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分析及建议-5页精选文档

一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分析及建议-5页精选文档

一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分析及建议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值计算技能作为历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对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年级小学生由幼儿园刚刚步入校园进行正规学习,注意力相对不易集中,对于枯燥的计算,比较容易引起心理疲劳,从而在计算练习出错十分常见。对此,教师应在批改作业时尽力找出学生共性错误,并认真分析出错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学生的计算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使教学效果得以提高。下面我们从一年级学生的考试试卷和平时作业中收集到了的典型错题,并分析了出错原因。

一、错例分析

(一)加减运算混淆

错例1:38-5=43;错例2:8+5=3。原因分析:在加减法运算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严,或者过于关注题目中的数字而忽视了运算符号,把减法当成加法运算,或者把加法错算成减法,导致计算错误。

对策练习:对出现此错误的学生可进行如下练习:17+8=();61+5=();61-5=()。

错例3:5+45=40。原因分析:一年级数学计算刚开始起步,学生对运算较为生疏,部分学生只注意到题目中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数大,在潜意识中认为应当是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忽视了运算符号,而错用45减去5,导致错误。

对策练习:对出现此错误的学生增加如下练习:8+48=();41-5=();

71-4=()。

(二)运算时漏位

错例4:55+8=6。错例5:19-6=3。原因分析:一年级学生有好胜好强的心理,也相对比较急躁,只顾速度而不顾准确率。而进位退位加减在一年级数学计算中是难点,学生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往往容易出错。此错例4是学生在计算到十位进位后是6便急于写上答案,而忘记计算个位的数字。错例5是学生运算了个位上的9-6=3后忘记写上十位上的数,导致计算答案与正确答案不同。

对策练习:让出现此错误的学生进行如下练习:7+4=();19-5=();19-15=()。

(三)干扰出错

错例6:(10)+13=13。原因分析:此错误的出现是原因之一是因为题目要求填写的不是惯常所见的最终的和,而是开始的加数,这需要想到和减加数等于加数,即是13-13=0,因此部分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导致没有减掉十位填写了错误答案10。此外还有学生可能对0的认识中0加一个数得数还是这个数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导致答案错误。

对策练习:对出现此错误的学生课进行如下练习:()+2=5;()-13=5;()+13=35。

(四)忘记进位退位

错例7:36+8=34。错例8:31-4=37。原因分析: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一年级小学生的难点之一,部分学生由于忘记进位或退位而出现十位上的错误,造成越加得数越小,越减得数越大的明显与直观相悖的计算错

误。

对策练习:加强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练习。

(五)加减混合错误

错例9:8+(37-7)=30。原因分析:小学生一般耐力不强,面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时紧张,易情绪化,容易出错。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步骤相对较多,这时有部分学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不耐烦,没有耐心运算导致错误出现。此错例正是由于学生只算了括号里面的37-7的得数却没有加上一开始的加数8,从而出现错误。

对策练习:对连加连减或者加减混合(可含小括号)题目进行强化练习。

二、建议

由于计算练习在大多数情况没有生动的情境作为依托,对小学生来说相对枯燥,容易引起心理疲劳,很多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马虎浮躁,遇到相近的数字,往往出现错误,故提出以下建议:(一)加强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或制作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专心致志地进行计算,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一年级的学生性子较急躁,不少学生一看到练习,提笔就做,而没有去认真审题。对此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先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即是看清题目的要求,弄清题目的数字和符号,想清楚算理、运算顺序再下笔答题。

2.规范学生的书写。一年级的小学知识相对较为容易、直观,平时应当更注意书写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保持书面整洁干净和工整规范的习惯,不要潦草,数与数之间应有间隔,不仅看起来较为美观,也利于学生认真计算和检查,避免错误。

3.养成检查的习惯。在日常的考试、练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当学生计算完成还有时间时,都应当进行认真地检查,把题目再计算一次看看答案是否一致;同时也应该告诉学生,正确计算一次算对是很重要的,不能计算时候马马虎虎而全靠检查改正错误。

(三)督促学生订正错误

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根据出错题目总结错误。对学生共性的错误,可在全班讲评,集体订正;若是个别的错误,应督促学生自己及时改正过来,分析错误的原因,并可以结合家庭教育自行加强相关的练习,以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且需要耐心细心的教学过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一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分析及建议-5页精选文档

一年级学生计算错误分析及建议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值计算技能作为历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对学生的思维锻炼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年级小学生由幼儿园刚刚步入校园进行正规学习,注意力相对不易集中,对于枯燥的计算,比较容易引起心理疲劳,从而在计算练习出错十分常见。对此,教师应在批改作业时尽力找出学生共性错误,并认真分析出错原因,有针对性地预防、纠正学生的计算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使教学效果得以提高。下面我们从一年级学生的考试试卷和平时作业中收集到了的典型错题,并分析了出错原因。 一、错例分析 (一)加减运算混淆 错例1:38-5=43;错例2:8+5=3。原因分析:在加减法运算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严,或者过于关注题目中的数字而忽视了运算符号,把减法当成加法运算,或者把加法错算成减法,导致计算错误。 对策练习:对出现此错误的学生可进行如下练习:17+8=();61+5=();61-5=()。 错例3:5+45=40。原因分析:一年级数学计算刚开始起步,学生对运算较为生疏,部分学生只注意到题目中第二个加数比第一个数大,在潜意识中认为应当是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忽视了运算符号,而错用45减去5,导致错误。 对策练习:对出现此错误的学生增加如下练习:8+48=();41-5=();

