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一、主要人物介绍

1、公司主要任务人物:

隋元柏: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集团公司董事长

高峰: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董事、证券办主任同时又是集团公司子公司烟台东方玉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跃:总会计师、财务总监

2、会计师事务所及主要人物:

2001年及以前年度年报的审计师为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但从2002年度改聘山东正源信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刘天聚: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

赵永兰,孙祥祚,徐艳燕,刘学伟:为东方电子审计过的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们。

二、公司简介

东方电子公司全称为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东方电子(000682)。东方电子一度被誉为经典蓝筹股、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是中国配电自动化的龙头企业,也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东方电子自1997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走势凌厉,在股本大幅扩张的同时每股收益也保持在0.5元以上。每年利润率大幅增长的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也成倍上涨:

表1:东方电子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到东方电子1998-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总计多达27亿元,占到整个农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市场的60%。

三、惊人业绩是否可信?

1、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电力自动化占了销售大头,其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才是东方电子的起家之本。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到公司从1998年至2000年这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就占市场份额的60%,我国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发展的企业有200多家,其中当时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行业中就主要有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瑞、东方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同时,在高级软件开发上,清华占龙头地位;硬件系统的开发上,则南瑞和电科院居首位;东方电子只是服务于行业的宝塔下方领域。但是,只能充当配角的东方电子却占有这个行业打扮的市场份额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无法相信。

2、再看表1中东方电子的高利润率更是罕见。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曾得出过如下结论:“单从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企业的角度来说,百分之三十几的利润还是显得有点过高。一般来说,利润率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几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1998年以后,即使利润率较高的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利润率也不过10%—30%,而在利润率较低的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这个数字还不到10%。因此,高达50%的利润率未免让人觉得失真。

3、东方电子低价接单与高人力成本在业界更是众所周知。例如,北京四方与东方电子在争夺地市级电力调度市场的几次交锋中,东方电子几乎都比北京四方的报价低40%左右,从而成功拿走订单。而北京四方的投标报价一般只能维持10%左右的利润率,若报价再低40%,利润率又会降到多少?同时,东方电子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人力成本奇高。东方电子在

人力资源上采取高薪聘请与期权期股的方法,且在初期,公司承诺内部职工股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且拥有3000名左右的员工,其中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就有1800多名;而四方公司员工仅有300名还不及东方电子的一个部门。这使我们不禁惊叹,低40%的报价,10倍的人力成本,东方电子的高利润率究竟从何而来?

四、事实真相及公司造假历程

1、东窗事发

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对东方电子展开调查。9月7日,东方电子披露正在接受证监会调查,令公司违规炒股、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大案曝光。2002年4月30日,东方公司公告将最近几年出售股票所得收入共计10.39亿元列为其他应付款,使得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被打入ST。后经典查核实,并进司法、会计审计,东方电子自1997年至2000年上半年,共计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7.0499亿元,占历年销售收入总额高达47%,也就是说有接近一半的销售收入都是虚假的。

2、造假历程

东方电子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1月8日至10日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于1997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而在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的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的隋元柏与董秘高峰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内部职工股以减少分红压力。于是隋元柏指使当时的财务负责人王跃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的名义购买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1.60元。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就是为公司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空壳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且公司在购买股票时还尚未成立。

随后在1996年根据国家政策有关规定,便将1000万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隋元柏从老家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到了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1996年又从一级市场购买了44万股内部职工股,用同样的方法将这44万股过户到了4个自然人账户中。即公司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被分散到44个自然人账户中交由公司证券部掌管。

12

成6830万股,其构成如下:

而在上市第一天隋元柏就开始了业绩造假:

(11月底)所获利5000万计入东方电子主营业务收入

(1月20日)自有资金5000万

(1月24日)花费近5000万购入股票

(11月底)抛售股票获得资金1亿

为此,公司形成了在隋元柏指挥下的由证券部、财务部和经营销售部门分工合作形成的“造假小组”。证券部主要负责抛售股票提供资金,每年抛售的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披露前,每次抛售的数额视公司的业绩需要而定。

经营销售部门则主要负责伪造合同和发票。隋元柏指使销售部门人员采取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发票、粘贴复制伪造合同等四种手段伪造销售合同共计1242份,合同金额17.2968亿元,虚开销售发票2079张,金额17.0823亿元,由此虚增了主营业务收入。有时为了将假账做的更逼真,隋元柏还会指使销售部门人员与个别客户串通勾结,先汇款给客户再由客户汇款到公司账户,做出销售商品的假象。

财务部则负责资金和做假账。为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总会计师方跃与银行人员相互串通,通过在银行设立的东方电子户头、账户,中转拆分由证券公司所得的收入,同时,为应付审计,共伪造了1509张银行对账单。

五、审计情况

公司自上市以来都是由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且出具的报告均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在2001年,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原因是:公司将近几年出售股票收入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将全部收入扣除税收以外的其他部分暂挂“其他应付款”科目,待证监会的处理下达后再进行调整。在2001年之后,ST 东方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聘请2002年度公司财务审计机构的议案》,决定不再继续聘用山东烟台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改聘山东正源和信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为2002年度财务审计机构。下表为2001年以前东方电子每年的审计师事务所与审计意见:

东方电子 44个自然人账户

证券公司

表2:东方电子每年的审计师事务所与审计意见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从东方电子1997年上市以来,1998年至2000年均是由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的,且三年来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均是无保留意见。对于东方电子令人匪夷所思的剧增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奇高的利润率,注册会计师们应该提出质疑,并进行缜密的查证。但山东烟台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并没有保持职业谨慎态度,也没有履行注册会计师应尽的义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

(2)没有尽到“揭露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舞弊错报”的审计职责;

(3)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即没有遵守独立审计准则。

综上,可以认为山东烟台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对东方电子的财务报表审计是审计失败。下面本文将从审计方法、审计准则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

