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

一、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2、技术的创新性

3、技术的综合性

4、技术的两面性

5、技术的专利性

注:能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出体现技术的什么性质;

二、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设计:是基于一定的设想,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技术:认为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科学: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是什么为什么”,二技术是“怎么办”;

2、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3、技术的丰富内涵:技术设计是设计的核心;

三、人机关系及其目标

人机关系:物品与使用的人产生一种相互的关系;

人机关系的目标:1、高效 2、健康 3、舒适 4、安全;

四、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技术试验: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等探索性试验活动;

技术试验的方法:1、优先实验法 2、模拟实验法 3、虚拟实验法 4、强化实验法 5、移植实验法五、设计的一般过程

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编写产品说明书

六、设计的一般原则

1、创新性原则: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2、实用性原则

3、经济型原则:最低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益;

4、美观原则

5、道德原则

6、技术规范原则

7、可持续发展原则

七、方案构思的方法

方案构思: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的思维过程;

方法:1、草图法 2、模仿法 3、奇特构思法

八、常用的创造技法

1、头脑风暴法

2、列举法

3、设问法

九、常见的技术图样

1、正投影与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2、形体的尺寸标注

3、机械加工图

4、剖视图

5、电子电路图

十、模型与工艺

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者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工艺: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十一、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镀层

连接:铆接黏结焊接螺栓和螺母螺钉螺帽等

表面处理: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

十二、结构与力结构的类型

结构: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力的种类: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五种基本形式;

结构的类型:

1、框架结构:脚手架、铁架塔、厂房的框架等;

2、壳体结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3、实体结构:实心的结构,实心墙、大坝等;

十三、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稳定性:主要取决于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强度:主要取决于结构的组成形式、构建的几何形状、截面形式、材料以及构件的连接方式等;

十四、流程时序环节

流程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了一定的环节

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整个是个流程,杠杠是时序且不可颠倒,买票、候车、检票、上车是环节且不可或缺;

十五、流程的表达

1、文字表达

2、表格表达

3、图示表达

4、模型

5、动画演示等;

十六、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

1、材料

2、工艺

3、设备

4、人员和资金

5、环境等;

流程设计的核心:依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的变化规律,科学地确定时序和环节;

十七、流程的优化

1、工期优化

2、工艺优化

3、成本优化

4、质量优化等;

十八、系统系统基本特性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者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体;系统有大小,一个系统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构成系统的三条件:1、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安装一定的方式组成一个整体;3、整体的功能是局部所没有的;

系统基本特性: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

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1、整体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

系统的种类:1、自然系统 2、人造系统 3、实体系统 4、抽象系统

十九、控制

控制: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目的,通过控制手段,使事物向目标发展;

控制分类:人工控制手动控制、自动控制

二十、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控制系统:控制的实现,要通过若干个环节共同实现,这些环节所涉及的装置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输出量不对系统产生任何影响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反馈是闭环系统的重要特征;

开环图形:

闭环图形:

注意:

1、闭环控制系统多了一个由检测装置组成的环节;彻底理解开环闭环系统;

2、一个系统流程中的什么是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等;

生活实例:

开环:红绿灯、火灾报警系统、音乐喷泉系统、自动感应门系统、车辆超速检测系统等;

闭环:电冰箱、压力锅、温度控制恒温系统、饮水机的自动烧水等系统;

通用技术知识点归纳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一、设计: 1、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原型或模型④优化设计方案⑤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二、设计的特点: (1)设计的源泉是人类的需要 (2)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3)设计的领域很广泛 (4)设计工作需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5)设计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三、影响外观设计的因素:造型、色彩、美感、人机工程学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四、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①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 ②技术的发展为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③技术的更新对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设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或原理,如飞机、汽车外型的流线型,可减少阻力。 2、实用性原则:“为我所用,服务于人,方便实用”。如电视遥控器的发明。 3、创新性原则:“改进变化,精益求精,耳目一新”。可从产品的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考虑改进实现创新。 4、安全性原则:安全性是产品设计最起码的需求,如小孩玩具的棱角不能太锋利。 5、经济原则:“物美价廉”,以最低的费用(成本)取得最佳的效果。 6、美观性原则:“喜欢舒服,爱不释手”,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型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可通过对产品造型、大小比例、使用材料、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设计组合来表达。 7、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产品要考虑生态、环境、资源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用的同时要节能环保。 8、技术规范性原则:产品或设计要有统一的标准,达到互通互配的目的。如各种插头插座的匹配。