71-4=()。 (二)运算时漏位 错例4:55+8=6。错例5:19-6=3。原因分析:一年级学生有好胜好强的心理,也相对比较急躁,只顾速度而不顾准确率。而进位退位加减在一年级数学计算中是难点,学生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往往容易出错。此错例4是学生在计算到十位进位后是6便急于写上答案,而忘记计算个位的数字。错例5是学生运算了个位上的9-6=3后忘记写上十位上的数,导致计算答案与正确答案不同。 对策练习:让出现此错误的学生进行如下练习:7+4=();19-5=();19-15=()。 (三)干扰出错 错例6:(10)+13=13。原因分析:此错误的出现是原因之一是因为题目要求填写的不是惯常所见的最终的和,而是开始的加数,这需要想到和减加数等于加数,即是13-13=0,因此部分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的干扰,导致没有减掉十位填写了错误答案10。此外还有学生可能对0的认识中0加一个数得数还是这个数的知识点掌握不到位,导致答案错误。 对策练习:对出现此错误的学生课进行如下练习:()+2=5;()-13=5;()+13=35。 (四)忘记进位退位 错例7:36+8=34。错例8:31-4=37。原因分析: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一年级小学生的难点之一,部分学生由于忘记进位或退位而出现十位上的错误,造成越加得数越小,越减得数越大的明显与直观相悖的计算错

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常见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江苏常州市局前街小学(213003)桂烨 一、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常见错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1.学习前期口算时基础不扎实 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是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甚至以后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也需要经常用到。但是由于前期学习的口算基础不够扎实,中间又隔了其他几个单元的学习,对口算出现了遗忘和混淆。因此,严重影响了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新授算理时理解不清晰 计算新授课大多从操作开始,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不仅要学生知道得数是多少,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么算。理解算理,明晰算理,并且把操作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是整节课的核心部分。但是在教学中,由于教学进度的限制,学生的操作时间不能保证,一些理解能力稍弱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就会产生混淆。比如,进位加与不进位加混淆,退位减与不退位减混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加整十数混淆等。 3.精算前的估算意识不强烈 修正计算作业时,学生往往一拿到错题,很快就知道自己算错了。比如,问学生“四十多减二十多怎么会变成七十几呢”,学生马上就笑笑,表示知道这个答案不对了,但是当时却没有发现。这其实就是估算意识薄弱的表现。苏教版的教材没有单独的课时来教学估算,但是仔细分析教材就不难发现,新授课后面的练习都会配有相应的估算练习。 例如,(苏教版数学教材第83页第13题)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50小?在□里画“√”。54-9 □42+8 □ 74-40 □ 59-4 □42+6 □36+30 □ 教师可以利用这三组题引导学生根据进位不进位、退位不退位来判断算式中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有没有变化,从而确定是比50大,还是比50小。学生完全可以通过估算全部找出来。但是,有些教师在练习时把这三组题当成了单纯的口算题进行精确计算,忽略了估算思想的渗透,反而容易算错。 再如,(苏教版数学教材第91页第6题)在○里填上“<”、“=”或“>”。 93-6○93-60 65-8○49+8 56-30○30+26 47-2○47-9 这四组练习,不仅要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左右两道算式,并直接作出判断,还应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判断的思考过程。比如,两数之和大于两数之差,被减数不变,减得越多剩得越少;二十多肯定小于五十多等。如果学生直接判断有困难的话,也可以允许学生通过计算进行判断。但是,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计算的精确,一定要学生在下面写出小得数,这样不仅降低了做题速度,学生也很难会有主动估算的意识。 4.读题做题习惯不好 平时作业字迹潦草、做数学题从来不拿尺的学生,往往计算错误率也特别高。如把32抄成23,横式漏写答案,加法当减法做,进位退位经常混淆,横式等于号、竖式等于号直接手画,不用直尺等。相反,仔细读题、认真写字的学生漏题、错题的情况就要少得多。可见,读题做题的习惯对计算的影响很大。 二、避免100以内加减法口算常见错误的几个措施 1. 清晰算理,重视计算正确率 新课改后,数学课本上多了很多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教师应先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再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理解算理,最后得出准确结果。 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第1课时时,可让学生先根据情境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出减法算式,接着引导学生借助小棒探究退位减法的算理。 2.夯实口算基础,渗透估算意识

