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中考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生物中考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生物中考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一.中考考点要求:

内容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探究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

态系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类

型知识点要求了解了解独立操作了解了解理解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

的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自我稳定调节理

二.知识梳理: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分清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是否有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1)环境: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

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

空气、水、土壤、温度。

环境因生物因素: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如生活在同一种

群中的各个鹿,影响小麦生长的杂草。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依赖环境(鱼儿离不开水);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沙漠的植物根系发达);环境影响生物(雨水丰富的地方生物繁多)4.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珊瑚虫内有藻类植

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藻类为珊瑚虫提供氧气。蚂蚁和蚜虫,蝴蝶与显花植物等等。

(2)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有利一方有害。如菟丝子将细根伸进大豆的

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夺取营养,致使人患病。

(3)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一片草原上的牛和羊。(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1)种内互助:一个蚁群中数个蚂蚁联合起来把较大的食物搬回巢里。

(2)种内斗争: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息地或其他生活条件的矛盾引起的

冲突与斗争。雄狮为争夺领地而进行打斗。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间的影响也是多样的。5.动物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叫保护色。

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纹,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

态叫拟态。

某些有恶臭或有毒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或斑纹,能起到警告捕食者的作用,这种鲜艳的色彩或斑纹叫做保护色。

6.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原理,制作全新的或改善已有的机械、仪器、建筑等方面的科学。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①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各种非生物因素。

②生物成分包括绿色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内的所有生物,根据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将他们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分解者包括细菌、真菌等,因为蚯蚓和蜣螂的部分作用与分解者功能相近,我们把他们也归为分解者。

8.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生物及其能够生存的环境的总称,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以海平面为标准地球上生物生存环境的范围包括海平面以下

约11KM的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23KM的高度。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上部。

9.(1)根据所处环境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

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此外还有介于两者之

间的湿地生态系统。

(2)根据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将生态系统分为自然生

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①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绿色水库,它具有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等功能。

②农田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最少,人的作用非常重要。

③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因为它能对流经的水起净化作用。

还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的功能。④海洋生态系

统提供了生物圈70%的氧气。

⑤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的三大生

态系统。

10.种群:它是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如一群羊,一群鱼。

种群不仅是生殖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群落:在一定空间中,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环境之间彼

此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集合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可以说是

生态系统中具有生命的部分。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

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由各种成分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

11.(1)食物链的一般特点:①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

②位于食物链中的第二环节生物通常为植食性动物或杂食性动物③位于食

物链中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为肉食性动物。

(2)各条食物链相互交叉起来就形成了营养关系复杂的食物网

(3)能量在食物链或事物网的流动特点为:从绿色植物开始,流向

植食性动物,再流向肉食性动物,及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的效

率为10-20%.一些有害物质却沿食

物链的延伸反而聚集起来(生物的富集作用)

(4)食物链中流动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12.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一定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三.例题分析:

例1.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如果过量的捕食青蛙,在不喷洒农药

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农田害虫数量将()

A.迅速降低B.迅速升高C.先升高再降低D.先降低再升高

解析:如果题目问的是短时间内,青蛙被捕食那么害虫的数量会升高。如果题目问的是害虫的变化趋势,那么数量变化为先升高再降低,最后趋

于稳定。答案:B

例2.森林中一棵树死了,倒在地上,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蜘

蛛和老鼠均以这棵朽树为生,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生态因素

B.生态系统

C.食物链

D.生物因素

解析:除了上述生产者(苔藓、藻类)、消费者和分解者(蘑菇)外,森林中还包含了阳光、水空气、土壤。答案:B

例3.对于一个池塘来说,下列各说法正确的是()A.池塘中所有的

鲫鱼是一个种群。

B.池塘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池塘的生物群落

C.池塘中所有生

物构成了池塘的生态系统。

D.对池塘的青蛙来说,池塘中的水是它的全部生态因素。

解析:见知识点10,B选项还应包括微生物,C选项生态系统包括生

物和非生物两方面。答案:A

例4.某生态系统中生存的生物体内的有机汞含量如下表,由这些生

物组成的食物链(网)是:

生物体有机汞含量

A0.07B8C0.5D64E0.35A.DBCEAB.DEBCAC.ACBDD.AECBDE解析:有机汞是

一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可利用食物链进行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个体

含有机汞量越高。生物体内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呈一个数量级一个数量级

增加的,生物C和E体内有机汞含量在一个数量级,因此生物C和E在食

物链中也处于同一营养级。答案:C四.模拟精练:选择题:

1.2022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着丰富

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

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阳光B.温度C.气体D.盐度

2.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深度为11084米)里有鱼虾类生存,但没有绿色植物,这主要是因为那里()A.没有二氧化碳B.温度

太低

C.没有阳光

D.没有无机盐

3.草原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

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的是()

A、牧草

B、兔

C、狐

D、狼4.下列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池塘

B、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青蛙

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非生物

5.柑橘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

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阳光

C、温度

D、土壤6.既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是

自养型生物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因素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花期差异的环境

因素是()A.光B水C.温度D.湿度

8.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其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这体现了生物与环

境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决定生物的体色

9.有毒物质通常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你认为正确表示某生态系

统中生物体内积累的毒物质数量多少的图示是()

10.下列叙述中反映了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森林里空气湿度大、凉快

B.狮子吃鹿

C.秋天树木要落叶

D.枯叶蝶形状像树叶11.以下哪一种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在每年产生的氧气最多() 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12.生产者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条件。①阳光②水③营养物质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真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重要地位,这是因为()。

A.水稻海带B.松树蘑菇葫芦藓C.酵母菌地衣蕨D.金鱼藻青霉菌15.下列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关系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分解者

C.生产者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

16.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开始于()

A.绿色植物

B.真菌

C.动物

D.人

17.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依赖人C.生态农

业就是农田生态系统D.生态农业是一种自然生态系统18.下列哪项是由于食物链受到破坏而造成水稻减产()A.连续干旱B.农药使用不当C.酸雨

危害D.大量捕杀青蛙

19.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又能

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

C.生

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20.下列生物

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A.大豆与菟丝子

B.桃花与蜜蜂

C.蚁后与兵蚁

D.七星瓢虫与蚜虫21.

农田生态系统中,鼠与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寄生

C.竞争

D.种间互助22.形成“酸雨”的污染原因是()

A.大气污染

B.土壤污染

C.水污染

D.噪音污染23.下列属于符合生物

学意义的食物链的是()A.草昆虫青蛙细菌B.阳光绿色植物昆虫鸟C.草

昆虫青蛙蛇D.土壤蚯蚓鸭黄鼠狼

24.进行南极考察的工作人员,为了保护环境,除了把塑料袋以及金

属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带离南极,这是因为()A.

南极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B.南极缺少分解者

C.南极缺少生产者不能利用粪便

D.粪便影响环境

25.下列能够完整地表示食物链的是()

A.青蛙吃螟虫,螟虫吃水稻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猫头鹰捕食田鼠,蛇也捕食田鼠

26.在制作生态鱼缸或生态球时,常选取小动物,水生植物池水还选

取池塘淤泥,选取池塘淤泥的目的()

A.提供动植物的着落点

B.提供无机盐

C.提供微生物

D.模拟小鱼的生

存环境27.生态平衡是一种()

A.绝对平衡

B.动态平衡

C.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

D.永久的平衡28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山羊

B.一片森林

C.一群小猫

D.一窝小鸟

29.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

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大气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

是分解者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甲乙C.甲是分解者,

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丙30.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A.使用含磷的洗衣粉,对环境污染小。

B.禁止使用氟利昂作为电冰箱、空调等电器的制冷剂。

C.老鼠、蟑螂、蚊子能传播许多疾病,所以我们要彻底灭绝老鼠、蟑螂、蚊子等有害动物。

D.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31.据济南植物园记载,每年都有一到二万个物种在地球上消失。可见,保护生物多样性已刻不容缓,下列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或措施

不科学的是()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B建立自然保护区

C建立禁猎区D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非选择题:

1.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图中A~D代表不同的消费者。请

据A图回答:

(1)此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CDB(2)右图只是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

图生产者中还应加入的成分有和分解者。

(3)一般认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份是

(4)若此生态系统受到DDT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是2.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气的全面丰收。请据右图回答:(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关系。(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

(3)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属于,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桑叶中传递到蚕的能量约占桑叶总能量的(5)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效率。3.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有几条食物链?,鼠与兔的关系为,蛇与鼠的关系为

(2)食物网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各是什么?

