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发展

浅论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发展

浅论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发展
浅论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发展

浅论中医对痰证的认识及发展

于 薇

(天津职工医学院 300052)

中图分类号:R25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180(2001)022*******

对于痰的认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认为:自呼吸道产生而排出的涎液谓之痰,这是常说的狭义之痰、有形之痰,而中医理论又不仅限于肉眼可见之痰,更多地是指概念意义上的痰——无形的、无处不在的、盅惑为病的痰,这是指广义的痰。自古以来,很多医家都着笔墨描述这无形之痰,创立了很多施治有效的方药,使临床很多顽疾怪病得以治愈,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地创立了痰证学说。

但是对于广义之痰,不论是从致病因素,或病理产物角度论述对于现代医学发展来讲都是不甚详尽和完善的。加上现在临床上以痰论病增多,疗效显著,都急需对痰证进行专门的深入研究与探讨。

中医对痰证的认识,经历了从有形之痰到无形之痰的认识过程。在《内经》阶段记载有“饮发于中”、“积饮心痛”等,虽没提到痰字,但对其证型已有明确记载。《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这段文字记载为后世医家对痰饮的研究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内经》的论述多详于饮而疏于痰。因为从《诗经?庸阝风》里“彳步彼阿丘,言采其亡虫虫。”亡虫虫是化痰药贝母;另外甘肃武威出土的汉墓医简中记载用虻(贝母)和漏芦等治疗痰瘀病证的方药,可见那时的人们已会采集和运用化痰药了。

对痰的认识经历了二次概念上的重大变革,首次是隋唐至宋代,痰与饮分开立论而辨证施治;第二次是金元至明清,对痰证的认识从狭义可见之痰泛化为广义无形之痰,其视野拓展,施治范围扩大。这两次重大变化在中医对痰证的认知上大大前进了一步。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提到“痰饮”、“水气”,详细记载了寒(热)痰结胸、痰阻胸阳等证的辨证施治,为后世治疗狭义痰饮病开拓了先河。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不仅论述了“痰厥头痛”而且专列“诸痰病候”为后世创立了“百病多由痰作祟”之先声。此阶段为痰证学说发展的第一阶段,不仅把痰与饮分开论述,而且丰富了痰病辨治的内容。随后,金元张子和将痰分为风痰、热痰、湿痰、沫痰(即食痰),创造性提出“痰迷心窍”说,为用痰证学说理论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痰病做了有益的尝试。在此期中对痰的认识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对痰证学说的概念泛化进行了大量有意义的探索。论痰之说、治痰之方都日渐丰富且颇有成效,很多顽痰怪病有了攻克的希望,这一阶段痰证学说在漫长实践中逐步形成。

从病因病机上看。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而痰涎皆本血气,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血气即成痰涎。”《证治汇补》“人之气道贵乎清顺,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寒燥湿之侵,内为惊怒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营卫不清,气血浊败,薰蒸津液,痰乃生焉。”唐宗海从另一角度提出“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则进一步明确提出痰水、瘀血胶结为害的病理机制。

从病证上来看,前人把有形、无形之痰更是描述得千奇百怪。明?楼英《医学纲目》述“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正有烟灰黑色,举目便知,不待切脉。”林佩望《类症治裁》记“在肺为咳、在胃为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变幻百端。”《石室秘录》云:“痰势最盛,呆气最深。”医家从各个角度对痰证学说进行了描述,初步形成了一些定量、定位、定性理论,对临床各科的诊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后世医家,及现代医学对痰症学说的研究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内容。

从施治方面来看,朱丹溪根据“善治痰者,不治痰而先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则顺矣”的理论创制“越鞠丸”到目前仍是临床顺气消痰治诸郁的常用方剂。

张景岳论及“实痰无足虚,其来也骤,其去也速,而最可畏者惟虚痰。其来也渐,其去也迟。”清?魏玉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T ianjin Co llege of T raditi onal Ch inese M edicine 第20卷第2期2001年6月V o l.20N o.2M arch.2001

璜《续名医类案》中辑录了朱丹溪、李士材、张路玉、黄履素、薛立斋、付青主等名医治疗痰证病案30多例,理法方药俱备,对治疗和研究痰证(病)有很高参考价值。

从预防角度论述:张景岳指出痰为水谷津液所化,可以随去随生,攻伐伤害元气是“但知目前,不知日后。”提出治痰关键在于“使之不生”,并提出了温肾补土等法以化瘀散结。

古代医家关于痰证的精辟论述,虽渊源于《内经》等古典医籍,但都从各方面补充和发展了中医痰证学说,为我们今天论痰治痰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收稿日期:2000201210)

从“精气学说”略论肾之精气阴阳

史丽萍

(天津中医学院 300193)

董 娟 田艳萍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中图分类号:R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1180(2001)022*******

肾之精气阴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难点,各版各类教材说法不一,尚有含混不清之嫌。故本文就此试从古代“精气学说”谈起,对其内涵略作剖析,不妥之处敬请同道雅正。

