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

语言运用: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思维能力: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审美创造: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解析】

关注教材: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目”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关注节日和习俗: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有“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这一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学生已经对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这几个传统节日以及相关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活动在前面基础上更进一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去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目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及其相关风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2.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3.帮助学生确定记录资料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新课: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开展一次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本节课我们就一起去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吧!(出示课件2-3)

教师板书课题: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二、交流讨论,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1.教师过渡: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将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展开,那我们该如何开展这个活动呢?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36页的插图和“泡泡”,了解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出示课件4-5)

教师板书:收集资料的途径收集资料的范围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仔细看插图,读“泡泡”里的话,想想可以如何收集资料,可以了解到哪些方面的内容?

(2)学生观察插图和“泡泡”。

(3)教师指名学生反馈。(出示课件6)

预设1:看日历,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

教书板书:看日历节日名称和时间

预设2: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如何过传统节日。

教师板书:询问长辈人们如何过节

预设3: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习俗。

教师板书:查资料节日习俗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还有哪些途径去查询资料呢?(出示课件7)

(5)教师指名学生反馈,随机板书。

预设1: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

预设2:在书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预设3:在网上查询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教师随机板书:图书馆书店互联网

3.教师小结:通过学习讨论,我们知道可以通过看日历、问长辈、查资料等途径来收集资料,还了解了我们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这对于我们之后的活动开展会有很大帮助。

(设计意图:适时引导学生阅读的课后“活动提示”,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学习任务,以及如何开展这次活动。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相关的资料。)

三、组建学习小组,确定研究对象

1.教师指导学生自由组成活动小组。(出示课件8)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由结合,组成活动小组,小组内讨论确定准备了解的传统节日吧!

2.各小组确定准备了解的节日。

3.教师出示小贴士:

(1)可以用表格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2)可以图文结合,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四、组织学生按评价要求,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教师提供自评表,学生对照要求,开展之后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出示课件9)

(设计意图:前面学习了《古诗三首》,学生已经对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这几个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任务、要求以及研究对象,后面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要求自主学习。)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收集资料的过程。

2.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并整合收集到的资料。

3.指导学生确定展示的方法并开始作展示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指导交流方法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一活动主题,收集、整理了资料。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学习活动情况吧!

教师板书: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2.教师指导:发言交流时要按一定顺序哦!说清自己前期收集资料的情况,倾听要认真,听清别人发言的内容,也可以在之后给出自己的评价意见。

教师板书:注意交流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既是对上节课的内容回顾,又进一步培养并强化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小组交流前期收集到的资料

1.教师提出要求:小组内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

学生在组内轮流交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余同学按照倾听要求认真倾听,教师巡视。

2.各组推荐一名学生集体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出示课件10)

预设:我们组搜集了关于“春节”的资料。通过查看日历我们知道春节的时间是大年初一。老人告诉我们传说过年是因为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通过上网了解了全国各地人们过年的习俗,比如挂年画、贴春联等。从妹妹的课本上看到了一首《春节童谣》介绍了春节前人们做的各种准备。

3.教师组织学生对照自评表,进行自我评价。(出示课件11)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内交流资料的形式,旨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评价环节中,教师则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态度和习惯的展现,例如:是否条理清晰地向组员介绍自己收集资料的情况、态度是否自然大方、其他组员是否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

三、确定展示方式,明确分工任务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观察第39页、44页的“泡泡”,了解文中介绍的几种展示方式。(出示课件12-13)

2.学生小组讨论,确定出小组成果展示的方式,以及每个人承担的任务。

教师板书:确定展示方式

3.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小组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根据巡视情况,选择讨论中产生的问题的小组集体交流。

4.学生集体讨论遇到以下情况时该如何解决。

(1)问题一:讨论时,组员意见不统一时怎么办呢?(出示课件14)

预设:这时候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哦!可以用商量的口吻,把自己的想法以及理由清楚地表达出来,组内成员共同协商解决。

(2)问题二:分配任务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出示课件15)

师生交流:每个人都是团队的一份子,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可以采取自荐和分配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人人有任务,并能积极合作,确保小组展示按时完成。

