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概论_自考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_自考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

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2、社会工作的职能(简答)

首先,恢复的职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可以简单的归结为解决问题。包括治疗和康复两个层面。

其次,预防的职能。社会工作者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及早地预测、控制和消除那些可能妨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和条件。

再次,发展的职能。社会工作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制度,它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发挥个人和制度的潜能,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特征

(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2)职业的非盈利性(3)社会工作督导(4)个人与环境(5)运用社会环境资源(6)团队协同工作(7)自助与民主参与

4、如何理解自助与民主参与的特征(简答)

社会工作确实可能为案主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帮助案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助人自助的境界。

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案主的民主参与十分重要。社工在助人的过程中切忌为案主下判断,应该协助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1、伊丽莎白济贫法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各国社会事

业的制度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德国的汉堡制(1788)爱尔伯福制(1852)

3、睦邻组织运动(1884)社工与问题人生活在一起

4、1917年里士满出版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使社会工作更加理论化,成为社会个案工作发展的

里程碑。

5、在我国古代社会组织中还存在一种乡约制度。所谓乡约,即同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

我国的乡约始于北宋的“吕氏乡约”,明朝王阳明“南赣乡约”。

6、现代社会工作的萌生及发展——在实践方面,乡村建设运动是比较著名又有较大影响的运动。如晏

阳初的平民教育,陶行知的南京乡村师范学校和江苏宝山师范学校,梁漱溟的河南村治学院、山东邹平实验区。

7、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cos)在英国成立,其中涉及“友善访问员”。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实践前提

1、结合实例,分析中国现存的社会问题

A人口问题其一,人口急剧增长导致的对于自然的压力沉重,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其二,人口过快增长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较快的提高。其三,人口素质和整个民族

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越难。其四,延缓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B 就业问题其一,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问题。其二,待业工人特别

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待业工人再就业问题。其三,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其四,农民工大

量进城,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

C 人口老龄化问题其一,人口老龄化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其二,我国没有建立

适合国情的、为老年人服务的制度体系。

D青少年犯罪问题犯罪成员低龄化犯罪作案的团伙化暴力犯罪流动人员作案智能化的案件

2、社会工作是随着社会问题的出现而出现。

3、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时要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A 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相结合,多方协同开展社会工作

B 坚持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

C 坚持统一协调、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章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

1、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联系:A 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来看,两者具有不同寻常的关系。都是伴随近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新专业。

B 两者存在共同关心的领域。

C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互为贡献—(1)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理论支撑(2)社会工作为

社会学提供实践基础。

区别:A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远比社会工作广泛。

B 社会学的任务是解释社会,社会工作的任务是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弱势群体。

C 社会工作的知识领域超过了社会学。

2、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联系:A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发展。

B 心理学为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基础。

C 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区别:A 两者助人的方法不同。心理学借助药物、临床等。社会工作利用资源的整合。

B 社会工作把个人家庭社会看作一个整体,与他们共同工作。心理学集中于个人,个人

的无意识和内在精神元素。

C 社会工作强调助人自助。心理学发展技术手段来诊断治疗。

3、影响社会工作的主要思想家——弗洛伊德马斯洛(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

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韦伯马克思

第五章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1、简述人的需要与价值

A 生理需要

B 安全的需要C社会交往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 求知的需要F 美的需要G自我

实现的需要

2、需要与价值在实践中相互联结,对需要的深层次分析同样有助于我们理解价值的含义:

A 需要的自然性与社会性

B 需要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制约

C 需要的个体性与整体性

D 需要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

3、促使社会工作很好的发展,应遵循哪些价值前提?(简答)

第一,社会工作者要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崇高的职业,把做好社会工作看成是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第二,社会工作者应当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工作对象,尊重他们,承认他们的权利。

第三,社会工作者承认每一个工作对象都有潜在的发挥自己优势、实现自己价值的能力,他有责任协助工作对象发展自己的潜能。

第四,案主自决的原则

第五,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要求工作对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接纳,自决,保密是社会工作者在解决案主问题时的通用价值前提。

4、社会工作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案主要克服哪些阻碍

(1)因社会分层而引起的歧视态度。

(2)因身体或智力的缺陷而受到的歧视。

(3)因以往的错误而受到的歧视。

5、价值冲突时应遵循的原则

A 个人与自然环境

B 个人与组织

C 个人与社会

D 个人与文化

第六章社会工作的职业道德

1、职业道德有许多特点,其中包括从属性、职业性、约束性、多样性、

稳定性。

2、从事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自身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简答)

(1) 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坚持社会主义

的人道主义。

(2)社会工作者要有高度的专业责任感,要为维持和增进专业的价值、信誉和尊严而努力工作。

(3)社会工作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增进社会福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4)社会工作者要以科学的态度从事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研究。

(5)社会工作者要正确处理与案主的关系。

3、社会工作者如何提升自身的修养?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提高对于社会工作职业和社会工作职业道德的认识。

其次,社会工作者要自觉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情感,包括职业的自豪感、集体的荣誉感、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奉献的幸福感等。

再次,社会工作者要锻炼自己的职业道德意志。

第七章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概念:个案社会工作是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

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通过心理调整与环境改善,协助案主解决困扰的问题,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从而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

2、社会个案工作中,案主的问题主要源于什么情况?(简答)

其一,个人生活的环境造成的问题。个人生活的小环境,如个人地位、职业、生理状况、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

其二,个人人格内在因素造成的问题。不恰当的心理状态与机制。

其三,个人外部状况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问题。

3、功能派个案工作以兰克的自我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功能派认为,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

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式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与个体良好发展所必须的。

4、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肇始于里士满《社会诊断》一书,1937年,汉密尔顿在《个案工作基本

概念》中首次对这个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当时,心理与社会学派被称为“诊断派”,以与当时的“功能派”分庭抗礼。其后,经过数位著名学者的倡导和推广,使这一学派成为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个案工作学派。

5、(了解)心理与社会学派把人的行为机及其障碍放在放在社会中考察,它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

人在特定的环境中伸过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所只有结合人与环境的互动,即考察“人在情境中的状态”,才能真正理解人的行为。它认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包括三个方

面:人,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人”是指个人具有内在的稳定的心理结构与特征,以人格特征、自我意识为主体;“环境”是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以及物质环境。在人与环境交互影响的体系中,任何部分的改变,将引起其它部分的改变,如此不断的交互影响、模塑,最后达到平衡状态。心理与社会学派为理解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6、社会工作者托马斯1970年提出了五种行为修正派的类别。其基本的有三类:反应机制,操作机制,

社会学习。

7、行为修正派对人的行为的习得与改变的新的理解导致了其实施模式的特点:

其一,它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要求以客观的名词来描述行为,且描述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可量化的,反对使用抽象的心理学概念。

其二,它撇开对人的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直接从行为着手,作为修正行为的出发点。

其三,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主要是一种治疗方法,它以削弱不适应行为,增强适应行为为主要目的,其理论主要表现为针对不同类型行为制定修正行为的一些类方法与技巧。

8、任务中心的社会工作由里德与爱泼斯坦所提倡,综合了危机干预、问题解决与功能调适三种方法,

具有短期个案工作的特征。在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下,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助人方法。

9、成功的个案工作关系由工作者与案主的三种互动构成:

其一,案主对工作者的互动。其二,工作者对案主的互动,其三,又是案主对工作者的互动。

10、社会工作者开展个案工作时应遵循的原则:

A 个别化原则

B 接纳原则C承认原则D 同情、关怀的原则

E 非评判的原则

F 案主自我选择的原则

G 保密性原则

11、转移与反转移作用:

转移作用是精神医学上常用的名词,意指把对某人的特殊感受或态度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除了案主会发生转移作用外,工作者也会发生反转移作用。所谓反转移作用是指工作者将压抑

的俄情感反映或经验转移到案主身上。

12、社会个案工作的主要形式有会谈、访视与记录等。其中,访视就是工作者亲身进行实地观察,以

了解情况。记录是指工作者在与案主接触的过程中把案主情况及其处理过程详细地记载下来。——通用的记录方式:流水账式,对话方式,分段方式。

13、社会个案工作的过程(简答)

A 申请与接案

B 研究与资料收集(1、与案主本人的会谈2、与案主关系人的会谈)

C 诊断

与服务计划(确定案主的问题所在与成因,并根据诊断来制定治疗方案,即服务计划)D 服务

与治疗过程(实施)E 结案与评估。

第八章社会团体工作

1、社会团体工作的概念:作为一般儿童、青少年、成人所组成的团体提供教育与娱乐服务,为有社

会和心理问题或生活不顺的人们所组成的团体提供预防、治疗、康复等服务,从而预防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团体工作的特点是借助团体互动来实现个人发展与矫治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协同工作达成社会行动。

2、社会团体工作的本质,我们也可以按个人、团体、社会三个层次来说明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首

先是个人的成长,其次是团体的发展,其三是社会的变迁。

3、社会团体工作的特点(简答)

A 社会团体工作所适用的团体的性质。

B 由社会团体工作者参与并指导团体的活动。

C 以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作为个人发展与治疗的基础。

4、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型(简答)

A 社会目标模型——代表人物是惠特克,是把团体工作的目标定为促成社会行动,从而实现社会

的变迁。

B 治疗模型——也称为临床模型或处理模型。社会团体工作的目标在于通过团体经验来治疗个人

心理、社会文化与文化的适应不良问题。

C交互模型——又称居间模型。团体的目标在于团体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

D发展模型——又称过程模型。把团体理解成有其内在演化逻辑的生命有机体,团体的发展是团体生长、成熟、衰落的过程。

E 折中模型——反对教条式的应用各种实施模型,认为任何团体工作的实施不可能只用单一的方

法。

5、社会团体工作者共同遵守的一般原则(简答)

