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据制度基本沿革

证据制度基本沿革

三、外国证据制度的沿革

〔一〕人类早期的证据制度

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审判模式的开展变化有密切关系。在人类早期的审判活动中,司法人员的认识活动在认定案件事实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重要,法庭也不是为查明案件事实并在此根底上适用法律所设立的机构,而是为获得“神明旨意〞所设置的带有强烈XX色彩的场所。

早期国家的审判组织有两种根本模式:一种是个人问案的“东方模式〞;另一种是集体裁决的“西方模式〞。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古埃及和古印度,无论裁判者是神职人员还是行政官吏,他们在断狱问案时一般都实行个人负责制。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和古罗马采用的那么是奴隶主集体负责的审判模式。

在不同的审判模式下,证据法律制度的开展方向和轨迹有所不同。这在欧洲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尽管11世纪以前,罗马法和教会法同样影响着欧洲大陆和英国,但在“神明裁判〞消亡的同时,欧洲大陆和英格兰的审判实践也开场分道扬镳。前者实行了所谓的“纠问式〞诉讼制度;后者那么形成以陪审制为核心的“对抗式〞诉讼制度。

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诉讼制度走上不同开展道路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早在11世纪的爱德华国王时期,英国的法官就不再由深受教会法熏陶的教士来担任,而是由在王室法院中承受普通法训练的世俗律师来担任。但是在欧洲大陆,很多法官都是在意大利带有浓厚XX色彩的大学中承受过罗马法和教会法教育的人。第二,从13世纪开场,英国的法律教育和培训就以其自己的法律为根本内容,最初都由伦敦那四个〔前殿、内殿、林肯、格雷〕具有授予律师资格权的律师协会负责。而在欧洲大陆,法律教育机构直到18世纪末还只能讲授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内容。第三,英国比欧洲大陆更早就确立了王室的中央权力,因此英国国王得以推行其偏爱的陪审团审判模式。而欧洲大陆的小国君主们那么不得不在维护其统治时借助罗马法的力量,于是,以罗马法为根底的“纠问式〞诉讼制度就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确立起来。

〔二〕普通法系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1、陪审团审判模式的历史沿革及其对证据法律制度的影响。

英国的证据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其陪审团审判模式的产物。英国的陪审制度并非土生土长,而是从欧洲大陆传进来的。早在公元10世纪前,欧洲大陆诺曼底大公的司法官员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就经常传唤24名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进展询问,然后在其陈述的根底上做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裁决。这一做法后来被诺曼征服者带到了英格兰。

〔1〕做为邻里审判方式的“知情陪审团〞。

在英格兰,陪审团首先被用于那些涉及王室利益的诉讼之中。后来随着王室法院权力的增长,英国王又开场授予王室法院的诉讼当事人选择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早期的陪审团由12名了解案情的当地居民组成。这些人被召到法庭的目的不是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而是向法庭陈述他们了解的案件事实。从现代审判的角度看,他们实际上属于证人。他们既是证人又是裁判者。

显而易见,这种陪审制度适用于那些人口少、地域小的村镇。因此,随着城市的开展,这种陪审制度必然逐渐消亡。不过,在英国的一些小村镇,这种陪审制度一直保存到19世纪的后期。

〔2〕“不知情陪审团〞的产生和开展。

在上述陪审制度下,证据规那么显然没有存在的必要,至少现代证据法中那大量涉及证人证言的规那么没有存在的必要。后来,英国社会的开展促使这种“知情陪审团〞向“不知情陪审团〞转变,同时也推动了证据规那么的产生和开展。英国19世纪著名的证据学家斯蒂芬〔Sir James Stephen〕通过历史上的一个案例说明,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陪审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遇到的“知识缺乏〞的难题。

由于在司法实践中这种需要别人提供证言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陪审员了解案情与否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知情陪审员越来越难找,于是陪审员在参加审判时对案件事实一无所知的情况屡见不鲜。后来,为了防止陪审员带着事前的偏见参与案件的裁决,不了解案情又成了选择陪审员的根本条件之一。1352年,英国的法律最终确立了被告人要求知情陪审员回避

的权利,从而完成了由“知情陪审团〞向“不知情陪审团〞的转变。在此后的数百年内,由不了解案情的陪审员参与事实裁决一直是英国审判的根本模式,并且对英国证据制度的开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57年,英国法院的判例最终确认法官有权在陪审团运用证据出现错误并导致错判时命令重新审判。

〔3〕陪审制度的衰落及其对证据制度的影响。

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的陪审制度开场衰落,由法官单独审判的案件越来越多。首先,随着刑事案件数量的增加和法院审判任务的加重,法律允许那些轻微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选择没有陪审团参加的简易审判方式。1883年的“最高法院规那么〞〔Rules of the Supreme Court〕允许法院在民事案件中自主选择陪审团审或法官审。1918年的“陪审团条例〞〔Juries Acts〕进一步规定民事案件一般都应该采用法官独审制,除非法院有特殊理由选择陪审团审。

早在17世纪,陪审制度便随着英国移民进入北美殖民地的司法实践,而且它在美国的开展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1791年生效的美国“权利法案〞〔the Bill of Rights〕对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审判中的陪审团问题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有力地推动了陪审团审判模式在美国各地的开展。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审判实践中使用陪审团的案件数量也在不断减少。由此可见,陪审制已经不是普通法系国家的主要审判方式了。

毫无疑问,英美证据法的大多数规那么都是为适应陪审团审判模式而设计的,都是为防止陪审团在使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出现混乱或偏差而产生和开展起来的。陪审团不是法律专业人员,智力水平和道德素质也参差不齐,因而不能让他们自由行使采用证据和评断证据的权力。但是,在陪审制度衰落之后,大多数案件的审判主体都变成了职业法官,为什么英美等国依然沿用过去的证据规那么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英国的衡平法院长期以来就不使用陪审团审判,但是它同样适用大局部普通法院使用的证据规那么。这就说明那一套证据规那么完全可以适用于法官的审判之中。

第二,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尽管证据制度的建立主要考虑到陪审员的弱点,但是这些考虑实际上也适用于法官。诚然,法官在这些弱点上的表现比拟轻微,但是毕竟不能完全幸免。

总之,英美证据制度是在陪审团审判模式的框架下产生和开展起来的,但是其适用范围并不局限于陪审团审判。

2、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律规那么的历史沿革。

英国现代证据学家特文宁〔William Twining〕曾指出:英国早在16世纪以前就出现了关于盖有当事人印章之文书的证明效力的证据规那么。关于证人能力或资格问题的证据规那么也在16世纪问世。反对自我归罪特免权的证据规那么大约确立于17世纪。关于传闻证据规那么的起源问题,人们一直众说纷纭,但是肯定在16世纪以后才开场形成。

从历史的角度看,英国的证据规那么主要包括两局部:其一是关于文书证据的法律规定;其二是关于口头证言的法律规定。

〔1〕文书证据规那么的历史沿革。

文书证据规那么起源于古代司法证明方法中的“文书审〞〔Trial by Charters〕。从某种意义上讲,“文书审〞是古代那些非理性的司法证明方法中最具有理性特征的一种查明案件事实的方法,它主要适用于统治阶级成员之间的民事纠纷。所谓“文书审〞,就是由诉讼提起人把与争议事实有关的一般都是由被告人制作的文书提交给法官,以便裁定原告人的主X是否在该文书中有足够的依据。后来,法律规定在契约纠纷等类案件中,必须采用“文书审〞。诚然,早期的“文书审〞并不等同于现代的文书证据规那么,其中还带有“神明裁判〞的痕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书审〞的核心是文书,因此事前在庄重形式下制作的文书内容就是对日后诉讼争议的裁定。法庭的任务不是自己做出裁判,而是让文书做出裁判。顾名思义,“文书审〞就是由文书进展的审判。一言以蔽之,没有文书就没有裁判。

