设 (30) (二)良种及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32) (三)采后处理及贮藏、加工设施建设 (33) (四)苹果信息网络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 (34) (五)科技培训基地建设 (35) (六)苹果非疫区监测体体系建设 (35) 六、计划进度 (36) (一)2003~2005年 (36) (二)2004~2005年 (36)

(三)2005~2007年 (37) 七、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7) (一)投资估算 (37) (二)效益分析 (38) 八、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40) (一)保证措施 (40) (二)政策建议 (42) 附图 1 甘肃省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2 庆阳市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3 平凉市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4 天水市(含礼县、西和县)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时 期性成效,为应对“入世”挑战,促进农业稳定进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进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适应形势的进展变化,立足资源禀赋,接着深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充实优势农产品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好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必须进一步适应农产品产业带进展规律,明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时期性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进展,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按照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接着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的要紧成效与问题 (一)要紧成效 通过五年的努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进展目标差不多实现。《规划》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和重大农业项目安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优势农产品空间布局、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强化了资源合理利用,明显提升了优势区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有效减缓了“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 1.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来,优势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进一步打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不达到98%、80%、70%和59%。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在全国地位稳步上升,棉花、甘蔗、苹果、柑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忻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年-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前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型阶段,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据此农业部编制了新一轮的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我省编制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编制了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2015年)。根据省农业厅的部署和要求,以及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情况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基础编制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是继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任务。我市优势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布局优化、构臵重建及产品开发,已初步具备我市特色的产业格局,正在进入产业扩张的新阶段。为了积极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趋利避害适应自然和经济两个规律,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素质和效益,按照一种产品规划一片优势区域,建设一项重点工程,推出一套发展模式,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对全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构件。经过两次重要的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我市农业进一步由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构筑起了比较完备的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的现代农业体系。我市通过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生产规模、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环境质量、产业化程度等因素而确立的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已经成为我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我市在结构调整中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速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向适宜区域集聚,在资源禀赋最适宜地区生产最适宜产品,提升优势产业的聚集度和竞争力,为构筑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经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既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忻定盆地玉米产业区,晋西北小杂粮产区和干鲜果产区,培育了粮、畜、果三大主导产业。但由于基地规模小,产业链短,组织化程度低,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优势还不明显。因此,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就是在现有产业雏形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升级,形成结构布局合理、规模扩张竞争力提高的农牧生产新格局。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

栽 培 学 期 中 作 业 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农学 学号:20090014 姓名:柴燕芬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 (一)稻谷 根据生态环境、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云南优质稻划分为3个区。 1.滇南热带籼稻软米集中发展区。从南部边缘的低海拔河谷热区呈树枝状伸入内地,有元江、景洪、勐腊、孟连、金平、屏边、红河、元阳、绿春、江城、陇川、勐海等县,活动积温7000-7500℃。年平均气温21℃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5℃,包括东部海拔低于400米,西部海拔低于700米的籼稻区。2.滇南、滇西北亚热带籼软米重点开发区。包括红河、文山州南部,普洱市、临沧南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富宁,勐海、盈江、陇川、澜沧、孟连、沧源、开远、弥勒、文山、砚山、广南、潞西、景东、双江、新平、西盟和金沙江流域的巧家、元谋、永胜、华坪、泸水、宾川等县市,活动积温在6000~7500℃,年平均气温17~19℃,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该区为东部低于海拔1100米,西部低于海拔1400米的籼粳交错区。 3.滇中、滇中北亚热带粳型优质米开发区。包括文山州东部,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和曲靖市南部,红河州北部,临沧北部,保山、昭通地区北部及怒江州等部分河谷地区,活动积温5000~6500℃,年平均气温16~1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该区为东部海拔1100~1400米,西部海拔1400~1800米的粳 稻区。 (二)玉米 云南省各地均有玉米种植,但由于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和玉米本身的生育特性、耕作制度以及群众的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各不相同。曲靖、昭通、文山、红河、临沧、思茅6个州(市)是云南省玉米主产区,每个地州玉米面积都在百万公顷以上,但中低产地面积比例较大。具体可分为四个种植区。 1.滇东北温凉玉米区。包括东川、昭通地区及宣威、会泽等市县,是云南省旱粮主产区,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23.5%。该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区,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实行玉米与小麦或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也可一年两熟,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早期或中熟种。最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宣威、会泽、昭通和鲁甸坝子,地势平坦开阔,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和黄壤,肥力较高,适宜多种类型玉米品种生长;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东川、巧家、彝良、大关、盐津、绥江、永善、威信、镇雄、水富等县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坡耕地比重大,土壤条件差。 2.滇西北冷凉玉米区。包括丽江地区、迪庆州和怒江州共12个县.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7.4%。该区玉米主要分都在海拔2000~2400米,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熟或中早熟种。适应玉米生长的地区有丽江、永胜、华坪和宁蒗等县的大部分地区;次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维西、兰坪、泸水、碧江、福贡和贡山等县在海拔2400米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宜的地 区有中甸、德钦等县的高寒地区。 3.滇中温暖玉米区。包括位于北纬24~26℃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等地州市的全部,曲靖和玉溪的大部分县以及泸西、凤庆、永德等共55个县,玉米面积占全县玉米面积的34.5%。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米的坝子边缘、丘陵山区和半山区,多实行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制,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熟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生产布局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生产布局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关于甲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的依赖性强 B.高度的机械化 C.自给自足型农业 D.注重水利技术 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答案】1、B 2、A 3、C 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4、A 5、B 【解析】 4、读图,武都位于四川盆地的北面,结合图中等高线分析判断,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纬度较高,①对;海拔较高,②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光照少,不是有利条件,③错;年温差较小,作物品质较差,不是有利条件,④错;所以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是①②,A对。 5.目前,武都交通条件不断改善,A错。果实需人工采摘,经济水平提高,人力成本上升,B对。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土质退化不是主要问题,C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面积不会明显扩大,不是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D错。 下图为某地一河流流域面积和径流变化示意图,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该区域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橡胶 D.棉花 7.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7月径流量小是因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小所致 B.A点和B点汛期不同是因为受不同大气环流影响所致 C.上游A点可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A点流速一定比B点快 【答案】6.B 7.C 【解析】 6、从图中经纬度分析,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从河流径流量分析,夏季水量少,冬季流量大,可以判断该流域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所以不适合水稻生长;水热条件不适宜橡胶的生长;秋季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棉花收摘;而适宜小麦的生长。故选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