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学科前沿论坛》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科前沿论坛》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学科前沿论坛》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艺术学科前沿发展动态、特点与规律,对设计现象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明晰现当代中外设计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艺术学科前沿相关理论,把握学科发展过程的基本环节,遵循美术的发展规律,积极探索艺术学科的普遍规律;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理论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艺术学科研究的方法;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理论研究的

专业态度与学术热情。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艺术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主要参考书

1.顾平,《学校美术教育方法研究》,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2.顾平,《艺术的理论研究与学术表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3.巫鸿,《美术史十议》,三联书店,2008年。

4.郑工,《演进与运动:中国美术的现代化(1875-1976)》,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年。

5.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新星出版社,2013年。

6.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三联书店,2006年。

7.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三联书店,1999年。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2008年10月

1.《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1) 2.《造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4) 3.《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7) 4.《书法》课程教学大纲 (10) 5.《工笔花鸟》课程教学大纲 (12) 6.《中外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15) 7.《基础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18) 8.《电脑绘画》课程教学大纲 (21) 9.《设计表现技法》课程教学大纲 (25) 10.《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27) 11.《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29) 12.《字体与标志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2) 13.《版面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35) 14.《企业形象策划》课程教学大纲 (38) 15.《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0) 16.《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44) 17.《印刷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47) 18.《广告策划与方案》教学大纲 (50) 19.《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2) 20.《网页设计》课程教学次纲 (56) 21.《建筑与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59) 22.《环境设计效果图》课程教学大纲 (64) 23.《展示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66) 24.《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68) 25.《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71) 26.《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次纲 (73) 27.《坏境设计模型》课程教学大纲 (75) 28.《材料与施工工艺》课程教学大纲 (77) 29.《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80) 30.《专业综合设计》教学犬纲 (85) 31.《家居装饰设计》教学大纲 (86) 32.《专业写生》教学犬纲 (88) 33.《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89) 34.《专业考察》教学大纲 (90) 35.《毕业实习》教学大纲 (92)

艺术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概要介绍关于艺术的一般观念,区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与非审美、反艺术与反美学,并对美学与艺术美学,艺术美学与艺术原理做出区分。(2学时) 第二章,艺术的基本结构,简要讲解艺术的基本元素,艺术的语法系统,艺术的意象与艺术意境,艺术技巧等内容,使学生了解符号学基本观点,了解研究艺术的基本方法,同时对艺术技巧的重要性获得正确的认识。(2学时)第三章,艺术风格及其审美形态。本章内容很多,难度也大,涉及素朴的与感伤的、优美与崇高、幽默与讽刺、滑稽与荒诞、隐喻与象征、悲剧与喜剧6组12大范畴。(6学时) 第四章审美艺术,即绘画(包含了经典和现代的内容)、雕塑、舞蹈和音乐(包含了经典和现代的内容)。(4学时) 第五章实用艺术,即建筑(包含了经典和现代的内容)、设计、摄影和书法。(4学时) 第六章综合艺术,即戏剧、影视、杂艺和新媒体艺术(现代的艺术形态)。(4学时) 第七章,艺术审美体验的机制,重点讲解体验的概念,区分宗教的体验、自然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的审美体验,并且讲解艺术审美体验的过程和机制,艺术审美体验的特征。(4学时) 第八章,艺术价值结构,重点讲解艺术的审美价值、真理价值、娱乐价值、教化价值和象征价值,使学生了解艺术的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与人生的关系。(2学时)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尚有实践教学6学时,这6个学时,一般是安排到博物馆或美术馆参观、考察,或者组织一次戏曲或电影观摩活动,然后组织讨论,写出1篇小论文。 考试2学时。 总共36学时。

