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忻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年-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前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型阶段,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据此农业部编制了新一轮的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我省编制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编制了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2015年)。根据省农业厅的部署和要求,以及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情况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基础编制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是继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任务。我市优势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布局优化、构臵重建及产品开发,已初步具备我市特色的产业格局,正在进入产业扩张的新阶段。为了积极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趋利避害适应自然和经济两个规律,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素质和效益,按照一种产品规划一片优势区域,建设一项重点工程,推出一套发展模式,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对全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构件。经过两次重要的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我市农业进一步由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构筑起了比较完备的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的现代农业体系。我市通过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生产规模、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环境质量、产业化程度等因素而确立的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已经成为我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我市在结构调整中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速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向适宜区域集聚,在资源禀赋最适宜地区生产最适宜产品,提升优势产业的聚集度和竞争力,为构筑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经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既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忻定盆地玉米产业区,晋西北小杂粮产区和干鲜果产区,培育了粮、畜、果三大主导产业。但由于基地规模小,产业链短,组织化程度低,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优势还不明显。因此,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就是在现有产业雏形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升级,形成结构布局合理、规模扩张竞争力提高的农牧生产新格局。

3.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实需要。随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牧业已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了市场竞争,从我市的资源优势发挥,从产业化进程的实践看,推进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建设,有利于龙头产业的做大做强,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提高。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上升阶段,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原料基地建设。一方面是企业与农民没有很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不知道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原料基地作依托,原料供需严重失衡,直接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第三是现有的资源优势得不到消化,深加工层次较弱。因此,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实现农产品批量供给是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最为紧迫的现实需求。

4、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我市农民收入虽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与周边地区、环境相似地区相比增幅不快,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效益低,产品多为初级农产品,农业经济还未根本摆脱市场和自然两个因素的制约,市场买难卖难交替出现,产量忽高忽低成为常态。推进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就是通过实施产业化、规模化战略,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畜产品,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参与市场竞争,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直接拉

动农民收入增加。同时,推进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布局还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营销等相关产业发展,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形成新的就业增长点和经济增长点。

第一章发展现状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加快脱贫、推进小康、争先翻番”的总体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为目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粮油畜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经饲及特色农业架构初显优势,生态畜牧建设有序推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市场化进程逐步加快,科技含量有所提高,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小康建设和扶贫开发步伐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亿元,较上一年增长%,其中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成农业总产值42.92亿元(其中牧业总产值19.23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全市粮食总产达到21.78亿斤,肉类总产10.08万吨,奶类总产6.79万吨,蛋类总产5.05万吨,蔬菜总产15.99万吨,水果总产3.6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086元。其主要特点是:

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农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十五”期间,我市农产品总量不断增加,“十五”期间的五年年均粮食总产18.64亿斤,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03公斤,比2001年的432公斤增长16.4%。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基本达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油料总产十五期间前“五年”年平均1.07亿斤,比“九五”期间平均总产1.47亿斤有较大幅度减少;蔬菜生产“十五”期间的前“五年”年均总产4.64亿斤,比“九五”期间的6.01亿斤减少1.46亿斤,但蔬菜生产在品种机构和品质质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路菜在逐年下降,精细菜在逐年上升。果品生产“十五”期间前五年总产0.71亿斤,比“九五”期间0.8亿斤略有减少,实现了数量饱和后的调整。2006年底大牲畜饲养量56.52万头,牛饲养量达到41.44万头,其中出栏11.02万头,较2000年增长2.4%、11.9%、43.3%。羊饲养量392.78万只,其中出栏147.2万只,较2000年增长18.3%、41.5%。猪饲养量132.5万头,其中出栏69.97万头,较2000年增长2.9%、7.6%。禽饲养量1025.7万只,其中出栏375万只,较2000年增长38.5%、48.4%。农畜产品从数量上看增幅不大,保持平衡,但质量、效益上有大幅度提升。

2、农民收入显著提高

“十五”期间,我市农业产值在国民总产值中有所降低,但绝对值明显提高,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村经济纯收入也比“九五”

期间有显著提高。五年来,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达到112.9亿元,比“九五”期间的102.1亿元增加10.8亿元,增长10.6%;农村经济纯收入年均达到38.0亿元,比“九五”期间的33.3亿元增加4.7亿元,增长14.1%;农民人均收入为1623.1元,比“九?五”期间的1288.2元增加334.9元,增长26%。

3、生态农业渐入轨道

进入2000年以来,我市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十五”期间的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建立了以小杂粮、油料、红枣、肉、奶、蛋为主的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共申报认证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151个,其中绿色产品110个,无公害农畜产品41个。二是全面推进生态畜牧建设,全市在林草牧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使我市生态农业与全省全国进一步接轨,生态农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4、科技推广成效明显

“十五”期间,随着科教兴农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科技推广网络日趋完善,科技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推广步伐明显加快,重点推广了13项农牧业组装配套技术,使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融合应用。通过各项新型实用技术的推广,使我市科技含量达到40%以上,可为农民人均增加收入150—200元。在科技推广中,先后实施了“双千创优工程”、“旱作节水工程”、“良种工程”、“植物和畜产品安全工程”、“体系建设工程”、“林草植被建设工程”、“设施养殖工程”等,还十分注重

培植科技示范园区、养殖小区的建设,发挥科技示范园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试验基地、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科技培训基地、优良种苗、种畜供应基地的作用,加快了科技推广应用的步伐。

5、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十五”期间,我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合作医疗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减轻农民负担,放活农村经济,保护农民利益,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为粮食生产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依法加强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保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使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更趋规范。认真落实了减免农业税税率政策,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全市共免征农业税0.38亿元,农民人均减免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粮食购销市场全面开放。

6、小康建设和扶贫开发有新的发展

在小康建设工作上,通过抓山水关、煤电铝、林草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纪元。到2004年,全市累计基本达小康的县市区3个,乡镇53个,村1543个,人口141.42万人,有60%的农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在扶贫开发上,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扶贫开发原则,“十五”期间,实施了“移民并村、旱作节水、种草养畜、农产品加工”四大增收工程,全方位推进了我市扶贫开发事业。扶贫

