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二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二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二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专题二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重力的大小:重力大小等于mg,g是常数,通常取9.8N/Kg .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1)弹力产生的条件:①物体直接相互接触;②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跟物体恢复形状的方向相同.

①一般情况:凡是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都是支持物因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②一般情况:凡是一根线(或绳)对物体的拉力,都是这根线(或绳)因为发生形变而对物体产生的弹力;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线或绳的方向.

③弹力方向的特点:由于弹力的方向跟接触面垂直,面面接触、点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都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弹力有无的判断:

○1假设法:如图所示,已知小球静止,甲中的细线竖直,乙中的细线倾斜,试判断图中小球所受弹力的方向.

○2替换法:用细绳代替杠,看能不能维持原来的状态,如果能则说明这个杠提供的是拉力,否则是支持力。

○3.根据运动状态分析弹力: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①小车静止;②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跟引起形变的外力成正比。这个定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所以叫做胡克定律表达式为F=k·x或△F=k·Δx,

其中k是常数,是物体的胡克定律劲度(倔强)系数。在国际单位制中,F的单位是牛,x的单位是米,它是形变量(弹性形变),k的单位是牛/米。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

(3)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存在相对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们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1)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③两物体间有相对滑动.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即Fμ=μF N。

4.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所受到的另一个物体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1)产生条件:①接触面是粗糙的;②两物体接触面上有压力;③两物体有相对滑动趋势

(2)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大小:由受力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

静摩擦力的判定:

○1假设法:如图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

体A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不受摩擦力

D.甲图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如图甲中,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水平

地面光滑,外力F作用于物体A上,使它们一起运动,试分析两物体受到

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

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

合力的取值范围:

例:如图甲中,用绳AC和BC吊起一个重50N的物体,两绳AC、B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45°,求绳AC和BC对物体的拉力.

五.整体法与隔离法

(1)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 ③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2)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

②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出来.

③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④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例1.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求A、B间的弹力FN

2.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均不计.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多大?

3.如图所示,mA=1kg,mB=2kg,A、B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 拉B,当拉力大小分别是F=10N和F=20N时,A、B的加速度各多大?

习题

1.(2011广东理综,16)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

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

1F、2F和3F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F3 B.F3>F1>F2

C.F2>F1>F3 D.F3>F2>F1

2. 如图,细线a和b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系一个静止在空气中的氢气球,细线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若a、b受到的拉力分别为Ta和Tb;,氢气球受到的浮力为F,则

A. Ta >Tb

B. Ta

C. F= Ta

D. F

3.如图舰载机保持牵引力F大小不变在匀速航行的航母上降落时受

到阻拦而静止,此时阻拦索夹角 =120o,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不计,则阻

拦索承受

的张力大小为

A. F/2

B. F C . F D . 2F

4.如图所示有一段圆弧形坡道,若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a点和b点,下

述分析和比较正确的是

A.车在a点受坡道的支持力大于在b点受的支持力

B.车在a点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受的摩擦力

C.车在a点受到的合外力大于在b点受的合外力

D.车在a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

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粗糙,A,B两同学站在地上水平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则下列说法正确()(双选)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推力为2F

C .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 .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6.如图,光滑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滑块A 、B 叠放后一起由静止开始下滑,在斜面上运动时,A 的受力示意图为( )

7.(广东省惠州市调研)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向东的一个力F 的值逐渐减小到零,又马上使其恢复到原值(方向不变),则( )(双选) A .物体始终向西运动 B .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 C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1.B