《艺术美学》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是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艺术美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鉴赏力,使学生能够将美学原理与所学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以促进或反哺专业学习,提高艺术设计水准,初步掌握艺术研究方法。 《艺术美学》课程教学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艺术与非艺术 重点:了解关于艺术的经典的理论和最新的观念,学会灵活、动态地对待艺术现象。 第二节审美与非审美 重点:了解审美与非审美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节反艺术与反美学 重点:反艺术产生的根源,反艺术的典型案例,历史地、辩证地反艺术行为。第四节美学、艺术学、艺术美学与艺术原理的关系 重点:了解艺术美学的学科定位以及它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了解艺术美学在人文学科、艺术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艺术的基本结构 第一节艺术的基本元素 重点:作为总体的艺术的基本元素和作为个别艺术的基本元素。 第二节艺术的语法系统 重点:艺术表达的特性和生成的特性。 第三节艺术意象与艺术空间 重点:西方艺术意象与中国艺术意境的关系;作为幻想世界和审美世界的艺术的特性。 第四节艺术技巧 重点:技巧的重要性,技巧在创作中的作用。 第三章艺术的风格及其审美形态 第一节艺术风格的本质及意义

《学科前沿课》教学大纲

《历史学学科前沿》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学科前沿》是历史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 开设该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最新史学前沿动态,进一步加深对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该门课程主要包含中国古代史前沿动态、中国近现代史前沿动态、世界史前沿动态、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前沿动态、考古学前沿动态、历史地理学前沿动态、历史文献学前沿动态、专门史前沿动态、西北史研究动态等。 (四)教学时数 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18学时(半学期,周2学时) (五)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将采用课堂教学为主,可适当布置课外阅读书目、作业,以及课堂讨论等。 (六)选用教材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编:《中国历史学前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以来连续出版。 二、本文 第一讲中国古代史前沿动态 教学要点:中国古代史热点问题;中国古代史理论;中国古代史研究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內容:中国古代社会变迁大势;中国古代史研究前沿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中国古代史热点问题(1课时)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热点问题。 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前沿理论和方法(1课时) 新史学;后现代主义;中层理论;区域社会史。 史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史学大众化问题;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解读。 考核要点 识记:中层理论;社会结构;年鉴学派;哈贝马斯;福柯。 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走向。 综合运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主要理论和方法。 第二讲中国近现代史前沿动态

教学要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范式;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理论构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冲击—反应模式、现代化模式、内卷化模式等。 第一节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转移(1课时)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类型;中国近代社会的社会结构与新陈代谢。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课时) 中心与边缘;过密化;中国中心发现历史;民族国家建构。 考核要点: 识记:费正清;社会变迁;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特点;中国近代社会研究方法。 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与当今中国的关系。 综合运用:阅读五本有关中国近现代史的经典著作,并写2000字的读书笔记。 第三讲世界史前沿动态 教学要点 世界史研究的资料甄选;世界史研究的热点理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世界史研究现状;世界史研究趋势。 第一节世界史研究的资料问题及其甄选(1课时) 国内世界史研究的重点及走向;国外世界史研究的理论视野。 第二节世界史研究与中国大国战略(1课时) 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困境及发展路径;世界史视野下的中国梦。 考核要点: 识记:世界史研究的理论。 理解:世界史研究与中国崛起。 综合运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世界史研究可资提供的经验和借鉴是什么? 第四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前沿动态 教学要点:中国史学史;世界史学史;史学理论、史学史与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中国史学史及史学理论概述(1课时) 史学经典名著解读;史学史发展内在理路;史学理论提炼。 第二节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综论(1课时) 基督教史学;兰克学派;浪漫主义史学;新史学;年鉴学派。 考核要点: 识记:刘知几、章学诚、汤因比、布罗代尔、哈贝马斯。

《学科前沿讲座》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学科前沿讲座 Lectures on Frontier Academics 课程代码:13460010 学分:1 学时:1 周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A、物理化学A、仪器分析A、有机化学A、分析化学A、结构化学、材料化学和化工原理D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教材:无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面向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实践类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邀请在化学化工及其相关领域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教授针对各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其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了解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培育创新精神,启发科研思路。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使学生跟进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方法。 课程目标2:通过本实践教学环节,开拓学生的学术视野,培育创新精神,启发科研思路,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实习内容 1.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定期阅读本学科相关研究方向期 刊论文。 2.主要研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重大学术课题、前沿课题和可供深度探讨的热点课题。 3.对感兴趣的前沿讲座进行深入学习和讨论,并撰写心得体会。 (二)实习要求