第二,制作文书被视为一个人事前通过特定“程式〞来处理自己权利的行为,因此证明文书的效力就必须证明该“程式〞的存在。这一证明只能通过传唤那些亲眼目睹该“程式〞的证人来实现。证人必须到

庭,必须宣誓证明该“程式〞的存在及其正当性,因为这是采用“文书审〞的前提条件。换言之,只要当事人向法庭提交文书,就必须传唤制作该文书的目击人来证明其可靠性。

第三,由于文书本身就是一种“决定〞,而审判不过是让这种“决定〞生效的特殊程序,所以法庭的证据调查不能超出该文书内容的范围。换言之,这是由文书进展的审判,不是由陪审团和法官进展的审判。无论文书的内容看上去多么虚假荒唐,被告人也不能对这些内容进展质疑。“文书审〞不允许对与文书内容无关的事项进展调查,也不允许用其他事项来修改文书中确定的“判决〞,因为“文书审〞就是“文书审〞。

“文书审〞的上述特征构成了英国早期文书证据规那么的三条根本原那么:其一是必须提供原始文书;其二是必须由辅助证人证明文书的制作过程;其三是不能用口头证言修正或变更文书的内容。虽然现代英国的文书证据规那么与昔日相去甚远,但是其开展历程一直以这三条根本原那么为主线:第一,就必须提供原始文书的原那么而言,文书证据规那么的开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法律扩大了必须提供原始文书规那么的适用范围,它不仅适用于狭义的“文书审〞案件,而且适用于一切审判中的文书证据。第二个阶段,法律相继认可了一些不必提供原始文书的“例外〞情况,而且随着时间的开展,这一原那么的法定“例外〞越来越多。在这一开展过程中,英国的衡平法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三个阶段,随着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公共档案的数量和重要性日益增长,必须提供原始文书的原那么进一步受到削弱。18世纪后期,由于私人很难拿出公共档案的原件,所以法院普遍允许当事人根据公共档案的副本提起诉讼,而不必提交原始文书。

第二,在必须由辅助证人证明文书制作过程的问题上,英国的证据规那么走过了一条循环开展的道路。在古老的“文书审〞中,辅助证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证人是文书“程式〞的必要组成局部。后来,随着“契约之诉〞代替了“文书审〞,法律对辅助证人的严格要求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18世纪英国的证据法律不再要求对文书证据必须进展辅助证明。然而,到了19世纪,这一规那么又表现出回归的趋势。法律明确规定在某些种类的案件中必须有辅助证人对文书进展佐证,例如在涉及遗嘱和抵押证券等类案件中,当事人必须用辅助证人来证明上述文书的真实性。

第三,不得使用其他证据来改变文书内容的原那么也是英国早期文书证据规那么的重要组成局部。最初,该规那么制止使用任何证据来改变文书的内容。但是随着司法实践的开展变化,这一制止性规那么不断出现“例外〞,而且“例外〞越来越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允许使用口头补证来证明文书的某些内容因包含有诈欺、强迫或过错等因素而在法律上是无效的或可以是无效的。

文书证据规那么的这些变化带来了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涉及文书的证明效力。按照早期的文书证据规那么,文书的证明效力是绝对的。后来它演变出一个新的证据规那么,即普通法中的“契约不容翻悔〞〔Estoppel by Deed〕原那么。第二个结果直接导致了“口头补证规那么〞〔Parole Evidence Rule〕的诞生。1677年的?反诈欺条例?〔Statute of Frauds〕对“口头补证规那么〞有重大影响。现代英美证据法允许对文书进展“口头补正〞,但同时又对口头证据所能补正的文书内容加以限定。

〔2〕口头证据规那么的历史沿革。

在英国早期的陪审制度下,口头证言规那么显然没有存在的必要。但是从15世纪开场,陪审团的职责和构成发生了变化,他们必须根据当事人传唤到法庭的证人陈述来作出判决,于是在司法实践中就产生了什么样的证人可以被传唤到法庭来宣誓作证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答复持续了二百多年。大约在17世纪末,相关的口头证据规那么才根本成型,包括:关于证人资格或能力〔petency of Witnesses〕的规那么;关于强制证人出庭作证〔pellability of Witnesses〕的规那么和关于证人特免权〔Privilege of Witnesses〕的规那么等。

英国17世纪关于证人资格的规那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证人必须能够按照严格的形式宣誓而且能够理解誓词的含义和性质,否那么便被视为无证人能力;其二,证人不能与本案的诉讼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否那么便不具备在本案中担任证人的资格。强制证人出庭作证的规那么是对司法实践中很多证人不愿出庭作证这一现象的必要反响。

关于证人特免权的规那么是上述规那么的产物。由于法律规定证人必须到庭作证,而且要求证人必须如实陈述其了解的案件情况,所以就有必要对证人的有关权利作出相应的保护,于是法律又赋予证人拒绝答复某些问题的权利。这种证人特免权首先给予了律师,即律师有权拒绝披露其为了诉讼而与当事人进展

谈话的内容。随后,法律又免除了那些可能因其陈述而使自己受到刑事追诉或者被没收财产的证人的作证义务。这一特免权后来就开展成作为英美国家证据法重要特征之一的“反对强迫性自我归罪特免权〞〔Privilege against pulsory Self-incrimination〕的规那么。

18世纪,英国口头证据规那么的开展主要表现在法庭询问和证言排除两个方面。与直接询问和穿插询问相关的各种证据规那么形成于18世纪,其中包括关于证人作证顺序的规那么、关于反对引导性问题的规那么、以及对证人可靠性进展质疑的规那么。

涉及证言可采性的排除规那么是英美证据法中最有特色的内容之一。在17世纪之前,唯一的证言排除规那么就是制止在民事或刑事诉讼中把当事人的不良品格作为证据。18世纪,法律否认了“但凡与案件事实有关联的证言都应该采用〞的传统观念,于是排除通过强迫手段获得的被告人口供的规那么和排除传闻证据的规那么相继问世。

19世纪是英国证据法迅速开展和不断改革的时代。实际上,今天的英美法官在运用证据规那么时引用的判例很多都是在1800年至1850年之间确立的,而且许多规那么后来也得到了立法确实认。在19世纪的英国证据法改革中,影响最大的是涉及证人资格的规定。例如,19世纪末的证据法明确规定以下人等不具备证人资格:[1]缺少提供可靠证言的智力或精神能力的人,包括有大脑缺陷的人和年龄太小的孩子;[2]

缺乏XX宣誓约束力的人,包括不信仰XX的人、因XX信仰或其他理由拒绝宣誓的人、以及无法理解誓言性质的儿童和成年人;[3]与审判结果有利害关系因而可能产生偏见的人,包括诉讼当事人、当事人的配偶、以及其利益会受到审判结果直接影响的其他人。

〔三〕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1、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开展变化及其对证据法律制度的影响。

12世纪以后,罗马法的胜利使欧洲大陆的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个曾经在1215年率先废除“神明裁判〞的天主教拉特兰大教会竭力在欧洲推广罗马人的司法调查和审判制度,即“纠问式〞诉讼制度。在那以后,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的普通法院也相继采用纠问式诉讼制度。到了16世纪,这种诉讼制度已经在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得到完全确实立。