2.B

3.B

4.A

5.BD

6.C

7.AC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知识点及习题

《相互作用》专题知识点 【重力认识中的几个问题】 一、产生原因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在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二、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但与地理位置有关,一般同一物体重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在两极处重力最大. 三、重力的测量 测量工具:弹簧秤或台秤 测量原理: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到的竖直悬挂物的拉力或水平支持物的支持力在数值上与物体的重力相等. 注意:弹簧秤或台秤测量的是对称的拉力或压力(即弹力),因此重力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 四、物体重心的确定 定义:物体的任何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与质量的分布有关,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就不在圆环上. ①对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 ②对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实验的办法来确定,例如对薄板状的物体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其原理是二力平衡. 例关于重心,正确的说法是() A.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 B.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和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C.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可能在身体之外 D.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 解析由上面分析知正确选项为ABCD. 【如何判断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对于绳的弹力 一定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对于杆的弹力可以沿杆的方向也可以不沿杆的方向,现分析如下: 一、点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平面 例1. 如图所示,杆的一端与墙接触,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杆AB受的 弹力。 二、点与曲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过切点的切面 例2 如图2所示,杆处在半圆形光滑碗的内部,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杆受的弹力。 解析:杆的B端属于点与曲面接触,弹力N2的方向垂直于过B点的切面,杆在A点属于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N1的方向垂直杆如图2所示。 三、平面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例3.如图3所示,将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物体受的弹力。 解析:物体和地面接触属于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N的方向垂直地面,如图3所示。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无锡市东亭中学顾丽娅 【设计思想】 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探究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探究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探究,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掌握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 2.通过复习有关“水”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水相关的知识以及水的用途。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并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 2.实验准备:维生素C泡腾片、澄清石灰水、水、试管、导管(带橡皮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实验)向烧杯的水中加入一粒“糖”(预先准备好的维C泡滕片)。 (现象)杯中嘶嘶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汁。

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i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 2?知道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的关系。 3?初步掌握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的一般过程。 4?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自主探究 学点一:摩擦力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3的内容,找出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并仔细体会它的含义,然后做以下活动感受摩擦力: (1) 将手掌用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对桌面静止。 (2) 将手掌用较小的力压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对于桌面滑动。 (3) 用两根手指在桌面上模仿人走路的情境,感受指尖受摩擦力的方向。 提出问题:你觉得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摩擦力的作用点在哪儿?摩擦力的方向如何? 归纳总结: 1?两个相互_____ 的物体,当它们_________ 时,在____ 上会产生一种________ 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⑴ ________ ; (2) ________ ; (3) 。 学点二:测量滑动摩擦力 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 测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测量结果:F f= ______ N。 归纳总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水平方向受到 ______ 和___________ ,二力平衡。 学点三: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方法: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不唯一,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我们采用控制变 量法。 1?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2. 保持木块和砝码不变,换用材

力学(相互作用力)

力学—(相互作用力) 第一讲力、重力和弹力 一、力 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受力物体也是实力物体,实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二、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心至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有关;与几何中心吻合。 三、弹力 1、弹力的方向:有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1)水平的弹力 接触面(线)(点) (2)轻绳的弹力 (死杆活结)(死杆)(死结)(活杆)活结两端弹力关死杆可以提供任两端弹力无提供的弹力于角的平分对称意方向的弹力必然联系与杆共线 (3)弹簧的弹力 胡克定律:F=kx(x指形变量)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于形变量成正比。 方向: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2、判断弹力存在的方法 接触 (1)条件法 弹性形变

(2)假设法:若不存在弹力,看物体的状态或形变是否发生变化 例1、下来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之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 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 D,物体中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或质量分布有关 例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 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 D,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 例3、如图,一质量不记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为m=2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长度为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 大?(g=10N/s2) 例4、(三东理综)如图,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1.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教学内容: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同学们好!首先我祝贺你们升入高级中学,成为一名高中生!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性的多,基础性强,学好初中化学知识,培养好相应能力,对学好高中化学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同学们中考后两个多月的长期暑假,会遗忘掉不少化学内容。因此,我们准备用2~3周时间复习初中内容,切实做好初高中的学习衔接,为学好高中化学做好充分准备。我们的复习内容准备按4个专题进行。主要形式是问题设计,问题分析。争取以题带理。 这节课我们首先进行专题一的复习。 专题一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 化学物质无处不在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在我们的周围,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怎样?物质的变化规律有哪些?化学正是研究这些问题的一门科学。可以说化学物质无处不在,正是化学才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魅力无限! 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酒精可用作液体燃料() (2)用铜或锌可以冶炼金() (3)铁桶可以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 (4)用干冰可实现人工降雨() (5)用催化剂可将水变成燃料油() (6)利用太阳能将水变成氢能源() (7)石墨可用作干电池的电极() (8)铜的性质不活泼,是制造餐具、炊具的良好材料() (9)熟石灰可用作食品、衣物存放的干燥剂() (10)钛和钛合金是制造飞机、轮船的理想材料() 二. 物质变化随时发生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前者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后者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又称化学反应。如冰的熔化、酒精的挥发属于物理变化。而酿酒、制药、炼铁、钢铁生锈、食物腐败、蜡烛燃烧等等都包括多个复杂的化学变化。日常生活生产中物质变化随时随地发生,往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发生,一个看似简单的生活现象常蕴含着多个复杂的变化。例如蜡烛的燃烧,既有石蜡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物理变化,还有石蜡蒸气和烛芯的燃烧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变化。 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本身所表现出的状态、颜色、气味、挥发性、密度、熔点、沸点等,我们称之为物理性质,而物质只有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例如酸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碱中和、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与某些盐反应等。