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1、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合。 2、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3、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4、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又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6、专利具有三个特性: 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7、专利的种类有三种: 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8、设计的基本原则: (熟背!) ①科学性原则 ②实用性原则 ③创新性原则④安全性原则⑤经济性原则⑦美观性原则。美感:

动感。节奏感。方向感。比例(是图样个中的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⑧可持续发展原则粗实线: 可见轮廓线细实线: 尺寸线及尺寸界限;剖面线;引出线虚线: 不可见轮廓线细点划线: 轴线或对称中心线 9、尺寸的三要素: ①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绘制,并有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以借用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作尺寸界线。 ②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且不能用其他图线代替;尺寸线终端一般用箭头表示尺寸的起止。 ③尺寸数字表示机件的真实大小(单位为毫米时,在图中不标单位),一般标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标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的趋势。 10、常用的尺寸标注法: ①标注角度尺寸时,尺寸界限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度顶点为圆心的圆唬 ②标注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 “Φ”“R” ③在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尺寸时,应在符号“Φ”“S”前再加注符号“S”。 1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汇总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汇总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 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 一、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2 、技术的创新性3 、技术的综合性4 、技术的两面性5、技 术的专利性 注:能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出体现技术的什么性质。 二、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设计:是基于一定的设想,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技术:认为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科学: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是什么为什么”,二技术是“怎么办” 。 2、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3、技术的丰富内涵:技术设计是设计的核心。 三、人机关系及其目标人机关系:物品与使用的人产生一种相互的关系。 人机关系的目1、高效2 、健康3、舒适4 、安全。 四、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技术试验: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等探索性试验活动 技术试验的方法:1、优先实验法2 、模拟实验法3 、虚拟实验法4 、强化实验法5 、 移植实验法 五、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编写产品说明书 六、设计的一般原则 1、创新性原则: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2、实用性原则

3、经济型原则:最低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益。 4、美观原则 5、道德原则 6、技术规范原则 7、可持续发展原则 七、方案构思的方法 方案构思: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的思维过程。 方法:1、草图法2 、模仿法3 、奇特构思法 八、常用的创造技法 1、头脑风暴法2 、列举法3、设问法 九、常见的技术图样 1、正投影与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2、形体的尺寸标注 3、机械加工图 4、剖视图 5、电子电路图 十、模型与工艺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者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工艺: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十一、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表面处理—镀层 连接:铆接黏结焊接螺栓和螺母螺钉螺帽等表面处理:表面刷光——喷涂油漆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

通用技术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高二通用技术知识梳理编写者:孔繁英审核者:高刚毅 通用技术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一、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大自然的改造和 利用。 2、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1)技术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2)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生活方式 (3)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3、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1)科学与技术区别:科学重在有所发现,技术重在有所发明。科学侧重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2)知识产权狭义上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 二、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是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技术发展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2、人机关系的含义: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不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 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3、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4、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满足人的心 理需求和生理需求、信息的交互; 5、技术试验报告包含:试验项目、试验目的、试验预备、试验步骤、试验记 录、试验总结; 6、常见技术试验的五种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 法、移植试验法; 7、按目的的不同技术试验可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四种; 8、对最终产品的评价常用雷达图进行,它包含经济、美观、实用、道德、技术规 范、创新、可持续发展等七大指标; 三、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1、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 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2、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 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3、设计的评价: (1)从评价对象来看分: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2)从评价者来看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四、发现与明确问题