1、函证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应详细了解被审单位某些经纪业务的实际情况并核对某些往来账户,尤其是对像东方电子这样销售业务频繁的企业,函证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也是注册会计师应严加审计谨慎处理的一个环节。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当期的原始凭证抽样,并寄函给相关单位进行确认。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声称他们曾选择一些客户进行函证(接近200封),但回函情况不是很理想(大约100封)。按照常规,如果回函情况不好,会计师事务所要么采取替代程序进一步证实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真实情况,要么出具“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我们可以看到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既没有采取替代程序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另一方面,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审计人员应亲自向银行和第三方发询证函,以验证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的真实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所负责审计的有关人员却把应亲自进行的调查、询证等工作交由东方电子去完成,导致东方电子员工与银行串通舞弊,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信息。注册会计师对部分回函印章不规范以及回函是复印件、传真件等不正常情况亦未认真审查,没有保持审计人员基本的职业谨慎。可以说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尽到“揭露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舞弊错报”的审计职责,出具了不适当的审计报告。

2、多方面比较分析

审计人员在对公司进行审计之前就应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整体盈利情况以及被审单位所处的行业地位。上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东方电子在调度自动化行业中仅仅是配角的地位,但是市场份额却占到了60%,不得不会引起外界关注与怀疑。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一直对东方电子进行审计,不可能不对东方电子的行业及行业地位有些许了解,只要稍加留意便能发现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率存在造假嫌疑,时刻保持怀疑态度也是对审计人员的必

然要求,同时也要保证对相关重要非会计信息应有的关注。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中特别注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应当考虑:(一)会计信息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二)会计信息和相关非会计信息之间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可将所审计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与所在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进行比较。”不能不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所审计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与所在行业中的其他单位的科比信息进行比较,违反了这一准则。

3、独立审计准则的缺陷

在东方电子的同行对其收入与利润质疑之时,会计师事务所却对此置若罔闻,并把自己审计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独立审计准则》的缺陷:对合同签署完毕,并且款项已经收回的合同,并没有要求落实合同的真伪情况,而该公司以往提供的有关供货合同、银行资金到账情况等都是没有任何疑义的。按照正常的审计程序,很难发现公司体外运行的真实情况。

综上所述,尽管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最终审计失败有一部分原因可以归咎于准则的缺陷,但其还是违背了准则的要求,没能保持注册会计师应有的职业谨慎出具了不适当的审计报告,没有尽到“揭露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舞弊错报”的审计职责。欺瞒了社会大众与众多报表使用者。

六、案件结果

2002年5月14日,乾聚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刘天聚因涉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6月20日经烟台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因健康问题取保候审。

2003年1月17日,烟台市中级法院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判处原东方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隋元柏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款5万元;判处元公司董秘高峰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5000元;判处原总会计师方跃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50000元。该刑事判决于2003年1月28日生效。

2002年8月,东方电子因提供虚假报表每股收益跌至面值以下,被深交所特别处理戴上了“ST”的帽子。而就在2003年,证监会将东方电子10.39亿元非法炒股收益的处置权下放给了山东政府,而山东省政府再下放至烟台市政府,由其主管的烟台市审计局提出处置意见。12月,烟台市审计局将非法炒股收益10.39亿判还给东方电子集团,由集团公司对上市公司进行债务豁免,使东方电子每股净资产重新恢复到面值以上,得以摘掉“ST”的帽子和恢复融资功能,免去了被退市的风险。

七、经验教训与建议

经过对东方电子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来说,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发表了不适当审计报告;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的上市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

1、在公司人事任命方面。东方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也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集团公司还与上市公司在同一个办公楼里办公。同时上市公司董秘也就是本案件造假过程中重要的一员,他也同时担任了与上市公司业务密切的集团公司子公司烟台东方玉麟电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同时又是上市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董事、证券办主任,可谓身担多职。这样就为个别高管徇私舞弊,造假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上市公司应着重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实行分权与监管机制,防止一股独大带来徇私舞弊与更多内幕交易,从源头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2、另一方面,做为注册会计师,更应该练好“基本功”,不仅仅是要学习书本上的审计理论,更要不断在实践中培养自己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就本案例来说,东方电子的巨额主营业务收入应该引起注册会计师的注意,只要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时刻谨慎保持职业谨慎度并持有怀疑的态度,并且能认认真真的执行审计的各项程序(如在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能亲自发出函证并对回函亲自查阅,面对不理想的回函情况能积极

采取替代程序),就一定会发现其中的“猫腻”。同时,注册会计师在重点关注高风险业务或交易的同时,还应当关注不合理财务信息,进行多方复核,最终在风险已经存在的情况下,视风险的不同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以转移、分散、规避审计风险。

3、从法律准则层面来说,我国应不断完善改进审计执业准则体系。本案例中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最终将审计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独立审计准则的缺陷,可能是事务所的借口,但我国审计准则在当时的确还不够完善,因此让他们钻了漏洞打了擦边球。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是这一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从注册会计师的教育、学习,到执业过程中的每一个点滴,均以执业准则作为依据。对高质量的准则体系的追求,是一个不可间断,不可废止的工作。在不断完善执业准则体系的同时要保证体系的连续性与一体性,审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各个环节都不可以拆分,应贯穿在一起。同时还要保证准则体系的可操作性,审计师是要进行实务性操作的,不能纸上谈兵,因此准则也要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2013年审计案例与分析二专试卷A卷

