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旅游心理学复习指导

一、考核要求

(一)、考试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成绩(占30分)和终结性考核成绩(占70分)构成。

1、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成绩由以下四部分内容构成(加总平均计算):

①形成性考核作业册作业。形成性考核作业(平时作业)为四次,在网上下载,打印上交。第十五周统一一次性把打印的纸质作业上交。

②网上作业。网上作业为二次案例分析,题目在网上“案例分析”栏目里。

第一次为1—3题,第二次为4 — 6题。每题字数为1000字(每次作业为3×1000字=3000字)。每次面授课后一周内在网上“互动社区”栏目里提交(写请姓名、学号后三位)。

③出席率。

2、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约在第16周周末进行,纸质开卷,大连电大命题,考试时间90分钟。复习重点见《复习指导》。

(二)、期末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5个,每个4分,共20分;选择题30个,每个1分,共30分;问答题4个,其中第1、2、3题,每题7分,第4题12分,共33分;案例分析题1个,17分。

二、复习范围

(一)、名词解释题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需要经典性条件反射工具性条件反射性格情绪和情感审美群体内聚力领导者群体的心理结构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家庭生命周期

(二)、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 ) 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行为过程D.反应E.个性心理特征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A.实验法B.测量法C.调查法D.案例法E.观察法

3.问卷法的问;卷类型主要有( )。

A.封闭式问卷B.随意式问卷C.个别问卷D.集体问卷E。开放式问卷4.旅游知觉的特性有( )。

A.整体性B:理解性 C. 恒常性 D.选择性 E.多样性

5.对旅游条件的知觉有( )。

A.对时空的知觉B;对交通条件啪知觉C对旅大浪游目的地的,D. 对旅游风险的知觉E.对人际的知觉

6.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有( )。

A.对自我的知觉B.对旅游风险的知觉c.对他人的知觉D.对人际的知觉E.对角色的知觉

7.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有( )。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期望效应D.审美效应E.刻板效应

8.旅游者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旅游风险,常见的方法有( )。

A.广泛收集旅游信息 B.购买名牌产品C.寻求高价格飘D.认真比较衡量E.采取从众消费行为

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比较有影响的学说。马斯洛把人类多种需要归纳为( ) 等几大类。

A.生理的需要B.安全的需要C,社交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10.旅游者需要是人们的一般需要在旅游过程中的反映,旅游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它表现在( ) 等几个方面。

A.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完善的需要B.基本智力的需要,C.探索的需要,D.追求健康的需要E.冒险的需要

11.通过对旅游活动及各种旅游动机分类模式的研究,我们可将主要的旅游动机归纳为几大类,即( ) 等。

A.健康的动机B.追求自尊的动机C.探索的动机

D.学习的动机E,社会交往的动机

12.旅游者在出游以前,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以此作为旅游选择的参考和依据。旅游者的学习方式通常有( )。

A.直接经验B.广告C.间接学习D.条件反射

13.( ) 理论认为,学习是对外部事件作出反应的结果。

A,认知学习B.行为学习C,构建学习D.观察学习

14.旅游者的社会环境,包括( ) 等,是其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

A.广告B,家庭 C.,朋友D,熟人

15.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生理学家、条件反射学说创始人( ) 提出来的。

A.巴甫洛夫B,马斯洛C.维台默D,斯金纳

16.态度的组成包括( ),

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意向成分E.想象成分。

17.人们对某一事物赞成、反对或喜爱、厌恶的程度,指的是态度的( )。

A,对象性B.社会性C.稳定性D.价值性E.调整性

18.心理学家H. 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的几个阶段,包括()。

A.服从阶段B.同化阶段C.內化阶段D.行为阶段E. 决策阶段

19,外界影响对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

A.态度的强度B.态度的价值性C.信息作用D.旅游者之间的态度E.团体压力。20.旅游宣传有助于旅游者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在旅游宣传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是( )。A.动机的激发性B.形式多样性C.內容的针对性D.目标的合理性E.知觉的改变性

21.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 )。

A.兴趣B.性格C.能力D.意志E.气质

22、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

A.心理因素B.性格因素C.遗传因素D.性别因素E.社会因素

23.美国心理学家普洛格将个性心理特征分为( )。

A.外向型B.心理中心型C.內向型 D. 他人中心型E.中间型

24.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结构是由( ) 等几部分组成的。

A.自我B.本我C.真我D.假我

25.美国运通公司将旅游者划分为( )。

A.担心型B.探险型C.经济型D.梦想型E.享乐型

26,根据情绪的性质,,情绪可以分为( )。

A.恐惧B.快乐C.激情D.愤怒E.悲哀

27.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包括( )。

A.肯定和否定B.积极和消极C.紧张和轻松D.快乐和悲哀E.单纯与复杂

28.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将人际距离由近及远分为( )。

A.亲密区B.个人区C.社会区D.公众区E,隔离区

29.影响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因素主要有( )。

A.需要是否得到满足B.活动是否顺利 C.客观条件

D.团体状况和人际关系E,个体因素

30、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具有( ) 的特征。

A.兴奋性B.感染性C.易变性D.多虑性E.深刻性

31.审美心理要素包括( )。

A.感知B.理解C.想象D.情感E。距离

32.审美活动的特征有( )。

A.现实性B.复杂性C.感性D.主体性 F .超功利性

33.旅游者审美动机的类型可分为( )。

A.自然审美型B.文化审美型C.社会审美型D.饮食审美型E.艺术审美型34.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反映了在旅游过程中审美时( )

A. 形式与內容的统一B.山与水的统一C.主客观的统一D.情感与想象的统—35.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

A. 认识活动B,想象活动C.情感活动D.价值活动

36. 影响旅游者行为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

A.学校B.家庭结构C.消费流行D.社会阶层E.社会文化

37.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的形态主要有( )。

A. 单亲家庭B.配偶家庭C.核心家庭D.复合家庭E.独居者家庭

38.社会阶层中的中上层作为旅游者,其消费活动主要指向( )。

A.求廉B.求实C.社会接受性D.享受

39.文化的特征通常体现为( )。

A.无形性B.广泛性C.习得性D.稳定性E.动态性

40.消费流行的特征体现为( )。

A.时期性B.地区性C.习得性D.从众性E.反传统性

41、旅游者对饭店前厅服务的主要需求心理包括( )。

A.公平心理B.安全心理C,求知心理D.安静心理E.快速心理

42.旅游者的购物动机包括。()。

A.纪念性动机B.馈赠性动机C,新奇动机D.,求利动机E.实用动机43.“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代表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之中( ) 的心理需求。A.求快:B.求尊重C,求方便,,D.求卫生E.求安全

