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条件的初探

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条件的初探

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条件的初探

马卓勋;陈生熬;宋勇;李东兵;任道全

【摘要】通过在不同温度、盐度、溶氧量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初步探讨叶尔羌高原鳅人工繁殖的孵化条件.本实验每组只设置一个变化因子,其余因子参照其他鱼类资料和前期所做的预实验结果相互结合设置参考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对比中,在18~20℃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18℃孵化率最高;盐度变化条件下,盐度为3‰~4‰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盐度4‰孵化率最高;在溶氧设置变化时,溶氧偏高的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溶氧12 mg/L 孵化率最高.初步探究叶尔羌高原鳅在进行人工繁殖时,孵化水体温度为18℃、盐度为3‰~4‰,溶氧为7~12 mg/L,在该条件下,该鱼的孵化率较高.同时为保护和开发养殖叶尔羌高原鳅奠定基础.

【期刊名称】《塔里木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30)001

【总页数】6页(P8-13)

【关键词】叶尔羌高原鳅;温度;盐度;溶氧;孵化率

【作者】马卓勋;陈生熬;宋勇;李东兵;任道全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7

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隶属于鲤形目、

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地方名为狗头鱼[1,5]。叶尔羌高原鳅在

鳅科鱼类中属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之一,成体体长可达35 cm;前躯多呈圆桶形,

接近棍棒型,胸鳍部的躯干是鱼体最粗部分;腹部比较平坦,后躯渐侧扁,尾柄很短,尾柄高不及尾柄长的1/2。

该鱼也是塔里木河的土著优势物种,是沿河居住人群喜欢食用和垂钓的主要对象。随着塔河水流量的减少,开荒种植面积增加,垦荒而截流水源造成生态破碎化,影响了该鱼的生殖回游及产卵环境;该鱼的生殖、生活条件不断恶化。叶尔羌高原鳅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造成乱捕滥猎,该鱼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保护该鱼和开发养殖该鱼就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对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条件的报道较少,温度、盐度和溶氧往往决定整个繁育工作的成败,更是进行是人工繁育和养殖该鱼的先决条件[6,10]。本文初步设置单因子变量,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盐度、不同溶氧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卵,比较出孵化时的最佳温度、盐度和溶氧量,为人工繁殖奠定基础,为保护和开发养殖该鱼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亲鱼的选择

实验站养殖或野外直接捕捞的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

1.1.2 人工催产、受精

配制2%的食盐溶液,对催产用具消毒。用促性腺素和欧地酮按比例混合混匀,配置待用。将鱼按雌雄1∶1的比例进行分组,每组10条。用称取鱼的重量并记录,算好该注射催产素量,采用腹腔注射法。注射24 h后开始产卵,所以必须准备类似于水草的卵黏着物,本实验采用棕榈,散放在鱼缸中,进行卵的收集工作。

收集卵时,准备好刷子,培养皿等用具,用具都必须经过消毒处理。等到次日,可以观察到棕榈上出现大量的的鱼卵。捞起水中的棕榈,用消过毒的刷子将鱼卵刷下,刷入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受精卵收集完毕,准备孵化待用。

受精卵的评价:优质卵颗粒饱满,色泽光鲜,透明度好,卵径大,光滑圆润有弹性;劣质卵颗粒狭小,暗淡无光,透明度差,死卵呈白色,卵径小,弹性度差,死卵干瘪,吸水膨胀慢且不充分;严重过熟的卵,不能迅速吸水膨胀或不膨胀,很快死亡;

过熟已久的退化卵,卵粒变成深黄色糊状物,即将崩解腐化。

1.2 孵化条件设置

1.2.1 孵化分组

首先随机选择卵径差异较小的受精的鱼卵进行分组。选色泽鲜亮的受精卵,发白的弱化的受精卵全部剔除出去。

实验前期进行了多次的预实验,通过多次的预实验的结果和参照同科鱼类资料设置:盐度3‰,溶氧10 mg/L,PH7. 2,温度18 ℃的孵化条件中进行孵化。因此在

进行后续实验中,其因素均按照预实验结果和参照同科鱼类资料为标准设定设置。

1.2.2 孵化温度设置

参照陈生熬,宋勇等的关于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热耐受性的初步探究的文献和前期进行的预实验的结果相结合[11],进行温度分组。温度设置16 ℃、18 ℃、20 ℃、22 ℃。见表1。温度的不够的组用热水棒加热水体,要用温度计时刻监测。表1 对孵化温度的设置(盐度为3‰、溶氧为10 mg/L、pH为7. 2)温度