A 人的社会需要的原则

B 团体目标明确化的原则C引导团体互动原则 D 团体民主自决的原则E

形成团体组织与制度的原则

F 运用社会资源的原则

G 评估的原则

6、论述团体工作的工程

A 团体前期

B 团体形成期

C 协商期

D 成就期

E 结案

7、干预团体的技巧——适时对团体过程进行干预,包括对偶发事件、冲突、依赖、沉默、组解等情境

的处理。

8、领导团体的技巧——适时运用专业权威,指导与推动团体的发展。

9、激励的技巧——适当地抑制多话的人,引导他人发言。

10、沉默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使团体负起责任;不直接发表意见,使成员自行判断。

11、工作者在设计团体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论述)

A团体目标B 团体发展阶段C 团体大小D 聚会时间E工具准备

F环境安排G过程导向H弹性原则I 角色定位J 活动评价

第九章社区社会工作

1、社区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能关注社区成员确定其需要或目标,鼓

起其行动的意愿与信心,协助其寻求各种资源,采取行动,以求得到问题的解决。

2、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把“社区”一词首先用于社会学。

3、社区概念:是指聚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组织和社会组织,是根据一套规范和制度结合而

成的社会实体,是一个低于社会生活共同体。

4、社区构成的五大要素:a 一定的人口b 一定的区域界线c 存在着有一定特点的行为规范与生活方

式 d 社区成员在心理上、情感上具有该社区的地方感情或乡土观念 f 社区具有一定的服务设施与条件,以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5、一个正常发展的现代社区一般具有八项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教育功能d 卫生功能e

社会功能 f 娱乐功能g 宗教功能h 福利功能

6、简述社区社会工作的价值取向

A 以社区居民的需要为前提

B 以社区的共同发展为依据

C 民主参与远胜于寡头决策

D 协同合作远胜于孤立无援

7、社区社会工作的模型

A 地方发展模型——居民自主搞建设

B 社会计划模型——自上而下搞建设

C 社会行动模式——组织和居民共同搞建设

8、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了解p159)

9、结合实例分析社区社会工作的实施过程

A 建立专业关系,介入社区

B 搜集与社区生活有关的资料(社区生活社区需求社区资源)

C拟定社区发展计划

D 采取社区行动(会议协调财政宣传等)

E 成效评估

第十章社会行政工作

1、社会行政的定义:社会行政是现代福利国家公共行政的一个部门,也是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之

一。与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直接方法不同,社会行政工作是一种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它通过行政程序来实现社会服务的目标。

2、社会行政工作概念:社会行政工作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它主要是一种把社会福利、社会保

障政策转变为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的程序。具体的说,通过各级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国家与社会的福利保障单位、基层社区组织等的行政管理,社会行政工作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活动。

3、宏观工作包括政策分析和策划、政策和计划的制定、社会问题的研究、服务及机构的管理、第一线

基层人员的督导工作等,这些方面大多属于社会行政的范畴。

4、社会行政的功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A 制度的层次

B 管理的层次

C 技术的层次

5、社会行政人员的概念:是由社会工作人员实施的社会工作方法。社会行政人员一般是社会机构的领

导者。(了解具备的素质与技能p172)

6、社会工作组织与一般组织的关系(简答)

联系: 社会工作组织具有一般组织的特点,它也要通过组织成员之间有意识的协调与沟通来实现共同的目标。社会工作行政人员必须了解组织结构的性质,并把它作为社会服务中的一个要素;

必须敏锐的意识到在机构中与其他人的角色关系,包括正式的关系与非正式的关系。

区别:首先,社会工作组织立足于案主的需要,服务与案主的目的,因此,它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它纯粹地提供服务,致力于增进人们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其次,社会工作组织为所有人提供

服务,不歧视任何人,也不带有任何偏见。再次,社会工作组织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与人们的福

祉密切相关,其活动的结果应当是受服务者行为的改变与福利的获得。

7、人事:指社会工作结构及其他机构中有关工作人员的招聘、任用、训练及管理等人事行政,人事的

目的“人尽其才,事尽其功”。人事管理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完善人事制度与明确专业伦

理;制定工作规章与职务责任;搞好人员的任用、选拔与训练;搞好人员的考核与聘任;确

定与支付工资;负责工作人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组织支援工作人员的参与等。

8、管理:(1)领导:领导是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各级主管对部属的指挥、调度、安排与影响,并努力使

部属能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机构的目标和任务。领导的素质包括渊博的知识、较高的技

能、高度民主的领导方式、注重奖赏与激励。

(2)沟通:是机构的领导与下属之间以及机构的成员之间形成共识的一种过程,是领导过程中的主要技术之一。

(3)协调:就是使各个单位和每个工作人员能相互配合,以一致的步调去完成共同的使命。

(4)督导:社会工作督导就是由督导者给被督导者以帮助和指导,或对督导者的工作惊醒总结和评估;它是保证社会工作机构服务质量的重要行政过程。

(5)咨询:社会工作咨询是一种为有效地开展社会工作而提供意见、建议和方案的专业方法。督导和咨询的终极目标都是维护受助者的福利,提高服务素质,而直接的目标是

促进机构工作人员的发展与改变。

(6)预算:是行政计划的重要项目。预算的目标是在某一期间内尽可能达到收支平衡。

(7)咨讯管理:咨讯是指社会工作活动中各方面的资料与信息,它是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历史发展的轨迹。咨讯包括案主资讯体系、组织资讯体系和成果资讯体系三大

类。

9、评估:社会工作的评估实际上包括预估和评估两类。预估是事先的预测,评估是事后的总结。

社会行政的评估一般可分为对机构的评估与对方案的评估。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对评

估应持的态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应重点考察社会服务的实际效果。

一位被评估者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各种评估意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可能的失败,容

忍评估者的批评,并承认评估者的观点的重要性。

10、(了解)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组织、计划、管理、评估。

11、社会行政实施的机构:

(1)全国性机构(是一个国家社会行政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和行政机构)

(2)地方性机构(包括省直辖市县市乡镇区三级社会行政单位)

(3)单一性机构(包括政府主办呵民间性质的各种社会服务机构,它们通常只从事某项专业性的服务活动)【什么机构属于什么机构】

第十一章社会工作的督导、咨询与研究

1、概念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的一种间接工作方法,是机构人力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传统方法。通

过督导者对新的社会工作者或实习生的监督指导,以提高其专业熟练程度,增强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能力,提高社会工作及其专业教育的质量,切实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

2、(填空、简述)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1)教育功能(是指通过督导的过程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能力,培养高质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2)行政功能(是指通过督导的过程提高社会工作行政机构和实际工作人员的服务品质,确保服务质量)

(3)支持功能(是指给受督导者以情绪上的支持与指导)。

社会工作督导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专业发展与提高服务品质。

3、督导者:所谓督导者就是机构中从事督导工作的人员。其职责是实施对受导者的督导工作。(受过

充分的专业教育,具备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

4、受导者:是指在社会机构中受督导训练的人员。

5、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个别督导(一对一督导)、集体督导(一对多督导)、同辈互动督导。

6、社会工作咨询:是社会工作的间接工作方法之一。就是由具有比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咨询者,

向在专业服务或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而需要帮助的受咨询者,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术,以提高受咨询者的专业素质,使其能够有效的处理所遇到的难题。在社会工作咨询中,咨询者和受咨询者都是专业人员。

7、社会工作咨询的分类:以案主为中心的个案咨询、以受咨询者为中心的个案咨询、以方案为中心的

行政咨询、以受咨询者为中心的行政咨询。

8、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研究的一部分。社会工作研究是社会工作的一项间接服务方法。社会工作研究

实际上是社会工作知识、方法与技术的理论化与科学化,它通过知识和思想的力量,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社会工作的道路与方向。

9、社会工作研究的步骤(简答)

A 确定研究的问题

B 查阅文献C建立假设D 研究设计E 选定样本

F资料收集G统计与分析H 验证假设、写出调查报告

10、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法、实验设计法(不同变项的因果关系)、评估研究法(行动方案

的考评)

第十二章接案

1、接案是社会工作实务整个过程中的第一步,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的初始阶段,接案期

的工作直接决定某一具体助人活动能否持续下去,能否为最终取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接案前的准备期:

(1)收集与接案相关的信息

a 尽可能的完整的掌握与案主有关的信息

b 询问曾经与案主接触过的助人专业人员和案主的熟人

c 在面谈开始前征询督导或同事的意见

(2)初次面谈的安排

(3)工作者的心理准备(同理心:是一种换位思考、融入他人感觉的过程)

(4)准备期的计划(面谈根据目的来划分有四种类型:收集资料的面谈、提供信息的面谈、形成评估的面谈、决定改变的面谈

面谈提纲:a先介绍工作者自己、介绍自己的专业以及机构的特性,征询案主喜欢的称呼方

式b说明本次面谈的一般目标与方向c 指出合作关系的目的是帮助解决困境d 了解行为偏

差e 了解生活状况

f 观察并测试案主呈现问题的方式

g 了解案主的资源

h 总结面谈)

3、接案过程:(1)自我介绍

(2)说明初次面谈的目标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3)说明相关政策和伦理(助人自助、保密、尊重、倾听、

接纳、案主自决、同理心)

(4)寻求反馈

4、面谈技巧:(1)说话的技巧(词句的选择、声音与声调、肢体语言)

