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

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 (1)

第二节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3)

第三节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 (7)

第四节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 (9)

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

1.舆情与舆论的关系

(1)舆情的概念

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反映。

(2)舆论的概念

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公众意见。

(3)二者的关系

舆论是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情在某一方面的集中表现。而舆情不仅包含公开的舆论,也包含一些隐含的公众态度与情绪等。舆论总是在一定的舆情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反过来,舆情并不一定通过舆论表现出来。

2.网络中舆情、舆论的表现与传播途径

网络中的舆情是通过网络传播中的各种信息体现出来的。从“信息”这个角度来看,舆情可以在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这两种信息中得到体现。

(1)事实性信息是对事实的描述,信息发布者的主观意见没有直接呈现出来。

(2)意见性信息则是主观意见的直接表达。

(3)了解网络中的舆情,不仅应该注意在各种渠道中表现出来的意见性信息,还要关注那些事实性信息中所隐含的意见与情绪。

3.网络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1)网络中舆论的形成

A. 网络舆论形成的起点——导火索事件引起关注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的。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引发网络舆论的直接动因。另外,一些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渠道发布,也可能引起舆论热潮。

B. 网络舆论形成的中间环节——讨论的扩散讨论扩散的过程,是事实与意见的共同传播过程。事实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绝非泾渭分明,传播什么事实、如何传播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意见。而很多时候,网民在传播事实时,也直接加入了自己的评价。

C. 网络舆论的最终达成——意见的整合舆论最终达成的标志是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的产生。对于某些问题或事件,人们的意见并不一

定在一开始就是一致的。相对一致的舆论形成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例如前面提到的“沉默的螺旋”机制、意见领袖的作用、专业传播机构的传播与控制策略等。

(2)网络舆论与外界的互动

A. 与传统媒体互动网络舆论焦点往往会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热点。传统媒体的大篇幅、高频率报道则促使更多的社会公众关注相关事件,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中,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散。

B. 与现实空间舆论互动网络用户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们不仅在网络平台上与他人交流,也可能会在现实空间与他人进行交流,线上意见与线下意见相互交织、相互作用。4.中国网络舆论发展中的几组关系

(1)网络舆论与现实民意

网络舆论是否等于现实社会的民意?要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层面上的思考。其一,网络用户能否代表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二,网络舆论能否代表网络全体用户的意见?

A. 从历次CNNIC的调查数据看,目前中国网民在年龄、地域、职业等方面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即使网民群体在趋向多元化,但也尚未覆盖社会的所有阶层。

B. 网络舆论的形成是基于个人的意见表达,但在网络平台,积极主动表达自己意见与态度的,并非所有人。另外,网络中最终浮现的主流声音,虽然反映了部分用户的意见与态度,但同时还要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意见领袖、“沉默的螺旋”效应、媒体等机构的控制手段等。因此,最终形成的舆论声音,未必是网络中民意的完整的、真正的体现。从各个方面看,网民意见不能代表所有社会群体的意见。把网络舆论简单等同于现实社会的民意,可能会在一些时候导致认识上的偏差。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舆论应当被视作社会民意系统的一个重要参数。

(2)网络舆论与网络暴力

A. 网络舆论中出现的暴力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a) 一些网民意见表达中的语言暴力。

b) 网络舆论对某些当事人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伤害。

c) 除了对个体的权利造成直接伤害的网络暴力外,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多数人的声音对少数人意见的压制。

B. 网络暴力形成的基本“土壤”是网络表达中的非理性。网络舆论形成的非理性,首先是由于网络舆论形成环境的复杂性。网民所表达出来的意见,是其既有倾向与当下情境等各种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此外,人们参与网络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也是十分复杂的。人们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能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网络平台起作用的“从众心理”,则会加快非理性认识的传播。

C. 网络暴力大多数时候表现为“集体暴力”。这说明,网络暴力与网络平台的“群体”直接相关。

(3)网络舆论与司法独立

网络舆论另一个令人担忧的暗礁是舆论监督力量的越界。网络舆论审判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司法机关和相关工作人员造成了干扰。

A. 在中国法律体系不够健全,人们对司法部门、权力机关的信任度不够高的情况下,网络舆论至少能对司法机关进行一定的监督,促使它们更加慎重地行使自己的权力。然而,从公众角度看,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事实的真相,未必总是与公众的判断一致,也与道德判断无关。

B. 当然,强调司法的独立性,并不是要走到另一端,即对公众的自由表达进行约束。在尊重民众自由表达权利的基础上,坚持司法独立提高司法的公正性,才是更为理性的方向。(4)网络舆论与道德困境

在中国网络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自我纠结的道德困境。

A. 首先,这种道德困境表现为道德审判这样一种网络舆论的普遍模式所带来的矛盾,那就是目标的正义性与过程及手段的非理性之间的冲突。

B. 其次,我们看到,网络舆论依赖于道德框架,但传统道德体系的某些方面也在网络时代发生了动摇。这种动摇不是表现在舆论本身方面,而是表现在网民的行为中。许多中国网民陷入了这样一种道德框架下的自我矛盾。而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在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只不过网络放大了这种困境。

第二节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1.网络文化的内涵

任何在网络中活动的主体都是网络文化的构成细胞。。网络文化是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网络平台中各种主体互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总和。

2.网络文化的特质

(1)开放性作为一种低门槛的技术,数字技术使得所有具备相关条件的人都可以参与网络传播和网络中的种种活动,网络文化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个体不仅可以广泛地参与到各种方式的文化生产中,而且与主流文化对抗、对话的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

(2)多元性

A. 主体的多元低门槛的数字技术使得个体、群体、机构、组织等各种层次的主体都能成为网络文化的建设者。

B. 形式的多元网络文化是由多种信息手段和多种传播形式构成的,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参与形式。

C. 价值取向的多元网络文化主体的多元,也就决定了价值取向的多元。网络的传播方式、互动方式也有助于多元价值取向的并存。无论是政治上、文化上还是道德上的取向,在网络平台中都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

(3)分权性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用户参与文化生产与文化活动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并且任何“权力中心”都是不稳定的,随时可能被各种力量颠覆。网络中会不断地出现去中心化一再中心化一去中心化的过程。

(4)集群性一方面,虽然每个个体都是网络文化的主体,但是网络文化的最终影响,往往是由“集群”的力量促成的。另一方面,也正是集体的力量,使得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文化的集群性也意味着网络文化的形成是基于群体氛围,而群体互动容易带来种种群体心理,如从众、群体极化、去个体化等。

(5)参与性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到各种传播活动中。在很多时候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模糊了。3.网络文化的构成层面

(1)网络文化行为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方式与活动,就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层面,是网络文化的其他层面形成的基础。

(2)网络文化产品这既包括用户利用网络传播的各种原创的文化产品,也包括一些组织或商业机构利用网络传播的文化产品。

(3)网络文化事件网络平台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社会事件,不仅对于网络文化的走向起到一定作用,也会对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4)网络文化现象网络用户的行为或文化产品等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趋向或特征,形成某种文化现象。

(5)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的一些内在价值取向与特质即网络文化精神。目前中国网络文化精神的主要取向为自由性、开放性、平民性、非主流性等。

(6)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不仅是文化产业的增长点与制高点,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和其他传统产业变革的力量。

(7)网络文化制度网络文化所推动的制度发展、变化甚至变革,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体现。