开发重点县的生活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贫困人口2004年64.5万人,其中低收入人口43.4万人,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21.1万人。

二、我市主要农畜产品发展现状及潜力

忻州市是一个农牧交错区,既是一个农业大市,又是一个畜牧大市,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种类不少、各具特色。

(一)、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

玉米:我市地处在世界三大黄金生产带,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全省玉米生产重点市,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单产水平高于全省水平。优势基地已见雏形,忻、定、原被列入粮食生产基地县,原平市2006年又被省列入玉米优势农产品基地县。近几年,由于玉米价格较高,加之粮食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很高,近年来每年以25万亩左右的速度增加。2007年,全省玉米种植面积347万亩,单产可达587斤,总产20亿斤,占到粮食产量的80%以上。全市种植面积在20万亩以上的县有8个,随着优良短日期品种引进和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畜牧养殖的发展,拉动高寒冷凉地区面积扩张趋势明显。我市玉米加工产业发达,现有玉米加工企业170多家,加工转化玉米65万吨,已处于加工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格局,一批酒精、淀粉加工企业陆续投产,一批甜糯玉米加工企业整优汰劣,拉动了我市玉米种植。

特用玉米:我市的特用玉米主要有甜糯玉米、爆粒玉米、高

油玉米、高蛋白玉米、饲用玉米等,其中甜糯玉米、爆粒玉米种植面积大、市场销售好,已成为一些地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甜糯玉米、爆粒玉米的广泛种植也拉动了相关加工企业的发展和销售市场的繁荣。特用玉米已成为我市在全省的一大名牌产品,一些产品甚至出口到国外。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甜糯玉米,2006年面积发展到13万亩,总产鲜穗3亿穗,加工企业30家,加工鲜穗2.5亿穗。一些甜玉米还加工成玉米粒罐头。爆粒玉米主要用于加工膨化食品,在市场上也非常走俏,面积在1万亩左右,产量在600万斤。

小杂粮:我市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有谷子、豆类、莜麦,种植面积180万亩左右,总产值占全市粮食总产的20%左右。我市自然气候条件适宜于谷物类、豆类等杂粮栽培,其产品污染少、无公害、品质优良,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岢岚的红芸豆,河曲、保德的绿豆,静乐、宁武的莜麦均有一定的声誉。从我市小杂粮产业化开发的现状看,加工、包装、市场开发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产品已打入了大中城市的超级市场。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加工企业规模小、设备差、科技含量低、深加工产品少,卖不了好价钱,效益流失严重。种植上单产低、优良品种少、面积有萎缩的趋向。

马铃薯:我市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所产马铃薯商品性好,干物质积累含量高,在全省具有比较优势,外销和加工具有一定的规模。近年来由于结构调整的原因,面积有所下降。2006年

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70万亩,总产385280吨,平均单产552公斤。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双重优点,既是高产粮食作物,又是开发潜力很大的增收作物,在城乡居民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臵。从气候条件、技术条件、加工趋势分析,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主要经济作物现状及发展潜力

干鲜果:我市是干鲜果栽培适宜区域之一,特别是梨、红枣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上乘,其中以原平、代县酥梨和保德油枣最富盛名。全市梨面积27.7万亩,正常年总产6万吨,产值6000万元。保德油枣9万亩,总产7900吨,产值1600万元。从土壤、气候等条件分析,我市属酥梨最适生态区,从成本、质量、人才技术、区位等方面分析,我市梨发展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市资源、市场、科技产业整体优势,开发梨产业,前景十分广阔。红枣产业是多年形成的优势产业,现存在规模扩张缓慢,加工业滞后,果农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投入管理差等问题,只要下功夫解决这些问题,红枣产业会有一个加速发展期。

蔬菜:我市蔬菜以当地自用为主,拾遗补缺、弥补空档外销为辅,品种以大路菜和秋菜为主,精细菜为辅。我市蔬菜列入省中北部越夏延秋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优势布局。2006年蔬菜种植面积15.8万亩,总产量37.85万吨,总产值2.97亿元,农民人均收入99.4元,设施栽培面积2.37万亩。蔬菜产业是一

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需要较多的投入,由于我市农民投入乏力,在蔬菜生产特别是设施蔬菜生产上,发展步伐缓慢,蔬菜加工、营销、流通、市场建设严重滞后。但考虑到种植业结构和整个产业结构的构臵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蔬菜产业是不可忽缺的一个环节,规模不要大的扩张,但产业要做精做强。

中药材:中药材是我市特色产业之一,自古以来我市两大主要山系五台山和管涔山就是各种中药材采集地。我市野生药用植物有400余种,野生面积107万亩,贮藏量大约3000万公斤,年采集量100万公斤左右。从2000年大规模发展人工种植以来,2004年种植面积曾突破10万亩,近年来稳定在8万亩左右,2006年总产量5585吨,产值2960万元。我市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黄芪、穿地龙、甘草、黄芩、党参、板蓝根等20余种,主要销往河北安国、四川广汉、大同、内蒙等地,全市现有中药材加工企业9家,只进行简单的晒干、分级、切片、包装等加工。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条件为我市发展中药材产业提供了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产业基础。

三、主要畜禽生产现状及发展潜力

瘦肉型猪:主要集中于我市忻府区、原平、定襄三县(市、区)。到2006年度三个县饲养量达到53.3万头,占全市饲养量的40.2%,目前主要是引进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杜洛克等良种猪进行二元和三元杂交,在提高出栏率和猪肉品质上作文章

有较大的发展,。如果在原平建设祖代种猪场项目的实施,忻、定、原、五台建设20个父母代种猪场,就会使我市的生猪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奶牛:我市奶牛业发展主要集中于忻府区、定襄,饲养量维持在2.2万头左右,占全市饲养量的80%以上,近年来随着伊利、蒙牛、古城三大奶牛集团的介入,原平、五台、代县、繁峙、河曲等县(市)曾一度出现养奶牛热,出现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和养殖集团,养殖数量和规模有所增加,奶牛养殖已经步入高新发展阶段。随着忻府区、定襄奶牛养殖基地县的确立,必将拉动东部地区奶牛业的快速发展。