教师板书:明确分工任务

5.教师组织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继续小组讨论。确定出小组成果展示的方式,以及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出示课件16)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及时了解小组确定的成果展示的方式,并提供参考意见;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小组还应给予一定的指导。而对于一些典型问题,则可以当作一个情景训练,集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及时干预,借助过程性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生与人交流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互助的精神。)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以习作要求导入,引出习作任务

1.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44页的习作要求,了解本次习作的任务。(出示课件17)

2.教师指名学生反馈。

预设1:这篇文章所写的要与过节有关。

预设2: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二、指导学生个人习作展示任务的完成方法

教师过渡:前面我们收集了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同学们可以从中选择本次习作合适的事例哦!(出示课件18)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前期收集的资料,集体讨论,选定本次习作合适的事例。

(1)教师指名学生交流自己家中所过印象深刻的传统节日。

(2)学生用简要的话写出自己想要选取的事例。(出示课件19)

预设:春节贴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重阳节敬老……

2.学生交流事例,思考:同学们所讲的事例是否与“节日”密切相关呢?(出示课件20)

①我最喜欢的就是元宵节闹花灯。

②中秋节那天我考试得了100分,我得到了妈妈的奖励。

预设:不是,没有关系。

教师点拨:如果仅仅是发生在节日这一天,与过节没有什么关系,那就不符合习作要求了。

(1)(出示课件21)教师出示范文:

我一骨碌爬起来,就往饭厅跑去。眼前的景象令我兴奋不已,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鲜肉粽、火腿粽、花生粽、蜜枣粽、白粽……数都数不过来,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转睛、馋得我直咽口水。

我赶忙坐下来,顾不上担心冒着热气的粽子烫到手,飞快地用剪刀剪断绑粽子的绳子,匆匆地剥开一个粽子的碧绿的“外衣”,香味儿扑鼻而来,只见一个黄灿灿的饭团就像一个吃饱了的小猫的肚子一样滚圆,把粽子掰成两半,就露出了里面鲜美诱人的肉块。我再也受不了诱惑,大喊一声:“吃粽子喽!”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哇!这味道,咸味适中,狠狠咬上一口,里面的肉块流出了油,和着糯米一起吃,那味道真是棒极啦!

(2)教师提出问题:小作者是如何把端午节吃粽子这件事写清楚的呢?

(3)学生交流讨论。(出示课件22)

预设1:把品尝粽子的每一步都按顺序介绍清楚了。

预设2:把品尝粽子时,自己看到的粽子外形、尝到的味道都一一写清楚了。

5.教师小结:(出示课件23)像小作者这样,把品尝的步骤、品尝的味道都介绍清楚了,端午节的习俗也就跃然纸上了,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按照先后顺序,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如果再加入自己的感受,就可以更具体了。

教师板书:按照先后顺序写清过节过程加入自己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前面就有一定的习作基础,所以教师需要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教会学生写清楚一件事情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

【板书设计】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各小组派代表,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并说出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完整叙述过节的过程,本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导入:前面几节课,各小组都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一活动主题,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分享,那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学习所获吧。

二、各小组逐一展示

1.教师过渡:请大家跟随我们介绍春节习俗小组的同学一起走进春节吧!(出示课件24)

2.介绍春节习俗的小组展示交流。

(1)关于春节的神话故事。(出示课件25)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到除夕,便来伤害人命。又到了一年的除夕,村里来了一个白发老人,说他定能将“年”兽驱赶走。当“年”兽像往年一样

准备进村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兽浑身颤栗,仓惶而逃。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燃放爆竹,守更待岁。这就是“过年”的来历。

(2)春联、年画等民间艺术。(出示课件26)

学生展示:一生介绍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我们小组,今天将为大家展示几幅春联。

一生介绍年画:年画,春节挂年画是很常见的习俗,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展示小组同学收集的年画,同学欣赏。(出示课件27)

(3)诗词诵读。

学生诵读:春节是古代传统节日,有许多诗人都用他们的笔来描绘春节的热闹景象。下面就请欣赏我们小组为大家带来的《元日》。(出示课件28)

3.介绍清明节的小组展示交流。

学生谈话过渡: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出示课件29)

小组同学出示课件,分工合作,逐一介绍图片。

(1)图片一(荡秋千):荡秋千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被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出示课件30)(2)图片二(蹴鞠):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看,这是古代踢蹴鞠的画面。(出示课件31)