(2)有效的倾听(五条件:不批判、不判断、尊重、敏锐、以对方为中心)

(3)积极的倾听(积极的倾听是吧说话和倾听技巧结合:a引导案主交谈b 倾听c

反应)

(4)同理反应

(5)应变技巧(面谈时的沉默、案主的表现前后矛盾、案主的不合作以及案主撒谎)第十三章资料收集与评估

1、告知原则与保密原则是指社会工作者收集资料时特别需要遵守的两个原则(简答)

(1)保密原则:a 社会工作者必须尊重案主的隐私权,除非是基于为案主提供服务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不得透露隐私

b 必须得到案主或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否则不得泄漏保密信息

c 除了基于具有强迫性的专业原因,社会工作者对服务过程中所有的资料都必

须保密

d 社会工作者应在可能且适当的范围内,在保密资料外流之前通知案主

e 社会工作者应与案主和其他相关的团体讨论有关保密原则的内容,以及案主

保密原则的权利和限制。

(2)告知原则:a 在有些情况下,由于助人活动的需要,社会工作者可以需要提供案主的相关资料。

(社会工作者为了提升对案主的服务质量,需要与社会工作督导讨论案主的状况,

或者在个案讨论会上做个案报告等——案主知情同意书)

b 在另一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不需要对案主履行告知义务就可以透露案主

的信息。(当案主面临危机而生命受到威胁时,或者当案主可能伤害他人安

全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未得到案主知情同意书前就提供案主的相关资料。

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也应在提供资料之前寻求机构里负责

法律事务的部门的同意——全美工作协会规定:工作者在从事录音、录像,

或者是允许其他人观察面谈过程前,应得到案主的知情通知书)

2、列举收集资料的方法(简答)

A 面谈调查

B 观察

C 填写问卷

D 文献收集

3、预估概念:预估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基本过程。在初期面谈和收集案主资料的基础上,社会工

作者对案主存在问题以及案主与环境的互动进行综合的分析,形成一个暂时性的基本

评估,就是预估。

4、预估一般可以按照下面的模式从三个方面进行:

A 个人系统 b 家庭、家族和初级社会系统 c 环境

第十四章制定计划

1、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所谓的目标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讨论并达成的一种有意义的改变的可能

性。

2、设定目标是为了澄清案主问题,促进案主参与,确定行动方向,评估工作成效。

目标可以分为不持续目标和持续目标。不持续目标指一次行动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减轻案主的困扰。持续目标是指多次的持续行动,每一次行动都取得一些成果,逐渐积累,最后解决案主的问题。

3、设定目标的指导原则(简述)

首先,目标的确定必须充分吸收案主的意见与建议。

第二,目标应有明确的、可测量的定义。

第三,目标必须是可行的。

第四,目标必须与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相称。

第五,目标应该用正面的语言来表述。

第六,社会工作者应当认真甄别案主的要求。

第七,设定的目标必须与机构的功能相符。

4、设定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简答)

第一步,确定案主的准备程度,

第二步,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第三步,与案主一起选择适当的目标,

第四步,清楚的定义目标,

第五步,决定目标的可行性并讨论实现目标可能带来的利益与危险,

第六步,根据案主的需要安排出目标的优先顺序。

5、行动计划的制定是方案的设计过程和决策过程,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A资源与需求要相匹配的

原则B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原则。

6、评估计划(选择):所谓评估计划,简单的说就是测量、评估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共同设定的敢于计

划,评估可能的问题解决的情况以及目标实现的程度。不论在何种情境下,社会工作者都需要对助人计划执行情况、案主的进步程度进行适时的评估。在许多社会工作实务工作环境中,没有评估会产生专业的疏忽。测量目标实现的情况有不同的方法,其中,“目标达成量表”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目标达成量表不是预先设定的测量标准,而是与案主共同讨论发展出来的,所以,这种量表特别适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目标达成量表就是对迈向目标每一项可能的工作结果设定五种预测指标,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用这五种预测指标评估计划实施可能产生的结果,由最佳到最差划分为五个等级。

7、服务协议一般包括下列要素:

A 要完成的目标(排好优先顺序)

B 参与者的角色

C 干预方法和技巧

D 时间结构

E 监控进展的方法

F 重新协商协议的方法

G 财务安排切

8、时间限制服务的优点对社会工作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多选)

(1)时间限制服务可用较低的成本达到与开放服务相同的结果。

(2)采用时间限制服务可以提供给更多的案主。

(3)当社会工作者表示在短时间内可使案主进步时,会让案主更乐观、更有信心。

(4)因为在初期签订服务协议时就规定了时限,会有助于接案的过程。

(5)时间限制将问题解决过程明确的划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三个阶段,便于参与者把握助人活动的进程。

(6)时间限制服务方便申请经费和制定经费的收费标准。

9、服务协议的形式:口头的、默认和正式书面的协议。

10、书面服务协议提供了案主问题的描述、目标和计划内容的摘要,分为四个部分:A 问题 B 工作

目标C计划 D 财务安排及双方签名等

11、专业服务协议书(改错):

第十五章执行

1、计划的在确认:在计划执行开始之前,仍需要对计划进行在确认。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计划,而是

使案主对所要开始的工作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做好适当的心理准备,同时也是通过一系列的执行措施,自然地启动计划。在这一阶段,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信息、咨询、建议等各种具体的帮助,协助案主有步骤的实施计划,达成目标。

2、在计划方案的执行过程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选择)

A 问题诊断准确,策划得当,案主及社会支持系统配合良好,计划目标顺利达成。

B 问题诊断准确,策划目标清楚,但是,具体问题存在问题,如阶段目标不切实际,行动步骤过

快或过慢,具体目标难以按时实现。

C 问题诊断出现偏差,必须重新把握问题,厘定目标,设定计划。

D 问题与策划都正确,但是案主突然拒绝配合执行计划,计划方案破产。

E 计划的正常进行,部

分目标已经达成,案主突然出现反复,拒绝配合。F 原先计划中的相关人物推出。

G 案主所在的环境发生变化,出现新情况,使原有计划无法继续进行

总之,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没有必要也不能拘泥于原来的计划,而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以及案主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反应,不断的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修正原来的计划,

已达成目标。

3、社会工作者的集中计划实施的技巧(简答、选择):

(1)教育

(2)代理(是指社会工作者代替案主与案主的社会系统成员交往,处理一些案主面对的问题)

(3)记录(拜利提供了一种叫做SOAIGP的记录格式:S——Supplemental,从案主和家人那里得到

的补充信息;O——Observations,你的观察以及其他机构成员的观察;A——Activities,你、

案主及其他成员所从事的活动;I——Impressions,你的印象、假设、评估或评价;G——Goals,

现在的目标;P——Plan,额外的活动或行动步骤的计划)

(4)当面对质(就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的、无顾忌的当面指出案主语言上和行动上的不一致。当面

对质技巧应用的目的是提醒案主,通过直截了当的语言使案主认识到自己的不一致和矛盾之

处,体会自己的问题)

(5)焦点集中(是工作者要随时注意把案主偏离正题的话题引回正题,以持续地让案主的注意力集

中在与计划目标有关的主题上)

(6)立即反应(指的是把焦点集中在案主当下的问题上,对案主当下产生的想法、感觉立刻给出反

应)

(7)案的提醒(心理准备期)

第十六章结案和评估

1、评估的含义: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评估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评

估,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案主一起共同检视问题的确定是否准确,计划的设定是否合理,不同的计

划可能对案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每一阶段计划的实现程度,等等。最后,结案时还要进行总体性的评估,以求全面了解社会工作的效果。

2、评估的目的(简答)

其一,使社会工作者可以监视计划的实施过程。

其二,提供资料帮助社会工作者了解计划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其三,检测计划的效果,选择对案主更为有效的服务与计划。

其四,评估整个社会工作过程,了解服务的有效性及效率,提供搞服务品质。

3、评估的分类:(简答)

其一,过程评估(看态度)

其二,成果评估(看成绩)

其三,进度评估(看阶段)

其四,效益评估(看成效)

4、评估的方法主要是个案记录。评估社会工作做的好还是差,关键是考察案主的问题通过干预在多

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去看,问题出现频率测量(通常用于案主的问题可明确测量的案例,基线)、目标实现度测量、案主满意度调查等三种社会工作评估技术值得推荐。

5、评估的步骤(简答)

A 确定目标

B 建立成果评估标准C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

D选择恰当的资料收集方法E评估

6、结案反映的是社会服务当中的阶段性特征。

7、结案的三种形式:顺理成章结案、案主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结案、存在客观事实导致不能进行下

去而结案。

8、结案通常有四种形式:转介、转案、终止和案主当方面结束。

第十七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

1、社会保障概念:是以国家和社会为主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

配,从而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制度,它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核心,主体)、社会救济(成果明显)、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特殊)等内容。

2、现代社会保障于16世纪末在英国开始萌芽(圈地运动),英国政府于1601年通过了《伊丽莎白济

贫法》。

3、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的标志是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疾病保险法。

4、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

5、社会保障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四种不同的模式——1、美、日等国的“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

贯彻“选择性”原则,强调个人责任。2、英国、瑞典等西欧、北欧国家“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贯彻“普遍性”原则。3、新加坡等亚非拉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靠强制性储蓄筹集资金。4、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基本上由国家包揽。

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创建和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a 从建国初期到1966年。B 从1966年到1976

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C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的召开。D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至今。

7、中国已经建立了三条保障线,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结合实例,论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覆盖面过于狭窄,而且城乡之间和不同所有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别。

