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

教师考试必备简答题

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综合实践活动的容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育学

1.简述赞可夫提出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原则;

高速度原则;

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

理解学习过程原则;

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

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3.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b.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c.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a.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c.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地教育容

d.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5.简述20世纪主要的教育学流派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6.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b.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c.教育学研究式的多样化

d.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e.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f.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7.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容的取舍

e.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f.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8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9.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容、方法与手段;

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Word 文档

e.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对策

a.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师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

b.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容和方法,同时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

c.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

d.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扬长避短,从而获得身心协调、统一的发展。

e.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选择适宜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1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2.建立学制的依据有哪些?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经济制度;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人口发展状况;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3.简述素质教育的涵。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14.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师生关系

15.试述现代学生观。

A.学生是发展着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的人;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B.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C.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主体。

16.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17.旧中国的学制沿革

1902年“壬寅学制”,虽然正式公布,但未实行。

1903年“癸卯学制”,第一部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标志。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蔡元培修订并颁布,第一次男女同校,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1922年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18.教师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特色)

“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者角色;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19.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性;

20.教师的职业素养

A.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B.教师的知识素养

Word 文档

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条件性知识);丰富的实践知识。

C.教师的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较高的教育机智)D.职业心理健康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21.教师如何热爱学生?

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要全面关怀学生;要关爱全体学生;

理解和宽容学生;解放学生;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2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师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跨校合作、专家指导、政府教育部门和教研机构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和交流活动等。

23.简述教师专业化的实现途径

A.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与保障

加强教师教育;制定法律法规;提供经济保障;

B.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善于学习、恒与研究、勤与反思、勇于实践。

24.简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A.教师方面

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发扬教育民主;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B.学生方面

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教师。

C.环境方面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的学习。

25.简述我国新(理想)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人际关系:尊师爱生

社会关系:民主平等

教育关系:教学相长心理关系:心理相容

26.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7.新课程结构的容。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8.简述泰勒的目标模式中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

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怎样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

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实现(课程评价)

29.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学区的特征;学校的特征;校外环境

30.简述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搜集信息;组织材料;分析材料;报告结果。

3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发展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33.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34.我国目前中小学主要的教学原则

Word 文档

思想性(教育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巩固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发展性原则)。

35.简述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以陶冶情操为主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36.简述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特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

学生年龄特征;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38.教师应如何备课

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2,下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39.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40.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容准确、教学结构合理、

教学方法适当、讲究教学艺术、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1.简述布置作业的要求

作业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需求;

分量适宜、难以适度;

作业形式多样,具有多选性;

要求明确,规定作业完成时间;

作业反馈清晰、及时;

作业要具有典型性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思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4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43.简述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4.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

导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45.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开展社区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德育基地;

创办业余党校。

46.简述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Word 文档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47.简述班集体的特征

明确的共同目标;

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力的领导集体;

共同的生活准则,健全的规章制度;

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

48.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9.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

有效的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协调校外各种教育力量;

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建立学生档案;

操行评定。

50.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选择研究课题;教育文献的检索与综述;制定研究计划;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

心理学

1.简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

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技法:头脑风暴法、系统探求法、联想类别法、组合创新法、对立思考法、转化思考法、检查单法。

2. 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3.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的大门;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4.科学概念的掌握应注意的方面

以感性材料作为掌握概念的基础;

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提供概念例,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适当运用比较;突出有关特征,控制好无关特征的数量和强度,正确而充分的利用变式;

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明确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际中。

5.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6.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学生行为的目的性,减少其行为的盲目性;

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制能力;

组织实践活动,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学生的意志,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发挥教师、班集体和榜样的模作用,给予必要的纪律

Word 文档

约束;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7.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强化;

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8.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遗传与营养、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

社会实践、主观努力。

9.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此施教;

在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0.根据气质类型怎么做好教学工作?