(8)网络文化秩序与格局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多种主体间形成的关系与秩序,不同国家、民族、阶层、群体文化的相互关系与态度,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构成层面。

4.网络文化的发展动因

(1)个人诉求:网络文化的原动力

可以说,网络文化常常是受众在满足自身需求过程中形成的“副产品”,真正有明确文化追求的用户并不多。但是,无论有无文化的自觉意识,用户基于自我需求满足而产生的行为、活动,都是网络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2)用户互动:网络文化的助推力

A. 用户互动放大个体行为影响一些原本属于个人行为的事件,突然间变成文化事件,必然离不开用户的互动。

B. 用户互动聚合个体行为能量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投票式的文化。强势声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可以汲取多少个体的力量。

C. 用户互动孕育群体文化网络中越来越多的社区,不仅成为用户间进行情感交流的空间,也成为孕育各种文化的土壤。

D. 用户互动促进文化产品传播用户原创的文化产品的传播,其主要途径是网络,传播主力是用户。而其他组织或商业机构的网络文化产品,也需要通过用户的互动来检验其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

E. 用户互动造就网络文化精神网络文化精神的形成,更多的是用户的一种共同选择,这需要通过用户间的互动得到巩固与推进。

(3)主流文化:网络文化的初始标靶

A. 主流文化是在文化竞争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强大的传播力和得到广泛认同的文化,它也是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主导话语权的文化。

B. 作为标靶的主流文化对于网络文化的意义是,一开始,挑战主流文化是网络文化的出发点,但是,到一定阶段后,追求主流文化的地位或者说跻身于主流文化之中也许将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追求。

(4)技术-经济-政治:网络文化的外部力学系统

A. 网络文化形成的物质保障是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使得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门槛大大降低,也为个体诉求的满足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手段与方式。

B. 网络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商业力量的推动,一些文化事件或网络文化现象也可能由于商业因素而被放大或被有意抑制。

C. 政治力量显然也会作用于网络文化的走向。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相关机构的管理方式与手段,都可能影响到网络文化的起伏。技术、经济、政治三者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形成一种合力,再作用于网络文化。

5.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的概念大众文化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总体来看,在很多研究者(如麦克唐纳、阿多

诺、马尔库塞等)看来,大众文化是肤浅的、享乐主义的、标准化的、程式化的以及机械复制的,为一种虚假的感官快乐而牺牲了历久弥新的价值观。

(2)网络是否会改写大众文化

A. 网络平台虽然扩大了人们选择信息的范围,但是从本质上看,进入用户视野的,大多数仍是由大工业机器生产出来的“文化”内容。

B. 另一方面,用户生产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似乎可以带来更多“长尾内容”。但是,从实践上看,多数用户生产的内容也只是“大众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C. 大众文化的特征之一是,满足消费需求是文化生产的基本动力,追求商业价值是文化生产的主要目的。对于网络来说,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因此,网络或许会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大众文化”,但是,至少从目前来看,它并没有在本质上颠覆或“改写”大众文化,没有动摇大众文化的根基。

6.网络背景下的亚文化

(1)亚文化的概念

A. 亚文化的概念是相对于主文化(主流文化)提出的。主文化指的是在社会上占有主导地位的,为社会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而亚文化只是被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B. 亚文化可以分为以下主要类别。

a) 民族亚文化。是为社会中少数民族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b) 职业亚文化。是为各种职业群体所特有的文化。

c) 越轨亚文化。它是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2)网络中亚文化发展的可能

A. 对于民族亚文化来说,能否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得以振兴,取决于这些民族群体是被“数字鸿沟”抛下,还是变“数字鸿沟”为机遇。

B. 对于越轨亚文化,网络媒体则像是一个庇护所。网络本身加于人们身上的统一规范是比较弱的,在网络环境中,除了那些以对抗主流文化为目标的亚文化,例如黑客文化,反主流的文化大多不需要与主流文化直接交锋。

C. 不同年龄群体也会有自己特定的亚文化。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它们是亚文化,但对年轻群体来说,这些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他们的主流文化。

D. 在网络中,亚文化发展的一个温床是社区。社区往往是由那些有相似的兴趣爱好或价值取向的人聚集而成的。发展好的社区,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社区的亚文化。

7.网络中的典型文化现象

(1)典型文化现象之一:

黑客

A. 黑客现象与黑客文化,是伴随着计算机出现的。网络的发展,更是给了黑客纵横驰骋的广阔空间。黑客亚文化是网络平台最早出现的亚文化之一,也是网络亚文化中值得关注的一种。

B. 一些黑客研究者认为,黑客文化的精髓在于以下一些方面。

a) 首先,黑客文化包含了自由不羁的精神。

b) 其次,黑客文化包含反传统、反权威、反集权的精神。

c) 最后,黑客文化包含一种自命不凡的英雄主义。

C. 黑客文化也在随着黑客群体的分化而发生变化,黑客中的害群之马,已经成为社会安全的一个重要威胁,这也使原有的理想主义色彩的黑客文化逐渐变味。

D. 此外,黑客文化是继续维持其亚文化的地位,还是逐渐与主文化融合,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但一些著名的黑客成了网络精英,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2)典型文化现象之二:恶搞

在中国的网络环境下,恶搞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反主流的,它以对主流文化的嘲讽、颠覆、解构为基本任务。从参与的主体看,它以平民为主,因此又是与精英文化对应的。

A. 恶搞的正面意义

a) 是新技术刺激下非主流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

b) 恶搞体现了人们对自由表达权利的向往

c) 恶搞是娱乐化潮流推动下的一种文化走向

d) 恶搞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情绪释放的一种通道

e) 恶搞是网络社区文化交流的一种依托f) 除了上面这些社会性的需求外,恶搞文化也可以给一些个体相应的满足。

B. 恶搞带来的消极影响

a) 对个人隐私权、名誉权、肖像权等的侵害。

b) 对作品版权的可能侵害。

c) 恶搞可能演化为网络集体暴力。

d) 恶搞可能带来新的文化趋同。

(3)典型文化现象之三:粉丝

“粉丝”来自英文“Fans”,在中国,目前主要指某些明星(或平民偶像)、文化产品或品牌的崇拜者。

网络对于粉丝文化发展的意义有:

A. 网络强化了粉丝的集群性

B. 网络扩张了粉丝的“生产”行为

(4)典型文化现象之四:网红

网红是“网络红人”的简称,指因为某个事件或某些行为而在网络中受到普遍关注的人。在某种意义上,网红经历了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过程。它过去是亚文化的一种现象,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各种群体与阶层都关注的对象。一些网红也开始被主流媒体或主流文化接纳。

网红的特点有:

A. 网红是不断更迭的网络文化“表征”

B. 网红具有一定的平台依附性

C. 网红多数是“民间表决”的结果

D. 网红正从文化概念演变成经济概念

(5)典型文化现象之五:段子

段子是中国网络文化中一种独特的现象。一般而言,段子是在网络或手机平台中广泛流传的具有一定寓意的简短文本。它们的目标是调侃某些社会现象或表达某种观点情绪。

作为网络文化的典型现象,段子具有以下特点:

A. 段子是浓缩的民间智慧

B. 段子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的晴雨表

C. 段子成为某些人群的连接“纽带”

(6)典型文化现象之六:表情包

表情包主要指用于表达表情与情绪的图片。表情包可以由真实的人像、动漫人物、自然景色等构成,有时还会辅以文字,特别是网络流行语。

表情包的特点有:

A. 表情包是拼贴式的多媒体表达

B. 表情包传播也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

C. 表情包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社会热点

D. 表情包具有显著的代际区隔性

E. 表情包是“行走”的网络文化

第三节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

1.“数字鸿沟”的含义

(1)两种流行的定义

A. 在信息时代因地域、收入、教育水平和种族等原因而形成的在数字化技术掌握和运用方面的差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同群体在社会中面临的不平等现象。

B. 把数字鸿沟看作当代信息技术领域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

(2)两种定义的区别

前者主要指个体间在掌握技术方面的差异,而后者着重强调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在信息技术领域中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但无论如何,数字鸿沟出现的重要前提,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的发展。

2.个体间的数字鸿沟

(1)从知识沟到数字鸿沟

A. 知识沟(Knowledge Gap)理论——P.J蒂奇诺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种鸿沟也就被称为“知识沟”。

B. “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假说——J.S.艾蒂玛和F.G.克莱因

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天花板”(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速度慢,但迟早也能在“上限”处赶上前者。

C. “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理论——N.卡茨曼

他的着眼点是传播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矛盾。

D. 网络的发展,正是给“知识沟”和“信息沟”的理论提供了一个最新而有力的证据。“数字鸿沟”是“知识沟”和“信息沟”问题的延续与发展。个体间数字鸿沟,是数字鸿沟在最基础层面的表现。

(2)导致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因素

A. NTIA(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的调查数据表明,造成数字鸿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入差异、种族差异、受教育程度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家庭结构差异等

B. 在中国,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存在也是明显的。历次CNNIC的调查都表明,性别、文化程度、年龄、地区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的上网能力。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数字鸿沟,但其中经济原因也许还是最根本的。

C. 个体间数字鸿沟带来的,不仅仅是能否上网的问题,它更多地带来的是个人机遇的减少。由此,这些人也几乎没有机会提高其个人地位。个体间的数字鸿沟,也会进一步加大社会各阶层的不平等。

(3)个体间数字鸿沟的具体表现

A. 媒介及其资源获得的不平等

一方面,由于买不起电脑或手机、没有条件上网及无法承受上网费用等,使得一部分人群被排斥在网络的使用之外。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网络内容进入了付费模式,如果一部分人因经济原因而无法享受公共性数字资源,这就意味着媒体使用的不平等。

B. 媒介素养的差异

a) 媒介使用技能差异

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相关技能,因而无法使用电脑、手机与网络。同时,有些人可能勉强掌握了初级的技能,但是,当新技术来临时,他们没能及时跟上前进的步伐。也有少数人是因为“技术恐惧症”而拒绝接受新技术。

b) 信息获取能力差异

有一些人不愿接触网络,是觉得网络平台没有适合他们的内容。但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只是这些人没有掌握在网络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即使是网络的熟练的使用者,也未必总是具有较高的信息获取能力或对信息的鉴别与批判性接受能力。这种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人们在网络中受益程度的差异。

c) 利用网络提升自己待遇的能力

包括获得社会资本、获得教育资源及其他服务资源的能力等。而在这方面,个体间的差异也日益拉大。

d) 话语权力的差异

这是数字鸿沟的一个新的发展。

C. 媒体使用中的“文化”差异

a) 不同用户对于媒体的诉求不同,他们与媒体的关系不同,使用媒体的行为方式也不同,这种差异在今天的老年用户与年轻用户两个群体间表现得更为突出。老年用户的媒体使用文化是在传统媒体中形成的,当他们要带着这样的文化烙印进入网络的使用时,多数人会产生文化上的不适应。

b)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把跨越数字鸿沟的措施概括为ABC基本要素:A(Access)代表获取科技的能力和渠道;B(Basic Skills)代表基本技能,指信息时代所需的技术培训和技能;C(Content)代表内容,指丰富的多媒体、多语言和高品质的内容。

(4)从数字鸿沟到数字世界分化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可能会逐渐缩小,但数字技术使用带来的人群分化问题却可能日益突出。

A. 今天的网络应用越来越丰富,而每一种应用都可能使自己的用户平台及基于平台的各种社区得以形成。每个平台可能就是一个小社会,不同平台的使用者,因为身处不同的“社会”而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隔阂。即使同一平台的使用者,他们进入的社交“圈子”不同,在某些方面也会产生一些“区隔”。

B. 此外,由于个性化信息服务以及社交化的传播等因素,人们也会趋向于向自己认同的信息或圈子靠拢,把异者排斥在自己的圈子之外。

因此,除了“数字鸿沟”所揭示的数字技术的“富者”与“贫者”的差距外,数字技术的应用,对于社会阶层的重新分化、社会圈子的形成,也将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国家或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现实表明,信息社会天平的严重倾斜不但发生在国家或地区内部,也发生在国家或地区之间。

(1)2000年以来,联合国、欧盟、OECD、亚太经合组织、八国集团首脑峰会等纷纷围绕“数字鸿沟”问题展开讨论,开展与此相关的政治和外交活动。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那就是世界范围内的数字鸿沟拉大了南北经济差距,突出了某些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地位。“数字鸿沟”给世界与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带来威胁,更使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危机四伏

A. 《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简称《冲绳宪章》)

这是旨在消除“数字鸿沟”的一次标志性全球行动。《冲绳宪章》指出:“我们将率先推动政府营造合适的政策和法规环境,以便激励竞争和创新,确保经济和金融的稳定,推动各有关方面协调合作以优化全球网络,打击破坏网络整体性的违规行为,缩小数字鸿沟,向人民投资,促进全球的利用和参与。”《冲绳宪章》同时也提出了缩小数字鸿沟的若干工作框架与途径。

《冲绳宪章》尽管描绘出了一幅全球互助建立理想信息社会的图景,但是,也招致一些批评。一些抗议团体指责峰会把重点放在信息发展上是伪善行为。

B.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又称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这是各国领导人最高级别的会议之一,其目标是“建设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发展的信息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个人、社区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信息社会世界首脑会议分两个阶段召开,即日内瓦阶段会议和突尼斯阶段会议。

C. 日内瓦会议

讨论了建设平等信息社会的五大问题,即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财政资助、媒体作用和人权,其中财政资助问题成为争议焦点。

D. 突尼斯会议

此次大会通过了两大纲领性文件——《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前者对信息社会的价值目标进行了展望,后者制订了实现这一目标以及如何使所有的经济体从信息通信技术中获益的行动计划。

(2)“数字鸿沟”问题也引起了研究界的高度关注。

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有人担心,“数字鸿沟”不仅意味着一些国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被边缘化,还意味着它们的文化及意识形态有可能被边缘化甚至被强势文化及意识形态侵吞。

(3)但是,一些学者的研究却带来另一个方向的启发。例如,中国学者祝建华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上虽然无国界但却有地界,也就是说地域的因素仍然会影响人们在网络平台的活动,人们在网上接触的信息更多的还是本地的、本土的。

(4)然而,毫无疑问,信息化浪潮,不应该将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抛下。因此,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成为许多国家的一项重要发展目标。“数字机遇”也成为信息时代与“数字鸿沟”并行的一个旋律。

第四节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给出了如下定义:人们面对媒介中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国

内,一种有代表性的认识是,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1.网络时代公众媒介素养的重定义