第二,社会化程度低。

第三,目前实行的现收现付社会养老制度可能导致政府与企业负担沉重,从而影响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第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合理,多头管理,效率不高。

9、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简答)

第一,转变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风险的社会保障机制。

第二,切实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三,加快社会保障立法的进程,用法律来维护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

第四,要实行城乡有别的不同政策。

第五,社会保障是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在改革过程中,应注意总体规划、协调发展。

第十八章农村社会工作

1、就目前情况来看,农村婚姻家庭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包办婚姻和变相买卖婚姻依然存在。

第二,早婚、不登记就结婚的现象比较严重。

第三,部分男性大龄青年的婚配仍存在困难。

第四,不和睦家庭和残缺家庭对农村正常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论述我国农村社会工作的重点:

A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

第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的家庭相结合,一句话,农村计划生育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导向型机制。

第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要与服务工作相结合。

第三,控制人口增长要与提高人口素质相结合。

第四,少数民族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开展计划生育工作。

B 农村的社会保障工作

第一,农村社会养,(五种形式:a 五保供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孤寡老人在吃穿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予照顾和物质帮助) b 优抚对象中部分农村老人的优抚抚恤制

度 c 农村退休养老制度 d 养老储蓄或商业养老保险 e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二,农村社会救济工作。主要包括救灾救济和扶贫工作。

C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填空)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技术,

二是经营管理方式,三是推广农村居民生活所需要的技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第十九章城市社区服务(服务性、公益性、自发性)

1、城市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要,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发

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居民生活服务活动。具有以下几层含义:第一,城市社区服务是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展开的。第二,城市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参与感和互动能力,实现社区的整合,为城市现代化创造良好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三,城市社区服务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服务活动。

2、城市社区服务的意义(简答)

城市社区服务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开展社区服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开展社区服务以适应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其三,开展城市社区服务是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

其四,开展社区服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结合实例,论述城市社区服务的作用

搞好城市社区服务,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体系,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人

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通过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有利于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进程,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其二,通过互帮互助的社区服务,可以协调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

其三,通过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使社区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社区的凝聚力不断增强,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发展。

4、了解城市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1)老年人服务系列:a 养老服务 b 健康服务(是指为老年人保持身体、精神和社会调适的良好状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包括生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健康服务两个方面) c 生活服务 d 文娱、教

育方面的服务 e 再就业服务

(2)少年儿童服务系列:a 少儿生活服务 b 社区教育服务(学前教育、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服务)

c 对“特殊青少年”的教育服务(所谓“特殊青少年”是指失去双亲的孤儿,残疾的、低能的

或行为不良的青少年)

(3)残疾人服务系列:a 教育服务 b 劳动就业服务 c 康复服务(社区康复服务就是帮助残疾人消除疾病、残等障碍,逐步走向康复的工作,它是普及和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途径。)d 生活服务(4)便民利民服务系列

5、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原则(简答)

A 立足群众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B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社会服务区别于其他服务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公益性和福利

性。

C 社会化的原则。动员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广泛参与,走社区服务社会办的道路。

D 讲求实效,替民办事的原则。

E 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同步发展的原则。

6、结合实例,论述社区服务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第一,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制定社区服务计划。

第二,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强化居民的社区意识,引导居民积极参加社区服务。

第三,加强社区服务的资源开发,特别是要为社区服务筹集更多的资金,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一方面,政府应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并采取各种财政支持政策;另一方面,政府对社区服务业应采取税

收和征费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四,逐步实现社区服务规范化和社区工作专业化。社区服务规范化:就是指社区服务及其管理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方式、程序来运作。其中包括社区服务运作的规范化和社区服务管理的规范化。

社区工作专业化是指社区应培养一批经过专门教育和培训,掌握了专门的理论、方法、技巧,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社会工作者。总之,社区服务事业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有待于在实践的

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社区服务的成功模式,为促进成好似的进步与繁荣做出新

贡献。

第二十章家庭社会工作和老年社会工作

1、家庭社会工作主要涉及婚姻咨询、家庭生活教育、家事管理服务、心理卫生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

(填空)

2、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婚姻咨询可以分为三种:婚前咨询、婚姻咨询和家庭咨询。

3、家庭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a 经济上的援助 b 社会性的服务 c 心理上的支持

4、治疗性家庭社会服务工作重在救助出现经济问题、心理问题、家庭关系问题的家庭。治疗有以下

集中形式:a 为那些有特殊困难,或遭遇意外伤害、变故的家庭提供经济救济,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B 保护受歧视、受虐待的家庭成员。 C 调适家庭危机。

5、预防性家庭社会工作重在家庭功能的发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a 家庭教育 b 组织家庭文

化活动 c 帮助家庭提高生活质量 d 开展社区家庭服务

6、实施家庭社会工作的两种重要形式是家庭恳谈和家庭心理治疗。家庭恳谈是一种团体工作,由社

会工作者、心理医生和护士等人参与,服务对象是个案家庭的全体成员,会谈技巧因个案的文化背景、心理特征而异。家庭心理治疗是家庭社会工作主要的实施手段,家庭心理治疗通常有夫妻联合治疗和家庭联合治疗两种形式。

7、家庭联合治疗的实施通常分为四个步骤:第一,与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第二,发现家庭困难所

在。第三,评估成员本身的行为。第四,给家庭提出发展性的建议。

8、(填空)狭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多采取机构服务的方式,救助和保护那

些家庭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或者有各种问题的儿童,包括孤儿、残疾儿、弃婴、受虐待儿童、情绪或行为偏差儿童等。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的组成部分,包括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保护儿童权益、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其中只要有:能增进儿童健全发展的各种措施,能防范危害儿童的保护措施,能保障儿童福利的措施,能协助儿童处理成长和适应过程中的难题的措施,以及能促成儿童发展潜能的措施。

9、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是社区、家庭保障,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儿童和儿童权益,坚固一般

儿童发展问题。

10、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儿童及其权益是我国儿童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

11、矫治性儿童社会工作有三类:少年法庭的儿童社会工作;少管所、工读学校的儿童社会工作;社

区的儿童社会工作。

12、老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老年人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a 生理问

题b 心理问题c 经济问题d 社会生活问题e 宗教信仰问题

13、老年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伦理、方法和技巧应用到与老年人生存与发展有关的领域和机构

内,协助老年人解决人生最后阶段所面临的种种生理、生活、医疗、社会、经济、心理和宗教信仰问题,改善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卫生保障、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使老年人有尊严地、快乐地和有价值地度过晚年。

14、我国最早的老年工作是以退休职工工作和“五保”老人工作的形式开展的。近年来,政府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因此也有了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首先,国家立法保障老年人的正当权益。其次,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其三,医疗制度化。其四,社会调试初步组织化。

15、老年社会工作者为居家老人和老年群体尤其是机构中的老年群体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其中,疗

养院、社区日间服务、心理卫生和再就业计划是实施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式。

16、社区日间服务:疗养院老人的死亡率高于疗养院外的老人的死亡率,研究表明,原因在于离开自

己的住所,老人遭受彻底改变生活环境的冲击。正因为大部分老人喜欢与家人同住,留在熟悉的社区,所以社区的家庭健康服务、饮食及家务管理服务及其由机构参与的日间照顾成为颇受欢迎的社会工作方法。(将老年人放入社区中)

17、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目前主要通过个案的工作方式即居家养老的方式,和团体的社会工作方式即机

构养老的方式得以实施。(判断)

第二十一章医疗社会工作与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

1、医疗社会工作就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运用到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中,协助病

人及其家属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以提高医疗效果。

2、医疗社会工作的内容可分为医院照顾工作、社区照顾工作和疾病预防工作。

3、医疗社会工作的功能分别表现在它对医疗机构、家庭医护和社区卫生等三类服务对象的贡

献。首先,医疗社会工作在医疗体系中是沟通治疗小组、病人及其家属的桥梁。其次,医

疗社会工作在家庭医护体系中能提供完整的治疗,使社会工作成为现代医疗工作必要的环

节。其三,医疗社会工作在社区卫生体系中能扩大医院的工作成效,实现卫生工作与福利

工作相结合的理想。

4、在精神疾病预防方面,社会工作者参与防治,主要作用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纠正社会

偏见(2)提供社会支持(3)提供法律保护(4)治疗与保护(5)精神疾病防治

5、根据实施的服务机构的特征,医疗社会工作可分为三类:

(1)医务社会工作,又被称为医院社会服务或临床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在综合医院和诊所的主要工作包括协助医务人员了解、分析与病人发病、诊治、康复、重建

有关的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协助病人及其家属有效地利用医疗防治设施;协

助病人配合治疗,启发病人及其家属振作精神;参与医院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推行服务计划的行政决策,以扩大医院的服务范围,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2)公共卫生社会工作

(3)心理卫生社会工作

6、残疾人康复社会工作懂得实施

(1)提供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

(2)实施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级的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有一般特殊教育与社区特殊教育之分。一般特殊教育的社会工作实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弱者者的特殊教育、情

绪障碍者的特殊教育、肢体残缺者的特殊教育。

(3)社区康复服务(4)生活服务(5)问题服务

第二十二章矫治社会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

1、“矫治”是整个犯罪处理过程中的最后一个阶段,指协助罪犯或行为偏差者矫正和重建的全过程。

矫治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与技术实施到犯罪矫治体系之中,协助服刑、缓刑或假释、感化教育期间的罪犯或行为偏差者认清自我,改造或矫正行为模式,重建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方式,回归社会,并成为所在社会的一员。

2、矫治社会工作致力于改造罪犯和各种行为偏差者,其功能主要变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助犯罪者增强向上的行为动机