(℃)16182022卵数(粒)100100100100

1.2.3 盐度设置

分组依据施兆鸿等不同盐度下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的文献和前期进行的预实验的结果相结合[12],进行盐度分组。将盐度分为四组。用氯化钠、蒸馏水制成2‰、3‰、4‰、5‰的盐溶液,设置养殖水体(养殖水体盐都为4. 5‰)为对照组。见表2。溶液配置好后,用培养皿盖斜盖上,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表2 对孵化盐度的设置(温度为18 ℃、溶氧为10 mg/L、pH为7. 2)盐度(‰)2345卵数(粒)100100100100

1.2.4 溶氧量设置

分组依据施兆鸿等不同盐度下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的文献和前期进行的预实验的结果相结合[12],进行溶氧分组。设置为为静止水体,间断充氧水体,连续充氧水体。见表3。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组中的溶氧量使用邦沃-HD1000 ppb级溶解氧分析仪进行实时监控,溶氧不足的及时增氧补充。间隔充氧的时间依据前期进行的耗氧量实验得到的结果,设定为3 h/次。每次充氧8~10 min。

表3 对孵化溶氧的设置(盐度为3‰、温度为18 ℃、pH为7. 2)实验组静止水体间断充氧水体连续充氧水体氧含量(mg/L)71012卵数(粒)100100100

1.2.5 孵化出的水花评价指标

表4 水花评价指标鉴别方法优质苗劣质苗体色群体色素相同,无白色死苗,身体清洁,略带微黄色或稍红群体色素不一,为"花色苗",具白色死苗。水花拖带污泥,体色发黑带灰游泳情况在容器内,将水搅动产生漩涡,鱼苗在漩涡边缘逆水游泳水花大部分被卷入漩涡抽样检查在白瓷盆中,口吹水面,鱼苗逆水游泳。倒掉水后,鱼苗在盆底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圆圈状在白瓷盆中,口吹水面,水花顺水游泳。倒掉水后,鱼苗在盆底挣扎力弱,头尾仅能扭动

2 实验结果

2.1 卵的评价结果

本试验收集的叶尔羌高原鳅卵受精卵:大部分,色泽光鲜,圆润,透明度好。但也存在有卵径小,有死卵和干瘪现象。进行实验时,选取色泽鲜亮的优质受精卵。2.2 在盐度为3、溶氧为10 mg/L、pH为7. 2的水体中,在不同温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率见表5。

表5 不同温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率温度(℃)16182022受精卵数

(粒)100100100100水花数(尾)30685545孵化率(%)30685545

2.3 在溶氧为10 mg/L、pH为7. 2、温度为18 ℃的水体中,在不同盐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率见表6。

表6 不同盐度下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率盐度(‰)2345养殖水体(4.5)受精卵数(粒)100100100100100水花数(尾)4358654451孵化率(%)4358654451

2.4 在盐度为3、温度为18 ℃、pH为7. 2的水体中,在不同溶氧条件下叶尔羌

高原鳅卵孵化率见表7。

表7 不同溶氧下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率孵化水体静止水体间断充氧水体连续充氧

水体氧含量(mg/L)71012受精卵数(粒)100100100水花数(尾)485260孵化率(%)485260

3 分析与讨论

3.1 卵的评价结果表明

此次实验中收集的叶尔羌高原鳅的受精卵普遍圆润,色泽光鲜,透明度好,但也存在卵径小直径仅仅在0. 1 mm~0. 5 mm,有死卵和干瘪卵。但是在自然条件下,该鱼的繁殖情况却令人堪忧,造成原因由于叶尔羌高原鳅的栖息繁殖环境遭到破坏,生境破碎化严重,影响该鱼洄游,个体繁殖力降低。而捕捞和垂钓强度并没有降低,导致叶尔羌高原鳅的繁殖低龄化,繁殖亲鱼个体较小,绝对怀卵量大幅度降低。同时在温度较低(本实验在16 ℃时)的繁殖水体中水霉的破坏该鱼卵,坏死和干瘪比

率可高达20%,严重影响该鱼的自然繁殖。

3.2 据表5的结果表明

在18 ℃~22 ℃之间孵化率较高;同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升高而

缩短。但过高的温度(本实验为22°),对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有明显的影响,孵化率降低,畸形胎较多,弱苗较多。由表5得到18 ℃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最高,20 ℃仅次于后。叶尔羌高原鳅是塔里木河水系的土著鱼类。塔里木河