纠问式诉讼制度下的案件事实认定是通过司法官员主动的证明活动来实现的。这一证明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预审;其二是审判。预审是最重要的阶段,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是负责案件调查的司法官。在预审阶段,司法官对指控犯罪的情况和嫌疑人进展的调查有几个突出的特征:第一是调查活动的秘密性;第二是调查权力的无限性;第三是调查手段的残酷性。一般说来,被指控者在预审阶段根本不知道指控他的证据是什么。当时的审判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名义。

在纠问式诉讼制度的框架下,欧洲大陆国家逐渐形成了与英美法系国家大相径庭的证据法律制度。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缺少制约机制的证据调查制度。

诚然,纠问式诉讼制度下的审判是一种以“人证〞为主的司法证明,但是由于证据调查活动的片面性和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其审判结果往往与“神明裁判〞结果一样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从收集证据和评断证据的角度看,这种制度的缺陷有二:其一是收集证据片面武断;其二是审查证据徒有虚名。

〔2〕缺少灵活性的证据评价制度。

受纠问式诉讼制度和崇拜权威思潮的影响,欧洲大陆国家形成了一套“法定证据制度〞。所谓法定证据制度,是指法律事先规定出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评断标准,法官在审判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那么,没有自由裁量权。法官运用证据的职责犹如一架自动加减证据的自动“天平〞。英国证据学家斯通〔Julius Stone〕在“证据法的成长〞〔the Growth of the Law of Evidence〕一文中将法定证据制度的根本规那么概括如下:

第一,有了完整的证明就必须做出判决;没有完整的证明就不能做出判决。

第二,最好的完整证明是两个可靠的证人,其证言内容的统一是认定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结论性证明。

第三,无论多么可靠,一个证人证言只能构成半个证明,而且其本身永远缺乏以做为判决的依据。

第四,如果除证人证言之外还有另外半个证明,那就足以做为判决的依据,其他可以构成半个证明的

证据包括通过刑讯获得的供述、商人帐册中的记录、专门为一方当事人的老实性或其主X之事实所做的誓言、能够证实前半个证明的传闻证据或名声证据。

第五,任何两个半个证明加在一起都可以构成完整的证明。

第六,其他证据可以构成四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的证明;两个或者四个相应的证据相加可以等于半个证明。

总之,只要法官把起诉方提交的证据加在一起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他就必须做出有罪判决;如果不能构成完整的证明,他就必须做出无罪判决。在这两种情况下,判决都不受具体案件中法官内心对证据确信程度的影响。

2、“自由心证〞的兴起与证据法律制度的变化。

在纠问式诉讼制度下,由于法律规定口供是良好的半个证明,而且法律不问获取口供的方法和途径,所以刑讯逼供就在欧洲大陆盛行起来。17世纪以后,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从政治和文化的层面上推动了司法制度的改革。崇尚自由权力和个人认识能力的人道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对以刑讯逼供为特征的纠问式诉讼制度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这种抨击到达高潮,并最终导致了由拿破伦法典所确立的新型诉讼制度的出现。

按照新的模式,审判不再是预审调查的附属活动,不再是仅仅依据预审调查的案卷材料做出判决的仪式,而是法官在法庭上对证据的独立审查以及在这些根底上做出的判决。其他欧洲大陆国家也纷纷效仿法国的革命。与此同时,英国的陪审团审判模式也以两种方式被引入欧洲大陆:一种是法国和意大利模式,陪审团作为专门负责认定案件事实的非专业人员参与审判。另一种是德国模式,陪审员在法庭上与法官共同负责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诚然,二者后来都没有完全沿袭英国的模式。

新的司法证明方式和陪审团审判模式对欧洲大陆证据法的开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陪审团参与审判的情况下,审判主体发生了变化,证据规那么也不得不做相应的调整。法律要求证人在法庭上向陪审团口头陈述证据,然后由陪审团对证据的证明价值进展评断,原来那种机械的证明计算公式显然已不适用。于是,法官在陪审团评议案情之前要耐心地告诉他们:

“法律并不要求陪审团讲出他们获得确信的途径方法;法律也不给他们预定规那么,要求他们必须按照这些规那么决定证据是否完全和充分;法律所规定的是要他们集中精神,在自己良心的深处探求对于控方提出的针对被告人的证据和被告人的辩护证据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什么印象。法律并不对他们说:‘你们应当把多少证人所证明的每一个事实认定为真实的。’法律也不对他们说:‘你们不要把那些未经某种口头证言、某种文件、某些证人或其他证据支持的证据视为充分的证明。’法律只是向他们提出一个能够包括他们全部义务的问题:‘你们是内心确信了吗?’〞〔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第2篇第4章第1条〕按照新的证据制度,证据的证明力不再由法律事先规定,法官和陪审员在审判中可以运用自己具有的“人类普遍认知能力〞来自由评断具体案件中各种证据的证明力。这就是在近代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中居核心地位的“自由心证〞制度的起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从“定量分析〞的证据评断制度向“定性分析〞的证据评断制度的转化。

在此,人们可以看到大陆法系证据制度和普通法系证据制度不同的开展进程。在普通法系国家中,证据规那么最初是围绕陪审团制度设置的,后来稍做变更和调整便用于法官的审判之中。在大陆法系国家中,证据制度首先是为专业法律工作者设立的,后来又因为陪审团的介入而发生了变化。二者貌似殊途同归,其实在司法证明模式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两种司法证明模式及其评价。

从“法定证据制度〞到“自由心证制度〞的转变反映了人类在司法证明模式上的探索。实际上,当今世界各国的证据法律制度仍然可以大体归纳为两种根本模式,即法定证明模式〔法定证据制度〕和自由证明模式〔自由心证制度〕。这两种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法律是否给司法人员收集使用证据和审查判断证据的自由。换言之,是由法律事先规定出收集使用各种证据的规那么和审查评断每一种证据的标准,还是让司法人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良知去自由收集证据和评断证据。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学者的观点也不统一。

严格地说,绝对的自由证明制度和绝对的法定证明制度在当今的世界上并不存在。各国的证据制度都是上述两种证明模式的结合,只是不同国家对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就当前的证据制度而言,虽然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中有很多具体甚至繁冗的证据规那么,但是它在评断证据价值上仍然给予法官和陪审团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它也是法定证明模式与自由证明模式的结合,只不过倾向于法定证明模式而已。另一方面,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虽然保持着“自由心证〞的传统,但是也在不断地吸收英美法系证据制度的优点,采用了诸如证据排除规那么等法定证明模式的内容,而且在法律上也做出了一些对法官“自由心证〞的限制性规定。由此可见,法定证明和自由证明的结合代表了当今世界各国证据制度的开展趋势

