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一、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有“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以及“法学研究的规范化”三大部分内容,朱苏力教授将其写作发表的一些法学论文收入各个部分,研究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现实情况、我国的司法制度以及我国法学研究的规范化(包括学术批评和法学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蕴藏了许多法理学和哲学思考。本书在二十一年后的今天,当我拿起这本书,读起来毫无陈旧与过时之感,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二、我的感悟

(一)关于打破框架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从未意识到自己实际上被限定在了传统定义的框架之中,将教科书上关于法律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没有认识到这是站在政治学的视角对法律下的定义。在阅读本书之后,才发现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法律的话,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实际,从而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我在看书的过程中脑海里冒出“打破框架”这四个字,意识到自己从前太过于局限在框架或者所谓标准的定义之中,未曾想到定义的由来是什么,学者之所以下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是什么,一篇学术文章的角度、思路、方法以及论证方式又是什么。朱苏力教授在本书中也提到“所谓结论,按照matz的定理,就是你懒得继续思考下去的地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结论并不重要,结论只是人们为了退出某一具体研究时一个比较有效又体面的战术或策略。”因此,对于一个问题来说,如果没有最后的结论,就可以继续争论下去,这大概是学术的魅力所在。

(二)关于习惯和惯例

本书开篇第一编“变法与法治”,展示了作者贯通全文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的时候应当考虑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之所以要对其引起重视,原因在于这些习惯和惯例有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惯性,在法律并不能规定一切事物的情况下,习惯和惯例能够充分发挥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正如朱苏力教授书中所言,真正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与通行的习惯和惯例相一致或者相近的规定。如果一部法律只能够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实施的话,那么即使该部法律的内容非常公正,其也是注定会失败的。

(三)关于地方性知识

朱苏力教授运用吉尔茨关于任何法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观点,把西方的现代法制和中国的本土情境这两种制度或观念之间的差别转化为两种知识的趋别,而对于知识来说并不存在优劣高低之分。正如书中所言,外国的法治传统以及大部分的法律制度是在其市场经济的发生过程中逐步演化变革形成的。外国法

治有它自身的根源,借鉴外国法治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我国的法治建设中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国的法治其实也有我们自己的本土资源,因此,应当利用自己的本土资源来演化创造出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法治。

(四)关于人民的创造性

人民富有创造力,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仅从民主价值角度来谈,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民本来就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朱苏力教授在本书中提到“每个个人(包括历史上的个人——因此要珍重传统留下的知识)都拥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或无法拥有的、具体的知识”。因此,应当充分利用每个人的力量来创造出我国的法治,依靠人民的集体智慧,而不是只依靠几位熟悉法理或西方法律的学者、专家的统筹和规划。个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将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集成在一起就会相互作用、相互碰撞,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才能够创造如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诸多成就。

(五)关于时间

时间是什么?人们利用自然把时间划分成春、夏、秋、冬以及日、月、年,使其似乎有了起点和终点。可是时间流逝又是什么,是我们人类自己把这段出生、成长直至老去的旅程称作时间,还是正是由于时间的存在我们才出生、成长直至老去?这其中孰因孰果?在我的理解中,时间就像一条无法分割出一个截然段落的永不停止的大河,不存在循环往复,就如同生物DNA结构一样呈螺旋状态并一直不停地向前流走。朱苏力教授在《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一文中提到“中国现代法治的建立和形成最需要的也许是时间……而时间是超出任何个人或一些人的能力的,是‘上帝’的事业”,尽管对于时间本身来说可能并不具备某种神力,但是对于世间其他事物来说,包括做学问,包括搞经济建设,包括积攒资本,时间是累积各种资源的基础所在。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言,其作为学者的责任,“只是在中国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注重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在创造、累积资源”。

(六)关于法律回避

在当代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众多私了现象,这些现象表明人们对这种强把多元统一的方式作为一元方式从而来逃避法律。朱苏力教授在“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一文中提出:所谓私了并不是不知法(国家正式法),而正是在知法后对国家正式法的规避;规避至少对于当事人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在规避中,国家正式法并不是不起作用,但其作用的结果却可能和其规范取向不同甚至相反。从上述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正式的法律法规和民间法在文化上的阻隔,最终将会危及国家正式法律法规的实施,因为反复的、经常的法律规避很可能会常常发生,从而形成与正式法相抗衡的亚文化。基于这一点,朱苏力教授在“再论法律规避”一文中再次提出,在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发生冲突时,不能公式化地强调以国家法来同化民间法,而是应当寻求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的相互妥协和合作,并对法学家沟通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打破这种文化的隔阻寄予了厚望。因此,法学家不仅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还要对法制现代化的方案和理论进行深