肉牛:我市肉牛发展历史悠久,借助五台山亚高山草甸和管涔山亚高山草甸区域发展肉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养牛最多的县为五台县,养殖存栏在10万头左右,成为全省名列前茅的肉牛养殖大县。神池、五寨、饲养有一定的规模,近年来随着世行养牛项目的实施,繁峙、代县肉牛饲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五台建设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肉牛基地县,繁峙、代县、五寨年出栏3万头的肉牛基地县,神池年出栏2万头的肉牛基地县的实施,加之对我市天然草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我市的肉牛养殖近期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羊:我市为全省养羊大市,岢岚绒山羊为全省之最。2006年全市羊饲养量达392.8万只,其中30万只以上有原平、五台、神池、五寨、岢岚、偏关六县市,20万只以上的有代县、繁峙、

宁武、静乐四个县,其余县区也都在10--20万只之间。养羊已成为全市畜牧业生产与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成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然选择。随着宁武、静乐、岢岚、河曲、保德绒山羊基地县和原平、五台、代县、繁峙、神池、五寨、偏关为主的肉用羊基地县的实施。我市绒山羊基地县绒山羊存栏达到30万只以上,无论是产绒量还是绒毛质量会有大的提升。肉用羊在质量和出栏上有新的突破。

禽:我市为蛋鸡主要生产区,主要集中在忻府区、定襄、原平三县(市、区),其饲养规模比较集中,良种化程度比较高,据2006年统计忻府区、定襄、原平三县年饲养量达到689万只,占全市饲养量的近70%,随着忻府区、定襄、原平蛋鸡生产基地县(市、区)的实施。忻府区、定襄、原平蛋鸡生产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獭兔:我市獭兔生产主要集中在代县,年饲养量达10万只,延伸于繁峙、五台有零星养殖。随着优惠的扶持发展政策的出台和皮、肉价位的看好,老百姓养殖獭兔的积极性高涨,可望于近年獭兔生产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第二章发展思路与目标

根据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发展的水平、市场的结构以及所处周边经济环境的优化,推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布局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所以必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加快

其发展步伐。

一、指导思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科学分析、准确定位,总体把握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建设的阶段性特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持,加强宏观调控,实施政策倾斜,重组和优化生产要素,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培育和扩大优势农产品的产业规模,提高优势产品的集中度,实现优势产区优势产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建设生产优质、高效、生态、持续、安全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促进我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推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进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发扬优势、扬长避短,不搞一刀切,不硬性规定指标、下达任务。以客观实际和科学前瞻性因地制宜选择发展区域和产品,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区域、产业尽量扩大规模,引导、鼓励广大农民、企业、市场积极参与,共同发展。充分考虑我市区域生产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的关联性,坚持在适宜区域进行适度发展,做到优势产业相对集中,适度规模,确保

产品特性和优势,做大、做强、做优优势产业。

2、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市场优势的原则

要考虑市场的广泛性和消费者需求多样性,既要考虑本地市场,也要考虑省内市场、国内、国际市场的需求,更要考虑市场的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潜在要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特别是要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发我市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畜产品。

3、以产业、产品为核心,坚持辐射带动的原则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要考虑我市主要农产品产业的生产加工现有水平、技术基础、市场环境、投资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优势产区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优势产业,开拓市场,创立品牌,进而辐射带动扩大规模,提高区域产业竞争能力,实现优势产品竞争能力。

4、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发展的原则

要在综合分析当地和周边产品、市场、现实发展、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分类指导、确立重点。首先是突出重点产品,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市场需求量大,但生产力不足的产品,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冲击,替代进口,出境、出口潜力大的产品;其次是突出重点区域,优势产业区域布局要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使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联结在一起,从而提高竞争优势;第三是突出重点环节,把握投资重点,从最薄弱环节入手,分布实施,特别是对列入国家和省规划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产

品和区域,要优先规划、政策倾斜、重点发展。

5、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优势产业,延伸优势产品的产业链,都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加工企业创造利润。要尊重农民和企业的意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形成规模生产,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以及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自主权。加强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充分调动发挥地方、企业和农民在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方面的积极性。

三、发展目标

依据我市资源优势和主要农产品发展潜力,规划发展的重点确定为优质玉米、甜糯玉米、小杂粮、马铃薯、干鲜果、蔬菜、中药材、瘦肉型猪、奶牛、肉牛、绒山羊、肉用羊、蛋鸡和獭兔14种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这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现在已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到2010年,在现有的基础上,建成一批成规模、有市场、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在省内有影响的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我市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建成一批规模较大,市场相对稳定,结构科学合理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形成具有忻州特色的、符合忻州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明显提高,农民

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优势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具体目标是:

玉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区域优化以提高玉米总产,支持粮食安全,因地制宜适当扩大种植面积,加强耕地生产能力建设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使单产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围绕玉米优势开发组建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玉米产业化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在2006年播种面积315万亩,平均281公斤,总产8.8亿公斤的基础上,到2010年,播种面积增加到380万亩,亩产提高到340公斤,总产达到13亿公斤左右。玉米优质率达到9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0个,开发玉米名、优、特农产品20个以上,打造省级以上知名品牌8-10个。到2015年,播种面积增加到420万亩,亩产提高到380公斤以上,总产保持在16亿公斤左右。玉米优质率到达95%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90%以上,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0个,开发玉米名、优、特农产品30个以上,打造省级以上知名品牌15-20个。

特用玉米:以我市特用玉米发展看,我市具有生态优势、加工优势、基础优势、产品优势和服务优势,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今后特用玉米的发展要坚持加工与种植协调、市场与质量统一的原则,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在2006年13万亩产鲜穗2.5亿穗的基础上,2010年面积扩大到20万亩,产鲜穗4亿穗。2015年面积扩大到30万亩、产鲜穗6亿穗。创