44、旅游者在旅行途中表现特别突出,最基本、最关切的心的心理需要是( )。A.安全需要B.快捷需要C.准时需要D.舒适需要E.便利需要

45.在旅游服务工作中,应忌讳的“四语”是( )。

A.蔑视语B.烦躁语C.斗气语,D.否定语E.幽默语

46、旅游企业员工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 方面。

A.能力差异B.情感差异C,性格差异D.意志差异E.气质差异

47.公平理论的提出者为( )。

A.亚当斯B.弗鲁姆C.赫兹伯格D.马斯洛

48.旅游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方式,通常有( )。

A.情感激励B,目标激励C.奖金激励D,榜样激励E.强化激励

49.员工产生挫折的反应通常表现为( )。

A.自责B.攻击C.防御D.逃避E.兴奋

50.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主要有( )。

A.职位B.,品格C.才能D,传统E.资历

51.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主要有( )。

A.职务B.品格C.才能D.传统E.感情

52.勒温将领导方式分为( ) 等几种类型。

A.平庸型B.民主型C.超越型D.放任型E.专制型

53.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领导班子结构,应考虑( )。

A.性别结构B.年龄结构C.智能结构 D.个性结构E.知识结构

54.领导群体的心理结构的优化,主要应做到( )。

A.心理相容B.心理适应C.心理安慰D.心理互补E.心理认同

(三)、问答题

1.简要说明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3.结合旅游实践讨论首因效应和晕轮效应对旅游知觉的影响。

4.简述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地知觉印象的因素。

5.举例说明知觉对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影响。

6.你认为旅游部门和企业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7. 影响旅游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8. 结合我国旅游业现状,论述如何改变旅游产品的形象,以获得外国旅游者对我国旅游产品积极、肯定的态度。

9. 请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研究一下你应该怎样去改变一个对该目的地评价不高的人的

态度。

10、影响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因素有哪些?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情绪和情感有

何特征?

11.审美心理要素包括哪些?

12. 举例说明消费流行会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13.旅游者对饭店客房服务有何心理需求?应当如何对待?

14.导游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应如何积极诱导旅游者的兴趣?

15.结合现实分析领导群体心理结构建立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16. 举例说明消费流行会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17. 结合《中国最美的地方》(大连电大课程网上资源)谈谈旅游的视觉审美体验

18. 举例说明消费流行会对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四)案例分析:

1.富有表现欲的游客

骆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且颇有威望的“老导游”。某年,骆先生在北京接待了德国某旅行社组织的一个旅游团,北京是他们的最后一站。这个团的领队奥先生曾三次来华旅游,据“全陪”反映,奥先生十分“挑剔”,与各分支社的导游人员都配合不好,不是发脾气,就是强行代替地方导游人员讲解。

骆先生与奥先生在机场见面时,也感到奥先生的确比较傲慢:骆先生想:“要搞好这个团的接待工作,能不能与奥先生搞好关系是很重要的一环。为了打开局面,在接待中首先要做到耐心细致,主动热情。”

为了给旅游团和奥先生留下一个美好印象,骆先生决定:第一,下工夫把故宫导游

搞好;第二,主动接近奥先生,尊重他,并适当发挥他的特长。骆先生了解到奥先生对东方历史和佛教史有一定的研究,所以,在去碧云寺和卧佛寺的路上便主动邀请奧先生为全团讲述佛教史。奥先生非常感动,在讲了一段佛教史以后说:“谢谢骆先生给我这个机会!至于碧云寺和卧佛寺的具体情况,请朋友们听骆先生讲吧,我相信,他肯定比我讲得生动,更好!”骆先生接着奥先生的话说:“我从奥先生的讲述中学到了不少有关佛教的知识,对此表示感谢!”

由于默契和配合,在北京期间,全团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奧先生的心情也比较舒畅,最后全团高高兴兴地离开了中国。

请运用旅游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2.你怎么知道我爱喝清茶

某天,八位客人在郑州丰乐园酒店宴会厅刚一落座,服务员小刘就热情地奉上了迎客茶。突然,坐在主宾席上的张先生吃惊地问小刘:“你怎么知道我爱喝清茶?”原来,小刘给其他七位客人上的都是菊花茶,只有张先生的是清茶。小刘微笑着说:“您是第二次来用餐了,我们知道您喜欢喝清茶。”张先生非常激动,连连赞叹:“没想到我只来过—次,真地让我感到意外,谢谢你!”小刘说:“不用谢,现在整个餐厅的人都知道您爱喝清茶。另外,我还知道您在吸烟的时候爱在烟灰缸里倒些水。”说着,就给张先生到上了。张先生再一次激动不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直到用餐结束,宴会厅里都谈笑风,同时也对丰乐园的服务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原来,每一位客人,尤其是贵宾,只要在丰乐园消费一次,酒店就会记录下客人的档案材料,并通知每一个部门。只要客人再次踏进丰乐园,服务员都会按客人的喜好和习惯为其提供周到而满意的服务。

请运用旅游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三、复习重点

复习阶段可以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不同程度地把握学习重点。第一章绪论

1.掌握旅游心理学、心理、行为的基本概念;

2.熟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掌握学习和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

1.了解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2.了解知觉的心理定式;

3.掌握旅游知觉的定义及特性;

4.熟悉旅游条件知觉的内容及其对旅游活动的的影响;

5.掌握风险知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

1.熟悉玛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

2.了解人的需要与旅游的关系;

3.掌握最基本的旅游需要;

4.掌握旅游动:机的概念、特征及其类型;

5.掌握需要、动机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第四章旅游者的学习

1.掌握学习的概念和作用;

2.熟悉学习理论;

3.掌握旅游者学习的内容;

4.掌握学习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影响。

第五章旅游者的态度

1、熟悉态度的概念、构成及其特性;

2.了解态度形成的阶段;