通用技术知识点

通用技术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组成部分,了解各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2. 操作系统: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 3. 网络基础:了解网络协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4. 数据库: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 二、编程语言 1. 常见编程语言: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C++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语法和语义: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义,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等。 3. 数据结构和算法: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和算法(如排序、查找等),能够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4. 编程范式:了解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事件驱动编程等不同的编程范式,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三、网络技术

1. 网络协议:了解TCP/IP协议族,包括TCP、IP、HTTP、FTP等常见协议,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2. 网络安全: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和防御措施,如DDoS攻击、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3. 网络编程:了解Socket编程,能够使用编程语言进行网络通信和数据传输。 四、前端开发 1. HTML/CSS:了解HTML和CSS的基本语法和标签,能够使用它们创建网页和样式布局。 2. JavaScript:掌握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和常见的DOM操作,能够实现网页的动态效果和交互功能。 3. 前端框架:了解常见的前端框架,如React、Vue等,理解它们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五、后端开发 1. Web开发:了解常见的Web开发框架,如Spring、Django等,能够使用它们进行Web应用的开发。 2. 数据库操作:掌握SQL语言,能够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3. 接口开发:了解RESTful架构和API设计,能够设计和开发Web接口。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整理 技术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更好地适应自然环境。 2、技术的实用性:技术必须具备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 问题,满足人类的需要。 3、技术的创造性:技术是人类创造的产物,需要不断地 创新和改进,以适应社会和自然的变化。 4、技术的局限性:技术虽然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也有 其局限性,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第二章技术的分类 技术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照应用领域、技术特点、技术水平等。以下是按照应用领域分类的技术: 1、农业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农机具等方面的技术。 2、工业技术:包括采矿、制造、加工等方面的技术。 3、交通运输技术:包括汽车、船舶、铁路等方面的技术。 4、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方面的技术。 5、医疗卫生技术:包括医学、药学、卫生等方面的技术。

6、环境保护技术:包括节能减排、污染治理、资源循环 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第三章技术的发展历程 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历了从简单工具到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等多个阶段。以下是技术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1、原始社会:人类最初使用简单工具,如石器、木器等。 2、农业时代:人类开始使用农具,如犁、耙等,实现了 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化。 3、手工业时代:人类开始使用手工具,如锤子、钳子等,实现了手工制造的规模化。 4、机械化时代:人类开始使用机械设备,如纺织机、蒸 汽机等,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5、电气化时代:人类开始使用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 灯等,实现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6、自动化时代:人类开始使用自动化设备,如机器人、 自动化生产线等,实现了生产效率和品质的提升。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

通用技术相关知识点汇总 一、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控制和协调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 的程序集合。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界面,管理计算 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以及实现对计算机系统的有效控制。 2. 常见的操作系统类型 - Windows操作系统:由Microsoft开发,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 - macOS操作系统:由Apple开发,主要应用于苹果电脑和移动 设备。 - Linux操作系统:开源的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 系统。 - Android操作系统:由Google开发,用于移动设备。 3.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 - 进程:是计算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的实例。它具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资源,可以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 线程:是进程中的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资源,可以并发执行,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4. 存储管理技术

- 虚拟内存:通过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页面,实现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的映射,扩大了可用内存空间。 - 页面置换算法:当内存不足时,通过页面置换算法将不常用的页面从内存中换出,从而为新的页面腾出空间。 5. 文件系统 -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存储设备中文件和目录的一种组织方式。 - 常见的文件系统有FAT32、NTFS(Windows系统)、HFS+(macOS系统)和Ext4(Linux系统)等。 二、计算机网络 1. 网络协议 - TCP/IP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互联网协议)两部分。 - HTTP协议:是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协议之一。 - FTP协议:是用于文件传输的协议,可实现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2. 网络拓扑结构 - 总线型:所有设备通过一根总线连接,数据在总线上传输。

