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摘要:证据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契约作为证据种类之一也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围绕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我国证据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民事证据的基本体系。其次,分析了契约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阐述了契约证据规则的基本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究了我国契约证据规则的适用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完善契约证据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民事证据;契约;证据规则;证明责任

一、引言

民事领域中围绕证据问题的争议不断,证据作为民事诉讼的基础,对于民事案件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契约作为民事行为的重要形式,也在证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民事契约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发展过程、契约证据规则与实践问题,提出一些完善制度的建议。

二、我国证据制度的历程与现状

1.历史沿革

在我国古代,证据制度并不完备,举证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明清两代,我国的证据制度开始形成,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规则和举证责任。此后,我国证据制度在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对证据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及非诉讼证据的规定》将证据细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证据和人证等四种,并明确了举证责任的原则。此后,作为基本的法律系统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以下简称诉讼法)也对证据制度进行了规定,证据制度逐渐成熟,保障了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司法效率。

2.现有基本体系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书证:指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书面证据,包括合同、发票、收据、信件、报告等。书证具有最高的证明效力,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交换、接收、还原。

(2)物证:指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例如被盗物品、文物等。

(3)视听证据:指可以记录某些证据的影像、视音信号、录音等。

(4)人证:指由证人根据自己经验和观察提出的证词。

以上是我国目前民事证据体系的基本类别。但是,证据分类不能作为唯一的划分标准。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这些证据形式之间可能会相互影响和参考。

三、契约证据的作用和地位

顾名思义,契约证据主要指契约文件和合同协议等形式的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契约证据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契约证据是针对案件特定事实的证据,因此会依据当事人的意愿和标的物的特定条件而有所变化。

2.契约证据具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或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演变轨迹分析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演变轨迹分析 一、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笔者认为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萌芽时期——西周 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私有财产的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比夏商的社会商品经济活动更加频繁,出现古代契约的雏形,如质剂、傅别、借贷契约。 1. 质剂。《地官·质人》:“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指的就是在买卖过程中,大的买卖用质,质是较长的契券,用较长的竹简书写,如买卖牛马、奴隶;小的买卖用剂,剂是较短的契券,用较短的竹简制成,通常用于较小的买卖,如:买卖珍异、兵器。当时的质剂都是官方管制下由市场管理人员“质人”制作的,这说明此时官方已经开始对市场贸易进行早期的干预了。 2. 傅别。《周礼·天官·小宰》:“听称责以傅别”,“凡以财狱讼者,正之以傅别、约剂。”傅别,是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形式也是在竹简上写字,然后一分为二,借贷双方各执一半,竹简中的文字是半文。傅别平时是借贷关系成立的依据,而一旦发生纠纷又会成为诉讼的证据,这为后世的法律要求证据提供了借鉴。

3. 借贷契约。国家开始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正常的借贷契约行为,如:违法者会被处以刑罚。《周礼· 秋官·朝土》:“凡民间货财者,令以国法行之,犯令者,刑罚之。”《周礼·秋官·司约》:“若有讼者,则珥而辟藏,其不信者服墨刑。”总体来说,西周时期契约种类较少,但是相对于夏商来说内容较为完备、形式比较灵活。而且西周时期利用契约形式来调整经济活动,为秦汉时期的契约制度打下了基础。 (二)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初步发展时期—秦汉 秦汉时期因为牛耕与铁制农具的进一步推广,再加上国家的统一,社会开始繁荣起来,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契约制度在西周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与完善。 秦汉契约制度在西周基础上的一些创新举措:出现了专门的交易区域——市肆,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交易场所,促进了商品的交换。汉代有“券书”,《说文解字》解释“券”说:“券,契也,从刀声。券,别之书,以刀判契其旁,故曰契券。” “券”的表现方式为刻侧为验,这是因为汉代契约的书写介质以竹木简为主造成的。在西周已有契约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以物担保和保证担保两种担保契约。借贷契约与西周的借贷契约相比更加完善,如:债务人逾期不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三)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

我国公证制度

我国公证制度浅析

————————————————————————————————作者:————————————————————————————————日期:

我国公证制度浅析 【编者按】目前,“公证书”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公证正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随着公民的法律维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用进行公证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本文将从公证的效力、范围、程序与内容等方面,浅析我国的公证制度。 一、公证的历史渊源 我国的公证制度古已有之,最早出现在西周。当时有一种质人制度,质人(西周时的一种官职)负责估定市场上各种货物、奴婢、牛马、兵器以及各个季节珍奇稀有食物的价格。凡是货物的买卖,要求以质剂(即买卖合同)作为凭证,同时对市场上的书契进行稽查,统一度量,统一布匹的长宽,并随时巡行加以抽查,如有违反禁令的,就没收他们的货物,并加以处罚。按照《周礼》所记载,质人专门对买卖契约进行管理,既直接制发质剂(买卖合同),也对其进行稽查,违反质剂制度的,要受质人的处罚,质人所管理的契约,在法律上是直接的证据,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公证书。当时,质人对质剂的管理,虽然没有使用公证一词,但却在事实上起到了公证的作用,具有公证的性质。所以,西周的质人质剂制度,其实就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公证制度,只不过那时的质剂是集合同和公证书于一身。 然而,从西周到清朝的几千年间,我国古代的公证制度发展很缓慢,只在小范围内适用,主要是买卖、遗嘱等法律行为,一直未能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制度,而是与其他制度,尤其是税收制度结合在一起。 新中国建立初期,尚没有专门的公证机构,公证工作主要由设在市级人民法院和县级人民法院里的公证室办理,公证证明的内容有结婚、离婚、收养子女、委托书、遗嘱、合同公证等。1980年之后,公证才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出现,而不再依附于法院。 二、公证的概述 我国《公证法》第二条规定:“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因此,公证是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一、《规定》制定的背景和意义 证据问题是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它与诉讼的实体内容直接相关,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当事人而言,其诉讼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证据进行的,当事人通过收集证据、向法院提供证据、围绕证据进行质辩等活动来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对法院而言,法院通过指定举证期间、必要的调查取证、组织当事人质证、审核认定证据等活动,保障诉讼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只有12条,基本上是原则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无法真正解决实践中的证据问题。一方面,当事人对举证责任的内容不明确,缺乏举证积极性和诉讼风险意识,败诉后又往往将责任推给法院,造成法院公信度下降,更有一些当事人利用证据搞突然袭击、拖延诉讼,严重干扰诉讼活动正常进行,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可供遵循的具体的证据规则,审判人员往往依靠经验和直觉分配举证责任和判断证据,影响司法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同时,对证据的裁量权过大,也容易滋生腐败。证据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重要因素,证据问题不解决,民事审判公正与效率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 为此,最高法院党组在《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2000年将民事证据问题列为22个重点调研课题之一,2001年又将其确定为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最高法院民一庭从2001年4月负责起草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文稿。历经十多次较大的修改,在全国范围内征求各级法院的意见,多次召开专家座谈会,征求了最高法院相关庭室、全国人大法工委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意见,并多次赴东部、中部和西部调研。在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01年12月31日公布并将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规定》)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它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对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解释,对于进一步促进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推动我国民事审判实践的发展、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乃至司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摘要:证据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契约作为证据种类之一也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围绕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我国证据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民事证据的基本体系。其次,分析了契约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阐述了契约证据规则的基本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究了我国契约证据规则的适用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完善契约证据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民事证据;契约;证据规则;证明责任 一、引言 民事领域中围绕证据问题的争议不断,证据作为民事诉讼的基础,对于民事案件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契约作为民事行为的重要形式,也在证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民事契约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发展过程、契约证据规则与实践问题,提出一些完善制度的建议。 二、我国证据制度的历程与现状 1.历史沿革 在我国古代,证据制度并不完备,举证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明清两代,我国的证据制度开始形成,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规则和举证责任。此后,我国证据制度在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对证据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及非诉讼证据的规定》将证据细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证据和人证等四种,并明确了举证责任的原则。此后,作为基本的法律系统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以下简称诉讼法)也对证据制度进行了规定,证据制度逐渐成熟,保障了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司法效率。 2.现有基本体系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书证:指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书面证据,包括合同、发票、收据、信件、报告等。书证具有最高的证明效力,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交换、接收、还原。 (2)物证:指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例如被盗物品、文物等。 (3)视听证据:指可以记录某些证据的影像、视音信号、录音等。