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个,开发甜糯玉米加工品种10个,打造省级以上品牌20个。爆粒玉米2010年面积扩大到1.5万亩,产量达到900万斤。2015年面积扩大到3万亩,产量1800万斤。

小杂粮:以谷子、莜麦、豆类(特别是红芸豆)为重点,建立五台、代县、繁峙优质谷子生产基地,静乐、宁武、神池优质莜麦生产基地,岢岚、五寨、代县优质红芸豆基地。通过建立比较稳定的不同生态区域,确定区域主导小杂粮品种,提高现有加工企业的加工水平,创立10个以上品牌。通过建立良种工程、模式化栽培体系工程、农产品安全工程和市场信息工程以及龙头企业现有产品升级换代,使小杂粮建设上档次,创出精品、名品。基地县三种杂粮在2006年65万亩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市三种小杂粮面积达到80万亩,亩产达到130公斤,总产量达到1.1亿公斤。到2015年,全市三种小杂粮生产面积95-100万亩,总产量1.5亿公斤以上。

马铃薯:围绕建成全国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加工薯三大基地的思路实施开发,以五台山、五寨脱毒马铃薯中心为基础,推广脱毒马铃薯为重点,建设一批生产基地,带动全市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在2006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70.9万亩,总产7.7亿斤,脱毒马铃薯推广率75%的基础上,力争2010年面积达到80万亩,总产量达到15亿斤,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85%。到201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左右,总产达到17亿斤,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90%。龙头企业年加工马铃薯40万吨,

生产淀粉6万吨以上,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收入达到600元以上。

蔬菜:全市蔬菜在2006年播种面积15.8万亩,总产值2.97亿元的基础上,到2010年发展到30万亩,总产值6.21亿元,到2015年,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40万亩,实现总产值8.28亿元。设施蔬菜面积在2006年2.37万亩的基础上,2010年发展到6万亩,2015年发展到10万亩。发展的重点是越夏延秋茄果类,结球叶菜类,根茎类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蔬菜。茄果类主要包括:辣椒、茄子、青椒、西红柿等;结球叶菜类主要包括:大白菜、甘薯;根茎类主要包括:白萝卜、红萝卜、大葱、芥菜;地方特色菜主要有:南瓜、芦笋、长山药等。全市基本实现蔬菜无害化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品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市蔬菜总纯收入2010年达到4.84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达到201元。2015年蔬菜总收入6.45亿元,农民人均蔬菜收入269元。

酥梨:以生态适应性和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提高梨产业的竞争力和促进销售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调整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强梨树优势区域规划,通过强化良种苗木繁育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市场信息体系,采后加工贮藏等规划,实施名牌龙头带动战略,推进梨产业化经营,加快外向型梨产业的发展。在2006年27.7万亩的基础上,到2010年发展到35万亩,到2015年发展到45万亩。

红枣:重点建设特色名枣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区,

对老枣园进行技术改造,扩张新枣园面积,大力推广新技术,促进示范园区建设,开发名牌产品,提高加工层次和水平,在全市2006年面积30万亩、产量15000吨的基础上,2010年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达到1800吨,到2015年面积达到50万亩,产量达到20000吨。

中药材:重点发展黄芪、穿地龙、甘草、黄芩、党参、板蓝根、远志、柴胡等,在现有基础上,计划到2010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产量达到19500吨(干品),到201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品达到46万吨鲜品,收入35000万元,全市农业人口人均中药材收入达到150元。

肉猪:围绕保证市场有效供给为目标,以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和品种改良为重点,全市在2006年猪饲养量132.5万头,其中存栏62.52万头,出栏69.97万头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市猪饲养量达到180万头,到2015年全市猪饲养量达到300万头,其中存栏达到130万头,出栏达到170万头。

羊:以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全市在2006年羊饲养量392.8万只,其中存栏245.58万只,出栏147.2万只的基础上,到2010年羊饲养量达到480万只,到2015年羊饲养量达到600万只。绒山羊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拳头产品,从区域生态适应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分析,绒山羊在我市发展潜力很大。全市在2006年存栏88.84万只的基础上,到2010年存栏达到120万只。到2015年存栏达到180万只。

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

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 (一)确定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要紧依据和条件 从整体看,由于我省在区位条件、产业集中度、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生产经营机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优势,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优势较大。如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茶叶、花卉苗木、猪禽羊肉、蜂产品等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市场进展潜力。一些产品具有特定的品种、资源或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存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如双低油菜、席草、山核桃、专用早稻等;但由于我省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专用早稻等粮食产品总体上已缺乏竞争优势。本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近期选择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先实施规划布局。 依照浙江实际,此次选定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要紧依据是:产品有特色,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和进展势头良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或增长潜力;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产业进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紧密。并从自然生态适宜、环境质量佳、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能够集中连片生产等条件,

确定优势产区。同时,依据不同农产品的市场流向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区不不同层次,确定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进展规模和支持重点。 一是生产基础条件较好,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较大,通过扶持和进展,能够拓展国内市场,并具有扩大出口潜力的优势农产品。要紧有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茶叶、柑桔、花卉苗木、蚕茧、食用菌、蜂产品等。这类农产品要实施外向进展战略,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进展进程中,主动参与产业的区域化分工,加快培植竞争优势,主攻产品质量,大力提高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交易成本,加强产销衔接,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实现提质增效。 二是产品特色明显,与国内或周边省份比较,近期具有地域性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要紧有猪禽羊肉、牛奶、双低油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这类农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按照不同层次消费的需要,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挖掘生产潜力,增进生产效益。 (二)优先进展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区域布局重点 通过比较分析,今后五年我省着重对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至,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 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中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它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 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全 2

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当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 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中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中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中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 3