(2)缓解犯罪者的情绪

(3)提供资讯

(4)协助犯罪者再组行为模式

(5)协助犯罪者理性的思考和处理因犯罪而引起的就业、升学、家庭责任、交往等问题。

(6)协助改善犯罪者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7)从事转介的工作

3、我国犯罪矫治的基本原则是惩办与改造相结合。我国犯罪矫治工作的核心是教育矫治,即劳改

机构对依法判处死刑、徒刑和拘役的犯罪者咋惩罚管制的前提下,以改造人,造就人为目标,

以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灌输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为主要内容,强制实施有组织、有计划、

有目的的特殊教育和矫治活动。

4、矫治社会工作的实施:

(1)调查和监督案主的过错事实及司法处罚形式

(2)应用控制的方法修正案主的行为

(3)利用合法的权威,以协助案主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4)决定对案主的矫治方案

(5)维护案主的权利与福利

5、矫治社会工作通过机构处置和社区处置得以实施。机构处置具体有三种正功能:(1)隔离社会(2)

鼓励自新(3)掌握技能

6、社区处置的主要形式包括:中途家庭、寄养家庭、监外就业、假释。

7、假释,又称有条件释放。凡受刑人在监执行期间表现良好,认罪态度较好,对社会已经不构成威胁,

则予以有条件地暂时出狱,回到社会中去,指定特定人或特定机构加以矫治辅导,以达到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

8、矫治犯罪是一门科际整合的学科,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协调自身的角色。所有社会工作的各种方法,

从个案、团体工作到行政、社区组织与社会行动,都应该以适当的方式应用到矫治中去,以实现矫治社会工作的目标。

9、学校社会工作:是把社会工作的原则、方法与技术运用到学校环境中,促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的

协调合作,协助学校形成“教”与“学”的良好环境,引导你学生寻求个性化和生活化的教育,建立社会化人格,习得适应现在与未来生活的能力。

10、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全体学生(包括心智不全、肢体残缺、情绪障碍和有行为偏差的学

生),学校的行政主管和教学、教导人员,所有的学生家长,以及社区领导和有关部门(如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

11、从这种理想出发,学校社会工作追求着四个重要的目标:

(1)实现社会福利

(2)保证实现教育机会决等及义务教育

(3)促进家庭和社区的协调,以配合学校的需要和增强教育的功能

(4)学校社会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12、我国的学校社会工作涉及四亿多青少年,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三大功能:

(1)补救班级教学的缺陷,提高综合的生存能力

(2)增强学校与家庭的关系,统一教育方向

(3)适应现代社会分工合作的需要

13、学校社会工作按实施的方式可分为三种模式:

(1)传统治疗式:这种模式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为学校中的“问题学生”及其家长提供服务和咨询。

(2)学校变迁式的学校社会工作:在传统治疗模式中,社会工作者对校长负责,独立于教师,主要处理在校学生因精神方面的原因导致的问题。

(3)社区学校式的社会工作:社区学校式的社会工作方法是社区教育制度下不然采用的方法,它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服务精神,协助社区建设,改善教育环境。

第一章

1.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应用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应用及其前景

–专业性社会工作

•上海的司法社工

•深圳的社区工作

•专业机构的社会工作

–官方的社会事业

–准官方机构的社会事业

•共青团的青少年工作

•妇联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

•残联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等

2.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

–综合性的专业知识

–信仰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人际沟通和案例管理的能力

–自我成长的能力

第二章

1.什么叫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实务;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社会工作的中国特色

社会工作有什么用——社会工作的功能

–解惑(思想困惑与心理困扰)

–提升个体的社会功能(促使个体更好的承担社会角色)

–预防或缓解社会冲突(促使社会和谐)

–促进民众组织化(以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促进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和贯彻相关法律

–中国转型期社会工作的特殊功能

第三章

1.社会工作发展历史

社会工作发展的简要历史:慈善事业阶段→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开端与发展→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和专业化社会工作阶段

2.现代社会保障事业主要特征

–在社会的慈善活动之外,国家与政府逐渐成为个人社会生活风险的重要承担着。

–除了济贫之外,社会扶助的范围延伸至工伤、失业、养老、医疗等广泛的生活领域与工作环境。

–除了社区之外,行政辖区或政府划定的工作区域成了组织社会扶助的组织单位。

–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飞速发展,为社会扶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第四章

1.社会工作者一般扮演什么角色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第一,直接服务角色。支持者---支持者角色的任务,社会工作者的支持特点;指导者---给予案主指导和忠告,不代替案主作决定与行动;治疗者或辅导者---治疗者或辅导者角色的

历史角色的目的;照顾者---提供关怀和保护,成为社会控制力量。

–第二,间接服务角色。社会工作者扮演了行政者(策划,指导,管理)、研究者、咨询者(社会政策与法律)的角色。

–第三,综合服务角色。社会工作者扮演了促进者(促进者角色的意义)、经纪人---经纪人角色的假设、调解者---调解者角色的目的、管理与协调者---管理与协调者角色的目的、

倡导者、增权者、教育者等角色。

2.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约定阶段

•1.什么是约定

–约定是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逐渐成为案主并接受案主角色的过程。

•2.约定阶段的主要工作

–了解案主的来源(自动案主与转介案主)

–初步评估(问题—人—环境)

–建立专业关系(社工与案主的关系确立)

–促使案主进入角色

–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

•(二)评估问题阶段

•1.评估及其目的

–什么是评估(对案主的问题,环境,资源的分析)

–评估的目的(在评估基础上才能制定介入方案)

•2.评估的步骤

–收集资料(案主,问题,环境,资源,政策)

–分析和解释资料(为什么,怎么样)

–认定案主的问题(主观,客观)

–做出评估报告(分析,结论)

•(三)计划、合约阶段

•1.计划的内容

–目的和目标(介入要达到的效果---助人自助的程度)

–关注对象(解决案主目前与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介入的策略(辅导---治疗---干预---促进)

•2.制定计划的原则

–详细、具体、具有可行性、与工作目的目标相符

–能够总结和度量

•3.合约

–与案主共同制定服务合同,它的主要内容是具体行动方案。

•(四)工作介入阶段

–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旨在恢复和加强案主整体社会功能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介入的目的就是为了界定和解决问题,促进案主的成长,提高案主的生活质量。

•1.社会工作介入的特点

–社会工作介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

–社会工作介入可以是采取行动的,也可以是不采取行动的(分析、辅导、恳谈)

–社会工作介入可以是实质性的,也可以是非实质性的

•2.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

–与案主一起行动

–帮助案主认识和运用现有资源

–对案主的危机进行干预和危机调适

–运用活动帮助案主

–代表案主采取行动

–争取有影响力的人士参与工作

–协调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发展创新资源,满足案主需要

–改变案主所处的环境

–改变组织与机构

–集体倡导,通过倡导为案主争取所需资源

•(五)评估总结、结束阶段

•1.评估总结的目的与内容

–评估总结的目的:社工反思工作过程-总结-提高,案主回顾改变的过程,目标是否实现,社工通过评估总结向机构交代结案存档。评估总结的内容目的目标有效地达到。方法和

技巧运用得当。社工的角色和任务的完成情况。

•2.巩固案主已有的改变努力

–帮助案主回顾工作过程:学会解决问题。强调案主已经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案主的自信心。假设一些问题与案主讨论解决方案,给予必要的指导。

•3.终止、解除工作关系

•终止解除工作关系的基本方法:

–转介—将案主转往其他机构接受服务(如案主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或者案主的问题涉及社会政策与福利服务,机构无法协助,将案主转介和其他机构,协青社转往单身人士宿舍) –转案—由本机构其他社会工作者为案主提供服务(案主的问题本机构有其他这个方面经验更丰富的社工,可以转移给对个别案主问题更专业社工提供服务)

–终止—案主问题已经解决,社工不再为案主提供服务。

第五章

1.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要面对这些不同的价值观来工作,这些价值观包括社会价值观、案主价值观、机构价值观、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

–①社会价值观是为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基本价值或一般价值。它是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基础,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具有导向作用。

–②案主的价值观是案主所独特的个人价值观体系,案主所秉持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他的态度、感受、想法和行为。在一些个案中﹐案主的问题涉及到他们的价值观体系同他们的父母、学校﹐甚至社会的价值观体系间的冲突。

–③机构的价值观反映在机构的政策声明﹐行政管理程序和方案内容之中﹐当你毕业后寻找雇用单位

时﹐机构的价值观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机构的经费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拨款(公众的纳税)或捐款。所以﹐这些领导人和社区可能反过来影响机构的价值观。

–④社会工作者的个人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个人所秉持和依从的判断标准。个人价值可能与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出现不一致,专业的工作者应该选择遵循专业价值观。

–⑤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理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社会工作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当时当地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福利制度所体现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以及传统文化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之上。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不同于个人价值观,它是需要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才能掌握并内化的专业群体价值观。如果专业价值观与上面提到的不同的价值观体系有冲突﹐那么应该优先考虑的是专业的价值观。

2.国际公认的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1 社工应发展及保持其工作所需的技巧和职能;

2 社工不应容许其专业技巧用于非人道的目的,例如酷刑或恐怖主义;

3 社工应行事正直,包括不滥用服务使用者的信任、明白私人生活和专业之间的界限、以及不利用其身份取得个人利益;

4 社工应以爱心、同理心和关顾的态度对待服务使用者;

5 社工不应将个人的需要或利益置于服务使用者的需要或利益至上;

6 社工有责任照顾其在工作岗位以及社会上的专业和个人生活,以确保他们能提供适切的服务;