浅析民事诉讼契约的效力

浅析民事诉讼契约的效力 [摘要]新民事诉讼法丰富了民事诉讼契约的内容,但我国民事诉讼契约制度的构建仍刚刚起步,研究民事诉讼契约制度的核心是要理清诉讼契约的效力。大陆法系将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区分引入民事诉讼领域,将诉讼契约的效力分为负担效力和处分效力。对这两种效力的区分,应以法律有无明确规定为准。 [关键词]诉讼契约;处分效力;负担效力 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对协议管辖、应诉管辖、商定举证期限、商选鉴定人、先行调解达成协议、仲裁协议、审前调解达成协议、约定适用简易程序、共同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执行和解、对查封扣押物合意不以拍卖方式变现等作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都可以纳入民事诉讼契约的范畴之内。 民事诉讼契约并不是法律规定的一种制度,而是法学研究的产物。民事诉讼契约是指当事人就民事诉讼中的某些事项达成的合意,这种合意的目的在于影响诉讼程序,发生诉讼法上的效力,其效力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我国对于诉讼契约的研究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直到1996年江伟教授的《市场经济与民事诉讼法学的使命》一文中才首次提到了诉讼契约这个概念。而对可由当事人任意缔结,并产生效力的诉讼契约,即非法定诉讼契约的研究更是少。反观英美民事诉讼,从诉前的合意焦点到诉后的合意判决,都是由诉讼契约来推动的。当事人诉讼主义的本质,就是一个由诉讼契约推动审判前进的过程。 因此,我国民事诉讼要摆脱过强的职权主义,弱化民事审判权,强化诉权,使民事诉讼能够真正契合纠纷解决这一根本目的,构建成熟的诉讼契约制度,尤其是非法定诉讼契约制度是首要任务。研究民事诉讼契约制度,关键是要理清民事诉讼契约的效力。只有在明确民事诉讼契约效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民事诉讼契约的目的。 一、民事诉讼契约的处分效力和负担效力 与英美法系不同,大陆法系把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区分引入了民事诉讼法的领域,将民事诉讼契约的效力分为处分效力和负担效力两种。 处分效力是指可以直接发生或者形成诉讼法上效果的效力,这种效力又可具体分为积极效力和消极效力,积极效力是指创设某种新诉讼效果的效力,如管辖协议使本来并没有管辖权的法院获得管辖权;消极效力是指消灭某种诉讼效果的效力,如自愿放弃某些诉讼权力的诉讼契约。负担效力是指诉讼契约使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负有一定作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但不能直接发生或者消灭某种诉讼效果的效力。 然而,民事诉讼契约是否真的具有类似于处分行为的效力,即直接发生或者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审判机关和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它是判断案件事实和保障当事人权益的重要依据。我国的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包括证据的开示、收集、固定、质证、辨认和鉴定等环节。 首先,证据的开示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及时向对方和法院提交证据材料。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要获取对方的证据,可以通过申请证据保全或者向法院提出合法请求。证据开示的目的是为案件的公正、客观审理提供充分的材料,确保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其次,证据的收集是指当事人、律师、鉴定人等在诉讼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收集证据材料。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可以通过自己搜集、经专业人员调查搜集、申请公证机关出具证明、取证人出庭作证等方式收集证据。同时,法院也可以依法调取涉案记录、证据材料和视频、音频等材料作为证据。 再次,证据的固定是指将证据材料书面固定在案卷,并提供复印件或数码存储。法院在收到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将其书面固定,并在庭审中询问当事人是否有异议。法院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复制证据材料,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此外,证据的质证是指当事人将证据材料在庭审中进行正式固定,并进行辩论和辨明确证。当事人对自己提交的证据可以进行直接质证,也可以通过律师代理进行质证。证据的质证需要

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最后,对于一些特殊的证据,还需要进行鉴定或者辨认。鉴定是指对一些技术性问题或专业性问题进行专家论证和司法鉴定。辨认是指对一些物品或人员进行确认和识别。鉴定和辨认结果将作为法院判断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在保障当事人权益、公正、公平审理案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法院应当秉持真实、合法、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证据的开示、收集、固定、质证、辨认和鉴定。这样可以确保民事诉讼案件的公正审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初论民事诉讼模式与证据制度的关系

一、诉讼模式:民事证据立法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在我国民事证据立法中经常提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性问题,便是民事证据立法和民事诉讼制度的关系问题。人们认为,民事证据立法离不开它与民事诉讼制度的协调。这种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形式上的协调,二是内容上的协调。 从形式上看,该问题集中表现在民事证据制度是应当置于民事诉讼法中,按照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统一地加以规定,还是将它从民事诉讼法的大一统结构中分离出来,形成单独的民事证据规范。这是一个立法体例的选择问题。 从内容上看,该问题集中表现在民事证据立法在哪些关键环节上受到民事诉讼制度的深刻影响。从原理上说,民事证据立法在内容上应当与民事诉讼制度保持一致,互不冲突,互相说明和呼应。因为,证据制度本来就是民事诉讼法律规范体系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证据制度的内容如何,规定着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反过来,有什么样的民事诉讼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证据制度。宽泛地说,这二者之间的关联应当作如是解说。但是,如果进一步更深入地问,在民事证据立法和民事诉讼制度之间,究竟何者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的答案恐怕应当是民事诉讼制度决定民事证据制度的性质和内容,民事诉讼制度在上处在更优先的层次。民事证据制度只是在民事诉讼制度既定的前提下,才出于配合的目的而展开其内容的。但是,民事证据制度的变化也会引起诉讼制度的变化,前者对后者起能动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从我国目前方式改革来看,是非常明显的。审判方式改革主要集中在证据制度的改革上,而正是证据制度的改革拉动了诉讼制度的改革。试举一例说明之。比如说,审判方式改革首先是从落实或恢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而作为启端的,强化了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之后,相应地引起了两点程序上的变化:一点是法院查证程序的作用下降,至少是其作用

