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既判力的通俗理解

既判力的通俗理解

既判力的通俗理解

既判力是指在司法程序中,法院对某一案件作出判决后,对同一案件的后续诉讼请求或上诉请求不再进行审理和裁决的原则。通俗理解可以为“一旦判决,不得再议”。

具体来说,既判力的适用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同一案件的后续诉讼请求:指在同一案件中,原告或被告在判决生效后,对同一判决内容的再次请求,如同一判决项的再次确认、同一被告的追偿请求等。

2. 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其他法院不得重复审理:指在同一案件中,如果某一法院已经对该案件作出终局判决,其他法院在没有新的事实和证据的情况下,不得再次对该案件进行审理和判决。

3.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既判力的适用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要求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进行再审查。

既判力的存在可以保证司法程序的稳定和可预见性,避免同一案件被多次审理和判决,减少司法资源的浪费和当事人的诉累。但也需要注意,既判力的适用应当符合法律规定,不能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论生效裁判的既判力的理解与适用

论生效裁判的既判力的理解与适用 【裁判要点】 一般认为,已经生效的前诉裁判具有既判力,后诉不得作出与前诉相反的判断;已经前诉裁判羁束的内容,当事人不得再次诉请裁判;当事人坚持起诉的,法院应当裁定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显然,并不是前诉裁判文书记载的所有内容均具有既判力,也不意味着当事人均不得另行起诉或者均要受到羁束。从现行裁判文书制作样式来看,裁判文书中记载的当事人诉辩主张、事实陈述和请求,不具有既判力;前诉裁判在审理查明部分所认定的一般性事实,或者说次要事实的认定,一般也不具有既判力。而前诉裁判中的诉讼标的,则当然具有既判力,生效裁判作出后各方当事人均不得另行提起诉讼。而对前诉裁判所依据的主要事实和列为争议焦点经质证辩论后认定的事实,一般也认为具有既判力。 通常情况下,前诉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仅限于裁判主文确定的范围,裁判主文对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评价构成该裁判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后诉判断同一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要受前诉生效裁判的羁束。而前诉的裁判理由,是建立在对主要法律事实和争议焦点问题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后者是前者的理由和根据,承认裁判主文的既判力,必然也要赋予裁判理由中对案件争议焦点和主要法律事实的判断以一定程度的既判力。据此,前诉裁判所列争议焦点在经过当事人充分辩论后,前诉对争议焦点所作的实质性判断即具有既判力,特别是前诉将案件的主要事实列为争议焦点时,更应如此。只要前诉已将权利发生、变更或消灭之法律效果中直接且必要的主要事实列为案件的争议焦点,并在经过当事人质证、辩论后作出了认定,那么,该直接且必要的主要事实,即发生争点效,形成既判力。该裁判的当事人及相关权利、义务的承担人不得在后诉中对前诉裁判已经查明和认定的主要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提出争议;即使前诉裁判认定有误,也只能通过再审程序改判,而不能直接作出相反的判断。

最新 对刑事处罚中社会危害性的理解-精品

对刑事处罚中社会危害性的理解 一、案件引入 2008年11月16日,在A县原审被告人何某驾驶的三轮农用车行驶时侧翻,造成乘车人一人当场死亡,二人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九人受伤,受害人系本村村民且有亲属关系,并且为一起打工免费乘坐,案发时何某谎称驾驶肇事车辆司机是当时死亡的另一人。2009年5月20日公安机关将本案立为刑事案件侦查,经侦查肇事司机为何某,但在传唤何某时,何某外逃,2009年10月16日因涉嫌犯交通肇事罪由宁夏回族自治区A县检察院批准逮捕,公安机关于2013年5月5日将外逃的何某抓获归案,后在宁夏回族自治区B县C镇进行社区矫正。事故发生后,其家属向死者进行了相应赔偿,在法院的调解过程中何某又向死者进行赔偿,并取得各方被害人家属的谅解。 宁夏回族自治区A县人院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A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何某犯交通肇事罪一案,于2013年9月24日作出刑事判决,判决被告人何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判决送达后,在法定上诉期内何某没有提起上诉,检察机关也未提起抗诉。宁夏回族自治区D市人民检察院于2014年6月25日以原判决量刑畸轻且适用缓刑不当、确有错误为由,向D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2014年11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D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维持原判。2015年7月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作出宁检诉一审刑抗刑事抗诉书,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二、三种裁判思路 对于此刑事案件的控诉请求,形成了不同裁判思路下的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观点:不同意控诉。以生效判决对于法院和当事人产生的约束力,即裁判产生的既判力为由,为了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即使法院裁判存有瑕疵,也不需控诉改判,况且案件已过去多年,根据官无悔判的传统思想,也不应该再提起控诉。 第二种观点:同意控诉,但要维持原判。同样考虑到司法权威性与案件现存社会危害性的减少,只是为了符合程序性要求而同意提起控诉。 与第二种观点不同的是,第三种观点同意控诉且改判。毕竟案件的判决存在瑕疵,并且从案件损害结果看,超载造成三死九伤、多个家庭破裂,加之,对事故发生后被告人外逃等行为的考量,需要改判,以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 对于以上三种裁判思路笔者认为都是错误的。 首先,官无悔判是用来概括封建社会的一种和司法现象,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当权者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运用国家机器残酷镇压一切所谓反叛势力和犯罪行为,即使出现错判,但为了自身的统治利益而秉持但凡能不改就不改的知错不改治理理念,在这种理论下的司法权威性是“伪权威”,这与当下中国特色法治理念,崇尚和法律,建设法治社会格格不入,有损司法的真正权威性,坚持官无悔判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其次,司法权威性的维护不是避重就轻,不是知错不改。司法的权威性是通过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活动,严格执行宪法和法律形成的命令和服从关系,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它来源于司法地位以及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与认同。

