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北戴河区卢王庄中学

陈大新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部分

2、了解常用的软件

3、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结合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

2、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物的能力情感目

标: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部分

2、了解常用的软件

3、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结合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

2、计算机硬件实物

四、教学设计思路

信息技术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物的能力。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通过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教师讲授新知识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讲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系统有整体的认识。

(三)教师现场展示教师通过现场对计算机硬件的展示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课的实用性,创设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四)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演示实用软件教师通过演示,使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软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五)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对其修改补充学生通过自己本堂课的学习,自己先进行本堂课知识的总结,再由教师加以修改和补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增强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评价反思教学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

五、教学多媒体设计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七、板书设计

中央处理器(CPU)

主机内存储器(随机:RAM,只读:ROM)总线(Bus)

外部设备

输入设备 (键盘 、鼠标 ) 输出设备 (显示

器 、打印机 ) 外存储器 (硬盘 、光盘 、U

盘 )

数据库管理软件 ( Foxpro 、 Ac ess ) 应用软件 (Word 、 ord 、P E hotoshop 等)

计算机系系统

操作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 语言处理程

windows 98、windowsxp 、 机器语、 、C windows 7

) 软件系统

) 计算机发展简史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一九四六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 由莫尔电气 工程学院和阿伯丁弹道研究所合作研制 , 用了 18000个电子管, 占地 170平方米, 为了防 止温升还使用了 30 吨重的冷却装置,稳定工作只有几小时,运算速度只有 5000次/秒。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 :(答问式略讲) 运算速度快 / 计算精度高 / 具有记忆力 /逻辑判断力 / 高度自动化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5-1956) 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特点: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功耗大,故障率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事军事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体积庞大,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6-1963) 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 特点:整机逻辑元件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应用扩展到数据处、自 动控制等方面。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4-1971) 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更快,价格更低,外部设备种类繁多,与通 信密切结合起来。广泛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现在 ) 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功能更加完备。计算机的类型除小型、 中型、大型机外,向巨型机和微型机(个人计算机)两个方面发展。

第五代智能计算机。美日科学家提出。人工神经网络计算机--人工智能机。它是

一 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 具有说话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 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

智 能计 算机 --与擅 长 计算的 计算 机不 同, 和人 脑一 样具 有 推 理 和学 习功能,听懂人类语言,识别物体、图形和声音。

第六代生物计算机

借助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蛋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分子,以它作为生物集成90年代标志我国达到世界计算机先进水平的

银河Ⅲ”巨型机运算速度每秒上百亿次。

电路——生物芯片。

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

巨型化我国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微型化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表电脑的出现

网络化把各地区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多媒体化能综合处理声

音、图像、文字、视频和音频信号智能化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

维过程的能力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计算机的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设备实体。通常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5 个基本部件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1、运算器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ALU),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逻辑判断。它是用来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或逻辑运算的部件。即在控制器的操纵下,它对取自内存或内部寄存器的数据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其结果暂存内部寄存器或送到内存。

2、控制器(Controller)控制器的功能是使计算机能够自动执行程序,并控制各部件协调工作。即程序执行时,控制器按顺序先从内存取出一条指令,并对指

令进行分析,然后向有关部件发出控制命令,控制它们执行这条指令所规定的任务。这样周而复始,保证了计算机自动、连续地工作。

3、存储器(Memory)它是用来存放大量程序或数据的部件。存储器可分为内部

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两类。

内存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存储容量小;外存的特点是存取速度慢、存储容量大。描述内存、外存的存储容量的常用单位如下:

(1)位/比特(bit,简写为b)。它是存储容量中最小的单位,二进制数序列

中的一个0 或一个1 就是一个比特。

(2)字节(Byte,简写为B)。它是计算机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储单位。一

个字节等于8 个比特,即1B=8b。

(3)千字节(KB )。计算机中的内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字节为单位来表示,即1KB=1024K 。

(4)兆字节(MB )。1MB=1024KB

(5)吉字节(GB)。1GB=1024MB

(6)太字节( TB )。1TB=1024GB

4、输入设备(Input Device) 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形式存放的内存中。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器、扫描仪、触摸屏、光笔、磁盘机等。

5、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 输出设备是用来将处理结果转变为人们或现场所

能接受的形式。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磁盘机等。

小知识:常用名词术语

中央处理器(CPU)=运算器+控制器主机=CPU+内部存储器外部设备=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各部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二、计算机的软件系统软件是指使计算机为某种特定目的运行所需的各种程序及