(1)媒介使用素养

除了纸质媒体要求的文字阅读能力外,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使用的“门槛”,但网络对于使用者的技术能力要求是较高的。媒介的基本使用能力,是媒介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另外,媒介使用素养还表现为对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合理、合法以及节制的使用等。

(2)信息消费素养

A. 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除了借助专业媒体、门户网站的“过滤系统”外,公众还有两种渠道来进行信息的筛选。一是依赖搜索引擎这样的工具的帮助。二是依赖社会化媒体中的关系网络,也就是通过自己信赖的机构或个人来完成信息的筛选。

B. 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批判能力

网络时代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都使得信息构成更加复杂,因而网络特别是社会化媒体传播更强调个人把关。对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权威性等的辨识与分析,成为公众信息消费过程中自我把关的基本表现。

(3)信息生产素养

在网络时代,公民新闻日益普及,公众作为信息的生产者的作用不断凸显,普通公众提供的信息对于新闻传播的格局已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过去只是针对媒体从业者开展的媒体工作原则的教育以及技能的训练,也应该逐步扩展到普通公众,使他们具备传播者应该具有的素养。

A. 负责任地发布信息和言论的素养

每个个体都有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进行把关的责任。这种责任既体现为对信息的真实性把关,也体现为对自己的信息和言论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估,避免它们对他人权利造成侵害或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危害。

B. 负责任地进行信息再传播的素养

公众不仅要对自己发布的信息与言论负责,还要逐步形成对再传播负责的意识,谨慎对待诸如“转发”这样的传播行为。

(4)社会交往素养

网络中的交往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相关技术的掌握,还表现为对交往对象的选择、对交际网络的维护等方面。网络中的交往是一种平等的互动,每个人都希望在这种交往中得到尊重与报偿。因此,尊重他人权利,也是社会交往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5)社会协作素养

未来的技术将使社会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展开,这也使社会协作成为社会化媒体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素养。个体的社会协作素养应该包括与协同工作的其他人达成一致目标的能力、为自己在协同系统中定位的能力、执行协同任务的能力、与协同工作的他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6)社会参与素养

网络一直被认为能对社会民主的进程起到重要作用,但要达到这一目标,其基本保障之一是公民的自由平等和理性参与。在网络平台上,公民的社会参与能力主要体现为: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公共话题交流,尊重公共规则和他人的表达权,学会理性表达与讨论。2.网络时代传媒从业者媒介素养的新拓展

(1)对社会化媒体的认识与运用能力

A. 对社会化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

虚假新闻、不实信息,是目前困扰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问题。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媒体人,应该有意识地扮演起信息的验证者与过滤者的角色。而这意味着他们也必须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素养,因为他们面对着的是前所未有的复杂的信息来源。

B. 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协调、组织与整合能力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专业媒体只有与公民新闻全方位“对接”,才能实现对公民新闻能量的充分吸纳和转化。这不仅仅意味着建立社会化媒体平台或账号,更意味着要通过有效的业务模式发掘不同信息和不同个体的价值,并将其有机地组织起来。对社会化媒体资源的整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对碎片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另外,建立合理的协同工作机制,有效进行社会化媒体力量的调动、配置与整合,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C. 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自我拓展的能力

社会化媒体不仅可以给专业媒体提供补充性资源,更有可能为媒体带来全方位的拓展空间。只有充分认识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模式与规律,才能把社会化媒体的潜力真正转化为个人与媒体的能力。

D. 对社会化媒体中“公”“私”界限的把握能力

虽然社会化媒体为媒体及媒体人带来了很多新的可能,但随之而来的一个直接挑战是,当媒体人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中活动时,他们的行为是机构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对这之间的界限的把握已经越来越困难。

(2)网络时代的数据与技术素养

A. 网络时代,也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不仅使社会化媒体及其他来源的数据成了新闻报道的重要的资源,而且在全面地影响现有的新闻生产模式与机制。

a) 过去只能由专业媒体人完成的新闻报道中的某些核心环节(例如新闻编辑、新闻写作),如今也正在受到大数据技术的挑战。

b) 大数据技术对于全局状况的揭示,在某种程度上比媒体人的个别角度、个别层面的观察更为全面。大数据技术对于趋势的预测,也往往比个别专家的判断准确。

B. 要应对网络的挑战,需要相应技术手段的变革。媒体和媒体人都需要开始形成与大数据技术相匹配的思维,理解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补充人工分析的不足,理解如何将人的能力与机器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好地结合起来。这并不意味着人在技术面前的投降,反而是人成为技术的主宰者的基础。

3.网络时代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的再认识

对于政府机构与官员来说,媒介素养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方面。

(1)对媒体及网络角色的认知及权利保障

在网络时代,就像媒体必须进行思维变革一样,政府机构和官员也应认识到,网络(特别是其中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是整个信息传播格局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公众已不仅是媒体的受众,他们同样是重要的传播力量,公众的表达和传播权利应该得到尊重与保障。一些政府机构本身也是专业媒体及互联网的宏观管理者。对它们而言,如何在维护传播秩序的同时更好地保障媒体及公众言论表达的权利,也是一个新的考验。

(2)信息公开渠道的建设与保障

互联网为政府机构的信息公开提供了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近些年来,各级政府机构网站、电子政务平台、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也普遍兴起。从数量上看,建设成果是显著的。但是从信息公开的意识及渠道维护方面看,问题仍然普遍,很多平台变成摆设。虽然有些平台得到了较好的维护,但是,如果没有信息公开的诚意,这些平台也就仍然不能成为有效的沟通渠道。

(3)与媒体及公众的对话能力

仅仅关注“危机时刻”以及危机应对,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更应该体现为与媒体及公众交流的常态化,体现为日常交流渠道的畅通、有效。政府机构及官员需要学会使用新空间与新手段,更需要改变自己的姿态与思维,在这个基础上,增强自己与媒体及公众对话的能力。

4.三种媒介素养的关系

公众媒介素养、传媒从业者的媒介素养以及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这三者是同时存在、相互依赖的三足鼎立关系。对于一个平衡的、积极的信息传播系统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其中,政府机构与官员的媒介素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1)政府机构与官员媒介素养

A. 首先表现为“媒体管理者”素养。一个正常的传播系统,需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在中国,这种畅通的达成,主要取决于政府所制定的传播政策和所提供的传播条件。与传媒相关的机构及官员作为“管理者”的素养则决定了传播系统的“环境”质量。

B. 政府机构和官员对传播系统的“使用”更多意味着将媒体信息和公众舆论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参照,以及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这种“使用”是以接受大众媒体和公众的监督为前提的。因此,政府机构与官员对自身必然会时时处于新闻与舆论的风口浪尖,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接受能力。

C. 无论是作为“管理者”的政府机构及官员在传播系统中的管理理念与方式,还是作为“使用者”的政府机构与官员对媒体及公众舆论的态度,都会直接影响公众对于政府整体管理水平与社会发展的信心。所以媒介素养是政府管理与服务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传媒从业者媒介素养

A. 作为传播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媒体人履行自身职责的能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共信息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媒体及从业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

B. 在网络时代,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色日益模糊,也在时时进行着相互转化。因此,传媒人需要不时地把自己当作“消费者”,从公民新闻的生产中吸取能量,从而增强传媒从业者作为“生产者”的能力。

(3)公众媒介素养

A. 作为传播系统的主要“消费者”,公众享受着公共信息产品。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决定了信息产品的转化效果。

B. 网络时代,公众作为“生产者”的角色也日益突出。公众的话语权力相应也在与日俱增。但这种权力的增强,也意味着责任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应能力的提高,否则公众的话语权就有可能被误用。