塘泥鱼桑叶蚕蚕沙沼气沼气渣(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哪些生物?(4)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是哪种生物?

(5)在该生态系统中,大量的捕杀狐和鹰,则兔的变化趋势

(6)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营养方式为;兔子,狐狸,蛇的营养方

式为

(7)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经标出的生物成分外,还应包括生物成

分中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8)在该食物网中,获得能量最少的

4.2007年10月,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试验并初获成功。

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

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

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

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如下图),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

生产了有机食品。

(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将螃蟹的粪

便和动植物的残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2)研究上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是(3)农民放养螃

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

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

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5.浙江省德清县的下渚湖是省内最大的湿地。下渚湖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下渚湖连接周围的江河,湖底土质疏松多孔,

蓄水和透水能力都很强,是天然的蓄水池。(1)下渚湖湿地是一个(选

填“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2)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每年

的月日是“世界湿地日”。

(4)如果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湖中,会造成湖水

的富营养化,致使湖中鱼类大量死亡,其原因是:6.市场上有卖一种封闭

的养鱼缸,内装有水,2-3条小鱼,并生长一些水草和藻类,底部有河泥,小鱼,水草和藻类都是活的,这是一个自我平衡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1)该封闭的鱼缸应放在的环境。

(2)养鱼缸中的生物能生存的原因是:藻类和水草进行作用能为小

鱼的生活提供有机物和氧气;而小鱼通过作用为水草和藻类提供二氧化碳,小鱼排泄物中的(填“有机物”或“无机物”)被河泥中的分解成二氧化

碳和水供给植物再利用。

(3)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

的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4)两个相同的封闭的养鱼缸,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河泥,甲有藻类和水草,乙没有藻类和水草,其他条件均一致并适合。把它

们同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哪一个鱼缸中的鱼先死亡?为什么?7.徐州市

区的故黄河曾因污染而失去应有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加强

了对故黄河的综合治理,使该河的生态系统又得到了重新恢复和改善。如今,两岸花红柳绿,鱼游虾戏,成了市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河水

的质量到底如何河里的鱼虾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对于这些问题,市内某中学

的几位同学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首先选取该河中5种不同的生物,

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请当地环保部门的专家对

这5种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最后将研究数据整理绘制成下表。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体重某

种有毒物质含量/mg某鱼河蚌小球藻小虾水蚤小虾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小球藻97554.3216请根据表中内容,分析回答:

(1)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2)在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3)根据表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解释该河中某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为什么最高(4)如果人们在该河中大量地捕鱼捉虾,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将会造成的后果是

。(5)根据生态学原理及目前状况,你认为故黄河还应该如何治理(至少写2条)

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4)两个相同的封闭的养鱼缸,内装有水,2-3条小鱼,底部有河泥,甲有藻类和水草,乙没有藻类和水草,其他条件均一致并适合。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哪一个鱼缸中的鱼先死亡?为什么?7.徐州市区的故黄河曾因污染而失去应有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当地政府加强了对故黄河的综合治理,使该河的生态系统又得到了重新恢复和改善。如今,两岸花红柳绿,鱼游虾戏,成了市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河水的质量到底如何河里的鱼虾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对于这些问题,市内某中学的几位同学开展了一项调查研究。他们首先选取该河中5种不同的生物,对它们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然后又请当地环保部门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最后将研究数据整理绘制成下表。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千克体重某种有毒物质含量/mg某鱼河蚌小球藻小虾水蚤小虾水蚤、小球藻---------水蚤、小球藻小球藻97554.3216请根据表中内容,分析回答:

(1)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2)在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

(3)根据表中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解释该河中某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含量为什么最高(4)如果人们在该河中大量地捕鱼捉虾,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将会造成的后果是

。(5)根据生态学原理及目前状况,你认为故黄河还应该如何治理(至少写2条)