1.讲座主题提前一周公布,要求学生根据讲座主题做相应的文献研读,做好知识准备,在讲 座的问答环节中积极参与,深入研讨。 2.要求学生听取讲座不少于八次,由班长考核,系主任签字。 3.完成2篇心得体会。 三、实习进度安排(一周以上的可按周/天填写,一周以内可按天填写;或按实习内容、模块填写) 注:1. 实习方式包括实训、见习、参观、讲座等; 2. 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表格进行安排。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材料要求 考核材料主要包括:学科前沿讲座记录卡和2份心得体会。 (二)成绩评定 注:1. 考核内容包括平时表现、实习报告、实习日记、实习单位意见、笔试、面试、答辩等; 2. 考核人包括指导教师、企业导师等;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旨在介绍艺术的各个方面,包括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欣赏等。通过学习艺术导论,学生将能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以及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一部分:艺术史 在艺术导论的第一部分,我们将深入研究艺术史的重要事件和发展趋势。我们将从古代艺术开始,探索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艺术形式。我们将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包括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杰作。我们还将讨论现代艺术的发展,如印象派、立体派和抽象表现主义等。 通过学习艺术史,学生将了解艺术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他们将能够分析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并理解其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第二部分:艺术理论 在艺术导论的第二部分,我们将研究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和思想。我们将讨论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审美经验、审美价值和审美标准。我们还将研究不同的艺术理论流派,如形式主义、象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 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他们将学会运用不同的艺术理论来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 第三部分:艺术欣赏 在艺术导论的第三部分,我们将学习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将探讨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如绘画、雕塑、音乐、戏剧和电影等。我们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的视觉元素、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艺术欣赏,学生将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思维。他们将能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并理解艺术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第四部分:艺术与社会 在艺术导论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将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我们将研究艺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如艺术作品对社会变革的反映,以及艺术在社会问题和政治议题上的表达。 通过学习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学生将认识到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审美体验,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们将能够思考艺术如何塑造和影响社会,以及艺术家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总结 通过学习《艺术导论》,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艺术的各个方面。他们将学会欣赏和解读艺术作品,理解艺术的历史和理论,以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这门课程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文化意识,使他们成为更全面发展的个体。艺术导论是一门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学科,它将带领学生进入艺术的奇妙世界。通过学习艺术导论,学生将不仅仅是获得知识,更是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理解。希望这门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的海洋中探索自己的才华和激情。

文学与艺术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文学与艺术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和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本课程通过深入了解文学和艺术的基本概念、流派风格、作品欣赏和创作积累,帮助学生培养对不同文化形式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同时提升其创造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 1. 文学与艺术基本概念 a. 文学的定义与特点 b. 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c. 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与区别 2. 文学流派与作品欣赏 a. 古代文学流派 - 诗、赋、论、话本、小说等 - 选取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 b. 现代文学流派

- 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等 - 选取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与解读 3. 艺术流派与作品欣赏 a. 绘画艺术流派 - 国画、油画、水彩画等 - 分析名家作品,了解不同流派特色 b. 雕塑艺术流派 - 石雕、木雕、铜雕等 - 分析名家作品,了解不同流派特色 c. 音乐艺术流派 - 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谣等 - 分析经典作品,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特点 4. 文艺批评与创作思维 a. 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与理论 - 传统批评方法与现代批评方法的对比 b. 艺术批评的基本方法与理论 - 形式主义批评、后现代批评等

c. 创作思维与方法 -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 1. 教学方法 a. 讲授法:传授相关文学与艺术知识,提供背景资料与解读 b. 互动讨论: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共同推敲作品意义与解读 c. 分组研究:小组合作进行作品研究与展示 d. 实践体验:参观画展、音乐会等艺术活动,提升学生实际感知 2. 评估方式 a. 课堂参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合理观点 b. 书面作业:针对文学与艺术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c. 小组展示:小组合作研究并展示一项文学或艺术作品的创作或解读 d. 期末考试:综合性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整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 1. 教材 a. 《文学导论》