刻反思。

(七)关于正式法律制度的运作

在“秋菊的困惑和山扛爷的悲剧”一文中,朱苏力教授指出我国当代正式法律的运作逻辑在某些方面与中国的社会背景脱节了。正如朱苏力教授所言,任何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的根本目的都不应当是为了确立一种威权化的思想,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调整社会关系,使人们比较协调,达到一种制度上的正义。基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界定权利和建立权利保护机制的权力应当是分散化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更多地考虑当事人的偏好,而不是依据一种令人怀疑的普遍永恒真理而加以中心化。可能对于正式的法律制度来说,其并无法理解、也没有方式去尝试理解什么是当事人想要的说法,这是针对正式的法律制度来讲的,而不是该制度中的运作者。然而针对法律制度中的绝大部分运作者来说,其实都明了当事人想要的说法大致是什么,但是仅仅因为该正式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中没有关于该说法的制度空间,因此就将该说法视为不知所谓的现代法制模式的请求。

三、小结

读完朱苏力教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我感到受益匪浅。这个世上本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对立面,它们总会有交点有联系。教授对于学术写作的视角、思维、方法以及论证方式都令我敬佩不已,他的语言逻辑让我心服口服,他对法律的认识、对现实的认识亦开阔了我的思维,使我领悟到教科书不能带来的许多知识。在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做的每件事,度過的每一刻都有用,梁文道说“用”是什么?它是你已设想好的目的。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为对法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读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本书。读这本使我受益颇多,书中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都能引起我的思考。下面我将先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作者和这本书的整体做一个介绍,然后简要概述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最后阐述我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一、作者及本书介绍 本书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其少年从军,再当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复转军人进入北大法学院,1985年读研期间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回北大法学院执教,后任北大法学院院长。先后发表多部多篇论文、书评,出版过二十多部个人专著和译著。本书可谓是近十年中国法理学界乃至法学界最具影响力,最具争议性的著作。作为学术理论著作,它深受大家喜爱。一本学术著作,尤其是法学著作,能够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在中国知识界实属罕见。 二、《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内容概要 本书成于1996年,文章均写于1995年前后,时值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因此本书主要在论证如何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法治体系。主要内容共分三篇,分别为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和法学研究的规范化。下面我将针对每一篇所讲内容对本书进行一个大致的概括。 第一篇——变法与法治 本篇开篇即指出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法治建设的难点——我国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推进的改革,改革阻力较大,这将必然导致我国法治建设之路无比艰难。但同时作者也为中国法治建设指明了一条可能的出路——依据、借助和利用本土的传统和习惯。接着作者列举了《秋菊打官司》和《被告山杠爷》这两个例子,论证了中国民间习惯和一些乡俗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在规范人民行为与维护社会稳定等面的作用。这两个例子也说明了中国当代正式的法律运作逻辑在某些方面脱离了中国的社会背景。短期内法律仍将难以取代特定地区的乡俗和习惯。紧接着作者对法律规避与法律多元化进行阐述,法律规避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法律创新的作用。最后作者谈到了市场经济对立法的启示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违法犯罪现象。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2011-1-2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治 长久以来,法治的呼声不断高涨,我们对于法治的理解多来自于西方法学经典著作中的概念和理论,还有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宣传以及一部部法律文本。而且法律教科书习惯从政治学的角度对法律定义,因此,法律被仅仅理解为,或过分强调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如果只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看待法律,法律自然是一种维护统治需要的工具,亦或者说法律一种限制。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法律,我们可以发现,法律的主要功能也许并不在于变革,而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人们的相互交往和行为,苏力在书中也指出,法律从来都是社会中的一种比较保守的力量,而不是一种变革的力量。①法律在两个方向和维度上表现出了不同的力度。而我们总是强调法律自上而下的作用,希望利用法律建立一种权威和普世的规范,使得人们按照这种要求规范自身的行为和彼此的交往,但是我们联系中国的实际,人们之间交往的第一要义往往并不是以法律作为出发点,人情和习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人员流动相对较少的农村社会,道德和名誉的作用一直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在一个熟人社会之中,这些约束往往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我们不能因为法律的影响不足而说这些交往便是不合法的。我们对于法治的构建往往多从宏观角度去把握,希望在全社会都建立一种普世的价值和单一的行动轨道,过度追求纸面的公平和威权的不可撼动。我们过度重视成文法的指引作用,而忽视了习惯和惯例的维护作用。习惯和惯例往往植根于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之中,是民众心理的一种制度化反映。并以此形成了人们行动的预期。而有时成文法的外在构建往往会破坏这些预期,会使得人们原有的相处方式得到变更,为此交易费用便会上升,即使是出于善良动机的立法,也常常引起不好的、缺乏效率的结果。②在不同的社会集团中,法律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在一个流动性较小的社会,社会预期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而在一个人口流动性较大的社会即陌生人社会之中,法律的规制作用往往较好。 还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们对于法治观念的引入往往是以西方模式作为出发点的,对于西方概念的贩卖一直是学术界比较流行的现象,而中国千百年的传统往往被忽视,甚至很多 ①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第7页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之道,非常道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是苏力教授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苏力教授对现代中国的法律发展、法治之路以及法学研究的深刻思想。全书分为三编,分别是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与法学研究的规范化。本文也将依据原著分为三部分并在最后做出总结与思考。 一、变法与法治 苏力教授在全书的第一编便提出了他在全书中最主要的观点之一,不能盲目地进行法律移植而应注重中国的本土资源。书中指出,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与转型的特殊时期,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成熟,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也尚未建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领域的变革也势必导致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必定要求和引起法律及习惯的变化,最终要求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的法制改革困难重重,法治建设之路也变得无比艰难但却势在必行。当时有许多学者的主张是借鉴西方的法治建设经验,加快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以推动我国的法治发展。这一学说在中国其实并非这一时期才提出的新学说,而是从中国迈入近代以后建设法律制度的主流学说以及主要做法。但苏力教授在书中提出了