江西财经大学 12-13第三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试卷代码:02542授课课时:32课时考试用时:110分钟 课程名称:审计案例分析适用对象:注会二专 试卷命题人:廖义刚试卷审核人:吉伟莉 一、材料分析题一。(本题50分) 在20世纪70年代末,威廉·纳什温特获得多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员的工作。多泰公司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朴次茅斯市,是一家上市的食品公司。威廉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他工作努力,十分敬业,给上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就被提升为多泰公司格林温斯分公司的总经理。这使他的薪水几乎翻了一番。格林温斯分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大货栈,它向位于东海岸的零售店批发冷冻食品。 纳什温特很快发现,管理大规模的批发公司比从事销售要复杂得多,而且压力也更大。在被提升后不久,纳什温特因其部门的糟糕表现而受到公司总部的批评。由于没有完成利润目标,威廉·纳什温特受到了几次严厉的批评。而这些利润目标在他看来是不现实的。在此之后,威廉·纳什温特决定自己控制事态的发展。这位年轻的经理开始在报给总部的月度报告中编造虚假存货。通过虚增月度存货余额,纳什温特降低了本部门已销商品的成本,从而增加了总利润。 几年以后,在谈到此事时,纳什温特认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无限期实施他的欺诈行为。相反,他只是把这种行为看做是解决短期问题的一种方法。“我总是认为我们部门总有一天会赚到与编造的数据一样多的合法利润来调整虚假的数据。”但不幸的是,纳什温特领导的部门的业绩一直令人失望。纳什温特不得不虚构更多的存货数据以满足利润目标的需求。最后,在1982年,纳什温特向上司承认,他几年来一直都向总部报送虚假的存货报表。多泰公司的管理层立刻解雇了纳什温特,并聘请普华会计师事务所( Price Waterhouse)来确定格林温斯分公司会计记录中存货错误的规模及其对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普华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显示,纳什温特的欺诈行为使多泰公司1980年的合并净收益虚增了15% , 1981年的净收益虚增了39% 。纳什温特在谎报本部门的存货时采用的方法很简单。如1980年,他将三页写着虚增存货项目的纸张放入概括部门年度实地盘存结果的盘点表中,从而虚增了格林温斯分公司的实物存货。纳什温特还改变了许多存货的计量单位。例如,在存货盘点表中,纳什温特将15盒某种产品改记为15箱。1981年,多泰公司要求建立微机计算、管理存货制度。纳什温特又将虚构的存货项目输人了计算机生成的本部门的存货明细分类账。 1980年和1981年,古特曼会计师事务所对多泰公司进行了审计。古特曼会计师事务所的托马斯·威尔逊在1980年多泰公司的审计中任审计经理,次年被提升为合伙人后,继续负责该公司的审计业务。这两年中,弗兰克·波拉德一直负责监督多泰公司的审计业务。在多泰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揭露了纳什温特的欺诈行为之后,联邦机构开始调查该事务所1980年和1981年对食品供应公司的审计情况。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威尔逊和波拉德的审计工作进行了批评,特别批评他们没有对多泰公司的存货账户进行严格的审计。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认为,多泰公司的存货应被看做高风险账户,因此在1980年和1981年的审计中,威尔逊和波尔德应该对其进行高于正常风险级别的账户仔细审查。首先,存货是多泰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最大的子项目,占公司总资产的大约40 %。其次,威尔逊和波拉德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公司审计案例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座落于我们所在的城市烟台,它是一个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东方电子1971年建厂。1982年与山东工业大学合作开发了我国第一台微机电力远动设备,将企业带入了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历经30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拥有包括一个上市公司在内的11个权属企业,资产总额达22亿元。 东方电子(000682)于1997年1月21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自上市后股价一路飚升,在四年间涨了60倍以上,一度风光无限,被评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 2001年7月,东方电子股价莫名下跌,同年9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对东方电子立案调查。此后,东方电子的股价一路下挫。同年10月,公司公告承认“在信息披露、利润确认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结果将以证监会调查结论为准”。 2002年4月,证监会初步查明东方电子涉嫌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存在内幕交易。2003年1月,烟台中级人民法院认定东方电子的主管责任人员构成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罪,对其分别进行了民事和刑事处罚。 2003年1月10日,以曹小妹等七名投资者向青岛中院提起针对东方电子的民事诉讼,成为公布《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后的第一起案件。 2003年12月起,以国家审计的名义,通过将其相应债权债务先归还母公司,形成上市公司对集团公司的大笔债务;再由母公司豁免,增记资本公积,从而增加每股净资产到1.33元,最后成功摘掉了已经戴了两年的“ST”,避免了退市的后果。 对本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得出,东方电子造假的手段主要为:1、将炒股收益洗成主营收入;2、修改客户合同、私刻客户印章,向客户索要空白合同、粘贴复印伪造合同;3、伪造客户的函证;4、拆分资金和做假账;5、与客户串通,通过向客户汇款,再由客户汇回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 为什么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会出现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存在内部交易的情况呢?本案例给了我们一个思考。 出现这样的时间不仅仅是由于公司管理层缺乏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注册会计师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 1997-2001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对东方电子进行审计,但审计人员没有遵循审计准则而导致发表错误的审计意见,在这几年的审计报告中均发布了无保留意见。 而导致审计失败的具体原因为:一、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方法不当或没有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二、未认真执行三级复核程序。三、丧失审计独立性。 现在我们来看看东方电子的财务报表上的漏洞。首先从东方电子2000年度报表中查得“主营业务收入”为1,375,017,811.58元;“预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的年初数分别为:34,271,051.51元、7,521,838.91元和34,688,906.63元,年末数分别为:37,758,006.34元、30,811,593.74元和73,310,404.20元;从现金流量表中,查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63,198,123.86元。根据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推断该公司2000年度的增值额至少应为:1,375,017,811.58-[34,271,051.51+(463,198,123.86-34,688,906.63-37,758,006.34)+ (30,811,593.74+73,310,404.20)=845,873,551.24元。 用增值额乘17%,再减去“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所包含的运费进项税额,我们即可得到该公司2000年度的应纳增值税额 845,873,551.24*17%-(63,985,453.48+59,277,729.88) * 10%=131,472,185.37元。 而根据现金流量表,我们知道:东方电子2000年度实际“支付的增值税款”为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一、主要人物介绍 1、公司主要任务人物: 隋元柏: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集团公司董事长 高峰:董事会秘书、总经理助理、董事、证券办主任同时又是集团公司子公司烟台东方玉麟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方跃:总会计师、财务总监 2、会计师事务所及主要人物: 2001年及以前年度年报的审计师为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但从2002年度改聘山东正源信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刘天聚: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 赵永兰,孙祥祚,徐艳燕,刘学伟:为东方电子审计过的山东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们。 二、公司简介 东方电子公司全称为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现证券简称为东方电子(000682)。东方电子一度被誉为经典蓝筹股、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是中国配电自动化的龙头企业,也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东方电子自1997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走势凌厉,在股本大幅扩张的同时每股收益也保持在0.5元以上。每年利润率大幅增长的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也成倍上涨: 表1:东方电子主营业务收入与主营业务毛利率变化情况 由上图可以看到东方电子1998-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总计多达27亿元,占到整个农网电力系统自动化改造市场的60%。 三、惊人业绩是否可信? 1、东方电子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电力自动化占了销售大头,其中电网调度自动化才是东方电子的起家之本。由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到公司从1998年至2000年这三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就占市场份额的60%,我国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发展的企业有200多家,其中当时的电网调度自动化行业中就主要有清华大学、电科院、南瑞、东方电子等几十家企业从事此项业务。同时,在高级软件开发上,清华占龙头地位;硬件系统的开发上,则南瑞和电科院居首位;东方电子只是服务于行业的宝塔下方领域。但是,只能充当配角的东方电子却占有这个行业打扮的市场份额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无法相信。 2、再看表1中东方电子的高利润率更是罕见。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曾得出过如下结论:“单从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业企业的角度来说,百分之三十几的利润还是显得有点过高。一般来说,利润率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几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1998年以后,即使利润率较高的高压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利润率也不过10%—30%,而在利润率较低的农村电网自动化改造领域,这个数字还不到10%。因此,高达50%的利润率未免让人觉得失真。 3、东方电子低价接单与高人力成本在业界更是众所周知。例如,北京四方与东方电子在争夺地市级电力调度市场的几次交锋中,东方电子几乎都比北京四方的报价低40%左右,从而成功拿走订单。而北京四方的投标报价一般只能维持10%左右的利润率,若报价再低40%,利润率又会降到多少?同时,东方电子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人力成本奇高。东方电子在

