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2节电流的磁场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2节电流的磁场

4.请在下图中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特

点?

思考:讨论: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外,还有什么物质能

产生磁场让小磁针发生偏转?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

1.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

填写下列问题:

现象:⑴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

⑵断电时,小磁针 ;

⑶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

针。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___,磁场的

方向跟_____的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___有关

的磁场, 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让学生阅读课本P124-P125了解“奥斯特实验”名称

的由来及意义。

4.奥斯特实验的意义: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

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

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么样的?

演示

阅读

学生在认真

观察的同

时,完成填

空。老师及

时回收,并

发现问题。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1.思考: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

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

让学生阅读课本P125“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来回答。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家想一下要研究磁场应怎样研究?

学生思考并回答:实际就是研究磁感线的分布?

2.分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也应该存在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出磁感线的分布?(铁屑或小磁针)

(2)在螺线管中通入电流,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

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磁针所指的磁场方向(如右图),

想一想,在我们所熟悉的各种磁场中,通电螺线管

的磁场与哪种磁体相似?

(3)归纳分析:对比上节课学习的蹄形磁体和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实验

探究

学生阅读的

同时,老师

可补充些有

关奥斯特的

生平材料。

老师引导,

师生共同分

4

)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

磁铁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就相当于条形磁铁的

两个。

三.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

流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教师提出问题: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它的两端

就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那么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

性与环绕螺线管的电流的方向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分组实验: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环绕螺线

管的电流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论: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通电螺线管的N,S极正

好对调,这说明,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

有关。

四.实验探究:安培定则

1.小组讨论课本P126“想想议议”:蚂蚁和猴子说的

话对吗?看书P127图20.2-8,想想如何借助自己的

手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

2.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

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即为螺线管的极。

3.安培定则的作用:

知道电流方向可判定: 通电螺线管的的磁极

学生分组

知道极性可判定

: 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五、课堂练习:

1.判断下面螺线管中的N极和S极:

2.用箭头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3、请根如图所示,请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电

源的正负极.

六、课后作业:课本作业1-4题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

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

新等)200字左右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除了要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外,还兼有对学生进行规范语言的训导和陶冶任务,所以教师在平日和学生交往时,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用语的规范性和自身语言的示范性,达到言简赅,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一根条形磁棒,摔成两节后,其中任何一节磁体磁极的个数是() A. 只有半根有磁性 B. 只有一个 C. 仍是两个 D. 变成四个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 B. 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C. 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 D. 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3.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 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A. 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 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 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 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4.图中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正确的是() A. B. C. D. 5.中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记载了地磁偏角:“以磁石磨针锋, 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进一步研究表明,地球周围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示意如图所示。关于地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场的南、北极完全重合 B. 只有地球外部存在磁场,内部不存在磁场 C. 地磁场的N极在地球的南极附近 D. 北京地区的地磁场方向由北向南 6.如图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热敏电 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继电器中的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 B. 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种电路开关,可以用一个电路 控制另一个电路 C. 温度较高时,指示灯亮起,该装置报警 D. 温度较低时,电铃响起,该装置报警 7.如图所示的各图中,描述磁场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图中,?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表示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 直于纸面向外,F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下列哪个选项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与图中F的方向相同()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7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单元总结含解析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单元总结 思维导图 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一、磁是什么 【知识详解】 1.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磁北极和磁南极),将磁体水平悬挂起来,当它静止时,指北的一端叫做磁北极(N极),指南的一端叫做磁南极(S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之间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 (5)磁化:我们把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磁场: (1)磁场的存在:在磁体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人们将其称为磁场。 (2)磁场的方向:磁场具有方向性,当小磁针放在磁场各点不同处,小磁针N极的指向不同,这说明磁场各点方向是不同的,我们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这一点的磁场方向。 (3)磁场的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而产生的。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能发生偏转,就是因为磁针受到了磁场的作用。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根据它对放在其中的磁体所产生的作用来感知它、认识它。 (4)磁感线:磁感线是一种描述磁场的方法。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物理学中人为地引入了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即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利用这些曲线可以形象地表示磁场中各点的磁场方向和磁场的强弱。 (5)地磁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场的N极在地理南极附近,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并不重合。 【典例分析】 例1、(2019?河北模拟)关于磁感线,正确的说法是() A.磁感线确实存在于磁场中B.在磁体内磁感线是从N极到S极 C.将磁铁放在硬纸上,周围均匀地撒上铁粉,然后轻轻地敲打几下,我们就看到了磁铁周围的磁感线D.磁感线密集的地方磁场强,磁感线稀疏的地方磁场弱,任何两条磁感线都不可能相交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第2节电流的磁场