中外古代证据制度比较研究

论文题目:中外古代证据制度比较研究

证据制度是司法制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证据制度都是为维护一定的阶级统治服务的,所以,就阶级本质而言,有什么性质的社会,就有什么性质的证据制度。如果以阶级性为依据,可以将证据制度划分为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几种类型。但在不同的审判模式下,即使是阶级性相同的国家,其证据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和轨迹也会有所不同。 一、外国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判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曾普遍存在于亚欧各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神宣誓、水审、火审、决斗、卜筮是神示证据制度中典型的神意表达方式。 1、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标志并受其制约。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一是政治上实行神权统治,二是因为全民族的科学文化了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缺乏战胜自然的力量。 2、内容 对神宣誓:对神宣誓是神示证据制度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控告人、被告人以及证人都要对神盟誓以证明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他们相信神的力量,确认宣誓具有法律效力。对神宣誓的方法,在许多奴隶制国家以及欧洲封建制国家早期的法典中都有明确规定。 水审:水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接受水的考验,显示神意,并以此判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是否真实,或者被控人是否有罪。水审又分为冷水审与沸水审两种方式。 火审:所谓火审,就是让被告人接受火或烧红的铁器的考验,显示神意,借以判定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或被控人是否有罪。火审与水审一样,都是比较重大的考验方法,一般用在大案、要案中。 决斗:将决斗的方法用于诉讼中,以判断当事人陈述是否真实、被告人是否有罪,是许多国家的习惯法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决斗的证明方法也盛行于中民纪欧洲各国的诉讼中,它以双方当事人在决斗中的胜败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凡是在决斗中获胜的一方,便认为是神使得他取胜,因而他的陈述是真实的,或者他本人是无罪的;如果一方不敢决斗或者在决斗中失败,则认定他败诉,或者他是有罪的。 3、评价: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便将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对奴隶进行残酷、野蛮的镇压和统治,在法律面前奴隶没有任何权利,对奴隶生杀予夺也无须任何诉讼证据。 神示证据制度以宗教迷信为其思想基础,法律把审查判断证据的,不是赋予法官,而同赋予神灵,因此,它所采用的各种证明方法都是唯心主义的,当

古代证据制度

•古代证据制度 –(一)西周的证据制度 •中国古代自西周起就强调审判要有事实依据,西周主要证据来源包括: –第一,口供。口供是西周审案之首要证据。为了求得口供并保证口供的真实性,西周允许采用刑讯手段逼取口供;为了准确地把握口供,西周采取“五听”审讯方式,所谓“五听”,是审案过程中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观察方式,其依次为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从这五种察颜观色的讯问方式可以看出,西周已经开始运用心理分析的手段审理案件。“五听”审讯方式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第二,人证。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及证人之证言。 –第三,书证。西周时有关土地、债务纠纷要有相关的契约文书作证。 –第四,物证。 –(二)封建社会时期的证据制度 •封建社会时期的证据制度建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 •秦朝注重运用证据进行审判,主要表现: –第一,规定了严格的获取口供的程序。 –第二,规定了严格的采证与勘验制度。 –概括秦朝的采证手段可以看出,秦时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证据制度。其中像有条件刑讯、重视现场勘验、强调各种证据的综合运用等制度对后世影响颇深,一直沿用至清末基本未改。 •汉代基本继承了周秦以来的证据制度。汉代以后,证据制度中最变化无常的要属刑讯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逼取口供,发明了一些新的刑讯方法。 •隋朝时,为了防止审判官滥用拷讯,开皇中期定制:“讯囚不得过二百;枷杖大 小,咸为之程品,行杖者不得易人”。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规定了严格的刑讯程序。 –第二,唐律确定了据证定罪的原则。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罪证确凿、人赃具获的情况下,虽无口供,据物证亦可定罪; »二是对法定不可拷讯,可又未取得口供者,采取“众证定罪”,即如有三人以上,

中国的证据制度简介

中国的证据制度简介 一、证据制度的概念、种类、分类、作用及历史发展 (一)证据制度概念、种类、分类、作用 所谓证据制度,广义上是指规定证据、证据收集、审查判断以及如何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国关于证据的一系列的规定、规范的总和。而狭义上的证据制度是指证据制度类型。人类历史上曾经经历了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自由心证的证据制度的发展过程。 证据的种类主要有以下9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及现场笔录、视听资料。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证据可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本证和反证等。 证据的作用:证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公安、司法机关进行立案、侦查、起诉和审理,以及定罪判刑和正确认定事实的依据,是司法人员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在刑事诉讼中,证据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重要手段,是迫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接受改造的有力武器。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时,证据是解决发生争议案件的事实基础,人称“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充分地说明了证据的地位和作用。另外,证据还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 二、中国特色的证据制度 (一)“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被称之为“实事求是”的诉讼证据制度。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工作都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方法,要求司法人员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查证属实的证据作依据,准确的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并且要求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确实充分,达到以下四项标准:(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以查证属实;(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排除;(4)得出的结论是唯一的,排除了其他可能性。而只有同时具备这四项标准,方能被确认为认定事实清楚,才能作为法官裁判的依据。这种证明要求,理论上从认识论的角度将之称为“客观真实说”。 然而将实事求是作为我国的证据制定似乎对发展我国的证据理论和完善证据制度未起到多少积极作用,相反它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将客观真实作为诉讼证明要求脱离了诉讼的实际,它为民事诉讼中的超职权主义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导致法官司法权的滥用;其次,它将严肃的、现实性极强的法律问题用哲学话语和原理予以阐述,替代了对诉讼证明实际问题的分析。我们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立法官依法独立心证证据制度,以“法律真实”为证明要求,确立法官的心证自由。 (二)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证明要求 1、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坚持客观真实的证明要求,认为其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认识论,同时,由于长期受“我国的司法队伍是一只忠于人民利益、忠于法律、忠于客观真实的队伍。”的思想的影响,法学界普遍认为所有定案的证据都是确切无疑的;所有的定案证据相互之间是没有矛盾的,如果有矛盾,也是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加以排除的;且所有的证据都应当是客观的、真实的、确切无疑的。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为保证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与真实的案件事实相一致,不管案件事实有没有查清的可能,也不管需要花多少时间和人力、物力,法官都要不惜一切代价去调查取证。从而导致审判效率的低下,浪费了有限的审判资源。所以说,“客观真实说”虽貌似符合唯物辩证法,

两个证据规定

一.“两个证据规定”出台的背景 1996年,全国人大对刑事诉讼法作了全面修改,其中关于证据制度的规定比较原则。1998年、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先后分别作出执行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一定程度上充实了刑事诉讼证据规则,但仍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1999年、2004年宪法修正案分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为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做到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必须不断完善国家刑事法律制度,增强各级执法办案人员素质,努力提高办理刑事案件水平。 自2007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以来,各地公、检、法机关和广大刑事辩护律师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标准办案,侦查、起诉和刑事审判案件质量总体是好的。但是因制度不完善,执法标准不统一和办案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不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案件质量问题。 死刑案件人命关天,质量问题尤为重要,在认定事实和采信证据上绝对不容许出任何差错。为了能从源头和基础工作上切实把好事实关、证据关,200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共同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对确保把死刑案件办成铁案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部署,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总结近年来司法实

践经验,特别是办理死刑案件的实际,针对办案中存在的证据收集、审查、判断和非法证据排除尚有不尽规范、不尽严格、不尽统一的问题,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共同起草了《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并于2010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对于政法各部门保证办案质量,依法惩治犯罪,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个《证据规定》的出台对反贪工作的指导意义 两个证据的出台,将侦查人员通过刑讯逼供所获取的“非法证据”作为排除的对象,确立了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证据系属无效的规则。这一规定明确界定了“非法言词证据”的内涵和外延,确立了排除非法证据的启动方式以及法庭的初步审查方式,强调控方通过提交笔录、音像资料或者通知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等方式,承担证明供述合法性的责任。大大推进我国民主与法治的进程,对做好当前的自侦案件侦查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九三院自侦部门办案工作中适用两个“证据规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自两个证据出台后,九三院自侦部门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了两个证据规定的相关内容条款,并要求干警结合实际工作,把“两个证据规定”学习好,消化好,吸收好,在今后的执法办案工作中自觉贯彻“两