法考 民法典

法考民法典 民法典是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 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民法典的历史背景、编纂过程、主要内 容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法典的历史背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渐深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 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对我国民法提出了新的要求。20世纪80年 代末,中国政府开始进一步完善立法体系,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 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草案)》。此后,我国民法的编纂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民法典的编纂过程 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分为6个部分,分别是《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民事法定制度与 法律责任编》。经历了多年的修订和讨论,2020年10月26日,中国 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开始施行。 三、民法典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大法”,为民 法立法提供了统一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该法典共计包含七编, 1240条,对于保障公民个体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规范市场行为 具有重要意义。

1. 《物权编》 该编规定了人民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担保物权等物权制度的基本规则,并加强对不动产登记、动产交易、地下空间利用等问题的规范和保护。 2. 《合同编》 该编强调了契约自由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合同制度和合同解决纠纷的规则,对平衡合同当事人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 《侵权责任编》 该编强调了民事主体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保护范围和责任承担,对于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4. 《婚姻家庭编》 该编规范了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包括婚姻的成立、维持、解除,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等问题,为健全婚姻家庭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5. 《继承编》 该编明确了继承权的行使和保护原则,调整了继承权与遗赠权的关系,为维护公民合法继承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6. 《民事法定制度与法律责任编》

略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略论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形成的,包括物质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以及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本文将简要论述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为我国证据制度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总是在物质基础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变革,社会发展是由矛盾推动的。证据制度要求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理解和分析案件。证据制度要求审判人员具有辩证的眼光、思维和方法,通过辨别真伪、推测推理等方式来建立案件事实。 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也为我国证据制度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指导。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保障,明确了公民的合法权益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得到保障。刑事诉讼法是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刑事诉讼的原则和程序,其中就包括了证据的审查、采信和保护的相关规定。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为我国证据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指导,确保证据制度的正确实施。 此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证据制度的建设中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证据制度要求通过实际案件实践来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提高对证据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和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提醒我们要注重实践的检验和指导,不断改进证据制度。 综上所述,我国证据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多重的,包括物质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

这些理论和法律为我国证据制度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指导,确保证据制度的正确运行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不断总结和完善证据制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保障公平正义的实现。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研究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研究(一)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表现形式以民间惯例为主,成文的书面形式比较少。此种现象是在我国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它具有强烈的历史局限性与文化局限性。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国家”的直接统治只及于州县,再往下,有各种血缘的、地缘的和其他性质的团体,如家族、村社、行帮、宗教社团等等,普通民众就生活于其中。这些对于一般民众日常生活有着绝大影响的民间社群,无不保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而且,它们那些制度化的规那么,虽然是由风俗习惯长期演变而来,却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被我们视为法律。当然,这些法律不同于朝廷的律例,它们甚至不是通过“国家”正式或非正式“授权”产生的,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统称之为“民间法”[1]。民间法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但其实质都是一种民间惯例。从一定的角度上来说,民间法是封建法律的补充,具有官府与民间共同认可的法律效力。 中国古代法律在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与标准上,通过以制止性、惩罚性为特征的刑法典的性质和形式来表现;对违犯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均采用了法律责任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而非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这样,在中国古代的民事法律关系具有很强的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民事法规也具有刑事法规的特征。于是,民事法规与刑事法规不分,民事法律均采用刑事法律的形式并与刑事法律一起规定在刑法典之中。从而也就顺理成章的造成中国古代的民事法律标准缺乏,而法律典籍在编纂体例和构造上也呈现出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特征。直到晚清修律前,还没制定过单一的诉讼法。有关