4.请在下图中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特 点? 思考:讨论: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外,还有什么物质能 产生磁场让小磁针发生偏转?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 1.教师演示“奥斯特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现象 填写下列问题: 现象:⑴当直导线触接电池通电时,小磁针; ⑵断电时,小磁针 ; ⑶当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时,小磁 针。 结论:以上现象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___,磁场的 方向跟_____的方向有关。 2.电流的磁效应: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与___有关 的磁场, 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让学生阅读课本P124-P125了解“奥斯特实验”名称 的由来及意义。 4.奥斯特实验的意义:这一重大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 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 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 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二.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么样的? 演示 阅读 学生在认真 观察的同 时,完成填 空。老师及 时回收,并 发现问题。 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1.思考: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 吸引力好像不存在?如何增强磁场? 让学生阅读课本P125“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来回答。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大家想一下要研究磁场应怎样研究? 学生思考并回答:实际就是研究磁感线的分布? 2.分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 (1)提出问题: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周围也应该存在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方法可以显示出磁感线的分布?(铁屑或小磁针) (2)在螺线管中通入电流,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 不同的位置,观察小磁针所指的磁场方向(如右图), 想一想,在我们所熟悉的各种磁场中,通电螺线管 的磁场与哪种磁体相似? (3)归纳分析:对比上节课学习的蹄形磁体和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实验 探究 学生阅读的 同时,老师 可补充些有 关奥斯特的 生平材料。 老师引导, 师生共同分 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7-18章)磁学知识点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一、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就是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磁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磁北极(N)。任一磁体都有两个磁极。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化:使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方式有:与磁体接触;与磁体摩擦;通电。 4、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偏转,叫做磁场。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会产生磁力的作用。 5、磁场方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的方向相同。 6、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磁场方便,我们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S极。 7、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叫地磁场。所以小磁针静止时会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原理指向南北,由此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8、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合,中间有一个夹角,叫做磁偏角,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二、电流的磁效应 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2、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 3、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和有无铁芯有关。 4、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扬声器和吸尘器等。 5、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大姆指所指的一端就是该螺线管的N极。 三、电动机 1、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和电流大小有关。 2、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换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彼此绝缘的铜制半环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铁来产生强磁场。 4、电动机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广泛