1 精与气的含义

1.1 精气学说中的精与气

精气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它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影响较大,以管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精气学说,于是精与气的概念便由此而生。《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即精属气的范畴,且为气中的精华部分,这是精的一个含义。同时,《管子?心术下》又说:“一气能变曰精。”说明气是能够运动变化的精,精与气乃同一种物质,这是精的另一含义。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精即气,气即精,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如《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王充在《论衡?言毒》中也指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既然世界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作为世界万物之一的人,无疑也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王充在《论衡?论死》中也云:“气之生人,尤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而《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此处之“精气”与“烦气”相对,精气无疑是指气之精华部分,与精的第一个含义相同,这也正是人从本质上有别于其它物类之处,成为万物之精灵。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精气”一词,除此含义外,还指“气”和“精”,有《易传?系辞上》为证:“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总之,精气学说中的精即精气,含义有二,一是指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二是专指气之精华部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1.2 中医学中的精与气

在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医接受了古代精气学说的物质观,认为人是由精气等物质构成的,并对精气学进行了发挥,形成了中医学中具有特色的精气学说:

1.2.1精的含义 精即精气,是有形可见的精微物质。它有多种含义:1)指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本神》云:“生之来,谓之精。”同时也包括体内一切有形的精微物质,如周学海《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说:“精有四:曰精也,血也,津也,液也。”2)指生殖之精,也称为先天之精,是由父母之精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T ianjin Co llege of T raditi onal Ch inese M edicine 第20卷第2期2001年6月V o l.20N o.2M arch.2001

中医体质之痰湿体质

中医体质之痰湿体质 成因: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品。 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善于忍耐。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而粘,胸闷痰多。面色黄胖而暗,易困倦,舌体胖大,苔白腻。 口中粘腻,眼睑微浮肿,口中发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便稀,小便不多微浑浊。 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感邪。 患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 养生法则 养生重点:健脾补气、祛湿化痰,畅达气血。 重点脏腑:脾、肺、肾。 痰湿体质,最受富贵病青睐,民谚便有“腰带越长,寿命越短”之说,近代更是有人以腰臀比值代替血压、血脂,作为预测心脏功能的指标。 “肥人多湿”、“胖人多痰”,痰湿内蕴,化热伤阴是形成富贵病的一个重要病机。 所以平日里“富贵病”患者及有发福倾向的痰湿体质者都应该以健脾补气、祛痰除湿为养生重点。 饮食调养 多选用除湿利痰的食物:健脾除湿,化痰的食物,饮食宜清淡。 “管住嘴”:痰湿体质的人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 平时应多吃性质温燥及有去湿,应适当多摄取能够宣肺、健脾、益肾、化湿、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选用薏苡仁、赤小豆、扁豆、蚕豆、花生、海蜇、胖头鱼、鲫鱼、鲤鱼、鲈鱼、羊肉、橄榄、萝卜、山药、洋葱、豆角、冬瓜、紫菜、荸荠、竹笋、辣椒、咖喱等。还可以配合药膳调养体质。 饮食禁忌:体形肥胖的痰湿质人,应限制食盐的摄入,应少吃寒冷、肥甘、油腻、滋补、酸涩及苦寒之品。 谨慎用食:各种高糖饮料. 如油炸食品、肥肉,冰淇淋、肥猪肉、龟鳖、燕窝、银耳、芝麻、核桃、百合、燕窝、芝麻、核桃、百合、银耳、燕窝、黄瓜、苦瓜、菠菜、西瓜、板栗、番石榴、橘子、香蕉、枇杷、马蹄、甘蔗、猪肉、桂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药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文明进步曾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医学的发展和文化交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愧为我国和世界医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通过这学期选修课的学习,对中医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国古代,存在三大学说。首先是精气学说,它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之一。所谓气,指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由于气极其细微而分散,用肉眼看不见。精气,乃气中之精辟,是生命产生的本原。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气构成世界的本原,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的。其次是阴阳学说,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暗晦的都属于阴。最后是五行学说,“五行”,就是指自然界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的说理工具。 知道了中药的三种学说,当然会联系到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症,热症;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成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寒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和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所以治疗热症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症的药物是温热的。

痰证论

痰证论 第一章痰的概念 痰乃是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亦称第二病因。它既成于“五脏之伤”,而又反馈作用于机体,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证候。 痰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之痰的内涵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其外延甚广,泛指因此所致的某些特殊表现。由于不易被人们的感官直觉,即看不到排出来或其它实质性的痰,只能从症测知,故名隐形之痰,亦称内痰。 狭义之痰的内函仅指肺部渗出物及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其外延即指咳咯或呕恶而出之痰。因其容易被人们的感官所察觉,即视之可见,触之可及或听之有声,故名显形之痰,亦称外痰。二者虽有所不同,但在病理变化上是密切相关的,同出一体,皆水湿、津液之变生。而外痰又是内痰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病理变化的表现。 痰与水、湿、饮均为水液代谢障碍所致病理产物,其性状、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截然不同,应加以区别。水病是体内水湿停留于面目、四肢、胸腹,甚至全身的一种疾患,其性状为质清,流动性大的液态,多流积于低下松弛部,临床上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湿证是由于内外湿邪侵袭人体、困阻脾土、运化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类病症,其性状类似气态,弥漫全身.一般无明显的异形异物,根据病因分为内湿证、外湿证。饮证是水湿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局部的一类病证,其性状较痰浊而清稀,流动性不大,常聚于胸腹肠胃等管腔之中,据其所在部位不同分为支饮、悬饮、溢饮、痰饮。痰证泛指因痰而产生的各种病症,痰从性状而言,质稠而呈半凝固状态,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致病范围甚广,其所停部位的不同以及寒热虚实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 总之,水、湿、痰、饮虽是四种病理产物,又是不同的致病因素,它们之间还有其内在联系:水化生湿,湿聚生痰,痰为饮之甚,饮为痰之渐。 第二章痰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痰证理论是贯穿于祖国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痰证学说的先导 《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因此,后世将肺、脾、肾三脏视为水液代谢与调节的重要脏器。 病因病机病症方面,《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积饮心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又说:“太阴所至为积满”。《素问·气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看了有帮助

