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剔除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如下:

XX公司

XX n

Material Safety Data ___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ECTION 1: ___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PRODUCT NAME:

产品名

CAS NO.:

SUPPLIER:

供应商:

___:

企业应急

SECTION 2: HAZARDS ___

危险性概述

2.1 CLASSIFICATION OF ___

物质分类

This substance is ___(EC) No 1272/2008.

根据(EC) No 1272/2008规定此物质不属于危险品。

2.2 LABEL ELEMENTS

标记要素

The product does not require special ___.

此产品不需要按照___法则或各国法规进行特殊标签。

2.3 OTHER HAZARDS – NONE

其他危害

n ___: drug abuse

侵入途径:误服

___ HAZARDS

健康危害

Eye contact: May cause eye ___。redness。___.

眼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发红、流泪、视力模糊。

Skin contact: May cause skin ___ contact may cause skin degrease.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皮炎。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脱脂。

Refer to ns 7.8 and 13 for further n on handling。___ of the product。Always follow ___ necessary。

6.1 Personal ns。___

___ dust and avoid inhaling vapours。mist or gas。___ 8.

6.2 Environmental ns

If safe to do so。take ___。

6.3 ___ up

To clean up the spilled product。pick it up and dispose of it without ___。___

6.4 ___

For more n on handling。personal n。and disposal of the product。refer to ns 7.8.and 13.Always follow proper safety res and ___.

n 7: Handling and Storage

To ensure safe handling。___。please refer to n 2.2.When storing the product。keep it in a cool place and make sure the

container is tightly closed in a dry and well-ventilated area。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product is ___.

n 8: ___

There are no specific uses for the product other than those ned in n 1.2.When handling the product。it is important to follow good industrial ___ breaks and at the end of the workday.

In terms of exposure controls。appropriate engineering controls should be put in place。___.

Engineering control is an ___ should be in place to ___.

___ (PPE) is also essential。Eye and face 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___ such as NIOSH (US) or EN 166 (EU)。This will ___.

___ should be used to avoid skin contact with the product。___.

___ and the standard EN 374 derived from it。Nitrile rubber gloves are a good choice for full contact with hazardous materials.

___ should be based on the ___ workplace.

___。but if n from nuisance levels of dust is required。it is mended to use type N95 (US) or type P1 (EN 143) dust masks。It is ___ (US) or CEN (EU).

To control environmental exposure。it is ___ spillage if it is safe to do so。Avoid letting the product enter drains and avoid discharging it into the ___.

In the n regard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it is ___.

Odour: No data available.

___: No data available.

pH: At 50 g/l at 20°C。the pH ranges from 5.2 to 8.

___: The melting point or range is 884°C.

___: No data available.

Flash Point: Not applicable.

___: No data available.

Flammability (Solid。Gas): No data available.

___: No data available.

Vapour Pressure: No data available.

Vapour Density: No data available.

Relative Density: At 25°C。the relative density is 2.68 g/mL. Water Solubility: It is either ___.

n Coefficient: n-___: No data available.

n ___: No data available.

n ___: No data available.

Viscosity: No data available.

Explosive Properties: No data available.

Oxidizing Properties: No data available.

Other Safety n: The bulk density is 1.400 kg/m3. 体积密度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活性

无可用数据。

10.2 化学稳定性

在建议的储存条件下稳定。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可用数据。

10.4 应避免的条件

高温、火源。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酸、铝、镁。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他分解产物-无可用数据。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XX公司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效应的信息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LD50)-经口-小鼠-5,989 mg/kg

本品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作用比甲苯强,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The n EC50 for Daphnia after 48 hours was 3,150.21 mg/l.

There is no available data on the ___ of the chemical.

There is also no available data on the -___.

As the chemical safety assessment was not required or conducted。there is no available PBT/vPvB assessment.

The chemical is ___.

To dispose of the product。offer surplus and non-___.

Alternatively。send the product to the ___.