不同的意见,他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弊端并提出了另一种更好更适合的方法——借助和利用中国本土的传统及习惯。 苏力教授指出,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法治,而是一种从总体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交易成本、促进交换发生和发展、促进财富配置最优化的规则和制度。西方的法律制度,往往是依据其本国的传统及习惯,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修改优化而来。而自清末以来,中国法律制度的变迁,大多是“变法”,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这样的法律制定颁布后,由于与中国人的习惯背离较大或没有习惯惯例的辅助,而不易甚至根本不被人们所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近代的法律现代化的努力总是失败的,很少成功。而这样的问题不仅存在于过去,在现代中国的社会中一样存在。作者以两部电影《秋菊打官司》和《被告山杠爷》为例向我们论证了这一点。 《秋菊打官司》中,秋菊的丈夫辱骂并诅咒村长“断子绝孙”,村长在愤怒之中向秋菊丈夫的下身踢了几脚。秋菊很气愤,并决定向上级告状讨个“说法”。最后村长被公安局带走拘留15天。秋菊看着远去的警车十分困惑,因为这不是她想要的“说法”。《被告山杠爷》中,山杠爷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村党支部书记,他以一种民间刑罚“游村”惩罚了一位虐待婆婆的女人,事后该女子不堪羞愧,自杀了。上级司法机关知道后,指控他非法拘禁,并逮捕了他。这两部电影中的例子虽是虚构却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之中。从法律上来说,这两个故事的结果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学102班王雅倩23号 变革中的社会终究逃脱不了文化多元所导到的种种不幸。中国法治进程也不例外。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中国是没有文艺复兴的,理性渠道的诉求习惯在中国是极少的。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赵晓力言)。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全书从变法模式的讨论提出问题----如何建设中国的法治,从而反思法律的功能,进而提出其意见。从《秋菊的困惑和山杠爷的悲剧》和《法律规避和法律多元》我们看到的是文化多元而导致的法律多元在现实中对法治进程的某种阻碍或不谐调。这种阻碍往往被人们谁为只有时间才可消除,而忽视其对这种阻力产生的原因---------其价值预设------西方法治文化优于中国本土文化。从而建立文化价值等级秩序,而这种预设不可避免地也把问题的解决可能性全交付于时间,而非人。苏力运用吉尔茨关于任何法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观点,把这两种制度或观念的差别转化为两种知识的差别;而在知识上,我们很难判断其优劣高低(赵晓力语)。从而推翻了前述之价值预设,从而提出其解决方案。在知识平面化的前提下提出两种知识的沟通“在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发生冲突时,不能公式化地强调以国家法来同化民间法,而是应当寻求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的相互妥协和合作”,并希冀中国法学家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来沟通国家制定法和民间法,从而打破这种文化的隔阻”。而从书中,我更觉得这项工作并不仅限于法学家,而更多的是靠法律实践者们,靠实践的理性完成。 正如在《法治与变法》这第一编中,苏力先生情调“思考问题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搞学术的要思索学术背景,体温作为切入问题的方式”、考虑“语境化的合理性”等等,这些字眼当中无不展现了苏力先生思考问题抓住社会背景的思路,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思考社会背景的重要性。。换句话说,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透析,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或者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然对于苏力先生的本土资源,我认为这是我们在法治建设过程彷徨阶段的一个道路选择。姚建宗教授在其一篇文章里说,西方法律的运行良好在与有其特殊的法律文化,就是信仰,而我补充的是还有传统的契约思想起了作用,因为西方的社会生活在早期就是一个上帝与人们达成的契约。无论如何他告诉我们单纯的移植西方的器物制度,根本解决不了一个国家的问题。中国近代已经证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无法成功的。那么在我们面前的首先选择是引入西方文化,但我觉得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成功,这种方法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否定,绝对行不通。 邓正来先生说我们中国仍然在文化上还没有发言权,西方的帝国主义还没有结束,虽然文化在多元化的发展,但是西方在法律体系中仍然占据主导权。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为法学做了什么,我们说的别人是否认可,在一个由别人建立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一、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有“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以及“法学研究的规范化”三大部分内容,朱苏力教授将其写作发表的一些法学论文收入各个部分,研究了我国法制建设的现实情况、我国的司法制度以及我国法学研究的规范化(包括学术批评和法学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蕴藏了许多法理学和哲学思考。本书在二十一年后的今天,当我拿起这本书,读起来毫无陈旧与过时之感,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二、我的感悟 (一)关于打破框架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从未意识到自己实际上被限定在了传统定义的框架之中,将教科书上关于法律的定义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没有认识到这是站在政治学的视角对法律下的定义。在阅读本书之后,才发现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法律的话,可能会在更大程度上贴近实际,从而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我在看书的过程中脑海里冒出“打破框架”这四个字,意识到自己从前太过于局限在框架或者所谓标准的定义之中,未曾想到定义的由来是什么,学者之所以下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是什么,一篇学术文章的角度、思路、方法以及论证方式又是什么。朱苏力教授在本书中也提到“所谓结论,按照matz的定理,就是你懒得继续思考下去的地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结论并不重要,结论只是人们为了退出某一具体研究时一个比较有效又体面的战术或策略。”因此,对于一个问题来说,如果没有最后的结论,就可以继续争论下去,这大概是学术的魅力所在。 (二)关于习惯和惯例 本书开篇第一编“变法与法治”,展示了作者贯通全文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在移植西方法律的时候应当考虑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和惯例。之所以要对其引起重视,原因在于这些习惯和惯例有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惯性,在法律并不能规定一切事物的情况下,习惯和惯例能够充分发挥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正如朱苏力教授书中所言,真正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与通行的习惯和惯例相一致或者相近的规定。如果一部法律只能够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实施的话,那么即使该部法律的内容非常公正,其也是注定会失败的。 (三)关于地方性知识 朱苏力教授运用吉尔茨关于任何法律都是一种地方性知识的观点,把西方的现代法制和中国的本土情境这两种制度或观念之间的差别转化为两种知识的趋别,而对于知识来说并不存在优劣高低之分。正如书中所言,外国的法治传统以及大部分的法律制度是在其市场经济的发生过程中逐步演化变革形成的。外国法