高中地理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3

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农业区甲乙丙丁 每公顷肥料使用量/kg 108.8 53.7 250.8 191.9 每公顷收获量/kg 1 956 977 2 495 3 150 平均每人收获量/t 121.7 140.6 6.1 79.2 平均每人耕地面积/hm2145.6 186.6 2.1 37.9 1.甲、乙两农业区共同的区位条件及其生产特征是 A.机械化水平高,集约化经营B.劳动力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C.人少地多,粮食商品率高D.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2.四个农业区中最可能位于美国中部平原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C 2.A 2.美国中部平原有世界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农场规模大(平均每人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平均每人收获量高),集约化程度高(每公顷肥料使用量大、每公顷收获量高),应是甲。故选A。 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和布局分析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评价 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的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1)自然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且肥力较高 水源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工业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人口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 交通、科技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科技实力强 农业活动商品粮生产畜牧业生产林业生产 地形区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区山地、丘陵地区 自然条件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 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雨热同期 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 多,草类茂盛;③牲畜质优 ①宜林面积广;②森林资源 丰富 主要问题 及解决措施 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采育失调、以伐为主;营林 4.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 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湖北省优势农产品及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未来五到十年,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加快实现农村小康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面对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加入WTO以后的新形势,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一主三化”的路子,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制定标准、监控质量、注重品牌、效益优先”的发展思路,以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战略突破口,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力量扶优扶强,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为我省农业发展在中部地区率先取得新的突破,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基础。 一、推进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战略意义。 1、有利于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加快培育优势产区,把各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做大做强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

农产品,是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步骤,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尽快提高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内外竞争与合作。实行农产品区域化和专业化生产,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形成较大的市场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我省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 3、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在优势产区发展主导产品,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在优势产区相对集中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可以促进优势产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优势产区的示范和带动,加快全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是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4、有利于提高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一是通过发展优势农产品的加工业,产业链向前延伸,直接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新的空间。二是龙头企业在新的工业园区落户,会成为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通过利益机制,把贸工农连为一体,打破城乡分割状态,促进城镇人才、技术、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与区位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业分布在国土的西南和东南部等地区;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自然因素:(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决定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产量;(2)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影响作物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3)土壤(肥力、盐碱性,酸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4)水源(灌溉条件)——是半干旱、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因素影响实例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 产的类型和规模 “订单农业”的发展;城郊乳、肉、禽、蛋、菜、 花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 交通运输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农业的 发展,扩大了生产地和消费 地的距离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粮食输出 国;阿根廷、丹麦、新西兰等国成为世界主要乳 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成为世 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政策通过政府对农业补贴或给出 收购指导价格等手段,影响 作物种类、播种面积、产量 收购指导价高,单产低的地方也可种植; 收购指导价低,单产高的地方才可种植 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化肥 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手 段影响农业的发展,从而影 响农业区位分布。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 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高度;将双 季稻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 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 如北美单产高,非洲单产低 ③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如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 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无土栽培和植物工厂可使农 作物全年播种、全年收获;智能机器人从事农业 生产 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考虑因 素 农业区位的选择 农业类型的单位产值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 城镇周围只能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布局-文档资料

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布局 农业生产结构是由多部门和多种类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复合体,它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五业结构,这五业之间的组成,构成农业生产的一级结构。在五业内部根据产品性质和生产特点不同又可划分为若干小的生产门类,如种植业内部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和蔬菜等不同的作物,这些生产项目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又构成了农业生产的二级结构;依此类推,各种生产项目内部还有更加具体的三级、四级结构。各级农业生产结构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农业生产结构,不仅要重视一级结构的合理比例关系,还要注意二、三级结构的合理配置。农业生产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市场因素的变动,农业生产结构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需要经常对它进行调整,使之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从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来看,农业生产结构虽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其合理程度也有差异,但各国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却有共同的趋势和基本的特征,即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一、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结构的基本因素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建立农业生产结构的前提,是决定农业生产结构合理程度的关键因素。一定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结果。随着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的提高,必然从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结构逐步向更合理的方向转变。比如,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由于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强,所形成的农业生产结构,必然与资源结构相吻合。 2.国内外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结构由计划导向为主变为市场导向为主,对农业产品的消费需求将逐步朝着多品种、高质量的方向变化。要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的转变,必须建立开放型的多元化生产结构。 3.自然条件和资源因素的状况。它们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自然基础,由于各地的自然和资源条件存在着差异,适于发展的生产部门和动植物也不同,因而,农业生产结构会因地区而有所不同,故农业生产表现为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4.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国家为了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常常从宏观上进行价格、信贷、税收等方面的经济干预或行政干预,因而也影响着农业生产结构出现变化。比如,国家实施“菜篮子”工程,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就明显增大。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其主要标志在于:是否充分利用了土地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是否保护和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是否使农业各部门和各生产项目之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以满足人们对各种农副产品的需要。 二、农业生产布局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进展现状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差不多情形 1.生产稳步进展。1978年至200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我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他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专门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进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进展专用小麦,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2001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固进展。 (二)要紧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我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要紧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固时刻较短,拉伸面积较小。我国小麦面团稳固时刻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治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阻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固。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2000年,我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115元上升到265元,提高了1.3倍。其中,物质费用平均由75元上升到169元,提高了1.25倍;物质费用占亩产值的比例由48%上升到60%,提高了12个百分点,阻碍了我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进展滞后。这是制约我国专用小麦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进展专用小麦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阻碍了专用小麦产业化的进展。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计划()doc

附件4: 大豆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8年) 大豆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为促进国内大豆生产恢复发展,提高农民收益,稳定市场供给,在总结《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整体形势日趋严峻,消费不断增长,国内生产滑坡,国际依存度过高。但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为今后大豆产业的发展探索了路子。 <一)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在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生产缓慢增长,加工业快速发展,进口急剧增加,已占供给总量的60%以上。 1. 生产波动下滑,自给率下降。近五年来,受市场价格及重大灾害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波动较大,总产四年