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针对学生的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进行气质的自我分析、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气质品质;

特别重视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

组建学生干部队伍时,应考虑学生的气质类型。

11.简述学生优良性格的培养

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作用;

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

学校教育因素。

教育心理学

1.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客体永久性”的形成;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

前运算阶段(2-7岁):早期的信号功能;自我中心化;不可逆计算;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不合逻辑的推理;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自我中心化;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

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类比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反思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

3.简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基本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1-1.5岁),发展任务: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发展任务:培养自主性;主动感对疚感(4-5岁),发展任务:培养主动性;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发展任务:培养勤奋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发展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4.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习形式:接受学习是主要形式;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过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习容:以系统学习人类的间接知识经验为主,具有间接性;

学习目标:具有全面性;

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5.简述斯金纳的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照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采用连续接近法。

程序教学的原则:

小步子原则、积极反应原则、自定步调原则、及时反

Word 文档

馈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6.学生中心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五个阶段

确定帮助的情景;探索问题;形成见识;计划和抉择;整合。

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是:真实或真诚;尊重、关注和接纳;移情性理解。

7.简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把人经历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因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况、外界因素。能力是稳定-在-不可控;努力程度是不稳定-在-可控;工作难度是稳定-外在-不可控;运气是不稳定-外在-不可控;身心状况是不稳定-在-不可控;外界环境是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因素。

8.学习动机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设置合适的目标;有效地运用表扬;

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表达明确的期望;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提供准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9.学习动机的培养

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受;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培养对学生的兴趣;

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10.简述学习策略的种类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

11.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主体性原则、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

12.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学习材料的特点;

原有的认知结构;

对学习情境的理解;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定势);

学习策略的水平;

智力与能力:

教师的指导;

13.简述如何有效的进行知识概括

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正确运用变式;

科学的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4.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的效果

明确记忆目的;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有效运用记忆术;

适当过度学习;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5.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准确地示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6.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1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也会影响问题解决。

18.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19.简述创造性的培养方法

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创设有力的社会环境;

Word 文档

培养创造型的教师队伍。

20.简述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他采用“道德两难法”进行研究,最典型是“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他将道德水平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的到的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21.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式

有效的说服(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给予适当的奖励;

22.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策略

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

讲究谈话艺术,提高道德认知;

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注重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23.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对教师的期望。

24.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做好课堂监控;

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25.课堂行为的矫正

预防、非言语暗示、表扬、言语提醒、有意忽视、转移注意。

26.心理健康的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

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

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27.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在学科教学

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小组辅导。

28.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

学校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与家长合作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加强学习;躬身实践;树立榜样;

学会反思;努力做到“慎独”。

2.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

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

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3.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畴

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荣誉。

4.08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在要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育政策法规解读

1.教育法规的功能

规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强制功能。

2.教育法规的作用

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保障作用。

3.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

有损害事实;

损害行为必须违法;

行为人主观有错;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Word 文档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领导;

自觉增强法律意识;

认真贯彻党和的方针政策;

具体容如下:教师要模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

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5.教师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表现特征

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入学权;参加考试的权利;随意开除学生。

侵犯学生的人身权: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姓名肖像权、名誉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隐私权。

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侵犯学生的著作权;

不作为违法侵权。

6.预防教师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加强学校的规管理;

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考50道

简答题必考50道 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过程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近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依法治教(义务教育的产生 (2)建立了完善的学制 (3)班级授课制度产生 (4)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3、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 (1)重视幼小衔接 (2)普及和延长义务教育 (3)普通与职业教育双軌 (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教育向终身化发展 (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4、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6、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为谁服务(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目的)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影响(人オ、興论、民主) 7、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決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8、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隐形的教育力量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9、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況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0、义务教育的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1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12、教育目的理论 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 观点: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 观点: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 个人的价值。 13、教师的情感智力与品质 (1)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 (2)心中要有爱 (3)做自律的榜样 (4)有热心和幽默感 (5)有可信任感 14、教师的知识结构 (1)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 (2)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3)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师考试简答题(共81题)

教师考试简答题(共81题) 1.简述20世纪以后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要点速记:全民多现身。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择。(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4(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 5(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每天积累一点点,一起来遇见更好的自己(^ω^)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要点速记:目内方育。 7.简述教育对文化开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点速记:两传选新再创造。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开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开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开展)个性(开展个性),总之要开展。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育学 1.近代社会教育特点:公义世法 2.简述赞可夫提出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原则;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全民多现身+全信科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 技能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5.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 ●文字的产生 ●国家机器的产生 6.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现代学制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教育学发展阶段:萌芽、独立、多元化、现代化 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