小学一年级错题原因分析与对策-朱宝群

纠正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常见错误的对策 鹿城小学朱保群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业是对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所学知识的实践和运用,我们经常会有这样发现,课堂上的知识点反复强调,并且也进行了强化练习,感觉教学效果较好。可是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还是会出现种种错误,让我们十分头疼。那么,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一要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用心钻研教材,充分了解教情和学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备课,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针对学生出现知识性和非知识性错误,教师要做好预设。比如像数字和运算符号,如果没有正确、规范的书写,在孩子头脑中留下的就是错误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在孩子意识中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一时半会难以改正。 二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如计算时出现错误较多,常见错误有:忘记进位和退位。学生用竖式计算时进位加法没有写进到十位上的点,退位减法计算时没有写退位的点,造成十位上计算错误。加减法混淆。一道加法题,有的学生个位上用加法计算,十位上就用减法计算,造成错误。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学生喜爱的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

觉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三要运用表扬的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比如用儿歌“小身子,坐端正;小耳朵,仔细听;小眼睛,看黑板;小脑筋,认真想;小嘴巴,不乱讲;小脚丫,不乱动”提醒学生端正坐姿、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认真思考等;用拍手操“棒、棒、棒,你(我)真棒;棒、棒、棒,你(我)最棒”来表扬书写整洁、作业优秀、遵守课堂纪律、表现优秀的学生。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四要将数学知识和算理编成学生易于诵读的顺口溜,促进学生记忆、理解和运用。如记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可以编成“大于号,口朝前;小于号,口朝后;等于号,两横长”。比较大小可以这样记“比大小,很简单,谁大口朝谁”。还有“求一共,用加法,两数合成一个数”。“求剩下,用减法,大数来把小数减”等。 五要在课堂上完成数学作业。最好是在每节新授课后,让学生及时地在课堂上完成有针对性的作业,然后当场收集,当场评判。可采用集体批阅,小组批阅,同桌批阅。要注意,这种集体订正的方法,务必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的批改自己的作业。长此下去,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速度,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做题时引导,对新授内容进行反馈并及时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改进策略探讨-教育文档资料

xx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改进策略探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小学生计算错误就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最好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大部分人都会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及提出纠正的方法,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是非常必要的 一、xx计算错误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1.教师教学不够到位 一些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对教材没有理解透彻,教学中对算理没有讲解透彻,学生往往只是单纯地模仿,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常会出现计算错误。 2.教师不良行为的潜移默化 教师平时计算教学中一些不良的行为会引起学生不良计算习惯的形成,造成计算错误率的提高。如,教师板书随意省略,容易引起学生不良习惯形成,最终造成错误。 (二)学生方面 1.对于题目感知不够准确 这是一个大面积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被大家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改正起来极其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直观、笼统、模糊,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和联系性。在抄写数字、符号时,速度很快便下笔,造成抄写的错误,比如0和6、+和-,×和÷,那么?Y果错误便是必然的了。

2.算理理解不清 每一种计算都有它的算理,如果算理不明则计算法则模糊,计算必然错误百出。如,两位数乘两位数,当第二个乘数中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一些学生将所得的积从个位写起。这看起来好像是书写格式上的错误,其实质则是算理不明,不理解它们的积是表示几个一还是几个十。 3.负迁移的影响 所谓的负迁移指的是原有的计算方法对小学生学习新的计算方法造成的阻碍。例如,在“小数的加减”学习中,学生很容易受到整数加减计算方法的影响,将小数的末位对齐,而不是将小数点对齐,从而造成计算错误。 4.其他原因 还有很多非智力因素也会造成小学生的计算错误,例如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业负担过重导致的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马虎大意等等。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改进方法 1.使学生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并不是一件小事,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每一个人要开展社会交往都离不开计算。如果学生没有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不仅会对自己今后的学习造成阻碍,甚至还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只有学生真正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才能避免一些非智力性因素造成的计算错误。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总结错误的习惯,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计算错误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计算错误。 2.注重算理,强化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好必要的引导和示范。首先,要理解清楚算理。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必须非常重视算理,不能只重结果轻过程,只重法则轻算理。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计算,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而不是那样计算。只有让学生明白了算理,他们才会把所学知识与前后的知识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只有拥有了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才能节省时间,进行准确而迅速的计算。

一年级计算出错成因及其对策4页

一年级计算出错成因及其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了一次单元练习,有不少家长向我抱怨说孩子考试这次又粗心了,这次练习因为粗心错了好几题。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来问我了。那我就在想了那什么是粗心呢?为什么会粗心呢?怎么去解决呢? 二、问题分析 经过我的调查与分析,其实家长所谓的粗心指的就是一些简单的计算错误。一年级的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点,计算又是一年级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作为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技能之一,在一年级为孩子打好计算的基础十分重要。我相信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都会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是不会做计算题,而是会做而做不对。“计算容易错,准确率低,速度慢”已成了数学教师“心中的烦恼”,家长“口中的粗心”。学生自己也有时不明白为什么?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三、原因分析 1.常规影响,口算习惯不规范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有些学生学习态度差,缺少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由于对计算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平时的训练度不够,方法欠妥,因而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计算习惯。这些不良计算习惯包括:做题没有顺序性、不仔细读题、书写潦草、不及时检查、无简算意识、以粗心为借口不总结反思错误的原因等。 2.口算不熟,口算技能未过关 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引起计算错误。口算的练习练习量不足就会导

