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分析

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分析

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分析
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7e12339596.html,

公司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分配分析

作者:陈德明

来源:《科技视界》2012年第18期

【摘要】公司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体,如何评价一个公司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而如何认定公司的存在目的取决于公司是什么。截止目前最为普遍的业绩评价标准是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结论的逻辑是公司是股东追求价值最大化的手段和工具,公司存在的目的是实现股东的价值最大化。而这一理论正受到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挑战,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综合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和公司治理架构进行梳理,并对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分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营业绩;剩余索取权;公司治理;控制权

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是影响经济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传统上物质资本具有稀缺性、流动性、可抵押性使其具有其他生产因素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物质资本出资者在交易中处于绝对优势,独享公司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随着公司实践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高度的流动性引发人们对股东权利、股权性质的反思,而新兴知识性公司的发展,

使得人力资源价值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同。新的公司治理理论由此认为公司治理的中心应加以扩展,所有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都应拥有公司控制权和收益权。

相应的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也从单纯的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演变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综合福利最大化。而公司的控制权分配也影响公司的整个治理结构包括机构设置、机构间权力划分与制衡等方面。本文试图从公司经营业绩评价和公司治理结构两个方面就员工和债权人参与公司的价值增值与控制权进行分析和说明。

1经营业绩评价角度分析——公司剩余索取权的分配

对于一个经营中的公司,无论是公司的股东、债权人还是员工、公权力组织,以及潜在的上述利益相关者都会关注其经营业绩,尽管经营业绩受到各方关注并常被提及但是至今并未形成一个公认的业绩计量方法,首先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看原因主要有一方面不同的计量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公司的业绩,它们都是有效但也都是片面的;另一方面业绩计量受到合理成本的限制。②其次从公司制度设计看一方面对于公司的认识是一个与现实互动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制度设计是各种价值追求的平衡③,而各种价值之间可能是冲突的妥协的平衡,而平衡点也是变动的发展的不仅具有时代性甚至是具有国别性的。理论有普遍适用的一面也有差别性的一面,但在资源流动日益自由的今天,制度本身也成为一种资源参与到竞争中,④差别的合理性空间被逐利的竞争压缩,存在被迫同质化的危险。再次理论性的设计存在先天的不足,正如英国经济学家伊利·德温斯在一次会议上说的那样“假如经济学家想去研究马,他们并不走出去,亲眼看看马的本来面目,他们只是坐在书房里,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我是一匹马,我会做些什么呢?”⑤

公司控制权理论概述

公司控制权理论概述部分 一、公司控制权词源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控制,已经成为一个固定用法的组合词,是控与制两者所组成的关联。控‘“掌握;操纵。”制,“管束;约束。”从现代汉语的用法来看“控”与“制”具有不可分离性。其表达了一个主体对他的相对对象进行某种支配的观念。控制,“掌握、支配,使不越出一定范围。” “从控制的内容上看,公司控制是指所行使的控制力作用于什么事情或什么事务”是指对一个公司的经营者或方针政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以决定一个董事会的选任,决定公司的财务和经营者管理活动,甚至使该公司成为某种特定目的的工具。 二、公司控制权概念解析 如果将公司控制理解为一种与公司有关的相关“控制”,即一种更宽泛的“控制”理解,那么上述的“公司控制”定义也可以说是一种公司内部控制的定义。相对于这种内部控制而言就会产生外部控制的理解,即公司作为一个即存物与外部发生联系时产生之控制内容,“控制还可以从公司之间的关系来考察。”换言之,公司控制还应包括,公司之间的控股关系产生的控制,以及“除了控股一种因素或方式之外,并不排除其他因素和方式也可以形成”之控制——公司之间的控制所形成母子公司关系或控制从属公司形成企业集团或关系企业关系。

从严格意义上讲,控制权并不是像“所有权”或“股东权”一样有着明确权利内涵的概念,控制权更多的是一种事实状态,一种对公司资源的实际控制,其实质的股东权与法人财产权相互博弈的一个过程。 本文认为。公司控制权,是指股东、管理层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事实状态下,拥有对公司经营决策、日常管理以及财务政策制定等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结合,是一种权力与权利观念的结合,即制度化了的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和经营决策的能力与暗含于私权观念下的“意思自治”的“权利”观念的结合。 三、公司控制权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三者之间的概念辨析 本文中将公司控制权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三者的关系界定为:公司控制权是指对公司的所有可供支配和利用资源的控制和管理的权利,它与剩余索取权一起构成所有权,公司控制权源于公司所有权,公司所有权是公司控制权的基础。公司控制权派生出投票权、决策权等经营管理权,但以上派生权利并非控制权的全部。 下面就以上观点进行如下论述:首先企业所有权的核心是剩余索取权,全部的所有权拥有合同权利之外的剩余控制权,而控制权从属于所有权,控制权由所有权派生。即是说,经营管理权出自于控制权且受制于控制权,但同时经营管理权又是控制权赖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因为所有权与控制权存在分离的倾向,控股股东只有通过股东会选举出代表自己的董事会,才能真正实施对公司的控制。 因此,公司控制权虽然与所有权、经营管理权在内容上存在交叉,