诉讼的法律规定或散见于律典,或见于条例,从形式上看,不仅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没有明显的区分,就是实体法与程序法也同样没有严格的划分,这种状况决定于中国古代的国情,反映了关于法律体系的认识水平与立法技术的水平。 造成此种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来阐述: 1、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社会思潮主流的为主张“德政”与“礼治”的儒家思想。在其影响下,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在制定维护其政权的法律法规时偏向“重刑轻民”的法律思想,主张以德治万民,排斥诉讼。、“无讼”,成为传统法律文化上的最高追求。 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是中国先哲们的政治理想。尽管各家学派思想剧烈交锋、莫衷一是,但对于诉讼的看法却殊途同归。 道家崇尚自然和谐、自然的境界,向往“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提倡“寡欲”、“无为”,“使民不争”[1]。儒家期待的也是没有诉讼、没有纷争,人们和睦相处、情同手足的和谐社会。“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2],既代表了儒家对诉讼的看法,也是传统诉讼观的核心内容。孔子在“听讼”的同时追求“无讼”的目标;“听讼”是实现无讼的一种手段,“无讼”才是听讼的最终目的。法家主张“以刑去刑”,最终目的也是取消刑杀和诉讼。因此,“无讼”观念成为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法律思想文化的最高准那么。 2、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小农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经济社会模式。交通不便、商业流通滞后、户籍管理严格等原因造成中国古代民众处于一个狭小的社会空间里,即“熟人社会”空间。社会人

民事证据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措施(一)

民事证据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措施(一) 内容提要]:民事证据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审判方式改革的关键。本文探讨了我国现行民事证据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缺陷,对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庭前交换证据、举证时效、证人出庭作证、质证和认证、鉴定人出庭作证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民事证据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民事法律法规中与证据有关的规定和规则的总称,亦称“民事证据制度”。近年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方式改革中推行的“一步到庭”、“排期开庭”、“庭前交换证据”等等程序规则,已得到绝大多数法院的认同。但是,由于民事证据立法尚在制定研讨之中,象当事人举证与法官查证、庭前交换证据、举证时效(或证据失权)、质证和认证,证人(或鉴定人)出庭作证以及专家证人等问题,对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来说,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拟就我国民事证据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作进一步探讨。 一、民事证据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缺陷随着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的颁布实施,传统的审判方式在立法上被基本否定。然而,作为民事证据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事证据制度中的证据规则,如关于举证、质证、庭前交换证据等程序规则,除现行民诉法规定的诉讼程序规范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外,近几年各级人民法院根据以上程序规范和司法解释又出台了大量的内部文件规定。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民事证据规则就难免不带有现行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存在的双重缺陷:既不能保持已有辩论式审判方式下的诉讼效率,又难以体现我国现有审判方式改革后所要求达到的司法公正目标。表现之一:证据立法滞后,司法解释又囿于效力位阶的限制,而各法院之间的证据规则地方化、司法割据现象较为严重。一般而言,民事证据制度和证据规则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包括后者而且是后者的集中与概括;后者从属于前者而且是前者的组成部分和具体内容。毋庸讳言,我国目前的民事证据制度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民事证据立法滞后。由于我国还没有构建较完整的民事证据制度体系,使得法官在司法实践中收集、运用、判断和确认证据时自由裁量权较大,使法官的“心证”无法建立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之上,从而影响了“公正与效率”的法制目标。二是司法解释效力有限而且仅适用司法活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虽可一时弥补民事证据立法的缺漏,但司法解释不是万能的。比如最高人 (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民法院2002年4月1日公布实施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是用来解决民事纠纷的,而解决民事纠纷的途径既包括诉讼,也包括仲裁、调解等。在仲裁过程中证据规则的适用亦是非常重要的,最高法院《证据规定》就不能也不应适用于仲裁活动之中。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效力仅囿于司法活动,导致其他民事主体证据行为规则的真空,使得证据规则的整体功能大打折扣。三是各法院之间出台的证据规则地方化、司法割据现象较为严重,且有些已突破民诉法的规定。现在最高法院虽制定出了《证据规定》,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部和西部差距大,在没有外力的牵引条件下,要想全面落实该《证据规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表现之二:当事人举证与法院查证关系不明,导致审判实践中证据的调查收集活动相对混乱。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就是当事人举证和法院查证的过程。当前,我们从当事人举证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当事人举证行为的随意性大,举证质量不高。二是当事人为举证收集证据的手段和途径不合法,象侵犯个人名誉权的现象偶有出现。三是片面强调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而忽视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从而剥夺部分当事人诉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民诉法》第64条第2•款规定的对于造成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不能收集的证据的“客观原因”并没有作明确具体的解释,尤其是对法院认为确有必要收集的情况没有作出严格的限制,从而使这一条款在审判实践中因法官的理解不同而产生的结果迥异。虽然最高法院在《适用意见》第73条对以上立法规定作了相应的补充性解释,但只要认真分析该补充解释,却有模糊不清和画蛇添足之感。由于以上立法状况以及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之传统方式的强大惯性,很难保证法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始终保持独立、中立和清廉,也直接导致审判实践中证据调查收集活动的相对混乱。一方面,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根本特征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根本特征 [摘要]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开展、定型五个阶段,呈现出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各方面特征;可见,虽然我国古代民事立法相对刑事、行政、经济立法相对薄弱,但契约制度在历史长河的淬炼中,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备。[关键词]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特征 一、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历史考察 西周是契约制度的萌芽时期 在西周中后期,由于私田的开垦,经济快速开展,民众生活殷实起来,大量的民事交易行为出现,交易的标的物有奴隶、牛马等,土地因为国有的原因不能进行买卖。 (二)秦汉是契约制度的形成时期 秦汉时期经济开展较为迅速,由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确实立,土地在民事交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民众交易的对象也复杂起来,不仅包括土地、农产品,还包括奴婢、房屋、牛马、铁器等,同时契约关系也复杂起来,例如买卖、借贷、租赁、担保等。 (三)晋唐是契约制度的开展时期 在晋唐时期,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商事交易频繁。例如,行业种类增加,城市、邸店数量繁多,海陆贸易兴盛等。 (四)宋元是契约制度的成熟时期 宋元不再坚持重农抑商,朝中出现了代表商人利益的官商共利的主张,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的开展。唐朝的永田制和口田制因土地兼并而逐渐衰落,这使得土地买卖和租佃制愈加普遍,而相应地,土地房屋的买卖契约此时更加标准和统一。 (五)明清是契约制度的定型时期 明代大局部民事标准以历代标准为根底,但是债务关系更加兴旺,债的制度设计更加全面,不动产买卖、典当程序更加简明,“契约如律令〞的观念在明代仍然有着公信力。 清代商事交易逐渐频繁,民事主体间缔约行为成为常见现象。交易标的丰富多样,凡交易均以契约为证,且按照特定的格式书写。 二、中国古代契约法的伦理特征 追求正当利益,天经地义 大量契约的出现说明中国古代民众在追求自我利益之时充满渴望,且为此做出不懈努力,不管处于社会底层还是上层,人们都不会因为不平等不自由而放弃对利益的追求。明清时期,吴越之地出现大量律师,这更加表达了民众为保卫正当利益而不惜进行诉讼,请求公权力的介入。 追求平等缔约 人类作为一个同类有着很多共同性,这是每个人希望彼此平等对待的客观根底。人们因为具有“人人平等〞这种信念,在历史长河中,不难找到为平等而揭竿的农民起义。 恪守诚信 曾子一日三省,反思自己为别人谋划考虑,尽了心没有?交朋友,有没有不信实的地方?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研究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研究中国古代契约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以及其对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影响。 一、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 1. 重视形式 古代中国契约制度对形式要求极为严格,一般需要由当事人双方或代理人亲笔签字,并附上自己的印章或印鉴。此外,还需要双方宣读合同内容以确认双方明确理解,并且需要见证人在场作证。这种对形式的重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契约的严格约束,旨在维护契约的有效性和当事人的权益。 2. 讲究信用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非常强调信用问题。在签订契约时,当事人需要郑重保证自己的承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诚信是成功商业关系的基石,讲究信用的契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3. 契约分类 古代中国契约主要包括租借、买卖、借贷、雇佣等多种类型,每种契约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这些分类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不同类型的交易提供了相应的制度和保护。 二、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影响