审计 案例

审计案例 审计案例一:公司财务报表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将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过程包括对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财务记录和会计政策的检查和验证,并与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比对。通过审计,审计师可以确定公司是否按照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编制财务报表,以及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错误或舞弊行为。 审计案例二:商业合同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将对公司与供应商、客户或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业合同进行审计。审计过程包括对合同条款和条件的检查,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审计师还会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验证,以确保双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评估合同的风险和潜在的损失。 审计案例三:信息系统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将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审计过程包括对系统的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和数据完整性进行评估,并检查公司的信息技术政策和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审计,审计师可以发现系统中的潜在风险和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审计案例四:项目管理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将对公司的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审计,以确保

项目的有效性和成本控制。审计过程包括对项目计划、预算和资源分配的评估,并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对。审计师还会检查项目的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方案,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益。 审计案例五:税务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将对公司的税务申报和纳税情况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合规性和准确性。审计过程包括对公司的税务记录和报表进行检查,并与相关税法和税务政策进行比对。审计师还会评估公司的税务风险和遵从程度,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优化公司的税务管理和筹划。 审计案例六: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将对公司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进行审计,以确保其合规性和有效性。审计过程包括对公司的环境政策和目标进行评估,并检查其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审计师还会对公司的资源利用、废物处理和碳排放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审计案例七:合规性审计 在这个案例中,审计师将对公司的合规性进行审计,以确保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审计过程包括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合规程序进行评估,并检查公司的业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审计师还会评估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体系,并提出改进

