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及其相关风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2.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3.帮助学生确定记录资料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出示课件1:

教师板书课题: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导入,既链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门见山,切入主题。)

二、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1.过渡: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预设1:我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

预设2:我知道还有除夕、冬至节、中元节、龙抬头、过小年等。

2.确定活动任务,并指导分组:同学们,我们在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挑出八种大家过得比较多且比较熟悉的节日作为本次活动的任务。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要调查了解的节日,选择相同节日的同学即为同组。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名字和所选的节日及节日序号写在一张纸条上交上来,我们公布一下每位同学的选项,就可以完成分组。

出示课件2:

自由组成小组后,教师适当干预。

3.细化活动任务:同学们,我们已经分好了小组,各组也确定了自己的活动任务,那么,围绕这个活动任务,我们需要调查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预设: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习俗、文化内涵、相关传说、相关诗词等。

预设:我认为,凡是和这个节日相关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尽可能的去调查了解。

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明确各组的活动任务,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进一步帮他们细化任务内容,可以为他们组内的细致分工提供帮助。)

三、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1.过渡:同学们,我们各自明确了自己的活动任务之后,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呢?

预设1:我打算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

预设2:我打算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

预设3:我打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预设4:我打算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预设5:我打算学习制作相关的节日美食。

出示课件:4:

(设计意图:探讨活动途径,可以使同学们打开思路,集思广益,为下一步的调查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帮助学生确定记录资料的方式。

1.过渡:同学们,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调查得到的相关资料,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记录下来呢?

预设:我想用表格记录了解到的信息。

教师板书:记录方式:用表格做记录

出示课件5: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确定记录方式,方便他们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

五、板书设计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记录方式:用表格做记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采集资料的过程。

2.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并整合采集到的资料。

3.指导同学们确定展示方式并开始做展示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1.布置任务:同学们,这节课是我们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小组中期交流环节。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一定收集了很多资料。本节课各组组员要在组内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然后全组做一个整合,各组内商讨出你们的展示方式,并开始为展示活动做准备。

出示课件6:

2.教师板书:小组中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使同学们感受到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二、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采集资料的过程。

1.组织交流:同学们,下边我们各组内交流一下你们采集资料的过程。

预设1:我负责调查了解春节的传说,我在周末的时候,专门和我爷爷聊了这个话题,他给我讲了年的传说。

预设2:我在网上收集了元宵节的灯谜。

预设3:我爷爷也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说。

预设4:我在网上找到了介绍中秋节习俗的音像资料。

预设5:我去图书馆借到了一本专门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书,我仔细阅读了一遍,摘抄了我们组所需要的资料。

预设6:我跟着妈妈学会了包粽子。

教师板书:我是如何采集资料的

(设计意图:组织同学们交流采集资料的过程,使他们重温当时的情形,进一步帮他们巩固收集资料的途径,从而内化为他们自身的能力。同时使他们意识到,要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大家细化活动任务,进行分工,这样可以提高活动效率。)

三、指导各小组内部交流并整合采集到的资料。

1.组织交流:组织各组内交流并整理一下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我们要为下一步的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

预设1:我们组调查的是春节的习俗,组员们通过分工,不但调查清楚了过节时间、节日习俗、相关传说、文化内涵,我们还收集了春联,还学会了剪窗花。

预设2:我们在调查清明节习俗的时候,搜集了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预设3:我们也搜集了有关重阳节的诗歌。

预设4:人们过端午节的时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我们分门别类地整理了不同地区过端午节的习俗。

预设5:乞巧节也是一样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过法,不同的过法有不同的寓意,在收集资料的时候,这一点,我们也注意到了。

预设6:有的组员学会了包粽子,而我学会了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的方法。

2.教师板书:整合资料

(设计意图:指导同学们将各自调查了解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为最后的展示做准备,使他们意识到,这就是合作。)

四、指导同学们确定展示方式并开始做展示的准备。

1.启发思考:同学们,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来展示你们的活动成果呢?