第二讲证据法与证据制度的沿革

第二讲证据法与证据制度的沿革 证据法是指判断案件事实的依据,是法律界重要的一环。证据制度是 指在刑事诉讼中,对于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等方面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下面我们将介绍证据法与证据制度的沿革。 证据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商代和周代,已有一 些对证据的认识和运用。但是,古代的证据法主要以经验和宗教迷信为依据,法律性质不明确,容易被滥用。直到唐宋时期,随着法治观念的兴起 和司法制度的健全,证据法才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宋代刑事诉讼,就有 了要求证据真实、充分和合法的原则,并且规定了很多证据的种类和运用 方式。 近代以来,随着法律制度的现代化进程,证据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 的体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中国开始接触西方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也开始更新。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清洁法式条例》,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明确规定证据收集和运用的法律。此后,台湾、香 港等地也开始接受西方的法律制度,发展了一些现代的证据法规则。 近年来,随着开放的进行,中国的证据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2024 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了证据收集、审查和运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这一规定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证据的使用和保护,提高了证据的法律效力。 总的来说,证据法与证据制度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的证 据法以经验和迷信为依据,发展较为缓慢。近代以来,随着国家法制建设 和法律现代化的推进,中国的证据法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中国的证据

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规定了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这为确保司法公正和维护当事人权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就是用一 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判案情,并且用一定的形式把神的意志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1、政治上实行神权统治 2、全民族科学文化技术落后 三、神示证据制度的主要内容 1、对神宣誓 2、水审 3、火审 4、决斗 四、对神明裁判的评价 1、在一定情况下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 情况 2、提高了人类司法判决的权威性,有 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3、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4、不仅表现为对违法犯罪的惩罚,而

且表现为对人们的行为引导和规范能力 第二节法定证据制度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是法律 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 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 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 证据制度。 二、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封建社会专制度 三、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1、刑讯逼供是基本的证明方法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有利防 止法官主观擅断,维护法律统一 实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 4、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 判断规则。 四、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1、积极性,比神示证据制度有进步 性 2、消极性---唯心主义、形而上学

第三节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 是指一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 大小,以及案件事实认定,均由 法官根据自已的良心、理性进行 自由判断,关根据其形成的内心 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制 度。 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产生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 1、资产阶级崇尚人的理性和良心, 提出人是生而自由的观点,要求 废除法定证据制度的束缚 2、资产阶级认为法定证据制度只能 达到形式上的真实不能达到实质 上的真实。 3、资产阶级提出人权和法律面前人 人平生平等有观念要求废除法定 证据制度 三、自由心证下马制度的理论和立 法 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1791

2第二章 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神示证据制度,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凭借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这种证据制度曾经普遍存在于欧洲各国的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期。 二、神示证据制度的证明方法 1、对神宣誓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证明方法,即控告人、被告人以及证人都要对神盟誓以证明自己的陈述是真实的。具体方式因宗教信仰不同而有区别。 2、水审 水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接受水的考验,显示神意,并以此判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是否真实,或者被控人是否有罪。水审分为冷水审与沸水审二种方式。所谓“冷水审”,是指将原、被告双方当事人或被告人一方投入河水,看其是否沉没,以检验其陈述的真伪及是否有罪。所谓“沸水审”,是指令受审人用手从沸水或沸油锅中取出放置于水底的某种物品,然后包扎好其烫伤手臂,同时向神祈祷,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其烫伤是否愈合来判定其陈述是否真实或是否有罪。 3、火审

火审,就是让被告人接受火或烧红的铁器的考验,显示神意,借以判定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或被控人是否有罪。 4、决斗 决斗,是指诉讼当事人双方通过暴力打斗的方式决出胜负,以此判断当事人陈述是否真实,被告人是否有罪。 三、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神示证据制度以宗教信仰为其思想基础,法律把审查判断证据的权力赋予神灵,难以体现事实真相。但是,神示证据制度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适应。一是因为当时社会证明手段的有限性;二是人们对神的崇敬产生心理作用,有利于事实真相的发现。 第二节法定证据制度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 法定证据制度,又称“形式证据制度”,是指法律根据各种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的大小以及如何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须据此作出判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这种证据制度存在于欧洲封建社会。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 1、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 法律将各种证据划分为完善或不完善。完善的证据是指法律规定能够据以认定案情的充分确实的证据,不完善的证据是法律所规定的其证明力还不充分、不足以认定案情的证据。例如,受审人的坦白是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了解: 1、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原因; 2、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领会: 1、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2、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三、掌握: 1、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2、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评价。 四、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判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曾普遍存在于亚欧各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对神宣誓、水审、火审、决斗、卜筮是神示证据制度中典型的神意表达方式。 第二节法定证据制度 所谓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它在十六世纪至十八世纪之间发展到了全盛时期,其影响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否定。 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 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法定证据制度是适应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建立的,适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潮流,取代了神示证据制度,客观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在运用证据上摆脱了宗教迷信,

使之服从法律。一方面限制了法官在判断证据及其证明力问题上的专横武断,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法官在采证问题上的专横武断。 第三节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是指一切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的认定,均由法官根据自己良心、理性进行自由判断,并根据其形成的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制度。它是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法国,法国的杜波尔在1790年12月26日向宪法会议提交了一项革新草案,自由心证的原则第一次被提出来。自由心证是作为法定证据理论的直接否定物出现的,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两点:一为法官的理性和良心,二是心证达到确信的程度。理性是判断证据的依据,良心是真诚地按照理性的启示判断证据的道德保障。总之,自由心证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于各种证据的真伪、证明力的大小以及案件事实如何认定,法律并不作具体规定,完全听凭法官根据理性和良心的指示自由判断。法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在思想中形成的信念就叫做"心证","心证"达到无任何合理怀疑的程度叫做"确信",法官通过自由判断证据所形成的"内心确信"这样一种理性状态就是判决的依据。在自由心证理论中还有一?quot;盖然性"理论,认为法官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判定证据的证明力,因而不可能完全准确地查明案件事实,他们对此做出的决定只能具有一定盖然性。即自由心证是有限度的。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取代封建时期的法定证据制度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它的建立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 第四节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1. 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 (1)奴隶制时期的证据制度 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证据制度民刑不分,具有以下特点: a.法官认定案件主要依据审判时间经验的总结。 b.神示证据制度消失的较早。 c.除重视采用当事人的证词外,还重视其他证据的使用。 (2)封建王朝时期的证据制度 我国封建王朝的诉讼程序同样是民刑不分,具有纠问式诉讼的特点。 a.坚持口供至上的原则,定罪必须取得被告人认罪的供词 b.审讯是可以依法刑讯 c.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 摘要:证据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契约作为证据种类之一也在民事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围绕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的构建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我国证据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民事证据的基本体系。其次,分析了契约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地位,并阐述了契约证据规则的基本原则。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究了我国契约证据规则的适用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完善契约证据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民事证据;契约;证据规则;证明责任 一、引言 民事领域中围绕证据问题的争议不断,证据作为民事诉讼的基础,对于民事案件的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契约作为民事行为的重要形式,也在证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民事契约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我国民事证据契约制度发展过程、契约证据规则与实践问题,提出一些完善制度的建议。 二、我国证据制度的历程与现状 1.历史沿革 在我国古代,证据制度并不完备,举证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在明清两代,我国的证据制度开始形成,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规则和举证责任。此后,我国证据制度在民族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下不断完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对证据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及非诉讼证据的规定》将证据细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证据和人证等四种,并明确了举证责任的原则。此后,作为基本的法律系统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以下简称诉讼法)也对证据制度进行了规定,证据制度逐渐成熟,保障了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司法效率。 2.现有基本体系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证据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书证:指能够直接证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书面证据,包括合同、发票、收据、信件、报告等。书证具有最高的证明效力,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交换、接收、还原。 (2)物证:指可以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例如被盗物品、文物等。 (3)视听证据:指可以记录某些证据的影像、视音信号、录音等。