中国上市公司收入舞弊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九大收入陷阱案例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4319181394.html, 2005年11月07日 10:56 新浪财经 申草 作者按:两年前,黄世忠教授写下了一篇经典之作:《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及其防范对策》,发表在《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年第1-3期,黄老师以案例剖析方式揭示出收入操纵的九大陷阱,包括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以丰补歉,储备当期收入、鱼目混珠,伪装收入性质、张冠李戴,歪曲分部收入、借鸡生蛋,夸大收入规模、瞒天过海,虚构经营收入、里应外合,相互抬高收入、六亲不认,隐瞒关联收入、随心所欲,篡改收入分配。此文基本涵盖了收入操纵所有伎俩,可惜文中案例均为美国上市公司,下面以中国上市公司案例分析黄教授概括出来的九大收入操纵陷阱,供诸位评判。 陷阱一:寅吃卯粮,透支未来收入 【案例一】科龙电器 (000921)今日发布未审计的半年报称:关于2004 年本公司人民币5.76 亿元的货物销售事项的跟踪前任审计师在其2004 年度审计报告的审计意见中提出本公司对两家国内客户销售人民币5.76 亿元的货物,但未能从客户取得直接的回函确认,而且截至2004 年12 月31 日该笔货款尚未收回。本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当局对此事作了积极的跟踪,该事项的跟踪处理情况如下:经查证,前任审计意见中所提及的人民币5.76 亿元的销售,是依据本公司2004 年向两家客户实际开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 亿元,加上本公司2004 年底向两家客户已出库未开票货物补记收入人民币4.27 亿元,再减去本公司2004 年对两家客户确认的退货人民币0.54 亿元后计算得来的。而实际上本公司2004 年向两家客户实际开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 亿元中有人民币1.21 亿元属于本公司对2003 年度的已出库未开票货物补开发票,该笔销售本公司在2003 年已经确认了销售收入,所以当中只有人民币0.82 亿元包含在本公司2004 年度的收入中,本公司2004 年度实际上向该两家客户销售了人民币4.27 亿元加上人民币0.82 亿元总共人民币5.09 亿元的货物,其中已经收到货款的销售为人民币0.78 亿元,另外人民币4.31 亿元的货物由于该两家客户到期未能付款,在本公司要求下已将货物陆续退回本公司,该批退回的货物大部分已经在2005 年上半年销售给其他客户。对于该笔人民币4.31 亿元的退货,由于占2004 年度对该客户的销售比例不正常,并且前任审计师对该笔销售的真实性作出怀疑,本公司管理层认为该笔人民币4.31 亿元的销售在2004 年确认收入不适当,所以本公司按追溯调整法进行了处理,此项追溯调整调减了本公司2005 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人民币1.12 亿元。 这个解释表明,科龙电器2004年度确实虚增巨额的收入和利润,而实际上,从该解释我们也可以发现,计入2003年度1.2亿元收入确认也是有疑问的,怀疑计入2004年度更恰当;事实上,2003年度确认收入有多少属于2004年度可能还有进一步核查,这只是一份管理层没有变动情况下未审计的半年报,相信还有更多的财务舞弊手法还未为人所知。实际上,结合04年报对提取退货准备的解释,可以判断科龙03年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至少有1.2亿元收入怀疑是虚构的或有提前确认之嫌: 此前有网友在新浪留言称:2002年12月份,科龙针对当月销售出台了一个销售政策,要点如下:1,空调淡季当旺季;2,经销商12月份打款享受9月份的贴息政策。3,经销商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东方电子审计案例 一、案件回顾 1997年1月21日,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子,000682)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天便走势凌厉,股价最高时达18.67元/股,比发行价上涨了137%。此后历经多次送股、配股、转增,东方电子的流通股本扩大了十多倍,股价却依旧坚挺,维持在每股20元上下。最红火时,股价曾飙升至60元/股,涨幅居深沪两市之首,一夜之间便催生了数百名百万富翁。 2001年,由虚假陈述引来的大批股民成就了东方电子的资本神话,这个注册资本仅6830万元的电子公司,迅速在资本市场聚敛了巨额财富。资料显示,从1997年至2001年,东方电子高管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原始职工股,在二级市场炒作,所得的各项收益竟达17.08亿元。此后,他们又公然伪造账目,将其中的15.95亿元变成了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 然而,当神话褪尽,它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却是鼎盛时期被踢爆的"虚假账目事件",以及那场长达5年、波及6989名股民、涉案总标的达4.42亿元的"中国证券民事第一案"。 二、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造假历程 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烟台市体改委烟体改字[1993]16号文批准,以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采取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4年1月正式创立,总股本58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0元,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 1月8-10日三天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挑准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于1997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1994年1月9日,即定向募集第二天,时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隋元柏与当时负责股票发行的董秘高峰等人商议,由公司自己购买部分内部职工股,以减小公司分红压力。东方电子当时发行股票时承诺,内部职工股发行后,公司每年将进行不低于30%的现金分红。 于是,隋元柏就让当时的财务处负责人以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名义购买公司内部职工股1000万股,每股价格为1.6元。烟台振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是专门为购买内部职工股成立的一家空壳公司,注册资本52万元,主要管理人员均为东方电子职工。公司名称系"振兴东方"之意。该公司在购买股票时尚未成立,购买股票所需资金是以东方电子的名义在银行借贷的1600万元。 振东公司也只是过眼烟云。1996年,东方电子报送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材料时,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需要对公司当时存在的"二化"现象(法人股个人化、内部职工股社会化)进行规范。隋元柏、高峰找到原担任股票主承销商的烟台某证券公司老总商量对策,决定将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个人账户。隋元柏从老家山东文登收集了40个身份证,在原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了40个自然人账户,将振东公司持有的1000万股内部职工股分别过户至这40个自然人账户中。 为了奖励部分优秀职工,东方电子在1996年前从一级市场上另行购买了44万股内部职工股。为处理好这部分股票,由高峰回老家龙口,收集了4个身份证,在山东证券公司北马路营业部开立账户,将44万股内部职工股过户至这些人个人名下,此后分散在44个个人账户中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交由公司证券部掌管。此事在公司内部只有隋元柏、高峰等极少数人知情。 1996年12月17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1030万股,发行价7.88元,总股本变为6830万股,其中国家股2200万股,社会法人股150万股,社会公众股1720万股(包括原内部职工股690万股),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1997年1月21日,公司将172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其余的内部职工股2760万股,三年后上市交易。

审计失败案例

审计失败案例 【1】 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近期,业内有专家对于科龙电器的审计方------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进行公开质疑,对科龙进行审计的两位德勤的签字会计师也被指存在疑点,更有科龙小股东表示要起诉德勤,为其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随着科龙风波的深入,会计师的职业操守再次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李伟: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如果指控为真的话,那么德勤失陷科龙就是一起典型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从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实践来看,由审计失败导致的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层出不穷,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如安达信、中天勤等甚至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如果说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那么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则是防范会计失真和可能的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关卡。审计失败不仅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者的重大损失。而且由于注会行业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一起审计失败往往会对整个行业的声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防范审计失败。 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因素很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曾总结过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但根据审计学权威阿伦斯的定义,审计失败主要包含两大条件:一是审计结果是错误或者不恰当的。二是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遵循独立审计的原则,或者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过错甚至欺诈行为。科龙目前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德勤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例如,倒顾三人团中的朱德峰所提出的科龙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就体现出德勤未能恰当地