13.3 废弃注意事项:废物的贮存和处置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

受污染的包装物应按未使用产品处理。

XX公司

第14节:运输信息

14.1 ___危险货物编号

ADR / RID:- IMDG:- ___:- 14.2 ___适当的运输名称

ADR / RID:非危险品IMDG:非危险品

___:非危险品

14.3 运输危险类别

ADR / RID:- IMDG:- ___:- 14.4 包装组

ADR / RID:- IMDG:- ___:- 14.5 环境危害

ADR / RID:无 IMDG海洋污染物:无 IATA:无

14.6 对用户的特殊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事项:避免船舶泄漏,必须轻装轻卸。夏季应在早晨或晚上运输,以防止阳光直射。并且应按照运输路线的相关规定进行运输。

(完整版)二氧化碳MSDS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 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 产品推荐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在焊接领域可以用作保护气,在塑料行业有用作发泡剂的(很少见)也可以用于生产聚合物(研发阶段)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用作制冷剂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干净可以用于冷藏运输领域 产品限制用途:非说明书规定用途的其他任何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冷冻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呼吸防护:通风环境下不需防护。 眼睛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设备可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皮肤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装置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工程控制:生产、使用场所保持自然通风。 事故响应: 产品本身无火灾危险,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对火场中的气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转移至安全空旷处。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皮肤、眼睛接触,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和防止阳光曝晒,库温不宜超过35℃。 使用时对气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废弃处理:少量废气可直接排入大气中。 物理化学危险:产品系灭火剂,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 健康危害: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大气能破坏地球臭氧层,少量二氧化碳废气可直接排放。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剔除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改写如下: XX公司 XX n Material Safety Data ___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ECTION 1: ___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PRODUCT NAME: 产品名 CAS NO.: SUPPLIER: 供应商:

___: 企业应急 SECTION 2: HAZARDS ___ 危险性概述 2.1 CLASSIFICATION OF ___ 物质分类 This substance is ___(EC) No 1272/2008. 根据(EC) No 1272/2008规定此物质不属于危险品。 2.2 LABEL ELEMENTS 标记要素 The product does not require special ___. 此产品不需要按照___法则或各国法规进行特殊标签。 2.3 OTHER HAZARDS – NONE

其他危害 n ___: drug abuse 侵入途径:误服 ___ HAZARDS 健康危害 Eye contact: May cause eye ___。redness。___. 眼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发红、流泪、视力模糊。 Skin contact: May cause skin ___ contact may cause skin degrease.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和皮炎。长时间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脱脂。 Refer to ns 7.8 and 13 for further n on handling。___ of the product。Always follow ___ necessary。 6.1 Personal ns。___

MSDS(化学品安全说明书)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在欧洲国家,MSDS也被称为安全技术/数据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1014采用SDS术语,然而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则采用MSDS 术语。 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它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内容。 MSDS简要说明了一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性并提供如何安全搬运、贮存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信息。作为提供给用户的一项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安全说明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能主动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并实行了MSDS制度,要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厂家在销售、运输或出口其产品时,同时提供一份该产品的安全说明书。 世界各国无论是国内贸易还是国际贸易,卖方都必须提供产品说明性的法律文件。由于各个国家,甚至美国各个州的化学品管理及贸易的法律文件不一样,有的每个月都有变动,所以如果提供的MSDS不正确或者信息不完全,将面临法律责任追究。因此MSDS的编写质量是衡量一个公司实力、形象以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1. 符合美国OSHA要求的MSDS应具备以下内容 第一项:制造商和联系方法 第二项:危险化学品组分 第三项:理化特性 第四项:燃烧与爆炸数据 第五项:反应活性数据 第六项:健康危害数据 第七项:安全操作和使用方法 第八项:防护方法 2. 符合加拿大WHMIS要求的MSDS应具备以下内容 第一项:产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 第二项:危险化学品组分 第三项:物理特性 第四项:消防或燃爆数据 第五项:反应活性数据 第六项:毒理学特性 第七项:预防措施 第八项:急救方法 第九项:编制信息 3. 美国标准协会ANSI以及国际标准机构ISO建议实行的MSDS内容 第一项:化学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 第二项:化学组成信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MSDS-亚硫酸氢钠(中英文对照版本) Sodium Bisulfite 1) 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MSDS Name: Sodium Sulfite, Anhydrous Catalog Numbers: S80195, 1MSS44-20, 1MSS4420, BP355 500, BP355-500, BP355500, S430 10, S430 3, S430 500, S430-10, S430-3, S430-500, S43010, S4303, S430500, S447 3, S447 500, S447-3, S447-500, S4473, S447500 Synonyms: Sulfurous acid, disodium salt