气血不足如何调理,痰湿体质看了有帮助 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脏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运行、转化失调,体内津液聚积而形成内湿,水湿停留在体内的某个部位,久则凝聚成痰,这个痰就是会使人生病的坏东西,所以中医讲“百病皆由痰作祟”、“顽痰生怪证”。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生活方式关系最为密切,多发于生活富足、缺乏运动的人,常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胸闷,痰多,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醇酒,舌体胖大,舌苔白腻等,我们经常见到的一些大腹便便、满面油光、行动笨拙的人,按中医体质学的说法,这种胖人多属于痰湿体质。 一、您是痰湿体质吗?简单测测就知道。 1、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2、您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 3、您腹部肥满松软吗? 4、您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吗? 5、您上眼睑比别人肿吗? 6、您嘴里有黏黏的感觉吗? 7、您平时痰多,特别是咽喉部总感到有痰堵着吗? 8、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 符合五条以上为痰湿体质。 如果以上问题您的回答都为“是”,则为典型痰湿体质。 二、现代人的痰湿体质是怎样现成的? 1、先天禀赋偏向痰湿体质,父母遗传。 2、寒湿侵袭,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久居湿地,湿邪侵袭人体,脾胃受困,水湿运化失职,聚湿成痰,痰湿蕴肺。 3、饮食不节,常暴饮暴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损伤脾胃,不能布散水谷精微及运化水湿,致使湿浊内生,蕴酿成痰,痰湿聚集体内。 4、缺乏运动,长期喜卧久坐少动,气血运行不畅,脾胃运化呆滞,不能运化水湿,聚湿致痰湿内生。 5、年老久病,脾胃虚损,运化功能减退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 三、痰湿体质气血不足有哪些表现? 痰湿质者多由于脾胃功能失常,饮食水谷精微运化障碍,以致湿浊留滞,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粘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痰湿阻滞血脉,容易形成月经延后、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一旦闭经则加重痰湿体质,促生肥胖;而痰湿肥胖者也容易月经不调。痰湿体质、肥胖、月经不调如影随形,互为因果,密切相关,并且在此基础上引发不孕。男性肥胖会有不育。 另外,经常性的白带过多,色、质、味异常,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不论感染与否,在中医看来都属于带下病。痰湿体质的女性最容易患带下病。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对中医的认识 1 释义作为一个刚刚步入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新生,我与中医的接触少之又少,对其的了解自然是知之甚微。若有人问我什么是中医学,我只能理解这样一段释义: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独特的理论体系。 2 重要性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 问题用心体会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特点。中医的理论是超出实证科学范畴的。所谓实证科学,从字面上讲是注重事实证据的科学,也就是在我们现有的这个空间,用现有的方法去验证分析问题。现代人不相信古代有更高的科学,一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人们从现在“实证”的角度去衡量。实证的观念无形中限制了研究的方法,反过来,它同时又限制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能理解中医、信任中医的最主要问题吧。 4 中西医不同之处可以说西医是借助外力从而驱赶病痛,那么中医就是加强自身从而自我愈合。这句话道破了中西医在治疗疾病上的差异。中西医对待疾病的治疗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后者讲求查出病源,对症下药。而对于前者来说,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并不了解发病缘由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调节阴阳五行之平衡,辨证施治,从而解决病痛。 5 中西医有机结合同时我认为,中医相对于西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二者可以在某些方面有机结合,共同施治。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个叔叔得了肾结石,多年来坚持激光碎石,虽说没有什么病痛或是对生命的威胁,但是半年一次的激光碎石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耽误很多重要工作。后来因为某些关系认识了一位老中医,拿到了一副排石的中药方,服用两个疗程后见效。正是因为这位老中医的帮助,他彻底摆脱了肾结石。从上述实

痰湿体质的特征及药膳食疗方法

痰湿体质的特征及药膳食疗方法 中医提醒,痰湿体质特征的人在饮食上宜清淡,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具有痰湿体质特征的人应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枇杷、砂糖,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油腻、酸涩,肥甘厚味,戒酒,且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还应少食或忌食田螺、螺蛳、鸭肉、蚌肉、牡蛎肉、梨子、山楂、甜菜、枸杞子,忌食海鲜、甜饮料、砂糖、饴糖等,应限制食盐的摄入。 中医认为,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可选用以下药膳调理: 1.黄芪山药薏苡仁粥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化痰、清心安神。 材料:黄芪、山药、麦冬、薏苡仁、竹茹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制作:先将山药切成小片,与黄芪、麦冬、白术一起泡透后,再加入所有材料,加水用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熬成粥。 2.菊花苡仁粥 功效: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除湿软坚。 材料:枇杷叶9克,菊花6克,薏苡仁30克,大米50克。 制作:将前2味药加水3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薏苡仁、大米和适量水,煮粥服用。 3.菖蒲薏苡仁粥 功效:清热化痰、祛湿解暑之功效。 材料:菖蒲15克,佛手10克,云苓30克,薏苡仁6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把薏苡仁、大米洗净,将浸泡好的陈皮、菖蒲、云苓入净布包起,煮粥,待熟后加入冰糖,拌匀即可食用。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保健粥。 4.化痰袪湿消暑汤 功效:清热化痰、祛暑利湿。