C. 公众的媒介素养与他们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素养紧密相关,因为作为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他们从媒体获得有效信息、通过包括社会化媒体在内的公共话语空间进行理性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无论是哪种主体的媒介素养,都不仅仅是一种传播素养,而更是社会发展以及变革(特别是政治变革)所要求的能力的某种体现。

《网络新闻传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118 课程名称:网络新闻传播(Network news media) 新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 《网络新闻传播》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本课程是一门和时代发展结合比较紧密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在《新闻学理论》、《传播学导论》、《计算机基础》、《广告学概论》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18周,总课时数36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2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验学时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网络应用基础 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络新闻传播 网站建设与经营 网络营销 网络中的传播 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机动 4 2 6 2 2 6 4 4 4 2 2 合计36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网络传播的特点、技术及应用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熟练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和网络传播活动地特点,特别是作为新兴媒体地网络在与传统媒体的竞争中,如何发挥自己地优势,在网络新闻的采写和发布中博采众长,整合其他媒体的优点,在新闻传播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并为后续课程课程奠定学习基础。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与信息传播的关系,网络传播概念、研究内容、传播模式、议程设置以及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信息传播、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把关”、互联网 教学方法与手段: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方法相结合。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彭兰 《网络传播学》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网络传播概论》、《点击美国在线》等著作,并主译了《网络新闻导论》、《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等著作。 目录上编网络传播实践 第一章网络应用基础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 第三节互联网提供的服务 第四节互联网的接入 第五节IE浏览器的使用 第六节E—mail软件的使用 第七节在网上查找信息 第二章网页设计与制作 第一节网站设计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HTML语言 第三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一——Frontpage的使用 第四节网页制作工具之二——Dreamweaver的使用 ★第三章网络新闻传播 第一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发展 第二节作为新闻媒体的网络的特点 第三节网络新闻的采集 第四节网络新闻的写作 第五节网络新闻的标题 第六节网络新闻的编辑 第七节新闻网页的设计 第八节新闻网站(频道)的规划 第九节网络时代的新闻工作者 第十节现阶段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补关系 第四章网站建设与经营 第一节网站的经营环境分析 第二节网站的规划 第三节网站的建设与推广 第四节网站的品牌建设 第五节网站的资本运营 第五章网络营销 第一节网络营销简介 第二节网络广告 第三节电子邮件营销

第四节网络数据库营销 第五节电子商务 下编网络传播理论 ★第六章网络中的传播 第一节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二节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第三节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四节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七章网络传播中的受众 第一节网络受众的整体特点 第二节网络受众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网络受众的类型 第四节网络受众的心理 第五节受众参与网络传播 第六节网络受众的“使用与满足” 第七节网络传播模式对受众个体的影响 ★第八章网络传播的宏观影响 第一节网络传播与“把关人”理论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议程设置”理论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沉默的螺旋”理论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数字鸿沟” ★第九章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第一节网络与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网络传播与大众文化 第三节网络传播与亚文化 第四节网络传播与文化的同质化 第十章网络传播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第一节网上不良信息传播 第二节网上诽谤 第三节网络传播中的个人隐私问题 第四节网络传播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后记 第一节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个计算机网络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主要涉及到传输介质、拓扑结构、介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技术。这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网络操作界面、网络安全性和可靠性措施等。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 一、网络提供的服务文件服务、打印服务、电子邮件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视频会议、新闻论坛、电子商务等。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

《网络传播概论》考研彭兰版考研复习笔记和真题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指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见表1-1) 表1-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见表1-2) 表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网络协议 (1)网络协议的含义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达到实体(各种文件传送软件、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通信体系结构 ①计算机网络通信通常采用结构化的设计与实现技术,即采用层次结构的协议集合来实现。采用这种技术实现通信功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通信体系结构。 ②目前一般采用的一种参照基准是ISO的层次模型。 (3)ISO层次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的英文简称是ISO,它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参考模型,即OSI 模型。这个模型共分成七层,包括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等。现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4)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它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来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①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障数据正确、安全地传送到目的地。 ②IP用于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目前,IP地址分为两类: a.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互联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使用静态地址。

网络传播概论教案

读未来 编号: 学院教案 2018 ~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 分院(系): 教研室: 课程名称:网络传播概论 课程学分: 授课专业班级: 教师姓名: 职称: 使用教材:网络传播概论 作者及出版社: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院教务处制

说明:1、本表原则上以每章为单位填写。2、此表后面为本次安排的授课内容的教案正文。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 和时间分配 既然要学习网络传播概论这门课程,首先就应该知道什么是网络传播,为什么要学习网络传播,以及如何学习网络传播。(提问学生)同学们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都接触过网络传播,那么同学们理解的网络传播是怎样的呢? 第一节网络基本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2、网络的服务内容包括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域网和局域网 2、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三、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时制定的相应规则。 四、网络互联技术 1、网络互联的目的 2、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 第二节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互联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可以说,它是一个网上网,即由大大小小的成千上万个网络连接而成。 一、互联网的诞生 互联网的雏形ARPAnet(阿帕网)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ARPA)的一个实验性网络。 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次飞跃 1974年,文顿·瑟夫和鲍勃·坎提出了TCP协议和IP协议。在TCP/IP 9协议提出10年之后的1983年,TCP/IP协议才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的网络采纳,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三、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一)新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 (二)Web 2.0 (三)三维技术 四、媒介融合的趋势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走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向。 第三节互联网的应用技术 一、逐渐淘汰的应用技术 二、目前主要的应用技术 三、正在兴起的应用技术 本章小结导入新课新课讲授 总结归纳