《艺术与科技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与科技导论 Introduction to Art And Technology Professional一、课程基本情 况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课程性质:必修 开课学期:第1学期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艺术与科技专业教材:无 开课单位:传媒与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学科公共基础课,是艺术与科技专业导论课。课程主要介绍艺术设计专业与科技结合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其典型的技术方法,既注重科学性,又注重实用性。本专业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开展的,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能力、熟悉会展工程技术与材料、掌握会展筹划与管理等知识,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宽,能适应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开展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会展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会展艺术设计与制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教学内容注重与相关学科交叉,如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技术、管理学科、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积极发挥各学科优势。在教学计划中,注重艺术设计、工程技术、会展筹划各方面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训练与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知识能够对艺术与科技专业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艺术与科技概论(8学时) (1)了解艺术设计特性 (2)理解科技技术基础 (3)掌握艺术与科技研究领域重点:科技技术基础 难点:艺术与科技研究领域第2章艺术与科技专业开展概况(8学时) (1)了解艺术设计专业开展概况 (2)理解会展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3)掌握艺术与科技专业开展动态重点:会展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难点:艺术与科技专业开展动态第3章艺术与科技专业课程设置(8学时) (1)了解专业学习方向 (2)理解专业设置规划 (3)掌握专业课程设置重点:专业技能学习介绍 难点:专业设置规划第4章艺术与科技专业就业方向拓展(8学时) (1)了解艺术与科技专业就业方向 (2)理解拓展方向介绍 (3)掌握设计专业行业现状分析重点:拓展方向 难点:行业现状四、课程考核

文艺美学 课程教学大纲

文艺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1 课程背景 文艺美学是一门探讨艺术与美的关系以及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文艺美学的重要性以及其在 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提升他们对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1.2 课程目标 - 了解文艺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 掌握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美学特点和创作原则;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思维能力; - 提升学生对文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 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 2.1 文艺美学基本概念 - 艺术与美的关系 - 艺术创作与审美活动 - 艺术形式与艺术风格

- 形式美学 - 内容美学 - 心理美学 - 社会美学 2.3 文学与文艺美学 - 文学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 文学创作的美学原则 -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批评 2.4 音乐与文艺美学 - 音乐的美学特点 - 音乐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 音乐作品的鉴赏与评价 2.5 舞蹈与文艺美学 - 舞蹈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 - 舞蹈作品的美学特点和审美价值- 舞蹈欣赏和评价方法

- 戏剧的定义和艺术特征 - 戏剧创作的美学原则和方法 - 戏剧作品的演绎与观赏 三、教学方法 3.1 授课讲授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文艺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展示相关艺术作品和案例分析,以加深学 生对文艺美学的理解和体验。 3.2 讨论与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以促进学生对文艺作品的深入 思考和交流。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验,拓宽视野,加深对文艺美学的认识。 3.3 实践与实践作业 安排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观赏演出等文艺活动,并要求学生撰写相 关实践作业,如观后感、书评等。通过实践,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和体 验艺术作品,提升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考核方式 4.1 平时表现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类各专业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3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它简明概括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概述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的基本规律,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研究艺术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通过对艺术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明确学习艺术概论的意义,正确理解艺术活动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概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认识艺术活动的现象和对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艺术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讲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艺术的本质理解 2、艺术的特征:主体性、形象性、审美性掌握 第二讲艺术的起源 1、艺术发生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途径。了解 2、艺术起源诸种学说了解 3、生产劳动说理解 第三讲艺术活动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社会功能。掌握