【读书笔记——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3000字

【读书笔记——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3000字 读书笔记《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断断续续地读了近两个月,终于将苏力老师的这本《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完了,感触良多。苏力老师在本书中从社会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主张挖掘本国“民间法”的法治资源,构建本土化的法律体系,探索有本国特色的法治之路,而且苏力老师在本书中所举的例子大多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西北等落后地方,并试图从中找出某些启发,这种从实际出发,关注相对弱势群体的精神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法律人应学习的。 这本书的名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大家可能各有各的理解,但是为了确定一个共同讨论的话域,我们必须得了解原作者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为此我特引苏力老师的原话,也只有他自己的话才能真切的表达自己想法以免我们误读他的意思。“之所以关注中国的时间,是因为就总体来说不存在普适的法治模式; 而法治是否存在于实践,在于如何做,而不是懂得如何做;

因此,法律职业共同体和法学共同体的形成又是极为重要的。关注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在实践上改进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就能促进法学的发展,法治的形成,也正式这个原因,我选择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作为本书书名。”可见为什么苏力老师选择这个书名是有考究的而不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对“本土资源”这个词并不看重。 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由当时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赵晓力作的序以及朱苏力的自序“什么是你的贡献?”组成; 其余的三个部分是正文,包括“变法与法治”,共收录了七篇文章; “司法问题研究”,三篇文章被收录; “法学研究的规范化”,共有六篇文章收录其中。 在第一部分当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一个当下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什么是你的贡献?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作者对目前中国的法治之路,对当下的法学研究和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思考,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以期成为自己的贡献。作者认为“只有关注中国的现实生活,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才是中国学者有可能作出独特学术理论贡献的必由之路。”诚哉斯言,当我们越是读万卷书,越会发现我们常常会淹没在前人博大精深的理论当中难以自拔,反而失去了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永远要有我们自己的的声音 ——中国的法治本土化之路“构建法治社会”,一直是我们不变的目标。西方的法治发展之路,远远早于 中国,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法治体系。中国的法治之路,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慢慢地,我们也有了自己完整的体系。 但是,由于中国复杂的社会现实,经济结构大转型的背景,法律中的种种“水土不服”的现象就暴露出来了。在这本书中,苏力教授用自己多年的研究,为我们解释了中国法治本土化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法。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编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研究的是中国的现状,第二编司法问题研究,关注的是中国的司法,包括制度设计及其过程,第三编是法学研究的规范化。在苏力教授的论文中,他一直在强调的是“中国”。他表明,外国的法律及其法治固然是很好的,但是作为一名法律人士,要问自己的,“你对中国的贡献是什么?” (一)变法与法治 在本书的开头,苏力教授首先提出,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变法模式”,并不符合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况。借鉴西方的历史,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并不是越激烈的法律变革越成功,相反那些温和的法律变革却取得巨大的成功。苏力教授还在文章开头,普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法律的功能”。法律的功能,就是打造一种预期,让社会成为一个稳定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一些习惯也在起着法律的作用,我们在进行法律研究时,是不能忽略这些“民间法”的影响的。我国正在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和转型时期。从他国的经验中,我们看到了“法律全面移植”的弊端。所以,在当下,我们要走法治“本土化”的道路,并且时刻注意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的“民间法”。 我国的农村地区是民间法比较盛行的地方。随着普法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民间案件也接受了法律的审判。但这时,问题来了。公正严明的司法审判,真的可以给人们想要的结果吗?从《秋菊打官司》和《被告山杠爷》这两部电影出发,苏力教授提出,由于文化习俗和历史渊源,中国的农村社会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并且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当严格的法律介入时,有时候却并没有发挥法律的真正目的——建立稳定的社会预期。在文中,苏力教授也提及有时候原告付出的代价要大于被告。 在第一编中,苏力教授还重点谈到了法律规避、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要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如何立法以及现在出现的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阵痛,都对于现行的法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新的民间法,是我们把法治和中国的本土资源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纽带。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则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则 作为一本关于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书籍,在阅读完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本书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帮助。 首先,书籍通过对于苏力法治的研究和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苏力法治的特点及其在本土资源的作用。苏力法治是一种将法治与本土资源紧密结合的治理模式,它强调的是在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苏力法治还强调了尊重本土文化和传统,发挥其在治理中的作用。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刻地了解到苏力法治如何运作,以及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其次,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其笔者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苏力法治不仅是一种治理模式,更是一种格局的转变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它强调对于本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对于文化传统的尊重。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苏力法治所传递的这种格局转变和思维方式的更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新观点和思路。例如,苏力法治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让我们反思如何将人放在社会治理和发展的中心位置。还有苏力法治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本土资源的作用。这些观点和思路都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索和思考。