万科案例分析

第一个问题:成功的因素? 一、与时俱进,正确掌握市场及政策动,以正确采取相对应战略 1、早期快速扩展发展阶段(1984年-1991年) 在中国商品经济刚刚起步,市场皆是供不应求的时势下,机会导向使万科取得了早期的发展资金,为万科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2、稳定成长阶段(1992年-2000年) 万科注意到房地产行业即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热点。这时我国住房制度发生了一系列改革,中央关于“住房私有化”的政策点燃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光明前景。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并将居民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导开发方向。 1993年,除房地产开发业务外,万科其他业务的利润率都开始明显降低,万科开始思考重组业务,万科对公司业务资源进行重组,突出地产主业,为企业进行瘦身。 3、全国范围扩展阶段(2001年至现在) 以成熟产品为原型建造较为近似的标准产品。利用发展成熟的模式进行大规模扩张。这样既可以降低开发成本,规避风险,又可以实现规模效益。进入区域集约化阶段,提出了城市经济圈聚集战略。 二、核心竞争力 万科的战略管理有着清晰的定位、具有预见性、符合市场价值规律,从多元化到专一化的战略管理,而后到规模化、精细化的扩张。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并将居民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导开发方向。成功打造出其核心竞争力:中国目前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 三、打造品牌,创建独特完整的企业文化 ?品牌(Brand)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 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 ?万科通过打造在房地产的品牌,形成自身企业独特的品牌管理和品牌文化,让消费 者通过品牌能更好的理解万科传递的信息,让万科的理解深入人心,从而树立起企业的竞争力 品牌标志诠释 1、四个“V”旋转围合而成中国传统民宅中常见的窗花纹样,体现了万科专注于中国住宅产业的业务战略。 2、四个“V”朝向不同角度,寓意万科理解生而不同的人期盼无限可能的生活空间,积极响应客户的各种需要,创造性的为人们提供各种差异化的理想居住空间。 3、四个“V”形状规整有序,象征万科推进更加工业化的全新建筑模式,从而提高住宅质量水准,减少环境污染和材料浪费。 4、四个“V”相互呼应循环往复,代表万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坚持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 5、四个“V” 鲜艳活泼,寓意万科员工生趣盎然、健康丰盛、充满自信的性格特征。 四、产品研发管理,可靠的产品质量 确立了以房地产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并将居民住宅作为房地产的主导开发方向。以城市中档民居为主,注重选择不同城市的类似用地,以成熟产品为原型建造较为近似的标准产品。

如何掌控公司控制权

如何掌控公司控制权 要实现对一家公司的控制,股份比例是很重要的,很多公司创始人就把占股51%看作一条基本原则。有些创始人坚持应当“要守住占股51%的底线,其他部分股份可以分配,但这一比例股份是不容谈判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公司会多次融资,加上有多个合伙人,以及需要对核心团队进行股权激励,创始人要始终保持51%的股权并非易事,那么,这样的情况应当怎么办呢? 《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三十四条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 所以,股东之间最为重要的表决权和盈余分配权等,都可以通过章程、协议的约定,“同股不同权”。即使股权比例低于51%,甚至低于33%,也可以享有绝对的表决权和控制权。 具体而言,抛开股权比例不谈,一家公司创始人要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 投票权委托 一般股东作为财务投资者,没有特别大的兴趣参与公司具体运营,而且对创始人特别信任,那么为了让创始人始终能够对公司具有控制权,一些股东会把其投票权委托给创始人代为行使。 经典案例:京东股权投票权委托。京东在上市之前一共有11家投资公司对其进行过投资,虽然刘强东上市前仅仅持有约18.8%的股权比例,但是他通过DST、红杉资本、中东投资人、高瓴资本、腾讯等股东委托投票权的方式,取得了京东上市前超过半数(51.2%)的投票权。保证了刘强东对京东的控制权。 一致行动协议。公司的部分股东之间达成约定,就特定事项投票表决采取一致的行动,意见不一致时,参加约定的股东必须跟随被授权股东一起投票。它们签署这种协议,保证创始团队对公司的控制。 经典案例:蓝色光标。蓝色光标一共有五个创始人,主要由赵文全负责公司运营。2008年12月31日,孙陶然、陈良华、吴铁、许志平、赵文权五名股东《一致行动协议》,约定五方将在公司下列事项上采取一致行动,做出相同的意思表示,无论五方中任何一方或多方是否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1)行使董事会、股东大会的表决权;(2)向董事会、股东大会行使提案权;(3)行使董事、监事候选人提名权;(4)保证所推荐的董事人选在公司的董事会行使表决权时,采取相同的意思表示。2010年1月6日,他们又签订了《补充协议》,约定如任何一方违反《一致行动协议》的约定,擅自退出一致行动,则该方(以下简称“违约方”)应缴纳1,000万元的违约金,五方中的其他任何一方(以下简称“守约方”)均有权要求违约方退出一致行动发生之日起30日内缴纳前述违约金,前述违约金应全部上缴公司。如出现本人

你真的掌握了公司控制权吗(二)

你真的掌握了公司控制权吗?(二) 2016-11-02公司制高点公司制高点 gongsizhigaodian分享法律咨讯,直接与知名律师对接——股权激励机制构建、顶层架构设计、企业并购与投资、发行公司债、公司控制权制衡、高管与股东上位之争、公司日常法律风险防范等。 上期我们从公司股权层面剖析了几种控制了股权并不等于掌握了公司控制权的情况,文章发 出后,或许大家有很多困扰,认为持股比例1/2或者2/3以上并不等于掌握了公司控制权,那如何才能掌握公司的控制权呢? 这期我们从股权方面探讨如何掌握公司控制权?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谈到

股权架构设计 在合伙人创业初期,一般都是基于朋友、同学或亲戚关系走到一起打拼,在创业初期大家“如胶似漆”,共同进退,所有的事情都由其中比较年长的或经验比较丰富的人说了算,股权比例也基本均等。 但是一旦公司发展壮大,从创业期到了守业期,心态就变了,为公司付出得多的有能力的人就希望掌握公司控制权、获得公司更多的分红,假如没有在公司成立时就事先对股权结构做好事先安排,设计股东的退出机制等制度,就有可能让辛苦经营的事业以及友情、亲情毁于一旦。

真功夫内讧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他们从最初的勾心斗角到公开决裂,发展到最后,公司创始人蔡达标被捕入狱。看了之后大部分人都很惋惜,也对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公司控制权产生了担忧。 是的,公司控制权的争斗有时候就是这么激烈、残酷。这个事件也深刻的折射出民企股权结构设计的缺陷。 那么家族民营企业如何突破自身局限,避免步真功夫后尘呢? 有如下几点可以尝试,帮助你牢牢把握公司控制权。 一、掌握2/3以上股权比例,并确认同股同权原则

创始人控制公司的四项基本原则.