《我们怎样思维》《明日之学校》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 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9.简述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10.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1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需要的人才;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不起决定作用。 1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 答案) 答:课程是指学校规定的一定学科或学科组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1.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旨在培养人类社会中的人。 2.教育活动具有目的性、实践性、双边性、三要素和多功能等特点。 3.教育学是一门科学,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 4.教师研究教育学可以担负历史使命,掌握科学和艺术,理解职业和规律,提高效果和进行改革。 5.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育与教育对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6.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注重开发人的潜能。 7.义务教育是国家规定的国民基础教育,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 8.教育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但受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的制约。

9.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教师工作的形式和本质,通过教书传授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各种心理品质。 10.教师劳动的性质是复杂而繁重的培养人的脑力劳动。 11.教师的素质结构和修养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及其修养、文化素质及其修养、教育能力及其修养和教育机智。 12.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师生关系的内容包括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和教学相长。 13.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4.课程是学校规定的一定学科或学科组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答: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思想观念,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同时,思想品德教育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塑造,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答:心理现象是指人类在心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它可以分为感觉和思维两类。感觉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器官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0道

1.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 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 简述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 (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 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 (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 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8.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9.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生。 10. 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1. 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附答案) 1.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是公义世法。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是公正和平等的,同时也应该遵循国家法律和道德规范。 2.___提出了五条教学原则,包括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原则、理解研究过程原则和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包括全民多现身、全信科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具有科学性。 4.研究和研究教育学对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都有利。

5.学校的产生条件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脑力劳动与 体力劳动相分离、文字的产生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6.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包括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 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以及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独立、多元化和现代化阶段。 8.___的著作包括《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我们怎样思维》和《明日之学校》。他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教育从做中学。他提出了五步探究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和结论。 9.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研究问题领域的扩大、研究 学科基础的扩展、研究范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分化与综合、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以及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