3.熟悉旅游态度的概念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

4.掌握旅游态度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5.掌握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原理与方法。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心理

1.掌握个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2.了解个性倾向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3. 熟悉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4.掌握自我状态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第七章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含义、两极性及其分类;

2.熟悉影响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因素;

3.熟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情绪和情感的特征;

4.掌握情绪和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5.掌握对旅游者情绪和情感进行激发和调控的措施。第八章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1.了解审美的基本原理;

2.熟悉审美的心理要素及审美愉快:

3. 熟悉旅游者审美的特点和审美态度;

4.掌握旅游者的审美动机;

5.掌握旅游者的审美体验。

第九章社会因素与旅游者的行为

1.了解社会角色的有关常识;

2.掌握家庭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3. 掌握不同社会阶层的划分及其相应的旅游行为;

4.熟悉社会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熟悉消费流行对旅游行为的影响。第十章旅游业服务心理

1.掌握旅游者对饭店服务心理、导游服务心理的需求;

2.掌握饭店服务心理对策和导游服务心理对策;

3.熟悉旅游者对接待服务心理、,购物服务心理的需求;

4.熟悉接待服务心理对策和购物服务心理的对策;

5.了解交通服务心理需求及对策。

第十一章旅游企业员工心理与管理

1.熟悉员工的个体差异与旅游企业管理的相互影响;

2.熟悉员工群体心理与旅游企业管理的相互影响;

3.掌握旅游企业对员工进行激励的相关理论及方式;

4.了解员工的挫折心理及管理措施。

第十二章旅游企业领导心理

1.熟悉领导的概念和功能;

2.掌握领导影响力的构成;

3.了解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4.熟悉领导者群体心理结构的内容、优化的要求。

旅游心理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与理论基础 1.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第二章旅游者的感知觉1.感觉的含义:在心理学上,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只负责接收、传递、整合信息,不能解释信息。2.感觉的规律:(1)感受性(感觉阈限)感受性:感受性就是人体对于外界刺激强度及其变化的感受能力。不同的感觉器官有不同的感受能力,不同的人,其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感觉阈限: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觉阈限:能识别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量。(2)适应性:是指刺激物对感受器官持续作用,使感觉器官的敏捷性发生变化的现象。(3)对比性:是指同一感觉器官在接受不同刺激时会产生感觉的对比现象。感觉的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4)联觉:是指一种感觉见而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3.知觉的特征:(1)选择性:主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客观事物总是有选择地以其中的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2)理解性: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刺激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表示出来。(3)整体性:虽然事物有多种属性,由不同部分构成,但是人们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几个部分,而倾向于把它们组合为一个整体。(4)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而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4. 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客观因素:(1)旅游对象的组合(2)旅游对象和背景的对比(3)旅游对象的活动变化(4)新奇独特的刺激物(5)他人的言语提示主观因素:(1)兴趣(2)需要与动机(3)个性(4)情绪(5)知识与经验(6)生理条件(7)社会阶层 5.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1)旅游者对旅游时间的知觉(2)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3)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知觉(4)旅游者对旅游点的知觉(5)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知觉6. 旅游风险知觉的种类:(1)功能风险(2)资金风险(3)社会风险(4)心理风险(5)安全风险(6)时间风险7. 风险知觉产生的原因:(1)购买目标不明确(2)购买报酬不确定(3)缺乏旅游经验(4)信息不充分(5)相关群体的影响8. 消除风险的方法:旅游者减少风险的方法:(1)广泛搜集信息,认真比较衡量(2)重复购买相同的旅游产品(3)适当降低对旅游产品的期望(4)寻求高价格,购买名牌旅游产品旅游企业降低风险的对策:(1)做好提醒工作(2)树立自身良好形象(3)注重广告和口碑的宣传(4)兑现承诺(5)注重与客人直接沟通9.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和自我知觉。10. 旅游服务中社会知觉的偏差与效应: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也就是说,它是在对人产生认知之前,就已经将对方的某些特征先入为主地存在于自己的意识中,使认知者在认识时不自主地处于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对知觉对象常以某种习惯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映。(1)第一印象(2)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3)晕轮(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指认知主体对客体获得的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这种印象扩大为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4)刻板印象:刻版印象是指社会上一部分人对某类事物、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笼统的、固定的看法和印象。它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群体的共识。既可以帮助人们对某一群体的特征作概括的了解,同时又可以阻碍人们对个体的正确知觉。形成刻板印象的原因: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民族、国籍、宗教信仰等。(5)移情效应:移情效应是指人们在对对象形成深刻印象时,当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他对对象今后及其关系者(人或物)的评价的一种心理倾向,即把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引起他人的同类心理效应。第三章旅游者情绪和情感 1. 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1)

旅游心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心里现象和行为表现。 2、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心里和行为规律。 3、旅游者心里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心理适应。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包括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和旅游业所有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在旅游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在整个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为了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四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的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调查法 3、问卷调查法(开放和封闭问卷) 4、测验法 第二节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2、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心里依据。 3、为科学合理的安排旅游设施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心里依据。 4、有助于建设高质量的旅游企业职工队伍。 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旅游消费活动的认识过程事旅游消费者获得“游戏世界”的各种知识和经验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过程。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反应。(2)知觉――人脑对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务个别属性的整体反映。(3)记忆――以识记,保持,再现的方式,在头脑里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获得的并通过记忆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活动过程。 (5)思维――是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间接和概括的反应 (6)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旅游心理学名词解释

专题复习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3、观察法:通过旅游者或从业人员的言语、表情和行为、动作等外部表现,了解他们心理活动的方法。 4、自然实验法:适当控制某种条件,结合经常的服务工作而进行研究的方法。 5、调查法:当研究的心理现象不能直接观察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6、经验总结法: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有目的地整理服务工作经验,从中抽取和提炼出所包含的心理规律的方法。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9、有意注意:是一种自觉、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0、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上。 11、注意的范围: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12、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 13、感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14、知觉:是大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直接反映。 15、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16、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17、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18、逻辑记忆:是以抽象的概念、公式、规律及定理等逻辑材料为内容的记忆。 19、情感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20、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状态和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1、识记:是通过感知活动将信息输入大脑的过程。 22、无意识记:是没有预定目的,没有采用任何的识记方法,也不需要作 意志努力的识记。 23、有意识记:是有目的的,按一定方法步骤,需要作意志努力的识记。 24、机械识记:根据事物表面的形式,通过多次机械的复述进行识记的方式。 25、意义识记: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事物意义进行识记的方式。