初二下册物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1.(2012?遵义)2012年5月19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12秒97的成绩卫冕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B.刘翔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C.刘翔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站在领奖台上,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2012?绥化)如图所示,当电灯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2012?德州)如图所示,饮料罐在力的作用下处于 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罐对手的力与手对罐力是一对平衡力 D.罐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4.(2012?成都)如图所示,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 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静止的果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小于果实受到的重力D.果实能够静止,是因为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大于果实受到的重力 5.(2011?丹东)关于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的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书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6.(2011?鞍山)有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受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力10道计算题专题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力10道计算题专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形轻杆,圆心为O,其直径AB 位于水平桌面上,原长为R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小球, θ=?,重力小球套在弧形杆上的C点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C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60 加速度为g。求: (1)弧形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及方向; (2)弹簧的劲度系数。 2.如图所示,质量M=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 kg的小 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N/kg,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重2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0N,动摩擦因数是0.5,物体的一端连一根劲度系数为4×103N/m的轻质弹簧.求: (1)将弹簧拉长2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2)将弹簧拉长4cm时,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4.如图所示,用一轻弹簧竖直悬挂物体,现用力F=10.5N竖直向下拉物体,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由原长5cm伸长到7.2cm。若将力F改为竖直向上拉物体,大小不变,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由原长缩短到3cm。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g

取10N/kg) 5.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A、B两个小球,其中B球质量为m,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小球A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求:小球A的质量大小。 6.如图所示,某人用轻绳牵住一只质量m=0.6kg的氢气球,因受水平风力的作用,系氢气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37°角。已知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为15N,人的质量M=50kg,且人受的浮力忽略不计(g取10N/kg,sin37°=0.6,co s37°=0.8)。求: (1)水平风力的大小; (2)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3)若水平风力增强,人对地面的压力如何变化?(要求说明理由) 7.如图所示,物块A套在一根水平固定的直杆上,物块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用轻绳将物块A与质量m=1 kg的小球B相连,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 3 现用跟竖直方向成30°角的拉力F,拉着球B并带动物块A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中A、B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 m/s2。求: (1)拉力F的大小;(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 (2)物块A的质量。

二力平衡的条件习题

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一、选择题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 B.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C. 地球对墨水瓶的吸引力和墨水瓶对地球的吸引力 D.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 2.物体在二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其中一力突然消失,则() A.物体立即停止运动 B.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以上说法均不对 3.起重机钢索吊着2.5吨重的货物,下列几种情况中,钢索受到的拉力(不计空气的阻力) A. 货物匀速上升时最大 B. 货物匀速下降时最大 C. 货物停在空中时最大 D. 一样大 4.假设一切物体间的摩擦力突然消失,下列哪些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 A.我们将无法走路,脚与地面间要打滑 B.我们将无法写字,因为笔会从手中滑下来 C.传送带将可以更快速地传递货物 D.沿铁轨方向的微风能吹动火车 5.下列各项措施能增大摩擦力的是( ) A.在接触面上加润滑油B.机器内部转动部分加滚动轴承 C.皮带转动装置中的皮带要拉紧D.行李包的底部装四个轮子 6.自行车刹车时,手捏闸越紧,车轮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这是因为( ) A.它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B.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 C.增大了车轮与闸皮间的接触面积D.增大了压力 7.如下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两个力能平衡的是 ( ) 8.科学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9.一辆重4×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 × 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4×105牛 B.5 ×104牛 C.4.5×105牛 D.3.5×105牛 10.用手握住瓶子的颈部使其悬空,瓶子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 ) A.手对瓶的摩擦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瓶的摩擦力与手对瓶的压力平衡 C.手对瓶的压力与瓶颈对手的压力平衡 D.手对瓶颈的压力与瓶的重力平衡 11.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将使它( )

