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练习题(共二组)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练习题(共二组)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3.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

D.“阳光→草→昆虫→鸟→细菌”是一条食物链

4.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5.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

C.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

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

7.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

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

D.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8.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毛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___带来的。

A.种间关系

B.种内关系

C.地理环境

D.气候类型

9.我省河西走廊地区有大片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环境能够改变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10.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示意图,该生态系统所含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式是()

A.树→虫→鸟

B.光→树→虫→鸟

C.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D.光→树→虫→鸟→细菌和真菌

1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2.食物链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有关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由藻类、苔藓等低等植物开始的

B.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C.食物链遭到破坏不可能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食物链只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与能量流动无关

13.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高级消费者是鹰

B.昆虫与兔存在竞争关系

C.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

D.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

14. “黄梅吋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梅雨季节,水草丰茂、蛙鸣声声的乡村美景。下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在水草丰茂的池塘边的青蛙体色大多是青绿色的,这样不易被天敌发现。此事例反映出生物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图中有_______条食物链。

(3)科研小组为研究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对池塘的影响,测定水体及其中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如下表。据表分析生物体内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变化的规律:

___________。

(4)甲鱼属于爬行动物。从生殖或呼吸方面比较,爬行动物比鱼类高等的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15.下图是某校生物社团到沂山研学时,通过实地考查后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沂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和“绿色水库”之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关系中的______________,同时也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使用价值。

(2)沂山生态系统充分发挥____________的功能,将各种成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

(3)图中的蛇处在第___________营养级,其体内有机物中的碳最终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

(4)若田鼠和蝗虫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的食物链有________条;某年田鼠与蝗虫肆虐,但未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太大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关于生物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蜻蜓点水”体现的是生物能排出废物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的是生物能生长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的是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呼吸

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在淮北则为枳,影响橘子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鼠→猫

B.草→鼠→猫→细菌

C.鼠→猫→细菌

D.猫→鼠→草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一部分,若某种有毒物质已进入该食物网,而且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A.鼠

B.麻雀

C.蛇

D.猫头鹰

5.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

A.农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湿地生态系统

6. 2018年5月,我国“月宫365”实验圆满结束,“月宫一号”是一个由人、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相比,“月宫一号”稳定性较差。原因是()

A.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复杂

B.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简单

C.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D.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7.小芳某天的生物作业是自制生态瓶,她准备了小鱼、石头、容器和池塘水,如果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补充

A.分解者

B.生产者

C.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

8.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

B.消费者和分

C.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D.有机物和能量

9.下列人类行为中,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利的是()

A.对森林中的树木大量砍伐,以满足家具生产的需要

B.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

C.在草原周围营造防护林

D.增加城市私家车数量,利于人们的出行

10.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C.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1.素有“地球之肺”和“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12.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森林可保持水土

D.仙人掌的叶特化为刺

13.如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3题图 14题图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乙←丙←丁

B.四种生物中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甲

C.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甲

D.四种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丁

14.上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非生物环境除了图中的阳光、空气外还包括_______等因素。

(2)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________循环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分析,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的数量最少。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的光合作用,进入到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腐生性微生物的_________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15.穹隆地貌生态优美、植被繁茂、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红盆中之绿岛,热盆中之凉台”。据报道,全球规模最大的穹隆地貌在内江市威远县境内,总面积约640余平方公里。如图表示该地区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缺少非生物成分和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__________。

(2)图中食物网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

(3)通常,随着营养级的升高,生物的数量越来越少,原因是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沿食物链各个环节__________。

(4)威远穹隆地貌发育典型、景观奇特,有“第七大旅游地质奇观”之称,受到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青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使用价值。

16.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发现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除图中的生物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____________。

(3)请写出图中最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

(4)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___。

(5)猫头鹰体内农药积累量明显高于蛙和鼠,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_____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17.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________,②③分别表示___________。