诉讼过程中影响判决结果的多种因素

理论上,每一个案件都应该能够通过三段论的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便是疑难案件,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法律和事实做出解释,使之最终完全吻合,得到一个满意的结论。实践中,对同一个事实、同一个法律规定,因为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造成不同的理解,最终使得结果大相径庭。法官的职责是解决纠纷或者处理一个问题。适用法律只是手段之一,所以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仅是影响法官作出裁判的因素之一。实践中,法官个人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职级地位;当事人的情况;社会影响;法律本身等等都会成为法官作出最终裁判的影响因素。一个裁判总是在各种利益和价值充分冲突之后产生的,程序在某种程度上仅是这种冲突的表现或者载体。在一个案件中,各种价值取向往往难以取舍,影响价值衡量的因素具体而复杂。断定一个裁判者在接触案件之初就确定了裁判结果是不准确的。在裁判者视角,价值判断与法律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一定是在各种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后,在综合利益权衡下做出的最终判断。 一、法律规范本身的限制

(一)法律漏洞的影响 法律的漏洞不可避免的存在,在实践中,对于法律漏洞的填补,特别依赖裁判者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理论与实践的争议,才能更好的启发裁判者,与裁判者沟通并达成共识。这也给我们在制定诉讼方案时,选取何种诉讼策略、寻找何种法律依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法律与实践的矛盾的影响 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发展迅速,造成了法律跟不上实践的脚步。新生事物与法律的滞后性发生冲突。在具体的裁判中,对这种矛盾的理解也会影响裁判者的决定。 1.司法解释 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法律制定后,通常会用司法解释做出细化规定或应对新问题的出现。甚至司法解释在相当程度上有替代法律的功能,或者某些法院为了避免一些冲突或批评刻意规避某一司法解释。所以在司法解释的选取上,法官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对司法解释不同的理解和运用使得司法解释一定程度被架空,有时候还不如各地法院内部的指导意见或会议精神更具有指向性,虽然判决并不援引这些意见。 司法解释也不是万能的,司法解释也可能出现相互冲突或者不同的法官诠释角度不同等问题。只要有进一步诠释的空间,在操作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分歧和争议,增加案件结论的不确定性。 2.新法、旧法交替 社会快速发展,也会促进立法工作加速。我们不得不面对大量的新法旧法交替的场景。新法和旧法的问题实际上是法的溯及力的问题。新旧交替的阶段,可能会出现法院内部通过业务工作会等形式在本地区、本审判庭形成的倾向性意见更替。这就容易出现认识不同,并导致裁判结果的差异。比如新法酝酿或公布但未施行阶段就会有的激进法官采用新观点,或者新法施行后,对于应当适用旧法的案件,但旧法又规定不明确的情况,可能按照新法处理

关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理解和适用的若干问题

关于新《民事证据规定》理解和适用的若干问题 郑学林等最高人民法院昨天 2019年12月25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是2001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民事证据规定》)公布施行18年来首次、全面修改。《修改决定》以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为根据,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解释》)的基础上,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对2001年《民事证据规定》施行以来有关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司法文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对审判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对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回应。《修改决定》既是对《民事证据规定》的修改,也是对《民事诉讼法解释》的完善、补充,是对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制度的规定在审判实践中如何适用的进一步解释,对于民事审判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由于修改后重新发布的《民事证据规定》保留的原有条文仅11条,其余89条为修改或新增加的条文,为便于审判实践中理解和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内容,我们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概要性阐释,以供参考。 一、关于自认规则 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主张于己有利的事实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这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应有之义;而当事人主张于己不利事实,构成自认,具有免除对方当事人举证责任的效力。自认不是证据,而是举证责任的例外情形,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也是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方法,对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节约诉讼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001年《民事证据规定》第八条对自认作出规定,2015年《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二条规定了自认的基本内容及其除外情形。《修改决定》在《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九十二条基础上,对2001年《民事证据规定》第八条进行了修改和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修改了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认规则。2001年《民事证据规定》将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认按照授权范围不同区分了不同后果,未经特别授权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对事实的承认直接导致承认对方诉讼请求的,不构成自认。审