有关的文档资料。通常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指管理、监控和维护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程序和有关资料。

它主要包括: (1)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

操作系统是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硬软件资源与运行程序的系统软件。目前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DOS,Windows, Unix,Linux 等。

(2)程序设计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在操作系统支持下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目前常用的有:Access,FoxPro,Oracle等。

(4)服务程序

服务程序是指一些公用的工具性程序,以方便用户对计算机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维护管理。服务程序主要有:

①编辑程序: EDLIN,EDIT, 记事本

②连接装配程序: LINK

③测试、诊断程序: QAPLUS,NU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指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编制的程序和有关资料。常用

的应用软件有:①文字处理软件: Word,WPS

②电子表格软件: Excel,Lotus1-2-3

③信息管理软件:财务管理软件

④绘图软件: Photoshop,3DS MAX

⑤课件制作软件: PowerPoint,Authorware

⑥网络通信软件: E-mail

⑦其它工具软件: Cakewalk,Premiere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于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

2、一台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和两大部分组成的,没有安装任何软

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

3、通常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

、和 5 个基本部件组成。

二、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只读存储器特性的是()。

(A)可以随时写入其中数据

(B)断电后,其中的数据全部丢失

(C)其中数据只能读出,不能写入

(D)断电后,部分数据丢失

2、下列选项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 )Microsoft Office 2003

B)WPS Office 2005

C)Microsoft Windows XP

D)瑞星杀毒软件

3、下列工具中可将文字或图像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是()

(A)打印机(B)扫描仪(C)复印机(D)传真机

4、计算机中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是()。

(A)Byte (B)字节(C)字(D)bit

5、微机中常用存储容量的单位是()。

(A)位(B)字节(C)字(D)bit

6、关于CPU,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CPU是中央处理器的英文简称

(B)CPU 是电脑的核心部件

(C)CPU 是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合称

(D)CPU由运算器和内存组成。

7、下列设备中,属于计算机输入设备的是()。

(A )服务器(B)UPS (C)绘图仪(D)鼠标8、目前,制造计算机所用的电子器件是()。

(A )晶体管(B)电子管(C)集成电路

(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第1章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1 概述 1.1.1 计算机的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从1946年第一台以电子管为基本元件的计算机诞生到今天,计算机经过了几代的更新换代,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家族。尽管计算机在应用领域、硬件配置和工作速度上有着很大的差别,然而从组成结构上来看,各种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任何一台计算机,其硬件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件组成的,其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 计算机硬件结构框图 在硬件系统中,通常把CPU、内存以及连接主要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统称为主机,其他部分则称为外部设备。现在,生产厂家已能将主机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2 作在一块印制电路板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主机板,简称主板。

2(指令和指令系统 (1)指令(instruction) 指令是指要计算机完成某个操作所发出的指示或命令,且由计算机直接识别执行。一台计算机可以有许多指令,作用也各不相同,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指令通常包含操作码(operation code)和操作数(operand)两个部分,操作码指明计算机应该执行的某种操作的性质与功能,即指示计算机执行何种操作;操作数指出参加操作的数据或数据所在单元的地址。 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称为机器语言程序。 指令按其功能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命令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完成基本的算术逻辑运算、数据存取和数据传送等操作,属于操作类指令;另一类则是用来控制程序本身的执行顺序,实现程序的分支、转移等操作,属于控制转移类指令。 (2)指令系统 指令系统能具体而集中的体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看,指令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界面,指令是对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最小单位。 指令系统的内核是硬件,当一台机器指令系统确定之后,硬件设计师根据指令系统的约束条件构造硬件组织,由硬件支持指令系统使其功能得以实现。而软件设计师在指令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程序系统,扩充和发挥机器的功能。 对不同种类的机器而言,指令系统的指令数目与种类呈现出比较大的差异。指令系统决定了计算机的能力,也影响着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种类总是有限的,但在人们的精心设计下,可以编制出各式各样的程序。计算机的能力固然取决于它自身的性能,但更取决于编程人员的聪明才智。 3(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1.1认识计算机网络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3、掌握网络连接的两种方式及网络传输介质的种类和性能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2-P5,给下面的问题填写正确的答案)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 (2) (3)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等:(Local Area Network)LAN 是指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一般指分布于范围内的网络,其特点是: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应用最广泛的以太网,它是一种总线结构的LAN,是目前发展最迅速、也最经济的局域网。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的覆盖范围就是城市区域,一般是在方圆范围内,最大不超过。它的规模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但在更多的方面较接近于局域网,因此又有一种说法是:城域网实质上是一个大型的局域网,或者说是整个城市的局域网。 :(Wide Area Network)WAN 连接地理范围较大,一般跨度超过,常常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洲。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以及中的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CHINANET等都属于广域网。Internet就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 跟踪练习1: 1、计算机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基本功能是() A、安全性好 B、运算速度快 C、内存容量大 D、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一