创始人控制公司的四项基本原则 今天有创业的朋友跟我聊,谈到如何保持公司控制权的问题。朋友说,他非常愿意财散人聚,愿意把股权分一分,大家一起把公司做大,分享成功的收益。但是为了把公司做起来,他需要掌握对公司的控制。在股权分出去的时候,如何保持公司的控制权呢。 公司的控制权,我认为包括这么几个方面:股权层面的控制权、董事会层面的控制权、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控制权,以及对产品和人的控制权。 一、股权层面的控制权 1.掌握半数以上股权比例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就是指核心创始人要持有公司至少51%的股权,为保险最好还以可以达到67%,这样能够达到三分之二,在决策上都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股东会表决事项,都是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按照中国公司法,个别事项还需要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掌握了控股权,就能够掌握股东会。 2.投票权问题/一致行动人协议 如果核心创始人不掌握公司的多数比例股权,但是其他股东又同意让核心创始人说了算,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用投票权委托和一致行动人协议,使其他股东的投票权变相地集中到核心创始人身上。 “投票权委托”即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行使。比如,曾投资过Facebook, Groupon、Zynga、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明星企业的投资基金DigitalSky Technologies (DST),一直就有全力支持被投资企业CEO的传统,通常都会将其大部分投票权委托给被投资企业CEO行使。根据京东的招股书,在京东发行上市前,京东有11家投资人将其投票权委托给了刘强东行使。刘强东持股只有18.8%(不含代持的4.3%激励股权),却据此掌控了京东过半数(51.2%)的投票权。

创始人如何“4招”拿下公司控制权

创始人如何“4招”拿下公司控制权 【导读】:今天有创业的朋友跟我聊,谈到如何保持公司控制权的问题。朋友说,他非常愿意财散人聚,愿意把股权分一分,大家一起把公司做大,分享成功的收益。但是为了把公司做起来,他需要掌握对公司的控制。在股权分出去的时候,如何保持公司的控制权呢。 公司的控制权,我认为包括这么几个方面:股权层面的控制权、董事会层面的控制权、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控制权,以及对产品和人的控制权。   一、股权层面的控制权1、掌握半数以上股权比例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就是指核心创始人要持有公司至少51%的股权,为保险最好还以可以达到67%,这样能够达到三分之二,在决策上都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原因是因为,大部分的股东会表决事项,都是二分之一以上多数通过。按照中国公司法,个别事项还需要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掌握了控股权,就能够掌握股东会。 2、投票权问题/一致行动人协议 如果核心创始人不掌握公司的多数比例股权,但是其他股东又同意让核心创始人说了算,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用投票权委托和一致行动人协议,使其他股东的投票权变相

地集中到核心创始人身上。 “投票权委托”即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将其投票权委托给其他特定股东行使。比如,曾投资过Facebook,Groupon、Zynga、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等互联网明星企业的投资基金DigitalSkyTechnologies(DST),一直就有全力支持被投资企业CEO的传统,通常都会将其大部分投票权委托给被投资企业CEO行使。根据京东的招股书,在京东发行上市前,京东有11家投资人将其投票权委托给了刘强东行使。刘强东持股只有18.8%(不含代持的4.3%激励股权),却据此掌控了京东过半数(51.2%)的投票权。 “一致行动人”即通过协议约定,某些股东就特定事项投票表决采取一致行动。意见不一致时,某些股东跟随一致行动人投票。比如,创始股东之间、创始股东和投资人之前就可以通过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加大创始股东的投票权权重。 3、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同股不同权 上面说的,都是公司会陆陆续续出现外部投资人时的标准操作。如果不考虑将来会陆陆续续出现许多外部投资人的情况,只有内部几个股东的话,还可以有其他方式来使得某个股东的投票权占多数。通常投票权是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表决投票的计算,但是也可以在公司章程里规定不按照出资比例进行表决的,可以依据公司章程制定的方式进行。例如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且全部实缴到位,其中A出

万科地下车库设计案例分析总结

万科地下车库设计缺陷总结与分析 二季度出图的“东海岸3A、3B,广州蓝山、第五园、万科城8C”等几个项目均有设地下或架空车库,在审图过程中发现,地下车库设计无论是建筑还是结构专业,均存在设计失误或设计不当等问题,主要为“车库设计不合理(车道宽度、转弯半径、入口、车库排水)、层高设置不当、坡道计算失误、以及楼面及顶板与梁设计失误”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在施工图出图后才发现,且有的项目基础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难度均较大,所造成的无效成本数额也巨大,因此,有必要对此类问题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一些基本要求与设计原则,避免日后类同问题的重复发生。 对各类问题,详细分析如下: 1、车道宽度 问题描述: 主车道宽度设置不合理,尺寸偏大,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个别项目,双车道宽度宽达8米,单车道宽达5米;而国家规范双车道仅为5.5米、单车道为3米;由于车道宽度过宽,导致每个停车位面积高达60平米;一般情况下,地下车库每个停车位面积为27~35平米,设人防地下车库也仅为为40平米/每车位)。 产生原因: 对国家规范有关各类车道宽度的规定不熟悉或理解不够。