证据学辅导1

《证据学》课程第一次教学辅导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需要了解掌握哪些内容? 一、了解: 1、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 证据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法律法规中与证据有关的规定和规则的总称,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和特征必然要受国家法律制度乃至政治制度的影响。证据属于历史范畴,证据是伴随着诉讼活动发展而来的。证据的发展不是孤立地独自形成,它不可避免地根植于特定国家的法律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之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国家曾经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证据制度。 传统文化背景在证据制度的形成和运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就我国的文明史而言,法律为君主所控制;法官崇尚儒术,实行人治;民众信奉鬼神,少有反抗意识。两千年封建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国法律的内涵。封建社会的证据背景,虽然略有进步,但受制于惯有的文化背景,其本质没有实质的变化,由此造成证据背景的诸多特征。如重刑轻民、口供至上、重情轻法、主观擅断等。与我国显著不同的欧洲社会,构筑了与自身文化相融合的证据体系。其证据特点表现在:首先,西方推崇罪刑法定,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人治理念是不相融的;其次,西方推崇严格的司法程序,而中国的传统是轻程序,重结果;第三,西方重视审判中的技巧和运用,轻视证据理论的研究。我们从东西方的证据文化的区别中可以直接看到这种影响的存在。 2、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 (1)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关系 证据制度与经济制度分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证据制度需要建立在一个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证据的获得能力、侦查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经济的发达程度,决定国家对司法资源的投人多寡,进而对诉讼效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纵观人类社会历史,经济制度的进步,必然会带来诉讼制度乃至证据制度的发展。这是证据制度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当然,证据制度对经济制度也有反作用。证据制度对于稳定社会关系、保证国家安定,也具有重要作用,并间接地为经济的发展服务。 (2)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系 证据制度与诉讼制度的关系是从属关系,即有什么样的诉讼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证据制度。诉讼制度决定证据制度。当然证据制度并不是完全被动和消极的,它可以影响并反作用于诉讼制度。总之,二者密切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A.控诉式诉讼制度与神示证据制度的关系。

证据法笔记

证据法笔记

证据法主要是指诉讼证据法,(包括民事诉讼证据法、行政诉讼证据法和刑事证据法)。证据法是指司法机关和诉讼当事人等确定案件事实真伪时应遵循的法律规范。 证据在诉讼中则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手段。审判或诉讼的实质内容就是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中待证事实(即证明对象)的活动。离开证据则诉讼机制不正常运行且诉讼目的也不能实现。 证据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证明案件事实。 证据法的宗旨是指证据法律制度的主导思想或主要旨趣,即证据法律制度①必须遵行宪法,②充分保障诉讼当事人的证明权,③保证法院公正、及时地认定案件事实,从而为法院适用法律做出裁判提供事实方面的根据。 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有两次重大进化,⑴以“神判”为主的证明方法进化为以“人证”为主的证明方法;⑵以“人证”为主的证明方法进化为以物证和人证为主的证明方法。 西方国家主要是:神示证据法律制度→法定证据法律制度→自由心证证据法律制度 神示证据法律制度是指依据神意(或上帝之意)来判断案件事实真伪的一种证据法律制度。(存在于西方奴隶制度社会及欧洲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证明方法或方式有:“神誓”“水审”“火审”“决斗”“卜卦”“抽签”等 法定证据制度是指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资格和证明力的规则,法官必须据此做出裁判的一种证据法律制度。主要内容是:㈠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及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均由法律预先明确规定,法官不得自由裁量。㈡证据的形式化和等级化。证据被根据其表现形式划分为完全证据和不完全证据。㈢刑讯拷问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 法定证据法律制度值得肯定的是:①取代了神示证据法律制度朝着合理化方向发展;②严格规则有利于统一法制,防止法官专断;③强调了规则的意义,并致力于规则的制定和运用。最大缺陷在于:以具体经验代替一般规则,以法定方式将不同证据的不同证明力加以绝对

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提纲: 一、中国奴隶制时期证据制度。 二、中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 1.封建社会证据制度概述。 2.《唐律》封建证据制度的代表。 三、中国近代证据制度。 1.清末时期证据制度的发展 2.民国时期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四、中国当代证据制度。 1.中国当代证据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中国当代证据制度的特点。 五、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新发展。 摘要: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乃至司法制度的核心与基础,是实现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维护公平与正义的关键所在,是追求客观真实,实现审判目的,保护合法,惩戒违法的前提。随着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依法治国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下发,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各项法律制度趋于完备。刑事证据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诉讼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完善刑事证据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历史与未来发展的探究,可以明确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历史发展规律。为新时期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供参考方向。本文以时间顺承方式对从我国奴隶制时期到当代的刑事证据制度及其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新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字:刑事、证据、制度、历史、发展 正文: 一、中国奴隶制时期证据制度。 中国奴隶制时期所实行的证据制度与同时期其他亚欧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根据历史记载,在我国局部少数民族聚居区曾采用过神示证据制度的某些做法。但总体来看,神示证据这种证据制度在我国适用较少,消失较早。 从相关史料来看,在我国奴隶制时期“法官”判断证据和认定案情,重要根据审判实践中所形成的经验。以“察听五辞”的方法进行。 据《周礼·秋官·小司寇》和《尚书·吕刑》等史料记载,当时办案时,须“以五声听狱诉,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所谓“五听”,是指“法官”在办案时,分别从言辞、脸色、呼吸频率、听到询问的反应以及眼神这五个方面,来判断分析各方的证言真伪。 这种裁判证据的方式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司法经验总结的成果。其中有很强的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但也不乏存在合理的因素。表明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在刑事诉讼中,特别注重对被告人心理状态的分析。由此可见,我国当时所实行的“五听”,相较于同时期欧亚大陆其他国家普遍实行的神示证据制度有其一定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二、中国封建社会证据制度。 我国封建社会有其独特的法律体系,与同时期其它亚欧国家的法律制度大相径庭。因而,刑事证据制度也同样大不相同。中国的历史传统、民族习俗和文化背景与西方国家有诸多差别,因而中国封建社会基本上没有受到法定证据制度的影响,而是实行了一套自成体系的证据制度。

证据及其证明规则的历史沿革

证据及其证明规则的历史沿革 我们当前执法的前提是查清事实,而查清案件事实的过程就是收集证据并利用其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收集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也有一套特别规则,相对我们工商执法来讲,如果但讲法律规定,很简单,就是《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上的几条条款。我今天想跳出咱们单纯工商行政执法的小圈子,从古代证据规则的演变、中外证据制度的差异、未来证据规则的发展三个方面,来阐述证据规则从无到有、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来简单的说明中西方证据制度的差异,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点新的东西,拓宽大家的工作思路,为我们的行政执法服务。 一、古代证据规则的发展历史 先从中国古代诉讼活动中的证据制度说起,我国西周之前的审判制度中,由于是以神判天罚为特点,各种证据的地位可谓无足轻重,我们可以从法的繁体字上分析。法左边从水,表示法平似水。右上边是似鹿的字形,是一种异兽獬豸,又叫独角兽,当时双方争讼,族中的长老就把他们带到独角兽的跟前,让他们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谁说假话,独角兽就用角触之,谁就败诉,因此右下部从去。 到了西周时期,法官已开始强调“听狱之两辞”。没有被告的供词,一般不能定案。《周礼》中有关当时的法官以“五听”断案的论述。“五