综上所述,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本书是一部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的书籍。它通过对于苏力法治的研究和分析,让我们了解到苏力法治的特点及其在本土资源的作用,在其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中,让我们深刻地反思了社会治理和发展中的格局转变和思维方式的更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它提供了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索的新观点和思路,让我们在思考和探索社会治理和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深入。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感 一、出版背景与全书架构 1996年,北大教授苏力所著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以下简称法治)一书出版,至今该书已有26个年头,先后经历了三次重版(听说第四版将于不久后上线)。该书首次出版后,便引发了当时法学界的激烈讨论。不少学者都为此书做了读后感,可以看出,此书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思路是得到许多学界同仁赞赏的,但其中,夹杂着不少学术批评。据我了解,目前此书被国内许多老牌法律院校作为法学经典书籍列入法科生必读书单。可见《法治》一书作为经典著作所体现出来的时代价值、学术价值、教育价值。作为一部论文集,苏力教授在书中所提出的灵魂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论述的新颖观点,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回过头认真思考和借鉴。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中外法学理论加速融合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借鉴外来理论,立足本土现实,推动中国法治建设成为当时法学界难以回避的时代命题,苏力教授曾经为自己、为法学界、为中国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是你—中国—的贡献?需明白,要为自身所从事的事业和所处的国家做出应有贡献的前提是,我们得先弄清楚,我们到底可以在在哪些问题上做出贡献?《法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新奇,且令人饱含激情的答案。该书为我们指出了探讨中国法律社会可能产生的本土问题,以及未来法学研究所能运用的科学方法,带来了知识量的新增长。尽管苏力本人并没有在这条路上走出多远,但这本书的意义并不会因苏力教授在后续研究道路的远近而得到任何限缩,相反,苏力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本土问题的深刻关怀,反倒推动了他本人的独特贡

献的形成,也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理解和研究中国法治的特色小径,这些,恰恰彰显了《法治》一书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法治》一书总共有三编,主题分别是变法与法治、司法问题研究、法学研究的规范化。按照苏力本人对于全书结构安排的解释,首先要关注的是中国的现实,因为法律在苏力看来,并不完全是抽象的、理想化的成文发条,也不是触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社会实践与人们选择的明示结果,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为具有高度本土情怀的学者——苏力也自觉将研究目光聚焦到中国本土现实。其次是关注的是中国的司法,包括制度设计和过程,讨论涉及的议题有法律活动的专门化、抗辩制改革和言论自由。最后是中国法学研究的规范化,主要是苏力教授本人对当时法学界的研究规范——特别是引文方面的思考和批评,以及对中国法学教育的阶段性总结和反思。就此书而言,因主张重视和利用中国法治建设中的本土资源,苏力教授收获了不少诸如“复古卫道、托古改制”的守旧派评价,现在看来,大部分是由于对苏力教授书籍的误读所致。因此,为防止误读,以及尽量站在客观、全面、中肯的角度来了解和评价《法治》一书,先让我们来了解下苏力教授本人的工作经历和学术背景。 二、职场多面手与争议形象 纵观苏力教授的工作经历,先后拥有过四个职业身份,不同的工作经历为苏力教授从不同角度理解世界提供了现实基础。此外,苏力教授还有赴美留学的背景,这为他接受波斯纳、福柯等世界知名学者的理论熏陶提供了机会,使之得以成为在学术理论方面贯通中外的法学者。在我看来,苏力教授是一位饱含本土情怀、充满辩证思维的学者,在看待社会现象时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读后感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一):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确实极大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深入得思考法学学术性的问题。而在思考之后,我对有些问题依然迷茫,对于苏力先生的一些观点不免有些怀疑。 在论及“法律创新”问题的时候,文中提到:“要鼓励制度创新,而且这种创新源于人民”。而之后又提到:“制度创新会破坏法律的权威性”。这种前后看似矛盾的观点让人困扰。 恐怕苏力先生是支持“法律创新”的,但是因为现在的法制不够完善,也不太适合中国这种“熟人社会”的现况,不能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但又会担心在当时(1999)民众法律意识并不强的时候,过快的改变法律会破坏原本就薄弱的法律的权威性。“制度创新”需要进行,但是要以一种合适的步调进行,不能过快。在人民接触法律,体会法制中遇到问题后再针对性的创新,从而使得法律制度完善起来。 除此以外,提到“司法执法”与“舆论”的时候,又出现了矛盾的地方。“总体来看,司法执法必须服从舆论,因为法律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社会需要。”而又写道“服从舆论必然有损于法治建设,损害法律机构的权威性。” 这两个观点,都有些偏颇。对于前者,“满足社会需要”并不等同于“服从舆论”,因为“舆论”并不一定会导向正