前诉裁判对后诉的影响——《民诉法解释》第93条、第247条解析

前诉裁判对后诉的影响——《民诉法解释》第93条、第247条解析 2015-12-03 王亚新陈晓彤民事审判参考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作者:王亚新陈晓彤 内容摘要 《民诉法解释》第93条渊源于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9条。其中相关条项下规定的“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具有的所谓“预决效力”,在学理上与既判力的概念及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与此相应,《民诉法解释》第247条有关“裁判生效后”禁止重复起诉的规定则应视为直接以既判力作为基础的程序规范。本文将第247条与第93条的解释相结合,梳理了既判力和预决效力两个概念在我国司法实践这一特定语境下的内容、相互间的关联及区别,并依据前后诉的主客体及时间范围是否一致等因素考察前诉可能对后诉发生的法律效果,在解释论上构成了一个可资对相关程序规范理解和适用的概念整理框架。 关键词 预决效力积极既判力消极既判力参加效力证明效力 《民诉法解释》第9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的若干种事实中,包括第(五)项“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不过,根据该规定第2款后段的但书,对于第1款第(五)项所列之前诉生效裁判已确认的事实,在后诉中如果当事人提出相反证据并达到“足以推翻”这种程度的话,法院应做出不同的事实认定。《民诉法解释》第93条除了对条项序号及表述做了少许调整外,其内容直接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发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2年4月起施行,至今仍有效,以下简称为《证据规定》)第9条。与这样的出处紧密相关,第93条在《民诉法解释》中的位置也处于有关证据及证明的部分。自2002年《证据规定》实施以来,第9条规定关于

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价值

民事诉讼程序的内在价值 (一)民事诉讼基本理论构成 民事诉讼价值直接关涉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问题,民事诉讼目的涉及民事诉讼(制度)是为了什么而存在或设立的,价值论和目的论是民事诉讼基本理论的出发点,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中具有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地位,其他基本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论和目的论基础上的。价值论和目的论的研究可以为民事诉讼其他基本理论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理念,并且如果在价值论和目的论上获得共识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不仅如此,价值论和目的论的研究为我国民事诉讼制度进行构建提供基本指导方向,也为法官处理诉讼问题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民事诉权是将民事纠纷等引进民事诉讼程序的权能,所以说民事诉权论是关于民事诉讼出发点的理论。当事人行使诉权之时,应当向法院明确诉讼保护的对象或范围(即诉讼标的),为法院判决的对象或范围(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可见诉讼标的论在民事诉讼基本理论体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民事诉讼的内容是各诉讼主体依据其诉讼权利义务实施的诉讼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这些诉讼法律关系体现了法官和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反映了民事诉讼(制度)的特质(或诉讼模式)。民事案件通过正当程序的审理而做出的判决一旦确定,即意味着该案件审判程序的终结,所以说既判力论是诉讼终结点的理论。 (二)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发展简史 从学说史的角度来看,在强调私法至上的历史时期,人们普遍接受私法一元论的诉讼观,只是从实体法的角度认识和考察民事诉讼问题。于是,在民事诉讼价值方面,单纯强调民事诉讼(法)实现实体公正的价值而漠视其独立的价值;在民事诉讼目的方面,过分强调民事诉讼(法)对实体法权利的保护(私权保护说);在民事诉权方面,主张民事诉权是一种私权(私法诉权说);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方面,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视为私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诉讼标的和既判力方面,采取旧实体法说。私法一元论的诉讼观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民事诉讼法学,漠视了民事诉讼(法)的独立价值及其公法性,严重扭曲了民事诉讼法和民事实体法之间的关系。 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家权力包括司法权的扩大和强化,以及公法及其观念理 论的发达,民事诉讼也被人们看作是解决私权纠纷的公力救济方式或机制,民事诉讼法是独立于私法的国家法和公法,人们开始接受诉讼法一元论的诉讼观,从诉讼法的角度理解和把握民事诉讼的理论、制度和具体概念问题。于是,在民事诉讼价值方面,突出民事诉讼程序公正的独立价值;在民事诉讼目的方面,强调民事诉讼(法)解决民事纠纷等目的(纠纷解决说等);在民事诉权方面,主张公法诉权说;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方面,主张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具有公法性;在诉讼标的和既判力方面,采取诉讼法说。