热门-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必修2《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 设计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二、设计思想 本节的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内容,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从而揭示化学反应的实质。本节课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基本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比较抽象,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及概念。在学生深入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知识后,很自然的引出了化学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子式的书写,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通过分子构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怀疑、求实、创新的精神。 (2)、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事物的科学方法。 四、教学重点 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概念,分子间作用力以及氢键的应用。 五、教学难点 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理解共价键的形成过程、认识 化学键的涵义和氢键的应用。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氯化钠固体,液态水和酒精。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由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都具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性质,所以很多同学往往将他们混为一谈。本文就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一、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指的不是一个力,体现的力与力之间的关系。 例如吊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的电灯,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向下的重力G,另一个是电线对它向上的拉力F,如图(1)所示。这里的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体现了这两个力(G与F)的平衡关系;G与G’、F与F’是相互作用的两对力,体现了G与G’、F与F’的相互关系。 二、从力的性质上区分。 平衡力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也就是说,既可能是同一性质的力,也可能不是同一性质的力。图(1)中的拉力F是弹力,而重力G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引力,它们不是同一性质的力。相互作用的力必定是同一性质的力。图(1)中G与G’、F与F’都是弹力。 三、作用的物体不同 平衡力均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即受力物体相同。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具有不同的受力物体。图(1)中F和G具有相同的受力物体(电灯),而G和G’的受力物体不同,F和F’的受力物体亦不同。 四、涉及的物体的个数不同。 一对平衡力涉及三个物体,相互作用力只涉及两个物体。比如:一个人立于地面上,此时受到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这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涉及的物体的有:人、地球和地面。而此时人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以及人对地面的压力这一对相互作用力,只涉及人和地面两个物体。 五、因果关系不同。

一对平衡力中的两个力存在与否,均不受对方的约束。只有当这两例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才成为一对平衡力。而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则不同,它们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即它们各自的存在都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 六、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不同。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不变,而相互作用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例如: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小车所受的拉力为10N,由于小车在水平面上作匀速运动,因而此时一定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的作用。小车正是在这一对平衡力(地面给小车摩擦力和对小车的拉力)作用下作匀速运动的。二此时小车所受的重力和小车地球的吸引力这一对相互作用力,以及小车受到地面对它摩擦力和小车对地面的摩擦力这对相互作用力,对小车的运动状态无关。 练习:在光滑的地面上放着用绳子连接的物体A、B和C,力F作用在C上(如图2)。问那一对是平衡力?哪一对相互作用力? (1)、A对B的拉力和B对C的拉力。 (2)、B对A的拉力和A对B的拉力。 (3)、A对B的拉力和C对B的拉力。 (4)、B对C的拉力和C对B的拉力。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下列几对力属于相互平衡力的是( ) A. 书所受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桌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D.书所受重力和桌子受到重力 2.体育课有爬绳和爬杆两种运动,某同学先后以相同的姿势顺着绳和杆匀速竖直向上爬,则( ) A. 爬绳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绳子粗糙 B. 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较大,因为爬杆时手握在杆上的力要大些 C.爬绳和爬杆时,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 D.若爬绳和爬杆的速度不一样,速度大的摩擦力大 3.小明是一个象棋爱好者,每周必看体育频道的棋类节目。他观看到电视上棋手进行大盘讲解时,那一个个硕大的棋子可以在竖直的棋盘上来回移动,而且不会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 A. 棋子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不小于它的重力 C. 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D.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 4.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相互平衡的力是( ) A. 天花板对电线的拉力 B.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5.一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将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重物A、B相连,小车两边的细线在同一直线上且与水平桌面平行,如图所示。当小车静止在桌面上时,A、B的物重GA和GB的关系为( )