预设1:我们组打算通过手抄报的方式进行展示。

预设2:我们组打算通过表演节目的方式进行展示。

预设4:我们主要想通过奉出自己制作的相关美食的方式来展示。

预设5:我们主要想通过诗朗诵的方式进行展示。

预设6:我们想通过制作手工艺品的方式进行展示。

预设7:我们想通过写春联的方式进行展示。

2.教师板书:确定展示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组织讨论,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启发他们根据自己组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喜欢的展示方式并为之做准备。)

五、活动中的自我评价。

1.组织评价:同学们,本次综合性活动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在这两个阶段的活动中,你的表现如何呢?让我们来自评一下吧。

2.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自我评价标准。

出示课件7: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根据评价细则在第一、第二阶段的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让家长能够据此表引导、督促孩子收集、阅读、整理相关资料。)

六、板书设计

小组中期交流

我是如何采集资料的

整合资料

确定展示方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各小组派代表,用不同方式展示并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并说出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完整叙述过节的过程,本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课件8、9、10:

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的童谣《传统节日》大家还记得吗?复习《传统节日》,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引出本节课学习重点,展示搜集到的中华传统节日资料及其相关风俗,过度自然。)

二、班内展示

1.教师出示:中华传统节日小组分工表。

出示课件11:

布置任务: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本小组需要展示的内容来组内推选出代表,并在班内进行你们小组合作的成果展示。

2.组织交流:第一小组派出代表介绍本组负责的相应中华传统节日。

预设:出示课件12、13、14、15、16、17、18

(设计意图:预设展示形式,重点在于能够清楚并多方面展示本小组负责的中华传统节日的介绍。)

3.教师引导:本小组成员进行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组内成员进行补充,以便于更加系统并全面完成本组的展示。)

4.组织展示:各小组依次展示。

出示课件19

5.互提建议

(设计意图:在各小组代表完成介绍后,其他组成员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中华传统节日进行提问和提出相关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各个节日的介绍,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师小结

教师总结: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国的传统和文明需要传承。这些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存和发展的产物。现在的中国人,未来的中国人,若是无法了解自己的祖先和民

族的发展,轻视这些传统和文明,那么这样的中国人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最后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小组班内展示活动,同学们能够对我们伟大的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并为其传承和发扬不懈努力!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对本单元的第一课《古诗三首》的学习,相信大家对“春节”“清明”“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请一位同学把自己了解到的或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节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出示课件20:

预设:我所在的小组对春节进行了资料收集,同时我也最喜欢春节。春节期间我们一家要贴春联,放鞭炮,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年夜饭一边看春晚,别提多热闹了!大年初一的早晨,我早早地就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叫醒了,穿上新衣服,先给长辈拜年,紧接着吃过饺子,我就会跟着爸爸妈妈出门给其他的亲戚朋友拜年,大家一个个喜气洋洋,祝福的话语一句接着一句,感觉空气里都飘着满满的幸福感!

二、指导写作

教师过渡:同学们,写作之前列好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提笔成文,根据本次习作的要求,我们一起来列一下提纲吧。

出示课件21:

教师讲解:我们列出提纲以后,还要根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来确定一下详略,和中心密切相关的要详写,和中心关系不大的要略写。通过提纲可以看出,第四自然段我们需要详写。

(设计意图:在习作之前,帮助学生确定文章的结构及详略,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此次

习作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重点写什么。)

三、对写作再做具体指导

出示课件22:

教师过渡:要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在确定了文章的结构和详略之后,还需要拟定题目、写好开头结尾、用好词语,接下来我们就这几个问题,一起来研究一下。

1.引导学生拟题目

出示课:23:

教师讲解:拟定题目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我们可以以传统节日的名称为题,可以以过节的感受为题,也可以以节日的特色为题。同学们喜欢哪一种方法就可以用哪一种方法。不管你用哪一种方法,只要你的题目能够明确习作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就可以了。

板书:拟题目-引起读者兴趣,明确习作内容。

同学们,你们打算给自己的文章拟个什么题目呢?

预设1:《元宵节》

预设2:《团团圆圆过中秋》

预设3:《赛龙舟》

2.引导学生开好头

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好的开头可以给文字增光添彩,那么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呢?老师教给同学们几个方法。

出示课件24、25、26、27:

教师讲解:不管同学们使用哪一种方法来开头,同学们都要记住,好的开头可以直抒胸臆,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场。

板书:开好头-直抒胸臆。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打算如何来写你的开头呢?

预设:妈妈告诉我今天是“七夕节”,是牛郎和织女见面的日子,传说站在葡萄架下还可以听到牛郎和织女说话呢!