解决措施: 应熟悉掌国家规范的相关数据要求,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车道(含出口)宽度。 各种车道(出口)最小宽度详下表: 2、车库出入口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 能设一个单车道出口设成双车道出口;或能设两个“单车道”出口设成两个“双车道”出入口,人为增加车库面积。 产生原因:

对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中关于出入口的设置要求,理解不当。 解决措施: 在方案设计时,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合理的出入口数量及宽度。 国家对出入口数量及宽度的基本要求,详下表: 3、转弯半径设计不当 问题描述: 误将国家规定的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理解为是车道的最小内径,导致车道的内径过大,相应的增加车库面积。 (注: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 “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与车道内径的关系详下图所示。

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一、引言公司控制权是一项有价值的资产,这一价值与规模经济或垄断利益无关,存在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Manne,1965)。公司控制权市场(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指不同的利益主体为谋求公司控制而以各种手段与方式为获取具有控制地位的公司所有权而相互竞争的市场。企业资本结构(Capital Structure)又称融资结构(Financial structure),指的是企业融通资金不同方式的构成及其融资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情况。企业的资金来源,按其具体渠道不同可分为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大类。内源融资即企业的留存收益,外源融资包括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商业贷款、银行借款等;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负债和股本两类。本文采取的分类方法为后者。Willamson (1988)认为,股本和债务与其说是融资工具,不如说是控制和治理结构。股权和债权均对企业形成控制权,有着不同的控制权形式,共同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股权和债务既然是一种控制权基础,那么,他们二者特定的比例就会构成特定的控制权结构。股本和债务比例的变化主要与融资方式的选择有关系,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股本-债务比例,从而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控制和治理结构。哈特(1995)则认为,给予经营者以控制权或激励并不特别重要,关键的问题是要设计出合理的融资结构,限制经营者以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而追求他们自己目标的能力。本文在剖析我国资本结构的基础上,以股权结构为着眼点分析了资本结构对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并对如何培育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二、资本结构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作为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公司控制权转移方式,指的是各个不同的管理集团为夺取某个公司的决策控制权而采取的种种策略及行为。经营者拥有公司控制权可以直接或间接得到各种货币形态的收益,主要包括“控制权的共享收益”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前者指由于大股东改善公司管理与监督所导致的公司价值提高,后者指大股东利用所掌握的控制权攫取公司收益。世界银行1999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提高了股东股份的价值,通过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实现了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主要方式有购并与代理权争夺两种。前者是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主要方式。公司购并可分为公司兼并和公司收购。公司兼并是指收购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权,使目标公司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公司收购是指收购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收购目标公司的部分股票,以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代理权争夺是持有异议的股东,通过资本市场征集委托表决权,以获得股东大会控制权的行为。股东权益的委托性是代理权争夺存在的基础。股东表决权可以委托给其他股东,造就了委托表决权的争夺,控制了委托表决权就能控制股东大会,进而控制董事会和掌握公司控制权。[!--empirenews.page--] 1.资本结构与公司控制权争夺。企业的负债—股权比与其被购并的可能性负相关,这就是所谓的“债务杠杆效应”。由于债权的所有者不拥有控制公司的股票权,而股权的所有者拥有控制公司的投票权。因此,公司现任经理在具有对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进行安排的权力,而且其自身也拥有一定份额股权的情况下,便可以通过增加债务融资的数量,扩大自己占有或所能控制的股份比例,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与外来现实或潜在竞争者争夺企业产权控制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来竞争者的购并壁垒,降低外来竞争者的购并能力,有效地抵御外来购并。因此,负债水平与被购并成功的可能性负相关,债务杠杆由此成为现代公司一种重要的抵御购并的策略。如上所述,经理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水平,改变自身的持股份额,进而扩大自己占有或所能控制的股份比例,这样,在职经理掌握企业控制权的概率相应增大,其在代理权之争过程中的主动性必然加强,从而降低了更有能力的潜在竞争者获取代理权成功的可能性。哈里斯和雷维尔(1988)在考察了投票权的经理控制后认为,代理权之争导致需要一些负债,企业负债水平的提高,确实有利于在职经理在委托股权竞争中的控制能力。同时,由于在职经理的股权比例增加,其所拥有的剩余索取权的比例也将提高,经理偷懒和谋求私利的积极性将降低,进而降低应由经理承担的外部股权的代理成本。

六大案例,再讲创始人如何掌握控制权教学内容

六大案例,再讲创始人如何掌握控制权

滳慧商学创始人高度强老师在广东解法律师事务所的大课中带来了公司控制和股权设计课程的讲解,引用六大案例(京东、汽车之家、马云蚂蚁金服、真功夫、泡面吧、逻辑思维),帮助律师朋友在公司治理中创造管理者思维,帮助企业家掌握控制权。 ★课程实录★ ?股权的核心是什么? 人类所有的资源都有限,人类最根本的方式是竞争,人类竞争的本质是争夺控制权。管理公司的本质是资源的抓取,获取资源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本质是控制,对公司最核心的是控股。 ?控制权的几个关键点 67%、50%以上是掌握绝对控制权、34%是拥有一票否决权、20%以上不能同业竞争,不能投资同行业其他公司股份。 公司控制权 公司控制权包括主要三个方面:股权控制、董事会的控制、日常经营的控制。其中股权控制中除了比例控制以外,还可以通过约定方式进行控制。 案例1 汽车之家 在汽车之家的案例中,创始人李想早在2008年就已经转让了公司的控股权,无论是创始人李想还是后来的CEO秦致,如果在持有股权不足5%的情况下,还想把握公司的控制权,谈何容易? 小股份也可大控制