1.教师职业道德情感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答:(一)职业正义感;(二)职业责任感;(三)职业义务感;(四)职业良心感;(五)职业荣誉感;(六)职业幸福感。 1.如何正确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答:1)树立远大的职业道德理想;2)掌握正确的职业道德知识;3)陶冶真诚的职业道德情感;4)磨练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5)确立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6)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 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答:(一)坚持知行统一;(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努力做到“慎独”;(四)学习先进人物。 3.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要方式。答:(一)社会舆论;(二)内心信念;(三)传统习惯。 4.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中锐意创新的基本要求。答:(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二)努力丰富自己的创造力;(三)积极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学;(四)博采兼纳相关知识。 5.简述为人师表的基本道德要求。答:(一)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讲文明讲礼貌;(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三)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6.简述为人师表规范确立的依据。答:(一)为人师表是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对教师整体素质和行为趋向的客观要求,是教师言教与身教的统一;(二)为人师表是由我国教育的任务决定的;(三)为人师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 7.简述严谨治学的基本道德要求。答:(一)树立优良的学风,不断学习新知识;(二)刻苦钻研业务;(三)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8.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中爱岗敬业规范确据立的依。答:(一)爱岗敬业是祖国和人民对教师事业提出的根本要求;(二)爱岗敬业是教师履行职责的自觉性和承担使命的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三)爱岗敬业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四)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其他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9.简述教师职业劳动的社会价值。答:(一)教师职业劳动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科学文化的桥梁;(二)教师职业劳动可以为社会造就人才;(三)教师职业劳动实现了科学的再生产;(四)教师职业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自我完善。 10.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答:(一)动力功能;(二)调节功能;(三)评价功能。 11.为什么说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答:(一)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三)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决定了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的构成要素。答:(一)教书育人;(二)为人师表;三)献身教育。 13.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地位 和作用。答:(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基 本原则是不同社会教师职业道德相区 别的根本标志;(二)教师职业道德的 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核 心;(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一根红线。 14.简述依法执教规范确立的依 据。答:(一)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 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二)依法执 教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教师职业的 必然要求;(三)依法执教是教师自身 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 15.简述廉洁从教规范确立的依据。答: (一)廉洁从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点 和我国教育事业的性质决定的;(二) 廉洁从教是教师奉献精神的具体体 现;(三)廉洁从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16.简述教师热爱学生道德规范 的基本要求。答:(一)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工整对待学 生,搞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二)对 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三)保护 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 健康发展。 17.简述教师尊重家长规范确立的依 据。答:(一)尊重家长是由教师与家 长之间的关系特点所决定的;(二)尊 重家长是为学生建立良好和谐成长环 境的需要;(三)尊重家长是化解教师 与学生家长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合 作关系的重要途径。 18.简述尊重家长规范的基本道德要 求。答:(一)主动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二)尊重家长,不挫伤家长的感情; (三)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四)保 持与家长在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上的 一致;(五)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自己 的家长;(六)教师要防止与家长交往 的庸俗化。 19.简述爱岗敬业规范的基本道德要 求。答:(一)热爱教育、热爱学校; (二)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 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三)认真备 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 (四)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 想和言论。 20.教师职业为什么需要高尚的道德? 答:(一)社会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 的职业道德;(二)教育改革需要教师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三)素质教育 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四) 生产力发展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 道德;(五)新技术革命需要教师具有 高尚的职业道德;六)精神文明建设 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七) 社会转型需要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 德;(八)社会民众需要教师具有高尚 的职业道德; 2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答: (一)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二)教师职业 道德基本原则的构成要素三)教师职 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 2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答:(一)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二) 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三)对社会 文明的示范功能;四)对教师修养的 引导功能。 23.简述教师依法执教的基本道德要 求。答:(一)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宣传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正 确的政治方向;二)贯彻和拥护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 领;(三)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 策;(四)要知法、懂法、守法,自觉 增强法律意识。 24.简述教师廉洁从教的基本道德要 求。答:(一)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发扬奉献精神;(三)不利用职 业之便谋取私利;(四)自觉抵制社会 不良风气的影响。 25.简述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道德要 求。答:(一)关心集体,服从领导; (二)谦虚谨慎,尊重同志;(三)相 互学习,相互帮助;(四)积极维护学 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26.简述教师热爱学生规范确立的依 据。答:(一)热爱学生是教师教书育 人的重要前提;(二)热爱学生是教师 忠诚于教育事业的重要表现;(三)热 爱学生是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 量源泉。 27.依法执教: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 中,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依法行使 权力,自觉履行义务,逐步使教育教 学工作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它是依 法治教方略在教师工作中的具体体 现,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依法执 教有以下特点:1、执教主体的特定性 2、执教依据的专门性 3、执教性质的 特殊性4、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性。 28.当代教师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我 国教育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2、公民 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3、教师法律素 质的亟待提高4、教师以德执教的必 然要求5、教师依法维权的迫切需要 29.教育法的特点:1、教育法是一种有 关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2、是由国家 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3、是统治阶 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体现4、是以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5、是 教育客观规律法定化了的行为规范 30.教育法律规则的类别:1、授权性规 则和义务性规则(按教育法律规则调 整方式的不同进行的分类)2、强制性 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按教育法律规则 强制性程度的不同进行的分类)3、确 定性规则、委托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按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的 不同进行的分类) 31.教育法律关系的结构:是由教育法 律关系的主体、内容(权利和义务)、 客体所构成的。三个要素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作为教育法律 关系主体一般必须同时具备法律规定 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少数情况 下至少也应具备权利能力。 32.教育法产生和发展(影响因素)的 历史启示:1、教育和法律两种社会现 象职能的交互作用是推动教育法产生 和发展的基本前提2、教育权的社会 化、国家化是教育法产生和发展的根 本原因3、科技的发展是教育法产生 和发展的直接动因4、现代教育普及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顿 1.国内小学教育获得成绩有哪些? (1)小学教育普及率稳步上升;(2)全面推动素质教育;(3)教师队伍建设日 趋完善;(4)办学体制走向多元化;(5)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重要因素 (1)遗传,遗传是人身心发展前提,为人发展提供了也许性,但不能决定人 发展。(2)环境,环境是使遗传提供也许性变成现实条件,但不决定人发展。 (3)教育,教育对人发展起着主导和增进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个体主 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内在动力,也是增进个体发展从潜在也许状态转 向现实状态决定性因素。 3.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备顺序性,因而教育要循序渐进地增进学生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具备阶段性,因而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在教育内容与办 法上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3)个体身心发展具备不平衡性,因而规定教育要抓住核心期。(4)个体身心发展具备互补性,因而教育 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5)个体身心发展具备个别差别性,因而教育要适 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个别差别性,做到因材施教。 4.小学教师专业原则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积极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教育,增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高兴成长。 (2)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备职业抱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指引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 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构造,提高文化素养;具备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典范。 5.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重要特性体现为:客体永久、延迟模仿、积极反映、问题解决。 (2)前运算阶段(2-7岁)重要特性体现为:浮现符号、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3)详细运算阶段(7-12岁)重要特性体现为:守恒、去中心、思维可逆。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重要特性体现为:抽象、推理、假设、反思。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毕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详细发展任务和 存在心理社会危机,详细如下: (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随着教育的日益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为大家提供100个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简答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教师资格证是什么? 答: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是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2、教师资格证考试有哪些科目? 答: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不同学段和学科的考试科目略有不同。 3、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是多久? 答: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持证人应在五年内完成规定的注册程序,以保持其有效性。 4、哪些人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答: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符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