水系周边海拔平均100 m,这与内地有些省海拔基本一致,其孵化的最适温度与

四大家鱼的孵化温度十分接近,在陈永柏等对四大家鱼产卵水文水动力特性研究综述中天然情况下四大家鱼在20~24 ℃之间产卵活动最为频繁[13]。在16 ℃和

22 ℃时,叶尔羌高原鳅的孵化率相似,但在16 ℃孵化水体中滋生了大量的水霉,导致了大量的卵出现了死亡现象,造成孵化率明显降低。

3.3 据表6的结果表明

在盐度2‰~5‰的范围内,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会增加,但过高的盐度和

过低的盐度(本实验为5‰~2‰)会导致鱼卵出现干瘪或者膨胀裂开的现象。在盐度3‰~4‰之间的孵化率最高,养殖水体中的盐度也适合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刘阳等对盐度与pH对花鲈孵化、初孵仔鱼成活及早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中也表明盐度对于其受精卵的孵化效率有很大的影响[14]。在塔里木河水体中,其盐度大大的高于5‰,其原因在于农田灌溉,排出盐碱到塔里木河,塔里木河盐碱

度逐年升高。使叶尔羌高原鳅鱼卵出现干瘪导致孵化率明显下降,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因此对于叶尔羌高原鳅栖息繁殖环境胡保护治理刻不容缓。

3.4 根据表7结果表明

一般来说,溶氧条件越高,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越高,本实验充氧水体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高达60%,而静水水体则低至45%。间断充氧水体。其孵化率为52%。在陈永柏等对四大家鱼产卵水文水动力特性研究综述中也表明连续的充

氧水体可以使卵更大面积的接触水体氧气提高卵的活性[13],高的溶氧同时也抑制灭杀了水霉等治病细菌的生成。并且间断或者连续的水体能够很好的刺激带动鱼卵的翻滚运动从而增强了鱼卵的活性,导致了孵化率大大的提高。

4 结论

在此次试验中盐度3‰,溶氧10 mg/L,pH7. 2下温度在18~20 ℃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18 ℃为孵化率最高温度;在温度度18 ℃,溶氧10 mg/L,pH7. 2下盐度为2‰~4‰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4‰为孵化率最

高盐度;在盐度3‰,温度18 ℃,pH7. 2下,溶氧12 mg/L为孵化率最高溶氧。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孵化水体温度为18 ℃、盐度为3‰~4‰,溶氧为7~12

mg/L,在该条件下,该鱼的孵化率较高。但是相比于四大家鱼的孵化率可达到90%以上依旧显的很低,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4.1 由于近几十年来的人类活动影响剧烈导致了叶尔羌高原鳅的栖息繁殖环境遭到破坏,生境破碎化严重,影响该鱼洄游,个体繁殖力降低。而捕捞和垂钓强度并没有降低,导致叶尔羌高原鳅的繁殖低龄化,繁殖亲鱼个体较小,绝对怀卵量大幅度降低。因此叶尔羌高原鳅鱼卵的直径仅仅在0. 1 mm~0. 5 mm。

4.2 在本实验中在16 ℃时。实验养殖水体中出现了大量的水霉,导致了鱼卵的大

量死亡。在自然环境中塔里木河水系水源多来于冰川雪融水,常年温度较低,在加上人为活动,污染水体。导致水体中的治病生物病毒大量繁殖。大量的外来入侵鱼类吞食鱼卵。叶尔羌高原鳅鱼卵的存活率日益下降。

4.3 本次实验采取的是避光在室内进行,对于光照的探究并无深入进行。光照是否能提高叶尔羌高原鳅鱼卵的孵化率,有待于后续实验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生熬,宋勇,张明刚,等.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鱼苗培育初探[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8(02):27-28.

[2] 陈生熬,宋勇,王智超,等.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人工繁殖试验[J].特产研究,2008,30(04):28-30.

[3] 陈生熬,宋勇,姚娜.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引种试验[J].新疆农业科

技,2008(05):73-74.

[4] 陈生熬,姚娜.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的生物学调查[J].水生态学杂

志,2008,29(05):100-102.

[5] 袁国映.新疆脊椎动物简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15-18,31.

[6] 戈志强,沈其璋,喻叔英.大银鱼移植、增殖放流技术的探讨[J].淡水渔

业,1999(01):11-13.

[7] 史为良.放流鱼苗是银鱼增殖的关键措施[J].水利渔业,1997(03):9-11.

[8] 熊志帮,余弟国,罗成勇.大银鱼人工孵化试验技术探讨[J].渔业致富指

南,1998(10):34-36.