致技能的低下,从而降低了正确率和速度。在一年级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减;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题等都要求能够熟练口算。练习量的缺少有时还会导致计算方法的掌握不足,如在计算30+2○30+20时其实可以不计算就能比出大小。但是有的学生没有巧妙计算的意识和数学技能的灵活应用,依旧盲目进行计算,简直费力又不讨好。 3.年龄特点,注意稳定性不高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正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注意力的控制还很不完善,把23看成32是注意的指向性、集中性尚待发展;把9写成6是注意的选择性较差;把4位数写成3位数是注意的广度和分配能力不够。 4.心态不正,影响能力的发挥 经过实际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一年级学生在计算中产生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两种:一是轻视心理,看见口算或者列竖式,内心简单认为它们是“死题目”,自己反正会了,不需要动脑筋思考,不认真对计算题进行分析,缺乏计算完毕后的检查验算而造成的错误。二是懒惰和厌恶。特别在算式比较大小上,不愿意去认真计算写下得数在比较,总偷懒喜欢直接去写符号。这些不良心态都影响到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四、改进对策 1.严格训练,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正确性的重要途径,它将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师对于刚进入学校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最新文档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始终,学习时间最长,分量也最重。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所以,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归因 (一)计算错误心理方面的原因 导致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许多,但是家长和学生将计算错误?\统地归为“粗心大意”这个“粗心”大多是感知情感、注意、思维、记忆等心理原因造成的。 1.计算心理不够重视,感知比较粗略 大多数学生对计算题都是十分轻视的,在他们看来,计算只不过是算数,是最不用动脑筋的数学题。首先是思想上的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他们在计算方面的不认真,又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感知比较粗略,就更容易出错,我在平日的练习测试中发现,题目中明明是写着56,学生在下一步计算中居然抄写成65,明明是加法,学生就列成了减法,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与此类似的由于感知的粗略而导致的错误并不在少数。 2.思维定势的干扰 定势是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可以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某种趋势。积极的思维定势可以促进知识的

迁移,消极的定势则可以阻碍知识的迁移。在数学计算中,尤其是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学生就很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例如,128+350÷70,由于前面所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算,在这种思维定势的干扰之下,学生就很容易忽略掉350÷70(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这一运算顺序)。 3.短时记忆比较弱 人们所记忆的目的不仅仅是在于储存,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及时的提取。短时记忆一般是保存信息的时间在1分钟左右,这1分钟的保存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还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的短时记忆还是比较弱,因此他们常会因为记忆时提取失误而出错。例如,学生在计算125×4时,就很容易忘记每一位满几该向前一位进几,从而导致算错了数。 4.强信息干扰 强信息在大脑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在遇到与强信息类似的新信息时原有的强信息痕迹便被激活,干扰正常思维活动,造成计算错误。如,125×8是一个强信息,当学生计算125×8÷125×8式题,部分学生会不假思索地算125×8÷125×8=1000÷1000=1,“凑整”因素对学生产生了强烈刺激,使他们在计算时忽略了运算顺序、计算法则,导致计算出错。 (二)计算错误知识方面的原因 除了心理方面原因,知识方面的欠缺也是导致计算失误的一大原因。

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策略分析-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及策略分析 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小学生解题错误已经不是一个罕见现象,加之学生本身不重视和教师不善巧妙引导,学生在一些简单数学问题上屡摔跟头的事实愈发成为教师与家长头疼的问题。 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有很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解题能力低下、数学题目理解能力较差、心理因素影响,思维模式受限等成为一些最常见的原因。教师只有正视学生的解题错误,认真分析造成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并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才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成功率,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新出路。 一、xx解题错误的常见原因分析 (一)概念、定理、规律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小学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其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方面存在一定困难,概念、定理、规律掌握不牢基本上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通病,概念混淆,张冠李戴,规律模糊,运用不灵活造成解题的偏差与错误是很多学生面临的难题。例如,在“数的概念”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有这样两道判断题,即“自然数就是我们常见的1、2、3、4、5、6、7……一系列简单的数()”“0被称为最小的数()”。在整数的学习中,这两道题是最常见的题目,正确答案是两道题目要判错。但由于学生初步涉及“整数”这一概念,又受家长从小对学生“1、2、3”等数耳濡目染地教授,学生根本就找不出两个题目的错误之处,导致解题错误。再如,“4m=()cm=()mm”一题中,一些学生往往由于混淆 “1m=10dm=100cm=1000mm”这一知识点,或者对这一知识点交叉记忆,加之解题马虎,很容易造成解题的错误。 (二)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低下,缺乏解题技巧 小学阶段处于学生整个人生学习的低级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弱、主动性不强等性格特征,学生在提高自身数学解题能力方面并不重视,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看法,以至于出现解题能力低下、解题技巧缺乏、错误率高、解题费时等严重问题。虽然小学数学题目相对简单,但对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却是一大难关,解题技巧的缺失成为困