(3)图片三(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看,这就是人们高高兴兴踏青的图片。(出示课件32)

(4)图片四(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看,这就是小孩子放风筝的图片。(出示课件33)

4.介绍端午节习俗的小组同学展示交流。(出示课件34)

介绍元宵节习俗的小组同学展示交流。

……

5.教师提出问题:听了这些小组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或是对照评价表还有什么小建议想说给他们听的吗?(出示课件35)

6.教师组织全班互动评价。(出示课件36-37)

预设1:我觉得介绍春节习俗的小组的同学们所展示的内容特别丰富,有讲故事,有对联展示,还有诗歌表演,形式多样。他们在之前一定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预设2:我也觉得介绍春节习俗的小组的同学很棒,特别是他们能当场写对联,这个才艺展示很吸引人,让我也对春节写对联产生兴趣啦!

预设3:我觉得介绍清明习俗的小组的同学们也很认真,介绍图片资料时声音响亮,讲的也很清楚。

预设4:我来给介绍清明习俗的小组的同学们提个小建议,他们制作的课件很漂亮,但是形式上还是有些单一,如果能加入一些其他形式,如有视频的加入,或是和诵读有关的古诗等等,那汇报形式会更棒的!

……

7.教师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许多美丽的诗歌和图画,了解了许多动人的传说。在活动中,你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能做到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呈现了各式各样的展示,老师要为你们在活动中认真积极的态度点赞。(出示课件38)

(设计意图:展示交流环节,采取互评的方式开展。展示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评价展示活动成果的标准,依据标准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展示时,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8.教师组织学生对照互评表,完成评价。(出示课件39)

(设计意图:评价环节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把从他人的展示中得到的收获说清楚,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真诚地给予赞赏。还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重点关注学生的习惯态度、合作分享的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三、小组内进行个人习作成果展

1.教师出示要求:同学们轮流在小组内朗读习作,其余同学认真倾听哦!(出示课件40)

2.学生对照互评表,评价一下展示的习作。(出示课件41)

3.各小组进行全班汇报。(出示课件42-43)

预设1:我们小组在评价某某文章时,发现他写的是和家里人一起过元宵节的事,他把怎么做元宵、吃元宵的过程一步一步写清楚了,其中还加入了爸爸为他讲述的有关元宵节的传说,我们觉得他写的内容与过节有关,符合评价表的要求。

预设2:我们小组在评价某某文章时,发现他写的是和家里人一起过春节的事,其中,她把烟花燃放时的美丽场景讲述的很清楚。但是一家人究竟是如何过春节的过程还写得不够清楚,所以,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可以按时间顺序写过节的过程,把这部分内容写清楚。

4.教师小结:谢谢各个小组的分享,我们不仅了解了同学们是如何把过节的过程写清楚的,而且对传统节日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交流习作,了解更多的节日习俗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相互评价中,不断修改、完善习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反思】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目”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

本次活动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不但如此,我还注重了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并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然后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喜欢并乐于参与的,我充分尊重学生,无论是哪种情况,在遵循综合实践活动分组原则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那份光和那份热。但在传统文化挖掘方面和新时代传统节日的变化方面梳理、引导的还不够。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优质教案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手抄报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

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相机板书:春节端午中秋)【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综合性学习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 语言运用: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思维能力: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审美创造: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解析】 关注教材: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目”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关注节日和习俗: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有“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这一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学生已经对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这几个传统节日以及相关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次活动在前面基础上更进一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去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目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难点】 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 日》教案 【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创造思维水平和组织交际水平。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水平。 【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准的提升,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缺失。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 2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设想】 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能够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 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 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教师要增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 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实行组内分工。小组成员利用暑假 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 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 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实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 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 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 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 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 一、创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的画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又要来临了,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 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 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 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还有春节、元 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 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三年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

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相机板书:春节端午中秋) 【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但是,现在仍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 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2.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教学重点】 能够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教学难点】 能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拿出你课下写的作文,对照我们的写作宝袋儿,看看你是否用了我们本单元学习的写作小妙招? 二、【活动一】回顾、梳理写法 (一)出示课文片段,回顾并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两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_________ ——选自《赵州桥》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___——选自《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读课文片段,说说每段话的中心句、中心词。