[9] 朱松泉.中国条鳅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8.

[10] 武云飞,吴翠珍.青藏高原鱼类[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7,15.

[11] 陈生熬,王智超,宋勇,等.塔里木河流域叶尔羌高原鳅热耐受性的初步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05):22-26.

[12] 施兆鸿,彭士明,尹彦强,等.不同盐度下条石鲷胚胎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9,28(03):471-476.

[13] 陈永柏,廖文根,彭期冬,等.四大家鱼产卵水文水动力特性研究综述[J].水生态学杂志,2009,30(02):130-133.

[14] 刘阳,温海深,李吉方,等.盐度与pH对花鲈孵化、初孵仔鱼成活及早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7,41(12):1867-1877.

叶尔羌高原鳅一龄鱼种池塘人工饲养试验

叶尔羌高原鳅一龄鱼种池塘人工饲养试验作者:向伟,范镇明,陈生熬 来源:《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6期 摘要:目前国内对叶尔羌高原鳅的关注度、研究及开发等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化 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技术尚未开展,为有效开发与保护新疆重要的优势土著鱼类叶 尔羌高原鳅,本文对叶尔羌高原鳅一龄鱼种土池塘人工饲养试验进行了总结,为叶尔羌高原鳅 规模化苗种的培育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叶尔羌高原鳅;一龄鱼种;人工饲养 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Hedinichthys)yarkandensis (Day)),又名叶尔羌条鳅,狗头鱼。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鳅科(Cobitidae),条鳅亚科(Nemacheilinae),高原鳅属(Triplophysa Rendahl)[1],广泛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水系,是新疆重要的优势土著鱼类之一。常栖息于砂质缓流浅水底层,以水生底栖动物 摇蚊幼虫、寡毛类、鞘翅目昆虫幼虫等为主的杂食性偏肉底层鱼类。叶尔羌高原鳅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肌间刺少、口感好、营养价值高、脂肪含量低、可食用部分大、便于烹饪(如 火锅等)等深受当地居民的青睐,现已成为当地各民族群众喜食的高档名贵鱼类,消费量逐年 增加,市场供不应求,养殖前景十分看好。2016年6 ~ 11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产技术推 广总站与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阿拉尔农场进行了叶 尔羌高原鳅一龄鱼种土池塘人工饲养试验,并取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为土池塘1口,面积1 267.3 m2,水深0.5 ~ 1.4 m,土质为砂黏土,长方形, 东西走向,避风向阳。试验用水为地下水,pH值6.5 ~ 7.6,水中溶解氧为7.5 ~ 9.0 mg/L,水质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水源充足,换水采用潜水泵,潜水泵垂直池底安置在2 m × 2 m × 2 m的网箱中,网目5 mm,池塘安装2台0.75 kW喷水式增氧机,电力有保障。试验期间保持池塘水深在0.8 ~ 1.4 m。 1.2 清塘、消毒及施肥 5月20日抽干池水,晾晒; 6月1日向池塘注入地下新水30 ~ 40 cm,用生石灰160 kg 兑水化浆全池泼洒,6月4日在池塘一角施入发酵腐熟的畜禽粪200 kg,加新水至50 ~ 60 cm,每隔1 d搅动1次,培育浮游生物。 1.3 放苗