投票权从其他股东的股权中分离出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体现形式: 1、投票权委托,外部人委托内部创始人行使。 2、一致行动协议,内部人之间委托老大行使权力,违反协议就会失效。 3、有限合伙,GP普通合伙人来决策,LP有限合伙人没有决策权。 4、双股权结构,股票分AB股,A类和B类,国内主板上市不承认AB股,香港放开了AB股上市。非上市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AB股,可以进行约定。 案例2 双股权结构——京东 简单来讲,按照京东的 AB 股规则,刘强东所持股票属于 B 类普通股,其 1 股拥有 20 票的投票权(一般美国上市公司的 AB 股投票权比例是 1:10 ),而除刘强东之外的其他股东所持股票属于 A 类普通股,其 1 股只有 1 票的投票权。所以,虽然刘强东此番成为了京东的第二大股东,但是他仍然拥有超过80% 的投票权,这也是为什么说京东仍是一家刘强东说了算的公司。 案例3 有限合伙的架构蚂蚁金服 根据阿里巴巴公示的信息以及蚂蚁金服工商登记的信息,我们发现,马云虽然在蚂蚁金服上市前最终持有的比例不超过8.8%,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情况类似,但是马云通过自己的独资公司以管理合伙人(GP)的身份控制杭州的两家有限合伙企业,这两家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LP)分别是阿里员工和阿里巴巴的湖畔合伙人,这两家有限合伙企业在蚂蚁金服上市前将持有不少于51%的股份。也就是说,马云将能够以不超过8.8%的股权比例实现对蚂蚁金服上市前半数以上股权的控制。 把股东都放在一个有限合伙里面,让其间接持有股权,同时,让创始人或其名下公司担任GP,控制整个有限合伙,然后通过这个有限合伙持有和控制公司的

创始人因何痛失公司控制权

一号店、俏江南……创始人因何痛失公司控制权?! 自媒体曝出张兰全面退出俏江南的消息之后,2015年7月14日,1号店正式确认创始人于刚和刘俊岭离职,该消息一经传开,引发业内一片唏嘘之声。于刚在离开1号店时群发的内部信中这样表达了一个创始人的心情:“我们把1号店看成我们的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和情感,我们吃饭,走路,做梦都想到1号店,1号店是我们的一切,我们用心而不仅是用脑做1号店。” 把时光倒退到2010年5月,于刚在金融危机之后的资金困境中从平安融资8000万元,让出了1号店80%股权,控制权就此旁落。平安整合1号店未果后,逐步将1号店控股权转让给了沃尔玛。经过多次于刚离职的传闻后,1号店在7月14日晚间正式确认创始人于刚和刘峻岭离职。随后,于刚和刘峻岭发布内部邮件,向1号店员工宣布,决定离开1号店去追求新的梦想。 据了解,在收购1号店之前,沃尔玛最先找到的是京东,却因为沃尔玛要求控股权而最终被京东拒绝,随后,沃尔玛才转而选择了1号店。有消息称,最终实现全资控股一直是沃尔玛收购的前提,因此,1号店最终痛失控股权也许早在沃尔玛入股时就已埋下了伏笔。 对于此事,除了深表遗憾之外,还想从法律角度提醒各位创业者:如果不想自己辛苦创业的硕果被他人摘取,就必须时时儆醒,并牢牢掌握住公司的控制权。 公司的控制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股权层面的控制权、董事会层面的控制权、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控制权。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 股权是对公司的终极控制权利,公司最重大的事项通常是基于股权由股东(会)决定的,如公司章程修改、董事任命以及融资等。这里引用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先生的警示:“如果(创业者)一开始就把主权让出去,60%给出去,再伟大的企业也做不下去;我(创业者)只要把事情做起来,这个股份多少不重要,这是错误的,凡是不以股份为目的的创业都是耍流氓。” 1、股权层面的控制权 股权层面的控制权包括绝对和相对控股: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持股达到67%,也就是达到三分之二,公司决策权基本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至少要持有公司至少51%的股权;而相对控股权往往需要公司创始股东为持有公司股权最多的股东,与其他股东相比可以保持对公司的相对控制力。 法律依据在于:根据中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股东(会),股东会的普通表决事项,多为二分之一以上多数表决权通过,而少数重大事项(如公司章程修改)还需要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掌握了控股权,就能够控制股东(会)决策,进而控制公司。 注意事项 提醒各位创业者,公司初创时期,最好避免容易导致僵局的股权比例设置,例如50:50、65:35、40:40:20甚至50:40:10这样的股权比例设置,尽管50:50和65:35这样的股权结构设置往往是对股东作用或影响力的一种真实反映或者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在公司早期的蜜月期平安无事,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往往会发生共贫贱易共富贵难的情况,利益分配的冲突日趋明显,小股东可能会行使投票权否决公司重大事项,使公司丧失船小好掉头的决策迅速的优势。同样,类似于40:40:20的股权比例设置可能会导致二大股东都希望联合小股东控制公司股东(会)决策的情形,50:40:10这样的股权比例设置也面临小股东联合易出现僵局的可能性。 案例分析 1号店

公司控制权设计(供参考)