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同时这也说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德勤的职业能力和操守提出怀疑。如果我们考虑到去年郎顾之争时郎咸平教授针对科龙财务处理方式提出的疑问和其后德勤的缄默,我们有理由相信科龙财务方面还存在着更严重的问题。 审计失败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管理机构、上市公司、社会舆论、投资者和会计师行业等的共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师们能充分行使其权利,严格地遵循独立审计的根本原则展开各项审计工作,这才是化解审计风险之根本。 余运彪:会计师应当恪尽职守 会计师不遵守职业道德和操守,替企业做假账或者对于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打 掩护和无动于衷,这种行径是非常可耻的。如果情节严重,应当追究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科龙电器出问题,其审计会计师的失职是很明显的。如果审计会计师能够严格 按照相关制度尽职工作,本着谨慎会计原则作出判断,那么,所谓科龙神话就不会持续这么久,科龙传奇就不可能迷惑这么多的人达这么长的时间,甚至成为中央电视台年度经济人物,影响和误导了许多人。所以,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实际作用来看,科龙事件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相关会计师没有尽职尽责,是不容置疑的。顾雏军资金腾挪的伎俩,巨额资金的流向与来源,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在会计报表上不可能不留下痕迹。银行间存贷款情况,相关账务往来,会计师不可能不知情。知情而不据实发表如实信息和预警信息,不仅失职,还有渎职嫌疑,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损害了企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会计师身陷问题公司,也表明了中国现行的相关法制环境还相当不尽人意。企 业造假,会计师做假账的成本太低,因而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拜倒在金钱的脚下,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资料

注册会计师审计案例资 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审计案例 一、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一)资料:下列五组证据: 1.销货发票副本与购货发票。 2.审计助理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与客户自编的盘点存货记录。 3.审计人员收回的应收账款函证回函与询问客户应收账款负责人的记录。 4.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声明书与律师声明书。 5.销货发票副本与产品出库单。 (二)要求:请分别说明每组证据中的哪项审计证据更可靠。原因是什么?(三)参考答案: 1.购货发票(造假成本较高,难度较大,故而可靠性较强) 2.审计助理人员盘点存货的记录(这是我们自己的审计结果,当然是最可靠的,除非审计人员) 3.应收账款函证回函(一般通过审计人员亲自发送的函证,都是很可靠的。特别是由被函证企业直接邮寄回审计公司的都是可靠性很强的证据。其他方式都可能存在造假风险。) 4. 律师声明书(法律地位高) 5.销货发票副本(因为要付给购货商,所以造假难度大、成本较高、风险大) 二、重要性案例分析 (一)案例资料: 1、大华会计事务所接受委托,委派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对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部分项目的年末余额和年度发生额如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目金额 资产总额25000 股本17000 资本公积1000 营业收入35000 利润总额3000 净利润2700 要求(1)假如错报金额超过资产总额的0.1%。营业收入总额的0.2%,净利润的1%时将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A和B注册会计师从谨慎的角度应当选择的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金额是多少? (2)请结合甲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审计说明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2、注册会计师张华是某审计项目的负责人,请代为其做出专业判断。本年3月5日对N公司全部现金进行监盘后,确认实有现金数额为1000元。N公司3月4诶账面库存现金余额为2000元。3月5日发生的现金收支全部未登记入账。其中收入金额为3000元,支出金额为4000元,本年1月1日至3月4日现金收入总额为165200元、现金支出总额165500元。 要求:(1)确认盘点日账实是否相符。 (2)推断上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余额。 (二)参考答案: 第1题: (1)25000*0.1%=25 35000*0.2%=70 2700*1%=27 根据谨慎性原则,应该选取三者中的最小数,重要性水平金额为25万元。 (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水平越高,面临的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如果重要性水平是70万元,则意味着低于70万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

审计真实案例

审计真实案例 在进行审计真实案例的研究时,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 示了审计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对审计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分享一些真实的审计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案例一,公司财务造假。 某公司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突然出现了财务困难。经过审计人员 的调查发现,原来公司财务部门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虚报利润、操纵账目,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陷入了经营困境。这个案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财务造假对企业的危害有多大,也提醒我们审计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并解决类似问题。 案例二,税务风险隐患。 某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存在着大量的税务风险隐患,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重视。 经过审计人员的全面审计后,发现了企业存在的各种税收违法行为,包括偷逃税款、虚假报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企业的声誉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税务合规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基础,而审计工作在发现和解决税务风险隐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案例三,内部控制缺陷。 某公司在日常经营中频繁出现资金流失、资产损坏等问题,经审计人员深入调 查后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员工对资金和资产的管理不规范,审批流程混乱,内部监管不力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个案例让我们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也提醒我们审计人员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隐患。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审计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风险,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提升

上市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审计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近年来,上市公司审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审计是对公司财务状 况与经营业绩的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维 护市场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将以一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案例为例,分析 其中的问题和教训。 二、案例分析 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公司财务数据简化造假 审计发现,公司在报表编制过程中简化了一些关键财务数据,使得 其盈利水平被夸大。这种行为违反了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原则,影响了 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作为审计机构,应提高对关键财务数据的审查 力度,确保报告的真实可靠。 2. 对公司内部控制不充分监督 审计发现,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漏洞,并且相关部门未能对此进行有 效监督。这导致公司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受到威胁,进而影响了投资者 的决策。审计机构应对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审查,并提出改 进建议,使其更加健全和有效。 3. 人员配备不合理

审计机构发现,公司在财务部门的人员配备存在问题。一些关键职 位上的员工素质、经验与要求不匹配,导致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下降。审计机构应严格审核公司的人员配备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确 保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4. 公司未能及时披露重大信息 审计发现,公司对重大信息的披露不及时,违反相关法规和规定。 这种行为可能误导投资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审计机构应提醒公司及 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三、教训及建议 针对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教训和建议: 1. 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审查和监督,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 规性。 2. 审计机构应与公司管理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审计工作的 顺利进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3. 审计机构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审计质量和水平。 4. 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监督公司的运作情况,减少潜在 风险。 5.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定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和 标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四、结论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下面就选取蓝田股份及东方电子等会计舞弊事件做具体的描述。 一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分析 (一) 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概述 1蓝田股份简介 蓝田股份股票(600709) 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副水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券市场。公司总资产规模五年间增长了近十倍,上市后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也曾以股本扩张了360%勺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管理人员却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 2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发疑问 (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在其公司2000年及2001年中期的应收账款均不足其上亿元销售的0.5%,这使人怀疑其巨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因为无论是其水产品还是饮料的销售都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2001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流右,与同一行业相比毛利率高出很多。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产品市场被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或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优势的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增大了对