法律分析——法律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法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人类对社会生活的确定性的孜孜追求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说这种追求会亘古不变。相对确定的社会生活不仅符合人类直觉性的安全偏好,而且有利于我们对社会生活作出主动计划和安排,增进社会生活的品质。法律作为人类社会行为和交往活动的基本尺度,其确定性从一开始就是先哲们不倦讨论的话题。在今天的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中,法律的确定性业已成为一个高频词汇,反映了法律人乃至整个社会对国家立法和司法的普遍期待和要求。2011年,全国人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从此,中国的法制建设逐渐从立法论时代转入解释论时代,法制建设的重点从立法机关的法律制定转变为司法机关的法律解释和适用。相应的,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活动日益成为法律确定性问题讨论的焦点。总体来说,人们都希望实现同案同判,即同一法律文本得到同样的解释,同类案件得到类似的判决。 然而,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事实上,一旦我们真的贴近司法审判实践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司法判决并不如我们普遍预期和想象的那么确定。相反,我们经常看到,针对同样的法律规定,不同判决文书作出大相径庭的解释。相应地,同案并没有得到同判。这种差异既可能发生在处于不同管辖地域的法院之间,又可能出现在同一地域不同管辖级别的法院之间,也可能出现在同一法院的不同庭室之间,还可能出现在同一审判庭的不同合议庭之间,甚至可能出现在同一法官在不同时期作出的判决中。这些现象已经初步走进中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的视野。随着中国司法审判日益走向民主化和公开化,这些司法的不确定性将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高的程度上显现出来,并成为法学理论观察和法律实践活动的新课题。 在今天的法学理论中,大量法学家侧重从一个理想的视角强调法律应当具备的确定性品质,并往往随之将法律的确定性视为司法判决的正常状态,而将前述诸种不确定视为司法判决的“异常状态”,并理所当然地向司法活动中的判决分歧开炮,简单地认为司法审判人员应当消除相应判决分歧。也有不少法学教科书,在侧重强调法律文本和司法判决的确定性同时,承认法律文本的模糊性和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认为判决分歧在所难免。然而,这些教科书仍多将法律的不确定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和判决分歧视为一种个别性的例外。相反,他们既没有切实地观察到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判决分歧,更没有秉持科学的精神,去进一步思考这些法律不确定性的主要成因、实际影响和应对之策。 事实上,法律的“确定性”首先取决于法律的“可确定性”,而不是我们对法律确定性的直觉性偏爱和理想愿景。归根结蒂,法律是对社会成员诸多利益诉求的外在表达,体现了各社会成员的生活背景和价值立场。诚然,在大多数问题上,特定社会的成员身处相同或相似的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 既判力是法律术语,意为已经被判决力。它是指一个裁判已经做出的裁决或判决已经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法律效力,即已经产生了执行的能力。既判力不是一次性的,因为它可以随着诉讼程序的进行而变化。因此,既判力也具备了在诉讼程序中的主观范围。 既判力的主观范围,通俗一点讲就是涉及的范围,反映的是此裁判所适用的法律、事实、证据、法律类别与范畴等存在的限制。具体而言,既判力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事实主观范围 事实主观范围是指在执行裁判之前,满足适用法律所需的既定事实范围。法院对裁判时所使用的事实范围必须遵循审查范围的要求,使得所有的事实必须符合法律和证据规定的标准。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裁判才能够获得可执行的地位。如果一方在诉讼过程中未参与,且最终的判决为“缺席判决”,在这种 情况下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当事人无法获得被告的事实,最终的判决往往只能得出小范围的结论。 二、证据主观范围 证据主观范围反映的是裁判中证据的可适用性。在进行证据审查时,法院将对证据的环节进行审查,如证据的适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等。如果法院对证据的审查不力,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也将受到影响。如果证据不可适用,则法院裁判无效。

三、法律主观范围 法律主观范围是指裁判中适用的法律范围,即审判时适用的法律规定和适用的法律类别与范畴。法律的适用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否则判决可能是无效的。因此,对于法官来说,深入了解法律是十分必要的。 四、法律类别与范畴主观范围 法律类别与范畴主观范围是指在适用法律时所涉及的类别和范畴。在执行裁判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法律类型和范畴。如果存在类别和范畴的错误,最终的裁判可能不能获得有效的执行。因此,法律类别和范畴的准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既判力的主观范围是指裁判适用的法律、事实、证据、法律类别与范畴等限制。如果在执行既判力时不考虑这些限制,将会导致无法执行的结果。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律师需要充分了解既判力的主观范围,以合理地决定诉讼策略和应对措施。只有在审慎地考虑这些因素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获得可执行的裁决或判决。

论我国民事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

内容提要 厘清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对有机衔接民事诉讼法与民法,保障《民法典》正确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民事诉讼立法重“诉讼请求”与理论研究重“诉讼标的”的二元格局,不仅造成实践与理论的分离,而且是“同案不同判”的重要成因。在传统诉讼标的理论语境下,苏联法和德国法均坚持一元模式。随着我国诉讼标的识别标准逐渐从民事法律关系回归民事权利主张,以《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为重大历史机遇,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以来的传统二元模式亟待转换为修正的一元模式:一方面,理解与适用诉讼请求规范应以一元模式为原则,即将诉讼请求解读为诉讼标的;另一方面,诉的声明(请求范围)意义上的诉讼请求仍可能在若干诉讼制度中发挥作用,尤其是诉讼请求变更及其释明以及诉讼时效中断事由。尽管如此,作为起诉条件以及重复起诉识别标准的诉讼请求依旧应坚持一元模式。上述转型不仅是新中国70余年来民事诉讼重大基础理论模式变迁的集中缩影,而且是法的一般理论与部门法基础理论融会贯通的具体例证。 关键词 诉讼请求诉讼标的民法典请求权竞合重复起 诉诉讼时效 目录 引言 一、我国民事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历史变迁