公司控制权设计(参考) 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设计控制权问题,第一种是股权控制。股权控制很好理解,即创始团队合计占股超过50%以上。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一般只在企业早期存在。随着企业发展,创始团队的股份势必会由于人才引进与股权融资被不断稀释,创始人在企业上市前夕仍占有超过50%股权并不多见。 如果不控股,是否也可以控制公司呢?这就涉及到第二种方式:协议控制。有以下6种协议控制的模式: 1、京东款:京东上市前夕,刘强东的股份只有20%左右,但是他一直掌握着50%以上的投票权。因为京东采用了投票权委托的方式实现公司管理控制权,即有些后期进入的投资方将投票权委托给了刘强东行使。 2、视源款:一致行动人协议。视源股份是广州的一个高科技企业,早期的五个创始股东为了避免失去对公司的控制签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一致行动人协议的核心是,一致行动人约定在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等重大决策事项上,大家保持一致意见。如果内部意见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时,以指定的一位股东意见为准。 3、蚂蚁金服款:持股平台(有限合伙)。持股平台又分有限合伙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蚂蚁金服的经营团队都是通过两个有限合伙企业股东(杭州君瀚与杭州君澳)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有限合伙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普通合伙人(GP)手里,而这两个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GP)均指向同一家公司杭州云柏,而杭州云柏背后的唯一股东是马云。马云给团队分享了大量的利益,但并不会去分享公司的控制权。 4、海底捞款:持股平台(有限公司)。法人股东简阳市静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海底捞50%股份,而在静远投资的背后,海底捞的实际控制人张勇夫妻俩持

有超过2/3(68%,绝对控股)的股份,实际上实现了100%控制静远投资在公司层面的投票权。 5、华为款:虚拟受限款。虚拟受限款,顾名思义,一方面是虚拟股票,另一方面是有权利限制的股票。对于持有虚拟受限股的股东而言,通常(1)股份没有办理工商登记;(2)只有分红权,没有投票权;(3)分红权有期限限制,离职即中止,更不能传承。因此可以放大创始人的投票权与控制权。但虚拟首席股有适用的前提条件:1、不能有非法集资的政策风险;2、公司业绩要保持比较高速成长;3、公司财务报表在股东层面要相对公开透明。 6、百度款:AB股计划。AB股计划即把公司的股票分为A类和B类两种股票,A类股票通常由外部股东持有,1股对应1个投票权;而B类股票主要由公司经营团队持有,1股对应多个投票权。百度就采用了这种制度。但AB股计划不被中国A股市场接受,也不被香港资本市场接受。 2018年2月1日

公司控制权的七条红线

公司控制权的七条红线 1、绝对控制线67% 一些重大的事项如公司股本变化、修改公司章程、分立、合并、清算、变更公司形式等重大决策,需要持有2/3表决权的股东同意。 股改顾问建议: 公司创业初期,公司创始人切不可在融资的天使期或者种子期丧失对于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否则将对公司未来的融资、经营活动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2、相对控制线51% 除公司重大事项之外的日常经营的决策,如: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监事、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等。 股改顾问建议: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在企业业务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时候应当保证对企业的相对控制权。如果相对控制权模糊,将会导致企业发展方向混乱、企业决策效率低下等问题。 3、安全控制线34% 股东持股量在1/3以上,叫否决性控股,即具有重大事项的一票否决权。 股改顾问建议: 拥有一票否决权可以对公司增减资等重大事项进行一票否决,创始人始终持有一票否决权可以防止由于投资者利益纠纷导致公司解

散、清算等事项发生。 4、临时会议权10%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表决权10%之上的股东可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申请调查报表,提出质询/调查/起诉/清算/解散公司。 股改顾问建议: 在股权激励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十的情况下,员工持股平台的控制权切勿掌握在公司创始人以外的人之手,以免企业经营决策受到影响。 5、同业竞争警示线5% 公司上市时必须就持有企业5%以上股份的股东是否同企业存在同业竞争进行说明。如果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与企业存在同业竞争关系,将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能上市、挂牌的风险。 股改顾问建议: 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对于出资较多的股东,应当对其经营范围是否与创业公司进行冲突进行审查,谨慎对待。 6、临时提案权3% 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召开10日前提出临时提案并书面提交召集人。 7、代位诉讼权1% 在公司的股东、高级管理人员有挪用公司资金等侵犯公司利益的行为时,如果公司董事会怠于起诉,连续持股180日以上或者持有百分之一股份的股东有权自行向人民法院起诉。 股改顾问建议:

“甚荒唐,到头来为他人作嫁衣裳”—4招教会创业者掌握公司控制权!

从“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万科”创始人王石,再到形形色色的公司创始人,纷纷在夺取公司控制权的过程中败北,而痛失自己的“王朝”,被至于权利核心之外,没有了昔日大权独握的豪气,只能冷清清当个“富家翁”。 没有任何一个创业者希望自己苦心创立的结晶,到头来却成了他人的嫁衣裳。更可怕的是公司在别人的带领下偏离了自己最初的设想,最令人绝望的还是“梦想”的破灭。 那么如何在融资过程中,掌握公司控制权,让其按照自己设立的轨道前行而不产生偏离,最终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就成为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关心的头等大事。 除了注意控制融资节奏和股权出让比例外,还要注重在以下几个层面对公司的控制权进行把控,包括:股权层面、董事会层面、经营管理层面以及对产品和人的控制权。 1股权控制权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股权对控制权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因为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的权力机构,拥有对公司的终极控制权。股东大会常常对公司的重大事项具有决定权。如:修改公司章程、融资决定和董事会任命等。 控制股权可以通过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两种方式来实现:在绝对控股权情形下创始人持股达到67%,也就是达到三分之二,公司决策权基本可以完全掌握在手中。