2.回忆文章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二)出示第三单元“交流平台”内容,进一步巩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1.多媒体出示“交流平台”内容。 课文中有许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得很清楚。如《赵州桥》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再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街市的热闹”。 2.学生读“交流平台”内容。 3.说说“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两篇课文重点部分的学习过程,梳理作者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和课文是怎样围绕“热闹”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回忆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为学生习作成果展示时互评做铺垫。 三、【活动二】个人成果展示 1.在小组内朗读所写的有关过节的习作。 2.组内依据标准,对展示的习作进行评价。 个人习作展示互评表 内容评价标准 过节过程能写清楚一家人一起过节的过程☆☆☆☆☆ 节日习俗能写清楚过节的习俗☆☆☆☆☆ 印象深刻的事所写的故事与过节联系紧密☆☆☆☆☆ 3.各小组推选一名成员代表的优秀作品,对标共同修改完善,准备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小组内人人展示、相互评价,意在对比中相互学习,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写一写过节过程。对标共同修改完善小组优秀作品,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展示、评价、完善是一个知识学习、思想提升的过程。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综合性研究《中华传统节日》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和俗,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意识、培育民族精神、热爱生活和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制定活动方案。例如,在介绍春节时,可以通过展示春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兴趣,让他们自由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过年经历。 接着,引导学生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并探讨了解这些节日及俗的方法和记录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查询书籍、网站、询问家长和老师等方式来了解这些节日,并记录在表格中,以便后续的分享和交流。

在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节日名称,并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比较各个节日的时间,从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的区别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纪年法和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 最后,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Before class。XXX to share with the class。(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exchange n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while the teacher writes on the board about customs。food。origins。legends。and poetry.) (Display on the screen: XXX。Qingming Festival'XXX activities。Spring Festival's couplets。sweeping away bad luck。and staying up late。Mid-Autumn XXX。Lantern Festival's riddles。lantern viewing。eating yuanxiao。XXX.)(Write on the board: Dragon Boat Festival。Qingm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and Lantern Festival)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中秋节一等奖创新教案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中秋节的资料,并记录中秋节的由来、风俗、诗词、传说等。 2、通过做手抄报、做月饼、诵读中秋节诗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中秋节的资料,并记录、学习中秋节的由来、风俗、诗词、传说等。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通过做手抄报、做月饼、诵读中秋节诗词等活动,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中秋节的了解、交流活动收获,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设计意图: 本单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单元。中华传统节日从古至今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 中秋节作为重要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有很多习俗,其中吃月饼、回家团聚、赏月这几个习俗流传最久,最广。这些习俗中蕴含着“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 我设计了“做手抄报”“做月饼”“朗诵、唱演诗词”这三个主题活动,请学生分组去活动,取得活动成果后,小组展示活动成果。通过活动,去了解“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 在“做手抄报”活动中,我指导学生找一些有关中秋节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查找、整合这些文字资料的过程中就会了解一些有关中秋

节的由来、传说、习俗、诗词等知识,因而学生在做手抄报中就能体会到“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 对“做月饼”活动小组,我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去查找答案。第一,月饼是什么形状的?第二,为什么月饼会是这样的形状?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月饼象征着大团圆”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做月饼活动中,学生通过劳动也会有收获。 对“朗诵、唱演诗词”活动小组,我要求他们不但熟读、背诵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了解诗词的大意,还要了解在中秋节人们为什么会写诗词?从而使学生了解到“中秋节是团圆节”,家人团聚的因高兴而写诗词,家人没团聚的就在这个团圆的节日写诗词怀念远方的亲人。 这样,通过小组活动和展示活动成果,学生就能深入了解“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文化内涵,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前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第三单元,同学们在家开展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信大家有很多收获。 (出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张节日特色图片组成的幻灯片)提问:同学们,这几张图片是分别代表哪几个中华传统节日?(请生回答) (课件出示希沃白板课堂活动) 提问:这几个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呢?(请生上讲台在电脑屏幕上做题) 这几个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呢?(正确答案:)提问:前不久,我们过了什么节?(学生答:中秋节。),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展示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学习活动成果吧!(板书:中秋节) 之前,同学们早就按喜好分了组,第一组是(心灵手巧组),第二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名师教案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策略 1.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 综合性学习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之初,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学生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2.以生活为基础,初探中华传统节日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框和表格,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以及用哪些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资料,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3.针对问题及时干预,加强过程性的指导和评价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可以设计活动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把学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提醒还没有收集资料的学生赶快行动。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确定主题,明确方法 1.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三首》,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 (2)学生交流。 2.讨论与交流,方法引路。 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 (1)这么多传统节日,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由此来确定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并根据节日为小组取名,如端午节习俗组、清明节习俗组、春节习俗组、中秋节习俗组…… (2)小组讨论:围绕选定的传统节日,你们想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时要注意什么?又如何记录呢? (3)交流反馈。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打算如何记录下来呢? 预设1: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还可以询问家长、老师等。 预设2:可以列个表格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 我们小组要研究的内容是清明节的由来、各地清明节的庆典活动等,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也可以问自己的长辈。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整理和分类,访问时要事先约好时间,设计好访问提纲,在访问过程中要有礼貌,并做好访问记录……还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踏青等,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4)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活动,要使学生明白中华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同时要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识,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板块二小组合作,制订方案 1.说到不如做到,我们马上行动吧!刚才我们已经分好小组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 2.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师生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