1. 促进经济发展 古代契约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在契约制度的 约束下,商人和个体经济主体之间可以进行规范的交易,有利于资源 配置和市场的运作,并促进经济的繁荣。契约制度的存在也提升了商 人和个体经济主体的信心,增强了经济活动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维护社会秩序 古代中国契约制度的规范性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契约作为一种法 律约束,能够有效防止和解决争端和纠纷。当事人通过契约的形式明 确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并在契约中约定了争议解决的方式,这将有助 于降低社会冲突的发生,并增强社会的和谐稳定。 3. 影响法律制度演变 我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也对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契约制度的完善和法律规范的制定,为后来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打下 了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契约制度也随之演变,逐渐与 封建法律制度相结合,成为后来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古代中国 契约制度注重形式,讲究信用,不同类型的契约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契约制度通过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秩序和影响法律制度演变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律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 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民事诉讼证据若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与完善是推动法治进程的重要一环。在新时期, 我国对证据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旨在提高证据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合法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下面将从异议权的、取证方式的创新、证据 标准的明确等方面探讨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与完善。 首先,一方面推行了异议权的。以往,当事人对对方提出的证据存在 疑义时,若没有提出异议,即被认定为默认同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当事人对证据的审查权利,容易导致不公正的判决。为改变这一状况,新《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提出异议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主动提 出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等方面的异议,加强对证据的审查力度,保护当 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审判的公正性和公正度。 其次,新时期对取证方式进行了创新。以往,对证据的获取主要依赖 传统的书证、物证和证人证言等方式,而这些方式存在信息不对等、难以 调查取证、易被篡改等问题,影响了判决的公正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新《民事诉讼法》鼓励利用网络存储、电子数据等方式获取证据,为当事人 提供了更多的取证方式,提高了证据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同时,加强对电 子证据的鉴定和查证,防止虚假证据的使用,保障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再次,新时期对证据标准进行了明确。以往,证据的采信标准多为 “合理性”和“相对性”,有时导致不同法官对同一证据的采信度不同, 引发争议。为此,新《民事诉讼法》明确了证据的采信标准,即“确凿、 充分、合法”,进一步规范了对证据的要求,保障了证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此外,新《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法院应当出具鉴定意见、委托鉴定 机构出具鉴定报告等内容,加强了对证据的评估和审查,确保了证据的合法、可靠以及公正性。

