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

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

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

主持人语

叙事学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结构主义浪潮首先在法国兴起,随后流行于欧美,并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学术领域,在中国文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叙事学研究不仅势头不减,而且与国际叙事学界以及国际叙事学研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007年10月与2009年10月,在江西南昌和重庆分别召开了第一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挪威等国的叙事学家分别参加了这两次国际会议。2011年10月,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叙事学会议同样是一次国际暨全国性的会议。与此同时,少数有影响的中国学者也进入了国际叙事学研究的主流领域,发表了质量上乘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叙事学界的注意。

然而,总体上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叙事学研究中的声音还有些不足,这种现象已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近年来,在叙事学的研讨会上,学者们对有关“中国叙事学”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对中国学者如何在国际叙事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在叙事学这一具有广泛国际性的学科与学术研究中彰显出中国学者的研究优势,如何运用和发掘中国丰富的叙事作品和叙事理论的资源,如何从整体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进一步展开与国际叙事学界的交流,让国外的学者们更多地听到来自中国叙事学界的声音等展开了讨论。人们希望随着叙事学研究的不断加深,能够出现具有中国自身意义上的、可以在国际叙事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叙事学研究。

这种看法表现出中国叙事学者对促进国内外叙事学发展的热望以及对自身叙事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叙事学的发展来说,从当代叙事学兴起以来,已经经历了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阶段①,形成一个融合各国学者的研究、广具国际性的源源不断的叙事学之流。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难辨识出各国学者为叙事学发展所作的努力以及一些有影响的成果。比如,法国学者托多罗夫、罗兰·巴特、格雷马斯、热奈特、布雷蒙等人对经典叙事学所作的贡献,他们所“创立的叙事学是整个结构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他们遵循索绪尔对‘语言’(la langue =视为系统的语言)与‘言语’(la pa-role =在语言系统基础上进行的个别的言说)的区分,把具体的故事看作由某种共同符号系统支持的具体叙事信息。”[1](P4)法国学者的努力,为当代叙事学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荷兰学者米克·巴尔,美国学者普林斯、查特曼,以色列学者里蒙-凯南等人以他们的研究对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贡献。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外叙事学的中心自法国向美国转移,形成了以美国学者为主的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出现了一批如詹姆斯·费伦、戴维·赫尔曼、彼特J.拉比诺维奇、希利斯·米勒、苏珊·S.兰瑟等叙事学家,他们的研究使美国学者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叙事学界举足轻重。在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中,人们也仍可看到各国学者所作的各有特色的研究,并形成后经典叙事学的不同分支。比如,美国学者苏珊·S.兰瑟所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荷兰学者米克·巴尔所进行的叙事学的文化分析研究,德国与奥地利学者如莫妮

叙事学

专题讲座 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 尚建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中学高级)引言: 80 年代以来,对小说研究影响最大的理论是什么?是叙事学理论。传统的小说理论注重人物、社会、主题,比如反映论、典型论等。叙事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更加关注小说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更关注小说之所以是小说的共性特征。叙事学理论作为文艺理论,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比较复杂艰深,但其中一些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内容,已经被广泛运用。我们有必要利用其中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为小说解读增加一些切入点。本专题简要介绍叙事学理论,并选取其中运用最广泛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进行小说分析实践,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叙事学理论简介 1. 叙事学 叙事学( narratology)也称叙述学,是受结构主义影响而产生的研究叙事的理论,已走过 4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经典”与“后经典”两个不同派别。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 narrato (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 logie (科学)构成的 , 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简单说来,叙述学就是关于叙述文本的理论,它着重对叙事文本作技术分析。经典叙事学旨在建构叙事语法,对叙事作品之构成成分、结构关系和运作规律等展开科学研究,并探讨在同一结构框架内作品之间在结构上的不同。后经典叙事学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品之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