Risk Phrases: 22 36/37/38 3)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Appearance: white. Air sensitive. Moisture sensitive. Warning! Causes eye and skin irritation. May cause digestive tract irritation. Causes respiratory tract irritation. May be harmful if swallowed. Target Organ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Eye: Causes eye irritation. May cause chemical conjunctivitis. Skin: Causes skin irritation. Ingestion: May cause gastrointestinal irritation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May be harmful if swallowed. Inhalation: Causes respiratory tract irritation. Can produce delayed pulmonary edema. Chronic: Effects may be delayed. 4) First Aid Measure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料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1、硅酸钠(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硅酸钠; 泡花碱\水玻璃 化学品英文名称: s o d i u ms i l i c a t 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 硅酸钠 化学品分子式: Na2SiO3 分子量: 122.07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硅酸钠 1 0 0 % 10213-79-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无资料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性, 可引起化学性肺炎。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刺 激性, 可致结膜和角膜溃疡。皮肤接触液体可引起皮炎或灼伤。摄入本品液体腐蚀消化道, 出现恶心、 呕吐、头痛、虚弱及肾损害。 环境危害: 无资料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具腐蚀性、强刺激性, 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 给输氧。如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 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硅。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 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 直至灭火结束。迅速切断气源,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 无资料 环境保护措施: 无资料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SECTION 1: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PRODUCT NAME: 产品名 CAS NO.: SUPPLIER: 供应商: 企业应急电话: Emergency Telephone SECTION 2: Hazards identification 危险性概述 无毒: 2.1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 or mixture 物质分类 Not a hazardous substance or mixture according to 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 据(EC) No 1272/2008规定不属于有害物质 This substance is not classified as dangerous according to Directive 67/548/EEC. 根据67/548/EEC号文件此物质不属于危险品 2.2 Label elements 标记要素 The product does not need to be labelled in accordance with EC directives or respective national laws. 此产品不需要按照欧共体法则或各国法规进行特殊标签 2.3 Other hazards – none 其他危害 有毒: In-taking Pathways: drug abuse, skin or eyes contact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眼、误服 Health hazards 健康危害 Eye contact: May cause eye irritation, redness, tearing or blurred vision 眼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发红、流泪、视力模糊。 Skin contact:If you touch it, it will cause skin stimulated, dermatitis, continued touch can cause skin degrease。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皮炎、持续接触可引起皮肤皲裂和脱脂。 Inhaling: If accidental poisoning, it will cause gastrointestinal stimulated, nausea, vomiting, diarrhea. 误服: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腹泻。 其他翻译: Hazard statement(s) 危险申明 Harmful if swallowed. 吞咽有害。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目录 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11,1,1-三氯乙烷27碘酸钾2丙醇28丁醇3戊醇29对氨基苯磺酰胺42-戊醇301,2-二甲苯52,4-二硝基苯肼311,3-二甲苯62,4,6-三硝基苯酚321,4-二甲苯72-丙醇33二甲基亚砜84-氨基安替比林34二氯甲烷9N,N-二甲基甲酰胺35二氯乙酸10N-甲基吗啉36二溴化汞11氨溶液37二乙胺12苯38氟化钙13苯胺39氟化钠14苯酚401,1-二氟乙烷15苯甲醛41二氯二氟甲烷16苯甲酰氯42三氯氟甲烷17苯乙醚43高碘酸钠18吡啶44高氯酸19吡咯45高锰酸钾20丙胺46铬酸二钾21丙二酸47过硫酸铵22丙三醇48过氧化氢23丙酮49过氧乙酸24次氯酸钠溶液50环己胺25醋酸锌51环己烷26碘52环氧乙烷