初中生物会考专题《生物与环境》测试题练习

专题一:生物与环境 1、(2020济南莱芜)如图一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图二表示该食物网中某 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中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光、 温度、空气、水分、鼠、兔等因素统称为。 (2)图一中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 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3)生长在该草原上的蘑菇,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其体内储存的能量(选填“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 (4)图一中共有条食物链,鹰占第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一个营养级)。 2、(2019莱芜)27.(8分)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 计了某生态系统中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表所示,请回答: 休息进食与其它物种关系其他活动物种甲20%55%吃种子15%追逐物种乙10% 10%物种乙20%45%吃种子25%被物种甲追 逐 物种丙75%15%吃物种甲10% 物种丁70%20%吃物种丙10%(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它们参与构成条食物链,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 (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同时,物种甲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3)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形式进入该生态系统;能量最初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方式是。 A.通过降水B.通过植物吸收无机盐C.通过植物的生长D.通过死亡的动物

腐烂 3、(2019•济南)如图图一和图二分别是某 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及能量流动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代表生态系统的哪种组成 成分?。 (2)图一中的箭头表,请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 (3)图二中能量流动的源头Y是;图中的X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4)第一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方框逐级减小代表能量在流动过程中。该生态系统中,若第一营养级消耗100千焦能量,则第三营养级最多可获得千焦能量。图一中的D对应图二中的。 4、(2018济南)31.(8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表示生态 系统的成分。下表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表示)。请分析回答:被捕鼠青蛙蜘蛛昆虫草 吃虫鸟√√ 蛇√√ 鼠√ 青蛙√√ 蜘蛛√ 昆虫√(1)图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碳在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成分之间主要以的形式传递。 (2)表中七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网中含有条食物 链。该食物网含有蛇最短的一条食物链中,蛇每增加10 千焦的能量,至少消耗草千焦的能量。该食物网 中处于第三营养的生物有种,吃虫鸟和青蛙之间的关系式。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通过消耗掉了,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生物与环境》填空题专题2(含答案)

《生物与环境》填空题专题2(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罐上携带的棉花种子,在月球长出第一株嫩芽。在这个罐中同时搭载还有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共六种生物以及18毫升水和土壤、空气等,共同构成了一个________,其中拟南芥能开出白色小花,属于_______植物。 2.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参观了省农科院的一个人工生态系统,此生态系统中由农作物、杂草、虫、鸡、牛、人组成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1)在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_条食物链,碳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2)在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杂草、农作物属于生产者,二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牛的饲料,牛的粪便可以作为沼气池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人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又避免了秸秆焚 烧造 成的环境污染.该人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_______ 3.榕树是温州的市树。榕树树枝上会生长出许多褐色的“气根”,一直垂到地面。(1)温州市所有的榕树可以看作一个________。 (2)在潮湿的环境中,榕树枝上的气根,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有些气根能扎入土壤中支撑古树。上述现象是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_。 4.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________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能适应在________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比目鱼、孔鳐的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是适应________环境的表现. 5.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初中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二章 生态系统-章节测试习题(2)