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 人们对叙事的讨论很早就开始了,但作为一门学科,叙事学诞生于法国。“叙事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学者托多罗夫提出。他在 1969 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 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叙事学的产生是结构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双重影响的结果。结构主义将文学视为一个具有内在规律、自成一体的自足的符号系统,注重其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小说理论形成对照,结构主义叙事学将注意力从文本的外部转向文本的内部,着力探讨叙事作品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 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经典叙事学都是 20 世纪形式主义文论这一大家族的成员。它们关注文学系统自身的特征或规律,将文学作品视为独立自主、自成一体的艺术品。形式主义文论相对于传统文论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在小说领域尤为明显。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在西方大多数国家诞生于 17 或 18 世纪,19 世纪发展到高峰,20 世纪以来又有不少新的试验和动向。尽管不少小说家十分注重小说创作艺术,但 20 世纪以前小说理论和批评集中关注作品的社会道德意义,倡导和采用的往往是印象式、传记式、历史式的批评方法,把小说简单地看成观察生活的镜子或窗口,忽略作品的形式结构。 2. 叙事学的研究类型 俄国形式主义者发现了“故事”和“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的所有事件;“情节”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他们提出“故事”和“情节”的概念来指代叙事作品的素材内容和表达形式,突出研究叙事作品中的技巧。迄今为止,我们所熟悉的叙事学通常是指 20 世纪 60 年代在结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经典叙事学。 经典叙事学可依据研究对象分为 3 种类型: 第一类为直接受俄国形式主义学者普洛普影响的叙事学家。他们聚焦于被叙述的故事,着力建构故事语法,探讨事件的功能、结构规律、发展逻辑等等。普洛普所著《民间故事形态学》是 20 世纪 20 年代俄国文评里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一般认为

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

比较叙事学:“中国叙事学”研究之一途 主持人语 叙事学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伴随着结构主义浪潮首先在法国兴起,随后流行于欧美,并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学术领域,在中国文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领域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叙事学研究不仅势头不减,而且与国际叙事学界以及国际叙事学研究的联系越来越密切。2007年10月与2009年10月,在江西南昌和重庆分别召开了第一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三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第二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四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挪威等国的叙事学家分别参加了这两次国际会议。2011年10月,将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叙事学会议同样是一次国际暨全国性的会议。与此同时,少数有影响的中国学者也进入了国际叙事学研究的主流领域,发表了质量上乘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叙事学界的注意。 然而,总体上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叙事学研究中的声音还有些不足,这种现象已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近年来,在叙事学的研讨会上,学者们对有关“中国叙事学”的问题展开了探讨,对中国学者如何在国际叙事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如何在叙事学这一具有广泛国际性的学科与学术研究中彰显出中国学者的研究优势,如何运用和发掘中国丰富的叙事作品和叙事理论的资源,如何从整体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进一步展开与国际叙事学界的交流,让国外的学者们更多地听到来自中国叙事学界的声音等展开了讨论。人们希望随着叙事学研究的不断加深,能够出现具有中国自身意义上的、可以在国际叙事学界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叙事学研究。 这种看法表现出中国叙事学者对促进国内外叙事学发展的热望以及对自身叙事学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叙事学的发展来说,从当代叙事学兴起以来,已经经历了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阶段①,形成一个融合各国学者的研究、广具国际性的源源不断的叙事学之流。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难辨识出各国学者为叙事学发展所作的努力以及一些有影响的成果。比如,法国学者托多罗夫、罗兰·巴特、格雷马斯、热奈特、布雷蒙等人对经典叙事学所作的贡献,他们所“创立的叙事学是整个结构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他们遵循索绪尔对‘语言’(la langue =视为系统的语言)与‘言语’(la pa-role =在语言系统基础上进行的个别的言说)的区分,把具体的故事看作由某种共同符号系统支持的具体叙事信息。”[1](P4)法国学者的努力,为当代叙事学理论奠定了基础。此后,荷兰学者米克·巴尔,美国学者普林斯、查特曼,以色列学者里蒙-凯南等人以他们的研究对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与完善作出了贡献。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外叙事学的中心自法国向美国转移,形成了以美国学者为主的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出现了一批如詹姆斯·费伦、戴维·赫尔曼、彼特J.拉比诺维奇、希利斯·米勒、苏珊·S.兰瑟等叙事学家,他们的研究使美国学者作为一个整体在国际叙事学界举足轻重。在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中,人们也仍可看到各国学者所作的各有特色的研究,并形成后经典叙事学的不同分支。比如,美国学者苏珊·S.兰瑟所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荷兰学者米克·巴尔所进行的叙事学的文化分析研究,德国与奥地利学者如莫妮