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53己烷79氯甲酸异丁酯54甲苯80氯酸钾55甲醇81氯乙酸56甲醛82钼酸铵57甲酸83脲58甲酸甲酯84硼氢化钠59甲酸乙酯85硼酸60间苯三酚86偏磷酸61焦磷酸四钠87汽油62咔唑88氢氟酸63呋喃甲醛89氢氧化钙64连二亚硫酸钠90氢氧化钾65磷酸91氢氧化钠66磷酸二氢钠92三氯化铁67磷酸钠93三氯甲烷68硫化钠94铁氰化钾69硫酸95戊醇70硫酸钠962-戊醇71氯化铵97硝酸72氯化钡98硝酸汞73氯化汞99硝酸钾74氯化钴100硝酸镁75四氯化铅101硝酸钠76氯化锌102硝酸银77氯化亚砜103溴酸钾78氯化亚锡104亚硫酸氢钠

序号化学品名序号化学品名105亚硝酸钠131正庚烷106盐酸132重铬酸钾107盐酸羟胺133N,N′-二甲基乙酰胺108氧化汞134四氢呋喃109氧化亚汞135石油醚110氧化铝136水杨酸甲酯111渣油137乙二醛 112乙醇 138二苯醚 113乙二醇139水合肼114乙二酸140甲基异丁基甲酮115乙腈141二甲胺116乙醚142四氯化碳117乙醛143石蜡118乙炔144乙醇胺119乙酸145三乙胺120乙酸丁酯146异辛烷121乙酸酐1471,2-二氯乙烷122乙酸汞148苯甲醚123乙酸铅149水杨醛124乙酸乙酯150丙酸酐1252-丙醇151己醇126异丙醚152柠檬酸三乙酯127异丁醇153丙酸1282-甲基庚烷154蓖麻油129正丁烷155山梨糖醇130异丁烷156乳酸

(完整版)二氧化碳MSDS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 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 产品推荐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在焊接领域可以用作保护气,在塑料行业有用作发泡剂的(很少见)也可以用于生产聚合物(研发阶段)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用作制冷剂 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 干净可以用于冷藏运输领域 产品限制用途:非说明书规定用途的其他任何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冷冻液化气体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呼吸防护:通风环境下不需防护。 眼睛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设备可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皮肤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装置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工程控制:生产、使用场所保持自然通风。 事故响应: 产品本身无火灾危险,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对火场中的气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转移至安全空旷处。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皮肤、眼睛接触,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和防止阳光曝晒,库温不宜超过35℃。 使用时对气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废弃处理:少量废气可直接排入大气中。 物理化学危险:产品系灭火剂,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 健康危害: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大气能破坏地球臭氧层,少量二氧化碳废气可直接排放。

氯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范本模板】

氯化钙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钙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CHLORIDE 1.3中文名称2: 1.4 分子式:CaCl2 1.5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 2。2 含量: 2.3 CAS No。10043—52—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粉尘吸入,食入 3。3 健康危害:粉尘会灼烧、刺激鼻,口、喉,还可引起鼻出血和破坏鼻组织;干粉会刺激皮肤,溶液会严重刺激甚至灼烧皮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5分钟;必要时就医 4.2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4.3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若感不适,就医 4。4 食入:若患者清醒,可给饮水或中奶,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 5。3 灭火方法: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须穿戴防护用具进入现场;固体泄漏,扫起(注意应避免粉尘飞扬);液体泄漏物,用干砂、蛭石等吸附剂吸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储存在密闭容器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禁忌物运输:无特殊要求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8.1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250mg/l(以Cl—计) 8.2 监测方法: 8.3 工程控制: 8。4 呼吸系统防护:戴防护镜或面具 8.5 眼睛防护: 8。6 身体防护:穿戴全身工作服 8。7 手防护: 橡胶手套 8.8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9.1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白色晶体,固体易潮解 9.2 熔点(°C):787