章节测试题 1.【答题】真菌和细菌的细胞里都不含______,所以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不能自己制造______,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答案】叶绿体,有机物,分解者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2)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3)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解答】真菌和细菌的细胞里都不含叶绿体,所以大多数细菌和真菌都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题文】据对我国北方草原的调查发现,有的草场每公顷就有4500多个鼠洞,如果每个洞住着10只老鼠,1公顷草原就有4.5万多只老鼠。全世界的老鼠有75亿只,超过了人口的数量。老鼠侵吞粮食、啃食草场、传播疾病。近年来已成为草原的一大祸害。我国遭受鼠害的草原每年损失牧草近几十亿公斤,足够500万只羊吃1年,直接经济损失十几亿元。根据以上资料及所学的生物学原理回答:草原上老鼠为何特别多?根据你所学,你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由于农药的使用,鼠的天敌越来越少,现在全世界老鼠约有200亿只,老鼠数量最多的原因是鼠的食物充足、鼠的天敌数量少,导致老鼠大量繁殖,而且鼠的繁殖力强,其中,主要原因是鼠的天敌数量减少。因此,想灭鼠应在该生态系统中增加鼠类的天敌猫头鹰、黄鼠狼、蛇等,来遏制老鼠的繁衍。故答案为:想灭鼠应在该生态系统中增加鼠类的天敌猫头鹰、黄鼠狼、蛇等,来遏制老鼠的繁衍。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综合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综合题(共10题) 1、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植物、昆虫、蛇、猫头鹰等影响鼠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_____ 因素。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___ 。 (2) 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______ 。 (3) 若X 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 植物→ 昆虫→ 蜘蛛→X→ 蛇→ 鹰” ,X 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 。 (5) 写出鹰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一段时间内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_____ 能力。 2、(6分)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组别裸地组草地组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63.7%69. 7% (1)比较裸地组和草地组两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2)比较草地组和灌木丛组两组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3、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杏仁对昆虫的毒害作用,做了如下实验: 取三个相同的透明容器标为A、B、C,在A中加入少量的水和一定量的碎杏仁,在B中加入与A等量的碎杏仁;在C中加入与A等量的水.拧紧瓶盖,静置2小时.然后打开瓶盖,在各容器铁丝网上分别放蚱蜢10只,再拧紧瓶盖(如上图),观察并记录蚱蜢状态如下表: 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 时间 组别蚱蜢 状态 实验组A 活跃活跃不活跃大部分死亡 对照组B 活跃活跃活跃活跃 对照组C 活跃活跃活跃活跃 (1)本实验对蚱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2) (3)根据实验结果,试推测A组蚱蜢死亡的原因:. 设置对照组C的目的是. 4、为探究某种物质对动物生活的影响,某同学将6条大小和活力相似的小鲫鱼随机均分到大小相同的A、B两个鱼缸中,分别加入1000毫升河水。先测出A、B两缸中小鲫鱼的呼吸频率即每分钟鳃盖开合的平均数,再向A缸中滴入10滴绿茶,同时向B缸中滴入10滴河水,一段时间后再分别观察记录小鲫鱼的呼吸频率。请回答: (1)该同学研究的具体问题是? 设计A、B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2)请你预计A缸中滴加绿茶前后小鲫鱼呼吸频率可能的变化结果。 ①;②;③。 5、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看图回答问题。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练习题(共二组)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空气 C.温度 D.水分 3.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积累 D.“阳光→草→昆虫→鸟→细菌”是一条食物链 4.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5.下面是明明同学在复习《生物学》时所作的笔记,其中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鸟的繁殖行为 C.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光对生物的影响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 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 7.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 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 D.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 8.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毛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___带来的。 A.种间关系 B.种内关系 C.地理环境 D.气候类型 9.我省河西走廊地区有大片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生物与环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哪个地方最可能找到蓝藻? A.沙漠 B.森林 C.池塘 D.高山 2、下列哪种动物主要生活在海洋环境? A.海豚 B.企鹅 C.老虎 D.熊猫 3、下列哪种植物属于蕨类植物? A.松树

B.银杏 C.蕨菜 D.玫瑰 二、简答题 1、描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至关重要? 3、请简述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三、论述题 1、请从生物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角度,论述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 2、举例说明某一物种的消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如何通过保护生物多样性来应对气候变化? 四、实验题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及结论。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陈述最能描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A.生物是环境的产物,无法影响环境。 B.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但以环境为主。 C.生物与环境互为作用,但以生物为主。 D.生物与环境互为作用,没有主次之分。 2、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如果有一棵植物和一只苍蝇,那么苍蝇可能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死亡。这个现象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哪一种关系?() A.生物会影响环境。 B.生物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C.环境会影响生物。 D.环境会受到生物的影响。