3.引导学生用好好词佳句

教师过渡:同你们知道那些好词好句可以用到我们今天的作文中吗?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出示课件:28、29:

教师小结:这些词句是老师给大家举的例子,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在自己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中搜寻出适合自己文章的词句。

板书:好词佳句-增光添彩。

4.引导学生写好结尾

教师过渡:文章的结尾也有不同的方式,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示课件:30:

教师小结:不管同学们用哪一种方式结尾,都要注意,当一篇文章写完之后,一定要在结尾处总结全文并点明中心。

板书:结好尾-紧扣题目与文章中心。

教师举例:多么热闹的春节啊!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把天空衬得美丽无比。天空顿时成了“花园”,璀璨夺目,火树银花,耀眼的礼花在夜空中闪烁。

四、佳作引路

出示课:31、32:

教师解析范文:《端午节》这篇范文以童谣的形式开头,直接点明了主题,节日的气氛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文章接下来详细介绍了端午节的由来;然后用精彩的语言介绍了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让人感同身受;在结尾处,作者直抒胸臆,发出感叹。纵观整篇文章,开头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中间描述详略得当,结尾干净利落。同学们可以借鉴这篇范文的结构和写法来写。

(设计意图:范文可以为学生完成习作提供参考。)

五、完成习作

出示课件33

经过学习,相信大家早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展身手了,现在就请大家拿起手中的笔,选出你最感兴趣的中华传统节日来写一写吧!不要忘了参考一下老师给大家的写作小提示。

(设计意图:细节上的指导会让学生对自己独立完成习作更有信心,更能从容下笔。)学生自主习作,老师巡视,进行指导。

五、板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习作

拟题目-引起读者兴趣,明确习作内容

开好头-直抒胸臆

好词佳句-增光添彩

结好尾-紧扣题目与文章中心

【教学反思】

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位孩

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中国的节日怎么过,有哪些有意思的好玩的地方学生们并不清楚,当我将春节作为例子并且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玩上入手,学生们的兴趣还是比较高涨的。

本节课中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学生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不但如此,我还注重了学法指导,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要想深入并全面地了解这些节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然后教师及时梳理学生所提出来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探究环节。

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喜欢并乐于参与的,我充分尊重学生,无论是哪种情况,在遵循综合实践活动分组原则的基础上,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那份光和那份热。但在传统文化挖掘方面和新时代传统节日的变化方面梳理、引导的还不够。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导语】《中国传统节日》是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缺失。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 2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设想】 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教师要加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进行组内分工。小组成员利用暑假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有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进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 一、创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的画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又要来临了,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还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让我们过好

(完整版)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 日》教案 【活动目标】 1.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创造思维水平和组织交际水平。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开发利用校内外语文教学资源,提升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水平。 【学情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水准的提升,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却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缺失。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通过组织了《中国传统节日》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过好中国节,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时间】 2课时(一课时布置任务准备,一课时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设想】 实地采访、搜集资料、成果汇编等。 【活动准备】 (1)教师确定要研究的几个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有兴趣的同学也能够研究其他节日。

(2)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活动,为学 生推荐相关资料、网站,指导研究方法。 (3)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居住地的远近,划分活动小组,并 选出组长;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要研究的节日。教师要增强指导,以免选择重复。 (4)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方案,并拟出草案交教师审 核指导。 (5)小组长根据个人特长,实行组内分工。小组成员利用暑假 到图书馆、资料室、博物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俗保存较多的农村采访,了解民俗,搜集传说、民谣等;将搜集到的资料汇总给小组长, 小组长加以选择,分类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内容要涵盖多方面。 (6)研究活动建议:对于每个节日,教师可提供以下几个研究 角度,学生按照组内分工,实行研究:传统节日的起源或传说;关于 传统节日的史书记载;传统节日的旧民俗与新民俗之比较;传统节日 的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民俗的地方特色,要突出本地,兼顾外地;传 统节日与文学作品、民谣;与外国类似节日民俗作比较;传统节日的 社会功能及向国外的传播。 【活动过程】 一、创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悬挂艾草、佩戴香囊的画面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又要来临了,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 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 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 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还有春节、元 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节日,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完整版)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做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难点 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策略 1.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 综合性学习贯穿单元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应在单元教学之初,以任务为驱动,激发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了解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便学生有序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2.以生活为基础,初探中华传统节日 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框和表格,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让学习走进学生的生活,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沟通,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以及用哪些方式记录收集到的资料,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3.针对问题及时干预,加强过程性的指导和评价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实践,可以设计活动评价标准,让学生对照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把学生已经收集到的资料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中,提醒还没有收集资料的学生赶快行动。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及习俗,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确定主题,明确方法 1.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三首》,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 (2)学生交流。 2.讨论与交流,方法引路。 中华传统节日可真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呀!想不想更详细、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们? (1)这么多传统节日,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由此来确定小组的研究小课题,并根据节日为小组取名,如端午节习俗组、清明节习俗组、春节习俗组、中秋节习俗组…… (2)小组讨论:围绕选定的传统节日,你们想研究它哪些方面的内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时要注意什么?又如何记录呢? (3)交流反馈。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打算如何记录下来呢? 预设1: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还可以询问家长、老师等。 预设2:可以列个表格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 课件出示: 我们小组要研究的内容是清明节的由来、各地清明节的庆典活动等,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也可以问自己的长辈。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整理和分类,访问时要事先约好时间,设计好访问提纲,在访问过程中要有礼貌,并做好访问记录……还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踏青等,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4)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及其相关风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2.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3.帮助学生确定记录资料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 出示课件1:

教师板书课题: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导入,既链接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门见山,切入主题。) 二、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1.过渡:同学们,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 预设1:我所知道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等。 预设2:我知道还有除夕、冬至节、中元节、龙抬头、过小年等。 2.确定活动任务,并指导分组:同学们,我们在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挑出八种大家过得比较多且比较熟悉的节日作为本次活动的任务。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想要调查了解的节日,选择相同节日的同学即为同组。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名字和所选的节日及节日序号写在一张纸条上交上来,我们公布一下每位同学的选项,就可以完成分组。 出示课件2: 自由组成小组后,教师适当干预。 3.细化活动任务:同学们,我们已经分好了小组,各组也确定了自己的活动任务,那么,围绕这个活动任务,我们需要调查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预设: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查了解--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习俗、文化内涵、相关传说、相关诗词等。 预设:我认为,凡是和这个节日相关的内容,我们都可以尽可能的去调查了解。 出示课件3: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明确各组的活动任务,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进一步帮他们细化任务内容,可以为他们组内的细致分工提供帮助。) 三、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1.过渡:同学们,我们各自明确了自己的活动任务之后,都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呢?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 学设计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三年级,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 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

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 【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1、师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同学们搜集了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传统节日的习俗资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展示,共同分享。(相机板书:春节端午中秋) 【设计理念师生资料的交流分享,将常见传统节日习俗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加深了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并理解了其中丰富内涵。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四:传统文化要传承 1、演示课件:令人关注的端午节文化。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2、师:中国人过了两千多年的端午节竟成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这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其滋味是可想而知的,此事充分说明,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多么迫切、多么重要啊!但是,现在仍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

中华传统节日 1. 能小组分工合作 ,用不同方式搜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引导学生能以适当的方式交流展示自己研究的中华传统节日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件。 一 谈话导入,直入题目 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请同学们搜集资料,了解中华传统节日。 2.板书题目,齐读题目。(板书:中华传统节日) 二 布置任务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下面老师布置了两项任务,请同学们认真完成。(出示课件1)

1.把自己家人过某个节日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出来。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大家都喜欢的方式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 三活动过程 此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围绕“中华传统节日”展开,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开展活动呢? (一)自主拓展学习。 1.了解此次综合性学习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1)学生自读教材第36页“活动提示”的内容,思考活动任务、要求有哪些。 (2)集体交流。 ①明确任务: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 ②仔细观察教材第36页插图和“泡泡”里的内容,获取信息,了解需要收集哪方面的资料,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板书:收集资料的范围 收集资料的途径) (3)指名反馈,相机板书。 学生1:看日历,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名称和时间。 学生2:询问长辈,可以听他们讲述人们是如何过传统节日的。 学生3:查询资料,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收集资料的范围:节日名称;过节的时间;人们是怎么过节的;节日的习俗) 教师:谁能说说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查询资料呢? 学生1: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 学生2:在书店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 学生3: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音像资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活动提示”,通过交流,学生能明确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要任务,以及如何开展这次活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看插图、“泡泡”打开思路,通过充分的交流,知道收集相关资料的途径和记录收集到的资料的方法,从而为开展课外的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4)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收集资料的途径,还了解了我们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这对我们之后的活动开展会有很大帮助。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秀教案 综合性研究《中华传统节日》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和俗,提高他们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意识、培育民族精神、热爱生活和祖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制定活动方案。例如,在介绍春节时,可以通过展示春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来唤起学生的回忆和兴趣,让他们自由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过年经历。 接着,引导学生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并探讨了解这些节日及俗的方法和记录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查询书籍、网站、询问家长和老师等方式来了解这些节日,并记录在表格中,以便后续的分享和交流。