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磁体磁感线》教案

《磁体磁感线》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九年级第二学期地板张第二节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为后面电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共四节内容,其中第一节《电功率》和第二节《电流的磁场》都是后续电能知识的基础,第二节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磁体磁感线》又是后续两个课时的基础。本节课基础准备知识很多,且学生在低年级科学课已经有所接触,结合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本节课采用翻转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在家提前复习基础知识,在课堂上集中解决未知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体、磁极、磁场;了解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磁感线。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用铁屑显示磁场分布的过程,感受磁感线的建立过程,认识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了解我国古书对磁体的描述,以及指南针的发明,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磁场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磁感线模型的建立过程。 四、教学资源 1、学生实验器材:磁板,条形磁体,回形针,大头针,铁屑等。 2、演示实验器材:自制教具、磁感线演示器、条形磁体、铁屑、小磁针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磁的基础概念和规律、磁场磁感线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课本剧复习学生已有知识,在课堂上通过表演进行梳理。通过实验观察磁化概念并分析被磁化物体的磁极方向,为后面磁场方向的得出奠定基础。通过小魔术得出磁场概念;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什么现象判断磁场是否存在。通过小磁针定义磁场的方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器材,用铁屑描述整个磁场,用建模法建立磁感线模型,画出条形磁体的磁感线。接着,学生用磁感线演示仪画出蹄形磁体的磁感线。 本节课要解决的教学重点是磁场概念的建立。方法是:通过小魔术感受磁场的存在,结合磁化,并通过磁感线的建立过程理解磁场概念。 本节课要突出的难点是磁感线模型的建立。方法是:从小磁针的功能和不足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器材,并用铁屑建立磁感线模型。 顺利完成本设计,需要老师提前准备活动道具、多媒体支持、活动单等;在课堂中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究。本设计对自主学习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完成本教学设计需要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回顾旧知进行表演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知识点大全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知识点大全 沪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知识点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 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1℃ 1℃ 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②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一、电流

HK沪科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下册(教学设计 电子教案)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2.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第二节 电流的磁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掌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右手螺旋定则。 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4.知道奥斯特实验验证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教学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及其运用。 教具准备 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 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 奥斯特实验 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演示实验: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观察到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提问: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师生讨论: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教师指出: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作奥斯特实验。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主要研究电流的磁场。 总结: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提问:我们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1课时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1课时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 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的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奥斯特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 【教学难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及其应用. 【教具准备】奥斯特实验器材一套、通电螺线管、小磁针、大头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文件:电和磁之间的相似之处.

师:电和磁从现象上看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它们之间有没有一定的联系呢? 从哲学角度看,应该是有的,我们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电器设备中,如扬声器、电磁继电器、话筒、电吉他、电话等,均用到了磁性,但它们的磁性均离不开电,由此看来,电与磁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首先揭开这个奥秘的是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 【预习指导】 阅读课本P143 - 146文字内容和插图,把基本概念、规律、实验现象和结论用双色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然后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准备展示.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电流的磁效应 一、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点拨 师:1.你的生活中哪些设备用到了电与磁的应用?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1.电铃、电话等,电流周围能产生和电磁铁一样的作用. 师:2.利用桌上老师提供的器材,重复奥斯特所做的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归纳结论. ①通电和断电,现象:结论: ②改变导线中电流方向,现象:结论: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7.2电流的磁场3