3、下列哪一项陈述最能描述森林砍伐对环境的影响?() A.森林砍伐会导致动植物死亡,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B.森林砍伐会导致水土流失,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C.森林砍伐会导致气候变化,从而影响人类的健康。 D.森林砍伐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二、简答题 4、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41、为什么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请举例说明。411、为什么说生物会影响环境?请举例说明。 七年级生物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A.树木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B.蝴蝶吸食花蜜繁衍后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2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总分:50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1.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池塘中所有的鱼 B. 池塘中的水 C. 池塘中所有的植物 D. 一个池塘 2.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 B.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草 C. 在草→兔→鹰这条食物链中,能量和有毒物质逐级增 多 D. 该食物网中的蛇与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3.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 草原生态系统 B. 湿地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4.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 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消费者 D.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5.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消费者 D. 阳光 6.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此食物链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⑤→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7.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C.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 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 8.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 淡水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 9.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 阳光→草→羊→狼 B. 庄稼→鼠→蛇→鹰→细菌 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 10.“当你置身于一片森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 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所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事物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A. 生物圈 B.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 11.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 食物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草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是______ . (2)请写出图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 ,在此食物网中,蛇和鹰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 (3)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4)当该食物网中鹰的数量减少时,兔和蛇的数量首先会______ ,但最后会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 能力. (5)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 . 12.补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与此相关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______、黄雀. 13.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而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______生态 系统。 14.如图是一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填空。 (1)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 (2 )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3)食虫鸟和蛙之间存在有______关系。 (4)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最终是流向______。 15.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被称作______。原因是植物能通过______作用制造有机物。 细菌和真菌被称作生态系统的______。 三、连线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初中科学精品试题: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第二单元测试卷 1. 自然界的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排列正确的是( ) A.生物圈——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C.生物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生物圈 D.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举行奥帆赛的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形似草坪。经多方努力,浒苔被及时处理,保证了奥帆赛的正常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浒苔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B.浒苔过度繁殖可能导致鱼类死亡 C.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应该积极治污减排,坚持可持续发展 D.浒苔过度繁殖对当地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有促进作用 3.我国第 38 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雪龙”船于 2022 年 4 月 26 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 33 万余海里。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显示,南极的雪竟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微型藻类繁殖的结果。据此推测,导致南极藻类植物大量繁殖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土壤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某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野兔→草→狼 B.松树体内的水分输送的方向是:叶→茎→根 C.人的生殖发育顺序为:胚胎→受精卵→胎儿 D.人体肺部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如图是一个特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果人是这个食物网中的一员,那么最有可能代表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自然界中的一个简单的碳循环示意过程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植物的茎从空气中吸收的 B.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食物) 形式从植物流向动物体内 C.植物不会将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 D.动物的排放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唯一来源 7.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有很发达的根系和较小的叶片,与此相关的主要生理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土壤 D.温度 8. “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土壤 9. “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是我省提出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政策.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你认为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B.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D.牲畜粪便适当处理后再施用 10.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 CO2 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分解者 B.植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看成( ) A.一条食物链 B.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C.一个食物网 D.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2.鹿、兔和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 A. 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统治者 3.关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 B.如果具有充足的食物,生物就能不断地繁殖下去 C.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4.下列关于生物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和非生物的两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 C. 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D.非生物部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5.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下能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阳光、土壤、空气 B.植物、动物、微生物

C.阳光、土壤、水、空气和植物、动物 D.阳光、土壤、空气、水和植物、动物、微生物 6.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各组成成分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 B.丙不是消费者 C.丁是分解者 D.根据吃与被吃的关系只有1 条食物链 7.下图表示某稻田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昆虫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青蛙和鸟之间的关系是。 (2)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能够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进而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的是。在该生态系统中,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使用了农药,农药进入食物链和食物网后,体内积累农药最多的生物有。 8.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中没有标出的非生物成分是等。 (2)鹰与蛇除构成捕食关系外,还可以构成关系。 (3)当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农药后, 体内富集的农药会最多。(4) 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中考生物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一、单选题 1.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 境 C. 生物改变环 境 D. 生物依赖环境 2.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A. 控制适当温度 B. 控制充分的水 分 C. 控制较弱的光 照 D. 提供肥沃的土壤 3.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得到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植物 B. 阳光 C. 土壤和空气 D. 温度和水 4.在探究温度对黄粉虫分布影响的实验中,应设为变量的条件是() A. 光 B. 水 分 C. 温 度 D. 空气 5.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 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大量产生 B. 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产 生 C. 围湖造田 D. 白色污染 6.一株小麦生长在自然界里,影响它生存的因素是()

A. 非生物因素 B. 生物因 素 C. 阳光、温度、 水 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7.紫菜能在海水中生活,却无法生活在淡水中,这说明() A. 生物能影响一切环境 B.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 C. 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8.“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某某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阳 光B . 温 度C . 水 分D . 空气 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风声鹤唳,草木皆 兵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螳螂捕蝉,黄雀在 后 D.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10.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 水稻和稗草 B. 猫和老鼠 C. 人和 猪 D. 蚂蚁和蚱蜢