小学一年级解决问题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策略

小学一年级解决问题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策略【摘要】一年级的全图式、半图半文式解决问题,看起来极其简单, 学生作业中却错误百出。对此,文章从对错题进行整理汇总入手,分析产 生错误的症结所在,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小学低 年级学生切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一年级;数学;错例分析;教学策略 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发现解决问题是变动最大的一部分,学生在 学习中总是存在一些顽固错误。笔者试着对一年级解决问题中学生比较容 易错的题来个“病例大会诊”,希望以此提高解决问题启蒙教学的有效性,为今后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错例汇总 二、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剖析 【错例1】主要有两种“病因”:(1)不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不知道求什么,信息和问题混淆;(2)受“一图四式”的负迁移。“一 图四式”中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既可以写加法算式,也可以写减法算式,而此题有特定的问题,需要学生看清问号的位置,算式与图要对应起来。 【错例2、3】图片是静止的,学生从图上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因此部分同学对错例2,尤其是错例3理解起来很困难。如错例2中,学生只是直观地看到左边有3个气球,右边有1个气球,就列式3-1=2,无法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整体感知图意,找准总数。 【错例4】此题文字较多,且含有无关信息,学生很难理解题意。

【错例5】学生在阅读信息时,往往先注意图片。这里学生没有看文 字信息“乐队有5个人”,乐队人数是从图中数得的。 【?e例6】一般情况下,问题会与所描述的情境相对应,但错例6的 情境描述与问题不太相符。出错的学生看到下车了3人,就想到用减法求 出车上剩下的人数,在列式时更多地关注了情境而忽视了问题。 【错例7】问句“小红再折几架就和小亮折的一样多?”这样的表述 学生难以理解。在一年级下册中,学生掌握了比多少的问题表述,但理解 能力差的同学对这种新的表述方法难以接受。 【错例8】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直觉常常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常以 个别字词作为猜测的依据形成判断。一年级问题类型少,学生看见“一共”就直觉认为把说话同学前、后两部分人数加起来,忽略了说话的同学。 【错例9】在写得数时,学生并不是用计算的方法,而是直观地去数 树上椰子的个数,受到图画的直观影响,就不假思索地把10减4算成了5。 三、应对一年级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出现错误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指导,学会审题 一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弱、缺乏分析题目的能力是造成错误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首要之举。 1.在完整读的基础上读出关键信息 抓住关键句,进行重点标注。如错例4文字较多,就需要指导学生抓 住关键句来读。先用铅笔点着文字读,明了题目大意后,边读边在题目中 画上适当的记号。这道题的关键句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用括号

小学生除法竖式计算的错因分析-2019年精选文档

小学生除法竖式计算的错因分析 一、题目自身特点对解题正确性的影响(一)思维过程的难易程度对错误率高低的影响 1.关于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是除数的倍数 被除数各位数字均是除数倍数的题目相比同类其他题目错误率较低。如下面两题: 从解题的步骤上来看,两者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如果从学生解题的思维步骤来看,两者则有较大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将解题过程按学生思考的过程进行要素分解,后者的思考步骤更为复杂,其中第3、4步还涉及到了对余数不为零除法意义的理解。因此尽管两题同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余数为零的除法,但是学生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思维的过程有很大差异,这也就造成了被除数各位数字不全为除数倍数的题目错题数更多。 2.除数的特征 除数是小数还是整数、除数是两位数还是一位数(或整十数)、除数的个位数字是1-5还是6-9等情况都对题目的正确率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除数是小数的题目,学生在计算时除需考虑计算的正确性,还要考虑小数点的位置,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就涉及到了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二)学生在确定商时的困难

1.商中没写零 商中没有写零的错误主要出现在商中有零的除法中。 2.商的首位数字写错位置 商的首位数字写错位置主要是指,学生在试商过程中,由于竖式中商的位置写错造成商的末尾多零。 3.商中多写零 商中多写零的错误在错误类型中也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商中多写零与前面“商中没写零”的错误相反,在商中原本不该出现零的反而出现了。另外,这类错误与前面提到的“商的首位数字写错位置”也有一定关系。 4.商大 商大的错误常见于余数很接近除数的题目中,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一般根据被除数的首位数字确定商的大小,接下来的计算不同的学生则各有不同。 5.商小 相应的,有商大的情况就有商小了的情况。学生在试商过程中,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的商,往往需要多次试验,这也是导致学生得出“不合理商”的主要原因。 6.余数末尾不写零 余数末尾不写零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余数末尾也有零的除法上,该类题目主要集中在四年级。余数的末尾不写零,主要是学生在遇到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零时,往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品文档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 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就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而言,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教学质量的滑坡。 1、关于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定势思维的错误。教育心理学理论说明: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 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定势思维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也有消极方面的影响。小学生数学计算的定势思维的消极影响表现为旧法则对新法则的干扰,直接产生积累知识的错误。 例如关于整数加法法则“数位对齐, 个位算起”, 学生计算整数加法时往往忘记了个位对齐,最重要的知识点。又例如计算530-53=10, 780-78=10,这些都是学生口算的试题,学生接着计算530-53 时,因为定势思维学生把减法错误地看成了除法,530-53=10。 1.2感知信息的错误。进行计算的小学生,进入眼帘的是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然而,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感知事物的主要特点是既笼统也粗略, 更不要说具体了, 他们注意的是一些孤立的事物, 看不到事物的联系、看不到事物的