7 社工应为服务使用者保密。任何例外只能基于更高的道德要求(例如维系生命安全);

8 社工须承认他们对服务使用者、与其工作的人士、同事、雇主、专业团体以及法律都有责任,而这些责任之间有时候会出现冲突;

9 社工愿意与社工学院合作以支援社工学生取得优质的实习训练和最新的实用知识;

10 社工应推动和参与在同事及雇主之间有关理论的讨论,并且为因应伦理而做出的决定负上责任;

11 社工应做好准备去解释他们根据伦理考虑而做出的决定,并承担该选择和行动所带来的责任;

12 社工应在其受雇机构以及身处的国家中创造环境,以推动讨论、评估及维护本文件以及其国家的守则(如适用)中所述的原则。

3.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与策略

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

保密问题

情理法问题

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

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

自决原则和知情同意

第六章

1.什么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社会、文化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人类行为的特征

适应性,多样性,动态性,指向性,可控性,发展性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一助人为乐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或为本位的哲学价值理念。其本质是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 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 人格理论:人格由三个主要系统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 的在于追求完美 精神分析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有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和自 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 认知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的缺乏。 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不再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而是转向关注人的外在的行为表现,集中关注那些可观察的行为,认为那些潜藏的思想或 意识是非常不明智的。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 恰当的反应模式。 社会系统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即在特定的系统之中,社会工作者要想对其工作 对象进行治疗就必须关注他所生活的环境。 标签理论:这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 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 沟通理论:它认为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时候,我们总是为了响应某些获得的信息,强调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根据理论,社会工作的一个 基本任务就是帮助案主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1)帮助案 主获取信息(2)帮助案主作出反馈(3)。。。发出信息(4)。。。 删选,整理,改变来自外界的信息 增权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 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 社会的稳定。 社会福利:从广义上讲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从狭义 上讲,社会福利则是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 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

社会工作概论_自考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 第一章绪论 1、社会工作的定义: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 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2、社会工作的职能(简答) 首先,恢复的职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可以简单的归结为解决问题。包括治疗和康复两个层面。 其次,预防的职能。社会工作者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及早地预测、控制和消除那些可能妨碍社会功能有效发挥的因素和条件。 再次,发展的职能。社会工作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制度,它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发挥个人和制度的潜能,以确保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 3、社会工作的特征 (1)崇尚专业的伦理精神(2)职业的非盈利性(3)社会工作督导(4)个人与环境(5)运用社会环境资源(6)团队协同工作(7)自助与民主参与 4、如何理解自助与民主参与的特征(简答) 社会工作确实可能为案主提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以帮助案主克服当下面临的各种困难。但不是单方面的给予或施惠。工作者相信个人团体社区乃至社会都有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潜能,如果得以发挥,问题就可解决。社工的精髓就在于,给案主以希望、信心决心,充分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达到助人自助的境界。 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案主的民主参与十分重要。社工在助人的过程中切忌为案主下判断,应该协助案主自己去做决定。鼓励案主民主参与,认清问题,找到原因,最后与案主合力解决问题,共同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1、伊丽莎白济贫法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各国社会事 业的制度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德国的汉堡制(1788)爱尔伯福制(1852) 3、睦邻组织运动(1884)社工与问题人生活在一起 4、1917年里士满出版了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使社会工作更加理论化,成为社会个案工作发展的 里程碑。 5、在我国古代社会组织中还存在一种乡约制度。所谓乡约,即同住在邻近地区的人共同遵守的规约。 我国的乡约始于北宋的“吕氏乡约”,明朝王阳明“南赣乡约”。 6、现代社会工作的萌生及发展——在实践方面,乡村建设运动是比较著名又有较大影响的运动。如晏 阳初的平民教育,陶行知的南京乡村师范学校和江苏宝山师范学校,梁漱溟的河南村治学院、山东邹平实验区。 7、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cos)在英国成立,其中涉及“友善访问员”。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实践前提 1、结合实例,分析中国现存的社会问题 A人口问题其一,人口急剧增长导致的对于自然的压力沉重,自然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破坏。 其二,人口过快增长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得到较快的提高。其三,人口素质和整个民族 的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越难。其四,延缓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B 就业问题其一,新增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安置问题。其二,待业工人特别 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待业工人再就业问题。其三,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其四,农民工大 量进城,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 C 人口老龄化问题其一,人口老龄化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其二,我国没有建立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工作 1、社会工作的概念(p12)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p14)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3、社会工作的特点 (笔记) 服务性、客观性、补救性和发展性、批判性和建设性 4、社会工作的本质(p12) 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 5、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的区别(p12) 1)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而确立的,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 2)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于盈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性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6、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p15) 普通社会工作、实际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 7、社会工作对个人及社会的主要功能(笔记) 对工作对象的功能:解决困难与问题、促进案主个人发展 对社会的功能: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维持社会稳定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 1、瑞奇蒙德的贡献 1917年玛丽·瑞奇蒙德出版《社会诊断》一书。该书的出版通产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瑞奇蒙德因此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 《社会诊断》:第一次将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进行 研究,她在该书中创立了一个个案工作的社会诊断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来界定 个案工作以及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的伦理规范。 1922年瑞奇蒙德又发表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一文,从从操作意义上把个案工作看成一个特殊的过程,通过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调试来发展人格,并通过系统的收集资料来理解人的有组织的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社会个案工作。 她出版的试图使社会工作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她发表的《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使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 意义:创立了一个个案工作的社会诊断模式,提出原则来界定个案工作及社会工 作者的理论模式。 2、结合内容谈谈济贫法案、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贡献(请自己概括) 伊丽莎白《济贫法》 POOR LAW (1601年) (1)背景 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最早,社会对贫穷问题的威胁感受最深,其济贫失业也最发达。刚开始由教会承担救济的责任,到了16世纪贫民人数不断增加,社会的才力入 不敷出,不堪负重,该由政府接办。伊丽莎白执政后,针对贫困问题曾颁发多项济贫法案,其中以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最为有名。该法案规定了政府在救济中的责任并 初步建立了救济行政制度与救济工作方法,成为各国现代社会救济事业的开端。 (2)内容 a、规定每一个教区每周都要向地主征收济贫税,以此来补充救济经费,救济贫 民。 b、规定贫民救济应该有地方教区举办,每一个教区设立监察员,同时中央政府 也设立监察员。 c、规定凡是有劳动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工作,用工作来换取救济:这是最早的 以工代赈思想。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 目录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2)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3)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5) 第四章社会工作理论 (5) 第五章社会福利制度 (6) 第六章社会个案工作 (6) 第七章社会小组工作 (8) 第八章社区工作 (10) 第九章社会行政 (11) 第十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12) 《社会工作概论》总结与复习 (13)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 名词解释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用专业的助人方法开展的专业助人活动。 2.社会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领域也成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 3.实际社会工作 ●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 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 4.慈善组织会社 a)1869年建立于英国,致力于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推动民间志愿救 助活动。 b)慈善组织会社对社会工作的贡献在于: ●首先,派“友善访问员”访问申请救济者,这种个别化的做法促进了个案工作 的产生; ●其次,它们在促使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相互合作时,促进了 社区工作的产生。 5.睦邻组织运动 a)1884年兴起。 b)兴起的原因:英国的科学研究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力图对社会问题进行实地研究和考 察。另外,发起人认为社会贫富分化严重,让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贫民共同生 活,既可以使贫民获得接受教育和享受文化生活的机会,又可以使知识分子加深对 贫民的了解,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c)在这种背景下,巴尼特牧师于1884年在伦敦东区贫民区首创汤恩比馆。 d)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意义: ●社会工作应以整个社区为对象; ●社会工作应配合社区的实际需要; ●安排,并同时发动、组织社会力量; ●社区工作方法应成为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 问题 1.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过程。 2.简述社会工作基本要素 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活动 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2023年自考本科社会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学旳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旳重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2.社会学形成时期旳重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旳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互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 三、简答 1.孔德旳社会学思想: (1)科学旳分类,社会学是科学旳最高层次 (2)社会学旳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研究措施,用实证措施来研究人类社会 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旳五个涵义: (1)现实旳而不是细想旳 (2)有用旳而不是无用旳 (3)可靠旳而不是可疑旳 (4)确切旳而不是模糊旳 (5)肯定旳而不与否认旳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旳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旳个人欲望 (3)社会旳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旳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措施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旳关系旳一门社会科学。 2.记录调查:是根据调查旳目旳与规定,用科学旳调查措施,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旳记录工作过程。基本原则(精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记录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旳而专门组织旳一次性或周期性旳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旳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旳措施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旳一种调查措施。 5.记录报表:是按统一规定旳表格形式,统一旳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记录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旳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有关、有效信息旳一种措施。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种整体,进行详细考察旳措施。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旳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搜集资料旳措施。 9.试验法:是根据一定旳研究假设,在有控制旳条件下,通过观测、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旳措施。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旳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旳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旳状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旳措施。 11.定性分析:是对搜集到旳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旳性质和特性作出概括旳一种分析措施。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旳数量特性、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旳一种措施。 二、填空 1.社会学旳特性 2.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1.社会工作产生: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 一书。P5-P6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20 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到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到60年代,社区工作已被证实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方法;70年代,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P6 3.社会工作的领域:(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儿童、 少年、青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等。(二)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就业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救助、帮助和发展。P10-P11 4.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 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P12 5.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者、受助者、社会工作价值观、助人 活动。P14 6.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第一,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 第二,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第三,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P22 7.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特征分析:第一,助人过程是帮助他 人获利的过程。第二,助人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第三,助人过程是不对称互动。P22