准,符合所申请学科要求的教育学历条件,并具有相应资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5、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流程是什么? 答:考生应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进行报名,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个人照片、选择考试科目等。报名成功后,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6、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答: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科目的考试,否则需重新报名参加考试。 7、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是什么? 答:面试流程包括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等环节。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面试地点,进行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等环节,最后进行试讲和答辩。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一、什么是小学教师资格证? 小学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它是由国家颁发的,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简答必备简答题

教育学考前必背简答100题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 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2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 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 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1、各种研究方式方法的实施步骤 (1)查找文献资料; (2)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3)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4)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5)撰写研究报告。 2、简述行动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3)教学与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环性。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整理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传播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创造功能。 4、遗传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遗传为人类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 (2)遗传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有主观能动性。 6、学校教育的独特作用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和即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德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8、影响学制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经济)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政治) (3)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人口) (4)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学生)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本国历史+外国经验)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汇总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法律法规简答题汇总 一、简答题 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旳适龄小朋友、少年就业是怎样规定旳? 答:严禁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旳适龄小朋友、少年就业。 2、义务教育法对实行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怎样规定旳? 答:实行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旳财政拨款旳增长比例,是怎样规定旳? 答:国家用于义务教育旳财政拨款旳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常常性收入旳增长比例, 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行义务教育旳经费有何特殊规定? 答: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行义务教育旳经费,予以补助。 5、义务教育法对多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怎样规定旳? 答:国家鼓励多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小朋友、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旳主体责任是怎样规定旳? 答: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小朋友、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旳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怎样规定旳? 答:凡年满六周岁旳小朋友,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旳义务教育;条件不具有旳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怎样规定旳? 答:学校应当使用全国通用旳一般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旳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

旳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旳义务教育共几种阶段?都是什么? 答: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旳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旳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答: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旳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旳,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予以行政处分或者辞退处理? 答:(1)故意不完毕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导致损失旳;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旳; (3)品行不良、欺侮学生,影响恶劣旳。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答: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旳根据? 答: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旳需要和小朋友、少年身心发展旳状况,确定义务教育旳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小朋友、少年就近入学? 答: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旳小朋友、少年举行特殊教育学校(班)?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产生供应了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别,为学校供应了特地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2 )文字的产生和传达文化的工具达到了必然水平。 (3 )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张开供应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足的教育内容。 (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特地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2 )等级性:不同样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样。 (3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4 )刻板性:授课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少灵便性。 (5 )道统性:教育反响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 )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统(桶)象。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 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盛行。 ( 2 )初等义务教育的宽泛推行(德国最早)。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别)。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 4 、简述20 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1 )教育的平生化(保罗·朗格朗“平生教育之父” )。 (2 )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3 )教育的民主化(同样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 (4 )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一致性的否定)。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教育的个性化、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不同样版本教材表现不同样,做多项选择题时候注意变通)。 记忆技巧:全、民、多、现< 献 > 、身;个(各)国全信科学。 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此种类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 (1 )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见解,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 个要素。认为教育对国家牢固、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 )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但其中“无类”是有关于贵族而言的, 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基层的劳动人民。 (3 )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经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满人格为教育的首要 目的。 (4 )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 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道德为规范要求。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一、当代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1、教育终生化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技术当代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民主化 二、社会经济制度(生产力)对教育制约 1、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 2、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结构改变 3、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与伎俩 4、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 三、教育对社会经济促进作用(两个再生产一个创新)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基本路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一个主要伎俩 四、教育文化功效 1、传承选择融合创新 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阐述】