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系统、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通信设备等; 3.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中央处理器指令控制流程、数据存取方式、逻辑等; 4. 计算机软件知识: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语言; 5. 网络及其知识:物理网络、通信协议、TCP/IP 等; 6. 系统维护知识:系统安装、系统备份与恢复、文件管理等; 7. 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认证技术、计算机病毒防御、防火墙等; 8. 数据库知识: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9. 编程语言:C/C++、Java、PHP、Perl、VB等。 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 信息存储:信息获取、数据挖掘、数据库设计、数据结构; 2. 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 3. 信息处理:信息采集、图像处理、信息检索、信息筛选等; 4. 新型信息技术:互联网、局域网、多媒体技术、并行处理技术、移动科技等; 5.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速度传输、IP协议、文件传输、UDP协议等; 6. 数据通信:数据传输、串口通信、传输媒介、端口等; 8.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实施、支付技术、数字商务等; 9.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基础、需求分析、数据流图、系统流程图等。 三、编程知识: 1. 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排序、搜索等; 3. 数据结构:数组、链表、堆、树、图等; 5.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等; 6. 网络编程:HTTP、TCP/IP、Socket编程、TTL等;

7. 程序设计:程序流程、算法设计、程序调试等。

高中通用技术高考复习必背知识点要点整理

通用技术高考必背知识点 1、技术来源于人类的需求,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是 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 系。 4、技术的性质:目的性、综合性、专利性、创新性、两面性;技术创新包括技 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5、专利申请的步骤:提交、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6、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实现。 7、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包括: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8、合理实现人机关系: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的生理 需求与心理需求;信息的交互。 9、技术试验报告是技术试验工作完成后应当形成的成果,其项目包括试验名称、 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过程、试验总结等。 10、技术试验方法:优选试验法、模拟、虚拟、移植、强化 11、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订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及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12、设计的一般原则:创新、实用、经济、美观、道德、技术规范、可持续发展 13、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常用评价表和坐标图来表示评价结果 14、发现问题的途径: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15、设计分析三个要素:物、人、环境。 16、方案构思方法: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 17、力的形式:受拉、受压、受剪切、受弯曲、受扭转 18、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可以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这三种基本类型 19、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三种: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20、构件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铰连接和刚连接。榫接、胶结、焊接一定属于刚连接。 21、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三种: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 22、根据影响因素展开方法