在辨别传统节日和一般节日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节日名称,并让学生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并引导他们思考和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比较各个节日的时间,从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的区别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纪年法和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 最后,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研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Before class。XXX to share with the class。(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exchange n and supplement each other。while the teacher writes on the board about customs。food。origins。legends。and poetry.) (Display on the screen: XXX。Qingming Festival'XXX activities。Spring Festival's couplets。sweeping away bad luck。and staying up late。Mid-Autumn XXX。Lantern Festival's riddles。lantern viewing。eating yuanxiao。XXX.)(Write on the board: Dragon Boat Festival。Qingming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and Lantern Festival)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等奖创新教案(共四课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一等奖创新教案(共四课时)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日”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话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做准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古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明确提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对如何开展活动作了具体的指导。教材中的插图和泡泡提示了了解传统节日的途径,即可以看看日历,间问长辈,查查资料等。“活动提示”还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商定准备了解哪些传统节日,通过哪些方式记录了解到的内容。教材提供了一个表格作为记录的样例,启发学生可以从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的习俗等方面收集资料。 《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是对活动开展的过程指导,提示学生适时交流第一阶段的活动情况,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商量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泡泡中的“爷爷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说”“我收集了元宵节的灯谜”是举例介绍可以收集哪些资料;泡泡中的“我们小组打算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还需要补充一些图片”是展示方式举例,并提示学生根据展示的需要可能还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更多的资料。 本单元课文学习结束后,教材安排对前一阶段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交流。展示活动有两项任务,第一项是个人学习成果展示,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节日里发生的故事,引导学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第二项成果展示重在集体合作,教材中的4个泡泡列举了一些展示的形式和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 节日》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丰富性。 本单元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小学生对其所了解的传统节日进行分类和描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传统节日的多样性;第二部分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本介绍传统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第三部分是通过阅读相应的节日诗词、童谣等文本,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浪漫和欢乐;第四部分是通过听取祖辈讲授经历和传统习俗,找到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学会传承文化;最后一部分是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增强传统节日的形象感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能将其分类; ②知道一些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相关习俗等; ③学会阅读和欣赏节日诗词、童谣和传统文化经典; ④了解祖辈们的传统习俗,明白其与现代生活的关联; ⑤观看多媒体素材,形象感知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 ①能够观察、分类、描述、表达和创作; ②能够听取祖辈讲述,了解传统文化; ③能够理解诗词、童谣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④培养学生的传统节日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目标 ①学会尊重、珍视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自信; ②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美好和魅力,增加爱国情感; ③培养学生的习惯,爱好和良好的品质,增进同学和社会交往。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能够准确分类描述中国的传统节日; ②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能够欣赏诗词、童谣,理解其含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②学会欣赏诗词,理解并感受内在含义。 四、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利用图片展示、口语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学 生探索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 2.项目化教学: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如制作月饼、包饺子、写年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 3.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中了解传统节日的庆祝习俗,与家长、长辈进行交流,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 五、教学设计 1.引入新课 通过欣赏春节的现代歌曲,如《春节序曲》、《拜年》等,引导学生进入传统节日学习的主题。

部编版三年级(下)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精品教案

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主动走进生活,学习收集整理有关资料,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2、能主动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与他人交流,用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活动成果。 3、在语文活动中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能主动尝试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与能力,与他人交流,用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活动成果。 【教学准备】 图片、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华传统节日。 二、诗词中节日习俗 (一)复习古诗带入活动。 1、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首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其中这一首与春节有关,大家还记得吧?(课件出示标题) 2、师生合作背诵古诗。 3、师:这首诗中提到的春节习俗有哪些?谁能结合诗句说一说? (二)诗词小组汇报展示。 1、师过渡: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很多都提到了传统节日及其习俗。上次交流时,我们知道x小组对这个专题进行了探究,下面就请他们来分享一下他们的成果吧。 2、小组分享古诗词中节日习俗。 (1)组长:同学们,前期我们对有关传统节日的古诗词进行了收集与整理。今天,我们将模仿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来与大家分享。 (2)组长:我们的主题是?规则是?(课件出示)