《旅游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旅游心理学》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单选10×1分多选10×2分 名词解释6×3分简单题1×20分 案例分析1×16分论述题1×16分 一、基础知识 1、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开创实验心理学,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实验科学。 2、心理是指人的头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3、大脑是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4、旅游者心理活动过程的基本内容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5、游客的动机冲突类型 6、旅游动机是直接引发旅游行为的心理动力,明显具有哪些功能? 答: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7、旅游动机主要由内在需要、外界刺激、情绪情感激发。 8、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所缺少的方面分析,旅游者存在求补偿动机,主要包括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 9、需要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持单一性需要的观点认为,人们在生活中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可预见性和没有冲突,任何非单一性都会产生心理紧张,从而设法防止这种由于意外产生的威胁。 ?持复杂性需要的观点认为需要产生的实质是人们追求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等。 ?单一性过多会使人产生厌倦,复杂性太多又会使人过分紧张,以至恐惧,理想的方式是选择两者的平衡。所以解决的办法是缺少哪一种就需要用哪一种来平衡 10、把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客观上受到许多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主要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度、对象的运动度、对象的组合度。

11、旅游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12、人们对旅游时间的知觉表现为?旅宜速、游宜慢、提供各种交通工具要准时。 13、错觉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直接的、歪曲的知觉,其特性包括?直接感受性、主观性、表面性、不确定性 14、刻板印象的特点: 答:对个体、群体过于简单化的分类。 在同一社会、同一群体中,刻板印象有惊人的一致性。 多是偏见,甚至完全错误。 15、人们往往对客体获得的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这种印象扩大为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这是属于晕轮效应。 16、在消费者学习过程的理解上,学习理论主要分为哪两大学派? 答:行为学派和认知学派。 17、学习是由经验产生的行为中相对持续不断的变化。 18、经验是行为变化的主要依据,而信息是经验形成的重要条件。 19、学习使旅游者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20、态度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体现,其心理结构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向等成分。 21、旅游态度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旅游活动的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心理倾向。 22、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态度的形成有三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答: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23、旅游偏好的形成关键取决于态度的向度、态度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的多少。 24、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主要表现为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旅游心理学复习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旅游消费行为的心理背景 1、旅游消费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消费者在访问地停留一夜次以上,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购买和消费一切旅游产品和劳务的旅游者。广义:旅游消费者在游览过程中为满足个人需要而购买和消费一切产品和劳务的旅游者。本书所讲为狭义旅游者。 2、旅游消费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因:个人动机;外部动因:时间、金钱、交通。条件动因: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3、旅游消费行为的发展趋势:(1)旅游消费内容不断追求个性化;(2)旅游消费方式倾向去自主化;(3)旅游消费动机呈现多样化;(4)旅游消费层次不断向高端化发展。 4、风险规避理论:功能风险、安全风险、财务风险、时间风险、社会风险、心理风险。 5、风险规避理论认为,消费者所感到的风险水平受四种因素的影响:(1)旅游者个体付出的成本大小(2)旅游者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3)服务产品的购买风险大于实物产品(4)购买风险与产品销售方信誉存在一定的关系。 6、边际效用理论:(1)边际效用的大小与人的强弱成正比(2)边际效用的大小与商品的稀缺成反比(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只在特定时间内有效。 第二章认知、学习和旅游消费行为 1、知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产生对这些事物各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2、感觉: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3、知觉的心理定势:指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1)首次效应:一个人第一次进入一个新环境,第一次和某个人接触,第一次品尝一种新的食品等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种心理定势而难以改变,这种现象称为首次效应或第一印象。(2)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3)经验效应:人们经常受以前经验模式的影响,产生一种不自觉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按照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经验效应。(4)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或事、某一类人或事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或事物依据的心理现象。 4、学习:学习的三个环节: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反馈环节。 5、态度:人们对人、对事的心理倾向。 6、经验是学习旅游行为的源泉;信息是学习旅游行为的重要来源。 7、动机:是发动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人希望其需要得到满足时被激发产生的。 第三章需要、动机和旅游消费行为 1、旅游需要: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的经济条件下为满足某种目的而进行游历、旅行的愿望和要求。 2、旅游需要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马斯诺层次理论)、发展性。 3、旅游者的三求心理:求补偿、求解脱、求平衡。 4、求补偿心理:实际上就是指旅游者希望通过旅游来寻求补偿,使自己在生活中所缺乏的那些满足感、新鲜感、亲切感、自豪感得到补偿。 5、求解脱心理:就是指旅游者要借助旅游,从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紧张中解脱出来。 6、求平衡心理: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在变化和稳定、复杂和简单、新奇与熟悉、紧张与轻松等矛盾心理寻求一种平衡。 7、旅游动机的激发:内因:旅游需要(对旅游景点的知觉、兴趣、爱好、自身知识水平、