生物中考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生物中考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一.中考考点要求: 内容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关系探究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 态系统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类 型知识点要求了解了解独立操作了解了解理解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 的流动(食物链和食物网)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自我稳定调节理 解 二.知识梳理: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2.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分清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是否有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1)环境:指生物周围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 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生物生存环境中的非生物部分叫做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 空气、水、土壤、温度。

环境因生物因素: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如生活在同一种 群中的各个鹿,影响小麦生长的杂草。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依赖环境(鱼儿离不开水);生物影响环境(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沙漠的植物根系发达);环境影响生物(雨水丰富的地方生物繁多)4.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珊瑚虫内有藻类植 物和它共同生活,这些藻类靠珊瑚虫排出的废物生活,藻类为珊瑚虫提供氧气。蚂蚁和蚜虫,蝴蝶与显花植物等等。 (2)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有利一方有害。如菟丝子将细根伸进大豆的 茎内吸收水分和养料。血吸虫寄生在人体内夺取营养,致使人患病。 (3)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如一片草原上的牛和羊。(4)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1)种内互助:一个蚁群中数个蚂蚁联合起来把较大的食物搬回巢里。 (2)种内斗争: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食物、栖息地或其他生活条件的矛盾引起的

中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生物复习:生物与环境专题课件 一、中考生物复习概述 中考生物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以及生物学应用等多个方面。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生物知识,我们精心设计了这一专题复习课件,旨在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复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成绩,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环境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为生物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同时,生物也在不断地适应环境,通过进化和变异来与环境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食物链、食物网等。 2、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环境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污染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生物死亡。同时,

一些污染物质还可能影响人类的健康。 三、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 1、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一些动物可以分解垃圾,促进环境循环;还有一些微生物可以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污染。 2、生物在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生物资源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森林、海洋等。通过研究生物的生态习性、生长规律等,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四、中考生物复习策略 1、把握复习重点 在中考生物复习中,要把握复习的重点,如生态系统的构成、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等。对于这些重点内容,要深入学习和理解,做到熟练掌握。 2、结合实际案例 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复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例

(名师整理)最新生物中考《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考点精练(含答案解析)

中考生物复习专题训练: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人工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B.②处水质与①处水质相比有所改善 C.人工湿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D.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污染物 2.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这一实例说明( ) A.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是单向的 B.草、虫和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C.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3.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淡水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4.人类只在部分地区使用农药DDT,但曾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检测出DDT成分。此现象说

明( ) A.DDT挥发性极强 B.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C.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D.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5.下列对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指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D.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种类比较单一 6.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 A.光和温度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7.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是由细胞构成的 C.能适应环境 D.能生长和繁殖 8.下列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综合题(共10题)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植物、昆虫、蛇、猫头鹰等影响鼠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 因素。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__ 。 (2) 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______ 。 (3) 若X 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 植物→ 昆虫→ 蜘蛛→X→ 蛇→ 鹰” ,X 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 。 (5) 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一段时间内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_____ 能力。 2、(6分)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组别裸地组草地组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63.7%69. 7% (1)比较裸地组和草地组两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2)比较草地组和灌木丛组两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如上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 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 时间 组别蚱蜢 状态 实验组A 活跃活跃不活跃大部分死亡 对照组B 活跃活跃活跃活跃 对照组C 活跃活跃活跃活跃 (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2)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 设置对照组C的目的是. 4、为探究某种物质对动物生活的影响,某同学将6条大小和活力相似的小鲫鱼随机均分到大小相同的A、B两个鱼缸中,分别加入1000毫升河水。先测出A、B两缸中小鲫鱼的呼吸频率即每分钟鳃盖开合的平均数,再向A缸中滴入10滴绿茶,同时向B缸中滴入10滴河水,一段时间后再分别观察记录小鲫鱼的呼吸频率。请回答: (1)该同学研究的具体问题是? 设计A、B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2)请你预计A缸中滴加绿茶前后小鲫鱼呼吸频率可能的变化结果。 ①;②;③。 5、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看图回答问题。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及答案