听”包括:(一)辞听(理屈者则言语错乱);(二)色听(理屈者则面红耳赤);(三)气听(无理则喘息);(四)耳听(理屈者则听不清法官的问话);(五)目听(理屈者则双目昏花,无神)。(注:《周礼。秋官》)其中的“辞听”即为口供,法官在庭审中可以凭自己的判断认定证词,判决案件。“五听”狱讼,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审判方式,口供亦是自此开始确立其在诉讼中的地位。毕业论文 秦汉时期,仍旧保留了对口供的一贯重视,为获取被告的供述,可以不择手段。建立了合法化,制度化的刑讯制度的,口供制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到唐代,口供这一证据制度已趋于成熟、完善。但同时也规定,只要证据确凿,被告人即使不承认所控罪行,也可以断案,而且还强调“疑罪从轻”。 唐代以后的宋、元、明、清在关于口供的规定上基本与唐代一致,有时甚至有倒退的趋向。如在明朝,为加强专制极权制度,设立了“东西厂”,“锦衣卫”特务机构,刑讯逼供一度恶性化。至明、清时,“疑罪从轻”的传统也被取消。 除了口供,其他形式证据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证人证言问题,从秦代已开始注意询问证人,获取证人证言,但对证人证言制度

英国司法改革与证据制度的发展.doc

英国司法改革与证据制度的发展- 一、英国证据制度概述 (一)历史沿革 证据是审判的基础,证据制度是制度的核心。19世纪初期英国著名法学家边沁曾经说过:程序法的直接目的是保证公正的判决,即将有效的法律正确地适用于真实的案件事实;而这必须以相关的证据为依据。[1]然而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英国司法审判受神示证据制度的统治,“神明裁判”与“司法决斗”成为中决定是非曲直的标准,证据在中既没有地位,也没有意义。具有实质意义的证据制度是随着审判方式的变化,随着理性司法证明方式登上历史舞台,在中世纪司法实践中积累的一些零星的证据规则基础上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至于现代意义上的英国证据制度,则溯源于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司法审判中出现的以证据的种类、方法及采纳标准等为内容的比较系统的证据规则。[2]因此,英国虽然在较长的司法实践中“积累了某些证据经验,但真正意义上的证据法距今不过三个世纪。”[3] 通过司法判例中确立的证据规则发展起来的英国证据法基本上不区分民事证据与刑事证据,但是英国从19世纪开始进行的一系列证据规则的编纂却“逐渐形成了民事证据法与刑事证据法在法律规范表现形式上的分立。”[4] 英国在民事领域的证据立法相对较少,最为重要的是1968、1972、1995年的三部《民事证据法》(Civil Evidence Act)。应当强调的是,英国于20世纪

90年代中期开始启动的民事司法改革已经对其民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施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次民事司法改革的成果集中体现为1999年4月26日开始生效的《民事诉讼规则》,并逐步通过《诉讼指引》的过渡性条款,对原有的民事证据法进行了较大的修改。相对于民事证据法,英国在刑事证据方面的立法更为丰富。1964~1972年,刑事法律修订委员会对刑事案件中的证据法进行了全面审查,并且将建议集中在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报告-第十一次报告-“证据(总则)”中,于1972年6月公开发表。在该报告中,委员会就刑事证据制度提出了一些大胆而影响深远的建议,并最终为《1984年警察与刑事证据法》(Pol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 1984 )及《1988年刑事审判法》(Criminal Justice Act 1988)。这两部法律的制定,标志英国的刑事证据立法进入一个高峰期。此后,英国又陆续制定不少专门的刑事证据法和其他包 (Criminal 含刑事证据条款的法律,如《1994年审判与公共秩序法》 Justice and Public Order Act 1994)、《1996年刑事诉讼与侦查法》(Criminal Procedure and Investigation Act 1996)、《1999年青少年审判与刑事证据法》(Youth Justice and Criminal Evidence Act )等。[5] (二)基本内容 英国证据制度虽然渊源众多,规定复杂,但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是“规定如何在法院证明事实的规则”,[6]具体而言包括:(1)什么样的事实可以用作证据;(2)谁应承担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及如何证明;(3)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使事实得到证明。

论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法定证据制度

论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法定证据制 度 论文关键词:外国证据历史沿革法定证据制度 论文摘要: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指法律依照各类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的大小和如何审查判定和运用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需据此作出裁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运用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需据此作出裁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的一种证据制度。这种证据制度只要求法官机械地运用法律规定的各项规那么认定案情,而不必考虑案件的真实情形。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 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指法律依照各类证据的不同形式,对其证明力的大小和如何审查判定和运用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需据此作出裁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运用预先明文规定,法官审理案件必需据此作出裁决,而不得自由评断和取舍的一种证据制度。这种证据制度只要求法官机械地运用法律规定的各项规那么认定案情,而不必考虑案件的真实情形。 法定证据制度理论认输,每一种具有必然特点的证据,其证明力在一切案件中都是永久不变的,因此,能够用法律预先规定证据的证明力。法官在办理各类案件时,只要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运用证据,就能够够准确地查明案情和正确地截断案件,如此做有利于避免法官主观擅断。在这种证据制度下,法官在审理案件进程中,没必要分析和判定本案中各类证据的真实程序和它们的证明力大小,他们惟一的

职责确实是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各类证据靠得住性的百分比,机械地计算和评判本案的各类证据,而且据此认定案件事实。 二、法定证据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欧洲进入封建君主专制时期以后,一种新的适应那时政治需要的证据制度,即法定证据制度取代了神示证据制度。法定证据制度盛行于欧洲16世纪至18世纪的君主专制时期,在德国、奥地利、俄国等国家,直至19世纪后期仍然实行法定证据制度。最先规定这种证据制度的代表性法典是1532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加洛林纳法典》、1853年的《奥地利刑事诉讼法》和1957年的《俄罗斯帝国法规全书》等。同时期的英国,由于其民族历史传统的特殊性,尽管其证据制度中也具有许多形式主义的因素,但并无形成严格意义上的法定证据制度。 法定证据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与纠问式诉讼形式的产物。君主专制政治的一个特点确实是中央集权,强化国家权利对社会的操纵。与此相适应,在欧洲大陆君主专制时期,纪问式诉讼形式取代了弹劾式诉讼形式。所谓纠问式诉讼形式是指司法机关关于犯法案件,不待有人告发,即可进行追诉、审理,被追究的犯法嫌疑人只是被拷问的对象,不是诉讼主体,不享有反对控诉的辩护权利,而且诉讼不公布进行。在纠问式诉讼形式下,不管是不是有被害人控诉,司法机关都有权主动追究犯法,法官集起诉权和审判权于一身。被告人负有供认的义务,对被告人刑讯逼供是法定的程序。很显然,这种诉讼形式大大强化了国家的司法权。在种情形下,传统的神示证据制度已不能知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必需有一种新型的证据制度来取代神示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P22 现代证据制度可以分为刑事诉讼证据制度、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和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以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为依据,参照欧洲大陆证据制度的发展模式,可以将证据制度划分为:〔1〕神示证据制度;〔2〕法定证据制度;〔3〕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 P23 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借助〞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神证〞的方法通常包括“神誓法〞或“神判法〞。 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 1、政治上实行神权统治。 2、科学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缺乏战胜自然的力量。 三、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 神灵本身是不存在的,是一个虚拟的抽象之物,所以神意只能通过人的意志或人所确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对神宣誓、水审、火审、决斗、卜筮等方法是神示证据制度中典型的神意表示方式,由于各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的不同,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也各有不同。