2、艺术教育理解 第四讲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1、艺术与哲学、宗教理解 2、艺术与科学、道德了解 3、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第五讲实用艺术 1、实用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实用艺术的特点和功能理解 第六讲造型艺术 1、造型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造型艺术的特点和功能理解 第七讲表情艺术 1、表情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表情艺术的特点与属性理解 第八讲综合艺术 1、综合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综合艺术的特征和功能理解 第九讲语言艺术 1、综合艺术的定义与种类了解 2、综合艺术的特点与属性理解 第十讲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和艺术的门类,以提高其修养。 2.能力目标:将艺术文化与西方社会、历史、哲学、美学、文化等相关学科与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艺术理解能力和解读能力。 3.素质目标: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与理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学时分配《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学时分配表

第一章艺术的起源【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理解:艺术起源的复杂性。 掌握:不同艺术起源论的合理性因素。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难点:不同艺术起源论的合理性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模仿说 第二节游戏说第三节巫术说 第四节游戏说第五节劳动说 第六节其他说本章习题要点:根据不同艺术起源论的合 理性因素,大致讲出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 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理解:艺术与审美之间的关系。 掌握: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难点: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本章习题要点:列举艺术的特征。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理解:艺术教育。 掌握:艺术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包括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机构、陶冶人的感情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艺术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艺术的社会功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艺术教育 本章习题要点:列举艺术的社会功能。 第四章艺术种类【教学基本要求】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本科)

《艺术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艺术学概论》是广告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通过对中西艺术史的了解和把握,从重要的艺术事件及变革中体会艺术发展的脉络,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通过对优秀作品的讲解,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领会能力,拓展学生的审美空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从而更好的为广告设计服务。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有关规律,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通过对中外艺术史的学习,了解中西艺术发展的脉络,掌握中西艺术中的重大史实,领会中西方艺术之精神,体会中西方艺术的差异。 3.了解并熟悉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4.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本课程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并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指导广告设计,以适应现代新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32学时。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手段; 课堂讨论:3次,每次1学时。 课外作业:4次,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赏析训练学生判断艺术真伪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艺术作品分析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1.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问题的探讨

音乐表演《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 Introduction Art 【课程编号】ZB3160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2.5【先修课程】无 【学时数】45【编写日期】2014.10.26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 一、教学目的、任务(必备项) 《艺术概论》是以一切艺术对象为研究对象,从中阐明其性质、特征及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限选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原理,对艺术的共同本质及规律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刻的认识,增强文化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创造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必备项) 1、运用跨学科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鉴赏艺术作品与艺术现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在艺术及相关领域发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艺术实例与图片资料,对艺术的本质与构成、艺术创作与流派、艺术发生发展、艺术鉴赏与批评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析与探讨。 3、以课堂教学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交流为辅,以相应的课内外练习为补充。通过抓好预习、授课、作业、讲评、复习、考试等到环节,把艺术理论的学习与艺术作品分析结合起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 教学要求: 了解艺术的起源与发展的各种学说 教学内容: 第一章艺术的起源与发展(1学时)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主要学说。(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劳动说、多元决定说);了解艺术发展的主客观规律。 第二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1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 了解艺术史上对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模仿说、理念说、表现说、形式说) 2、艺术的特征 艺术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从而加深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第三章艺术与环境(1学时) 教学要求:讲解艺术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艺术与自然环境 了解艺术与物质材料、地理、生物之间的关系。 2、艺术与人文环境 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经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 第四章艺术功能与作用(1课时) 教学要求: 分析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内容: 理解艺术的主要功能。(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组织功能) 认识艺术的其他功能。(心理功能、生理功能);了解艺术功能的特点。 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4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艺术创作与作品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艺术创作 了解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而艺术家具有许多自己的特点,艺术家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掌握艺术创作的过程,了解艺创作的几个阶段。了解艺术创作心理,理解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 2、艺术作品 理解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了解艺术作品的社会传播。 第六章艺术鉴赏与评论(2课时)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设计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其中实践学时: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艺术概论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艺术概论是一门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包括具体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介绍五大类艺术各自不同的审美特征,并且通过五大类中外艺术精品的赏析,使学生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了解各门艺术的基本知识与鉴赏方法,熟悉中外优秀的艺术家与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熟悉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三、先修课程 无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16门主要艺术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的理解。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授、讨论结合图书、多媒体等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艺术总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的起源 一、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传统观点 二、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说” 第二节艺术的特征 一、形象性 二、主体性 三、审美性 第三节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一、艺术的功能 二、艺术教育 第四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一、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艺术与哲学 三、艺术与宗教 四、艺术与道德 五、艺术与科学 2.重、难点提示 重点是艺术的特征掌握,整体了解艺术的整体概念。难点是艺术作为文化现象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的关系、联系与区别。 第二章艺术创作(4学时) 1.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家 二、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三、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第二节艺术创作过程 一、艺术体验活动 二、艺术构思活动 三、艺术传达活动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61102 课程名称:艺术概论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30 学分:2 适用对象: 动画(佛山校区全学段)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佛山校区全学段)专业、广告学( 佛山校区全学段)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 二、课程简介 《艺术概论》是我院影视艺术类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艺术概论》就是艺术理论。它概括、简明地讲述艺术的基础理论,阐述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之间的基本问题。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艺术概论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从社会与人、历史与现实、生活与创作、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形式与内容等多角度探索总结艺术客观规律,从而指导艺术实践。 把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艺术关;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定位必然发生转变。艺术概论课程应恰到好处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2.理解《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