(3)组长出题。 ①第一题,请从以下九个字中,识别出一句诗。并说出有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花市灯如昼;元宵;观花灯) ②第二题,请从以下九个字中,识别出一句词。并说出有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千里共婵娟;中秋;赏月) ③第三题,“南北山头多墓田”,请接下句。并说出有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清明祭扫各纷然;清明;扫墓) ④第四题,“还来就菊花”,请接上句。并说出有关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待到重阳日;重阳;赏菊) ⑤第五题,“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这句诗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追问:为什么选这个? ⑥第六题,“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这句诗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七夕)追问:为什么选这个? (4)组长:同学们,古代诗人在传统节日中留下许多著名的诗句,大家课后还可以看看我们小组做的小报,上面还有很多经典名句呢。我们小组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3、师小结:感谢你们的分享,不仅让我们增长了知识,这样的分享方式还很有创意,把热门节目与我们的学习融合在了一起,谢谢你们。同学们,在x小组的分享中,你们小组都到了几颗星呀?来,组长依次汇报一下。(生汇报)继续加油吧!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会继续加星。 三、聚焦春节 师:同学们,在我们中华传统节日中,一个节日都有着它独特的习俗。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谈谈春节吧。(板书:春节) (一)春联 1、诗人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旧符”也就是现在的? 2、没错,春节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贴春联。(板书:贴春联)哪些同学家沿袭了这个习俗贴了春联的? 3、这么多呀!下面就请专项了解春联的小组来与大家分享一下成果吧。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一等奖创新教案 2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一 等奖创新教案2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并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3.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介绍、总结收集中华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不同方法,并能向他人介绍传统节日及其风俗。 【教学难点】 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从《古诗三首》里感受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的节日氛围。体验到了绘画、建筑等文化的灿烂。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要求大家分享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在学习过程中,大家已经陆陆续续收集到很多关于传统节日的资料,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能对咱们的传统文化有更多地了解,也更有底气坚定咱们的“文化自信”。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将学习从单元内容自然延伸和拓展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达到温故而知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活动展示 (一)学生交流了解的传统节日及收集资料的方法。 合作研究 1.探究任务:

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讨论收集资料的方法。 2.探究活动: 过渡:上一周,同学们已经根据学习要求,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还通过书上的气泡提醒知道了,我们可以把收集到的资料填写到表格里。组内交流表格内容,看看你的组员收集的是什么节日的资料? 节日过节时间节日习俗 (1)小组交流。引导:你了解了哪些节日?节日是哪一天?这些节日有哪些习俗? 提示:交流过程中如果有补充的内容,可以在表格里添加。 (2)班级交流。引导:我们了解的传统节日很多,能不能参照表格用完整的话说清楚你了解到的节日,并且告诉大家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的资料?(板书:收集资料的方法) 预设: ①春节是每年的正月初一,春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人们通常会贴春联、走亲访友、舞狮舞龙。我是询问爷爷奶奶知道的。(板书:询问长辈) ②我收集的是关于元宵节的资料,我知道了元宵是正月十五,人们过元宵节时会吃汤圆、猜灯谜,还知道了为什么人们在元宵节时要赏花灯,最初是汉明帝为了“燃灯表佛”,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一律张灯结彩。自此,每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后世就一直沿袭。我是去图书馆从《中国民俗文化》这本书中了解到的。(板书:查阅书籍) ③老师,在爸爸建议下我到中华传统文化网站浏览,终于对端午节的习俗有了更多地了解。端午是五月初五,在端午节人们一般会吃粽子、赛龙舟,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板书:上网查找) ④老师,我看日历知道了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人们会赏月、吃月饼、赏桂花。(板书:查阅日历) 小结:通过讨论学习我们知道传统节日的习俗,还知道了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问长辈、看日历等各种方式收集相关的资料,增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综合性学习《中 华传统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 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2.掌握节日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3.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和介绍节日的习俗和传说, 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课堂互动和 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10分钟) 1.通过展示节日图片和物品引发学生对节日的认知和 情感反应; 2.通过小组互动介绍和分享,让学生自由谈论一些了 解过的传统节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第二步:学习(30分钟) 1.介绍学生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起源和演变, 以及庆祝方式和特点; 2.分组让学生自义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词汇和表达,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朗读、模仿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描述节 日活动、习俗以及传说的基本语言规范和表达技巧。

第三步:巩固(20分钟) 1.分组讨论和设计本班即将到来的某个传统节日的庆 祝方案和节目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2.指导学生自己开展调研和编制学校周边传统节日的 文化探究,形成小论文和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和分享。 第四步:总结(10分钟) 1.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用简单的语言表 达对传统节日的思考和感悟,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教学重点 1.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起源和演变; 2.节日相关的基本词汇和表达; 3.描述节日活动、习俗以及传说的基本语言规范和表 达技巧; 4.手把手引领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发挥能力。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 2.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3.整合语文、美术、音乐和体育等多个学科,打造全 方位多元化的节日学习体验。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度:了解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掌握情 况以及参与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2.理解掌握程度:测评学生掌握和理解中华传统节日 的文化内涵、重要性以及文化背景等知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教案