中华传统节日 1. 能小组分工合作 ,用不同方式搜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引导学生能以适当的方式交流展示自己研究的中华传统节日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件。 一 谈话导入,直入题目 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请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中华传统节日) 二 布置任务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布置了两项任务,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出示课件1)

1.把自己家人过某个节日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出来。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大家都喜欢的方式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过程 此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展开,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开展活动呢? (一)自主拓展学习。 1.了解此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第36页“活动提示”的内容,思考活动任务、要求有哪些。 (2)集体交流。 ①明确任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 ②仔细观察教材第36页插图和“泡泡”里的内容,获取信息,了解需要收集哪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板书:收集资料的范围 收集资料的途径) (3)指名反馈,相机板书。 学生1:看日历,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 学生2: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是如何过传统节日的。 学生3: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收集资料的范围:节日名称;过节的时间;人们是怎么过节的;节日的习俗) 教师:谁能说说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查询资料呢? 学生1: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 学生2:在书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学生3: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活动提示”,通过交流,学生能明确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及如何开展这次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知道收集相关资料的途径和记录收集到的资料的方法,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4)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收集资料的途径,还了解了我们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这对我们之后的活动开展会有很大帮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 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 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及其相关风俗的资料。 2. 课件资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多样,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重难点 1. 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 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学生欣赏。 2. 师: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哇!这是什么节日呢?你们喜欢过这个节日吗? 3. 导入: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并将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记录下来。(板书: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导入,既链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门见山,切入主题。 二、学习探究,辨别节日 1.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其习俗?又如何记录呢? 2. 辨别传统节日和其他节日。 (1)一年当中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节日名。 (2)说说这些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从这些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和其他节日的一个好办法。(板书:公历日期农历日期) (3) 这些农历节日是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把它们叫作中国传统节日。(板书:中国传统节日)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日,大家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为什么?展示上面的节日,请学生分辨。 小结: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分别是农历八月十五、五月初五、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而“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则是世界通用的节日,是一些公历节日。 3. 分享、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课前,大家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关资料:风俗、食俗、由来、传说、诗词等。 4. 补充少数民族的节日。 师: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刚才说到的还只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精品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精 品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课堂交流让学生了解更多传统节日习俗。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传统节日以及有关的故事,完成习作,展示成果。 4.通过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5.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介绍手工制作过程以及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 6.积累日积月累中的相关知识。 【学习重点】 1.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并完成习作。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3.学会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二、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 5.教师进行小结。 三、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的人物故事。 (2)了解传统节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当地的庆祝活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入题目: 1.这段时间,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了解,相 信大家很有收获,现在我们就来在班中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中华传统节日) 二、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一)小组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研究的节日专题。下面先请各小组负责人举起标志牌,大声宣读一下你们组研究的节日专题。 2.全班交流。下面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哪个小组首当其冲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些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等)(板书: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 除此以外,当学生有个性化的展示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以下的展示形式: A.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2)把自己的习作展示给大家看。 示例: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团圆日,我们会放烟花、放鞭炮、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设计意图:总结谈话,引入题目,开门见山。】