义和公正,而法律应当去维护的就是这种公正与正义。“舆论”可以作为一个司法参考,但不能是一个决定司法的“更高级的法律”,因为这样就会导致“少数人利益服从多数人利益”的情况发生,这是十分不利于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就后者而言呢,“服从舆论”不一定“有损于法治建设,损害法律机构的权威性”,只要不是永远服从舆论而是有选择性的服从就可以。这种选择性,就是要依据现有法律,依据现有证据再参考舆论来分析和评断案件。 对于“法律本土化”,我是十分赞成的。不过,苏力先生说制定法律时尽量不去违背“民间法”。这个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社会多民族的复杂的现状,文化差异的明显和分歧之大是别的国家很难企及的,所谓“十里不同天,百里不同俗”,这个观点也有些摇摇欲坠了。结合“民间法”来修改法律,那在地域文化差异如此显著的中国,民间法也是多元化的,那么又要如何“兼容并包”呢?苏力先生没能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这不免有些小遗憾。 坦白说,我认为要完全顾及所有“民间法”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不得不怀疑,法律是不是必须要结合民间法?首先知道法律是作为让民众获得对于行为有种确定预期而存在的,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维护公民的权力。那么,实际上需要去根据现有中国社会的发展情况来确定公民权力的种类和范围,并且根据此去制定和修改法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摘要:与《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成书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类似,中国又一次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目前中国面对多方面的转型。本文在总结并讨论书中观点后,对中国在就地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及其在中国的特殊性进行简要说明,并由此分析法律移植及其法制的“现代化”模式在未来愈发体现的不适应,从而提出并简要阐述利用本土资源更好实现就地城市化过程中法治的功能的观点,并且以期其在功能上更好的解决未来中国的这一问题。 关键词:法制的“现代化”模式;就地城市化;本土资源;法治的功能 一. 该书书名《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正如作者朱苏力教授本人所言1,或许并不能很好的说明其内容。除去书中收录的第一篇论文《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外,其余多数文章直接讨论的更多是是法制建设本身而非法治2。当然,中国法治及其功能的实现离不开中国法制的进一步完善。 该书收录的论文多发表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这一时期中国法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同“正在或将要形成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3之间的冲突与调整共存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尽快建立起一套能够服务于新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国内一批学者主张运用国家强制力、以移植发达国家法律为手段迅速推进法制建设,即所谓的“变法”模式,。 朱苏力教授认为这一法律移植模式,及其法制“现代化”模式存在巨大问题。从理论上忽视法律的发展建立与无限的地方性知识之上,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只是时人“有限理性”的有限总结;而从实践上,由于地方性知识的具体性,移植的西方法律在功能上无法替代中国现有的法律,效用并不及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习惯法”,并且对旧有的“后现代”的传统地方秩序造成破坏——当然,这一“后现代”的产生并不以“现代”的产生为前提,有其相对独立性。 1参见朱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修订版序第2页 2同上注,正文第27页,第40页,第46页,第60页,第66页等 3同上注,第58页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后笔记