如果实在没有能力掌握那么多的股份,那你至少要拥有51%的股权; 而相对控股权往往需要公司创始股东为持有公司股权最多的股东,与其他股东相比可以保持对公司的相对控制力。 2董事会控制权 虽然股东大会具有决定公司命运走向的最高权力,但公司的日常经营却是由公司董事会来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公司很少需要开股东会,所以也很少通过股东会的控制权来参与公司日常经营,只是在重大事件(如:修改章程、进行融资)的时候才召集一次股东会,或者要求股东签署决议等文件。

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

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一) 一、引言 公司控制权是一项有价值的资产,这一价值与规模经济或垄断利益无关,存在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Manne,1965)。公司控制权市场(themarketforcorporatecontrol)指不同的利益主体为谋求公司控制而以各种手段与方式为获取具有控制地位的公司所有权而相互竞争的市场。企业资本结构(CapitalStructure)又称融资结构(Financialstructure),指的是企业融通资金不同方式的构成及其融资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了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情况。企业的资金来源,按其具体渠道不同可分为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大类。内源融资即企业的留存收益,外源融资包括股票发行、债券发行、商业贷款、银行借款等;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负债和股本两类。本文采取的分类方法为后者。Willamson(1988)认为,股本和债务与其说是融资工具,不如说是控制和治理结构。股权和债权均对企业形成控制权,有着不同的控制权形式,共同构成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股权和债务既然是一种控制权基础,那么,他们二者特定的比例就会构成特定的控制权结构。股本和债务比例的变化主要与融资方式的选择有关系,选择什么样的融资方式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股本-债务比例,从而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控制和治理结构。哈特(1995)则认为,给予经营者以控制权或激励并不特别重要,关键的问题是要设计出合理的融资结构,限制经营者以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而追求他们自己目标的能力。本文在剖析我国资本结构的基础上,以股权结构为着眼点分析了资本结构对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影响,并对如何培育我国公司控制权市场,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 二、资本结构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 公司控制权的争夺作为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公司控制权转移方式,指的是各个不同的管理集团为夺取某个公司的决策控制权而采取的种种策略及行为。经营者拥有公司控制权可以直接或间接得到各种货币形态的收益,主要包括“控制权的共享收益”与“控制权的私人收益”。前者指由于大股东改善公司管理与监督所导致的公司价值提高,后者指大股东利用所掌握的控制权攫取公司收益。世界银行1999年的一份报告指出,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提高了股东股份的价值,通过公司控制权的转移实现了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主要方式有购并与代理权争夺两种。前者是公司控制权争夺的主要方式。公司购并可分为公司兼并和公司收购。公司兼并是指收购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权,使目标公司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公司收购是指收购公司通过资本市场,收购目标公司的部分股票,以取得目标公司控制权的行为。代理权争夺是持有异议的股东,通过资本市场征集委托表决权,以获得股东大会控制权的行为。股东权益的委托性是代理权争夺存在的基础。股东表决权可以委托给其他股东,造就了委托表决权的争夺,控制了委托表决权就能控制股东大会,进而控制董事会和掌握公司控制权。 1.资本结构与公司控制权争夺。企业的负债—股权比与其被购并的可能性负相关,这就是所谓的“债务杠杆效应”。由于债权的所有者不拥有控制公司的股票权,而股权的所有者拥有控制公司的投票权。因此,公司现任经理在具有对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进行安排的权力,而且其自身也拥有一定份额股权的情况下,便可以通过增加债务融资的数量,扩大自己占有或所能控制的股份比例,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与外来现实或潜在竞争者争夺企业产权控制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外来竞争者的购并壁垒,降低外来竞争者的购并能力,有效地抵御外来购并。因此,负债水平与被购并成功的可能性负相关,债务杠杆由此成为现代公司一种重要的抵御购并的策略。如上所述,经理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水平,改变自身的持股份额,进而扩大自己占有或所能控制的股份比例,这样,在职经理掌握企业控制权的概率相应增大,其在代理权之争过程中的主动性必然加强,从而降低了更有能力的潜在竞争者获取代理权成功的可能性。哈里斯和雷维尔(1988)在考察了投票权的经理控制

公司控制权设计供参考定稿版

公司控制权设计供参考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公司控制权设计(参考) 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设计控制权问题,第一种是股权控制。股权控制很好理解,即创始团队合计占股超过50%以上。但在实践中,这种情况一般只在企业早期存在。随着企业发展,创始团队的股份势必会由于人才引进与股权融资被不断稀释,创始人在企业上市前夕仍占有超过50%股权并不多见。 如果不控股,是否也可以控制公司呢?这就涉及到第二种方式:协议控制。有以下6种协议控制的模式: 1、京东款:京东上市前夕,刘强东的股份只有20%左右,但是他一直掌握着50%以上的投票权。因为京东采用了投票权委托的方式实现公司管理控制权,即有些后期进入的投资方将投票权委托给了刘强东行使。 2、视源款:一致行动人协议。视源股份是广州的一个高科技企业,早期的五个创始股东为了避免失去对公司的控制签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一致行动人协议的核心是,一致行动人约定在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等重大决策事项上,大家保持一致意见。如果内部意见协商达不成一致意见时,以指定的一位股东意见为准。 3、蚂蚁金服款:持股平台(有限合伙)。持股平台又分有限合伙与有限责任公司的模式。蚂蚁金服的经营团队都是通过两个有限合伙企业股东(杭州君瀚与杭州君澳)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有限合伙的决策权主要集中在普通合伙人(GP)手里,而这两个有限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GP)均指向同一家公司杭州云柏,而杭州云柏背后的唯一股东是马云。马云给团队分享了大量的利益,但并不会去分享公司的控制权。 4、海底捞款:持股平台(有限公司)。法人股东简阳市静远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海底捞50%股份,而在静远投资的背后,海底捞的实际控制人张勇夫妻俩持有超过2/3(68%,绝对控股)的股份,实际上实现了100%控制静远投资在公司层面的投票权。 5、华为款:虚拟受限款。虚拟受限款,顾名思义,一方面是虚拟股票,另一方面是有权利限制的股票。对于持有虚拟受限股的股东而言,通常(1)股份没有办理工商登