(一)一元模式的确立 (二)二元模式的生成 二、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模式 (一)苏联法模式 (二)德国法模式 三、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一元模式的例外 (一)作为起诉条件的“具体的诉讼请求” (二)诉讼请求的变化 (三)释明变更诉讼请求 (四)作为重复诉讼判断标准的诉讼请求 (五)作为诉讼时效中断事由的诉的声明 余论 引言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律和理论体系中,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枢纽概念:其一方面可以被视为推进我国民事诉讼体系化与科学化的有力抓手,另一方面能与民法有机衔接。不仅如此,这一枢纽概念还能呼应和充实法的一般理论,进而实现法理学与部门法、实体法与诉讼法的整合。以上述标准为条件进行筛选,诉讼请求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诉讼请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中的高频词。以此为主线,逻辑一贯的民事诉讼法律和理论体系呼之欲出:当事人通过在诉状中记载诉讼请求以确定案件审理对象和法官裁

裁判解释中的社会学解释

裁判解释中的社会学解释 一、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一)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的前提 中国的司法或曰法律适用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是对法律适用的比较通俗的说法。在对具体案件的审理中要做到将事实与法律结合起来,除查明事实之外,还需要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这两个过程。 法律推理是特定的法律工作者利用法律理由,权威性地推导和论证司法判决的证成过程。它包括四个要素,即法律理由、推导与论证、权威性以及证成方法。[1] 简而言之,“法律推理就是在法律争辩中运用法律理由的过程”。[2] 法律是在有关法律问题的争议中解决问题的理由,法律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普遍性,将法律运用于鲜活的、变化多端的具体案件中,需要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法律推理就是将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法律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桥梁,是法律工作者在有关法律问题的争议中,运用法律理由解决问题的过程。 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都是法学方法论的重要范畴。广义的法律解释与法学方法论是同义的,是关于法律适用的方法和规则的理论,属于一种以法律适用的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实用科学,它包含了法律推理在内。3 狭义的法律解释是解释者对法律文本的意思的理解和说明,狭义的法律解释是法律推理的前提。在大陆法系国家和成文法日渐增多的

普通法系国家,法律往往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于法典之中,要进行法律推理,必须先明确法律文本的含义。本文即在狭义的概念上讨论法律解释。 法律的适用过程是形式逻辑的三段论: T ;R; 大前提,法律规则:符合构成要件T,得出法律后果R. S ;T; 小前提,事实认定:本案事实符合法律规则的构成要件 S ;R; 推论:本案事实适用法律后果R 法律推理是结合大前提法律规则与小前提事实,依据一定的原则和逻辑方法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法律推理的过程中,一旦确认了案件事实,则对具体案件作出裁判的关键就是寻找适用于具体案件的法律条款。在寻找裁判大前提的过程中,弄清法律条款的含义是至关紧要的。只有明确法律条款所包含的法律概念究竟是什么意思,法律条款究竟提出什么法律规范,才能确定具体案件是否属于某法律条款的适用范围,才能建立起裁判大前提。 普通法系中,法律推理的大前提还包括判例。在普通法系国家中,法律一般是法官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通过以往的案件判决所构成的,它所形成的基础是一个个判例。在这种制度下,核心的原则便是遵循先例:如果相同的问题已经在以前的案件中得到裁决的话,在以后同一效力范围内,其它案件中对之不应加以重新考虑,除非情况的变化足以证明改变法律是正当的。判例学说靠着这一原则,把先前判决的案件当作此后案件的判决依据。普通法系的法官们在遵循先例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那些有既判力的判例内容进行解释,比较正在审理的