(1)次序性:循序渐进; (2)阶段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阶段年纪特征和主要矛盾; (3)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互补性:长善救失。 六、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 1、学校教育是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活动 2、学校教育是经过专门训练老师来进行,相对而言效果很好 3、学校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各种原因 七、学校教育在影响人发展上独特功效(个性、加速、社会、两时)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备加速个体发展特殊功效(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具备延时和即时价值 4、学校具备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功效 八、教育目标层次 1、教育目标—国家 2、培养目标—学校 3、课程目标- 学科 5、教学目标—教师

九、教育目标功效 1、激励 2、调控 3、选择 4、导向 5、评价 十、中国教育目标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坚持全方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思想我国教育目标根本路径 5、重视提升全民族素质 十一、素质教育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方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教育 十二、全方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 1、德育是实施各育思想基础,为其余各育起着确保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 2、智育是其余各育知识和智力基础,其余各育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 3、体育为各育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确保; 4、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详细应用与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发展和提升。所以德体美劳 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基本教育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方面发展

2023年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简答题 1.在新课程实行中怎样培养学生旳问题意识?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2)教学平等,学生是学习旳主体。 (3)改善教学措施,重视知识旳应用。 (4)合适增长试验课且竭力上好试验课。 (5)重视课堂提问,指导提问措施。 (6)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重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现代教育制度旳发展趋势是什么? 现代教育制度旳发展趋势包括如下六点。 (1)加强学前教育,并注视与小学教育制度旳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一般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旳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旳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旳界线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助于国际交流。 3.运用变式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错误? 在运用变式时,假如变式不充足,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轻易发生错误。一种状况

是把一类事物或某些事物所共有旳特性看做本质特性。另一种状况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长或减少事物旳本质特性,在识别事物或进行归类时,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即把应当包括旳对象未包括进去或把不应当包括旳对象包括了进来。 4.简述心智技能形成旳阶段? (1)原型定向:即理解心智活动旳实践模式,从而使主体懂得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毕,明确活动旳方向。 (2)原型操作:是根据心智技能旳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旳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旳操作方式付诸实行。 (3)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旳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旳、外显旳、展开旳形式变成观念旳、内潜旳、简缩旳形式旳过程。 5.课旳类型和构造是什么? (1)课旳类型是指完毕教学任务旳多少而划分旳课旳种类。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课,即指在一节课内,重要完毕一种教学任务旳课;另一类是综合课,是在一节课中完毕两种以上教学任务旳课。 (2)课旳构造是指课旳基本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旳次序和时间分派。一般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五个部分。综合课包括以上构成部分,单一课重要根据详细旳教学任务而确定。

教师招聘考试考前必背简答题72条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1.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 (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2.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2)在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性格;(3)家长与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建立优良学生集体,形成良好班风与校风,提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5)注意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性格培养。 3.简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合理地没计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目然; (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4.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答: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师德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起保证和推动作用,使教师保持良好的从业心态;(2)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是直接的示范,对于养成良好品德处于关键时期的小学生来说,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因素;(3)师德修养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5.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简述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1)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简述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以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可分为分析思维和直觉思维;(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6.简述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 (1)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3)班集体的管理者;(4)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5)学生成长的合作者;(6)教学的研究者。 1.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2.教师如何备好课? 教师备好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