《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沪科版9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主要是介绍电流的磁现象,分为三部分:磁与电的关系、奥斯特实验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另外可附加介绍电磁铁构造。 教材的第一部分,通过对生活、生产中大量电器的观察,使学生意识到磁与电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部分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主要介绍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历史意义,对学生进行“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中”教育,从而说明科学家发现中“机遇”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指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并知道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第三部分是本K的重点,通过要求学生了解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场,并学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另外深化电和磁关系,特增加电磁铁的探究实验,该部分内容只要求认识现象和原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从物理又走向社会。 二、学情分析 “电流的磁场”是在学习了“磁是什么”基础上,在磁场概念已经建立,并知道“通过小磁针的受力情况研究磁场”和“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之后,通过直观性很强的事例来引入课题,进一步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的过程来发现电流的磁效应。虽然学生的发现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但能使学生感觉到科学家能做的事情我们也能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是本行的重点,”如何设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实验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是难点,通过多媒体对两幅图进行比较,经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得出“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电流方向改变,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也改变”的结论。 学生完成探究之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情景交流发现的结果,引出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的分布及磁场方向的方法,即安培定则。 三、设计思路 新课程理念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转变上,本自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安排了以创设学习情景进而发现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开始,然后由学生自觉地困绕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或探究性学习,从生活走向物理。在此过程中,老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探索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学习,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老师只作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完整地解决问题。与传统教材相比,在过程和方法上,本行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通过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体验科学研究中的艰辛和创新的乐趣,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归纳、概括、拓展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以严谨的态度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与磁的关系 (2)知道通电导线周闱存在磁场,认识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3)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铁的外部磁场相似,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021年中考物理复习 第十七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第十七章电与磁信息的传递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填空题 1.[2020四川成都] 如图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司南,能指示南北方向.因为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南极指向地理的极附近.指南针放在通电导线附近发生了轻微偏转,是因为产生了磁场. 2.[2020湖北黄冈]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全部部署完成.其实在疫情早期,北京市就应用了北斗导航,用无人驾驶车对部分地区的生活物资实现无接触派送(如图).无人驾驶车的摄像头是车的“眼睛”;车顶的激光雷达可以接收北斗卫星的波信号,对车辆实现 (选填“厘米”或“千米”)级的定位. 3.[2020江苏盐城]如图所示,在“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中,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到它向右运动.只改变直导线中电流的,导线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将能转化为直导线的机械能.日常生活中的 (选填“电动机”或“发电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2020江苏苏州]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微型电动机的转轴对接并固定在一起,闭合开关后两电动机一起转动,小灯泡发光.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是(选填“甲”或“乙”)电动机.该过程中能量转化是:电能→能→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5.[2020湖南长沙]小英看到某小区车库积水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的新闻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车库积水自动报警器,图中A、B位置可以安装电铃或LED灯.车库没有积水时,LED灯亮;车库有积水时,左侧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通电,具有性,把衔铁吸下,电铃发出声音.电铃应该安装在图中的位置. 6.[2020湖北黄冈]做奥斯特实验时(如图),若将小磁针替换成一根与导线ab部分平行的直导线cd并通电.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通电导线ab与cd之间(选填“有”或“没有”)相互作用力,依据 是. 7.[2020三门峡二模]如图所示,将两根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轨道(足够长)与电路连接,两轨道间有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区域(用“×”表示磁感线),重为G的金属杆ab与上端固定的绝缘轻质弹簧相连接,并与两轨道接触良好.闭合开关,当ab静止时弹簧无形变.若仅改变电流方向,ab再次静止时弹簧被(选填“拉伸”或“压缩”),你推测的理由是 . 二、选择题 8.[2020江苏盐城]今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的视频画面首次通过5G网络与全球实时共享,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 A.超声波B.次声波 C.微波 D.红外线 9.[2020山西]如图所示,小明用漆包线、两节干电池、磁铁等器材,成功制作了一个小小电动机.他想改变电动机线圈转动的方向,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只增强磁铁的磁性 B.只增加线圈的匝数 C.只增大线圈中的电流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7.2电流的磁场