湖南自考 绝对过关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二版)最新打印-打印室补充-OK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你平时上网时使用过哪些协议?它们对应着哪些服务?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交换,与人们的日常交流是相似的,如果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即交流什么、如何交流、何时交流等。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这类规则统称为协议。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日常上网使用的协议及对应的服务: ①SMTP协议(E-mail信息格式和传递处理方式,使用专门的邮件软件) ②MIME协议(E-mail传送二进制数据或文件,使用专门的邮件软件) ③NNTP协议(Usenet网络新闻,是网络上成千上万的网络新闻组的集合。它通常使用NNTP协议,使用特定的客户端来阅读和发送讨论的内容。它讨论的话题不限于新闻,用户通过它可以与世界各地有共同爱好的人就任何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阅读网络新闻组中的信息或者在新闻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④HTTP协议(WWW万维网,HTTP协议是WWW中的通信协议,它能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以满足Web服务器与客户之间的多媒体通信需要。除了可以进行信息的浏览外,还可以实现E-mail(通过网站,不使用专门的邮件软件)、FTP、Gopher、BBS、聊天、搜索引擎等其他服务) ⑤TCP/IP协议(FTP文件传送,用于网络上两个主机之间的文件传输) 2.WWW与互联网的关系是什么?WWW技术对于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优点)? WWW与互联网的关系:WWW万维网是互联网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有人常把WWW与互联网混为一谈,事实上,WWW只是互联网的一种服务。 作用:WWW改变了互联网的命运,使它成为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一种网络。WWW 主要优点有: ①多媒体方式: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 ②超链接:将不同地点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可以从一个文献迅速转到另一个文献而无须用户对具体过程进行了解。 ③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这使普通用户无须记忆特别的命令,就可在图形化的界面上浏览信息。 3.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将对新闻传播产生什么影响? 网络带宽是指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位数据。就好象高速公路的车道一样,带宽越大,好比车道越多。 网络互联技术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带宽,而带宽是影响网络信息传输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信息传播者的愿望与意图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网络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也会受到限制。带宽决定着信息能否通畅迅捷地在网络中传输。+自己加话+ 4.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①新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网格计算、P2P技术、语义网技术等 ②Web2.0:RSS、博客、播客、维客、社会化书签、SNS等。 ③三维技术:以三维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的结合,也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5.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将对新闻传播产生哪些影响? 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有两个指向:汇聚与分权。 汇聚是网络变革中不可遏止的一个势头,也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一个大势所趋。各种形式的汇聚不仅将引发互联网产业或传媒产业的革命,也会带来社会的结构性变化。 分权使网络中的机器在信息传输方面拥有更为对等的权利与义务。而新一代的网络应用方式,也使平民借助互联网可以对传统媒体的“特许经营”地位发起挑战。当然,分权并不意味着权力的绝对平等。但是,它意味着对原有权力结构的冲击。 6.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两次飞跃: ①TCP/IP协议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②WWW万维网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第二次变革。 7. 媒介融合体现为几个层面?媒介融合将对传媒业产生什么影响? 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既是未来网络技术发展的一种走向,也是其他媒体发展的共同趋向。 媒介融合体现为几个层面: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平台融合、市场融合以及机构融合。 媒介融合是目前传媒业发展的一个总体走向,尽管很多人对于媒介融合的前景仍有各种疑惑,但是,数字传媒技术发展使媒介融合景观日益明朗却是不争的事实。推动着各种媒体间业务的交叉、渗透、互动直至融合,并逐渐发展到媒体平台及市场的交汇、相融。 8. 搜索引擎发展。 搜索引擎服务在近年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为:从文字搜索向多媒体搜索扩展,从一般搜索向专业化搜索扩展,从单纯搜索向搜索与社区结合方向发展,从被动提供搜索结果向主动整合满足搜索需要发展。而未来搜索引擎的发展目标是实现智能化搜索,这依赖于语义网等技术的发展。而与此并行的是社会化搜索引擎思想,它试图通过人工力量的加入来优化机器搜索的结果。

网络传播概论 第四版彭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 引言 网络传播是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数字技术来传达信息、传播观点、交流和互动的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本文将介绍《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该书是网络传播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涵盖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 内容概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覆盖了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涵盖了不同的主题。 第一部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传播的起源、定义、特点以及与传统媒体的比较。通过对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的解释,读者可以对网络传播的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传播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传播媒介理论等。通过对这些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第三部分:网络传播的技术与工具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中常用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社交 媒体、博客、微信公众号等。通过学习这些技术和工具,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网络传播,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网络传播的案例分析 这一部分通过对实际的网络传播案例进行分析,帮助读者 更好地理解网络传播的实践方面。针对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作者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五部分:网络传播的管理与战略 这一部分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管理和战略问题,包括网络品 牌建设、危机公关、网络口碑管理等。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制定网络传播的战略和管理网络传播的过程。

这一部分探讨了网络传播的未来趋势,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通过对未来趋势的了解,读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网络传播的方向和发展。 结论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一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网络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网络传播领域的学生、从业者以及对网络传播感兴趣的人士都是一本必备的教材。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网络传播的各个方面,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网络传播工作中。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职业发展中,了解和掌握网络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博客传播

课程名称:网络传播学主讲教师:刘琼 学号:2011213269 姓名:谢霞辉成绩: 论传播学意义上的博客传播 摘要:随着媒介革命和全球网络的兴起,“博客”这个词开始频繁出现。互联网无疑是传播媒介的一大革命,它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上新兴的传播形态,其影响力日盛,正在成为一种改变媒体生态、传播规则,甚至社会建构方式的重要现象。本文从什么是博客以及博客的特征入手,解析博客传播与传统传播的异同,预想博客发展的未来。 关键词:传播博客信息时代影响 博客是互联网大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网络传播方式,博客如同其他一些新媒体现象一样,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技术的范畴而具有社会意义。博客的英文Blog一词的翻译,有人称它是继Email,BBS,ICQ,MSN,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的诞生预示着个人媒体时代的到来,这样就打破了传统媒体“僵硬面孔”的局面。博客的出现对网络传媒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博客的信息传播既兼容了一部分其他媒体的原有功能,同时也具备了传统媒体不能拥有的优势,博客传播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的传播模式、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功能都具有与众不同之处。 一、博客的简述 (一)什么是博客 博客的英文名词是“Blog或Weblog”,中文称为“网络日志”或简称“网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十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1) 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 (1) 第二节网络文化及其影响 (3) 第三节网络技术与“数字鸿沟” (7) 第四节网络时代的媒介素养 (9) 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第一节网络与舆情、舆论 1.舆情与舆论的关系 (1)舆情的概念 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即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志和要求的综合反映。 (2)舆论的概念 舆论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公众意见。 (3)二者的关系 舆论是舆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情在某一方面的集中表现。而舆情不仅包含公开的舆论,也包含一些隐含的公众态度与情绪等。舆论总是在一定的舆情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反过来,舆情并不一定通过舆论表现出来。 2.网络中舆情、舆论的表现与传播途径 网络中的舆情是通过网络传播中的各种信息体现出来的。从“信息”这个角度来看,舆情可以在事实性信息和意见性信息这两种信息中得到体现。 (1)事实性信息是对事实的描述,信息发布者的主观意见没有直接呈现出来。 (2)意见性信息则是主观意见的直接表达。 (3)了解网络中的舆情,不仅应该注意在各种渠道中表现出来的意见性信息,还要关注那些事实性信息中所隐含的意见与情绪。 3.网络舆论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1)网络中舆论的形成 A. 网络舆论形成的起点——导火索事件引起关注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是以某些具体的对象为依托的。媒体的报道往往是引发网络舆论的直接动因。另外,一些信息通过社会化媒体渠道发布,也可能引起舆论热潮。 B. 网络舆论形成的中间环节——讨论的扩散讨论扩散的过程,是事实与意见的共同传播过程。事实的传播与意见的传播绝非泾渭分明,传播什么事实、如何传播事实本身就表明了一种意见。而很多时候,网民在传播事实时,也直接加入了自己的评价。 C. 网络舆论的最终达成——意见的整合舆论最终达成的标志是消除个人意见差异、反映社会知觉和集合意识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的产生。对于某些问题或事件,人们的意见并不一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本篇文章主要对《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一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涉及到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网络营销等方面。 一、基本概念 1. 网络传播: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共享,实现人们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与社会交流的过程。 2. 网络化社会:指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全面、大规模、持续地变成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不可逆转的。 3. 媒介:指传播或传递信息的工具或途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例如书、报、电视、广播等。 4. 新媒体:指使用计算机技术作为媒介的传媒形式,例如互联网、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 5. 平台:指提供网络传播服务的基础设施,用于用户之间交换信息和进行互动。 6. 消费者生成内容(UGC):指消费者利用网络途径自主创 作或发布的各种内容,如照片、视频、音频等。