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对策

完善民事证据制度的对策 作者:杨其军 民事证据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我国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显着的成效,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民事证据制度的改革对于方式的公开、审判人员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民事证据制度谈点看法. 一制订专门的民事证据法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深化的关键,是适应法治建设的客观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证据法草案·专家意见稿已通过各种途径对外公布,征求专家和群众的意见.该草案的内容比较完备,既了国内审判实践的经验,也借鉴了国外先进的制度,还涵盖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虽然该草案沿是专家意见稿,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草案的制订体现出我国对证据立法的高度重视.民事证据法的最终制订与颁布必将为我国证据制度改革提供依据,也必将促进审判制度的长足发展. 二健全举证责任制度以使举证责任落到实处 1、建立系统的当事人举证引导制度要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法院帮助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的“引导”工作作出明确的强制性规定.人院通过举证须知使当事人明确举证的内容、范围、程序及举证不能应承担的后果.针对各类案件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人民法院还应采取特别的,以便使当事

人充分了解和高度重视举证制度,充分行使举证的权利,切实承担举证的责任. 2、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举证时效制度.鉴于我国现行的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存在明显的弊端,我国有必要采取举证适时提出主义,举证适时提出主义节约了诉讼,有效避免了突袭诉讼,体现了诉讼效率和公开原则,应当以立法的形式予以确立,使其与我国的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形成配套机制,推进我国庭审改革深入发展.对于举证时效临界点,笔者偏向于原则上规定于一审庭审前,若当事人有逾期不能举证的合理理由,如不可抗力,法院无理拒绝延长收集证据的请求等,属举证时效之例外情形,但法律应对例外情形做出明文规定,防止当事人滥用权利.这样规定既有利于程序公正又保证了整体司法公正.设立举证时效制度一是要明确当事人举证的期限,当事人必须在该期限内举证而不举证将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二是要规定逾期举证的法律后果,如果当事人不能在举证期限内提出证据,该证据将不被法院采纳,从而失去证据的证明力.只有明确全面的规定这两项内容,举证时效制度才具有现实意义. 3、形成当事人取证为主,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为辅的证据调查机制.我国的法律应明确界定当事人无法举证的“客观原因”以及法院根据“需要”应当调取的证据范围,将法院调查取证的范围严格限制起来,避免法官随意调查取证.应明确规定法院不能依取权“主动”收集证据,而必须经当事人,而且当事人申请必须写明“无力”和“无法”取证的原因,对于该申请对方当事人可提出异议,如果异议成立,人民法院应驳回该申请.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性质、分类及效力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性质、分类及效力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国内民事证据契约制度建设探究 【引言】我国民事证据契约规制构建分析引言 【1.1】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概念 【1.2 1.3】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性质、分类及效力 【第二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理论基础与功能分析 【第三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域外法律概况 【第四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现状考察 【第五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结论/参考文献】民事证据契约法律的完善研究结论及参考文献 二、民事证据契约的性质与分类 (一)民事证据契约的性质 因目前学界对民事证据契约的研究比较薄弱,而前已述及,民事证据契约作为诉讼契约的组成部分,所以可以把对证据契约性质的探讨放到诉讼契约的框架内研究。而学界对诉讼契约的性质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有“私法行为说”、“诉讼行为说”和“折衷说”三种学说,“折衷说”包含两种对立的观点:“两行为并存说”和“一行为两性质说”.