《电流的磁场 》 对于本节新课的学习与探究,学生知道日常生活、生产中电器设备的磁效应,但是不知道电与磁的具体联系,所以激发学生去探究的兴趣。对于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探究和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会有一定困难,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练习不断总结。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似于一个条形磁体; (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通电螺管的磁极或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4)知道电磁铁构造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奥斯特实验了解电流的磁场,知道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通过对通电螺线管的探究,发现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跟电流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分析、概括、合作能力。 (3). 学会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态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另外通过奥斯特成功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物理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体验三句科学家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实验开始的”,“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 【教学重点】 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以及学会使用右手螺旋定则。 ◆ 学情分析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多媒体课件:PPT 实验器材: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螺线管,小磁针、导线若干 一、导入新课 磁在我们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这其中有一类磁的应用在生活和生产中显得格外重要,如课件图——磁悬浮、电磁起重机。这类磁在获取时与电有关。 二、新课讲授 (一)、奥斯特实验: 学生探究一: 1、小磁针静止,观察小磁针受地磁场影响南北极的方向。 2、将导线平行位于小磁针上方,瞬时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偏转方向,断开开关,小磁针有何现象。 3、将电源两极对调,改变电流方向,观察小磁针如何偏转。 总结:接通电路,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小磁针发生偏转;断开开关,导线中无电流通过,小磁针恢复到原来指向,不再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表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改变,这说明通电导体周围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这一探究结果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这一实验被称为奥斯特实验。通过奥斯特成功的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物理学史的介绍,让学生体验三句科学家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实验开始的”,“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 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那么一根直导线通电后有多大的磁性?实际应用大吗?怎样才能获得更强的磁场?进行猜想和假设。 总结学生猜想和假设。许多科学家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让电流通过各种形状的导线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现在用处最大的就是把导线做成螺线管再通电。 (二)、通电螺线管: 演示实验:利用铁屑描述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 ◆ 课前准备 ◆ ◆ 教学过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磁现象的四幅示意图,其中磁感线方向或小磁针静止时南北极的指向正确的是() A.B. C.D. 2.如图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日晷是测量长度的器材 B.图乙:孔明灯升空是因为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C.图丙:紫砂壶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D.图丁:司南静止时勺柄指向北方 3.下列有关电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和铝都能够被磁体吸引 B.磁感线是用来形象描述磁场而真实存在的线C.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电磁感应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如图所示,下列与电现象有关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验电器是用于辨别火线和零线的设备 B.乙图的实验说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丙图的实验说明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D.丁图的测电笔主要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5.根据下列四幅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南极 B.磁感线是实际存在的 C.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不变 D.手摇发电机是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发电的 6.如下左图所示是小明为学校楼道设计的智能照明电路,L是“220V 22W”的节能灯,天暗时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R 为定值电阻, 1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 2 A.晚上电磁铁的磁性应该比白天时更强 B.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C.当光照强度增大时,电压表示数将减小 D.当光照强度增大时,控制电路的功率变小7.如上右图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下相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B.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消耗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电动机工作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2020-2021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电动机与发电机》达标测试卷(含解析)

第十七章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如图所示,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外面露出一段细长的导线,小明在不损坏导线的情况下,判断导线中是否有电流:他将导线悬挂起来,将一个蹄形磁体缓慢靠近导线,发现导线向远离磁体的方向发生了运动,说明导线中______(填“有”或“无”)电流通过,此实验是利用了磁场对________ 有力的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____________(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2.如图所示的是电学中很重要的两个实验,其中甲图中装置是研究______________的规律;乙图中装置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其中学校多媒体教室里的大屏幕能控制升和降,所用到的机器利用的是________图中的原理,它控制升和降实际上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3.一款能发电的魔方充电器,转动魔方时,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填“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或“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发电的。 4.将组装好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入电路中,接通电源后发现线圈不转动,用手拨动一下线圈,电动机转动起来,则电动机模型开始不转动的原因可能是线圈正好处于________位置,此位置磁场对线圈________(填“有”或“没有”)力的作用。 5.图甲为一台简易电动机,它由一节电池,一块吸在电池下方的钕磁铁和铜导线绕成的线框组成;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已知磁场对线框左边的作用力垂直纸面向里,则线框右边受到的磁场力垂直纸面 ________(填“向外”或“向里”),线框在转动过程中,将 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沪教版(上海)物理九年级第二学期第八章电能与磁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二课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案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整个地球。——阿基米德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依据 1、教材分析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上海市初中物理教科书九年级第八章《电能与磁》中第二节《电流的磁场》第二课时的内容。 通过前面第7章的学习,学生对于电现象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本节起始又使学生对于磁场有了认识,但此时在学生的头脑中,电现象和磁现象还属于各自独立的知识体系。 《电流的磁场》单元中,通过电流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电磁铁的学习使学生把“电”和“磁”的内容初步地关联起来,成为了“电生磁”,并加以广泛应用,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电磁联系概念基础。在进入高中后的物理学习中,将会在左手定则、电磁感应现象等章节的学习后,把电和磁这两种不同现象的相互关联更为全面地揭示出来,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一个“电生磁——磁生电”的知识整体。 《电流的磁场》单元目标为: 1、通过实验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知道奥斯特实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特点,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 3、知道右手螺旋定则,能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或两端的磁极。 4、能通过实验,得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5、能说明电磁继电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电磁继电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着重通过实验达成单元目标中第2点和第3点目标。本节课所呈现的通电螺线管内容是《电流的磁场》单元中,重点难点最集中的一节,在教材中,这一节也起到了联系电流磁效应和电磁铁的承上启下作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 在实验探究能力方面,他们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已较为熟悉,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都相对较强。 在知识准备方面,通过单元第1节的学习,他们具备了磁场和磁感线的概念,能够运用多个小磁针或者铁屑对磁场的分布和方向进行探究,并知道奥斯特实验和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在第7章电学的学习中,他们已学习了基本的电路图和电流方向。这都利于本单元中开展通电螺线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关系的实验探究。 但九年级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在空间想象力方面有待加强,本节课中的通电螺线管,为立体实物,而电路图为平面图,在实物——平面图的对应识别上,需要通过实物辅助演示,突破理解上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特点; (2)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环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和探究的过程,关注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能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能在实验和探究中发现、提出问题; (2)通过在讨论、评估、交流中用书面和口头表明自己的观点,感受比较、归纳、综合的科学方法。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7.2 电流的磁场-教案设计