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经典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诞生的。本文探讨了经典叙事学的发展以及国内叙事学研究的现状。同时探讨了西方经典叙事学对中国叙事学发展的影响,以及国内学者通过对叙事的研究丰富了叙事学理论,也为西方叙事学理论的中国化做出了贡献。 叙事学经典叙事学后经典叙事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作为一门学科,叙事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才得以正式确立。“叙事学”一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他在1969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Todorov,1969)。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及叙事过程)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Prince:1987:P3)。 一、经典叙事学的发展 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热拉尔·热奈特,在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如索绪尔语言学、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及新批评派等)的基础上建构出了自己的叙事理论。他集中对叙事话语展开研究。索绪尔(1857~913)将语言看成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组成此系统的各成分在性质和意义上都受制于该系统本身的一套规范。结构主义以索绪尔理论为基石,将文学视为一个基于其内在叙事语法规则的符号系统,重点关注其内部各成分间的关系。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托多洛夫参照语言学模式总结文学叙事的规则,建构起一套新的叙事结构模式。热奈特不仅受到了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更直接接受了托多洛夫从时间、语式、语态三个语法范畴出发来分析叙事问题的方法。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叙事主要包括“故事”和“情节”,且“情节”决定“故事”。基于这种形式主义观念,普洛普在他的研究中将重心放到了作品的形式结构上。但他只注意到了故事表层的句法关系,后来的格雷马斯、列维·斯特劳斯、布雷蒙等对故事的深层与表层结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了各式各样的故事语法模式,这些叙事结构模式虽显得大而空泛,却为热奈特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热奈特写于1972年的著作《叙事话语》中通过对普鲁斯特的著作《追忆似水年华》的分析,总结文学叙事的规律。建构出一套普适的叙事作品的理论分析体系。热奈特强调“叙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反映在故事与叙事文本关系上的叙事话语,包括时序、语式、语态等;研究范围只限于叙事文学。”(罗钢。1994:P2)他在引论中首先对故事、叙事和叙述作了界定。他在《叙事话语》中提出了三分法:“故事”,即被叙述的内容;“叙述话语”即用于叙述故事的口头或笔头的话语;“叙述行为”,即产生话语的行为或过程。在构建此三分模式时,热奈特着重强调了叙述性为的重要性。没有叙述行为就没有叙述话语也不会有被叙述出来的虚构事件(Genette,1972)。他的分析以叙事话语为重点,同时注重叙述话语层次与所叙故事层次之间的关系。热奈特将话语分为3个范畴:时态范畴,即话语与故事的时间关系;语式范畴,即包含叙述距离和叙事角度这两种对叙事信息进行调节的形态;语态范畴,即设计叙述情节以及叙述者与接受者的不同表现。1977年米克·巴尔发表了《叙述学:关于四部现代小说的叙述意义》一书,通过对四部现代小说的分析,对热奈特的《叙事话语》进行了分析批评。1983年热奈特又撰写了《新叙事话语》,主要是针对米克·巴尔的回答。

叙事学研究对象

叙事学研究对象 叙事学是一门研究叙事的学科,它关注故事的构造、情节的发展以及叙事方式的影响。在叙事学的研究中,有许多不同的对象可以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叙事学研究对象,包括叙事结构、叙事角色、叙事语言和叙事媒介。 一、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它指的是故事的组织方式和时间顺序。在叙事结构中,常见的形式包括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和环状结构。线性结构是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非线性结构则以非传统的顺序呈现故事情节,而环状结构则是将故事的开始和结束相连接,形成一个循环。 二、叙事角色 叙事角色是叙事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它指的是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包括主角、配角和反派等。叙事角色在故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功能,通过他们的行为和冲突推动故事的发展。叙事学研究关注的是叙事角色的塑造方式、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的发展和转变。 三、叙事语言 叙事语言是叙事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指的是故事中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叙事语言可以是文字、口头语言、视觉图像等形