A. GA>GB B. GA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练习及答案

第二单元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有1个正确答案) 1.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各原子中最难形成离子的是() A.B.C.D. 2.易与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A.B.C.D. 3.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Na2O2B.NaHSO4C.HNO3D.I2 4.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 B.HNO3C.HCl D.NH3 5.下列化合物中所有化学键都是共价键的是() A.NH4Cl B.NaOH C.CaF2D.CH4 6.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阴离子跟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阳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MgBr2B.Na2S C.CaF2D.KCl 7.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H2O B.CaCl2C.KOH D.Cl2 8.下列过程中要破坏离子键的是() A.氯化钠固体溶于水B.氯气溶于水C.碘晶体升华D.钠与氯反应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个阴离子可同时与多个阳离子间有静电作用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形成离子键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0.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各组中能以离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与19 B.6与16 C.11与17 D.14与8 11.下列物质中,只有离子键的是() A.NaOH B.NaCl C.H2D.HCl 12.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13.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A.干冰B.NH4Cl固体C.H3PO4固体D.HCl 二、填空题 14.在下列空白处填写“可能与不可能”和“一定或不一定” (1)非金属之间______形成离子键 (2)复杂的阴离子或者阳离子中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3)稀有气体分子中_________含化学键 (4)离子化合中__________含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中________含有离子键 *15.用电子式表示: (1)钾原子____(2)氯原子____(3)过氧化钠______(4)氢氧化钾____(5)氢氧根离子______ (6)硫离子____(7)氯化钙____(8)氯化铵________ (9)硫化钾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强化训练答案]ADCADCCAACBCB 14可能一定不可能(4)可能(5)不可能15.略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相互作用力(有答案)

专题:相互作用 考点一弹力的分析和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 (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大小的确定方法 (1)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知弹力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伸长或压缩后弹簧的总长度. (2)非弹簧类弹力:根据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综合确定. 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2.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静止时,F =mgsin θ,方向沿杆向上 B .小车静止时,F =mg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 .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 运动时,一定有F =ma sin θ D .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a 运动时,F = 2+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θ1满足tan θ1=a g 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2.状态法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思路如下. 3.转换法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如图,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 )

山东省临沂市2018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一71

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 1、下列关于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2、下列物质加入到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 A.Zn B.Cu C.K 2SO 4 D.NaOH 3、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 3 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 2CO 3 溶液D.Na 2 SO 4 溶液 4、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的原理是() A.FeO+2HCl═FeCl 2+H 2 O B.FeO+2HCl═FeCl 3 +H 2 O C.Fe 2O 3 +6HCl═2FeCl 2 +3H 2 O D.Fe 2 O 3 +6HCl═2FeCl 3 +3H 2 O 5、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 ..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盐酸除去铁锈 D.用氨水(NH 3·H 2 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6、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 A.鸡蛋清显碱性B.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C.葡萄汁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胃酸过多的人适宜吃玉米粥7、下面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HCl、Na 2CO 3 、NaOH B.H 2 SO 4 、BaCl 2 、KNO 3 、NaOH C.CuSO 4、Na 2 CO 3 、NaOH、KCl D.NaCl、KCl、HCl、NaNO 3 8、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 3、CaCO 3 、NaOH、CuCl 2 、NaCl和Ca(NO 3 ) 2 中的一种或 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五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练习试题(无答案)

3·5二力平衡的条件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状态或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相互的。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要作用在上,大小、方向,并且要在上。 3.一个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状态或状态。 4.重为1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受到力和力的作用,两力的施力物体分别为、,两力的方向分别为,两力的关系是。5 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1 大小相等大小相等 2 方向相反方向相反 3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1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平衡力的作用效果可 以互相抵消)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一对相互作用力不 能互相抵消) 2 不一定同时存在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3 不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一定是同一性质的力 题型一二力平衡的应用 1.空中匀速下降的两只降落伞,其总质量相等。甲的速度是3米/秒,乙的速度是5米/秒,所受阻力F甲、F乙之比是() A.3︰5 B.2︰5 C.5︰3 D.1︰1 2.重力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分别在拉力F甲、F乙的作用下以2米/秒和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有() A.F甲>F乙B.F甲=F乙 C.F甲