10级旅游心理复习答案

旅游心理复习大纲 一.填空 1.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自然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 人的心理的实质有 人脑的机能 客观现实的反映 具有主观能动性。 4.喝醉酒的人容易胡言乱语,失去自控甚至昏迷不醒,这说明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5.有的人因车祸损伤大脑,康复后虽然眼睛外型完好,却不能看到东西,这说明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6.患流行性脑炎的人如果医治不及时或者不得当,即使能保住性命,但智力会发生障碍,严重的还会变成痴呆,这说明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7.我们看到的红色的物体时,才会产生红色的视觉,这说明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8.狼孩卡玛拉的例子说明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9.人的想象力无穷无尽,但是再离奇的想象也无法脱离实际,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由现实中猴子和人的形象结合而成的,这说明了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0.思想单纯的小学生和知识渊博的老科学家对同一部电影的反映是不相同的,这说明了心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11.园艺师和建筑师对深圳“世界之窗”的评价和欣赏角度是有差异的,这说明了心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 12.唐代诗人李白在不用的心理状态下,对同一座君山有不同的描写,这说明了具有主观能动性。 13.直到19世纪,心理学就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4.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科学。 15.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个人的过去经验和他所形成的个性特征如气质、性格的制约。 16.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在旅游服务业中的应用,属于应用性心理学。 17.通过旅游者或从业人员的言语、表情、行为和动作等外部表现了解旅游者心理活动的方法是观察法。 18.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内部感觉和本体感觉三类。 感觉变化的规律有适、应作用、相互作用、生活实践作用。 19.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知觉变化的规律主要表现在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 20.感觉与知觉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各种感觉的有机组合。 21.在微弱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对这种刺激的感觉能力会提高;而在强烈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人对这种刺激的感 觉能力会降低,这就是感觉的适应作用。 22.同一感觉通道的各种感觉之间有对比作用。 23.培养良好观察力的基本途径是练习,训练观察力的常用方法有:比较异同、全面了解、观察入微和学习经验。 24.在阳光灿烂的白天进入岩洞游览,在最初的一刹那,会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但过了一会儿又 能慢慢地看见岩洞里的各种景观,这是感觉的适应作用。 25.有关部门规定,旅游接待人员在工作前,不能吃大蒜等气味较大刺激的食物,这是因为嗅觉的适应作用时间 比较长。 26.人们觉得“月明星稀”是因为感觉的相互作用。 27.在宴席中,客人吃过甜点后,应先上一道茶,然后再上水果,以免吃水果时觉得酸,这是因为感觉的相互作 用。 28.中餐讲究“趁热吃”,这是因为食物在30度~40度左右时对味觉的刺激最敏感,这说明了感觉的相互作用。 29.盲人的听觉和触觉要比正常人灵敏,这是因为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30.我们能在人群中看见自己的亲友或熟人,这是因为知觉的选择性。 31.当我们看见大理石时,无需用手去触摸,就可以知道它是坚硬而冷冰冰的,这是因为知觉的整体性。 32.医生能根据X光片为病人诊病,这是因为知觉的理解性。 33.在游览肇庆七星岩时,旅游者在导游讲解的引导下,能看到如“鲤鱼吐水”、“巨龙飞舞”等形状奇特、栩栩

旅游心理学复习

旅游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产生标志:1879年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才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2、第一次从行为科学角度考察旅游与旅游业,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揭开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序幕的书籍就是: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中心大学老师迪克·波普、旅游研究所所长小爱德华·J·梅奥与商业管理学院副院长兰斯·P·贾维斯编著的《旅游心理学》。 3、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测量法; (4)个案研究;(5)实验法;(6)评价法。 4、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三大学派:(1)精神分析心理学(2)行为主义心理学(3)人本主义心理学 5、科学的心理观:必须解决涉及心理学的二个基础性问题。 (1)涉及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的基础问题,即人脑与心理的关系问题。心理就是脑的机能,脑就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论证: ◆从物种发展史来瞧心理与人脑的关系; ◆从个体心理发展来瞧,随着脑成熟,心理发展也不断成熟; ◆从生理学与临床诊断的大量事实说明,脑就是心理最重要的器官。 (2)涉及心理学的哲学基础问题,即心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心理就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论证: ◆客观现实就是心理反映的源泉; ◆人的心理就是一种主观反映。人的主观世界不同,同样的客观现实对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反映。 ◆人的心理就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第二章旅游者消费心理 1、旅游决策的类型:从理性角度划分可分为冲动型与理智型 2、在旅游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分为旅游的倡导者、策划者、影响者、购买者与使用者五类 3、旅游者消费计划根据其选择与使用旅游产品的多种属性分为两类:补偿型与非补偿型。补偿型决策包含两个决策法则:一种就是总体态度决策,第二种就是加权决策。非补偿型决策有三种法则:临界水平法则,临界水平以上法则,重要性排序法则。 4、旅游者消费前对旅游的期望:一就是个体从旅游中能获得的预期的利益,就是否真的身心受益;二就是这次旅游消费中付出的代价与努力;三就是这次旅游的社会效益,这次、旅游对其她人的影响,期望她人表述肯定性评价。 5、旅游者在旅游后的感觉:这次旅游与白己期望目标一致,就会自我强化。反之,则会认为当初决策错误或不够明智。 6、影响旅游消费的社会因素: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亚文化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社会阶层对旅游消费的影响;社会群体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家庭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7、社会群体对旅游消费的影响 (1)通过从众心理影响旅游消费行为 (2)群体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定的需要: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属于一种群体。旅