式。叙事语言在故事中起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的作用。叙事学研究关注的是叙事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以及语言对叙事的影响。 四、叙事媒介 叙事媒介是叙事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对象。它指的是故事的媒介形式,包括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游戏等。不同的媒介形式对叙事的方式和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叙事学研究关注的是叙事媒介的特点、叙事方式的转化以及媒介对叙事结构和角色的塑造的影响。 以上是叙事学研究的几个常见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叙事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故事,还可以揭示故事背后的文化、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对叙事结构、叙事角色、叙事语言和叙事媒介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探索叙事的奥秘,提升我们的叙事能力和理解能力。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技”与“道”的双构性思维研究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技”与“道”的双构性思维研究 作者:余聪聪 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17期 内容摘要:相比于西方叙事学从语言学角度切入叙事研究,中国叙事学注重考察叙事行为 背后所隐含着的主体性和社会文化因素。以叙事结构呼应“天人之道”,是中国古代小说惯用 的结构原型和叙事方式,赋予了中国叙事传统“技”与“道”的双构性思维。浦安迪《中国叙 事学》的叙事传统分析表现为“奇书文体”的技巧性叙事和“文化原型”的哲理性叙事的双重 构成,且二者有着内在的契合,这关乎到中国叙事学的建构问题。 关键词:叙事之技叙事之道《中国叙事学》奇书文体文化原型 何为“叙事”?浦安迪认为,叙事就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 示给他人。中国有着悠久的叙事传统,由最初的口口传事到零散于甲骨卜辞、青铜铭文、《易经》卦爻辞等各样化的叙事形态,再至历史叙事成为了叙事文类的范式。明清以虚构叙事为特 征的小说、戏剧得到了发展,并成为中国叙事文学的代表性文体。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参 照现代西方叙事体系,依据中国传统小说评点,探讨中国古典小说的叙事传统思维。 一.中国叙事传统与叙事双构性思维的理论渊源 西方自六十年代以来,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形式主义普罗普民间故事形态分析的影响,开 始了叙事文本的内在研究,建立了错综复杂的叙事学体系。中国有没有叙述传统?在古代文字中,“叙”与“序”相通,叙事亦称“序事”,“序”又与“绪”同音假借。因此,叙事之“叙”不仅字面上有讲述的意思,而且暗示了时间、空间的顺序,及故事线索的头绪。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就形成了中国叙事文学史的独特性,与西方在神话和小说之间插入史诗和 罗曼司不同,它在神话传说的片断多义形态和小说漫长曲折的发展之间,插入并共存着代有巨 构的历史叙事。”[1](p18)先秦典籍、两汉魏晋“前四史”等叙事文类,促进中国叙事文体的 发展和创新。小说又名“稗史”,浦安迪认为奇书文体中的“史文”笔法体现的正是中国历史 叙事体与文学虚构叙事体之间的交互错杂的关系。甚至,傅修延提出了中国叙事传统形成于先 秦时期这一叙事理论论断。先秦叙事传统“散见于甲骨青铜、卦爻歌辞、神话史传、诸子言论、民间文艺和宗教祭祀等多个方面,其形成过程亦表现为各种叙事形态与‘含事’材料的融汇互渗”。[2]另外,从古典文学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来看,古代辞赋在虚拟人物、假设情事、铺排叙述、卒章显志等方面为后世叙事文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可谓对中国有没有叙事传统这 一问题的有力回应。 “人与天地之道的精神契约以及契约的履行,导致中国人谈论文章,讲究‘道’与‘技’ 的关系。”[1](p50)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单向孤立地思索宇宙人生的基本问题,而是讲究整体性 的认知。《易经》的阴阳双构思维,《老子》的“无有相生”,甚至中国人延续着的思维方式 的双构性,都深刻影响了叙事作品结构的双重性。浦安迪的《中国叙事学》主要围绕“奇书文 体的结构诸型”及“修辞形态”,“奇书文体的寓意问题”与“明清思想史通观”方面,阐释 了中国叙事传统“技”与“道”的双构性思维。 二.叙事之技: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奇书文体”论 “奇书文体”和“文人小说”是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提出的两个核心观点。“奇书 文体”是浦安迪用于指由明清六大奇书《金瓶梅》、《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内容

中国叙事学的主要内容 该书研究中国叙事的起源与演进,涉及青铜、陶瓷、辞赋、生态、小说、戏曲与民间文化等多个领域,运用后经典叙事学方法,对古代各类含事信息进行"知识考古学"刨根问底,旨在为中国叙事传统的形成提供更为合理的系统解释。 理论之道,有两条,一条简捷,一条艰难。近年来有些人拥挤在简捷的路上,把西方在特殊情境中式样翻新的思潮术语饥不择食地搬来,未经选择、消化、质疑,更舍不得潜心去融汇贯通,便急急忙忙地以为这就是“观念更新”,中国的文学现象在他们的手下,就像借得纯阳祖师吕洞宾的“金指头”一般假乎点石成金了。 导论从西方叙事学到中国叙事学 一、经典叙事学:语言学模式与"物理学钦羡" 二、后经典叙事学:认知论转向与跨学科趋势 三、中国叙事学:穿透影响迷雾与回望自身传统 四、中国叙事学的创新之途 初始篇第一章元叙事与太阳神话 一、一个半圆--"出自汤谷,次于蒙汜" 二、另一个半圆--"角宿未旦,曜灵安藏" 三、周而复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四、余论:关于"元叙事" 第二章《山海经》中的"原生态叙事" 一、有/无--空间承载资源 二、小我/大我--万物相互依存