银行的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 1.93亿元,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 表现不太符合。 (4)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 5 亿多元,而其中仅有3590万元是通过销售网点销售,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使其存在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如此廉价的收入水平,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是不合理的。 (二)蓝田股份产生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三)蓝田实现会计舞弊的手段 蓝田股份主要是通过会计处理上的一些不合规手法,在收入和成本两方面一增一减,大幅增高利润,特别是通过固定资产来调节利润。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正常经营,其固定资产是不断增加的,只有详细分析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配比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而这不是一般投资者所能做到。蓝田股份1998.1999.2000 年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一直很好,其造假手法就是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与投资性现金流出。蓝田股份1998-2000三年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77734万元,但同期投资性净流出187981万元。蓝田股份虚构收入的同时虚增经营性现金流入,然后通过虚增投资名义将虚增的现金流消化掉,使其账面现金流十分好看。 (四)蓝田股份会计舞弊的后果 由于蓝田股份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该公司董事长等10人被警方拘传。

审计案例分析课程学习总结

《审计案例分析》课程学习总结 一、审计案例研究的基础理论 (一)审计与会计 1、审计最初曾以会计的一部分而存在,审计人员首先应该精通会计。事实上,审计与 会计是两种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社会活动。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审计的 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所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 基础。会计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活动本身就是审计监督的主 要对象。 2、会计与审计的区别:基础不一样、范围不一样、技能不同。 3、审计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是一门集合科学。审计又是一门应用科学,是一 个相当重视理论运用与实践的研究领域,是能够对社会经济生活作实质性贡献的严 谨的天空领域。 (二)审计本质与假设 1、审计的本质:查账论、方法过程论、经济监督论、经济控制论、代理论、信息论、 保险论、行为论。 2、审计假设:可验证假设、无冲突假设、非舞弊假设、内控功能假设、公允反映假设、 无反证假设、独立性假设(单一角色假设)、责任相称假设。 (三)审计概念框架 1、莫芡和夏拉夫提出:证据、应有的职业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和道德行为是重要 的审计概念。 2、审计前提是独立性和道德行为,审计的秉性是应有的职业关注,审计的基础是证据, 审计的目标是公允表达。 3、审计证据与其他学科证据特征的比较 4、审计证据与逻辑学说的联系 (四)审计基础知识 1、审计的含义: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 致程度,而客观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2、审计报告的五种意见类型:标准无保留意见、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 见、否定意见。 3、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催产剂:1721年英国南海公司案例 4、审计的职业形象:能力庖丁解牛、做人要低调内敛 5、审计按不同主体划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国家审计 6、审计监管强化: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负责监管公众公司审计的会 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独立性。加大公众公司的财务报告责任,强化 其财务披露义务。加重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二、历史审计案例研究 (一)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案例研究 1、公司案例 意义与影响: (二)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案例研究 1、公司案例 意义与影响: (三)后安然时代审计案例研究 1、安然公司案例

东方金钰审计案例分析

东方金钰审计案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审计业的日益成熟,审计案例的分析与处理受到了重视。其中,以“东方金钰案”为代表的审计案例分析也成为审计界热议的焦点。 “东方金钰案”始于2002年12月3日,当时财政部公安部对金钰餐饮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金钰集团”)和金钰审计师事务所爆发了贿赂案件。此案的曝光,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社会的极大震撼。在金钰案过程中,审计实践促进了审计技术的发展,审计组织规范了审计行为,对财务状况、审计标准、审计报告和审计理论知识等均有深刻的影响。 一、金钰案概况 审计案件是由中国审计监察机关分别于2002年12月3日和2003年2月4日,对金钰集团和金钰审计师事务所进行检查时发现的,最终查出金钰集团通过购买审计师事务所的业绩,违法取得大量不正当利益的事实。此案重点查处的是金钰集团向金钰审计师事务所支付了不正当报酬,为其审计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此外,案件涉及贿赂等问题,给国审计体系和公司治理带来了严重影响。 二、金钰案重要指控 1、金钰案中,金钰集团违反中国审计法,向金钰审计师事务所支付了超出正常报酬的不正当报酬,为其审计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2、金钰案中,金钰审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虚假审计报告存在严重的缺陷,违反了中国审计法规定。

3、金钰案中,涉案人员被控制了贿赂罪以及由贿赂导致的其他刑事罪行,违反了《中国刑法》规定。 三、东方金钰审计案例的预防 为了预防发生类似东方金钰案的情况,审计界应该强化审计责任意识,全面加强审计的合规管理,严格执行《审计法》和《审计准则》,充分展开审计人员的资格考核以及考核管理,实行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审计行为,严厉打击审计违规行为,加强审计机构的经营监督,从根本上保护审计体系的健康发展。 总之,“东方金钰案”不仅促进了审计界的重视,也为审计行业审计技术的发展和规范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经过对东方金钰案的研究,有助于审计界更好地掌握审计的准则和规范,更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为客户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东方金钰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东方金钰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东方金钰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案例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日益繁荣。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谋求自身利益或规避监管,往往采取关联方交易的方式进行资金调度。而其中涉及到的审计工作,却面临诸多挑战与难题。 本文将以东方金钰公司为例,探讨关联方交易审计的失败案例,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一、东方金钰公司简介 东方金钰是一家在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有较高声誉的公司,主要从事矿产资源的开采和销售,是中国最大的钼生产商之一。公司在中国多个省份设有分公司,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然而,近年来,东方金钰卷入了一系列关联方交易的丑闻。 二、案例背景与过程 东方金钰内部存在一家子公司,名为金鑫投资公司。该公司由东方金钰董事长拥有,并与东方金钰有着紧密的业务联系。金鑫投资公司在多个项目中为东方金钰提供资金支持。 审计机构在对东方金钰进行审计时,需审核金鑫投资公司与东方金钰的关联交易情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审计机构面临了一系列困难与挑战。 首先,东方金钰及其董事长未能提供详尽的关联交易文件,导致审计人员无法准确了解交易细节。其次,审计机构在进行关联方交易的凭证查验时,发现了安排人为制造的虚假凭证,导致审计工作受到干扰。此外,东方金钰及其关联方还采取将资金流向有关方面的方式进行资金隐藏,从而进一步混淆了审计工作。