程序正义观念与中国的社会现实

一、“程序正义”的目标与法治国的理想随着法律与公民的生活日益贴近,我们开始不断听到、看到“程序正义”的概念。根据许多法学家的论证,“程序正义”是法治国的标志;是从人治到法治、从传统法文化到法制现代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种价值,确立程序正义的观念并以此作为审判方式和司法制度的改革的基本理念,才能最终实现法治国的理想。同时,法院也提出以实现“程序正义”作为审判方式改革的目标;诉讼当事人则可以从法院庭审方式的变化和“举证责任”的要求中切实地感受到一些与原有的“打官司”不同的东西。关于程序正义的概念和内容历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已有许多法学家对它进行了诠释,故笔者在此从略。为了对程序正义有一个更直接和通俗的定位,可以这样说:相对于法律规范中体现的“实体正义”,它强调的是法律适用中的操作规程的公平;相对于审判所达到的“结果的正义”,它强调的是审判过程的严格和平等;相对于纠纷解决中情理与规则的综合平衡所追求的“实质正义”,它所强调的是规则所体现的形式合理性。因此,“程序正义”理念就是在不否认实质正义或实体正义的价值的同时,强调程序的优先,或者说是以程序为本位。然而另一方面,如果说法治是以“程序正义”为其标志的话,那么,也由此决定了其自身的局限性——这就是贯穿法治运作过程中的永恒矛盾:法与情理、规则与价值、法律规范与道德及其它社会规范之间冲突和矛盾。也正是因为如此,当西方国家的法治发展到今天,“程序正义”的内容和标准本身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甚至出现了向实质正义倾斜的趋向。“程序正义”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历来有截然不同的要求,前者注重以严格的程序保证被告的基本权利;后者则旨在为双方当事人提供一个平等的角逐机会。对于每一个公民而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所追求的“程序正义”目标,可能与我们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笔者准备从民事程序着手,谈谈“程序正义”将会带给我们一些什么利益或结果。二、“程序正义”与原有的民事审判方式尽管改革开放开放之前,我国法制建设长期停滞不前,甚至没有一部正式的民事诉讼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打官司的程序。与传统中国的民事纠纷处理活动(如州县官处理户婚田土之类的民间纠纷)相似,司法活动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同样是公正和正义;由于缺乏确定的成文法律规范,审判往往是在有基本程序而无实体规范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司法公正的判断标准除了既存的法律规范外,更多地则是客观真实、社会效果和其他社会规范(如政策、道德、情理和地方习惯等)的综合平衡。与古代的地方官不同的是,新中国的法官不再把道德规范直接用于解决纠纷,他们更重视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也更遵循合法性原则。在实际运作中,则体现为一种以常识化和简便化为原则、以解决纠纷为目的、以人格化的法官为主体的审判方式。其最典型的方式就是法官深入现场,在调查过程中边取证、边听取双方乃至群众的意见,边进行调解,审判则是这一过程的完成。老一辈的人可能还记得评剧《刘巧儿》中的马专员,他的原型就是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创始人马锡五法官。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基层的人民法庭上听到法官耐心细致的说明和循循善诱的说服,还可以看到法官到当事人家中调查取证、听取意见和进行调解的情况。然而,这些情况与我们现在从庭审直播中看到的景象,已是迥然不同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从这种原有的审判方式中看到的并非是不公正或无程序,不如说是一种以灵活和简便的程序追求合法、合理的解决结果的过程。至于基本的程序原则,如公开性、辩论性、不告不理、法官的回避和责任等制度,在这些程序中同样也是存在的。但是,必须指出,在这里体现的是实体对程序、结果对过程、实质对形式的优先,也就是说,这种审判方式是以实质正义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程序作为工具和手段的:假定结果是正义的,那么程序上的瑕疵可能被忽略;为了追求实质的正义,程序的灵活性是得到认可的,人们对审判本身的公正与否往往并不是根据程序是否正当、而是根据结果是否合理以及社会效果如何来判断的。正如很多论述所指出的那样,现代法治是以程序正义为基本理念的,在这个意义上或许可以说,马锡五审判方式是非现代的。然而,尽管很多学者习惯于把这种审判方式与人治和计划经济联系在一起,但笔者以为,我们更应注意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和社会基

论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理解及适用

论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那么的理解与适用 一、引言 “一事不再理〞原那么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原那么。它对于维护司法权威、促进司法公正高效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事不再理〞原那么规定得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最高人民法院也没有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不同法官对“一事不再理〞原那么的适用往往理解不一,标准各异,而实践中当事人重新起诉的情况又较复杂,致使不同法院在案件处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了人民法院的威信,也有损法律的尊严。因此,有必要就“一事不再理〞原那么的理解与适用问题进展探讨,以期对审判实践中正确把握“一事不再理〞原那么有所裨益。文中疏漏之处敬请法律界批评指正。 二、“一事不再理〞原那么的涵和法律价值 所谓的“一事不再理〞,即制止“一事再诉〞,是指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对已提起诉讼的同一纠纷,法律不得再行审理,被告人亦不能请求对自己的同一纠纷要求再行审理。 “一事不再理〞原那么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诉讼系属效力,即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向法院起诉或正在诉讼中的案件,再次重新提起起诉。其二是指既判力的消极效力。即本案诉讼已经作出了终局判决之后,就产生既判力,“既判的事实,应视为真实〞,当事人不得就双方争议的法律关系,向本法院和其他法院再行起诉。当事人再诉的,法院不得再受理,故称为“一事不再理〞。 “一事不再理〞是各国公认的一项民事诉讼原那么,不仅是成文法系国家还是判例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均制止“一事再诉〞。从历史渊源上看,“一事不再理〞原那么起源于罗马法,并通过“诉权消耗〞理论及“裁判权消耗〞理论的开展而逐渐形成其理论架构。①所谓诉权消耗,是指所有诉权都会因诉讼系属而消耗,对同一诉权或请求权,不允许二次诉讼系属,对同一案件一旦诉讼系属成立后,就不能再次对这一案件提出诉讼请求。即使允许当事人对同一案件提出诉讼请求,被告也可以提出既决案件的抗辩或诉讼系属的抗辩,使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依法无法成立。亦即针对同一纠纷,当事人的诉权已用尽,裁判机构的裁判权亦消耗完毕。这种“既判案件的抗辩〞,接近于现代民事诉讼理论中的既判力问题。 “一事不再理〞原那么作为一项古老的诉讼原那么能够延续至今,并成为近现代民事诉讼的一项根本原那么,根源在于它对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反映了民事诉讼的两大根本目标:公正与效率。具体而言,“一事不再理〞原那么确实立和执行,对维护民事诉讼法律体系和发挥民事诉讼功能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第一,“一事不再理〞原那么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和法院权威。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国家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以国家的名义运用法律于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对案件所做出的裁决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这一评价和结果除法律另有规定之外,任何个人、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包括作出该评价的原法官亦不得擅自变更、撤销或违抗。如随意变更、撤销或违抗,势必损害法律尊严。同时如果败诉方相信他们可以再次提起诉讼,他们就永远不会尊重法院的判决,并顽固地拒绝执行对其不利的判决,无休止的诉讼,同时也更刺激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不尊重,②从而严重影响法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后果,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不容许的。 第二,一事不再理原那么有利于保障诉讼效率,节约有限的司法资源。目前我国在民事诉讼实践上积极推崇“案结事了〞、“息诉止讼〞的司法理念。这一司法理念的精华实质是要求在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前提下,追求司法效率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如果允许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反复提起诉讼,不仅会导致程序上不必要的重复运作,加重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诉