三、正常/怪异--众生各有其形 四、需求/拥有--欲望永难满足 五、结束语:"吾不如老圃" 第三章中国叙事传统初露端倪于先秦时期 一、从朦胧到清晰 二、由实录而虚构 三、影响的沉淀 四、种子的生长 器物篇第 四章青铜器上的"前叙事" 一、纹/饰二、编/织三、空/满四、圆/方五、畏/悦 中国叙事学目录第五章瓷的叙事与文化分析 一、瓷与稻二、瓷与《易》三、瓷与玉四、瓷与艺五、瓷与china 经典篇 第六章契约的神奇:四大古典小说新论 一、大小契约的矛盾冲突 二、契约的履行、警示、监督与赏罚 三、来自深层叙述结构的解释 四、余论:四大小说中的种种模拟情况 第七章互文的魅力:四大民间传说新解 一、《白蛇传》--药物与变化 二、《梁山伯与祝英台》--翅膀与自由

叙事学研究-云南大学研究生院

“叙事学研究”课程介绍 “叙事学研究”目前开设两门课程:1、叙事学研究,2、民间叙事学。分别介绍如下: 1、叙事学研究 任课教师:谭君强,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博士,云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舒凌鸿,博士,云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芳,博士,云南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课程适用对象: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美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兼及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教学模式:教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讲授占三分之二时间,课堂讨论占三分之一时间。 教学要求:要求完整、细致地阅读叙事学基本理论著作1-2部,对叙事学基础理论有较为系统的把握;选择1-2部(篇)中外叙事作品细读,运用叙事理论进行分析,做到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叙事学理论融会贯通。撰写叙事学研究论文至少1篇。 选修该课程需具备的知识基础:具备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对中外文学作品有相当的涉猎,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可以阅读相关的专业文献。 该课程参考书目:

1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 [美] W. C. 布斯:《小说修辞学》,华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王泰来等编译:《叙事美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4 [以色列] 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姚锦清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5 [美] 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英] 珀西·卢伯克、爱·摩·福斯特、埃德温·缪尔:《小说美学经典三种》,方土人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7 [法]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版; 8 [法] 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9 [荷兰]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第三版),谭君强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 [美] 浦安迪讲演:《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北京大学

读书笔记:《中国叙事学》杨义-重点内容摘录

杨义《中国叙事学》 重点内容摘录 ⏹结构 ⏹时间 ⏹视角 ⏹意象 ⏹评点家 目录 导言: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 (5) 1.思维的三弦 (5) 2.对行原理 (5) 3.返回中国叙事本身 (5) 4.叙事形式法则的探讨 (6) 5.两级中和的原则 (6) 6.还原、参照和贯通 (6) 结构篇第一 (6) 1.结构的动词性及其原理 (7) 2.道与技的双构性思维 (7) 3.结构要素:顺序、联结、对比 (8) 4.结构动力学——势能 (8) 5.结构形态历史发展的五个主题 (9) 6.组织结构的死法和活法 (9) 时间篇第二 (9) 1.作为人类经验的时间 (9) 2.时间表述的形态和文化密码 (10) 3.叙述元始和时间整体性 (10) 4.叙述元始的时间表现形态 (10) 5.历史时间和叙事时间 (10) 6.时间顺序和预叙的文化蕴涵 (10)

7.时间幻化与翻过一面看人生 (11) 8.时间的人文化和独特时间刻度的选择 (11) 9.时间非原生性及其功能 (11) 视角篇第三 (11) 1.视角的意义 (11) 2.视角和作者 (12) 3.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 (12) 4.视角的流动性 (12) 5.视角的一与多及其层面 (12) 6.聚焦与盲点 (13) 7.聚焦于“有”与聚焦于“无” (13) 意象篇第四 (13) 1.意象原型及其释义 (13) 2.意象的选择和组合 (13) 3.意象的类型 (14) 4.意象的意义指涉 (14) 5.意象的功能 (14) 评点家篇第五 (14) 1.叙事学的独特存在形态 (14) 2.粘附于直觉的理论思维方式 (15) 3.中国古典叙事评点体例 (15) 4.评点家“第二视野”的作用 (15) 5.从儒家经典阐释中走出,建立“另一个经典世界” (15)