材料:白扁豆、赤小豆、生熟薏米、佛手、菖蒲、莲子各等分适量。 制作:将上述材料加入锅内,加开水10碗慢火煲约2小时,加瘦肉类煲亦宜,用盐调味食用。 最后,中医提醒痰湿体质特征的人日常生活中应尽力合理安排休闲、休假,疏解不愉快的心情,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态。居室应保持干燥,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衣着要透湿散气,经常晒太阳、多做户外运动。 .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由某个人独立去建立,它的理论体系需要凝集所有中西医学家智慧的结晶才能够逐渐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西医结合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①20世纪50年代的临床实验性描述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朴素的中西医结合阶段,主要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或联合用药。按西医指标观察疗效。②60~70年代开始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阶段。在临床上主要采用辨证分型的方式分析疾病,并开展实验研究,已经出现一批如针刺麻醉、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和治疗急腹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③80年代以后的机理探讨和理论创新阶段。初步运用动物模型和实验研究观察手段,把证和经络的研究推到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存在不同看法,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中西医结合学科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探索科学思路、研究方法和结合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的内涵,应该是通过比较中西两种医学体系在医疗实践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认识手段和应对措施的异同,吸收各自的长处,逐步做到在理论体系上融会贯通,在临床实践中优势互补。现代科学可以帮助理解和阐明深奥复杂的中医理论,而中医药学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特认识和对疾病独到的治疗手段又能丰富和充实现代生命科学的内涵。 目前,中西医结合学科基础和临床方面存在的问题均值得我们关注。 在基础研究中应该正确处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中西医结合不是中医西医

化,不能用简单的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中医。如果用还原论的方法,就算你观察得再仔细、指标再先进,哪怕应用的都是分子生物学手段,也不能准确地阐明中医学理论的真谛。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曾出现过一波又一波的“指标”热。从cAMP、cGMP,各种免疫球蛋白和淋巴细胞亚群,一氧化氮、内皮素、一氧化氮合酶,到现在的基因等,虽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是又有几项真正在理论上获得了重大进展?更不要说是突破!不是说不需要分析的方法和手段,问题是必须与整体研究相结合,进行综合的研究。中医学是一门经验医学,但更是一门朴素的整体医学;而西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一门实验医学。医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我们的研究不仅建立在生物学个体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强调个体差异,建立起立足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新型整体医学,而中西医结合可以将现代科学微观化的优势和中医学整体化的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一些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成果,如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奖“肾本质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2]等,都是将两者结合得比较好的典范。这种结合要求研究者不但要有扎实的现代科学的基础,更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中医理论的造诣。所以必须强调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认真学习中医理论和努力提高中医素养。 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合理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特别是中西药物的合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是体现中西医结合优势的重要方面,对于提高疗效,特别是对于提高一些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等等,但中西药的合用并不等同于中西医结合。泛泛的中西药物合用是否科学、是

中医论痰

中医论痰 中医谈痰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密切。中医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之说。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着水谷的转输。如果思虑耗神,元气受伤,生气不布,困厄脾阳,或久居湿地,淋雨涉水,外湿内侵,困厄脾阳,则津液转输不利,化成痰湿,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脾越虚,痰越多。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健旺脾气(人参、白术、炙甘草),升补元气(黄芪、当归、升麻、柴胡),燥化湿邪(陈皮)。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陈半夏、陈皮),燥湿化痰,理气和中(茯苓,甘草,乌梅,生姜)。脾为生痰之源,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有关。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不称为咳痰。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湿痰嗽,指痰湿壅肺所致之咳嗽,具有痰出嗽止之证候特色。水

谷精微在肺中进行疏布要有气的鼓动,否则就容易形成痰存在肺中,这种气包括脾气、肺气、肾气。脾气运化水谷精微更加直接,影响明显并且常见。肺为贮痰之器。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的。水代谢。中医认为水谷入胃后,对人体有生理作用的津液浮游涌溢,输注于脾,通过脾的运化作用,布散津液到全身。其中一部分津液上输于肺,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使三焦水道通调,水液得以下输至膀胱;同时又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以三焦为通道将津液布散于全身。下输至膀胱中的水液,再在肾的气化作用下,一部分(清的部分)上注于肺,润养肺金,一部分(浊的部分)化为尿液排出体外。打通肺经和大肠。肺经循行从大肠出发,先到达肩膀头,顺手臂而下到手指端,交大肠。肺吸收新鲜空气,大肠得气后,才能正常运转,清除糟粕,肺脏才能平平安安。1、揉中府、肺俞,止咳又润肺。肺经从体内行至肩膀头出,起于中府和云门两穴。若点揉二穴很疼,必有邪客,可用大真空罐在此拔罐,一罐两穴,引出入侵之外邪。罐斑通红为热;罐斑黑紫为寒;皮肤出泡为湿。咳嗽初期,刺激点揉中府、肺俞(或拔真空罐5分钟),立马止咳。2、常搓手腕,清涕自消。肺喜温,怕寒凉。手