减一年增。2003年和2005年,在面积有所扩大的情况下,由于重大灾害的影响,导致总产下降。2006年和2007年,由于市场价格下跌,种豆比较效益下降,农民调减种植面积,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导致连续两年减产。2004年,由于价格高、气候好,大豆获得丰收,总产达到1740万吨,创历史最高记录。总产的波动下降难以满足需求的快速增长,尽管高蛋白和菜用大豆能满足自需,但油用大豆基本依赖进口,大豆自给率大幅下降,2001年我国大豆国内自给率为52.5%,2007年下降到29.2%,6年减少了23个百分点。 2. 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农民收益和市场供给不稳。受国际市场影响,近5年国内大豆及制品价格波动剧烈。2001年国内市场大豆价格约每公斤2元,2004年上涨到3- 3.2元,上涨幅度达到50%以上;2006年大豆价格又回落到每公斤 2.3元,下降近30%。2007年下半年,大豆价格再次迅速上涨,到2008年5月,达到 5.6元,上涨幅度高达240%。2008年东北大豆收获后,大豆价格又迅速回落至3 .2元。价格的剧烈波动,造成大豆种植收益忽高忽低,农民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影响其种植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市场的稳定。 3. 加工业快速发展,外资控制格局基本形成。近年,我国大豆加工业进入了调整、“洗牌”的巨变时期。布局

《农业概论》作业1

《农业概论》作业1 一、是非题(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农业生产中,一般劳动时间要比生产时间长。× 2.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3. 在世界各国的生产和经济统计中,农业的主体都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 4. 根据生产类型和学科属性相结合的原则,农业可以划分为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两大类。× 5. 在众多制约农业布局的因素中,土地因素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6.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气候变暖为唯一特征的显著变化,这种变暖是由人类活动的影响引起的。× 7. 农业的出现是铁器时代人类伟大的进步。× 8. 近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农业机械为主,生产技术以投入大量化学农用物质为特征。√ 9. 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正确处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是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前提。√ 10. 按照农业资源的属性来分,可以分为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经济资源。√ 二、填空 1.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经济再生产过程

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 2.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位置和数量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3. 中国现行统计口径将农业划分为农、林、牧、渔四个部门。 4. 国民经济的部门划分常用方法:产品部门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和三次产业划分三种方法 5.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6. 作物的五大生活因子包括光、温、水、养分和空气等 7. 世界农业发展史进程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等三个基本历史发展阶段。 8. 现代农业阶段生产工具以生物工程技术的利用、机械化为主要特征,农业生产技术将以智能化为特征。 9. 按照用途来分,农业资源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和渔业资源四大类。 10. 农业区划的基础理论包括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等 三、名词解释 1. 农业生产 答: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动植物生长机能以获得生活所必需的食物

我国确定144 种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我国确定144 种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作者:宋修伟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4年第4期 宋修伟 农业部日前发布《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13-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这是继《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 年)》之后,农业部发布的第二部关于特色农 产品发展的文件。就本轮《规划》的内容和特点,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笔者提问。 问:特色农产品及其优势区选择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规划》共确定了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道地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 类144 个特色农产品。 在特色农产品选择上,主要有三条标准:一是品质特色。产品品质独特,功能特殊,有一 定认知度。二是规模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产业可延伸性强,经济开发价值高。三是市 场前景。目标市场相对明确,现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或具有潜在市场需求。 在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确定上,主要有三条依据:一是生产条件:原产地或区域具备最适宜 的自然生态条件,能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特色产品。二是产业基础:有生产传统,技术 成熟,相对集中连片,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大,具备形成知名品牌、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 体系的基础。三是区域分工:特色产品发展符合区域分工,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形成优势互 补的农业区域格局。 问:本轮《规划》与上一轮相比有何区别? 答:上一轮规划实施以来,多数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域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生产规模进 一步扩大。但受劳动力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少部分地区生产优势有所减弱、 有的甚至丧失。本轮规划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和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对上一轮规划品种 及优势区域重新进行确认和划定。对新增品种,按生产优势选择重点县,划定优势区域。 从品种上看,上一轮规划确定了10 类114 种特色农产品,而本轮规划确定了10 类144 种特色农产品,保留的品种有110 个,新增的品种有34 个,调减的品种有4 个。新增的品种 包括:特色蔬菜中的山药,特色果品中的槟榔,特色粮油中的豇豆和木本油料,特色花卉中的 园林花卉,特色中药材中的白术、藏药、甘草、黄芩、桔梗、细辛、龙胆草、山茱萸,特色草 食畜中的延边牛、渤海黑牛、郏县红牛、复州牛、湘西黄牛、奶水牛、德州驴、关中驴、晋南驴、广灵驴、泌阳驴、福建黄兔、闽西南黑兔、九疑山兔、吉林梅花鹿、东北马鹿和奶山羊, 特色猪禽蜂中的滇南小耳猪、互助八眉猪、太湖猪和特色肉鸽。调减的品种包括:特色蔬菜中 的百合和松茸、特色果品中的巴旦杏、特色粮油中的扁豆。 问:《规划》中提出的特色农产品建设重点有哪些? 答:《规划》从强化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关键薄弱环节入手,确定了五大重点领域。一是特 色农产品品种选育。我国现有农业育种投入主要面向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优种率低。应加 强品种选育,建立品种资源库,通过提纯、复壮等措施保持特色农产品的优良品质;加大野生 资源的驯化和品种创新,为特色农产品发展提供品种资源储备;建立特色农产品种苗繁育基地,提高良种覆盖率。二是特色农产品生产。应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着 力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通过产业化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产品集聚,提高市场竞争力,形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doc9)(1)