8.理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P23 9.社会工作的功能:助人、救难、解困、发展。P25-P26 10.了解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11.*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价值和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早期社会工 作实践中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把救助看作是一种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它承认和容许受助者饿羞耻感和不平等意识。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早期正式社会工作在价值观念上抛弃了救助过程中的尊卑意识,而是出于同情和怜悯。它承认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并应互相帮助。但是院舍照顾的弊端不久就暴露了出来。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社会工作世俗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与社会工作的世俗化同步发展的。在这两个过程中,社会工作中的宗教价值逐渐让位于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专业价值,人本身无条件地被放到社会工作专业的中心位置来考虑。帮助人不再是一种宗教上的义务,而是一种人道主义义务。 社会工作完全被放到恩育人关系的天平上来检验。P40-P41 12.*西方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体系: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哥登); 比斯台克的价值体系;泰彻的价值体系。P46-P47 1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复习全部)以论述题形式出现。 P51-P54 14.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阶段:一,调查阶段;二,精神分析学 阶段;三,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者学派并立的阶段;四,大卫.豪称为获得的阶段;五,盘点阶段;六,理论统一的阶段;七,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期末复习要点整理 定义: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者对个人、群体和社会进行帮助和服务的专业活动。 核心原则: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包括尊重人的尊严、社会公正 和人权、自主和自决权、社区参与以及维护个人和社会的福祉。 职能和目标:社会工作的职能包括提供帮助、促进变革、解决 问题、增强社区资本和增进社会正义。其目标是提高社会的福祉和 促进社会的发展。 特点和价值观: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弱势 群体、关注全人、注重实践和注重人际关系。其价值观包括尊重和 保护人的尊严、关心社会公正、促进人权、推动社会改革和支持弱 势群体。 社会工作的伦理准则和职业道德要求。 社会工作的职业职责和职业行为规范。 社会工作师的职业素养和自我管理。

社会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以下是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框架和模型,以及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主要理论框架和模型 系统理论:将社会工作看作一个系统,强调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生态学模型:将个体与环境看作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社会工作中强调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及其调整。 社会行动模型:强调社会工作的目标是通过组织和动员个人和群体的能力来解决社会问题。 资源模型:关注社会工作中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以满足个人和社群的需求。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社会工作理论是指对社会工作实践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总结和归纳,并为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理论的导向作用:社会工作理论为实践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帮助社会工作者制定合理的干预策略。 实践的反馈作用: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验证和修正,使理论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整理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整理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一助人为乐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人道主义:是以人为中心或为本位的哲学价值理念。其本质是反对神学,提倡人学,反对神权,提倡人权,反对神性,提倡人性,反对愚昧, 提倡理性,反对迷信,提倡科学,反对神道,提倡人道。 人格理论:人格由三个主要系统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 的在于追求完美 精神分析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有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不良行为的产生源于各种本能集合而成的本我和自 我,超我之间关系的失衡。 认知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的缺乏。 行为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不再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而是转向关注人的外在的行为表现,集中关注那些可观察的行为,认为那些潜藏的思想或意识是非常不明智的。社会工作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和掌握 恰当的反应模式。 社会系统理论:它把人与生活环境看作是由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各种元素所组成的系统整体,即在特定的系统之中,社会工作者要想对其工作对象进行治疗就必须关注他所生活的环境。 标签理论:这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 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

沟通理论:它认为当我们采取某种行动的时候,我们总是为了响应某些获得的信息,强调人际沟通的重要性。根据理论,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案主消除这些沟通过程中的障碍(1)帮助案 主获取信息(2)帮助案主作出反馈(3)。。。发出信息(4)。。。 删选,整理,改变来自外界的信息 增权理论:主张在宏观的社会变革未发生之前,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为了他们的利益向现存的社会结构争取权利,促使现存的社会结构做出一些有利于服务对象的制度或政策安排。 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 社会的稳定。 社会福利:从广义上讲社会福利是指同改善公民生活素质、促进社会发展与提高社会总体文明相关的一切物质、活动与相关服务。从狭义 上讲,社会福利则是国家(或政府)针对社会中有特殊需要的个 人和群体提供的津贴、物质和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 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 儿童社会工作:以儿童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不仅限于贫苦无依的收容教养,而且扩展对全体儿童的福利服务。 社会角色:它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相适应的一整套行为规范。 社会个案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 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 社会小组工作:以社会团体为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助下或通过团体情景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共同努力达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构成要素是什么? 概念: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职业性的助人服务活动。 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价值观、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二、谈谈你对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和扩大印象的理解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主要是指贫困群体、脆弱群体和其它弱势群体。贫困群体主要是指物质生活陷于极度困境者,他们缺乏基本的、正常的生活物资条件,甚至难以维持自己的生命。脆弱群体是遇到社会问题冲击时缺乏应对能力而易于遭受挫折和伤害的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结构和群体关系中处于弱势、其权利和利益后搜到严重伤害的群体。 2、社会工作的扩大群体是指有需要的人群,即其基本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日常生活和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的人群,就是指向所有遇到自己不能客观克服的困难而陷入危机状态的人。 三、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扮演哪些角色?请说明其中4种角色的承担工作内容。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治疗者、倡导者、教育者、行政管理者、资源获取者、调解者、政策影响者、调研者。 承担的工作内容: (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这的基本职责就是向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这里的服务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 (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面对求助者不但要提供直接服务或帮助,也要鼓励受助者在可能的情况下自强自立、克服困难,即助人自助。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者自立或自我发展。 (3)调解者:调解者的角色就是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

解纷争,目的是帮助处于冲突中的各方对于冲突问题达到共识。对于作为调解者的社会工作者来说,他是处在中立的立场上,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而对于冲突的对方以及达成的共识没有任何既得利益。(4)资源获取者: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系其它社会工作者、福利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四、联系实际,谈谈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1、治疗功能: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就是消除那些导致问题产生和使社会功能丧失的个人或环境因素,对失去的社会功能予以恢复和重建,获得适当的社会调适模式或产生新的替代模式,从而使服务对象发挥正常的社会功能。 2、预防功能:那些能够防止危险发生,减少某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在已经出现征兆时延缓或控制问题的生产的所有活动。总之,预防就是指先期对有害于个人或系统、组织的任何因素的发现与消除。 3、发展功能:社会工作的发展功能是指社会工作者发掘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激发个人或 制度的潜能,以使个人或群体成长,有效发挥个人的社会功能,使社会制度为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五、为什么把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看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源头?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原因:①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一方面推动了英国社会福利的制度化进程,另一方面直接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前身—志愿助人活动的发展。②它对社工发展的意义:政府担负起社会救助的责任、确立了助人自助的原则和观念、有专门人员从事济贫活动,可作为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开端、提供了法律的保障。 主要内容:1、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 2、规定贫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人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 3、以工代赈: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不得行乞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 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P8 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 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 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 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P12 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P14 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P21 2、助人过程特征:⑴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⑵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⑶是不对称互动①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②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③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P22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P23 4、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他是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经过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P29 第三章、???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新教理论、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P44- 2、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项:⑴说服⑵直接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⑶做一些为了当事人或针对当事人的事情⑷控制和指导当事人⑸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⑹为当时人承担责任⑺预先决定结论⑻批准或不批准当事人的行为P50 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原材料: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⑵中国古代社会工作世间的价值观念⑶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P50 4、中国社会工作体系内容:⑴社会价值⑵专业价值①敬业②接纳③自决④个别化⑤尊

《社会工作概论》重点概括资料

一、社会工作的四种内涵 (一)、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活动 1、社会工作是助人活动,助人自助 2、助人需要科学的方法 科学方法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客观性、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工作过程的逻辑性) (二)、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 (三)、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四)、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社会工作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提供的一种规范化的、专业的服务,它因此而被纳入现代社会的制度系统中,成为贯彻政府的福利政策、确保社会稳定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制度。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 三、社会立法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一)德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德国俾斯麦政府于1883年创立强制劳工保险制度,并从1883年的疾病保险发展到1884年的职业灾害保险以及1889年的残疾与老年保险。该制度采取危险分担的保险原则,集合工人、企业主及政府的财力,给劳动者以保障。此后,德国又在这一制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新的社会保障措施。 (二)英国社会安全制度

英国于1911年通过《国民保险法案》,设立了疾病与失业强制保险;1925年通过《寡妇、孤儿及老年补助年金法案》;1934年通过专门的《失业法案》,扩大和加强了社会保险的项目和内容。 在研究方面,1909年英国社会工作者就提出积极预防与强制原则,大力倡导社会福利与个人责任并重。 (三)美国的社会安全制度 继1933年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案》之后,1935年制定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社会保险法案》,从而美国社会保障有了永久性的立法与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其一,社会保险方案,包括老年保险制度、失业补偿制度;其二,公共分类救助方案,包括把老年人、贫苦盲人及失依儿童作为救助对象;其三,卫生及福利服务方案,包括妇幼卫生服务、残疾儿童服务、儿童福利服务、职业重建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 二、社会工作价值困境 (一)、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间的矛盾(案例) 价值不同于需求,需求是人们生理和心理的本能,价值则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社会需要满足怎样的需求,取决于它的价值观。西方价值观的主导是个人主义,即社会存在是帮助个人达到满意和丰富的生活。 以美国为例: 美国社会中指导人们选择关注个人的价值。这些价值观至少来自四个传统,这些传统都关注个人对自己和社会的责任,以及社会对于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1.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应用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应用及其前景 –专业性社会工作 •的司法社工 •的社区工作 •专业机构的社会工作 –官方的社会事业 –准官方机构的社会事业 •共青团的青少年工作 •妇联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 •残联的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等 2.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根本要求 •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根本要求 –综合性的专业知识 –信仰和社会主流价值观 –人际沟通和案例管理的能力 –自我成长的能力 第二章 1.什么叫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实务;社会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2.社会工作的根本功能,社会工作的中国特色 社会工作有什么用——社会工作的功能 –解惑〔思想困惑与心理困扰〕 –提升个体的社会功能〔促使个体更好的承当社会角色〕 –预防或缓解社会冲突〔促使社会和谐〕 –促进民众组织化〔以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 –促进社会福利方面的立法和贯彻相关法律 –中国转型期社会工作的特殊功能 第三章 1.社会工作开展历史 社会工作开展的简要历史:慈善事业阶段→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开端与开展→二战后福利国家制度和专业化社会工作阶段 2.现代社会保障事业主要特征 –在社会的慈善活动之外,国家与政府逐渐成为个人社会生活风险的重要承当着。 –除了济贫之外,社会扶助的围延伸至工伤、失业、养老、医疗等广泛的生活领域与工作环境。 –除了社区之外,行政辖区或政府划定的工作区域成了组织社会扶助的组织单位。 –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飞速开展,为社会扶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第四章