痰湿体质如何中药调理呢

痰湿体质如何中药调理呢 痰湿体质是一种很常见的体质,这种体质多数是身体的痰湿之气过重而引起的,多数都被肥胖,面部生油和身体过于沉重而困扰,体质的患者,主要的典型症状就是身体疲劳,乏力,肠胃消化功能不良,面对这些症状,痰湿体质的患者可用中药调理,那么痰湿体质如何用中药调理呢? 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 体质特点 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方选二陈汤;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当健脾化痰,方选六居子汤,或香砂六君子汤;若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者,当温阳化痰,方选金匮肾气丸。此外,还可以采用膏方进行调理,如除湿膏等。 针灸调理: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痰湿体质常常兼杂脾虚湿阻型、胃热湿阻型、肝郁气滞型、脾肾两虚型等四种类型。我馆采用电针、刮痧、耳穴贴敷等方法辩证施治,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 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痰湿体质的中医判定标准

痰湿体质的中医判定标准 【体质的概念】 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在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所以,对体质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中医体质】 “体质”是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概念。查《辞海》无“体质”一词,但对“体”、“质”分别解释为:“体”,指身体,“质”为性质、本质。所谓体质,就是机体因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的盛衰偏颇而形成的素质特征。 【中医体质分类】 中医讲人的体质分为九类,分别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痰湿体质】 1.定义由于津液运化失司, 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体质特征 (1)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2)常见表现: 主项: 面部皮肤油脂较多 , 多汗且粘 , 胸闷 , 痰多。副项: 面色淡 黄而暗 , 眼胞微浮 , 容易困倦 , 平素舌体胖大 , 舌苔白腻 , 口粘腻或甜 , 身重不爽 , 脉滑 , 喜食肥甘甜粘 , 大便正常或不实 , 小便不多或微混。 (3)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多善于忍耐。 (4)发病倾向: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 (5)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3.古代文献依据 (1)《黄帝内经》中有“肥人”、“肥贵人”、“脂人”之说 , 即指体内痰湿较盛 之质。 (2)《格致余论》:“肥人多痰”, “肥人湿多”。 (3)《丹溪治法心要》:“肥白人多痰湿。” (4)《张聿青医案》:“第体丰者多湿多痰。” (5)《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 , 甘者令人中满 , 其气上溢 , 传为消渴。” (6)《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 , 偏枯痿厥 , 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7)《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 ,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养生方法】 1.环境调摄: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2.饮食调理: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 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 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3.运动锻炼: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 慢跑、球类、游泳、武术、八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 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 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4.药物养生:痰湿之生,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故重点在于调补肺脾肾三脏。 若因肺失宣降,津失输布,液聚生痰者,当宣肺化痰;若因脾不健运,湿聚成痰者,

痰证各家论述

痰证各家论述 一、痰的认识及演变过程 痰的概念有四:一、痰指排出体外之黏液,《黄帝内经》中已有痰的原义,隋代以后出现“痰”字,并逐渐取代了“涕”、“沫、“汁”等一义多字的用法; 二、痰指积聚体内之涎液;三、指痰饮病;四、痰是对复杂病证的思维方式。 中医理论基础是《黄帝内经》,但《黄帝内经》对痰证论述不多,但对水液代谢生理情况有所论述;《金匮要略》对痰饮描述很多并提出四饮分类及很多具体治疗原则和方药;《诸病源候论》列出“痰饮候”、“诸痰侯”,区分痰与饮,提出“百病皆有痰作祟”。至宋金元时期以后,痰证证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代医家均有独到见解,使痰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 二、各代医家理论概述 1.孙思邈 孙思邈医疗经验极为丰富,但多方药少理论,在方药方面,广泛搜集了大量前代方剂及当时验方,其中《千金要方》中载有痰饮病方数十首。用药特点有:1.治疗痰饮日久者,善于并用活血药,如用防己汤治疗膈间支饮,“若不愈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三合,微下利即愈”,芒硝活血软坚,使久痰得愈;2.善用吐法; 3.温药如生姜,姜汁运用很多; 4.亦有大黄、芒硝、大戟、芫花等峻下之法。孙思邈治疗经验丰富了痰饮病的治法,为后世进一步发展提供方药指导。 2.张从正 张从正将痰分为风痰、热痰、湿痰、沫痰,创造性提出“痰迷心窍”说,为用痰证学说理论治疗精神神经方面痰病做了有益的尝试。 3.朱丹溪 朱丹溪是痰证论治的代表者,他继承《和剂局方》并发展了痰证理论,病因方面,他强调“脾虚”、“气郁”,“或因忧郁,或因厚味,或因无汗,或因补剂,气腾血沸,清化为浊,老痰宿饮,胶固杂揉”。临床表现方面,提出百病兼痰的著名观点,“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痰在膈间使人癫狂或健忘”。治疗方面,提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金元之前,治痰多用汗吐下温法,但容易损伤阳气,故朱丹溪提出“顺气为先,分导次之”,“实脾土,燥脾湿”。与此同时,还强调应根据其成因、性质以及痰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定,以二陈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 4.张景岳 张景岳对痰证的论述,在景岳全书中有痰饮专篇,首先对痰和饮进行鉴别。其次分析了痰证的病机,“痰即人之津液……而血气即成痰涎”,则脏腑病,津液败,而气血不行时就会形成痰涎,同时指出痰饮病与脾肾二脏密切相关,“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所以痰证非此则彼,必与二脏有涉”。又将痰证分为虚实两类,“实痰无足虑”、“最可畏者唯虚痰”。治疗方面,张景岳强调元气的重要性,并提出温脾、强肾的治痰方法,强调温补的作用,总结了20余首方剂。预后方面,张景岳指出痰为水谷津液所化,可以随去随生,攻伐伤害元气是“但知目前,不知日后。”提出治痰关键在于“使之不生”。 5.清代医家 清代医家注重对痰证治疗的探讨,田宗汉《痰饮治效方》是一部痰饮治