通用技术会考必背知识点

1.技术的萌芽阶段可追溯到远时代 2.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产失误,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3技术的进步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原理。 4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器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等5纵观技术的发展历史,引起了3次重大的历史变革 6第一次变革大约14000年前农业的什么和发展7第二次变革来自18世纪的蒸汽机的发明和其他许多重要机器的研制,以及第二批工厂的建立8第三次变革来自数十年前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和近十年来的高速通信网的发展 9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 10结束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11发展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革新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12知识产权在广业可以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务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科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和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各种权利;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3个部分13专利权是一种独占权,指国家专利审批机关对提高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权 14发明专利,使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5发明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自申请日起算 16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 17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为10年自申请日起算直接申请,委托代理申请18图形的尺寸以真实大小为依据19图形中的尺寸单位一般为毫米,需在图标中标明标注圆的直径,半径的尺寸线通过圆叫尺寸数学一般标注在尺寸线上方且不被任何图线穿过 20标注尺寸时尽量使用符号和简易词,如直径半径R 球直径球半径SR 尺寸标注不应闭合 21标注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写成水平方向,并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尺寸线应画成圆弧 22尺寸应标注在图形最明的位置,同一位置的尺寸在视图中只能表明一次不能重复 23半圆不足半圆的圆弧要标注半径24人们的需求和原理是设计问题的来源25设计的能力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技术能力 26设计的能力通常收到社会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设计的标准是指设计的产品要达到的标准 设计的限制是指设计产品的活动收到时间成本,环境等的限制 27收集信息是为了利用信息28信息收集的常见方式:实地调查,访问有关人员,借助媒体,广播电视,报纸杂志, 29因特网查阅图书资料,向专家咨询以及调查市场现状30信息收集都应尽量做到:1全面2真实准确 31按材料的成分分类有金属材料化学材料等按外形分有板材管材墙体砖墙面砖 按材料来源来分有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等 天然材料指竹木石宝石等金属材料指铁铜铝等化学材料指塑料涂料油漆等复合材料指各类合金玻璃纤维 32新材料通常是指人们运用新技术最新制备的具有特殊性质或性能的材料33标准件是指具有统一的形状,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等的零件 34在电子和电器产品中因某一功能部件被广泛大量使用人们出于使用方便 35简化制作过程和节约成本的需求,单独设计和生产了这种零部件称之为元器件 36材料的选择应该坚持合理,合适的原则37选取材料时应尽可能的选取再生可再生和储藏丰富的资源1从技术的角度对材料,元器件及机(产品)进行测试和检验叫做技术试验 2技术试验的方法有实物试验对比试验模拟(模型)试验计算机仿真试验等等 3设计方案是设计者与制造者的沟通语言4方案设计通常是要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它由设计说明书5设计图纸及成本估算等3部分组成6图纸设计内容包括封面目录图纸和说明等 7我们把技术活动中的加工程序和方法称为工艺8加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材料的大小形状外观或性质 9常用的产品制作工艺包括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和表面涂饰等10零件加工切削 第一要有适当的切削工具第二切削工具与材料之间要有相对运动第三切削工具和材料要稳定或夹持妥当11装配工艺装配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零件或部件暂时或永久结合在一起的 加工方法常用的装配方法主要有黏接焊接另一类的接合方式是类似订书机机械力实现暂时或永久的接合13原形是第一个能全面反映产品的功能和性能的舞台它广泛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中 14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纸按比例制成的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2023年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各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对人类旳价值: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旳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旳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旳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旳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旳影响:a 技术增进社会旳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变化社会生活方式。是推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旳重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旳价值:c (1)依托技术,人类得以运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友好共处旳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运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旳尺度,要注意对自然旳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也许导致旳负面影响。 (3)技术旳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也许(例:物料旳再循环工艺)

1.技术旳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旳基本特性:目旳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旳关键。每一项技术旳问世都是创新旳成果。 技术旳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体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种艰难而波折旳历程。(例:显示屏旳不停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旳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均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也许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旳环境污染。网络技术以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运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旳区别与联络:b 技术与科学旳区别与联络 科学增进了技术旳发展,技术推进了科学旳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旳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旳智力活动发明旳成果和经营活动旳标识、信誉而依法享有旳权利。狭义旳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旳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容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旳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期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旳回报,保持发明发明旳积极