专题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 第8章力 8.4力的作用相互的 ◆要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的相互性: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这个两个力被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要点2 物体的受力分析 (1)首先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其次看接触力,分析与哪些物体有接触,是否受到弹力和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有挤压,则一定有弹力;若有挤压,且接触面粗糙,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由摩擦力。 (3)按照顺序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Δ基础题系列 ◆1.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的是() A. 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B. 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 C.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D. 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 【答案】C 【解析】 A、掷出去的粉笔头之所以落回地面,是因为粉笔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这个力在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粉笔头落回地面,故A不符合题意; B、重物的压力使海绵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也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使人向前运动,它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符合题意; D、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火车对铁轨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小了火车受到的铁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车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如图是在一次拔河比赛中,经过激烈比拼,最终甲队获胜,关于这场拔河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说法不正确; (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正确。 故选D. ◆3.(2019?天津)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A.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B 【解析】 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鸟受到的力大 B. 飞机受到的力大 C. 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 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资料 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化学教材中主要介绍30种物质,其中有6种混合物,7种单质,13种 无机化合物和4种有机化合物。现将30种物质以物质分类的形式归纳如下: 1、空气和水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及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03% 0.94% 0.03% (2)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及主要用途: 氮 气(N2) 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等) 物理性 质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1)常温下稳定。 (2)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气、氧气等物质反应。 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故又称惰性气体。 用 途 保护气 电光源 (4)空气和水的污染和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③ 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 (2)水的污染源: ①业生产中的三废: 废液 、 废渣 、 废气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 放;③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2、碳及其化合物 (1)、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 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a 充分燃烧生成CO2 ,化学方程式为 C+O2=CO2 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 2C+O2=2CO 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为淡蓝色,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蓝色。 氧化物:H 2O 、CO 2、CO 、CaO 酸:HCl 、H 2SO 4、HNO 3 碱:NaOH 、Ca(OH)2 盐:NaCl 、Na 2CO 3、CuSO 4·5H 2O 、CaCO 3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CH 4、C 2H 5OH 、CH 3OH 、CH 3COOH 混合物:空气、煤、石油、生铁、钢、无定形碳 无机化合物 物 质 纯净物 单 质 金属单质:Fe 、Al 、Cu 。 非金属单质:O 2、H 2、金刚石和石墨。 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化学式为H 2O 。 物理性质:无色、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休,凝固点0℃,沸点100℃,4℃时 密度最大,为1g/cm 3 ,冰的密度比水小。 ①电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2H 2O 2H 2 ↑+ O 2 ↑ ②与某些酸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H 2O+CO 2 = H 2CO 3 ③与某些碱性氧化物反应,举例 CaO+ H 2O = Ca(OH)2 用途:工业、农业、生活等 性质 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

最新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练习(用)

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练习 1 例题:1.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来说,下列各组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2 是() 3 A.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4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5 C.书的重力和桌子的重力 6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7 2.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的力是() 8 A.人推墙的力,鞋受到的阻力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向后的力9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10 3.铅笔盒静止在水平课桌上,以下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11 A.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12 B.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13 C.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14 D.铅笔盒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 15 4.一辆汽车停在水平路面上,汽车与路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16 A.汽车的重力和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17 B.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18

C.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 19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0 例题:5.一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21 () 22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23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4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25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6 6.如图所示,当电灯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7 A.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8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线对电灯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9 C.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0 D.电灯对电线的拉力与电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 31 用力 32 7.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3 A.树枝对猴子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4 B.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5 C.猴子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猴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36 D.猴子所受的重力和树枝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7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5节二力平衡的条件教案浙教版

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材对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两幅图片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的讨论引入,以生活素材为基础,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和对比观察让他们在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本节包括力的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和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 一、学情分析 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二力平衡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学习,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自我发现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具体的实验作为知识的载体,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教学时可以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本章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二力平衡的意义,能说出二力平衡时,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 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