第3单元中华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展示活动成果。 2.通过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自己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成果。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①激情导入 1.游戏一:看下面的食物图片,说一说这是哪个中华传统节日。 2.游戏二:听诗句说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 3.看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对中华传统节日还真了解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完成一篇习作《中华传统节日》,将你最感兴趣的节日介绍给大家吧。 ②审题指导 一、出示习作要求

二、为学生讲解时,明确以下几点 1.本次习作的主题围绕中华传统节日来写,重点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是某个传统节日中发生的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2.要把过节的过程或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三、误区警示 习作中的节日指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由古代沿袭而来的,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要注意劳动节和国庆节不是传统节日,万圣节、圣诞节等是外国节日,也不是传统节日。另外,在描写过节的过程之前可以简单介绍节日的来历和风俗,但不是重点,不宜过多描写。 四、拟题指导 ①可以直接用节日名称拟题,如“过春节”“难忘的中秋节”;②也可以用在节日中发生的事情命题,如“清明祭扫”“包粽子”等。 ③选材指导 1.想一想,一年中有哪些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一个?最想把哪个节日介绍给同学们? 2.除了过年、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什么?出示下面的图片,帮助学生拓宽选材思路。 3.拓宽学生的思路。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1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够听、说、读、写,正确使用多词多句进 行表达。 2.文化意识: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五大传统节日,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和寓意。 3.情感态度:学生积极参与节日的庆祝和传承,培养爱国、敬老、 孝敬等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 1.传统节日的理解: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讲 解和学生的阅读,深化对于节日的认识。 2.节日的习俗:学生需要通过多种形式,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如 民间特色的活动、食品等。 三、教学方法

1. 生活化教学法:通过讲解、展示和资源共享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处在生活化的学习状态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资源共享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搜索和分享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使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深化对于节日的理解和认知。 3. 合作式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分享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和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材、幻灯片、图片、视频等。 2. 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喇叭等。 3.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需要了解和准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资料等,以便更好的与同学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呈现关于春节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讨论猜测图片、视频中哪些元素与春节有关,并简单介绍春节的主 要特点和习俗。 2. 主体教学 2.1 学习任务一:五大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通过幻灯片的呈现,讲解五大传统节日的来源、时间和主要特点。2.2 学习任务二:节日习俗的了解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种传统节日,通过各种资源的整理、搜索和分享,了解节日的习俗和相关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 学习的过程和收获,在分享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 2.3 学习任务三:节日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 在学习任务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家庭生活,了解 在五大传统节日中,包括春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节日中,人们传 承和发扬的传统美德,如爱国、敬老、孝敬等。通过教师的讲解和

部编本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内涵以及传说故事。 2.了解并学习相关生字词汇。 3.学会简单的写作技巧,写作幸福美满的设想。 2.能力目标 1.提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尝试使用多种途径进行获取和应用信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强化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培养学生爱和尊重传统、爱护环境、文明礼貌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内容 1.知识内容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2.教学重点 认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了解相关的习俗和传说故事。 3.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读懂相关文章中的生字词汇,及时解决学生生字词汇的理解难点。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热身与预习(5分钟) •号召大家一起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简要说一下喜欢的原因。 •让同学自由阅读本单元的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写下一些疑惑和问题。