痰湿型体质的调养方法

痰湿型体质的调养方法 由于气血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引起的 一、总体特征: 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二、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三、常见表现: 1体型肥胖(皮肤肌肉往下坠,松弛)倦怠无力,多汗且黏。颜面轻度浮肿(捏 上去无坑,若有若无)皮肤油脂较多。口中粘腻,甜腻(脾主甘,脾气虚,痰 湿太盛容易往返至口中所以反甘)喜食肥甘甜腻的食物舌苔白腻,脉滑。胸闷、痰多。 四、心理特征: 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五、发病倾向: 1.糖尿病三多吃的多(痰热消耗体质)喝的多(痰热消耗肺经)尿的多 (消耗肾经)一少 22.体重减轻(消耗阴津)3.脑中风(睡着了运动少了天冷的时候)4.冠心病或心肌梗塞5.痛风症(特别是肢体疼痛,离心脏越远的地方 血管细痰湿越容易堵住)6.多卵巢综合症(内分泌紊乱,多毛,闭经,发胖) 容易出现脱发(痰湿阻住毛孔,营养缺乏滋润)7.胸痹 六、痰湿体质的饮食调理原则: 少食肥腻,甜腻之品多吃化湿之物:薏米、荷叶、扁豆、冬瓜、海藻、海带、 丝瓜、茯苓佐以温阳、活血之品:干姜、肉桂、陈皮、白芥子(中医化痰的药物)食宜清淡: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 海带、冬瓜等。 七、痰湿体质的药膳指导: 1.山药冬瓜粥 2.薏米扁豆粥 3.健脾,益气,利湿:山药冬瓜汤:山药50克, 冬瓜150克至锅中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4.健脾除湿化痰赤豆鲤鱼汤:将活鲤鱼1尾(约800克)去鳞、鳃、内脏;将赤小豆50克、陈皮10克、

辣椒6克、草果6克填入鱼腹,放入盆内,加适量料酒、生姜、葱段、胡椒、 食盐少许,上笼蒸熟即成。5.荷叶山楂茶 八、具有神奇功效的祛痰利湿之物: 1.荷叶(有很好的盛水湿,生阳气的功能)用鲜荷叶熬粥,每日30克左右干荷叶泡茶、入药每日15克左右荷叶灰用米粥冲服,每日10克左右 2.薏苡仁具有 祛痰利湿作用的食品:健脾化湿(恶心、腹胀,腹泻,不愿意吃饭)薏米仁粥 补肺清热(肺脓肿,臃肿,里面长仓)美白皮肤:可以治疗扁平疣(麻黄、杏仁、炙甘草、薏苡仁)3.薏苡仁的食用方法:薏苡仁熬粥:用米糯米一起熬粥,用量30克—50克之间薏苡仁研粉:拌到蜂蜜或鸡蛋清里,涂上脸可以治疗雀斑,扁平疣,老年斑。牛奶薏苡仁将牛奶煮好之后,拌入薏苡仁粉服用有去脂服用的作用。 九、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 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十、起居忌潮湿: 居住环境宜干燥而不宜潮湿,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衣着应透气散湿,经常晒 太阳或进行日光浴。在湿冷的气候条件下,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受寒淋雨, 不要过于安逸。运动宜渐进 十一、运动锻炼: 因形体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坚持运动锻炼,如 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练武术以及适合自己的各种舞蹈。