民事诉讼当事人恒定原则

民事诉讼当事人恒定原则 摘要: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9条确立了当事人恒定原则,但该解释 规定过于简略,可能存有适用上的困难,需要从解释论上予以回应, 具体做法是:在坚持自由处分原则与于原诉讼无影响原则前提下,对 争议民事权利义务的继受方式和范围进行限制;保障继受人诉讼参与 权利,继受人可以申请以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或者承 担诉讼,并且不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生效裁判对继受人具有既 判力,当继受人的权利是基于善意取得或系争物时,既判力不及于自 无权利而善意取得权利的第三人。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9条;当事人恒定原则;继受;既判力;主观范围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诉讼系属中因正当当事人死亡或者消灭而导致诉讼发生的承继问题,我国法律有所规定,司法实务对此也不存有认知偏差,理论上称 之为“当然承担”。不过,诉讼系属中争议的民事权利义务转移问题 在诉讼法上并未明确规定,司法实务对这种问题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在最高人民法院34号指导案例①中,在债权受让人即权利承受人是否 可以作为申请执行人直接申请执行的问题上,福建省高院和最高人民 法院的观点并不一致。福建省高院认为,诉讼系属中债权受让人不可 以作为申请人直接申请执行,如申请执行,需要先申请变更执行主体。而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诉讼系属中债权受让人可以作为申请人直接申 请执行。两者争议的焦点表面上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 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8条理解的差异,实际上是对诉 讼系属中争议民事权利转移时受让人是否受终局判决既判力约束的不 同理解。在给付之诉中,终局判决会产生既判力、执行力,既判力的

新民诉法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

2015 年民事诉讼法的理解与适用 一、当事人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的协调 (一)本次司法解释,注重对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的协调 1、平衡双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立法及以往司法解释对原告的撤诉,仅考虑到了撤诉一方的程序利益,而忽视了其他当事人的程序利益;此次司法解释在此方面作出了努力。第一审撤诉(司解第238 条):法庭辩论终结后原告申请撤诉的,被告不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不予准许;第二审撤诉(司解第338 条):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并应当一并裁定撤销裁判。原审原告在第二审程序中撤回起诉后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审程序(司解第410 条):一审原告在再审审理程序中申请撤回起诉,经其他当事人同意,且不损害国家、公共、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并一并裁定撤销原判决。撤回起诉后,一审原告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平衡和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 (1)举证时限制度 1)视为未逾期:司法解释第101条第2款: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 2)采纳逾期证据但予以程序性制裁。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采纳。但应当予以制裁:训诫、罚款、承提对方当事人的费用。 3)证据失权适用的限制。司法解释第102 条: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人民法院应当采纳。 (2)一审程序中当事人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的协调 司法解释第232 条: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此为司法解释所增加),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二审裁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同理适用。 (3)二程序中当事人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的协调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程序利益:第326 条:当事人在一审中已经提出之诉讼请求,原审法院未作审理、判决的,二审法院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第327 条: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第一审程序中未参加诉讼,第二审法院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 尊重当事人程序处分权:第328 条:二审中,原审原告增加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原审被告提出反诉的,二审法院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判;第329 条:一审判决不准许离婚的案件,上诉后,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判。

学习民诉法心得体会

学习民诉法心得体会 民诉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之一。你知道学习民诉法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民诉法心得体会,供大家阅读! 学习民诉法心得体会篇【1】 常言道,水滴石穿。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但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都有一个事半功倍的问题,方法得当,就可以在消耗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的情况下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因为每一个学科的内容不同,知识构成有所不同,因此在学习这一学科的知识方面也就有其自己的特点,即使同为法学门类的各具体学科也是如此。作为程序法、基本法、部门法的民事诉讼法不仅不同于民事实体法,也不同于同为程序法的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但又与民事实体法有密切的联系,与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有诸多共性。以我个人的学习、研究和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学习民事诉讼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注意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在民事诉讼中存在两个法的规制,而这两个法的规制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规制的目的和价值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所不同(这是由法规制的性质所决定的)。一个是实体法——民事实体法规制,一个是民事程序法规制。尽管实体法规制和民事程序法规制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决定自由的前提”,在特定的领域中,只有权利人才能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规定着“自由的界限”,权利人的决定自由以不损害第三人的权利为界限;规定着“自由决定的后果”,在通过法律行为实施的决定方面,民事实体法规制在具备必要前提的情况下,可以产生行为人欲期的法律后果。例如,对要约表示承诺,就可以使成立;在侵权行为和债务合同中在参与人之间产生一种法律关系,而法律关系又可以产生请求权和形成权。 但民事实体法规制是在特定、固定的时空中对主体权利义务的规制,本身没有时序状态;尽管民事实体法规制也规定在不同的时间、状态下,主体的权利义务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仍然是对特定和固定时空关系的规制。与此不同,民事程序法规制是调整一种处于运动变化状