一、选择题:2008中考生物试题汇编(生物与环境) 1. (2008常德)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树林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2. (2008常德)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3. (2008常德)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阳光 B.江水 C.温度 D.空气 4.(2008莱芜)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列,那么该生态 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5.(2008莱芜)下列叙述与可持续发展观点相悖.. 的一项是 A .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矛盾时,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 B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C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 .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保护环境 6.(2008东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2008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确定为“绿色奥运与 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做法与上述主题不相符... 的是 A .某农田开展“养蛙治虫”实验,控制农田害虫 B .外出用餐使用消毒碗筷,而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 .对工业废水废气不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 D .我国从今年6月1日起将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袋 7.(2008东营)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的范围包括 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 C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 D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 8.(2008枣庄)《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 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 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寓言中所述生物之间的捕 食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 A.蝉→螳螂→黄雀 B.露水→蝉→螳螂→黄雀 C.树→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 A .D → B → C →E →A B . D →B →C →A E C .A →C →B →D E D .A →E →C →B →D

中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十生物与环境导学案

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一、中考导航: 中考考纲要求:能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生态系统的内容。 二、知识梳理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于每个生物来说,除了它本身之外,周围其他的一切构成了。非生物因素:阳光、、、等 环境同种生物:和 :捕食 不同种生物:例如水稻和杂草 :例如菟丝子和大豆 :例如大肠杆菌和人 (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如森林净化环境,增加湿度;蚯蚓使土壤肥沃 1、生物环境 :例如牛的粪便污染草原 2、生物环境是的,表现在等各个方面,特例有、和拟态。 3、生物适应环境也是的,当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就不适应。 拓展: 骆驼适应环境: (1)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出汗 (2)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是因为皮下脂肪很厚 (3)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 (4)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 生态系统 1、在一定的地域内,和构成的统一整体,最重要的部分。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绿色植物,最重要的成分 生物成分:人和动物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还有蜣螂

将有机物分解(呼吸作用)为无机物 3、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水域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4、和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沿着和流动的。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 拓展:1、食物链例子 树汁蝉螳螂黄雀 (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 (第一营养级)(第营养级)(第营养级)(第营养级) ()(初级消费者)()()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具有。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能力(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自动调节能力) 三、题型、技巧归纳 考点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比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改变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 D.生物影响环境 考点2生态系统 例2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四、随堂检测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的生物学意义与下列吻合() A.竞争 B.合作 C.共生 D.捕食

内蒙古初中中考生物科生物与环境专题填空题含答案解析

内蒙古初中中考生物科生物与环境专题填空题含答案解析 1.图一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关系图;图二表 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补充的成分是。 (2)与兔相比,草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3)图二中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兔构成关系。 (4)与鹰用喙啄取食物不同的是,鼠和兔都用切断和咀嚼食物,既提高了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解析】(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2)草与兔的结构层次相比,草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丙是最高级消费者,体内的毒素最多,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鹰,图二中的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草。鹰吃兔之间属于捕食关系。(4)鼠和兔等哺乳动物用牙齿撕咬、切断和咀嚼食物,因为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大大提高了其摄取食物的能力,也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故答案为:(1)非生物成分(2)系统(3)鹰;捕食(4)牙齿。

2.为了研究影响月季的生态因素,某实验小组对种植有 月季花的某小区进行了调查。 (1)某小区的部分动物及所吃的食物如下表所示。 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月季属于。根据表中信息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综合(1)和(2)研究可知,影响月季的生态因素包括。【解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该小区内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从其组成成分来看,月季属于生产者,蚜虫、瓢虫和食虫鸟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根据表中信息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月季→蚜虫→瓢虫→食虫鸟。(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综合(1)和(2)研究可知,影响月季生长的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或光照)。 故答案为:(1)生产者;月季→蚜虫→瓢虫→食虫鸟;(2)生物因素(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或光照)。

中考生物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年中考生物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一、中考要求 二、复习提纲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1〕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土壤、水、温度等。如极地狐与大耳狐的形态不同,主要受温度影响;短日照可以促进菊花提早开花。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一个生物生活的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同种生物:〔种内〕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争,如蚂蚁间的互助,公羚羊之间为配偶争斗。 不同种生物:〔种间〕可以是竞争、互助、共生、捕食、寄生等。如蝴蝶与开花植物〔互助〕,菟丝子与大豆〔寄生〕。 〔3〕探究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1)探究目的:分析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2)推荐器材: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 3)背景知识:鼠妇是一种生活在潮湿的陆生环境中的小动物。它们对光、碰触等刺激能够产生运动或卷 曲成球的反响。 4)探究指导: ①学生4人一组,每组在课前捕获鼠妇假设干,留心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