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杜雪莲 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年 月 日 学科 计算机基础 年级 专一 课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具 课时分配 2 课时 教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学 2. 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目 的 3. 掌握各个逻辑部件性能指标和作用 教 学 重 1. 冯·诺伊曼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原理 点 、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难 点 课 新授课 型 教 学 讲授法 方 法 教学过程: 引入: 计算机系统的启动,退出; (指导学生正确开关机) 机房使用规定; 上课要求; 作业完成; 一 计算机的发展与特点 1.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引出(历史的了解) 按计算机中使用的逻辑部件划分 (1) 第一代计算机( 1946 年~ 1957 年)――电子管计算机 ( 2) 第二代计算机 (1958 ~ 1964) 年是采用晶体管 ( 3) 第三代计算机( 1965 年~ 1970 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 4) 第四代计算机( 1971 年~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 5) 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 按应用划分 (1)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阶段 (2) 微型计算机阶段 (3) 计算机网络阶段 2.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 巨型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 (2) 微型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国民应用水平)

计算机基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杜雪莲 (3)网络化 (4)智能化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记忆力强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应用(实例讲解) (1)数值计算 (2)数据及事务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辅助教育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 Computer Aided Design )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计算机辅助测试( Computer Aided Test)。 (5)通讯与网络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1945 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 (1)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3) 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 5 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其工作原理的核心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系 统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举例讲解 ) 输入 存储器输出 设备 设 备运算器控制器 控制流数据流 (1)运算器 (2)控制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 齐曼琳更新时间:2012-5-28 16:00:40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三册第11课的内容,主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组成,是第三单元《计算机网络及其应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理论性知识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什么叫计算机网络》,对计算机网络的含义及其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是对上一课计算机网络概念中不同方面的理解,也对后面学习《认识局域网》以及《认识internet》 要作佣, 2、感受网络的广泛应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分类及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四、教法学法 由于本课是属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和学生互动的环节相比计算机基础操作知识来讲究显得比较薄弱,因此在教学中主要是采用提问引导法、讲授法和多媒体演示法来让学生理解,然后再根据理解的知识和日

常生活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连接常见的网络设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五、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多年的电脑上网操作,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网络技术的使用方法,也知道网络会给他们带来不少的便利。但是,对于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如何组成的,计算机网络除了他们所认识的应用外还有什么功能,如何组建一个局域网等问题都是一知半解。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课学习了什么吗?……,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呢?…… 不是就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上网玩游戏、聊qq 是一回事呢?……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教案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教案 辛丰中学朱瑞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科书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用途的问题,例如:同学们通常使用计算机做什么呢? 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是由什么组成的吗 一个计算机系统究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有何作用?相互之间有何关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它是由一组设备组装而成的,将这些设备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协调运行,故称之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入设备五个部分。 (1)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控制器是计算机的 指挥中心,用来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并使整个处理过程有条 不紊地进行;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大脑。 (2)存储器