特征,对算式在大脑中的印迹往往缺乏整体性,另外,计算本身 是枯燥无味的,造成了学生的疲劳,当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 没看清楚,就急急忙忙动笔计算,导致计算顺序颠倒、写 错符号或写错数据。例如十号写成一, 68写成86, 168写成188 等等,不一而足。 1.3 记忆的短暂遗漏。一道计算题有许多计算步骤,计算时 需要学生进行短崭的记忆,因为小学生具有抢时间、毛躁、怕麻 烦的特点, 致使储存的信息一部分消失或记忆中断, 造成了记忆 的短暂遗漏。 例如连续退位减法忘记了退 1,计算结果可想而知, 算式: 4000-299 ,一些学生计算成 4000-299=3711,这样的错误 结果与储存、记忆不完整有着密切关系。 1.4 不稳定的情绪。小学生的情绪不稳定是人所共知的,情 绪状态的不同直接影响小学生的计算, 而小学生都希望自己计算 快,第一个算完,求胜心切,算式简单的轻视麻痹大意,算式复 杂的畏惧厌烦,致使错误不断,情绪更加低落。例如:4X 25-4X 25 算式极其简单,大部分学生一眼就产生 4X 25-4 X 25=1,不按运 算法则进行,运算顺序出现了错误。 1.5 教师对计算教学的轻视。 一些教师不把计算教学当回事, 既不注重计算教学方法的研究, 也不重视计算结果, 注重学生练 习,多做题,进行题海战术。学生计算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帮助 分析原因,就是一句话计算马虎了事,时间长了,学生计算能力 越来越差,见到计算题就头疼。 2、关于解决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2.1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俗话说“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计算教学一定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形成一种定势,不算则以,要算就对,让学 生愿意计算,必须计算,学会口算,学会心算,学会笔算,学会 使用工具计算,最终达到算得准、算得快。运用多媒体手段,结 合每天的教学实际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 练习一定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例如游戏、竞赛方式的训练,卡 片、小黑板听算,限制时间的笔算、自己遍体的计算,这样的训 练既能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口 号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数学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出现错题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在每天的学习中,总会有部分学生犯错,原因有很多,由于教师所用的策略、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学习效果也不同。另外有学生的年龄决定的思维特点,也有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导致的后果,只要找出真正的原因,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有效地避免错误。 我们仔细分析了学生的作业,发现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 下面我们从两方面谈谈错误的症结以及解决措施: 1.计算方面错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1.1计算审题不认真。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低中年级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学大纲中特别提出要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灵活、合理"的进行计算。 学生在计算方面出错主要有这几类。 (1)抄错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比如:把96×5= 误写成69×5 还有时把" ×"误写成"+"。 (2)乘法口诀犯迷糊,心里想的和写出来的不一致。 (3)书写错误。有些学生书写不规范比如:把6出头太短写成和0差不多,再往下计算时自己也弄不清了就按照0计算了。 (4)竖式计算错误率高。该进位的不进位,该添0的不添0,有的还会出现多添0。比如:"208×2"学生算是二八十六不会进位,中间的0还会忘乘。(5)概念不清。比如:等边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这时能不清了会疑问等边的怎么又会是锐角三角形了。 (6)算理不清。如去括号、加括号法则不能达到灵活应用,导致下一步的计算错误。比如:148-(79-52)错做成:148-79-52。

(7)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具有习惯性,成见性,会严重干扰和抑制学习的顺利进行。如在"25÷5,36÷4,56÷8"等题后夹一道"20+4",很多学生往往错算成"20÷4"。 (8)心里素质差。这一类的学生心理脆弱,平时练习准确率很高,但一到正规考试心里发慌,遇到熟悉、简单的题目还能稳定的做。当遇到数据较大、外形复杂或陌生的特征时,心里着急心慌不定引起心手不一慌乱出错。 1.2探索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策略。 计算能力的培养,要经过一个懂理、会算、熟练、灵活的过程。懂理,就是让孩子懂得计算的算理;会算就是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熟练就是反复练习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算的又对又快提高速度和准确率;灵活就是使学生遇到问题会具体分析和思考,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够达到灵活地解决问题。我想用以下几种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1)培养计算的兴趣。计算枯燥乏味、单调,学生很容易厌倦。这时需要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单一的练习模式。例如:做游戏比赛、抢答、同学之间互出题互检查、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得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规范书写。计算过程中的书写错误,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出现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规范书写,才能保证他们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这样就避免了好多不认真导致的错误。 (3)培养认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升学显得非常重要,很多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要求学生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符号,三要手脑并用,眼看着、手写着、脑想着,做到旁骛所思,心无所想,三者合一。具体的要养成认真审题、正确计算、自主检查、深入反思,更要创造机会,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 (4)在教学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对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做出必要的突出调,最大限度的减少错误生成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对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错误归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小学一年级数学计算错误归因分析及解 决策略 【摘要】钱学森先生说过:“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总结得到的”,学 生的数学错误是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共同进步的宝贵资源。一年级学生在计算过 程中常常会有注意力品质障碍、习惯不良、知识缺陷方法不当、思维定势等错误,如果只是机械性地重复着“错题—改正”这一现象,并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学习。寻找错误原因,究其根本,厘清数学知识的内涵,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 有效解决错误,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计算错误;归因分析;解决策略 现代社会数学应用逐渐扩展深入科学技术领域,数与计算对科技飞速发展起 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计算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此可见,计算是有 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且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了极大比例,一年级计算作为 学生理解计算的启蒙时期,更是重中之重。学生计算不过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学习自信心、主动性以及后面数学的学习与发展。 新课标要求一年级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正确计算并体会计算方法多 样化。而一年级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抄错、算错、加减法混淆、算理不 清晰和计算方法不准确等各种类型的计算错误。学生出现计算错误后往往都能正 确订正,但学生再次计算时依然准确率低。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减少计算错误、理解掌握计算方法,就不能将学生的错误简单归纳为“粗心”、“马虎”,而应该分析学生错误原因,针对性实施解决策略,才能够有效 改善学生的计算错误,因此研究一年级计算错误原因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差错归因 (一) 注意力品质障碍