②尝试提出“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什么〞的问题。 ③通过交流鼠妇生活环境的特征,提出“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可能是什么〞的假设。 ④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提出的假设。 ⑤根据实验设计,利用推荐器材和其他器具进行实验,验证提出的假设。 建议考虑:实验时观察和记录鼠妇在5min内的活动变化。 ⑥根据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和其他小组交流。 ⑦分析全班实验的结果,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结束后,把鼠妇放回大自然!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牛产粪便污染环境,影响牧草生长;蜣螂去除粪便,改进土壤;不同植被对空气的湿度影响不同;树木可净化空气减少噪音;蚯蚓疏松土壤。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能力〔适者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不仅表现在形态和结构方面,还表现在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如形态上适应的有拟态、保护色等;结构上适应的有鸟有鸟翅、鱼有鳍等;生理、行为上适应的有:鸟类迁徙、夏眠等。 小结:相互影响 生物环境 适应 4、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非生物局部: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组成生产者:绿色植物〔它能利用阳光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 消费者:人和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 生物局部分解者:微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或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如细菌、真菌〕〔2〕生态系统的类型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等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连结起来。 〔3〕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1〕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中考生物知识点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探究实验

中考生物知识点之: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探究实验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语文资料、数学资料、英语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地理资料、政治资料、历史资料、艺术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art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

2019届中考生物 专题汇编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 1.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2018·遵义)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A.竹节虫形似竹节 B.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C.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4.(2018·通辽)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6.某组同学在探究光对蚯蚓影响的实验时,拟定了以下实验计划,不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吗? B.作出假设:光会影响蚯蚓的分布

C.设置变量:设置黑暗潮湿和明亮干燥两种环境 D.实验对象:10条大小相似的健康蚯蚓 7.前进中学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组对照,符合他们实验要求的是 A.阴暗潮湿与阴暗干燥 B.阴暗潮湿与明亮潮湿 C.阴暗潮湿与明亮干燥 D.明亮潮湿与明亮干燥 8.丁丁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山洞深处无光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无翅膀;生活在山洞浅处明暗交替的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有翅。那么,影响蚜虫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阳光 C.空气D.岩石 9.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下列不能说明生物是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植株矮小,根系发达 B.生活在寒冷雪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60毫米 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 D.竹节虫静止不动时非常像竹子 11.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南橘北枳”,反映了环境因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C.叶片退化为刺的仙人掌,可以适应干旱环境 D.“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2.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以及放置擦地墩布的角落。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 现在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探究光照是否影响鼠妇分布的实验。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浙版中考科学生物专题10 生物和环境

专题10-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1、龙王山位于安吉县南段,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国三县的交界处,山上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还有众多的微生物等,山上所有生物构成一个(C) A.生物圈B.生态系统 D.种群.群落C2、如图为某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 B.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C.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图中的细菌、真菌能把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 3、2019年2月中国国家航天局表示,“嫦娥四号”携带迷你生物圈至月球,迷你生物圈内有马 铃薯、拟南芥、油菜、棉花、果蝇、酵母6种生物,还有18mL水,以及土壤、空气和热控模块(控制温度)。其中有棉花种)C(,这是月球上首次有生物体生长,下列关于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如图(子发芽 A.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考虑果蝇、酵母属于消费者.建立迷你生物圈需遵循能量循环和物质流动定律B .棉花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C .该迷你生物圈结构单一、稳定性好D——、泰顺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温州市两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保护珍稀濒危鸟类4另外保护区内的植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南方红豆杉、8还有一级保护动物云豹等共种;黄腹角雉,)D(4莼菜等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黄腹角雉 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A .黄腹角雉的细胞无细胞壁,红豆杉的细胞有细胞壁B C.自 然保护区所有的黄腹角雉是一个种群.整个自然保护区就是一个群落D、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5 )B( 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6、繁殖季节,疏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这一过程称为( A ) A.自花传粉 B.异花传粉 C.人工授粉 D.风力传粉 7、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A.啄木鸟的长舌是因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 B.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 C.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 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C ) 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A. B. 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 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练习★★生物与环境(含答案)