我对中医哲学的认识

因为自己的哲学知识不多,所以我在动笔之前,先在网上下载了一本叫《医学哲学》的电子书,粗略地浏览了一下,了解了医学哲学的内容。而我在另一门课——“医学史”中对中外医学发展也有一些了解,所以我就想写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哲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也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就是我对这方面的一些认识。 ——××× 我对中医哲学的认识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知道,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哲学要以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为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哲学的思想指导者人们对自然界的改造。所以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哲学作为中国哲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对中医学本身的发展影响深远。 早在原始社会,自然科学根本还没有发展,人们都有崇拜神灵的迷信观念。这导致了当时巫医盛行,巫医用祈祷、占卜、念咒等巫术治病,偶尔用药物或者手术。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了春秋后期奴隶制的崩溃。 这时人们的哲学观念开始转变,这在自然辩证法的课堂上也提到过,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从神话和宗教的自然观过渡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这在中医哲学上表现为阴阳五行学说,以及春秋时期秦国医生医和的“六气致病说”。阴阳的哲学思想是在《周易》中提出来的,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都被分为阴阳两大类,哲人认为一切自然现象的变化都是阴阳消长的结果。因为阴阳为占卜所用,而治病也用占卜,因而很容易用阴阳来解释医学现象。可以说没有阴阳思想,就没有《黄帝内经》,也就没有中医学,没有两千多年中医实践。五行学说也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中医学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中医学就是应用阴阳五行理论建立起来的医学模式,它们与中医学的具体关系我就才疏学浅,不了解了。关于六气致病说,其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是大自然的现象,大自然变化过剧,使人发生疾病。可见当时已用朴素唯物思想解释病因,认为人体是小宇宙,而大宇宙发生变化,势必影响到小宇宙,也就是说外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体内生理变化。这种整体观构成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受此影响产生的伤风、上火、中暑等词汇几千年流传下来,时至今日大家仍在使用。 到了秦汉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得到继承和发展,这在《黄帝内经》中得到了体现。要谈中医哲学就不能不谈《黄帝内经》,它是中国哲学的一章,它对世界的医学发展至今还有影响,我在网上都可以找到最近发表的关于《黄帝内经》哲学思想探讨的论文。《黄帝内经》更加强调整体观念,阐述了人体的体表与脏腑之间、脏腑彼此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总结出“天人合一”、“阴阳离合”、“五行生克”、“经络循环”等思想。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和“有诸内必形诸外”的思想观念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之后,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审因辨证、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潜方用药”的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此外,他还在“四诊”的基础上总结出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八纲”。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理论原则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可见这一思想秦汉时期就已形成。 综上看来,中医学和哲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哲学思想的发展也就是医学的发展,中医哲学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此后,中医学逐渐发展兴盛,虽有近代“扬西抑中”的逆潮,但现已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医学理论。虽然现在对中西医的争

对朱丹溪治痰思想的认识_罗贤通

多途径给药,将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中西药的优势。[13]综上所述,骨小梁显微骨折是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间环节。先有骨质疏松,再有显微骨折,显微骨折的积累导致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重视骨质疏松的防治,增强对显微骨折的认识,有助于减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S ee m an E,Duan Y,Edm onds J,et al1Fracture site-specifi c def-i ci ts i n bone s i ze and vo l um etric d ens i ty i n m en w i th s p i n e or h i p fractures1J BoneM i ner Res,2001,16:120-1271 [2]K oszyca B,Fazzalari NL,Vernon RB,et al1Trabec u lar m icro fractures:nat u re and d i stri bu tion i n the prox i m al fe m urs[J]1C li n Ort ho,1989,244:208-2121 [3]K an i s J A,l an cet1984,(8367)1B271 [4]柴本甫,汤雪明,李慧1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松质骨的破 骨细胞性骨吸收(扫描电镜观察)[J].中华骨科杂志,1995, 5(15):291-2941 [5]高令军,裘世静,戴克戎1青年与老年股骨距的显微结构特 征及其临床意义[J]1中华骨科杂志,1999,19(7):393 -3961 [6]BagiCM,M iller SC,B o wman B M,et al1D ifferences i n over l oad- ed and under loaded fe mu rs fro m ovari ecto m i zed rats:comparisi on of bone m orphom etry w it h t orsi on al testi ng1B one,1992,13 (1):351 [7]谢华,吴铁,李青男,等1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扫描电镜观 察[J]1解剖学杂志,1999,22(4):323-3251 [8]张先龙,何耀华,曾炳芳,等,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的骨量和 骨显微结构研究[J],Shangh aiM ed J,2002,V01125,No,Sup-p.l [9]M a j umdar S,Kot h ariM,Augat P,et al1H i gh res o l uti on m agnetic res on ance i m ag i ng:three-d i m ensional trabecu lar bone arch i tec- t u re and b io m echan ical p roperti es[J]1Bone,1998,22:445 -4541 [10]Ji ang C,G i gerM L,Kw ak S M,et al1Nor m aliz ed B M D as a pre- d ictor of bon e strengt h[J]1A cad Rad i o,l2000,7:33-391 [11]U lri ch D,Van R i et b ergen B,Lai b A,et al1Load tran sfer anal y- sis of t h e distal rad i u s fro m i n-vivo h i gh res oluti on CT i m agi ng [J]1J B i om ech,1999,32:821-8281 [12]U lri ch D,R i etbergen B,Lai b A,et al1M echan i cal an al ysis of bon e and i ts m i croarch itect u re b ased on i n vivo voxel i m ages [J]1TechnolH ealt h Care,1998,6:421-4271 [13]乔荣勤1原发性骨质疏松辨证研究现状[J]1中国中医骨 伤科杂志,2000,8(2):45-47. 收稿日期:2008-07-04对朱丹溪治痰思想的认识 罗贤通,张菊花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朱丹溪为临床治痰大家,其论痰治痰的思想独树一帜。本文就朱丹溪的治痰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朱丹溪针对不同性质的痰,灵活运用中医学的各种治疗法则进行论治,并提出二陈汤为治痰要药,还论及了痰证的预后凶险。 关键词:朱丹溪;治痰;体会 中图分类号:R249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1108(2009)03-0008-01 朱丹溪为临床治痰大家,其论痰治痰的思想独具特色,对后世中医痰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针对痰性质的不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综合运用了中医学各种基本治疗法则,用药各异,独具匠心。 1辩证施治 111湿痰燥之治疗湿痰,朱丹溪赞成用燥湿化痰法。善用苍术、白术、半夏、胆南星、茯苓等,认为油炒半夏能大治湿痰。并提出专门燥湿痰方:胆南星、半夏、蛤壳粉。另一方治湿痰方:苍术、白术、香附、酒白芍。治肥人湿痰:苦参、半夏、白术、陈皮、竹沥。兼气热者予中和丸:苍术、黄芩、半夏、香附。兼食积者予青礞石丸:黄芩、茯苓、胆南星、半夏、枳实、礞石、玄明粉。112热痰清之治疗热痰,朱丹溪提出用清热化痰法。火热之邪内犯,致脏腑功能失其常,津液不能正常运化而成痰。因此,治痰的目的只是治标,清热泻火乃为治其本。代表方有清膈化痰丸,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香附、苍术组成,主治痰热壅遏胸膈之证。以芩连栀柏清泻上、中、下三焦火热,配以香附、苍术理气燥湿,不化痰而痰自除。以及另一清热化痰方清痰丸:乌梅、枯矾、黄芩、苍术、陈皮、滑石、青皮、枳实、胆南星、半夏、神曲、山楂、干姜、香附。以及黄连化痰丸:半夏、黄连、吴茱萸、桃仁、陈皮。具体用药有青黛、黄芩、黄连、天花粉等,认为:黄芩治热痰,假其下火也,天花粉能大治隔上热痰。 113寒痰温之治疗寒痰,朱丹溪主张用温补的方法。 #8 #第31卷第3期 2009年5月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 GCTCM N o13V o l131 M ay2009