3.掌握《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重点:《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难点:《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方面: 1、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 2、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 3、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 (二)《艺术概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的门类划分;艺术的发生发展;艺术的创作 主体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艺术的接受与艺术的功能等等。 二、学习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学习《艺术概论》的目的 把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艺术关;提高审美和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创作的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二)《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1、熟悉艺术史; 2、掌握和使用分析工具。 三、研究与实践: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艺术概论与美学概论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四、思考与练习: 1、《艺术概论》的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艺术概论》? 3、《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课程讲授、小组讨论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 第一章艺术本质与特性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中外历史上对艺术本质的主要看法;掌握艺术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特性。 本章教学重点是艺术特性。 本章教学难点是艺术的本质。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相关的问题

《艺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相关的问题 一、该门课程的性质是什么这是一门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 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艺术导论》课程涉及艺术的多个门类,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得到艺术的熏陶,可以在 艺术理论的接受与欣赏过程中,净化心灵,提升品质。这门课程 综合了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学概论”和“艺术欣赏”,较更注重欣 赏的实践,因而,实用性更强,适合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具有 普遍意义。 二、主讲教师对艺术欣赏导论课程的认识 《艺术导论》只能说是“概要”,课程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我们不 可能对课程中涉及的十几个艺术门类都精通,但可以对某一两种,有比较浓厚 的兴趣,以此来触发我们的艺术审美感觉神经,继而对其理论做一些必要的积累,久而久之,即可以比较主动地、积极地认识、接近艺术,也能够说出一些“行”话来。我看艺术品,从形式入手,寻找熟悉的“身影”,从“色彩、布局、明暗、强弱、节奏、虚实、对比....”等等,引发观察与思考,再从“听觉、视觉、感觉等”,激发联想,进一步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挖掘作品的社 会意义,如此而已。 我们综合理论和实践,将部分的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结合在一起,通过理 论的讲解,和大量的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同时获得理论的提升和实践的认知。 这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 三、学习艺术导论这门课应注意的问题 《艺术导论》课程区别于一般的《艺术概论》、《艺术欣赏》。这门课程 实践性较强,不同于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程。虽然二部分内容都涉及,但前者 的重点在理论,后者的重点在欣赏。 理论性课程虽然也涉及欣赏实践,但它更多地是用实践证明理论,而且,在理论阐述的过程中,比较注意理论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