2024年中考生物复习专题练习★★ 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实例中,哪一项描述与其他三项不同( ) A.仙人掌叶特化为刺 B.骆驼刺有非常发达的根系 C.蚯蚓改良土壤 D.竹节虫与竹的枝叶相似 2.“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下列能体现出与此现象相同的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 ) A.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秋冬季节,杨树落叶 3.下列实例中,生物与环境不相适应的是( ) A.竹节虫形似竹节 B.北极狐的体色接近白色 C.草蜥遇到敌害自动断尾 D.有些人初到高原出现高原反应 4.丁丁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山洞深处无光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无翅膀;生活 在山洞浅处明暗交替的条件下的蚜虫,个体大多有翅。那么,影响蚜虫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温度B.阳光 C.空气D.岩石 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环境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 B.在湿土和干土处分别放一只鼠妇 C.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D.该实验做一次就可得出正确结论 6.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7.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8.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通讯的是( ) A. 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 B. 乌鸦筑巢 C. 鸟类逃跑时发出鸣叫 D. 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标记路线

专题10 生物与环境(58题)(答案版)

专题十生物与环境 1.一座山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2.年龄大小、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年龄大小、种群密度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而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3.橡树种子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4.种群出生率升高,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种群密度大小与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有关,因此种群出生率升高,种群密度不一定增大。 5.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 6.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草地中跳蝻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其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 7.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8.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 9.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调节的(√) 10.不同种生物种群的K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种群的K值固定不变(×) 同种生物种群的K值会因气候、传染病等发生变化,不是固定不变的。 11.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均恒定不变(×) 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是定值,但增长速率会变化。 12.种群数量的变化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和下降。 13.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时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种群数量为K/2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14.在“S”型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慢,其对应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在“S”型增长曲线中,当种群数量超过K/2后,种群增长速率减慢,其对应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因为种群数量仍在上升。 15.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16.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17.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18.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0题) 1、下列现象属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实例是() A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B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C .黄粉虫幼虫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D .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 2、“ 大树底下好乘凉” ,这句话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 3、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 .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蚜虫 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 .共生关系 B .捕食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合作关系 5、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中,很多与生物学有关系.下列成语中,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道理的是()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6、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 A .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 .生物能适应环境 C .生物生存依赖环境 D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9、、在探究“鼠妇是否喜欢阴暗的环境”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A. 温度 B. 湿度 C. 叶绿素 D. 光 10、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B.温度 C.水 D.空气 11、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A . B . C . D . 1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探究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时,应设置明亮干燥和阴暗潮湿作对照 B .在“ 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的实验时需要在放大镜下观察水蚤的心率变化 C .在“ 探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 的过程利用了模拟实验 D .“ 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时,大、小花生各随机抽取15 粒 13、草食性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则为这些细菌提供食物或生存场所,草食性动物和这些细菌之间的关系是() A .共生 B .寄生 C .捕食 D .竞争 14、葱的叶子是绿色的,而地下部分则是白色的,这主要是因为() A .叶绿体的形成需要光 B .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C .地下部分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D .地下部分没有进行呼吸作用 15、在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用“ 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枳” 巧妙地反击了楚王,这句话反映的生物学道理主要是() A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021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生物与环境(附答案)

2021年中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 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 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 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下列实例中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体色 B. 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厚度可达60毫米 C. 常刮大风的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 D. 生长在岩石表面的地衣,能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层形成 3.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甲是分解者 B. 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 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 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4.菜地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由此可知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D. 分解者 5.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可用来表示从菜豆种子萌发到发育成幼苗过程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B. 乙图是人体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曲线图,bc段肺内气压上升,膈顶下降 C. 丙图表示人体消化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情况,说明人在寒冷时消化食物的能力减弱 D. 丁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草、鼠、狐三种生物间的关系,A表示草、B表示鼠 6.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 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B. 甲和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C.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 D. 甲、乙、丙、丁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 7.用你所学的生物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部分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教案