中国叙事学杨义

中国叙事学 杨义 结构篇第一 一、结构的动词性及“精神契约说” 结构一词,在叙事学体系中虽然已经是名词,但从它的中国词源上看,它原本是动词或具有动词性。 我们在考察叙事作品的结构的时候,既要视之为已经完成的存在,又要视之为正在完成中的过程。寻找“结构”一词在词源上的动词性,实际上乃是寻找结构的生命过程和生命形态。 所谓落笔,就是把作者心中的“先在的心智结构”加以分解、斟酌、改动、调整和完善,赋予外在形态,成为文本结构。 《史记》结构的启迪:(1)结构的各个部分不是对等平列的,而往往是处在立体性的多维的时空之中(本纪、表、书、世家、列传);(2)一个人物和事件安置在结构中何等位置,具有深刻的意义;(3)结构各部分的总和之外有更为本质价值的深层意义。 结构超越了具体的文字,而在文字所表述的叙事单元之间或叙事单元之外,蕴藏着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艺术的理解。在这种意义上说,结构是极有哲学意味的构成,甚至可以说,极有创造性的结构是隐含着深刻的哲学的。(历史人生哲学;结构逻辑、叙事战略) 一个真正的艺术品,它叙事的每一点都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中蕴涵着特殊意味的一点,它所蕴涵的意味、意义或哲学,都最终在结构的完整性中获得说明。(结构的曲折、思想的复杂) 结构既内在地统摄着叙事的程序,又外在地指向作者体验到的人间经验和人间哲学,而且还指向叙事文学史上已有的结构。 结构动词性的“精神契约说”:结构是作者把自己体验到的人间经验、生存哲学和宇宙意识加以表述的生命过程,意味着结构是人与天地之道一种精神契约。 注重:结构、叙事逻辑、思想三个维度 二、道与技的双构性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孤立地观察和思考宇宙人间的基本问题,总是以各种方式贯通宇宙和人间,对之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双构思维是渗透于宇宙人间的,无所不在的,它谈此即彼,目光四射。 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双构性以结构之技呼应着结构之道,以结构之形暗示着结构之神,或者说它们的结构本身也是带有表里相应的双构性的,以显层的技巧性结构蕴涵着深层的哲理性结构,反过来又以深层的哲理性结构呼唤着和贯通着显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比较 汉语言文学专业

鲁迅与沈从文乡土小说叙事比较Comparative Study of Narrative in LuXun's and Shen Congwen's Local Novels 摘要 鲁迅、沈从文用他们杰出的艺术成就开辟和扩大了乡土文学在我国文学领域中的写作领域。但是,由于两人对乡土意义、含义的理解是存在有一定差异性的,所以二人创作的作品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解构和建构视角:鲁迅试图通过乡土叙事去展现黑暗和悲惨的社会现实,被毁坏和泯灭的真正人性,批评和解构了悲惨的社会历史,而沈从文则是沉浸在诗情画意的梦中,赞扬着美丽的人性。但是通过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他们的作品仍然具有一种永恒的经典魅力。 大部分的学术研究者都是从叙事的主体、视角、语言、人性和生命观等多种角度分别对沈从文和鲁迅的乡土作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但只有很少一部分学者可以全面、深入的对比和分析沈从文和鲁迅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叙事模式”。通过阅读鲁迅和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不难看出二者的乡土作品在描述故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叙述模式,但也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此我们有意地突破了传统的小说研究理论方法和研究角度,以“叙事模式”作为研究切入点对沈从文与鲁迅的乡土作品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比较研究,以其作品故事发展的过程为研究主线,针对沈从文与鲁迅乡土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叙事内容进行了探索,深度地挖掘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以及它们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努力扩大拓宽沈从文与鲁迅乡土小说在文学研究范围内的领域,更好的展示乡土小说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乡土;叙事;特征