(0046)《旅游心理学》复习大纲、样题及答案

(0046)《旅游心理学》复习大纲 提示: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主要复习资料,同是一定要结合网络课件和辅导光盘进行学习,才能更好地丰富和理解教材的相关内容。 一、绪论(网络课件第一章、第二章第1节的内容) 1、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心理的实质、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旅游心理学的概念、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目的、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2、这部分重点掌握:心理的实质、旅游心理学的概念、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意义。其中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本章难点。 二、旅游行为动因(网络课件第五章的内容) 1、这一部分的知识点:需要、需要的特征、需要的分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单一性需要、复杂性需要、旅游者的突出需要及旅游者需要的发展趋势、兴趣、旅游动机及其种类、旅游动机的特性、动机与旅游行为、旅游目标、旅游目标的功能、旅游目标与旅游行为、研究旅游动因的启示。 2、这一部分应重点掌握:需要的特征、需要层次论、单一性需要、复杂性需要、旅游动机与旅游行为、旅游目标与旅游行为。研究旅游者需要、动机、目标既是本章重点也是本章难点。 三、旅游者的认知心理(网络课件第三章的内容) 1、这一部分的知识点:(1)认知过程的各种心理机能:感觉、知识、记忆、想象、思维;(2)旅游消费知觉的特性(基本原理):选择性、组织性、解释性。(2)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首次效应、晕轮效应、经验效应、刻板效应;(3)旅游消费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旅游活动的时间知觉、旅游地之间的距离知觉、旅游交通工具的知觉、旅游目的地的知觉。(4)影响旅游消费知觉的因素: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2、这一部分重点掌握:旅游消费知觉的基本原理、旅游消费知觉的心理定势、旅游活动时间知觉、旅游地之间距离知觉、旅游目的地知觉。其中影响旅游消费知觉的因素是这部分的难点。 四、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网络课件第二章第2节、第四章、第六章的内容、) 1、这部分的知识点:态度的含义及其心理结构、态度的特征、态度的功能、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旅游消费偏好、旅游决策过程、旅游消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2、重点掌握:旅游消费态度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改变旅游消费态度的措施。其中旅游偏好对旅游消费决策的影响是难点。 五、旅游者的个性心理(网络课件第七章的内容) 1、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个性的含义及其特征、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个性的相关理论、人格特质、人格类型、自我意识与旅游行为、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人格自我状态与旅游消费决策、研究旅游者个性对旅游经营者的启示。 2、重点掌握:个性的含义及其特征、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人格类型、人格自我状态与旅游消费决策、研究旅游者个性对旅游经营者的启示人格的概念。人格特质和人格结构与旅游消费决策是这一部分的难点。 六、旅游者的社会心理(网络课件第八章的内容) 1、这部分的主要知识点:群体的含义、参照群体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研究家庭群体因素对旅游经营者的启发、社会阶层的含义、社会阶层与旅游消费决策、研究社会阶层因素对旅游经营者的启发、文化的含义及其特征、文化价值观对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10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1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旅游动机)是指旅游直接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机力。 2、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产生旅游动机的客观条件:(经济条件)(时间条件)(社会条件)。 4、旅游心理学的特征:(综合性)(二重性)(动态性)。 5、家庭生命周期通常依据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青年阶段)、(中年阶段)、(老年阶段)。 6、人的旅游目标是诱发人的(旅游动机),是规定人的(旅游行为)方向和激励人们把(旅游活动)惊醒到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 7、平时我们把模糊意识到的需要叫(意向),把明确意识到的需要叫(愿望)。 8、马洛斯认为,(生理需要)是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社会)需要也称为归属和爱的需要。 9、依据动机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将动机分为两大类:一为(内在需求心理类),二为(外在刺激目标类)。 10、所谓诱因,是泛指(导致某种事情发生)的原因。他包括(正诱因)和(负诱因)两个方面。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动机、兴趣、理想都属于(B) A、情感过程 B、个性倾向性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2、意志是在(B)的基础上产生和推动下形成的 A、情感、认识 B、认识、情感 C、理解、激情 D、情感、理解 3、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D) A、情感过程 B、个性心理倾向性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4、心理的实质告诉我们,人的心理来源于(D) A、父母 B、遗传 C、教育 D、客观现实 5、旅游决策过程不包括下列哪个心理步骤?(B) A、识别问题、收集情报 B、实地考察 C、消费旅游产品和服务 D、购买后感觉 6、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双重影响,最全面的是(C) A、家庭和亲友 B、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 旅游产品:旅游产品是指旅游企业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用以满足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物质,精神综合需要的全部服务总和。 变量:可以是任何一种可以改变强度或幅度并可观察、测量的一般性特征,如:能力、性格、工作压力等,也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协变量。 常规决策:指决策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决策问题。它们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其产生背景、特点及内部与外部的有关因素已全部或基本上被决策人所掌握。 有限决策:通常比较明确而简单,旅游者没有积极地去搜集信息或精神地评价每个备选方案,只是使用简单的决策规则在备选方案中做出选择。 相似原理:是指人们在感知各种刺激物时,容易将具有相似自然属性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即将相似的物体集成系列,从而产生一个统一的整体。 接近原理:指人在感知各种刺激时,彼此相互接近的刺激物比彼此相隔较远的刺激物更容易组合在一起,构成知觉对象。这种接近既可以是空间上的接近,也可以是时间上的接近。 学习:广义:所谓学习是指人不断获得知识经验和技能形成新的习惯,并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过程。狭义: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也就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心理学家为学习下的定义是:学习是实践和经验而持久的改变的一个历程。 观察学习:又称代理性学习,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并记录以得到强化的过程。这种类型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行为的原因和维持行为,并把行为指向一个目标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的内在心理过程,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的动因或动力。动机也是意识到的需要,是需要达到一定强度的表现。 兴趣:所谓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认识和掌握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源于对事物的特殊瑞认识,具有明显的指向和驱向的特征,并且能够持续较长的时间,并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表现肯定的,积极的情趣状态,如满意、欢喜、快乐等情感体验。 个性:主要指人的独特心理构成因素和这些因素如何在人的身上体现,是一个人和其他人想去别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现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风貌。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自我概念:又称为自我观念,它是个人和他的社会环境以及参照形体(如家庭、同学、同事、朋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价值体系的评价和看法及一个认的态度、感觉、知觉和自我评价的整体系统。 参考群体:从行为科学中引进的概念,一般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意识和行为的群体,它或者为个人树立或维持各种标准,或者当做个人与之进行比较的一种比较框架。 气质:指某个人典型的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执行指向性特点等动力和时间方面的特点。类似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和脾气,它本身并不反映活动的内容和意义,但却给人活动涂上了一定

山东开放大学旅游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2022学年9月份考试更习题 一、单选题 1、人的心理活动一般分为心理过程和()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A、认识过程 B、行为过程 C、反应 D、个性心理 答案:D 2、“听其言,观其行,察其意”这是研究人心理的()。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案例研究法 D、内省法 正确答案:A 3、旅游者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旅游风险,常见的方法不包括()。 A、广泛收集旅游信息 B、寻求低价格 C、认真比较衡量 D、购买名牌旅游产品 正确答案:B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复杂知觉的是()o A、空间知觉 B、时间知觉 C、触知觉 D、运动知觉 答案:C 5、说到商人,人们总和“唯利是图”联系起来;说到军人就认为威武、刚强,这是因为()o A、马太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D 6、有的年轻人由于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爱,这是因为()o A、马太效应 B、首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C 7、下列关于餐厅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服务过程应快速、灵活 B、服务过程中多和顾客交谈,拉近顾客的距离 C、根据客人情况区别对待 D、服务员应态度和蔼,语言、操作规范

正确答案:B 8、南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说的“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反映了在旅游过程中审美是()o A、主客观的统一 B、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山与水的统一 D、情感与想象的统一 正确答案:A 9、旅游者会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旅游风险,常见的方法不包括()。 A、广泛收集旅游信息 B、寻求低价格 C、认真比较衡量 D、购买名牌旅游产品 答案:B 10、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它存在于人的内心,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者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地推断出来,这体现了态度的()。 A、对象性 B、社会性 C、内隐性 D、调整性 正确答案:C 11、()是指旅游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应关心、爱护、理解,进行感情投入,以情感人。 A、目标激励 B、情感激励 C、强化激励 D、榜样激励 正确答案:B 1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体现了旅游知觉的()。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正确答案:A 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的最基本需要。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A 14、领导者群体的心理互补性不包括()。 A、能力互补 B、气质互补 C、性格互补