农业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一)基本情况 1.生产稳步发展。1978年至2000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由5384万吨增至9964万吨,增长85%,年递增3%,高于同期全国粮食总产量增幅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由123公斤增至249公斤,提高1倍以上;播种面积则由4.4亿亩降至近4亿亩,减少4000万亩。 2.产区趋于集中。我国小麦生产分布广泛,除海南省和港澳台地区以外,其他30个省(区、市)均有小麦种植。在全国各大产区中,黄淮海麦区所占比重最大。2000年,黄淮海麦区小麦面积2.5亿亩、产量7149万吨,分别占全国的62.2%和71.7%。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5个生产大省,小麦面积达2.3亿亩、产量达680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7.9%和68.3%。 3.专用小麦发展迅速。1985年农业部提出发展专用小麦,1996年面积只有1600万亩。1998年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展开,在小麦面积、产量调减的同时,专用小麦面积快速扩大。2001年全国专用小麦面积达9000万亩,比1996年增加7400万亩。其中,达到强筋、弱筋小麦国标(GB/T17892-1999和GB/T17893- 1999)的专用小麦面积达3200万亩。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外专用小麦的进口。

4.小麦加工业初具规模。目前,全国各类面粉企业达4万多家,年加工能力1.7亿吨以上,其中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的面粉企业9883家;方便面生产线1800多条,年产量360多万吨;挂面生产企业2500多家,年产能力410多万吨;饼干、糕点的年产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144万吨;饺子、包子、馒头等传统食品加工业稳定发展。 (二)主要问题 1.小麦品质不高。我国现有小麦品种中间品质类型偏多,既缺少制作面包的强筋小麦,又缺少制作饼干、糕点的弱筋小麦。与进口强筋小麦相比,国产小麦品质的主要问题是面筋强度较差,大部分品种稳定时间较短,拉伸面积较小。我国小麦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在3分钟左右,而国外在12分钟以上;拉伸面积平均在52平方厘米左右,而国外在100平方厘米以上。 2.商品小麦质量不稳。由于地区差异较大,种植分散,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农民生产过程重品种、轻管理,使专用小麦的品质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加上混收、混储、混销,影响了商品小麦质量的稳定。 3.生产成本较高。1990年至2000年,我国每亩小麦平均生产成本由115元上升到265元,提高了1.3倍。其中,物质费用平均由75元上升到169元,提高了1.25倍;物质费用占亩产值的比例由48%上升到60%,提高了12个百分点,影响了我国小麦的市场竞争力。 4.产业化发展滞后。这是制约我国专用小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不能实现产销衔接,优质优价,农民发展专用小麦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优质品种区域布局、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等措施难以落实,影响了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前景分析

农业生产布局作业

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为整理既往研究者对于农业生产布局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生产布局理论和对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进行整理。通过整理发现对于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分为农业整体与具体农业部门两大层次。而不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会因所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有所区别。农业生产布局的研究将更多依据空间经济学与区位的比较优势理论,借助于空间计量等空间经济学方法和GIS等非经济学方法,去研究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各种因素、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新型的布局形式等问题。 关键词:农业生产布局研究综述 1 引言 农业生产布局就是指农业生产在地区之间的地域分工和在一个地区之内地域结构的分布特点(中科院,1983)。也就是说农业生产布局是农业生产各门类由于一定的安排、部署而形成的空间分布。其范围大至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生产分工,小至一个地区内不同生产项目的配置、组合方式。合理的布局可以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因地制宜,促进农业生产区域专业化的发展(王景海,1992),以便从一定面积的土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优质农产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社会效益(鲁奇等,2002)。而且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实行有效的地域分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的基础(张凤珍、张沛明)。因此,研究中国的农业生产布局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不同的研究会通过不同的方向和方法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和政策意义。以下我将分别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对农业布局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整理。 2 农业生产布局的理论 对农业生产布局进行的研究都是基于区位优势或者区域规划的有关理论,但是我认为可以将理论依据研究的层次分为农业整体的布局理论和农业结构的布局理论,前者注重于整个农业的区域布局,而后者关注于各个农业部门的区域间布局。 2.1农业整体布局理论 也就是农业区位论。农业区位理论理论基础在于区位理论,其发源于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因为其中阐明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更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即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

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之一

甘肃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分品种规划之一 甘肃省苹果优势区域 发展规划 (2003~2007年) 甘肃省农牧厅

二○○四年九月

规划审定首席专家:张福泉 规划编制技术负责:贾克礼 执笔:张学斌 修订:种植业管理处 规划组织编写:发展计划与市场信息处

目录 一、发展现状 (2) (一)基本情况 (2) (二)主要问题 (7) 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 (9) (一)市场前景分析 (9) (二)主要问题 (13) 三、发展思路与目标 (14) (一)发展思路 (14) (二)发展目标 (15) 四、优势区域布局 (17) (一)优势区域划分依据 (17) (二)苹果优势区域的划分 (25) 五、主要建设项目 (30) (一)优质苹果基地建设 (30) (二)良种及苗木繁育体系建设 (32) (三)采后处理及贮藏、加工设施建设 (33) (四)苹果信息网络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 (34) (五)科技培训基地建设 (35) (六)苹果非疫区监测体体系建设 (35) 六、计划进度 (36) (一)2003~2005年 (36) (二)2004~2005年 (36)