法律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创造它自己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题记在苏力教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中,我们能很清晰的看出,一个民族的法律,是这个民族在其长久的发展历程中民族性的凝结,尽管有时候会借鉴吸收一些外部的法律文化。 就过去的一百多年来说,中国无论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人文学科(特别是前两个学科都主要从外国、特别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借用了大量的知识,甚至就连这些学科划分本身也是进口的——尽管它现已成为我们无法摆脱、也不想摆脱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当今中国的法学家大多立足于法律的实务功能,很少冷静的审视我们置身其中的法律的合理性和民族性。毕竟,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点,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这种过分依赖外国法律文化和成果的惯性思维,使得我们中国本土的许多法律文化多很难甚至无法得到解决——西方那种传统与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出入众多。 正如苏力教授所说的,关注本土问题并不是如同某些主张“弘扬中国传统”的学者那样,试图从中国传统或社会中寻找某些据说是具有“现代性的因素”。因为那从本质上看来,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拿自己的成果去取悦别人的理论模式。 苏教授这一著作出书于本世纪初,其中有的论文甚至发表于更早时间,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削弱这本经典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性的收获,因为很大程度上,这本书并不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而是给我们一种提醒,同时,传递给我们一些研究和思考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途径,或称为模式。 那么,我就借用苏教授的这种思维方式来简单谈谈我读了这本法学集子的一些感悟。(中国现实-中国司法-中国法学规范 毋容置疑,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已经有了法治的基本理念,或者换一种说法,对于中国的平民阶层,他们已经或多或少的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读朱苏力先生《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有感 朱苏力先生在其著作《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陈述了许多经过自身深思熟虑的观点。有许多观点在现在法学教育、司法改革以及法治建设中得到了落实和完善,也让很多法律职业者或者法律爱好者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对于我这个法科班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也受益匪浅。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阅读该贵书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赞同朱苏力先生的观点 一、思考问题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 在《法治与变法》这第一编中,朱苏力先生强调“思考问题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搞学术的要思索学术背景,提问作为切入问题的方式”、考虑“语境化的合理性”等等,这些字眼当中无不展现了朱苏力先生思考问题抓住社会背景的思路,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思考社会背景的重要性。换句话说,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透析,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或者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笔者认为,作为法科生,应当在大学阶段就学会保持对理论与现实进行持续深入思考,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尽量地从法律角度进行剖析思考。思索其缘由,联系其社会背景。尤其是以后以法律作为职业的同仁,就必须养成一种利用法律分析思考社会现象的良好习惯,保持一种在分析社会现象时重视社会背景的理性思维。 二、针对与自己有不同的观点而采取的理性方式 朱苏力先生强调在遇到与自己有不同观点时,“不断反思,既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又随时准备在有新的、有足够说明力的证据面前放弃自己的结论,接受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模式和观点”。 笔者完全赞同该理性说法。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是,当我们的观点是谬论,或者相比其他人观点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时,又要敢于放弃自己的结论,而坚持别人更有说服力的观点。 三、如何写好一篇优秀法律文章 写一篇文章时,朱苏力先生特别注重文章的角度、思路、方法或论证方式等;在写法律文章时,喜欢对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利用,更多关注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事,对于我们日常切身经验的提炼和感悟。 这让笔者深受启迪的是严谨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法科生,逻辑严谨是写文章必需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此,而应当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以后的法律工作当中要时刻铭记,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灵活运用严谨逻辑。 四、针对各种纠纷和冲突,寻求各方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这种解决纠纷和冲突的理念,无论是利用公力救济还是私力救济,都是各方的出发点。这就需要大家利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尤其是私力救济。 笔者认为,寻求利益最大化是思路,而立场需要换位。当我们提出方案之前,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当我们面临更加棘手的问题,尤其是面临方案不能实现和对方不甘妥协的两难困境时,我们就更要对该方案进行换位反思。 第二部分不赞同朱苏力先生的某些观点 一、立法不仅要按照理论原则,更要考虑操作难易程度及交易费用 笔者不赞同朱苏力先生受西方思想影响下而得出的该结论。理由如下: 在西方确实存在着“立法成本说”,但是,对于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考虑是可以,但是,程度不能太高。我有个反问。即是:我们的《宪法》是抽象的法律,在法院适用方面,没有适用宪法作为断案的依据,更没有违反宪法审查制度。按上面的思路,我们就不应该立《宪法》了?再举个立法例子,2008年1月1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虽然在立法过程当中经过了N次修改,千呼万唤始出来,并且反弹非常大,但最后,还是立了。虽然我的理由有些牵强,但是,我赞同立法应当更多按照理论原则以及社会背景(说狭窄点,就是社会需求),适当考虑操作难易程度及交易费用进行立法,而不能因为操作难或者交易费用高而却步。从而,违法了国情和立法规律。 二、选择适当时机取消法律本科生的实习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修订版)读书笔记仔细品读了几遍苏力先生修订版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仍感意犹未尽。反而是感悟多了,就不知道这篇读书笔记从何下手。以下就对修订版的苏力先生的这部著作谈一下自己尽管粗陋却真实的感悟。 苏力先生的这部论文集中的内容简介、新版自序、赵晓力为之作的序言和苏力先生“什么是你的贡献”的序言,大体上介绍了该著作的背景和内容。所以,在此再介绍这本著作的内容和大体框架实有画蛇添足之嫌,摒弃繁文缛节,下面我就直奔主题。 读苏力先生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最先让我感动的是先生为人为学的品格。这本著作以“法治本土化”作为主题,主张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依靠中国人民的实践,注重一些被压抑声音的聆听且重视对法学研究采取一种开放的态度。苏力先生的论文集亦充满对建立中国自己的法学理论的希翼,并对中国法学理论和现代化法制在世界舞台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充满了憧憬,这充分显示了一代法学学者对中国学术的责任感和对本国法治本土化的殷殷之情。在高扬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和破产法实施的一片赞扬声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不人云亦云,也是需要非凡的学术勇气的。就此,作者正直、务实、严谨和开放的为人为学的品格跃然纸上,这也是现阶段的我们做人和做学问应有的品格。 苏力先生的论文集在交叉学科的背景下看问题和论述的多角度,使我颇有所得,受益菲浅。这期间也渗透着哈耶克一些关于法治的精神,均是我们法治的本土化研究过程所应该汲取的。 在著作的第一编的第一篇文章《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中,作者舍弃了政治学角度对法律的定义,从社会学角度,把法律确定为一种可以建立确定预期的正式制度。也正是对法律作为一种预期的智识使我们更深刻认识了法律的稳定性的价值,这样,根植于本土的一些习惯和惯例的承认和认可也是法治本土化的题中之义。同时,这种法律“预期性”的提出,也使法的实践性更加明了,而非政治概念下那种阶级意志论的仿佛离我们生活很远的那种玄而又玄的论调。 在接下来一篇作者对“秋菊”和“山杠爷”两案的分析和论述,让我