2.引入(10分钟) •根据五月份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习俗、传说等相关知识。 •给出几个生字词汇,帮助学生理解传统节日相关文章的阅读。 3.探究(30分钟) •分组:将学生分为竞赛组和合作学习组。 •竞赛组要求:在20分钟内独自完成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并尽可能地运用到本单元所学句型和生字词汇,文章的细节和逻辑性也需要切实体现。 •合作学习组要求:在20分钟内合作完成关于中秋节、春节或其他节日的文章,同样需要尽可能地运用到所学句型和生字词汇,并关注文章的细节和逻辑性。 •最后每个组在文化节开幕式上进行展示和评选。 4.巩固(15分钟) •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两篇文章,并即时反馈改进和提高之处。 5.拓展(20分钟) •让学生阅读一篇简单的精神小说,并以此为基础,写下自己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设想。 •每位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与其他同学的进行比较和学习,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之处。 6.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总结本次课堂学习所得,并提醒学生进行作业。 •作业:根据刚刚的精神小说素材,撰写一篇幸福美满的设想文章,要求不少于300字,同时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班级微信群,互相学习、交流和分 享。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竞赛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学生的 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程当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课堂作业中的众筹式互相学习也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地理解、借鉴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教师希望能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果。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年级 三年级下 册 单元三单元课时 1 设计者单位审核者学习任务 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传统节日分享会 学习目 标1.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相关习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对其他同学展示活动做出评价。 教学准 备 准备综合性实践活动展示成果,准备练习本。 情景导入:同学们,悠悠千年,中华传统,它是我们祖国的瑰宝,在前边的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和习俗,大家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记录了综合实践活动记录卡,来,准备好,这节课我们来开一个传统节日分享会!学习活动一:传统节日来回味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传统节日记录卡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话题“传统文化,我感兴趣”,收集整理资料,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1、生分享活动学习记录卡以及通过什么方 式来记录收集到的信息。 2、根据老师引导,明白:传统节日是指阴 历,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不仅清晰地 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也积练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在收集整理中, 可以让学生进一 步体会传统节日 的趣味和魅力。 积极参与活动 形式多样,有创 意 内容丰富,介绍 清楚 学习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1、请同学们梳理传统节日记录卡,梳理材料,联系经历,在下面的共学单表格中写出感受。 2、同学们,你们在节日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故事?根据同学们分享的记录卡,想一想,梳理材料,写一下。1、根据同学们分享的记录卡,想一想,梳理材料, 写一个小片段。 2、根据学生写作,归纳总结: ○1按照顺序,内容清晰。(可用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语,例如:一大早、夜晚、过了一会儿) ○2围绕一个意思描写清楚。例如:围绕“除夕夜的 烟花好漂亮啊!”或者“端午节划龙舟真热闹啊!” 写一段话,写出节日的过程,也可以围绕自己的想 法来写。 ○3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此设计意图是把 本环节与本单元 语文要素相结 合,写出自己过 节的感受和想 法。 学习活动三:节日习俗大放送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结合前边几课的学习和课下搜集整理资料,我们一定搜集了不少传统习俗活动成果,小组合作开一个展示会吧。比一比,看谁的展示内容最丰富、方法最新颖,同 学们最感兴趣。 (鼓励多种形式展示,如文字资料、制作小报书签、 写春联、图片、音频视频、绘画小报、自己亲手制 作端午节五彩绳、香包、有的同学将春节包饺子的 过程制作成短视频等。) 将本次活动从同 学们的生活实际 中取材,更能激 发学生对传统文 化的热爱。 板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 写作:按照顺序,内容清晰。 围绕一个意思描写清楚。 展示活动成果 教后反思这是部编版教材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本次学习活动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贯穿在整个单元的编排中,采用多样学法,开展深度学习实践,提升学生感知中华传统文化。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教学设计 2.确定研究内容,收集资料 1)小组成员根据小课题,收集与该节日相关的资料,可 以通过书籍、互联网、采访等途径进行收集。 2)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类,确定需要记录的内 容和形式,如文字、图片、视频等。 3.展示活动成果 1)小组成员展示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和记录形式,介绍 该节日的由来、俗和庆祝方式。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 板块二自主研究,实践探究 1.自主研究,收集资料 1)小组成员根据确定的研究内容,自主进行收集资料和 整理分类。 2)教师可以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 决遇到的问题。 2.实践探究,记录成果

1)小组成员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内容,记录自己的成果,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2)记录的成果要经过小组内部的审核和修改,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板块三展示成果,评价交流 1.展示成果,互相研究 1)小组成员展示自己的成果,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记录形式。 2)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互动交流,研究和借鉴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成果。 2.评价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1)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小组的展示活动,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2)小组成员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表达能力。 课时总结 通过本次综合性研究,学生不仅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俗,还提高了自己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展示能力。通过互动交流,学生还研究了其他小组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2 在小组讨论中,我们决定研究清明节的由来和各地的庆祝活动。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也可以询问家长和长辈来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时,我们要注意整理和分类,约定时间和提纲,以礼貌的方式进行访问,并记录访问过程。此外,我们也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去烈士陵园扫墓或踏青,以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当然,在活动中我们也要注意安全。 3 在了解传统节日和俗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查询相关资料,或询问家长和老师等途径。为了记录下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使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等方式。 在制订活动方案时,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商讨并制定方案。在汇报方案时,大家可以互相评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完善方案。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如当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要想办法解决;向别人询问和采访时要有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