3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指支持多媒体数据,并使数据之间建立逻辑联接,进而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能的计算机系统。一般说的多媒体计算机指的是具有多媒体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简称MPC(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MPC与一般的个人机并无太大的差别,只不过是多了一些软硬件配置而已,如图1所示。其实,目前所购置的个人计算机大多都具有了多媒体应用功能。从系统组成上讲,与普通的个人计算机一样,多媒体计算机系统(见图2)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图1 MPC的基本构成图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 1.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除了需要较高配置的计算机主机外,还包括表示、捕获、存储、传递和处理多媒体信息所需要的硬件设备。 (1)多媒体外部设备 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如下4类: ①人机交互设备,如键盘、鼠标、触摸屏、绘图板、光笔及手写输入设备等。 ②存储设备,如磁盘、光盘等。 ③视频、音频输入设备,如摄像机、录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话筒等。 ④视频、音频播放设备,如音响、电视机和大屏幕投影仪等。 (2)多媒体接口卡 多媒体接口卡是根据多媒体系统获取、编辑音频或视频的需要而插接在计算机上的接口卡。常用的接口卡有声卡、视频卡等。 ①声卡:也叫音频卡是MPC的必要部件,它是计算机进行声音处理的适配器,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将话筒、唱机(包括激光唱机)、录音机、电子乐器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压缩处理,也可以将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声音信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后用扬声器播放或记录下来。 ②视频卡:是一种统称。有视频捕捉卡、视频显示卡(VGA卡)、视频转换卡(如TV Coder)以及动态视频压缩和视频解压缩卡等。它们完成的功能主要包括图形图像的采集、压缩、显示、转换和输出等。 2.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 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主要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系统软件有以下几种: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结合教材的要求,谈一下我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和管理的初步探索。1、激趣。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展示利用该课所教授的知识创作的实例,让学生知道该课知识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哪个领域(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例如:编辑学生自己照片或板报创作等),让学生意识到掌握本课知识是非常重要和有用的,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新知识的强大功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2、讲解。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紧接着讲解新知识,这时学生会听得比较仔细、认真,会很容易的接受新知识。在讲解时就可以抓住学生要急于学习怎样使用新方法来解决新问题,这时学生就会聚精会神的听老师的讲解,并且能够很快的学会操作。 3、练习。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思维比较活跃,在经过激趣和讲解环节后,学生们都非常希望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这个时候放开对学生电脑的控制,让学生们动手练习,这样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应该讲一段,练一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4、展示。作品展示是计算机课堂中的必备环节,它不仅是对本课新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可以得到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总是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他们学习某一知识,总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其它同学的羡慕,将激励它们树立自信心,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例如在完成某一实例后,抽取某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展示他们的作品,在作品展示的同时也要利用夸奖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其它学生的榜样,被表扬的学生的成绩得到老师的承认、肯定和赞扬,学习起来就会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在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1计算机主机的组成

1.计算机主机的组成 计算机由5部分构成: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设备,主存储器(内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外存储器)和总线。 2.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协议采用的是分层结构,各层协议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为网络互连和数据传输提供支撑。定义的协议主要集中在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3.IP地址的组成:网络号、主机号构成。分类: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E类地址 4.电子邮箱地址组成:用户账号@电子邮件域名。 5.数据交换技术:数据经编码后在通信线路上进行传输,按数据传送技术划分,交换网络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6.TCP IP协议簇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7.网络安全的核心:数据安全 8.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人为编制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程序。 9.木马病毒的主要危害;通过伪装自身吸引用户下载执行,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者电脑的门户,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 10.计算机中的三基色:红绿蓝 11.消息转换成信号的步骤:变换、编码、调制。 12.双绞线两根电线相互扭绞的目的:使它们之间的干扰最小。 13.电路交换建立的步骤:1,电路建立2,数据传输3,电路拆除 14.子网掩码的作用;判断两个IP地址是否属于一个子网 15.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电路交换;在数据传输之前必须建立一条完全的通路。在线路拆除(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传输效率不高,适合与较轻和间接式负载,使用租用的线路进行通信的情况报文交换:报文从源节点传送到目的节目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报文需要排队,因此不适合交换式通信,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成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长度。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适合与交换中等或大量数据的情况 16.电子邮件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协议:SMTP MIME POP3 IMAP 17..蠕虫病毒:通过网络或系统漏洞进行传播,大部分蠕虫病毒都有向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例如,冲击波(阻塞网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等 18.数据签名的作用:保证通信双方的不可抵赖性 19..数据加密的过程及示意图: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校初一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针对其好奇好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当中,多设计一些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多联系生活及身边的事物,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 学习本课之前,许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各部件的功能,工作原理还没有形成具体概念。因此必要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内容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涉及到计算机的系统构成的术语和概念比较多,应用范围广泛,在教学中多运用实物介绍比较和基础练习,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⒈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名称术语,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演示教学辅助软件,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讲解投影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 ⒉学生通过填写、拼图比较,思考回答,讨论表述,理解巩固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有许多部件,如显示器、主机、键盘等,这些部件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呢?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又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一)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屏幕广播) ⒈硬件:指计算机实际设备的总称 ⒉硬件部分按其功能划分为: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内外)、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⒊展示一台打开的计算机,用实物介绍硬件的组成与作用。 ⒋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图和功能作用。 ⒌网络传送“硬件分类填空练习课件”,让学生独自或者讨论完成练习。选一到两个学生上讲