大年三十这天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很早就起来了,爷爷和爸爸在贴春联,我在旁边递东西,奶奶忙着剪窗花贴在窗户上,妈妈忙着准备团圆饭。忙完这些,我们就坐着看电视,等待夜晚的到来。 夜晚终于来了,我和爸爸抬着烟花和花炮来到空旷的前坪燃放。我们首先放的是花炮,一条长长的花炮放完之后,我们 就放烟花,把引线点燃后,烟花就开出了花儿,那时的天空全部被花儿遮住了,漂亮极了。烟花一个一个放完了,我们就心满意足的进屋,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一家人其乐融融! 过年真开心呀!要是天天都像过年一样就好了! B.展示活动成果 民间工艺组的制作展示:现场剪窗花,赠送个人作品等。 民族艺术组的表演展示:现场写一幅春联,现场画一幅图画等等。 诗词赏析组的诵读展示:配乐诗朗诵,节日诗词表演,对诗等等。 民俗风情组的话题展示:教大家包粽子、包饺子。 神话故事组的趣味展示:我来演,你来猜! 节日美食组的多方位展示:现场赠送月饼、粽子、饺子等。 (板书:民间工艺组民族艺术组诗词赏析组民俗风情组神话故事组节日美食组) 3.同学们,听了这个专家组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或疑问吗?能不能对他们再继续充实资料提点建议? 4.教师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学生未研究到的“点”。 5.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个体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三、整理归纳,教师小结 1.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教师帮助整理,帮助链接。)【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别具匠心的展示,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调动探究传统节日的积极性。】 【设计意图:设计了专题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和展示,并通过说一说、听一听、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

部编版三年级(下)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优质精选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展示个人才能,锻炼口才和动手能力,提高参与意识。 2.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感受文化内涵,让学生学会沟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实物展示活动成果,重点展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手抄小报。 4.联系生活,选取生活中真实具体事例进行写作。 【活动重难点】 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感受文化内涵,让学生学会沟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进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本单元中的学习,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了深入的了解。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关于传统节日的美好回忆。今天的课堂内容,需要大家先展示传统节日相关的作品,比如手抄小报,收集的有关你喜欢的节日资料。展示成果结束后,再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写作,可以写自己家里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中华还有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让我们过好中华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开展活动 1.回顾一年中有哪些传统节日,生逐个回答,课件展示传统节日(多媒体播放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的画面)。 2.生展示手抄小报,并介绍主题,师略作点评,实物展示。 3.你喜欢的传统节日资料展示:时间,过节过程,节日习俗,印象深刻的事(所写事与过节联系精密)。 4.表扬优秀,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5.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都有特定的吃、喝、玩,都有很多美妙诗文(课件展示)。 三、写作指导 1.小组成员分享自己过节的快乐心情,自由讨论。 2.选择一件发生在节日里的趣事,并记录下来(要求语言流畅,故事生动具体)。 3.指名读所写趣事(根据学生平时习作能力不同层次指名回答)。 四、总结与评价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发现学生的潜力很大,积极性、创造性很高。通过活动,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基本上达到了学习目标。但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学生探究不够深入,无法体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二是利用假期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偏少,导致有的小组无所适从;三是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有所忽略。 五、范文评析 课件展示《端午节》佳作,师适时点评。 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孩子们快乐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可后来楚王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疏远了屈原,最后还把屈原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单元,精读课文《古诗三首》、两次课后“活动提示” 之后都有所体现。关于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学生已经有了较充分的感知。因此,学生在前面儿次“活动提示”的基础上,尝试了收集、整理资料、亲身体验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再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者写一写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故事,就容易多了,也能将过节的情景写清楚、写具体。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进行,需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讨论自己想研究或者研究过的节日,同时鼓励他们在课后搜集整理更多的相关知识,以后在课堂上为同学解答。这样能够促进更多学生走上讲台。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中华传统节日的丰富博大,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积累较为丰富的中华传统节曰文化。 2、.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收集、分析、补充节日的资料,锻炼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4、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故事,将过节的情景写清楚,写具体。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故事,将过节的情景写清楚,写具体。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1. Ill刚刚经历的4月5日清明节假期提及中国传统节日。