浅谈痰湿体质

浅谈痰湿体质 徐晓娟 专业:酒店管理班级:102 学号:10531217 摘要:《中医体质养生》把人群分为八种不同的体质,逐一讲述每种体质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及易感疾病,帮助人们认识自身是何种体质,并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药物、经络调养等方面告诉人们,养生要因人而异、体现个体差异,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体质养生 何为痰湿体质 中医体质学认为,痰湿体质是由津液运化失司而导致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的体质状态。 痰湿体质亦称为迟冷质,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 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 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 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二、痰湿体质的典型特征 痰湿体质: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易

患消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宜祛湿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荷梗等。 痰湿体质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当人体脏腑、阴阳失调,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易形成痰湿时,便可以认为这种体质状态为痰湿体质,多见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该体质的人常表现有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归纳下来,就有如下几点: ◆形体可胖可不胖,虚胖者时可见到; ◆面少血色,白中常发青,且少光泽; ◆人体好倦缩,手足冰凉,夏天好过,冬天加重; ◆口唇色淡,很少感觉口渴,不想喝水; ◆舌质淡而胖嫩,舌边常有齿印成排; ◆容易出汗,汗出后皮肤多凉; ◆大便次数多,不成形,尤其是早晨大便急,一泻为快; ◆一夜三四次小便,且尿量多而色清如水; ◆易出现耳鸣,年过60岁者中耳聋者多见; ◆妇女白带过多. ◆不能喝凉水,一喝冷饮就胃痛,腹痛或腹泻,喝热水后全身舒坦; ◆有关节酸痛,肌肤麻木,肠胃不适,或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发病倾向. 三、古人对于痰湿体质的认识 溪明确提出,痰湿体质与中风具有相关性:“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并且主张用利湿化痰方药改善体质:“肥人中风,口手足麻木,左右俱作痰治。”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中风非风”的观点,并指出:“肥人多湿多滞,故气道多有不利,若果痰气壅,则不得不先为清利。”除此之外,戴思恭、孙一奎、虞天民、楼英等医家对于痰湿体质与中风的关系,也都有所论述。清代,这一认识更趋完善,清末医家张聿清指出“体丰者多湿多痰”,“气虚多湿之体……体丰于外,气弱于内”易患中风。可见肥胖之人,痰湿内蕴,与中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我对中医学的认识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中医文化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中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漫长的历史。中医发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先秦以来丰富的药学资料而成书。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部分重大问题如阴阳、五行、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探讨。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之楷模。晋、隋、唐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宋、金、元时期的医家结合前代理论以及个人实践和经验,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中医学体系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明清时期在集古代中医大成的基础上,结合该时期医家临床研究经验和哲学研究成果,提高了中医学对正常人体和疾病的认识程度,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近年来,中医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医学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下,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的基本特点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指机体自身整体性和集体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整体观念是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是中医学基本特点之一。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强调“五脏一体”、“形神合一”病理上注重整体分析,诊断治疗上重视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其中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对疾病的阐述和防治讲述的很有道理,结合了古代哲学中的学术观点。辨证论治,也叫辨证施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诊断上要辨病、辨证和对症治疗。 中药按治疗作用分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收涩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活血祛淤药、止血药、泻下药、驱虫药、芳香开窍药。在这段时间里对中医学的学习,我对它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中医学博大精深,我所认识的中医仅仅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它的范围之广、内容之深需要我们不断地刻苦钻研才能领悟。 对中医药的认识 学我通过这学期对中药综合知识的学习,对中药、方剂、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炮制、制剂方面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 那么我们就应该近一步了解中药的性能,“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性味,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