计算机教学反思

计算机教学反思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计算机教学反思 1 、明确计算机课与其他公共课的区别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主要强调学生实际上机的操作能力,但学生当中实际水平又有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某些知识早已掌握,而有的学生却对电脑刚刚接触,了解甚少。这不像其他的公共课程,大家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能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2 、要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 由于计算机教学以传授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教师要针对这个目的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并且这些任务可以被学生所接受。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3 、提高学生练习的时间 计算机教学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上机操作,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即所谓的“百讲不如一练”。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学会知识,巩固知识。 4、计算机教学的难点与缺点

1)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来自城市的学生在高中都学 过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会用Office等软件,而来自农村的同学有的没学过电脑,有些同学都没接触过。 2)由于咱学校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需要手把手教。 3)教材内容比较繁多,虽然《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公共课,只 是将计算机基础内容,但其内容几乎覆盖绝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如计算机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常用应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5、解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难题 1)合理的安排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科学,他的教学主要特点在于其操作性和实践性。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教学与上机只能分开,教师上课还是按传统的方法备课、授课,在讲台上讲一些非理论的操作命令,学生在课堂上云里雾里地想象如何操作,把非常简单的操作知识给抽象化了;上机时,学生遵照老师布置的上机作业机械地完成交代任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一个合理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 第一是选择正确的教学模式。对于大学的教学,面对的是成年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做他们的教师不能再像中小学那样来教授课程。应该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是他们主动的去学习。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案

《计算机系统组成》教案 ξ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教师姓名〗曹建扬〖授课日期〗 2005年11月15日〖授课班级〗商校高一(5)班〖授课形式〗讲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引入】 提问:如果可以分解的话人类由哪些部分组成, 引导: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因为人类的思想。医生的手术刀可以解剖人类的躯体,然而。再高明的医生,即使是高明的心理医生,也无法解剖人类的思想。 归纳:人类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思想),计算机也一样。 板书:1.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说明:计算机硬件系统:物理设备装置的总称、是物质基础。 计算机软件系统:各种程序和相关资料的总称,是灵魂。 点题:本节课的任务是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学习 板书:1.3.1计算机的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新授】

一、控制器(CU) 作用:协调计算机工作、发出控制信息 二、运算器(ALU、算逻部件) 作用:计算机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的主要部件功能: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说明:程序要求、控制器控制 CU和ALU合称CPU?核心,并以此衡量计算机档次三、存储器(MEMORY) 作用:记忆单元 功能:存放程序和数据 分类:内、外存储器 1、内存储器(内存、主存) 原理:单元存储、地址识别 类型:只读、随机 (1)、只读存储器 (2)、随机存储器 2、外存储器(外存、辅存) 原理:间接存储 特点: 说明:计算机中数的存储方式 四、输入设备 作用:输入信息 常用设备: 五、输出设备

《认识计算机》教学反思.doc

《认识计算机》教学反思 《认识计算机》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学习电脑的入门课。在这之前,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显示器,什么叫主机……可以说这一节课的能否上好关系到以后学生对电脑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学。所以说,怎样把这节课上好,我费了很多心思。 我想一年级的孩子一定愿意听故事,要通过一个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乐乐小朋友告诉我她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了一座宫殿门前,她刚要进去,门口把守的士兵对她说:“小朋友,这里是电脑王国,我们规定凡是来这里的人,必须认识我们电脑家族当中的主要成员,还要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乐乐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她向同学们求助。这时我就问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乐乐小朋友?要想帮助她,必须先和电脑家族当中的主要成员交上朋友。 引发了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在新授当中,我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介绍了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这些电脑主要组成部位的作用和特点。让学生听完自己总结。在课件当中,我采用图像、声音相结合的方式。在图像上,用到了卡通图像,学生在看到这些图像时,都瞪大了眼睛,非常好奇;但在听到了以儿童化、第一人称配音的声音时,又都听得非常认真。总结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说得非常好。学生每总结出一个,我都贴一个板书,结合一年级学生认字不全的特点,在每个板书上都加了拼音。 学生总结完以后,我做小结。然后告诉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