2. 导入新课一一中华传统节日。 二、我说节日。 1. 说说你眼中的传统节日。 (1)准备课前收集的传统节日记录表。 (2)请你来一段演讲,讲述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 要求:讲述过程吐字清晰,语言流利,声音洪亮;演讲内容主题清晰,条理清楚, 贴近生活;故事选材新,能吸引人。 2. 根据收集的资料,说出表格中哪些节日是传统节日。 3. 播放《传统节日歌》。 4. 结合生活,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喜欢的节日。 三、练写节日 1. 参与节日,谈感受 (1)和我们仔细分享一下节日中你观察到的人、事、景、物,品出的不同节日 的不同氛围。 (2)在这些传统节日中,你有什么收获吗?(你快乐吗?你收获了吗?你为什 么有这种感觉?我是怎样得到收获的?) 2. 回看古人眼中的传统节日 (1) ppt出示三首古诗词,学生根据诗句判断节日。 (2)学生朗读ppt古诗词。 3. 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是节日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1)用下面的句式概括地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场景。 除夕夜的烟花好()啊!元宵节的灯会真()啊!端午节 划龙舟好()啊!…… (2))围绕“除夕夜的烟花好漂亮啊!”或者“元宵节的灯会真精彩啊!”写一段话,写出节日的过程,也可以围绕自己的想法来写。 4. 生尝试写作,教师相机指导。(加入学过的古诗更精彩/ 加入学过的修辞更 生动/加入你的心情更真实) 5. 个性点评。完成习作后,学生可以相互点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赞美的目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等奖创新教案(共四课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等奖创新教案(共四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话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做准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古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明确提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对如何开展活动作了具体的指导。教材中的插图和泡泡提示了了解传统节日的途径,即可以看看日历,间问长辈,查查资料等。“活动提示”还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商定准备了解哪些传统节日,通过哪些方式记录了解到的内容。教材提供了一个表格作为记录的样例,启发学生可以从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的习俗等方面收集资料。 《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是对活动开展的过程指导,提示学生适时交流第一阶段的活动情况,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商量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泡泡中的“爷爷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说”“我收集了元宵节的灯谜”是举例介绍可以收集哪些资料;泡泡中的“我们小组打算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还需要补充一些图片”是展示方式举例,并提示学生根据展示的需要可能还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更多的资料。 本单元课文学习结束后,教材安排对前一阶段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展示活动有两项任务,第一项是个人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里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第二项成果展示重在集体合作,教材中的4个泡泡列举了一些展示的形式和内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 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介绍、总结收集中华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不同方法,并能向他人介绍传统节日及其风俗。 【教学难点】 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古诗三首》里感受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的节日氛围。体验到了绘画、建筑等文化的灿烂。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要求大家分享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已经陆陆续续收集到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对咱们的传统文化有更多地了解,也更有底气坚定咱们的“文化自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学习从单元内容自然延伸和拓展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达到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活动展示 (一)学生交流了解的传统节日及收集资料的方法。 合作研究 1.探究任务:

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讨论收集资料的方法。 2.探究活动: 过渡:上一周,同学们已经根据学习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还通过书上的气泡提醒知道了,我们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填写到表格里。组内交流表格内容,看看你的组员收集的是什么节日的资料? 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 (1)小组交流。引导:你了解了哪些节日?节日是哪一天?这些节日有哪些习俗? 提示:交流过程中如果有补充的内容,可以在表格里添加。 (2)班级交流。引导:我们了解的传统节日很多,能不能参照表格用完整的话说清楚你了解到的节日,并且告诉大家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的资料?(板书:收集资料的方法) 预设: ①春节是每年的正月初一,春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人们通常会贴春联、走亲访友、舞狮舞龙。我是询问爷爷奶奶知道的。(板书:询问长辈) ②我收集的是关于元宵节的资料,我知道了元宵是正月十五,人们过元宵节时会吃汤圆、猜灯谜,还知道了为什么人们在元宵节时要赏花灯,最初是汉明帝为了“燃灯表佛”,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一律张灯结彩。自此,每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后世就一直沿袭。我是去图书馆从《中国民俗文化》这本书中了解到的。(板书:查阅书籍) ③老师,在爸爸建议下我到中华传统文化网站浏览,终于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更多地了解。端午是五月初五,在端午节人们一般会吃粽子、赛龙舟,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板书:上网查找) ④老师,我看日历知道了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板书:查阅日历) 小结:通过讨论学习我们知道传统节日的习俗,还知道了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问长辈、看日历等各种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