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模拟27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民事诉讼法学自考题模拟27 (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权力性质是______ SSS_SINGLE_SEL A 审判权 B 形成权 C 诉权 D 请求权 分值: 1 答案:A [考点]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 [解析]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体现了法院审判权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有机结合。 2. 下列关于既判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SSS_SINGLE_SEL A 既判力又称为判决实质上的确定力 B 既判力的约束对象为法院 C 既判力能禁止重复起诉 D 既判力具有“一事不再理”的效力 分值: 1 答案:B [考点] 既判力 [解析] 既判力为实质上的确定力,双方当事人和法院都必须严格遵守。 3. 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调解既是一种结案方式,也是______ SSS_SINGLE_SEL A 人民法院处理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 B 体现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C 一种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的表现 D 一个必经的诉讼阶段 分值: 1 答案:A [考点] 法院调解原则 [解析]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从

《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调解既是人民法院处理民事诉讼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结案方式。 4.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合议庭的成员人数______ SSS_SINGLE_SEL A 可以是偶数 B 必须是偶数 C 必须是单数 D 单数、偶数根据情况决定 分值: 1 答案:C [考点] 合议庭成员的人数组成 [解析] 《民事诉讼法》规定,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 5.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的宣告______ SSS_SINGLE_SEL A 必须公开进行 B 是否公开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C 是否公开由审判长决定 D 可以不公开进行 分值: 1 答案:A [考点] 公开审判制度 [解析] 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的宣告必须公开进行。 6. 民事审判权的内容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不同,但其基本构成都包括了______ SSS_SINGLE_SEL A 诉讼指挥权和释明权 B 立案决定权 C 特定事项决定权 D 审理和裁决权 分值: 1 答案:D [考点] 民事审判权 [解析]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事审判权的内容虽然各有不同,但其基本构成是审理和裁决权,并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7. 下列案件中属于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是______ SSS_SINGLE_SEL A 宣告失踪案件

新民事诉讼法第179条再审条件的最权威条文释义

民诉法第179条条文释义 第一百七十九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条文理解】 本条是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 民事诉讼经过一定的程序保障,得出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在一般情形之下不应变动,进而促进社会生活秩序的回复或形成,这乃是既判力概念的主要内涵。既判力通过裁判终局性达成,不容许再轻易地加以改变,并不意味着没有例外。相反,再审制度的存在,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反向划定既判力作用的边界。这一边界的确定,一般来讲主要是通过设立法定再审事由进行的。民事再审事由,也称为申请再审事由,是指法院审查应否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理由或根据,被视为打开再审程序之门的钥匙。1在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理论中,民事再审事由也被认为是原裁判存在重大瑕疵以及作为判决基础的资料存在异常缺陷,正是因为原裁判存在着无法治愈的瑕疵,所以才导致通过再审,宣告原裁判的无效。2以德国民诉法为例,规定了4项程序性事由,凡声明具有此类事由之一者,当事人可以提出取消之诉(或称为自始无1参见张卫平:《民事再审事由研究》,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2参见[日本]高桥宏志:《重点讲义民事诉讼法》,张卫平、许可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4月版,第471页。

效之诉);规定了7项事实类事由,凡声明具有此类事由之一者,当事人可以提出回复原状之诉。这11项事由均为审判实践中较重大的错误,均具有客观性的特征,一般不易以个人的主观判断而致分歧,故对于当事人和法院来说,不易由于判断标准的不一致而产生当事人认为错案很多、法院认为错案不多的社会评价。除此之外,德国、日本等典型大陆法系国家根据再审的补充性原理,在民诉法中规定,在判决生效前当事人上诉中主张了的事由但被驳回以及虽然知道存在再审事由但在上诉中未主张的,判决生效后均不允许以此事由提出再审申请。 一般认为,目前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三种发动再审程序的渠道: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机关抗诉再审、法院依职权启动。按照再审程序大概念说,上述三种发动方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再审之诉,即将当事人申请再审视作诉权;第二类是审判监督,即指检察机关抗诉再审和法院依职权启动,两者权力均源于监督权。本条属于第一类情形,属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如果提出的申请再审书中声明的事由,经人民法院审查认为符合其中事由之一的,应当裁定进入再审审理阶段。 本次民诉法修正中结合审判实践,针对民事诉讼中容易发生错误的因素与环节,将应当予以再审的情形以列举的方式,加以进一步明细化、法定化,符合民事申请再审诉权化的改造方向。 【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再审事由与当事人提出的理由之间的区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