中考生物 生物及环境模拟练习(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模拟练:生物及环境 当堂练习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影响山上桃花迟开的因素是( B ) A.光B.温度 C.水分 D.土壤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km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2.[2015·某某]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生存的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3.[2015•某某]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初中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

第1章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习 1、(2018黔东南州)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案:A 2、(2018济宁市)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C 3、(2018绵阳市)我国戈壁大沙漠中植物稀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 温度 C. 水分 D. 空气 答案:C 4、(2018锦州)2018年6月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A.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 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 C.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 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答案:D 5、(2018锦州)你不会到哪种环境中捕捉鼠妇() A.草坪的石头堆里 B.庭院的菊花盆下 C.墙角的草丛中 D.学校的篮球场上 答案:D 6、(2018锦州)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答案:C 7、(2018揭阳)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 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它生物的生存。这说明了() 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D. 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答案:C 8、(2018东营市)2018年初南方部分省区遭受了罕见的冰冻灾害,造成某些地区的植物大面积死亡,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答案:B 9、(2018德城区)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 答案:C 10、(2018德城区)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1单元 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一、选择题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测试时间:30 分钟 1.下列各选项中,可以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校园内的榕树 B. 池塘中的泥鳅 C. 巴中的母亲河巴河 D. 小河中的虾 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一个小生态瓶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都是由什么组 成的() A.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阳光、空气、水 D.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3.在生态系统中,最终把生物部分的有机物还原成自然环境中的无机物的是() A.消费者 B. 分解者 C. 生产者 D. 太阳光 4.“我把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A. 消费者 B. 生产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5.森林中一棵枯死的大树上长了蘑菇,蘑菇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示为() A.虾米→小鱼→大鱼 B.大鱼→小鱼→虾米 C.阳光→虾米→小鱼→大鱼 D.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7.为了减少害虫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农药通常会通过在人体中不断积累() A. 水 B. 空气和土壤 C. 食物链 D. 皮肤接触 8.我国的草原面积约4 亿公顷(1 公顷=0.01 平方千米),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0,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十三五”期间,我国进一步推进草原保护制度建设,促进草原休养生息、持续发展。如图为某一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简图,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

2023年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卷(二)生物和环境(含答案)

八年级第一轮复习生物学专题(二) 温馨提示: 1.本专题考查内容为生物与环境; 2.满分40分,建议用时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下面对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都能生长和繁殖 B.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都能进行呼吸 D.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通过观察天时万物,对一年中的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规律进行总结而成的,是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节气之一"谷雨"是祈盼雨生百谷的意思,谷雨前后,人们忙着种瓜点豆,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温度 B.土壤、水分 C.水分、温度 D.空气、阳光 3.我国研制的载人深海探测器“蛟龙号”是世界上第一个下潜深度达到7000米以上的探测器。漆黑的海底世界,并非生命的禁区,海底"热泉"更是生命的乐土,其中最不可能 ...出现的生物是( ) A.小飞象章鱼 B.藻类 C.深海狮子鱼 D.发光水母 5.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湖中的水 B.湖中的大闸蟹 C.湖中的芦苇 D.湿地风景区 6.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不同地域的环境与各种生物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森林生态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缺乏高大的植物 B.动植物种类极少 C.人类起支配作用 D.有调节气候功能 7.任何生物都只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各项中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昆虫的体态与色彩往往巧妙地与环境融为一体 B.每天光照时间超过14小时,油菜才能形成花芽 C.莲藕的根状茎和叶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D.地衣能够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8.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应该选择( )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了生物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A.竞争 B.合作 C.捕食 D.寄生 10.下列主要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B.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 C.稗子使水稻生长不良 D.旱灾使农作物减产 11.东亚飞蝗,又称蚂蚱,为迁飞性、杂食性的农业害虫,喜在坚实的土地中产卵,为了给预防”蝗灾”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者通过2年时间对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变化与东亚飞蝗数量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第二单元 第2章 生物与环境(含答案)