三、分析与总结 从东方金钰公司的审计失败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重要的教训。 首先,企业在进行关联方交易时,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交易的透明度和合规性。在本案中,东方金钰明显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交易情况无法充分呈现。 其次,审计机构在进行关联方交易审计时,需加强对关联方交易凭证的查验,对自身审计程序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保持高度警惕。在本案中,审计机构对虚假凭证的查验不够严谨,使得审计结果失真。 第三,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关联方交易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行为。在本案中,东方金钰的关联方交易问题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暴露,然而,监管部门的介入却较晚,导致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四、未来展望 为了避免类似案例再次发生,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首先,企业需加强自身合规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保证关联方交易的合规性。 其次,审计机构在进行关联方交易审计时,应更加细致入微地对凭证进行核查,确保审计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三,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关联方交易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治乱象,保证金融市场的公平和透明性。 总的来说,东方金钰公司的关联方交易审计失败案例给我们揭示了在审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诸多问题和挑战。通过总结案例中的教训,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审计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财务审计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一、案例分析 1、黎明股份:1999年虚开销售发票,虚拟销售业务,虚增销售收入1.07亿元。(发生) 2、雪津啤酒:2002-2003年隐瞒收入4.95亿元(完整性) 3、渝钛白公司:渝钛白公司1997年欠付中国银行重庆分行的美元借款利息89.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3万元)计入在建工程。(分类) 4、东方锅炉:东方锅炉在上市之前,就通过调整财务报表而虚增净利润1.23亿元(包装上市),上市后,又在“利润截期”问题上大做手脚,将1996年度的销售收入1.76亿元和销售利润3800万元,调整至1997年度。1997年度又以同样的方法,将该年度的销售收入2.26亿元和销售利润4700万元转移到1998年,从而创造连续3年稳定盈利,净资产利润率增长平衡的假象,尽量避免被戴上ST或PT帽子。(截止) 5、东方电子(号称东方不败,笑傲江湖):原“东方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隋元柏、原董事会秘书高峰、原总会计师方跃,自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先后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的股票收益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股票的收益,共计17.08亿元,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计入“主营业务收入”,虚构业绩,使“东方电子”自1997年起成为绩优股,并4次实行送、配股方案,人为制造了“股市神话” (分类) 要求:请分析以上各公司分别违反了哪个认定?并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目标 二、案例分析 1、哈药集团:2001年利用“应付工资”隐瞒利润7亿元;(存在) 2、安然公司:隐瞒巨额债务25亿美元。(存在) 3、蓝星化工:2005年虚增固定资产4868万元,虚增存货5100万元。(存在) 4、华联深超:2003年将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4.3亿元入账。(权利和义务) 5、北京城乡:2003年对3年以上应收账款按期末余额的6.5%计提坏账准备。(计价) 要求:请分析以上各公司分别违反了哪个认定?并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目标。 三、案例分析 1、浏阳花炮(*ST花炮):公司以少列费用、少列成本、转移费用、亏损挂账等方式虚增2002年至2004年的利润,以多列期间费用、少计销售收入的方式增加2005年度亏损,人为调节各年度盈利数据,隐瞒2004年度亏损状况,披露虚假财务信息(完整性) 2、黎明股份:1999年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 金额为2417万元,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金额为2507万元。(准确性和计价) 3、琼民源1996年资产负债表项目“资本公积”剧增6.57亿元,并未在财务报告中解释变动原因。(分类与可理解性) 要求:请分析以上各公司分别违反了哪个认定?并确定注册会计师的具体审计目标。 四、分析题

公司审计案例

公司审计案例 某公司在2019年进行了一次审计,审计的目的是确认公司的 财务状况、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以下是审计案例的主要内容: 一、审计范围和目标 本次审计的范围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审计的目标是评估公司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是否有效。 二、审计方法和步骤 审计采用了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方式。内部审计部门对公司各个部门的财务报表进行了抽样核查,着重关注关键风险点和重要账目。同时,外部审计师进行了抽样核查的基础上,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检查,并与相应的会计记录和票据进行了比对。 三、审计结果总结 根据审计结果,公司的财务报表在财务会计准则的要求下基本准确无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也是有效的,能够准确填写和记录财务信息,降低经营风险。 然而,审计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首先,公司在记录财务信息时存在几处错误,导致了财务报表的不准确。其次,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一些方面仍然有待完善,尤其是在人员配备和授权审批制度方面。最后,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有一定的漏洞,

容易导致潜在风险的发生。 四、审计建议 基于上述问题和风险,审计给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公司应加强财务信息的记录和审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其次,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审批制度的规范性。最后,公司应加强风险管理制度的建设,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岗位,制定详细和有效的风险管理计划。 五、审计结论 综上所述,本次审计发现了公司财务报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但总体上公司的财务状况还是正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也是有效的。审计建议帮助公司改进了财务信息记录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通过这次审计,公司得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改进的机会,也增强了公司以后的风险防范和管理能力,对公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