1.社会工作者一般扮演什么角色 •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 –第一,直接效劳角色。支持者---支持者角色的任务,社会工作者的支持特点;指导者---给予案主指导和忠告,不代替案主作决定与行动;治疗者或辅导者---治疗者或辅导者角色的 历史角色的目的;照顾者---提供关心和保护,成为社会控制力量。 –第二,间接效劳角色。社会工作者扮演了行政者(筹划,指导,管理)、研究者、咨询者(社会政策与法律)的角色。 –第三,综合效劳角色。社会工作者扮演了促进者〔促进者角色的意义〕、经纪人---经纪人角色的假设、调解者---调解者角色的目的、管理与协调者---管理与协调者角色的目的、 倡导者、增权者、教育者等角色。 2.社会工作的根本程序 〔一〕约定阶段 •1.什么是约定 –约定是工作者帮助求助者逐渐成为案主并承受案主角色的过程。 •2.约定阶段的主要工作 –了解案主的来源(自动案主与转介案主) –初步评估(问题—人—环境) –建立专业关系(社工与案主的关系确立) –促使案主进入角色 –与案主以外的其他系统建立关系 •〔二〕评估问题阶段 •1.评估及其目的 –什么是评估(对案主的问题,环境,资源的分析) –评估的目的(在评估根底上才能制定介入方案) •2.评估的步骤 –收集资料(案主,问题,环境,资源,政策) –分析和解释资料(为什么,怎么样) –认定案主的问题(主观,客观) –做出评估报告(分析,结论) •〔三〕方案、合约阶段 •1.方案的容 –目的和目标(介入要到达的效果---助人自助的程度) –关注对象(解决案主目前与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介入的策略(辅导---治疗---干预---促进) •2.制定方案的原那么 –详细、具体、具有可行性、与工作目的目标相符 –能够总结和度量 •3.合约 –与案主共同制定效劳合同,它的主要容是具体行动方案。 •〔四〕工作介入阶段 –社会工作介入是社会工作者旨在恢复和加强案主整体社会功能的有方案有目的的行动。 介入的目的就是为了界定和解决问题,促进案主的成长,提高案主的生活质量。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 考试题型:不定项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单,论述?导言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个案 儿童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导言 一、社会工作的含义 1.定义 2.理解(1)(2) 二、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1.现实原因 2.英美等国 3.我国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晚(1)(2)(3)(4)(5) 三、课本体系 1. 2. 3. 4. 社会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一、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历史渴望 1. 2.(1)(2)(3)(4)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及其发展 1.解决问题的思路(1)(2) 2.社会工作的形成

3.社会工作的发展(1)(2)(3) (三)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1. 2. 3. 4. 二、社会工作的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领域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而扩大1. 2. 3. (二)社会工作的领域随着社会进步的发展而扩大 1. 2. (三)类型 1. 2. (1)主体: (2)特点:①②③④ 3. 三、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一)内涵 1.定义 2.过程 3.要素(1)(2)(3)(4) 四、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 (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三)社会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 (四)社会工作与管理学的关系 (五)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 (六)社会工作与伦理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1.定义: 2.一般特征:(1)(2)(3) (二)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 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需要、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困难群体和弱势群体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其中,专业的社会服务就是社会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分类:一种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即行政性、非专业的社会工作;另一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本质: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是一种助人过程,助人过程和专业性的助人方法。 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①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②社会工作与众多社会学科有密切联系(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等) 弱势群体:①初级(绝对)弱势群体:由于成员基本生活需要未能得到满足而形成的社会生活有困难者。包括无依无靠鳏寡孤独者、残疾人和其他因丧失、缺乏劳动能力而无生活来源者;遭受自然灾害难于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无固定职业或失业造成的生活低于基本标准个人和家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生活水平低于基本标准的个人和家庭。②次级(相对)弱势群体:在其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病障或社会失调的影响,造成其心理上的受挫感和剥夺感,从而难以适应社会甚至形成越轨行为的社会成员的集合。 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标志:1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芮奇蒙出版《社会诊断》一书。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秉持社会工作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概论 第二篇(自考重点总结)

社会个案工作是这样的一种工作方法,它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 其一,个人生活的环境造成的问题。其二,个人人格内在因素造成的问题。 其三,个人外部状况与内在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问题。 个案工作除了提供必要的资源以改善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心灵的直接影响以增进人们的人际适应能力”(里士满),促使个人及其家庭改变心理姿态、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强化其适应生活和环境的能力,促进其潜能的进一步发挥,以促成建设性的自我发展与成长。只有这样吗,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防止旧问题的复发,阻止新问题的产生。 1819年,查默斯(Thomas Chalmers)牧师在英国圣约翰(St. John)教区任职时创造了“程序指引”的救济理论。他认为人类道德上的缺陷,如懒惰、酗酒、赌博等等,是致贫的真正原因,要解决贫困问题,必须从激发其道德感入手。强调“个别化”的方法是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肇始。 1869年,慈善组织会社(COS)在英国成立后,接受了查默斯的理论,反对公共救济,主张应该让贫民尽其所能维持其生活。他们聘用了“友善访问员”来访视贫困家庭。友善访问的目的,一是查证案主有无受助的必要,二是以道德劝说来鼓励案主自立与自助。(P103) (一)功能派个案工作 功能派个案工作在20世纪30年代起源于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1920年由弗洛伊德的门徒兰克(Qtte Rank)倡导。功能派个案工作以兰克的自我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功能派的特点表现在它对社会工作目标以及社会工作机构功能的定位上。功能派认为,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担着各异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正是整个社会正常运转与各个个体良好发展所必不可少的。 (二)心理与社会学派个案工作 1937年,汉弥尔顿(Gorden Hamilton)在《个案工作基本概念》一文中首次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心理与社会学派以行为科学为基础。 心理与社会学派把人的行为及其障碍放在社会中考察,它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成长,人所遭遇的问题也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 心理与社会学派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较大,它重视对于人的深层心理结构与行为机制的剖析。(三)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 问题解决派个案工作是珀尔曼(Harris Perlman)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 (四)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P108) 行为修正学派则以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个人的行为是在外在环境的刺激和制约下形成和改变的,并强调通过学习过程改变行为。社会工作者托马斯(E.J.Thomas)1970年提出五种行为修正派的类别。其基本的有三类:反应制约、操作制约、社会学习。行为修正派特点: 其一,它强调可观察的行为,要求以客观的名词来描述行为,且描述的行为必须是可观察、可量化的,反对使用抽象的心理学概念。 其二,它撇开对人的内在心理机制的分析诊断,直接从行为着手,作为修正行为的出发点。 其三,行为修正派个案工作主要是一种治疗方法,它以削弱不适应行为,增加适应行为为主要目的,其理论主要表现为针对不同类型行为制定修正行为的一系列方法与技巧。

社会工作概论复习重点

社会工作概论 知识点: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 价值:人们对社会中一切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或评价。 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专业或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平等、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及行为准则的总称。 (社会工作价值与其他领域所奉行的价值及一般社会价值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 价值对于社会工作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社会工作是于价值密切相连的一种职业或事业。 2.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是其存在和定义的基础。 3.价值构成一个理想社会工作者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全部。 4.价值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技术、技巧的选择与运用。 社会工作价值结构: 1.一般价值(为所有人共享) 2.社会工作自身价值体系(有独特性) 3.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或职业道德) 在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社会思潮或思想观念,主要有新教伦理、人道主义、乌托邦思想等)影响下我国形成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中外有价值的社会理想和社会福利思想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有些带有矛盾和冲突,有些具有普遍性)角度(个人讨论、社会考察、个人与社会结合讨论)。 中国在构建社会工作价值体系时,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专业伦理: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的行为规范或准则。 功能:1.是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在指南针或行为准则,规范社会工作者的言行; 2.是社会工作者在履行职责时,能凭借其专业伦理维护专业的原则、权威; 3.作为一种标准,能借以评判社会工作的实施效果; ☑社会工作导论 社会工作:是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平等公正的专业价值观,在社会服务及社会管理等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专业或职业。 社会工作的分类标准: 社会工作所针对问题的标准 社会工作的方式方法 社会工作的对象 社会工作的专业水准 举办机构的性质 综合性评价标准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思想政治服务工作、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弄清社会工作这些领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学习、研究以及实际推进社会工作,显然是必要的。 社会工作产生于20世纪初,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学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