第2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 B. 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C. 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D.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 2. 有些动物如青蛙、蛇等,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躲避敌害 3.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说明(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生物适应环境 4. 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 水分 B. 空气 C. 温度 D. 土壤 5. 沙漠中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储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失,这说明() A. 生物依赖环境 B. 生物影响环境 C. 生物与环境无关 D. 生物适应环境 6.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描述中最完整的是()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无影响 D. 生物适应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 7.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因素的是() A. 阳光 B. 空气 C. 其他生物 D. 前述三项 8. 有些蝗虫在夏天是绿色的,到了秋末则变为黄褐色.这说明() A. 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C. 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够改变环境 9. 山里一块花生地,由于管理不善,杂草丛生,花生产量都较差,这是() A. 杂草与花生树互利共生的结果 B. 杂草与花生争夺生活条件的结果 C. 杂草寄生在花生上的结果 D. 花生的生活促进了杂草的生长的结果 10.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寄生关系 11. 下列属于共生现象的是() A. 苏云金杆菌杀灭松毛虫 B. 链球菌使人患扁桃体病 C. 真菌引起棉花枯萎病 D. 真菌与藻类形成地衣 12. 植树造林可以减少风沙,这可以体现()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2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2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 描绘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 空气 B. 温度 C. 光照 D. 水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以下现象表达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 枯叶蝶酷似枯叶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蚯蚓可改进土壤 D. 大树底下好乘凉 3.探究实验为防止误差,需要计算平均值,但个别例外。以下实验不需要取平均值的 是〔〕 A. 探究蚂蚁的通讯 B. 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C.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D.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4.艾伦规律提醒,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局部在寒冷的地方有变短趋向,这有助于减少 热量散失.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大耳狐,这说明〔〕 A. 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 温度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 C. 生物可以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5.骆驼尿液非常少,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环境改变生物 6.家燕冬去春回,影响家燕迁徙的生态因素是〔〕 A. 水分 B. 温度 C. 阳光 D. 空气 7.如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光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有同学认为该 方案不合理,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你认为以下修改建议错误的选项是〔〕放置黄粉虫的位置黄粉虫的数量光照温度湿度 纸盒左半侧30只亮堂15℃适宜 纸盒右半侧30只阴暗28℃适宜 A. 左右两侧的黄粉虫的数量要一样 B. 左右两侧都要在阴暗的环境中 C. 左右两侧的湿度要一样 D. 左右两侧的温度都应保持在28℃左右 8.某同学利用如下图装置进展了某项探究活动,实验结 果如下图,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选项是 〔〕 A. 该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 B. 该实验说明非生物因素会影响生物生长 C.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生长是不是需要水分 D. 该实验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9.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古人所做的诗词里还蕴含不少生物学现象和规 律.以下对相关诗词的描绘中正确的选项是〔〕 A.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影响这一现象的因素是水分 B.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枝条及其绿叶是由芽发育而来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春蚕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D.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雌蛙鸣叫吸引雄蛙来抱对 1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以下几 组对照,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第 1 页

初中生物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四章 生物与环境-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以下诗句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蝉→螳螂→黄雀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 C.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的特点,食物链没有分解者,但是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特点。 【解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食物链中蝉取食树的汁液,而螳螂以蝉为食,黄雀又捕食螳螂,它们之间有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连接起来就是一条食物链,树→蝉→螳螂→黄雀,故A错误;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说明生物影响环境,故B正确;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盛草多了,吸收的水、无机盐、阳光就多、竞争生存的空间,影响豆苗的生长,因此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故C正确;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D正确。选A。 2.【答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答案】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3.【答题】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南橘北枳” C.“雨露滋润禾苗壮” D.“草盛豆苗稀”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南橘北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是生物,因此“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选:D。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同步练(有答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2.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葵花朵朵向太阳 3.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大片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C.环境能够改变生物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4.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适应生物 5.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用m表示)的鼠妇,一半置于较暗的环境中,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6.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二、实验探究题 7.一些中学生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业,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身体是否也会产生影响呢?有人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在相同的环境中,将A组置于开机的电脑前,B组置于未开机的同样的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两个月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甲、乙,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参与实验的雄性大鼠生长状况、饲养条件、所用电脑及实验环境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设计B组是为了形成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电脑辐射影响了________组雄性大鼠的体重增长和精子的正常发育。通过本实验可知,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身体有害。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不要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要树立远大志向,拓展兴趣爱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