旅游心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旅游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期末考试题型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三、说明题(每题10分, 30分) 五、案例分析题(28分) 重难点突破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来源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感觉的特性: 1.感受性 2.感受性的变化 韦伯定律及其应用: 韦伯定律,即感觉的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量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表现为一定的规律性,用公式来表示,就是△Φ/Φ=C,其中Φ为原刺激量,△Φ为此时的差别阈限,C为常数,又称为韦柏率。韦伯分数成为不同感觉通道的辨别能力的指标。韦伯分数越小,辨别就越灵敏。 应用:购买者对价格变化的感受更多的取决于变化的百分比,而非变化的绝对值;并且在产品价格之上之下各有一个界限。将价格调整至价格之外容易被购买者觉察到,而在界限之内调整却往往被购买者所忽视。 知觉的四大特性及其应用 一、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在于把一些对象(或对象的一些特性、标志、性质)优先地区分出来。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人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对它们的知觉格外清晰,被知觉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突出出来,出现在“前面”,而其他的事物就退到后面去了。与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复习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如果意识的批判能力因为某种原因而没有起作用,人就会不加怀疑、不加批判、不加抵制的接受来自 外界或来自本人的影响——这就叫做才“受暗示”。 2.“晕轮效应”是指人们由于在交往的初期看到了对方的某一特别突出的品质,就对对方的其他或优劣 的品质视而不见。 3.“三少一多”即少了新鲜感,少了亲切感,少了自豪感,多了精神紧张。 4.旅游团队是一种具有临时性、松散、性发展性和依赖性的特殊群体。 5.托夫勒指出:“经济的心理化”有两个步骤:……. 6.客人“是否不满意”,这取决于他们得到的服务是否具备某些“必要因素”而客人“是否满意”,这取 决于他们得到的服务是否具备某些“魅力因素”。“必要因素”是服务中那些“少了它就不行”的“共性”因素,而“魅力因素”是服务中那些“有了它才更好”的“个性”因素。 7.为客人提供“补救性服务”也就是要通过“代偿”“合理化”和“宣泄”来减轻客人的挫折感。 8.要开好“座谈会”,需注意以下几点…….. 9.对游客做劝导工作的顺序,一般应是先做“不聪明而内向”型游客的工作,然后做“不聪明而外向” 型和“聪明而外向”型游客的工作,最后做“聪明而内向”型游客的工作。 10.要处理好于“中心人物”之间的关系,导游员就必须抓好“接近”、“展现”和“利用”这三个环节。 11.所谓从实际出发逐步提高管理水平,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员工从“依从”上升到“认同”,从“认同” 上升到“内化” 12.在对员工施加惩罚时,应遵循“红火炉原则”,即应该像烧红了的火炉那样,“你不碰它,他绝不会自 己跑过来烫你”,“只要你敢碰它,它就烫你,而且当时就烫”;“对谁都一样,谁碰它,它就烫谁”;“第一次就烫得很厉害”;“只烫你碰到它的那一部分,不会烫你别的地方,更不会烫你的全身”。 13.员工都是“复杂人”,这也就是说,他们既是“经纪人”,也是“社会人”,也是“自我实现人”。 1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15.人的情绪有“情绪反应”、“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这三个相互联系的侧面。 二.填空 1.心理学家曾提出一个“行为公式”,这个公式是B=∫(P•E),公式中的B代表行为,P代 表人,E代表环境,∫的意思是函数。 2. 游团队中常见的“亚群体”有“地区型亚群体”和“社会地位型亚群体”。 3. 一般来说,向上变化不宜超过“橙色”,向下变化不宜超过“绿色” 4.顺利地进行“成人与成人”的沟通和商讨,就必须做到“沟通不谈是和非”和“商讨不争输和赢”。“严”与“爱”相结合的管理,这是适用于所有企业的一项要求,但是对于旅游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更要记住“没有富于人情味的管理,就不可能有富于人情味的服务”。 三.判断 1.“潜意识”有心理活动中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的内容,也有心理活动中那些被压抑的内容。 “平等”是由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来体现的,而不是又不分场合的“平起平坐”来体现的。 3.从总体上说,旅游者心理有光明面,也会有阴暗面。 4.判断某一位旅游这是不是团队的“中心人物”,唯一的依据是他在团队中是不是起着“中心人物”的作用。 5.对客人的服务常常并不是从客人来住店或来用餐的时候才开始的。 6.“一视同仁”只是酒店服务中一种“少了它就不行”的因素,而不是“有了它才更好”的因素。 7.在客我交往中,“小是小非”可以不去计较。遇到“大是大非”问题,“理”虽然不能让,“面子”却是可以让也应该让的。 8.人群中有四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即“我不行,你行”、“我行,你不行”、“我行,你也行”、“我不行,你也不行”。 空间距离近则传递强度高,距离远则传递强度低;传递“理性解释信息”时,无“第三者”在场传递强度

中职旅游心理学教学案第三章

旅游心理学教学学案3

1、注意: 2、注意的性显示出心理活动具有,总是有选择地指向一定 的对象。 3、“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呆视远方”都是注意外部表现中的()。 A适应性运动B呼吸运动的变化C无关运动的停止D心跳加快 4、旅游者在听导游讲民间故事听得入神的时候,双眼紧盯着导游,原来活 动的手也停下来一动不动。这是注意外部表现中的()。 A适应性运动B呼吸运动的变化C无关运动的停止D心跳加快 5、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6、选出相对应的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一声尖叫、一道强光、一种扑鼻的香味() (2)一个人穿平常的衣服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今天突然穿一套新衣服 能马上引起人们注意他() (3)万绿丛中一点红;在人来人往道德广场上,突然出现几十个戴红色 旅行帽的旅游者() (4)在街上一亮一熄的红绿霓虹灯、警车上旋转闪动的警灯,都容易引起 人们的注意() A对比鲜明的刺激物 B 新异的刺激物 C活动变化的刺激物 D 刺激物的强度 6、收款员努力排除干扰,将自己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继续算好账目,这 是。 7、注意分配就是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__________ 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 8、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 、注意的 ------- 禾口注意的 ------ 二个方 面。 9、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0、如何培养良好的注意力? 记忆 1记忆: 2、根据所给出的题目选出相对应的选项 (1)对旅游者的容貌,旅游景点的自然景色、地方戏曲等的记忆属于() (2)对“心理学”、“注意”等概念的记忆属于