法制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

《法制及其本土资源》读后感 读苏力教授的第一本书便是他这本最著名,最受争议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这本《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自上世纪90年代一经出版,直到现在倍受争议。有人说苏力教授的这本《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表达的是中国法学界的自我反思,它代表了中国法学界的水平;也有人说这本书反映了苏力是个彻底的保守主义者,因为他反对大量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主张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进行一种渐进性的法制改革......或许以上的这些评论并不正确,因为它们并没有完全概括出这本书所传递的一种思想,一种思路和一种希望...... 我认为对于学习法律的人来说,本书最大的价值应当是它的“启蒙”意义。苏力先生的这本学术论文集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思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进行思想创新。对于我们大学一年级的法学专业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你会感觉到法律原来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枯燥。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读完之后你后感觉更加充实和饱满!而本书的价值正如赵晓力先生在前面的序言里所说的是“对当今社会盛行的法治建设的'现代化方案'的反思和挑战。 其中我认为作者以下的几个理论观点---也是作者论证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法制改革的原因----对我们的法治现代化建设,法学教育,司法实践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都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地方性知识和有限理性 苏力认为现代的作为一种制度的法治的建立不可能靠法律移植,大量借鉴西方的法律制度而必须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演化创造的的理由之一就是知识的地方性和有限理性: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方的生产方式,经济发展程度以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任何知识都是具体的,地方性的或者说至少有大部分的知识都如此,因而希望大量的移植西方的法律制度进行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建设是不切实际的,利用本土资源,重视传统和习惯建立现代法治才是历史的必然;由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自身的某些限制,我们不可能穷尽关于一个社会中经济活动的一切信息或知识。所以任何理性都是有限的,正因为如此,任何法治建设的规划也不可能穷尽关于一个社会中法律活动的全部信息或知识,我们也不可能仅仅依据我们心目中的理想模式或现有的理论来规划建立出一个能有效运作的现代法治。 法律多元---国家法和民间法的辨证关系 法律多元即两种或更多种的法律制度在同一社会中共存的一种状况,法律多元是法律与社会生活方式之间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我国由于近代以来的“变法”和我国传统的封建法的存在以及农村社会所形成的大量的习惯,传统和道德规范,我国也至少存在国家法和民间法两套法律制度。而我国的制定法由于大多借鉴西方的立法模式和理念,并没有太多的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这就造成了一些人尤其是广大农民难以理解我国现存的法律为什么会这样运作。苏力在书中分析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实际上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一些琐事,一位村民骂了村长,说他“断子绝孙”,愤怒的村长于是向该村民的下身踢了几脚......农妇秋菊本来是想要替丈夫讨一个说法(无非就是上级领导批评一下,给个行政处罚什么的),层层上访。但最后司法机关却将该村长带走说是应该给个治安处罚,行政拘留15天!这时秋菊却困惑了”怎么把人给抓走了,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读书笔记 法的关系……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马克思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当我第一次在众多的法律书籍中看到它的时候,我便对它产生了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极为质朴的黑色的外封上镶嵌着一行醒目的书名: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随手翻开封页,一首短诗顿时跃入眼帘: 面对你我觉得下坠的空虚 像狂士在佛像面前失去自信 书名人名如残叶掠空而去 见了你才恍然于根本的根本 ——袁可嘉·《母亲》 我有些迷惑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专著,它完全不同于我以前接触过的法学专著,一种说不出来的奇异的感觉萦绕着我,我感觉到它的出现将给我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事实证实了我的预感:本书的作者——苏力先生以其丰富深厚的学

术背景,从近代中国法律移植的问题入手,运用法学、经济法、社会学等多种交叉学科知识和方法对中国当代法律和法学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如法律的移植与本土资源、法律的规避和法律多元、法律专业化、法律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觉得此书的第一部分是最引起我兴趣的,也是使我备感困惑与矛盾的一部分。以下我将就这一部分简要阐述本书论述的命题以及作者的基本思路,并就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对此书的一些粗浅见解。 一、本土资源论的提出及其基本问题 苏力先生在该书的第一篇文章《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就提出了他在文章中同时也是本书中试图论证的命题,那就是: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1]在阐述这个命题之前他提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注重本土资源,其意义何在?二是我们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利用中国的本土资源?三是本土资源是否可以超越传统,而不是恢复中国的法律传统,可以建立与中国现代化相适应的法治? 围绕着这一命题以及上面的几个重要问题,苏力先生以秋菊、山杠爷以及一起民间“私了”的个案作为切入点一步步地展开他的观点和理论。针对第一个问题,苏力先生首先提出了“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