17.2《电流的磁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特点。 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教学重点】奥斯特实验,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 【教学难点】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启发式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将一枚小磁针放入磁场中,小磁针会怎样?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魔术引入 有魔力的盒子:盒子上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盒子里有磁铁吗?只有磁铁才能产生磁场吗?打开盒子发现并没有磁铁,盒子中放置一通电直导线。 问:电流真的能获得磁场吗? 要想解决这个疑问,我们一起学习17.2《电流的磁场》(板书) 新知探究 一、奥斯特实验 如何利用你桌子上的器材完成实验 (1)设计实验 在实验中需要用到哪些器材?怎样连接?在实验中同学们要注意观察什么?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探究电与磁联系?

(2)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将电源两极对调,改变电流方向,再做一次探究。 (3)分析归纳,交流合作,形成结论: 小磁针在什么情况下偏转?什么情况下不偏转? 小磁针为什么会偏转? 小磁针偏转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汇报探究结果,教师介绍奥斯特的故事并总结: 板书: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2、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问:用什么方法增强通电导体的磁性?如何增强通 电导线的磁性? 实验探究:自制螺线管看它的磁性能否增强? 1、用螺线管的一端靠近小磁针的N、S极会用什么现象? 进行分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左端端的小磁针N极被,右端端的小磁针S 极被,这说明通电螺线管左端为,右端为。 2、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可能与什么磁体 的相似? 通电螺线周围小磁针分布状态与条 形磁铁,其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 铁。 3、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吗? 4、根据你的实验结果,你能表上通电螺线管的N、S极吗?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知道安培定则的规定。 板书: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通电螺管的N极。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同步练习17.2 电流的磁场(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同步练习17.2 电流的磁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60分) 1. 关于电磁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铁在产生磁性时需要通电 B. 电磁铁无论是通电还是断电都有磁性 C. 电磁铁的铁芯可以用铝来做 D. 电磁铁的铁芯可以用钢来做 2. 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 牛顿 B. 伽利略 C. 安培 D. 奥斯特 3. 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的、极标注正确的是 A. B. C. D. 4. 法国科学家阿尔贝和德国科学家彼得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荣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原理示意图。实验发现,当闭合、后使滑片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铁右端为极