私法行为说认为,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处分诉讼权利的合意是私法上的契约行为,将会使得一方当事人获得请求权,而另一方当事人则负有相应的义务。这种观点将诉讼契约等同于私法上的契约,如一方当事人违背诉讼契约,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违约为由请求司法救济。诉讼行为说认为,诉讼行为应以发生诉讼法效果为限。诉讼契约达成后,可以引起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导致诉讼法上的效果,应为诉讼行为的一种。折衷说认为,不同的诉讼契约可以有不同的性质,把诉讼契约简单的定性为私法行为或者诉讼行为太过绝对。折衷说有两种观点:“两行为并存”说,主张诉讼上和解是私法上契约与诉讼行为并存;以及“一行为两性”说,把诉讼契约看成是同一行为同时具有两种性质。 在对三种有关诉讼契约性质的学说有所了解后,本人认为证据契约的性质是一种诉讼行为,而不是私法行为,更不能认可不同的诉讼契约有不同性质的折衷说的观点。如果将证据契约定性为私法行为,也就意味着证据契约是私法契约的一种或者与私法契约同一,前已分析,虽然证据契约和私法契约有许多共同点,但二者不管是订立时间、内容还是效果都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这就否定了证据契约是私法行为的可能性。另外,折衷说本身就很有争议,把诉讼行为和私法行为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混为一谈,是否合理有待考证。而证据契约是当事人之间关于处分证据权利的约定,仅能够引起诉讼程序的变化,只能产生诉讼法上的效果,并不牵涉当事人的实体利益,所以折衷说也并不适合解释证据契约的性质。综上,证据契约的性质应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与分析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与分析 Investment and stud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and there is no better idea.

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李颖文证人出庭作证在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发现和证明案件事实时具有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我国由于长期受传统的职权主义审判方式影响,证人出庭作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相关制度建设明显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其证据功能的发挥.本文拟从分析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中的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及成因入手,并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内容和司法经验,就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提出笔者的拙见: 一、对现行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反思 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证人拒不出庭作证.证人作证是有关单位和公民应尽的法律义务,而出庭作证是证人作证的通常形式,也是庭审活动贯彻公开原则和直接言词原则的最具体的表现.但在审判实践中,证人往往在法庭通知其出庭作证时拒绝作证,或者以不出庭的方式拒证,或者虽然出庭但不提供有关证言.据湖南省某基层法庭统计,1995年该庭审结民事、经济纠纷案件88件,一共使用证人证言408份,只有6名证人出庭作证①.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审判人员无法通过当庭质证判断证言的真伪,查明案件事实,既影响了办案质量,也不利于提高诉讼效率. 二证人出庭作证出具虚假的证言.证人必须对自己所知晓的案件事实向法庭作客观、真实、全面的陈述,不作伪证,这是对证人履行作证义务的基本要求.但审判实践中随着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实行,当事人采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概念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概念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国内民事证据契约制度建设探究 【引言】我国民事证据契约规制构建分析引言 【1.1】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概念 【1.2 1.3】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性质、分类及效力 【第二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理论基础与功能分析 【第三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的域外法律概况 【第四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现状考察 【第五章】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结论/参考文献】民事证据契约法律的完善研究结论及参考文献 第一章民事证据契约概述 一、民事证据契约的概念 (一)民事证据契约的概念 民事证据契约虽然起源于大陆法系,却没有“力压群雄”的通说观点。理论界对证据契约的概念众说纷纭,至今仍无法达成一致认可的权威概念。 德国学者温特夏依德认为:“证据契约是把某事实或某法律关系的存在或不存在看做已被证明的事实,但保留证明相反事实的可能。”①而标罗界定的证据契约更加绝对,不允许反证的

推翻,他认为证据契约就是“不保留反证余地、约定不能再对某一事实进行争论的诉讼外契约”②。瓦哈认为:“证据契约让义务人保留了证明相反事实的权利、让权利人免去了举证的负担”.当事人所主张证据契约的本意是指“不能再对事实进行争议,且没有证明相反事实余地”的合意。 也就是说,瓦哈所认可的证据契约与标罗的观点有本质上的共通性。科勒则认为,证据契约是指约定“在一定条件下,把某些事实看做已被证明的事实”的所有合意。他所主张的证据契约包含除“证据方法相关的契约”以外的所有与证据有关的契约,如有关举证责任的合意、推定契约。 科勒之后的学者们,在关于证据契约的范围和内涵上仍然没有办法达到统一。罗森贝克强调,证据契约“是通过规定只能用某种证据方法(特别是文书)进行证明,或规定禁止某一种类的证据,或特别规定各种证据方法的证明力,或原封不动承认某一事实的真伪,或规定从另外某一事实的存在出发进行推定”等来制约法官自由心证的契约。 罗森贝克对证据契约的定义中明确列举了其所认为的证据契约的类型。莱恩哈特则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证据契约的概念,他认为证据契约当中还包括“证明契约”和“举证责任契约”.他并没有像罗森贝克那样,对举证责任契约和证据契约作区分,而是在更加广义的层面上定义证据契约,直接将举证责任契约包含在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