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教案中考生物生物与环境教案【篇1】 开学每周4课时,周末1课时,含月考周练。 第一周:2月9日—15日, 基因工程3; 胚胎工程1 第二周:2月16日—22日, 胚胎工程2; 生物技术安全性伦理问题1; 生态工程2 第三周:2月23日—3月1日, 细胞工程3; 月考五 第四周:3月2日—8日, 讲评月考五2; 主题一:细胞物质输入输出含教材实验习题讲评,下同1;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五周:3月9日——15日, 主题一:酶atp2; 主题一:光合作用细胞呼吸1; 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六周:3月16日—22日, 主题一:光合作用细胞呼吸3; 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七周:3月23日—29日, 主题二:人体内环境稳态含免疫2; 主题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 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八周:3月30日—4月5日,

主题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1; 主题二:植物激素调节1; 第二次省质检考试 第九周:4月6日—12日, 讲评第二次省质检试卷1, 主题三:遗传分子基础3 第十周:4月13日—19日, 主题三:遗传基本规律含伴性遗传3; 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十一周:4月20日—26日, 主题三:生物变异育种2; 主题三:生物进化1; 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十二周:4月27日—5月3日, 主题四:细胞分子组成结构2; 主题四:细胞生命历程1; 五一节 第十三周:5月4日—10日, 主题四:细胞生命历程1; 主题五:生物环境2; 理综考试1;理综考试讲评1 第十四周:5月11日—17日, 主题六:实验主题复习2, x市质检 第十五周:5月18日—24日, 讲评x市质检试卷1; 生物高考模拟题一1; 生物高考模拟题二1; 生物高考模拟题三1; 生物高考模拟题四1

中考生物专题练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含解析)

2019中考生物专题练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含解析) 一、单选题 1.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改变环 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2.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A. 控制适当温度 B. 控制充分的水 分 C. 控制较弱的光 照 D. 提供肥沃的土壤 3.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得到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植 物 B. 阳 光 C. 土壤和空 气 D. 温度和水 4.在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分布影响的实验中,应设为变量的条件是() A. 光 B. 水 分 C. 温 度 D. 空气 5.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B. 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生 C. 围湖造田 D. 白色污染 6.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A. 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 素 C. 阳光、温度、 水 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7.紫菜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A. 生物能影响一切环境 B.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 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8.“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阳 光 B. 温 度 C. 水 分 D. 空气 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风声鹤唳,草木皆 兵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螳螂捕蝉,黄雀在 后 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0.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猪 D. 蚂蚁和蚱蜢 11.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潮虫的数据.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潮虫生活的环境条件是()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12.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 ( )生活的适应。 A. 沙

2020中考专题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

「生物的特征 (生物部分:生产存、消次甘,分解各 组成* 1作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等 . ,.… 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仃古物质会通过食物st 不断积累 :态系 统* 能H 流动和物质循环:能H 逐级递减;物质往返循环 自动狷节能力是有限的 j 上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基础知识 、生物的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 体,以及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能对外作出相应的反应,能与外界的 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能够呼吸、排出体内无用物质,具有遗传变异的特 征。具备生物的特征,这个物体就有生命,就属于生物。 二、生物的特征 i .应激性:生物遇到外界刺激能够做出的规律性反应。能够使生物“趋利避 害”。 生物与环境 思维导图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 物 与4 环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七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r 有利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利影 啊

2.生长:通过生长使体型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 4.新陈代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除自身的代谢废物。 5.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但也有一些特征并不相同。 三、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定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分类:非生物因素一一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一一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四、生态系统

1.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条河流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产者——植物: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 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 源。 (2)消费者——动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的摄食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 体内。 (3)分解者——大部分的细菌和真菌: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 分解的,其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给植物重新利用。树桩上的真菌和细 菌,会将树桩分解成碎片。 (4)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 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的定义是: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如草-兔-狐,这就是一条食物链。 (2)食物网的定义是:在一个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 接,形成食物网。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其他生物则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经绿色植物转化后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 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即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 物只能获得上一级生物大约10%—20%的能量。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则是循环 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3)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中各种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光能。物质 循环是周而复始的,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6.生态系统的种类及多样性: (1)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