如果学生老是看错、抄错、抄漏数字,可能是大脑皮层注意力广度这一项品质出现问题,这类学生用手指读、点读或者成人读题时往往是能够正确计算, 但独立阅读时容易产生学习障碍。还有部分学生经常会写镜像字,如“”写成“”,则不是习惯不良,考虑该生可能是脑、手、眼三者不协调出现学习障碍。 (二)习惯不良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很多非智力因素的错误,如数线图计算时忘记标 记或者忘记箭头等;不认真审题看错数字或者写错符号;书写潦草,错将“0” 写成“6”,“5”和“8”看成“6”等;竖式计算正确忘记写结果或者写错结果,再或者竖式计算从十位开始计算,以及数位没对齐等,都是因为学生学习习惯不 良造成计算错误。 (三) 知识缺陷、方法不当 学生对所学计算方法掌握不准确,计算原理不清晰导致知识缺陷、方法不当 等错误。 图1 图2 如图1数线图计算所示,学生对数线图这类直观模型计算原理不理解,缺少 正确方法指引,不知从哪儿开始画、画多少、如何做标记导致画图和计算错误。 图2是凑十法计算,学生能正确计算9+6=15,但对凑十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有误, 题目意思是用9凑10,需要把6拆成1和5,9+1=10,10+5=15。 图3 图4 图3和图4是一年级学生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的典型错题,错误率极高,很 多同学错了之后能够正确订正,但下次再做依然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原因是知识 缺陷,以及方法不当。图3的学生对退位减法的方法掌握不准确,当个位不够减

都是粗心惹的祸-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错例分析及对策

都是“粗心”惹的祸——“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错例分析及对策

【内容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重要内容,但就现在小学生的计算现状来看,无论是平时的作业还是最终的检测,每个孩子的计算能力都不容乐观,这不仅让家长惋惜,更让老师担忧。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不是不会算,而是太粗心。真的是“粗心”惹的祸吗?仔细分析,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针对一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对策,以切实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今后更复杂的计算打好基础。 【关键词】:计算能力“粗心” 算理算法计算习惯 【正文】 “数的认识与计算”之于数学学科的意义,正如同青砖红瓦之于高楼大厦的意义,是根基,亦是主体。100以内的加减法是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预备军,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试着回想一下,从我们会掰手指算数开始,可以说就已经会计算一些简单的加减法了,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当学到这部分知识时,计算错误还是屡见不鲜的。学生每次出现计算错误时,我们总是容易将其错误原因简单地归咎为马虎、粗心、不仔细,结果就将计算错误简单化而不深究。可这所谓的马虎、粗心,究竟源从何来? 一.知易行难——计算现状“披上阴霾” 1.口算能力明显下降 在教学本单元之前,笔者对上届一年级每次的口算练习结果作了统计: 纯粹的口算本来应该是最基本的数学技能,可是通过调查发现:一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

越来越弱,不仅在正确率上大幅下降,在计算速度上更是参差不齐,80题口算快的可在4分钟左右完成,而慢的则需要花上10多分钟,特别是在加减混合两步计算时,差距则更为明显,且很多孩子在口算过程中欣欣然地扳起了手指。 2.变式计算学生茫然 一年级的孩子由于认知与理解能力有限,除了简单的口算之外,变式的计算让学生也倍感吃力,为此笔者特统计了学生在100以内加减法中变式计算的结果,统计结果更让我们诧然: 由于口算掌握不熟练,像()-8=46、37-()=29此类题型学生便无从下手,特别是连续加减一个数,正如兵家所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计算能力弱的学生则“无一幸免”。 二.寻根究底——粗心一词“得以证言” 1.数位概念“混淆不清” 在学生的作业中,经常能看到诸如此类的错误:69-60=39、36-3=6、4+25=56、5+21=71等等,乍看之下,错得有点离谱,学生自己也找不出原因,没有理由的错误就被冠之以“粗心”的头衔,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觉得自己很粗心,却怎么也改不了。可是,细细分析,这真的是粗心造成的吗? 以“5+21”为例,在例题中我们已经分析了“35+3”与“35+30”的计算方法,从小棒、计数器和两个算式的辨别中得出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这一算理,即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得几个一、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得几个十,所以“21+5”学生计算易如反掌。但当出现“5+21”时,习惯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相加,算式的变化让学生有点不知所措,由于对数位概念理解的缺乏,加之思维定势,部分学生则很容易将“5”与“2”直接相加,而得出结果为“71”。由于数位概念不清,导致学生将个位与十位相加,这是一年级学生较为常见的错误。 2.算理算法“一知半解” 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及算理的理解。现在的孩