7. 微博:指一种基于微型博客的社交媒体网络平台,通过用户发布短小的消息实现信息共享。 8.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9. 互联网思维:指以开放、共享、创新的态度,基于多元化的信息、多级的沟通、自由的访问和自主的交互,通过互联网与网络技术进行全面协作、开放创新和全球化交流的新型思维方式。 二、网络社交与群体互动 1. 社交网络:指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平台,通过分析用户信息和网络行为,形成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活动。 2. 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网络技术连接和交流的人们谋求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共识和身份的社交化趋势。 3. 群体互动:指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实现多人之间的交互和协作,提高交互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增强了参与感和主动性。 4. 社交媒体营销: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市场推广、品牌宣传、产品销售和消费者服务等活动。 5. 群众参与:指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促进群众、民众、公

新版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是我一直都有的想法,从上大学第一天开始就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个决定。 我是从大三寒假学习开始备考的。当时也在网上看了很多经验贴,可是也许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的学习效率一直不高,后来学姐告诉我要给自己制定完善的复习计划,并且按照计划复习。 于是回到学校以后,制定了第一轮复习计划,那个时候已经是5月了。 开始基础复习的时候,是在网上找了一下教程视频,然后跟着教材进行学习,先是对基础知识进行了了解,在5月-7月的时候在基础上加深了理解,对于第二轮的复习,自己还根据课本讲义画了知识构架图,是自己更能一目了然的掌握知识点。8月一直到临近考试的时候,开始认真的刷真题,并且对那些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反复的加深印象,这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其实很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身边还是有一些朋友没有走到最后,做了自己的逃兵,所以希望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梦想。 本文字数有点长,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文章结尾有我当时整理的详细资料,可自行下载,大家请看到最后。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708)新闻传播史论 (817)互联网信息实务 参考书目为 1.《中国新闻史》哈艳秋

2.《外国新闻史》李磊 3.《新闻理论》雷跃捷 4.《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 5.《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6.《传播学总论》胡正荣、段鹏 7.《中外广播电视史》郭镇之 8.《新媒体概论》宫承波 9.《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 10.《媒介批评》雷跃捷 1.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2.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 3.段鹏:《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创新研究》 4.彭兰:《网络传播概论》 5.宋凯:《社会化媒体:起源、发展与应用》 6.彭兰:《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 7.喻国明:《社交网络时代的舆情管理》 8.[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 9.[美]克莱·舍基:《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10.[西]曼纽尔·喀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 11.[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12.[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13.[美]凯文凯利:《失控》《科技想要什么》《必然》

《网络传播学概论》样卷

《网络传播学概论》样卷 一、名词解释(4个×6分=24分) ①、Web2.0 ②、超级链接③、超文本④、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⑤、自媒体⑥、数字鸿沟⑦、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四大定律之一) ⑧、吉尔德定律 参考答案:①、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②、超级链接是指向互联网上其他网页或位置的路径。能让受众由一处跳往另一处,受众权力变大,但也戏剧性地使原本可能相互竞争的两个在线服务之间变得界线模糊,网际的传播因此变得似乎既充满相异性又趋于大同。 ③、超文本(hypertext)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介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现时超文本普遍以电子文档方式存在,其中的文字包含有可以链结到其他位置或者文档的连结,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连结所指向的位置。 超文本是多媒介的一个子集,指它有能力使信号成为各种媒介符号属性的综合,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录像等。 超文本能力使互联网同时获得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图片及人际的媒介属性,这是网络内介质泛化的最可感的方面。 ④、URL,英语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例如http://https://www.doczj.com/doc/da19176500.html,/domain/HXWZ就是一个典型的URL地址。 它是一种易于理解的字符串,用来识别Internet资源的位置,并包括接受它的协议,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网址,给网际受众以主动性访问的快捷路径。 URL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网址,给网际受从以主动性访问的快捷路径。借助于浏览器,我们只要键入URL以访问WWW服务器,既可以访问到世界任一角落,在相异或趋同的境界中进退自如。 ⑤、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博客只是其一种方式。 泛自媒体定义,涵盖了原来的自媒体概念,在整个范围上获得了极大的扩展,更符合“自己的媒体”这个顾名思义的解释。比如个人在自己的水杯上印上自己的座右铭或图片,水杯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网络传播学概论彭兰读后感 化繁为简 这本教材共十章,猛地一看,你可能会觉得这完全是十个独立的专题。确实是,单独拎一章出来看并不妨碍阅读,每一章都可以当一个大专题来整理。 我们先看一下这十章内容的构成: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第二章网络的属性与传播形态 第三章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第四章网络媒体与新闻媒体 第六章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 第七章网络环境下的数据新闻及可视化传播 第八章社会化媒体应用 第九章网络传播的效果 第十章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我们梳理一下,可以按照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和“主要问题”分为两大板块,目的在于可以帮你形成知识结构,快速实现知识定位,以更好地进行内容消化。“基本问题”版块主要讲述网络传播是从何而来、如何传播的。“主要问题”我们可以借助传播学中的5W来整理,即网络传播关注的议题:从媒体、用户、内容、效果、其他五个维度来总结网络传播时代的新变化与新特点。于是,这本书的结构我们可以归纳为:

(图像) 展开讲述 1 基本问题:从何而来、如何传播 (图像) ①从何而来(第1章) 网络传播从何而来?教材围绕技术基础和发展逻辑展开,也就是互联网的演进。 • 发展基础 网络技术是网络传播的基础,对于网络技术的探讨属于工科生的事儿,但是,我们要对社交媒体、自媒体,以及Web3.时代的数据化、智能、交互、个性化和高度虚拟化这种概念进行掌握。 • 发展逻辑 从发展逻辑来看,网络媒体的演进包括业务形态、分发平台以及传播模式三个维度,和传统媒体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业务形态和生产机制从独立走向了融合;第二,价值坐标的变化,包括新闻价值和质量标准;第三,思维由“内容”转变为“产品”;第四,传媒产业体制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在这一部分最后,作者论述了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和对传媒业的影响。教材有大篇幅的论述,我们要把握两个核心名词:大数据、智能化媒体。 ②如何传播(第2-3章)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 彭兰 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 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 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 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 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 1。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 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 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 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作为媒介融合中枢的互联网 1。技术融合: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 2.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媒体合作互动、融合性产品 3.平台融合: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先合后分 4.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和平台融合的结果,Zaker 5。机构融合:最高层次,体制性条件 四、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化是未来网络传播乃至整个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并且发展到极致,那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传播。手机网和互联网之间的界限也会因此而模糊。这是由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化的终端所导致的。

《网络传播概论》读后感

《网络传播概论》读书报告 内容提要 《网络传播概论》是我国在网络传播方面出版较早且影响力大的一部教学基础教材,其紧随当前媒体的智能化发展潮流,从专业的角度并结合具体案例,以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方法深入浅出介绍了当前信息时代社会多元化发展背景下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及其创新思维。它立足于新媒体智能化研究和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向新媒体领域的渗透态势,阐述网络传播内在规律,探索网络传播过程中各种内在的影响因素。作者站在网络发展的前沿,以全新的视野分析介绍了网络传播的一些新现象、当前网络发展的新手段等,指出了当前网络研究的新思维。 一、作者简介 《网络传播概论》的作者是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兼有计算机与新闻传播学专业双重学科背景,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传播的教学与研究,对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过程有着透彻的理解,参与过大量的网络传播实践研讨,是我国*早从事网络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先后出版《中国网络媒体的**个十年》《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数字媒体传播概论》《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等10余部专著或教材。 二、作品绪论 《网络传播概论》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第四版立足智能化媒体时代,密切关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向媒体领域的渗透,分析网络传播的内在规律,研究网络传播的各种潜在影响,对网络传播中的新现象、新手段与新思维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重点补充数据新闻与可视化传播、社会化媒体应用等新内容。与前三版相比,第四版在结构上也有大的调整,不再沿用原来将网络传播实务与网络传播理论分为上下两编的思路。作者认为,在今天的互联网中,理论与实务问题是相互融合的,在结构上去除理论与实务内容之间的界限,可以获得认识上更大的自由。