(完整版)油漆MSDS

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 第1部分产品概述 化学品中文名称:油漆化学品英文名称:COATING 中文名称2:塑胶漆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No.: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 CASNo. CH5(CH3) 40% 15% 15% 呼吸口罩只可在撤离时使用。 2.少量溢出 用沙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然后移至安全地区,以待日后处理。 3.大量溢出 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入下水道,则有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槽罐以备日后回收或处理,否则按处置小量溢出的方法处理溢出之液体。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轻拿轻放。远离火源。 储存注意事项:1.独立摆放于通风区域;2.严禁烟火;3.工场内保持良好通风状态;4.采取措施,防止静电发生; 5.用容器密封盛装。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前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工作现场安装排风设施,保持良好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至少需佩戴活性碳器皿,有条件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pH:6-8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 燃烧热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 闪点(℃) 引燃温度( 爆炸上限 爆炸下限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致突变性: 致畸性: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氯酸钠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chlorate 中文名称2:氯酸碱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568 CAS No.:7775-09-9 分子式:NaClO3 分子量:106.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质量标准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氯酸钠≥99.0% 7775-0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强氧化剂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气、氯化物、氧化钠。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5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甲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 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 别名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1 甲苯108-88-3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爆炸危险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危险特性 燃烧分解物 灭火方法 灭火剂 应急处理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苏联MAC(mg/m3) TLVTN TLVWN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他防护 外观与性状 熔点 分子式 闪点 相对密度(水=1) 溶解性 主要用途 稳定性 禁配物 分解物无资料。 避免条件无资料 聚合危害不聚合。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LD 50 :5000 mg/kg(大鼠经口);12124 mg/kg(兔经皮) LC 50 :20003mg/m3,8小时(小鼠吸入) 亚急性/慢性中毒无资料。 刺激性人经眼: 300ppm ,引起刺激。家兔经皮: 500mg,中度刺激。 致敏性无资料 致突变性无资料。 致畸性无资料 致癌性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物质该物质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对鱼类和哺乳动物应给予特别注意。可被生物和微生物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冰醋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酸 1.2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icacid 1.3分子式:C2H4O2 1.4分子量:60.0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有害物成分:乙酸 2.2 3.1 3.2 3.3 量在 :严重刺激鼻子, 4.1 4.2 4.3,要施以人 4.4,处理 5.1 。 5.2 5.3。 6.1 器)。疏散泄漏污染区域人员至安全区。切断泄漏源。注意可燃蒸气能够在低洼地区积聚,强制送风使污染地区通风良好,防止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环境防范-防止该物质扩散至排水沟或水源。可用泥土筑临时围堰阻挡其溢出,不要让其进入下水道和河流。如发生溢出进入下水道和河流,污染土壤或植被,立即通知政府相关部门。 6.2大量泄漏:利用围堰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避免吸入蒸汽,避免与眼睛、皮肤接触。紧急淋浴和眼睛冲洗设备应很容易取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专用醋酸蒸汽过滤器,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渗透工作服,戴防渗透(如PVC)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禁用非防爆型的电器设备。避免与氧化剂接触。要轻装轻放,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害。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当不使用时容器应保持紧紧的关闭状态。 7.2储存注意事项:由于醋酸的腐蚀性,所以在选择泵,密封垫,管线材料时要非常小心。适宜的储存材料是:铝及其合金、不锈钢、玻璃。密封垫可选用:异丁烯橡胶、PTFE(聚四氟乙烯)。耐酸瓷砖具有较好的抗腐效果。储存区域应该凉爽,通风良好,仓温应在20℃-30℃。远离热源或火源。冬天要做好防冻工作,防止结冰。远离氧化剂、碱类物质。当不用时容器盖子要关闭好。贮罐必须放置在围堰区域里面。选用适合本区域危险等级的电器设备。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注意防雷。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9.13爆炸上限%(V/V):4.0?? 9.14爆炸下限%(V/V):19.9 9.15溶解性:溶于水、醚、甘油,不溶于二硫化碳。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稳定性:在一般条件下是稳定的,可与强碱发生强烈反应。 10.2禁忌物:强碱,三氯化磷、强氧化物。 10.3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热(包括夏季阳光下暴晒)。 10.4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10.5分解产物:燃烧产生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正己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正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n-hexane;hexane 化学品别名:己烷 CAS No.:110-54-3 EC No.:203-777-6 分子式:C6H14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液体。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被吞食,可能会造成严重肺部损伤。对皮肤有刺激性。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可能有损伤胎儿或胚胎的危险。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对水生物有毒。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 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2;吸入危险,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3;生殖毒性,类别2;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造成皮肤刺激,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怀疑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使用前取得专业说明。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不得诱导呕吐。收集溢出物。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