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条件的初探

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条件的初探 马卓勋;陈生熬;宋勇;李东兵;任道全 【摘要】通过在不同温度、盐度、溶氧量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受精卵,初步探讨叶尔羌高原鳅人工繁殖的孵化条件.本实验每组只设置一个变化因子,其余因子参照其他鱼类资料和前期所做的预实验结果相互结合设置参考值.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变化对比中,在18~20℃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18℃孵化率最高;盐度变化条件下,盐度为3‰~4‰时,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盐度4‰孵化率最高;在溶氧设置变化时,溶氧偏高的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卵的孵化率较高,溶氧12 mg/L 孵化率最高.初步探究叶尔羌高原鳅在进行人工繁殖时,孵化水体温度为18℃、盐度为3‰~4‰,溶氧为7~12 mg/L,在该条件下,该鱼的孵化率较高.同时为保护和开发养殖叶尔羌高原鳅奠定基础. 【期刊名称】《塔里木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8(030)001 【总页数】6页(P8-13) 【关键词】叶尔羌高原鳅;温度;盐度;溶氧;孵化率 【作者】马卓勋;陈生熬;宋勇;李东兵;任道全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17 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隶属于鲤形目、 鳅科、条鳅亚科、高原鳅属、鼓鳔亚属,地方名为狗头鱼[1,5]。叶尔羌高原鳅在 鳅科鱼类中属于个体较大的鱼类之一,成体体长可达35 cm;前躯多呈圆桶形, 接近棍棒型,胸鳍部的躯干是鱼体最粗部分;腹部比较平坦,后躯渐侧扁,尾柄很短,尾柄高不及尾柄长的1/2。 该鱼也是塔里木河的土著优势物种,是沿河居住人群喜欢食用和垂钓的主要对象。随着塔河水流量的减少,开荒种植面积增加,垦荒而截流水源造成生态破碎化,影响了该鱼的生殖回游及产卵环境;该鱼的生殖、生活条件不断恶化。叶尔羌高原鳅营养丰富,肉味鲜美,造成乱捕滥猎,该鱼的市场价格不断攀升,保护该鱼和开发养殖该鱼就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对叶尔羌高原鳅卵孵化条件的报道较少,温度、盐度和溶氧往往决定整个繁育工作的成败,更是进行是人工繁育和养殖该鱼的先决条件[6,10]。本文初步设置单因子变量,通过在不同温度、不同盐度、不同溶氧条件下孵化叶尔羌高原鳅卵,比较出孵化时的最佳温度、盐度和溶氧量,为人工繁殖奠定基础,为保护和开发养殖该鱼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亲鱼的选择 实验站养殖或野外直接捕捞的性腺发育良好的个体。 1.1.2 人工催产、受精

叶尔羌高原鳅室外池塘流水养殖试验

叶尔羌高原鳅室外池塘流水养殖试验 姚娜;陈生熬;宋勇;任道全;向伟 【期刊名称】《科学养鱼》 【年(卷),期】2017(0)9 【摘要】目前,叶尔羌高原鳅的人工培育模式还未成熟,驯养方式欠佳。本研究通过在室外池塘流水养殖叶尔羌高原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是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本文就叶尔羌高原鳅在室外池塘养殖的模式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试验动物:采用繁殖出的50日龄仔一代叶尔羌高原鳅幼体。试验池塘:2个池塘,均为10亩,并联排列。试验饲料是草鱼鱼种浮性料。试验用水:井水24小时曝气、p H 8.0、溶氧5毫克/升、温度(17±2)℃,抽入蓄水池,并在蓄水池中装1台500瓦水泵进行2次曝气,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姚娜;陈生熬;宋勇;任道全;向伟 【作者单位】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843300;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843300;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843300;新疆阿拉尔市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843300;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养殖条件下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昼夜节律 [J], 王帅;宋勇;任道全;祝川;陈生熬 2.养殖温度对叶尔羌高原鳅摄食及主要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J], 王帅;宋勇;任道全;刘利林;郭永洪;陈生熬 3.叶尔羌高原鳅一龄鱼种池塘人工饲养试验 [J], 向伟;范镇明;陈生熬 4.叶尔羌高原鳅室内玻璃钢流水槽养殖试验 [J], 陈生熬;杨波;任道全;宋勇;姚娜;范镇明 5.叶尔羌高原鳅的温室大棚生态养殖技术初探 [J], 郑珂;严俊贤;魏杰;聂竹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渔业局关于补充完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申报材料的通知

农业部渔业局关于补充完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区申报材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9.09.30 •【文号】 •【施行日期】2009.09.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渔业资源 正文 农业部渔业局关于补充完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申报 材料的通知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厅(局),海区渔政局: 经我局组织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评审委员会评审,有58个申报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基本符合条件。为确保第三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时审定并公布,请根据《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划定工作规范(试行)》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评审委员会意见,进一步补充完善申报材料: 一、依照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评审委员会意见(见附件1),进一步核定和规范保护区名称。 二、核定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用文字和地理座标说明保护区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参见附件2),并确定核心区的特别保护期。 三、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标示保护区的功能规划图(参见附件3)。 请各相关单位按照上述要求抓紧对保护区申报材料进行完善,并于10月30日前(以邮戳为准)以省级渔业主管厅(局)、海区渔政局为单位将材料报送我局,

有关材料电子版同时发送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中心。 联系人:刘立明杨文波 联系电话:(010)59192958 68673940 传真:(010)59192965 68673940 电子邮件:******************.cn **************.cn 附件1:拟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点修改意见 附件2:范本一:长江扬州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范本二: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范本三:扎陵湖鄂陵湖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附件3:范本一:长江扬州段四大家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功能区规划图(略) 范本二: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功能区规划区(略)范本三:扎陵湖鄂陵湖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功能区规划图(略)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附件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