通用技术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与愿望。 (2)技术的双重属性。自然属性: 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如永动机梦想的破灭;社会属性: 技术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如新旧社会对传染疾病的防范。 (3)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4)技术的综合性:技术设计需要综合知识的应用,则重合作精神。 (5)技术的两面性: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幸福,同时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6)技术的专利性: 1)知识产权:智力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对其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 2)知识产权的内容:主要有著作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专利权。 3) 专利的三种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4) 专利的种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5)专利的有效期: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专利10年。外观设计专利10年。 6) 专利申请的原则:先申请原则,即先申请专利,后发表论文或公开,避免因过早公开技术而丧失保护机会。 7) 专利申请的途径:主管单位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一是自己直接申请;二是到专利事务所委托专利代理人代办专利申请。 8)专利申请步骤:①提出申请②受理③初审④公布⑤实质性审查⑥授权 二、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技术与人:技术具有保护人(安全帽)、解放人(交通工具)和发展人(智力进步)的作用。 技术与社会: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 技术与自然:人类依靠技术利用、合理改造自然;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一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一、技术的巨大作用 1技术的起源:源于原始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技术:是人类改造大自然的工具和方法。 3、技术和科学的关系: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技术是从科学到生产的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4、技术的巨大影响 [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影响)。如原子能技术、农药技术的应用。 二、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1发明与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1]、发明:创造发明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电弧灯) [2]、革新:对原来的旧的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白炽灯) [3]、发明和革新的结果:就是以新的技术取代旧的和落后的技术。正是由于技术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了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2、知识产权内容:广义上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 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狭义上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1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设计: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的目的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技术创新的来源:[1]、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2]、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1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1]、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2]、定势思维:又叫思维定势,是指人的思想长期被惯例和习惯所束缚,迫使自己按照常规的思路和想法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3卜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采用和正向思维相反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 1技术设计的种类 [1]、原创性设计:就是最初的最原始的设计,也叫开发性设计。如:最初的开瓶器。 [2]、改进性设计:在原有的技术发明基础上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合理、完善。如改进后开瓶器。 [3 ]、综合性(组合)设计:(适当了解) 三、设计和交流中的技术语言 1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及作用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必背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⑴ 技术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有目的对自然进行的改造和保护活动。 ⑵ 技术对于人的作用: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 解放人:依靠技术延长或解放了身体器官,解放体力,提高劳动效率。 发展人:技术促进精神和智力的发展,思维方式发生变化,自我价值实现。 . 技术的性质: ⑴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注意:技术的综合性指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注意区分系统分析中的综合性原则) 技术的两面性指技术对环境、人类的危害。价格昂贵、工艺复杂等不是危害。 ⑵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创新分为 技术发明 和 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指: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的变革与改进 技术发明指: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⑶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科学: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 ⑷ 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专利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1.设计的内涵:b (1)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2)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 2.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称为人机关系 机:除了机器、产品外有时可以指环境 人机关系的主体是人。 3.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健康:长期使用或操作产品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舒适:使用产品时,人体能处于自然状态,使人不至于过早产生疲劳[短期] 安全:产品对人不会构成身体上的伤害。 .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人机关系的:c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设计也要考虑残疾人士。 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要考虑身体静态尺寸,也要考虑身体动作范围。 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生理需求:设计要考虑生理需求(衣食住行),也要考虑心理需求(心理感受,比如色彩搭配、造型图案等) 信息的交互:产品与人的信息交流,比如饮水机上的指示灯、交警背心上的醒目反光条,具有提醒提示的功能,体现了信息交互。 5.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 [p36] ⑴ 技术试验是指: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

通用技术知识点归纳

通用技术必修2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一、机构的涵义 1、结构的概念:A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2、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一般分类:B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既能承受竖向重力荷载,也能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二、结构的分析 1、对简单结构进行受力分析B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2、分析结构稳定性的因素B 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①重心的高低、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结构的形状。 3、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B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①结构的形状、②材料、③连接方式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刚连接和铰连接。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焊接 4、结构与功能的关系:B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三、简单结构的设计 1、简单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A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安全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要求,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控制要求和一定的使用寿命等。 2、设计简单结构,并能呈现设计结果:B ①设计项目——②设计要求——③设计分析——④设计方案——⑤呈现草图 (如:设计相框、雨伞架、垃圾桶、鞋柜、衣架、笔桶等) 四、结构的欣赏 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案例A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归纳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归纳[2013.11,29] 23: 04完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荷兰风车、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技术的两面性:(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3.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一受理阶段一初审阶段一公布阶段一实审阶段一授权阶段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设计的内涵:(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 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 (例:开门、乘电梯) 1.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①高效②健康③舒适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 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d.组坯时面、背板及芯板竹片组成的板坯要做到“一边一角一头”平齐,可为锯边工序提供纵边和横边两个基准面。 G热压胶合l)f艺过程:竹片涂胶以后组成板坯,经过加温加压使胶粘剂固化,胶合成竹材胶合板的过程称为热压胶合,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可压力变化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A第一阶段:从放第一张板坯进入热压板至全部热压板闭和并达到要求的单位压力,称为自由加热期。 B第二阶段:从热压板内的板坯达到要求的单位压力至降压开始,称为压力保持期;C第三阶段:从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