《网络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传媒学院的学生未来将担负着利用各种媒介进行传播工作的任务,互联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在学生未来的工作乃至生活中都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通过开设此门课程,可能帮助学生们了解互网络传播的基本特点,网络传播对现代传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看待和利用这些影响。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网络环境中的新传播现象 1.1网络传播中接近权与话语权的变化 1.2网络传播中把关人与议题设置的变化 课程目标2:网络舆情管理与网络道德自律 2.1网络舆情管理 2.2网络道德自律 课程目标3:网络媒介新格局与新经济现象 3. 1网络媒介新格局 3. 2网络经济新现象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网络传播发展历程与现状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网络传播的流变 3.教学内容:流行的网络传播方式 4.教学方法:案例法 5.教学评价:未发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 第二章网络环境中的新传播现象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网络传播中接近权与话语权的变化 3.教学内容:网络传播中把关人与议题设置的变化 4.教学方法:案例法 5.教学评价:未发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 第三章自媒体与自媒体人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自媒体与网络公共领域

3.教学内容:自媒体人与公民新闻 4.教学方法:案例法 5.教学评价:未发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第四章网络舆情管理与网络道德自律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网络舆情管理、 3.教学内容:网络道德自律 4.教学方法:案例法 5.教学评价:未发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第五章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产权保护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网络信息产权保护 3.教学内容: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4.教学方法:案例法 5.教学评价:未发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第六章网络媒介新格局与新经济现象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网络媒介新格局 3.教学内容:网络经济新现象 4.教学方法:案例法 5.教学评价:未发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第七章网络传播中的文化现象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网络文化与亚文化现象 3.教学内容:网络传播符号与“网红”现象 4.教学方法:案例法 5.教学评价:未发现学生无法理解的知识点第八章网络时代的文化传承与数字鸿沟 1.教学目标:掌握相关知识 2.教学重难点:数字鸿沟与网络命运共同体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章知识点整理

目录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2)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2) 第二节连接的演进 (3) 第三节自进化:网络媒体的演变 (5) 第四节大变局:网络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7) 第五节重定向互联网的未来走向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9)

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1)硬件A. 若干台计算机; B. 相关的通信设备; C. 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 (2)软件 A. 网络通信系统实现节点间的数据通信,是网络技术的核心和基础。 B.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 C. 网络应用系统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广域网和局域网 A. 局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公里以内,传输速率相对较高。主要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 B. 广域网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甚至可达到几万公里。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主要是公用数据通信网。 (2)有线网路和无线网络 A. 有线网络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B. 无线网络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3.网络协议 (1)协议(Protocol)是计算机网络中为实现实体(各种应用程序、文件传送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及终端等之间的通信所制定的规则的集合。 (2)现在所用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一套协议的集合,用于定义设备连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通俗地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3)IP地址分为两类: A. 一类是静态地址,即电脑的IP地址是固定不变的,在网上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一定要采用静态地址; B. 一类是动态地址,就是每一次登录后的地址都可能不一样,例如我们家庭中电脑上网,通常都是被分配动态地址。 4.网络互联技术 (1)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 (2)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衡量网络接入技术的一种重要指标就是带宽,即传输通道的传输能力。

网络传播概论2021年10月真题006381

网络传播概论2021年10月真题006381 1. 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A. 自我传播 B. 狭义的人际传播 C. 群体传播 D. 广义的人际传播 2. 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A. 人际传播 B. 群体传播 C. 组织传播 D. 大众传播 3. 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A. 实地调查法 B. 内容分析法 C. 控制实验法 D. 个案研究法 4. “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A. 拉斯韦尔 B. 卢因

C. 拉扎斯菲尔德 D. 霍夫兰 5. 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A. 德福勒模式 B. 申农一韦弗模式 C. 马莱茨克模式 D. 奥斯古德一施拉姆模式 6. 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A. 噪音 B. 信号 C. 反馈 D. 信道 7. “你认为本市报纸和电视的新闻是否及时?”这种提问违反了问卷设计的() A. 合理性原则 B. 艺术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D. 准确性原则

8. 内容分析法的操作程序由若干步骤组成,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A. 制定分类标准 B. 实施统计分析 C. 确定分析单元 D. 抽取分析样本 9. 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 有 A. 信息功能 B. 文化功能 C. 娱乐功能 D. 协调功能 10. 麦奎尔在分析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时增加了一种功能,艮女) A. 娱乐功能 B. 信息功能 C. 动员功能 D. 整合功能 11.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A. “天赋人权”

4网络新闻内容提要与超链接

网络新闻内容提要与超链接 网络新闻内容提要的撰写 一、网络新闻提要改写的重要性 在采写和编辑网络新闻的时候, 心中要有读者, 了解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调查显示, 网络读者倾向于浮光掠影。他们在阅读的时候, 不像电视观众那样被动, 网络读者是主动的。它们是在猎取信息, 而不是被灌输信息。 因此,网络新闻提要一般会直接从正文中摘取提要放在标题的下面, 以示其重要,如11 月14 日新浪网的专题:胡锦涛明日访问越南繁忙行程展示影响力(标题)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5 日前往越南进行国事访问, 并将出席在河内举行的第14 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详细]亚太经合组织河内会议四大看点(标题)在亚太地区经贸合作日益加强、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止, 非传统安全因素日益增多的大背景下召开的河内会议, 具有四大看点。[详细]网络新闻提要相当于传统新闻的导语,要在读者心中激发一种悬念或“为什么”的问题, 诱惑读者往下读。因此网络新闻提要大都是传统新闻导语直接放在标题下的结果, 虽然报纸也有提要, 但为了避免与导语重复, 常以“编者按”形式代替。 二、网络受众阅读新闻的特点 网络新闻写作要把握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与行为方式特征,网络新闻传播,拥有高速度、多媒体、交互性、数据库等诸多传统媒体未曾具有的信息传播上的性能优势,也存在诸如网络信息接收终端的物理特性所导致的屏幕的光刺激、页面第一视觉区域的有限、上网费用的消耗等各种阻碍信息传播的局限因素。 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下列特征:一是快速获取最新信息,网络新闻的受众,需要快速了解自己生存环境发生的最新变化,目前以计算机上网和手机新闻订阅作为主流信息接收模式的受众群,通过网络高速获取最新信息是他们的普遍需求;二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交互性信息传播的特性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受众因此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欲望更加强烈,并且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自己最需要的信息;三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 根据受众的特点,网络新闻编辑要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网上阅读新闻的主要方式为扫描式阅读,要保证读者能够准确、清晰地捕捉新闻内容,写作时就要做到:将重要新闻要素用最清晰的文字方式合理排列并加以描述,写作时需要特别注意:突显关键词语,避免强调整个句子或段落,因为扫描状态中的眼睛一次只能掠视两三个词;用一个段落描述一个主要内容,增强读者是跳跃着的注意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