(三)2005~2007年 (37) 七、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7) (一)投资估算 (37) (二)效益分析 (38) 八、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40) (一)保证措施 (40) (二)政策建议 (42) 附图 1 甘肃省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2 庆阳市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3 平凉市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4 天水市(含礼县、西和县)苹果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时 期性成效,为应对“入世”挑战,促进农业稳定进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进展。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进展面临着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对保障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提升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适应形势的进展变化,立足资源禀赋,接着深入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显得尤为迫切。必须进一步充实优势农产品品种,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区域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好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必须进一步适应农产品产业带进展规律,明确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的时期性要求,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提升,进一步发挥好规划的导向作用,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进展,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按照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接着搞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的要紧成效与问题 (一)要紧成效 通过五年的努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以下简称《规划》)确定的进展目标差不多实现。《规划》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和重大农业项目安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导向作用,促进了我国优势农产品空间布局、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强化了资源合理利用,明显提升了优势区域的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有效减缓了“入世”对我国农业的冲击。 1.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初步形成。五年来,优势农产品生产日益向优势区域集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进一步打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初步形成,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不达到98%、80%、70%和59%。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在全国地位稳步上升,棉花、甘蔗、苹果、柑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忻州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年-2015年) (征求意见稿) 前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转型阶段,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据此农业部编制了新一轮的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我省编制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编制了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2015年)。根据省农业厅的部署和要求,以及我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情况和农产品区域布局基础编制我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是继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任务。我市优势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布局优化、构臵重建及产品开发,已初步具备我市特色的产业格局,正在进入产业扩张的新阶段。为了积极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趋利避害适应自然和经济两个规律,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素质和效益,按照一种产品规划一片优势区域,建设一项重点工程,推出一套发展模式,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对全市发展现代化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构件。经过两次重要的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我市农业进一步由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运作方式,构筑起了比较完备的资源有效利用、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的现代农业体系。我市通过统筹考虑资源条件、生产规模、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环境质量、产业化程度等因素而确立的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已经成为我是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我市在结构调整中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加速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等各种生产要素向适宜区域集聚,在资源禀赋最适宜地区生产最适宜产品,提升优势产业的聚集度和竞争力,为构筑我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必然选择。经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既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也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忻定盆地玉米产业区,晋西北小杂粮产区和干鲜果产区,培育了粮、畜、果三大主导产业。但由于基地规模小,产业链短,组织化程度低,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优势还不明显。因此,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就是在现有产业雏形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升级,形成结构布局合理、规模扩张竞争力提高的农牧生产新格局。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

栽 培 学 期 中 作 业 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专业:农学 学号:20090014 姓名:柴燕芬

云南主要粮食作物区域布局 (一)稻谷 根据生态环境、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云南优质稻划分为3个区。 1.滇南热带籼稻软米集中发展区。从南部边缘的低海拔河谷热区呈树枝状伸入内地,有元江、景洪、勐腊、孟连、金平、屏边、红河、元阳、绿春、江城、陇川、勐海等县,活动积温7000-7500℃。年平均气温21℃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大于15℃,包括东部海拔低于400米,西部海拔低于700米的籼稻区。2.滇南、滇西北亚热带籼软米重点开发区。包括红河、文山州南部,普洱市、临沧南部、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富宁,勐海、盈江、陇川、澜沧、孟连、沧源、开远、弥勒、文山、砚山、广南、潞西、景东、双江、新平、西盟和金沙江流域的巧家、元谋、永胜、华坪、泸水、宾川等县市,活动积温在6000~7500℃,年平均气温17~19℃,最冷月平均气温10~13℃。该区为东部低于海拔1100米,西部低于海拔1400米的籼粳交错区。 3.滇中、滇中北亚热带粳型优质米开发区。包括文山州东部,楚雄州、大理州、玉溪市和曲靖市南部,红河州北部,临沧北部,保山、昭通地区北部及怒江州等部分河谷地区,活动积温5000~6500℃,年平均气温16~18℃,最冷月平均气温8~12℃。该区为东部海拔1100~1400米,西部海拔1400~1800米的粳 稻区。 (二)玉米 云南省各地均有玉米种植,但由于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和玉米本身的生育特性、耕作制度以及群众的种植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及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各不相同。曲靖、昭通、文山、红河、临沧、思茅6个州(市)是云南省玉米主产区,每个地州玉米面积都在百万公顷以上,但中低产地面积比例较大。具体可分为四个种植区。 1.滇东北温凉玉米区。包括东川、昭通地区及宣威、会泽等市县,是云南省旱粮主产区,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23.5%。该区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2400米的地区,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实行玉米与小麦或马铃薯与玉米间套种,也可一年两熟,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早期或中熟种。最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宣威、会泽、昭通和鲁甸坝子,地势平坦开阔,土壤主要是山地红壤和黄壤,肥力较高,适宜多种类型玉米品种生长;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东川、巧家、彝良、大关、盐津、绥江、永善、威信、镇雄、水富等县在海拔2500米以下的大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坡耕地比重大,土壤条件差。 2.滇西北冷凉玉米区。包括丽江地区、迪庆州和怒江州共12个县.玉米面积占全省玉米面积的7.4%。该区玉米主要分都在海拔2000~2400米,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熟或中早熟种。适应玉米生长的地区有丽江、永胜、华坪和宁蒗等县的大部分地区;次适宜玉米生长的地区有维西、兰坪、泸水、碧江、福贡和贡山等县在海拔2400米以下的地区;不太适宜的地 区有中甸、德钦等县的高寒地区。 3.滇中温暖玉米区。包括位于北纬24~26℃的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等地州市的全部,曲靖和玉溪的大部分县以及泸西、凤庆、永德等共55个县,玉米面积占全县玉米面积的34.5%。玉米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米的坝子边缘、丘陵山区和半山区,多实行一年两熟和两年三熟制,玉米适应性熟期类型为中熟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生产布局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区域农业生产布局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2.关于甲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市场的依赖性强 B.高度的机械化 C.自给自足型农业 D.注重水利技术 3.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土壤有机质减少 【答案】1、B 2、A 3、C 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4、A 5、B 【解析】 4、读图,武都位于四川盆地的北面,结合图中等高线分析判断,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纬度较高,①对;海拔较高,②对;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光照少,不是有利条件,③错;年温差较小,作物品质较差,不是有利条件,④错;所以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是①②,A对。 5.目前,武都交通条件不断改善,A错。果实需人工采摘,经济水平提高,人力成本上升,B对。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土质退化不是主要问题,C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面积不会明显扩大,不是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D错。 下图为某地一河流流域面积和径流变化示意图,流域面积约400平方千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该区域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橡胶 D.棉花 7.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7月径流量小是因为该地深居内陆,降水量小所致 B.A点和B点汛期不同是因为受不同大气环流影响所致 C.上游A点可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A点流速一定比B点快 【答案】6.B 7.C 【解析】 6、从图中经纬度分析,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从河流径流量分析,夏季水量少,冬季流量大,可以判断该流域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所以不适合水稻生长;水热条件不适宜橡胶的生长;秋季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棉花收摘;而适宜小麦的生长。故选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