六大案例,再讲创始人如何掌握控制权

滳慧商学创始人高度强老师在广东解法律师事务所的大课中带来了公司控制和股权设计课程的讲解,引用六大案例(京东、汽车之家、马云蚂蚁金服、真功夫、泡面吧、逻辑思维),帮助律师朋友在公司治理中创造管理者思维,帮助企业家掌握控制权。 ★课程实录★ ?股权的核心是什么? 人类所有的资源都有限,人类最根本的方式是竞争,人类竞争的本质是争夺控制权。管理公司的本质是资源的抓取,获取资源的本质是竞争,竞争的本质是控制,对公司最核心的是控股。 ?控制权的几个关键点 67%、50%以上是掌握绝对控制权、34%是拥有一票否决权、20%以上不能同业竞争,不能投资同行业其他公司股份。 公司控制权 公司控制权包括主要三个方面:股权控制、董事会的控制、日常经营的控制。其中股权控制中除了比例控制以外,还可以通过约定方式进行控制。 案例1 汽车之家 在汽车之家的案例中,创始人李想早在2008年就已经转让了公司的控股权,无论是创始人李想还是后来的CEO秦致,如果在持有股权不足5%的情况下,还想把握公司的控制权,谈何容易? 小股份也可大控制

投票权从其他股东的股权中分离出来,主要有以下四种体现形式: 1、投票权委托,外部人委托内部创始人行使。 2、一致行动协议,内部人之间委托老大行使权力,违反协议就会失效。 3、有限合伙,GP普通合伙人来决策,LP有限合伙人没有决策权。 4、双股权结构,股票分AB股,A类和B类,国内主板上市不承认AB股,香港放开了AB股上市。非上市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AB股,可以进行约定。 案例2 双股权结构——京东 简单来讲,按照京东的AB 股规则,刘强东所持股票属于B 类普通股,其1 股拥有20 票的投票权(一般美国上市公司的AB 股投票权比例是1:10 ),而除刘强东之外的其他股东所持股票属于 A 类普通股,其1 股只有1 票的投票权。所以,虽然刘强东此番成为了京东的第二大股东,但是他仍然拥有超过80% 的投票权,这也是为什么说京东仍是一家刘强东说了算的公司。 案例3 有限合伙的架构蚂蚁金服 根据阿里巴巴公示的信息以及蚂蚁金服工商登记的信息,我们发现,马云虽然在蚂蚁金服上市前最终持有的比例不超过8.8%,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情况类似,但是马云通过自己的独资公司以管理合伙人(GP)的身份控制杭州的两家有限合伙企业,这两家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LP)分别是阿里员工和阿里巴巴的湖畔合伙人,这两家有限合伙企业在蚂蚁金服上市前将持有不少于51%的股份。也就是说,马云将能够以不超过8.8%的股权比例实现对蚂蚁金服上市前半数以上股权的控制。 把股东都放在一个有限合伙里面,让其间接持有股权,同时,让创始人或其名下公司担任GP,控制整个有限合伙,然后通过这个有限合伙持有和控制公司

创始人如何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创始人如何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组公司,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两组公司的差别:第一组是阿里京东百度,第二组是俏江南,1号店和雷士照明。 当然这两组公司可以拿来做比较的地方有很多,今天我们说的只是他们的创始人到今天为止在公司的一个情况和现状。第一组公司的创始人,阿里的马云,京东的刘强东,百度的李彦宏,他们从进公司到今天,一直都在公司而且是公司核心的灵魂人物,牢牢把握着控制权,带领着公司往前发展。 而第二组公司,俏江南的创始人张兰,1号店的创始人于刚,雷士照明的创始人吴长江,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已经不在公司的董事会里,也不在公司的管理岗位上,有的甚至在公司的股权也没有了。 这些其实都是一些不错的公司,但是创始人在公司的境况却非常不一样。造成不一样的原因有很多,从法律上来讲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对公司控制权的把握是不一样的。 第一组公司的创始人从公司初期、到发展、到最后上市都牢牢把握住了公司的控制权,而第二组的创始人则因为一些共性的原因导致他们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和控制地位。

如何维持公司的控制权 通过今天的讲座,希望分享给大家的是创始人如何保持和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那么要实现创始人的控制地位的话,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一个公司的治理机制或者它的组织是一个什么样子。只有明白了这个,我们才能从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上面做一些相关的安排和设计,来巩固或者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 首先,从公司的治理结构上来讲,是一个三层的治理结构:最上面的也是公司最高的一个权利机构---公司的股东会,第二个是董事会,第三个是管理层。股东会是由公司所有的股东组成的,那么在股东会上,所有人都是按照他在公司所持有的表决权的数量或者比例来决策公司的一些重大的事项,所以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它不是按照人头,而是按照你所持有的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的数量或者比例来决定的。一股往往是一个表决权,按照一股一票的原则。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境外的结构下,一般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里面也有分ClassA和ClassB,有些类型是可以设置成一股多票的,这是大家要注意的。但是在境内的公司法下,分成两种情况: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的情况下,公司法原则是按照出资比例来行使表决权,也就是一股一票的原则,但是股东之间可以在章程里面去做额外的约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