(3)餐厅服务员对口布折花动作的记忆属于()(4)外国旅游者登上长城时兴奋心情的记忆属于() A语词记忆B形象记忆C情感记忆D运动记忆 3、机械识记的基本条件是。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 4、保持在大脑中信息的质和量的变化称为。 5、遗忘是有规律的,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结果,遗忘的规律 6、 ______ 和 _______ 是将大脑中保持的信息提取出来的两种形式。 7、是指过去识记过的事物再次感知时感到熟悉,可以识别和确认。 8、“记”是“忆”的和,“忆”是“记”的和 9、我们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就要对有关材料进行有目的的,按一定方法 步骤,并且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 10、对历史年代、外语单词、电话号码、人名地名等的识记属于 对历史事件的起因和发展、数学公式的推导等的识记属于。 11、服务员为了回答客人问题时的回忆属于。 “触景生情”、“佳节思亲”、“见物怀旧”属于_______ 。 12、我们学习语言文字主要是利用了形象记忆。() 订正: 13、如何培养良好的记忆力?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11

旅游心理学复习材料11一、填空题26%(每空 1分,共26分) 1、知觉的特性主要包括(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2、觉察风险通常可以分为二大类(功能风险)和(心理风险)。 3、旅游者产生购买后疑虑的原因主要在于: (1)做旅游决策时,可供选择的对象多 (2)旅游决策做出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新情况 4、旅游态度的学习途径主要有:(1)通过社会角色学习 (2)通过接受教育学习 (3)通过提高知觉能力学习 (4)通过了解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学习 (5)通过社会实践学习 5、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亲切感)、(自豪感)和(新鲜感)是人生幸福的三大要素。 6、定向运动满足了人们的(社交及自我实现)需要;健康、娱乐、好奇、(探索)及(社会交往)等旅游动机。 7、旅游目标的诱发原因主要有:(1)旅游目标的价值 (2)旅游目标的魅力 (3)旅游目标的清晰度 (4)旅游目标的适宜性 8、在结构上,态度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等三个方面的因素组成。 二、名词解释10%(每 小题2分,共10分) 1、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一种注意形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兼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注意的特点。(2分) 2、需要的单一性:人们总是期望在生活中保持平衡、和谐和一致,希望日常生活稳定,不动荡,力求避免冲突,还希望生活中的一切都有规律性和预见性。(2分) 2019年11月8日共页第1页

3、个性:个人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2分) 4、共同特质是指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2分) 5、社会阶层是指由于经济收入、社会地位、文化程度、职业性质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社会中的个体形成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2分) 三、简答题23%(4 共23分) 1、旅游者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1)从茫然胆怯到老练自信(1分)(2)从购买标准化产品到选购个性化产品(1分) (3)从前往众所周知的旅游胜地到自己去发现新的旅游目的地(1分)(4)从走马观花式的巡游到滞留型的细游(1分) (5)从旁观者到参与者(1分)(6)成熟的旅游者更重视旅游过程,更具自主性(1分) 2、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应具备何种特征?(3分) (1)自然性,尽可能保持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的原始自然风貌,满足旅游者亲近大自然的心理需要;(1分)(2)独特性,个性是旅游产品的魅力所在,因此旅游产品的设计要突出个性、特色和独特的感染力;(1分)(3)民族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因此那些具有典型民族风格、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者充满了吸引力。(1分) 3、怎样才能改变旅游者的态度?(6分) (1)更新旅游产品,改变旅游产品的形象(2分) 态度具有对象性,态度来源于个体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态度对象的形象来改变个体的态度。 (2)加强旅游促销宣传(2分) 包括实事求是地提供信息、宣传要有针对性。 (3)引导人们积极参加旅游活动(2 2019年11月8日共页第3页

《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0046)《旅游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就旅游企业而言,服务质量优劣的关键取决于旅游服务设施的好坏。() 2、单一性需要指人们在期望出现某一事情的过程中不再遇到意料之外的事情,寻求平衡、和谐、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 的心理需要。() 3、人们进行行为决策的第一步是寻找信息。() 4、复杂性的生活环境容易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惧”。() 5、旅游目标的清晰度主要取决于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程度。() 6、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的信息可以弥补旅游者的知觉漏失现象。() 7、记忆是人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8、人们解决旅游问题所需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个人社交环境。() 9、输入新知识是改变人们态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0、领导方式是指领导者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 11、在旅游企业中,员工的情绪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12、员工的焦虑程度会影响工作效率,因此,焦虑程度越低,工作效率就越高() 13、研究表明,压力与工作效绩呈明显的斜线关系() 14、群体士气越高,工作效率就越高() 15、内容型激励理论是研究从人的动机产生到最终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的理论() 16、马斯洛认为一个人的所有需要中最重要的需要是安全需要() 17、父母自我状态在人格结构中扮演疑虑者的角色。() 18、人的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想象() 19、服务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从业人员的素质() 20、诱导就是想方设法让人相信自己而采取行为人进行() 21、在组织理论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是组织结构。()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心理学 2、感觉 3、知觉 4、晕轮效应 5、首次效应 6、行为 7、需要 8、旅游目标 9、旅游消费态度 10、人格 11、旅游消费服务 12、客我交往 13、投诉 14、群体规范 15、群体压力 16、领导艺术 17、组织 18、诱导 19、群体内聚力 20、领导方式 三、选择题 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A、旅游从业人员 B、旅游者 C、旅游企业管理人员 D、旅游开发商 2、旅游业成败的关键是() A、旅游开发行为 B、旅游服务行为 C、旅游消费行为 D、旅游管理行为 3、人的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客观现实B、主观意识C、大脑、D、认知能力 4、旅游消费心理的源泉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