电脑家族当中的主要成员了,现在我们可以帮助乐乐小朋友了。这一部分还是在课件中完成,乐乐小朋友从“智慧门”进入到电脑王国中,她每游玩一个地方都要回答一个问题,采取抢答的方式。通过抢答,看看谁是最乐于助人的小朋友。这样一来,不仅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 当乐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已全部答对了这些问题时,电脑王国奖励给乐乐一些电脑部件,这时乐乐又问同学们了:“我怎么把它们组合成一台电脑啊?”我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也组合一台电脑啊?”让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哪个小组组合得最快。这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最后,我问同学们,我们能用这台电脑干什么。让大家进行小组计论。这是结合实际生活,锻炼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这节结束了。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开阔了眼界,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这节课充分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创设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体现了新课改思想。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完以后总结,教师小结时,可以让学生看看身边的计算机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什么样的。在课件中,介绍的不全,如键盘有白色的,还有彩色的;主机箱有立式的,还有卧式的;鼠标有三键式的,还有两键式的……这些教师在小结时,应该加以补充。否则学生可能以为这些部件就像课件中所看到的这样,没有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1.3.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这一节将分别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各功能部件的集合。是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的总称,是计算机完成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计算机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存在的物理实体。 计算机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各种程序以及任何与之相关的文档和数据的集合。其中程序是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语句指令序列。 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通常称为“裸机”,裸机是无法工作的。如果计算机硬件脱离了计算机软件,那么它就成为了一台无用的机器。如果计算机软件脱离了计算机的硬件就失去了它运行的物质基础;所以说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1-6 所示。

1.3.2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现代计算机是一个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装置,它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信息处理,是由于采 用了“存储程序”工作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冯 · 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在一篇题为《关 于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的初步讨论》的论文中提出并论证的。这一原理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 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 ⑴ 计算机硬件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⑵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⑶ 采用“存储程序”的方式,将程序和数据放入同一个存储器中(内存储器),计算机 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可以说计算机硬件的五大部件中每一个部件都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别完成各自不同 的工作。如图1-7所示,五大部件实际上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协调统一地工作。首先,把表 示计算步骤的程序和计算中需要的原始数据,在控制器输入命令的控制下,通过输入设备送 入计算机的存储器存储。其次当计算开始时,在取指令作用下把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 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储、取数命令和运 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结果存放在存储器内。在控制器的取数和输出命令作用下,通 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 1.运算器(ALU ) 运算器也称为算术逻辑单元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它的功能是完成算术运算和 逻辑运算。算术运算是指加、减、乘、除及它们的复合运算。而逻辑运算是指“与”、“或”、 “非”等逻辑比较和逻辑判断等操作。在计算机中,任何复杂运算都转化为基本的算术与逻 辑运算,然后在运算器中完成。 2.控制器(CU ) 控制器CU (Controller Unit )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控制器一般由指令寄存器、指令译 码器、时序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是从内存取指令和执行指令。指令是指示计 算机如何工作的一步操作,由操作码(操作方法)及操作数(操作对象)两部分组成。控制 器通过地址访问存储器、逐条取出选中单元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产生的控制信号作 用于其它各部件来完成指令要求的工作。上述工作周而复始,保证了计算机能自动连续地工 作。 通常将运算器和控制器统称为中央处理器,即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它是 整个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控制了计算机的运算、处理、输入和输出 等工作。 集成电路技术是制造微型机、小型机、大型机和巨型机的CPU 的基本技术。它的发展 使计算机的速度和能力有了极大的改进。在1965年,芯片巨人英特尔公司的创始人戈 登 · 摩尔,给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24个月就会翻一番。让 所有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个定律非常精确的预测了芯片的30年发展。1958年第一代集成电 路仅仅包含两个晶体管,而1997年,奔腾II 处理器则包含了750万个晶体管,2000年的 程序 数据 控制流 数据流 图 1-7 计算机基本硬件组成及简单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学习目的: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分类 2、知道日常家庭组网所需的网络设备 3、结合校园网,小结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学习重点: 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学习难点: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分类。 学习内容: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各种“网络”,如电话网络、电视网络等等。我们通过因特网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到BBS论坛参加讨论,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实现文件传送,通过网上商店进行购物等。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由什么组成呢计算机网络分为哪几类呢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和通信设备连接,使用网络软件相互联系,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两台或两台以上独立的计算机; (2)传输介质与通信设备; (3)网络软件。 实现资源共享与数据通信,这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是指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起所形成的网络,覆盖范围一般局限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局域网一般指分布于几公里范围内的网络,局域网的特点是:距离短、延迟小、数据速率高、传输可靠。目前我国常见的局域网类型包括:以太网(Ethernet)、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等,它们在拓朴结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数据格式等多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当属以太网——一种总线结构的LAN,是目前发展最迅速、也最经济的局域网。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的覆盖范围就是城市区域,一般是在方圆10km--60km 范围内,最大不超过100km。它的规模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但在更多的方面较接近于局域网,因此又有一种说法是:城域网实质上是一个大型的局域网,或者说是整个城市的局域网。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连接地理范围较大,一般跨度超过100km,常常是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洲。中国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以及中的国家教育和科研网(CERnet), CHINANET等都属于广域网。Internet就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