一年级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最新教育文档

一年级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最新教育文档 一年级数学学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幼儿园升入小学一年级,孩子们不仅仅只是换一个学校,他们正式进入了系统而严肃的学习知识阶段. 这一阶段的孩子 们不再以玩为主,学习任务变得繁而重. 而根据国家制定的课时标准,一年级每周只有四到五课时,同时,在全面发展观念的指导下,数学也无法占用太多其他课的时间. 在如此紧张的时间分配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下,数学学习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课堂常规问题 由于幼儿课堂和小学课堂的巨大区别,加上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高,新入学的小学生常常听到上课铃声也不能及时回到教室或听到上课铃声才去上厕所. 上课时常有吵闹声,有同学四处走动,钻桌子下等违纪行为. 这些行为也导致一年级新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 二、已有知识结构和新知识重复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一年级初入学学习的10以内的读写,这些知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上课时,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不需再学,导致10以内数的意义认识有所缺漏. 很多同学也在幼儿园里学会了简单的10以内数的加减的计算,但一年级却要学习这加减算式的含义,已有的基础使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不高. 三、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也想尽了各种办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是总是能轻易地被分散. 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 四、缺乏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不仅不能认真听老师上课,常大声打断老师讲课,也不能认真听同学发言,当同学发言有错时大声打断. 小组合作时,不能听取他人意见. 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总有同学没有注意到. 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错例分析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错例一 【错例来源】教材第48页第4题第1幅图 【错题再现】 【题意解读】 通过读图,定位问号的位置,从而分析题目要求的是整体还是部分,是用加法还是减法,最后通过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检查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道题已知大括号6个,左部4个,右部有问号,是典型的已知总数,求部分的问题。【情况分析】 大约有19人出错,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去没有巩固复习的、理解能力比较慢或者无法理解的、做题目比较粗心又没有检查的这些学生错误率最高。 1.数数错误。原因分析:数数的方法没有掌握,没有养成数数划圈、划线的习惯,从而出现6-5=1或者6-3=3此类的错误。 2.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没能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没有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平时在家里缺少家长的监督,没有重点专门、持之以恒地训练计算,导致口算窍门一直找不到。有许多学生还是用手指算的,到底是不是最适合自己的不清楚。数的组成没有科学地迁移到加减法中,以至于出现6-4=1或者6-3=2之类的错误算式。 3.不理解题意。原因分析:这部分学生可能是因为找不到题目给出的有效信息,致使不能用语言清晰的表述图中的意思;或者对于大括号和问号的位置所表明的含义存在混淆;或者表述出来的意思和算式相矛盾,答非所问;又或者不理解题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盲目看数乱写算式。所以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

的错误,比如:6-2=4, 4+6=10,4+2=6等。 【教学提示】针对以上错误,我分不同类型进行纠正。 1.科学数数 数数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不能随便乱数,并且要遵循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数。可是问题来了,有些物体的位置不上不下,不左不右,看上去乱糟糟的,似乎这个顺序数数方法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针对这种排列无规则的图形,数数还要采取划一划或圈一圈的有效策略,数一个,划或圈一个,心里依次默念数字,可以避免数数错误。在后面的教学中,可以渗透快速数数思想:2个2个地数,3个3个地数,5个5个地数,完善思维的严密性与发散性。 2.正确计算 口算方法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也反映了儿童思维的发展。一开始的就是用手指头口算,往往错误率很高,其实有效的计算方法还有多种:①从6倒着数6、5、4、3,还剩2个,6-4=2。②想数字6的组成,6可以分成4和2, 6-4=2,其中重点通过经历数的分与合来即快又对口算的过程,可提高计算正确率和口算速度。正因为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最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就显得极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3.分层、分步分析题意 第一层:能完整的口头表述题目的意思(看图说话的能力)。第一步:掌握大括号的意思是一共、总共,合起来的意思,理解大括号下面的数字的含义是总数,口语表述一共有6颗棋子;第二步:数没有问号那一边的数量,并且牢记有数字标记的不数数,没数字标记的要科学数数的原则,从而避免看到数字和物体数量不一致产生的困惑,二者取其一,对于这一题,左手张开的为没有问号且没数字,数数出来为4,口语表述左手有4颗棋子;第三步:寻找问号,不理睬这里可观察到的物体数量(此题没有),口语表述右手还藏有几颗棋子?第二层:结合减法的含义,思考已知总数,求当中的一部分,应该用减法;也可以思考问号和另一边的物体在同一面,用减法。第三层:正确列出算式,并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算式得数的统一性,6-4=2,从而避免出现6-2=4的错误列式。第四层:检查验证,发现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