B. 滑片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C.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 D. 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减弱而明显减小 5. 小明设计一种利用电磁继电器来自动控制抽水机工作的电路:当水位在安全位置以 下时绿灯亮,抽水机不工作;当水位到达安全位置上限时红灯亮,抽水机开始工作。 图中是小明还未连接完成的电路,小明接下去的电路连接应该是 A. 接,接 B. 接,接 C. 接,接 D. 接,接 6. 为探究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场情况,某小组同学把个小磁针分别放在两个通 电螺线管之间的个不同点的位置上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时极在各位置上的指向如图()所示(小磁针涂黑的一端为极)。四位同学各自画出两个通电螺线管之间的磁感线如选项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7. 连接如图所示电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为了让铁钉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以下措 施中可行的是 A. 将滑片向左端滑动 B. 将滑片向右端滑动 C. 减少铁钉上所绕线圈的匝数 D. 去掉一节干电池 8. 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A. 电磁起重机 B. 电磁继电器 C. 电饭锅 D. 电铃 9. 课堂上教师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得到如下结论,其中不 正确的是

2021-2022学年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是由无数条磁感线组成的 B.任何物质在磁场中都能被磁化并保持磁性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感线发生的 D.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可以借助小磁针感知它的存在 2、以下机械中,利用内能对外做功的是() A.共享单车B.电暖器C.电动机D.火箭发动机 3、关于如图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①该实验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 ②甲、乙两图的实验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③该实验证明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④甲、丙两图的实验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4、巨磁电阻(GMR)效应是指某些材料的电阻在磁场中随磁场的增强而急剧减小的现象。如图是说明巨磁电阻特性原理的示意图,图中的GMR是巨磁电阻。在电源电压U不超过指示灯额定电压的条件下,闭合开关S1、S2,则() A.电磁铁A端是S极 B.向左滑动滑片P,指示灯会变亮 C.向右滑动滑片P,GMR两端的电压减小 D.电磁铁产生的磁感线不管外部还是内部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5、小冬学习磁学知识后,想硏究橄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图乙是小磁针(黑色为N极)静止时的指向,图丙是铁屑静止时的分布.图中能正确用磁感线描述以上实验现象的是()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同步检测17.2 电流的磁场(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17.2 电流的磁场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则。 A.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极,小磁针的极向左偏转 B.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极,小磁针的极向右偏转 C.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极,小磁针的极向左偏转 D.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极,小磁针的极向右偏转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螺线管周围一定存在磁场 B. 安培定则是用来判定电流方向与磁极方向的 C. 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就可判断出电流的方向 D.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对调 3. 下列关于电磁铁和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和磁性强弱可以改变 B. 电磁铁能永久性地保持磁性 C. 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D.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总是从极出发,回到极 4. 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当温度低于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

B. 当温度低于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 C. 当温度达到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 D. 当温度达到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 5. 如图所示为四位同学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D.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照明用电是交流电,因此当线路中有电流时,它的周围没有磁场 B. 手电筒工作时,在手电筒里虽然有直流电但电流太小,因此它的周围没有磁场 C. 奥斯特实验只说明了通电直导线的周围才有磁场 D. 奥斯特实验揭示了电流的方向与其产生的磁场的方向有关 7. 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丹麦科学家是 A. 阿基米德 B. 牛顿 C. 奥斯特 D. 帕斯卡 8. 如图所示的四个选项中,应用到电磁铁的是 A. B. C. D.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九年级物理教案 第十七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 一、教材分析 本章共有三节:第一节“磁是什么”主要讲述磁场的性质,如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第二节“电流的磁场”主要了解电和磁的联系、掌握电流的磁效应、懂得电磁铁的原理;第三节“科学探究: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主要讲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章内容涉及到的知识主要有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涉及到的技能有电磁铁的应用。本章从生活中磁体的广泛应用谈起,引入磁场、电流的磁场等概念,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大量应用,最后,通过一个探究实验,让学生知道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本章教材的编写特点是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编写理念,从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出发,介绍磁的一些基本知识、基本概念,通过磁场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电磁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受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磁场方向有关。 4、通过了解电和磁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到各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5、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磁场、磁感线及磁体的相互作用 2、电流的磁场及其应用。 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及其应用。 难点:1、认识磁场的客观存在及如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2、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 3、影响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的因素。 四、教具与教法 1、从基础知识和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同学们认识和探究磁场,了解电与磁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