计算机的教学反思

计算机的教学反思 计算机的教学反思 篇一:计算机教学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主要强调学生实际上机的操作能力,但学生当中实际水平又有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某些知识早已掌握,而有的学生却对电脑刚刚接触,了解甚少。这不像其他的公共课程,大家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能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比如,在讲到“免费电子邮箱”的申请这一节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在网站上申请一个免费的电子邮箱。但是事实上有些同学老早已经会用电子邮件了,而有些同学甚至连什么是电子邮箱都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为此,我们可以让做的快的同学先用申请好的E—MAIL设置Outlook的帐号。另外,还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练习。计算机教学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上机操作,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即所谓的“百讲不如一练”。教师可以通过

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学会知识,巩固知识。上课前,要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了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篇二:计算机教学反思 社会对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职高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摇篮。其中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更是意义深重。他们报考高职,目的就是想到高校再去继续深造以提高其技能以便学有所用。回顾这一年毕业班的计算机教育经历,现结合本人的一些体会点滴,归纳反思如下: 一、科学指导学生调整心态 作为职高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对事物的理解较浅。在学习中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是在学习简单内容时就认为计算机非常简单,认为不用花太多心思就能学懂而最终不能达到目的;二是在遇到稍微难学或难懂的知识时就立即松懈,认为计算机非常难。有的可以克服,而有的同学则会放弃,因而在学习中形成自身障碍。在学习考核中理解透了的同学就认为计算机非常简单,有的甚至有些自负。而有的同学由于考核成绩不够理想就认为计算机专业非常的难,就显得严重的信心不足。 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讲明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最好先给自己定个位,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再朝着目标去学习。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组成通用版

[教学目标 ]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软件的作用。 (3)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计算机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种设备组合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2)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了,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相应的小结)。同学们,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则是计算机的应用,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的。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计算机小行家。 二、新授(以台式微机为例) 1.硬件 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器等部分组成。(结合实物讲解)硬件就是我们实实在在能够看到的计算机部分。 学生看书,结合图片自学各部分名称及作用。教师补充,区分输入、输出设备。 (1)主机