〔一〕对神宣誓:又称神誓法,就是当诉讼双方的陈述相互矛盾、冲突时,裁判者要求双方分别对神灵发誓,以证明其陈述的真实性。P24 对神宣誓的使用有两种方式。P24 〔二〕水审: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当事人接受水的考验,显示神意,借以裁定当事人对案情的陈述是否真实、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水审又分为冷水审和沸水审两种。P25 〔三〕火审:用过一定的方式要被告人接受火或者烧红的铁的检验,显示神意,借以判定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真实以与刑事被告人是否有罪。 〔四〕决斗: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也被用在诉讼中,借以确定当事人双方对案情的陈述的真伪,以与谁是犯罪人。 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大约在12世纪末,“神明裁判〞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原因有二:一是在知识世界的怀疑论;二是社会环境的变迁。 神示证据制度是当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为维护剥削阶级服务的。神示证据制度的出现和长久的存在,确实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的: 1、神示证据制度在某些情况下也确实能够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2、神示证据制度提高了人类司法判断的权威性,因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3、神示证据制度有利于维统治阶级的利益。 4、神示证据制度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XX者和犯罪人的惩罚,而且表现为在适用过程中对社会上一般人行为的引导和规X能力。

证据法学

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 第一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证据 一、证据制度的历史 二、证据的基本理论 三、证据的实际运用 第一章证据法学概述 第二节证据法学的体系(内容) 一、证据制度 二、证据论 三、证明论/1 第三节证据、证据力和证明力 一、证据 二、证据力 三、证明力 第四节证据法学的研究价值/2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第一节外国的证据制度 一、神示证据制度(奴隶社会) (一)概念 是指依靠神的各种启示来判断案件是非曲直的一种 证据制度。 (二)产生的原因 1、政治原因——实行神权统治 2、文化原因——落后的文化教育 3、经济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三)证明方法(内容) 1、对神宣誓 2、水审 3、火审 4、决斗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 1、弊处 (1)手段残酷 (2)方法不科学 (3)结果不公平 2、益处 (1)有利于提高司法的权威性 (2)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维护社会秩序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二、法定证据制度(欧洲封建社会)(一)概念 是指各种证据的形式、证明力大小以及证据的运用,均由 法律事先明文规定,法官只能根据法律的规定作出判断的 一种证据制度。 (二)产生的历史条件——中央集权的需要(三)特点 1、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由法律预先规定 2、口供被认为是“证据之王”,刑讯逼供是普遍采用的合法方式。 3、证据制度的内容具有形式性和等级性。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四)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规则 1、被告人自白 2、证人证言 3、书证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五)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1、弊处 (1)过分依赖口供,导致刑讯逼供的盛行,不利于 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2)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不利于案件的正确 处理。 2、益处 (1)法律的预先规定,有利于防止法官的司法专横 和断案的随意性。 (2)摆脱了宗教迷信,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的理性和 智慧。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变革 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一)概念 指一切证据证明力的大小及证据的取舍和运用,均由法官根 据自己的良心、理性自由判断,并形成内心确信来认定案件事 实的一种证据制度。 (二)特点 1、审查判断证据的权力在于法官,而不是

证据制度基本沿革

证据制度基本沿革

三、外国证据制度的沿革 (一)人类早期的证据制度 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与审判模式的发展变化有密切关系。在人类早期的审判活动中,司法人员的认识活动在认定案件事实中所起的作用并不重要,法庭也不是为查明案件事实并在此基础上适用法律所设立的机构,而是为获得“神明旨意”所设置的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场所。 早期国家的审判组织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个人问案的“东方模式”;另一种是集体裁决的“西方模式”。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古埃及和古印度,无论裁判者是神职人员还是行政官吏,他们在断狱问案时一般都实行个人负责制。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和古罗马采用的则是奴隶主集体负责的审判模式。 在不同的审判模式下,证据法律制度的发展方向和轨迹有所不同。这在欧洲国家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尽管11世纪以前,罗马法和教会法同样影响着欧洲大陆和英国,但在“神明裁判”消亡的同时,欧洲大陆和英格兰的审判实践也开始分道扬镳。前者实行了所谓的“纠问式”诉讼制度;后者则形成以陪审制为核心的“对抗式”诉讼制度。 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诉讼制度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早在11世纪的爱德华国王时期,英国的法官就不再由深受教会法熏陶的教士来担任,而是由在王室法院中接受普通法训练的世俗律师来担任。但是在欧洲大陆,很多法官都是在意大利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大学中接受过罗马法和教会法教育的人。第二,从13世纪开始,英国的法律教育和培训就以其自己的法律为基本内容,最初都由伦敦那四个(前殿、内殿、林肯、格雷)具有授予律师资格权的律师协会负责。而在欧洲大陆,法律教育机构直到18世纪末还只能讲授罗马法和教会法的内容。第三,英国比欧洲大陆更早就确立了王室的中央权力,因此英国国王得以推行其偏爱的陪审团审判模式。而欧洲大陆的小国君主们则不得不在维护其统治时借助罗马法的力量,于是,以罗马法为基础的“纠问式”诉讼制度就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确立起来。 (二)普通法系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1、陪审团审判模式的历史沿革及其对证据法律制度的影响。 英国的证据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其陪审团审判模式的产物。英国的陪审制度并非土生土长,而是从欧洲大陆传进来的。早在公元10世纪前,欧洲大陆诺曼底大公的司法官员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就经常传唤24名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进行询问,然后在其陈述的基础上做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的裁决。这一做法后来被诺曼征服者带到了英格兰。 (1)做为邻里审判方式的“知情陪审团”。 在英格兰,陪审团首先被用于那些涉及王室利益的诉讼之中。后来随着王室法院权力的增长,英国王又开始授予王室法院的诉讼当事人选择陪审团审判的权利。 早期的陪审团由12名了解案情的当地居民组成。这些人被召到法庭的目的不是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证据,而是向法庭陈述他们了解的案件事实。从现代审判的角度看,他们实际上属于证人。他们既是证人又是裁判者。 显而易见,这种陪审制度适用于那些人口少、地域小的村镇。因此,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陪审制度必然逐渐消亡。不过,在英国的一些小村镇,这种陪审制度一直保留到19世纪的后期。 (2)“不知情陪审团”的产生和发展。 在上述陪审制度下,证据规则显然没有存在的必要,至少现代证据法中那大量涉及证人证言的规则没有存在的必要。后来,英国社会的发展促使这种“知情陪审团”向“不知情陪审团”转变,同时也推动了证据规则的产生和发展。英国19世纪著名的证据学家斯蒂芬(Sir James Stephen)通过历史上的一个案例说明,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陪审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遇到的“知识不足”的难题。 由于在司法实践中这种需要别人提供证言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陪审员了解案情与否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范围的扩大,知情陪审员越来越难找,于是陪审员在参加审判时对案件事实一无所知的情况屡见不鲜。后来,为了防止陪审员带着事前的偏见参与案件的裁决,不了解案情又成了选择陪审员的基本条件之一。1352年,英国的法律最终确立了被告人要求知情陪审员回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