Comparative Study of Narrative in LuXun's and Shen Congwen's Local Novels Abstract Lu Xun and Shen Congwen opened up and expanded the writing scope of local literatur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their solid and arduous writing achievements and outstanding artistic achievements.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meaning of vernacular, the works created by them also show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is way, Lu Xun tried to show the dark and tragic social reality and the destroyed and devolved true human nature, criticizing and deconstructing the tragic social history, while Shen Congwen was immersed in a poetic dream and praised the beautiful human nature. Both views are limited, but through their deep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their works still have a kind of eternal classic charm. Most academic researchers are from the body of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language and human nature and life view Angle of shen congwen and lu xun's works are analyzed and the research, bu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scholars can be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shen congwen and lu xun's works are included in the "narrative". Through reading the literature works of Lu Xun and Shen Congwen, it is not difficult to see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similarities in the process of describing the story in the local works of the two, and they also have a certain narrative mode, but there are also great differences. Here we deliberately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novel research theory,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Angle to study the "narrative"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to shen congwen and lu xun's work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ystem, and works with its 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for the study of the main line, according to shen congwen and narrative content contained in the works of lu xun's native culture has explored, The paper deeply explor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s well as their artistic value, and tries to expand and broaden the field of rural novels of Shen Congwen and Lu Xun in the scope of literature research, so as to better display the artistic charm of rural novels. Key Words:Local; Narrate; Characteristic

李绂《秋山论文》中的叙事论:比较叙事学研究

李绂《秋山论文》中的叙事论:比较叙事学研究 谭君强 【摘要】清代学者李绂(穆堂)在《秋山论文》(1703年)中所提出的叙事论,在中外叙事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结合叙事作品研究所提出顺叙、倒叙、分叙、类叙、追叙、暗叙、借叙、补叙、特叙等9类叙事方式,较为完整而全面地概括了叙事作品中的话语叙说方式,早于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约270年在其《叙事话语》(Narrative Discourse)这一现代叙事学研究中对叙述顺序、叙述节奏等作的全面分析,其理论论说方式也具有科学的意义. 【期刊名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8)005 【总页数】9页(P256-264) 【关键词】李绂;《秋山论文》;叙事论;中国古代 【作者】谭君强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清代学者李绂(穆堂)在《秋山论文》(1703年)中所提出的叙事论,在中外叙事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结合叙事作品研究所提出顺叙、倒叙、分叙、类叙、追叙、暗叙、借叙、补叙、特叙等9类叙事方式,较为完整而全面地概括了

叙事作品中的话语叙说方式,早于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约270年在其《叙事话语》(Narrative Discourse)这一现代叙事学研究中对叙述顺序、叙述节奏等所作的 全面分析,其理论论说方式也具有科学的意义。对李绂叙事论的研究,将对探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中国古代文论论说方式、中外文论的交流与对话、比较叙事学研究等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一 在中国,自先秦以来的各类作品中就存在着优秀的叙事传统,这一传统在诸如《左传》、《史记》这样的叙事作品中一直流传下来,绵延不绝,不断发展。这些作品对于叙事的处理既富于原创性,又表现出中国叙事作品独有的特色。而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很早也就留下了涉及对叙事作品理论的探讨,留下了不少益人心智的论述,即使其中一些不过是片言只语,仍然十分富于启示意义。在这些叙事理论中,清代学者李绂在《秋山论文》中的论述是十分引人瞩目的。 李绂(1673-1750年),字巨来,号穆堂,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康熙四十 八年(1709年)以进士入翰林,任内阁学士,官至广西巡抚、直隶总督、户部左侍郎,清代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和诗文家。著有《穆堂类稿》五十卷,《别稿》 五十卷,《陆子学谱》二十卷,《朱子晚年学谱》八卷和《阳明学录》等。梁启超认为他是“陆王派之最后一人”,“结江右王学之局”[1](P48);钱穆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以专章对他进行了论述,誉之为“有清一代陆王学者第一重镇”[2](P312)。 李绂著述丰富,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学界关注较多的是他在理学、方志学等方面的著述,尤其是前者,而在其他方面,如他在中国古代叙事理论史上的成就则尚未引起人们注意。实际上,他在这方面是可以大书一笔的。李绂在中国古代叙事理论史上的成就,其《秋山论文》是一个重要的代表。《秋山论文》出自其《别稿》卷四十四。据作者所说:“《秋山论文》者,余癸未春主秋山书院,杂书代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