主机是计算机的心脏和大脑,在里面有很多的部件,分别实现各种连接和处理功能。它能存储输入和处理的信息,进行运算,控制其他设备的工作。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里面有一块印刷电路板,这就是计算机的主机板(简称主板),一般地,计算机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计算机的主板上。主板上还许多部件,如ROM、RAM、总线槽、插座、电池等。机箱内还有硬盘、软驱、光驱、电源和小喇叭等。 其中核心部分是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中集成程度最高的芯片,平时我们所说的“486”、“586”都是指微处理器的档次和型号。Inter公司是生产微处理器的最著名的厂商,1993年生产出了80586,取名Pentium(奔腾),1995年推出了Pentium Pro 芯片,接着,又推出了Pentium Ⅲ处理器,现在又有了Pentiu m Ⅳ处理器。内存是暂时存放数据用的,通常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各种规格。 (2)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器、话筒、扫描仪、手写笔等。 (3)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一个计算机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主机、输出设备三部分组成。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输入/输出设备中除了显示器、键盘必不可少外,其他的可根据需要配备,当然,多一样设备,多一种功能。以上都是能够看到的部分,我们把它们叫做硬件。 2.软件 计算机光有硬件还不行,它等于是一具尸体,没有生命力,要是想让计算机完成我们想做的工作,使它“活”起来,必须给它安装一些无形的东西,这些就是软件。比如,要用计算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每一部件分别按要求执行特定的基本功能。 ⑴运算器或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al and Logical Unit)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这些运算除了常规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运算之外,还包括能进行“逻辑判断”的逻辑处理能力,即“与”、“或”、“非”这样的基本逻辑运算以及数据的比较、移位等操作。 ⑵存储器(Memory unit)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信息,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地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取。存储器是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它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来存储信息。这些器件也称为记忆元件。由于记忆元件只有两种稳定状态,因此在计算机中采用只有两个数码“0”和“1”的二进制来表示数据。记忆元件的两种稳定状态分别表示为“0”和“1”。日常使用的十进制数必须转换成等值的二进制数才能存入存储器中。计算机中处理的各种字符,例如英文字母、运算符号等,也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才能存储和操作。 存储器是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构成的,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为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存储单元”是基本的存储单位,不同的存储单元是用不同的地址来区分的,就好像居民区的一条街道上的住户是用不同的门牌号码来区分一样。 计算机采用按地址访问的方式到存储器中存数据和取数据,即在计算机程序中,每当需要访问数据时,要向存储器送去一个地址指出数据的位置,同时发出一个“存放”命令(伴以待存放的数据),或者发出一个“取出”命令。这种按地址存储方式的特点是,只要知道了数据的地址就能直接存取。但也有缺点,即一个数据往往要占用多个存储单元,必须连续存取有关的存储单元才是一个完整的数据。 计算机在计算之前,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计算机开始工作之后,存储器还要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也要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因此,存储器的存数和取数的速度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⑶控制器(Control Unit)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控制器从存储器中逐条取出指令,分析每条指令规定的是什么操作以及所需数据的存放位置等,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向计算机其它部分发出控制信号,统一指挥整个计算机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因此,计算机自动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自动执行程序的过程,而程序中的每条指令都是由控制器来分析执行的,它是计算机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部件。 通常把控制器与运算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工业生产中总是采用最先进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来制造中央处理器,即CPU芯片。它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的性能,主要是工作速度和计算精度,对机器的整体性能有全面的影响。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教案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教案 授课学科:信息科技授课人:严授课年级:六年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知道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3.理解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对应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自身旧知的重新挖掘,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 2.通过数字故事,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常用硬件的功能和对应关系, 3.通过游戏,熟悉常用硬件的功能和对应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自身旧知识的探索和延伸,激发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兴趣。 2.通过小组合作游戏,体会学习的乐趣,建立同学们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 3.通过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理解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对应关系。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计算机硬件的五大组成部件的功能和对应关系。 三、教学准备 1.课件PPT 2.游戏用卡片 四、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师:同学们的知识非常丰富,正是这些东西组成了我们平时使 用的计算机。那从前我们的认识是计算机就等于主机、键盘, 现在我们升入初中了,要更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的组成。 生:显示 器、键 盘、鼠 标…… 新旧知识 的衔接。 对旧知识 的复习作 为下一步 学习新知 的铺垫。 学习新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的组成。 师: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 那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 师:现在老师来给大家规范一下。硬件是看的见摸得着的,软 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硬件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有五大组成部分。 分别是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下面 我们逐个来学习。 简单从字面上理解一下每个词。 运算器(Datapath):运算器的功能是负责数据的运算。 控制器(Control):控制各部件间的工作。是整个计算机的中枢 神经。 存储器:用来存储数据与软件。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负责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 运算器和控制器之间的关系。 运算器和控制器他们的关系就像是一对好朋友(ppt演示), 他们是在一起工作的,离不开对方。他们两在一起又产生了一 个新的名字叫做CPU。大家听过吧?中文叫做中央处理器。CPU 是center 中央 process处理 unit单元的首字母。 那么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什么离不开对方呢?在CPU中,运算器 做计算把结果告诉控制器,控制器是控制运算器。光有运算器 没有控制器来控制他,计算机是不能正常运作的,光有控制机 器没有运算器计算机也没有办法计算。 接下来我们学习存储器(Memory):存储器的功能是存储程序、 数据和信息。 存储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更常见一些。同学们知道有哪些计算 机存储器呢?可以存储文件的?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些都是属于外存储器,那有同学会 问了,有外存储器是不是还有内存储器呢?对了,计算机里面 本身还有很多文件需要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内存储器中。内存 储器分为ROM和RAM。 ROM是英文Read Only Memory的缩写,是什么意思呢? 师:对了,就有点像图书馆的书,我们去借书,只能读,能不 能在书上写东西呢? 生:硬件 就是鼠 标键盘 屏幕/硬 件是硬 的 软件 就是装 在电脑 里的。 帮助学生 理解五大 部件的功 能和对应 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