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支

循环状况等地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

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

【护理评估】要点

1、手术适应症。

2、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心功能状况、心理状况。

3、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4、评估服药史:长期服用华法林的病人,术前应停药 3 天,并使 INR<1、8;糖尿病病人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者,术前停药 3 天。

【常见护理问题】

1、恐惧:对导管手术缺乏了解;信息错误。

2、知识缺乏:缺乏指导及信息来源。

3、疼痛与冠脉痉挛、心肌缺血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

5、潜在并发症:心梗、猝死、栓塞。

【护理措施】

(一)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消除顾虑,取

得合作。

2、协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前行 ALLen 试验,即同时按压桡、尺动脉,嘱病人连续伸曲五指至掌面苍白时松开尺侧,如

10 秒内掌面颜色恢复正常,提示尺动脉功能好,可行桡动脉介入治疗。

3、饮食与休息:术前不需禁食,术前一餐饮食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

条等,避免进食牛奶、油腻食物,以免术后卧床发生腹胀或腹泻。保证充足睡眠。

4、对于已服用华法林的病人,术前应停用 3 天,并使 INR<1.5。

5、术日晨准备:更换手术衣,非术侧上肢留置静脉通道,佩戴腕带,填写介入

手术交接单。

6、特殊准备

护理常规

(1)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择期 PTCA 者术前晚与术晨共口服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300mg;

2)急诊 PCI 者,术前 6 小时内遵医嘱服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600mg 和阿司匹林 300mg。

(2)为了减少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有肾损害者应适当补液和利尿。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术后心电、血压监护 6-24 小时,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血压不稳定者 15-30 分钟测量血压一次,直至稳定后改为每小时测量一次。

(2)观察桡动脉、手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变化。

术后继续抗凝药物治疗,观察注意伤口和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并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2、穿刺部位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肿胀情况。术后压迫器压迫 2-4 小时后开始逐步递减压力,气囊充气式压迫器每 2 小时缓慢抽气 1-2ml;螺旋式压迫器每 2 小时旋转按钮放松一圈,6-8 小时后可撤去压迫器,平卧时术侧上肢适当抬高(45-60°),腕关节制动,指导指关节活动,坐位时上肢前臂抬高至胸部以上。

3、用药护理:术后根据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血便、呕血等。

4、饮食:术后鼓励多饮水(2000ml 左右),促进造影剂排泄。合理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二)经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消除顾虑,取得合作。

2、协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3、饮食与休息:术前不需禁食,术前一餐饮食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条等,避免进食牛奶、油腻食物,以免术后发生腹胀或腹泻。保证充足睡眠。

4、适应性训练:术前练习床上排尿排便。

5、术日晨准备:更换手术衣,非术侧上肢留置静脉通道,佩戴腕带,填写介入手术交接单。

6、特殊准备

(1)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择期 PTCA 者术前晚与术晨共口服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300mg;

2)急诊 PCI 者,术前 6 小时内遵医嘱服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600mg。

(2)为了减少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有肾损害者应适当补液和利尿。

护理常规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术后心电、血压监护 6-24 小时,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血压不稳者 15-30 分钟测量 1 次,至稳定后改为每小时 1次。

(2)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观察肢体皮肤颜色与温色,防止栓塞。

(3)注意病人排尿情况及排便体位,避免排便时术肢突然弯曲,指导或协助术

侧肢体做趾端运动、踝泵运动。

2、穿刺部位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肿胀情况。术后常规压迫穿刺点 30分钟,无活动性出血后进行加压包扎 24h,并予 1kg 沙袋压迫 6-8h,术侧肢体制动 24h。

3、用药护理:术后继续抗凝药物治疗,注意观察伤口和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并

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4、饮食:术后鼓励多饮水(2000ml 左右),促进造影剂排泄。合理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饱。

5、休息与活动: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24h,协助完成生活护理。

6、并发症护理

(1)腰酸,腹胀多由于经股动脉穿刺者术后要求平卧位,术侧肢体伸直制动

位所致,告知病人起床活动后腰酸与腹胀自然会消失,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严重者可帮助热敷,适当按摩腰背部以减轻症状。

(2)穿刺血管损伤的并发症

1)术区出血:股动脉穿刺者,正确采取压迫止血方法,术侧下肢保持伸直位,

咳嗽及用力排便时压紧穿刺点,观察术区有无出血、渗血、血肿;必要时重新包

扎并适当延长肢体制动时间。桡动脉穿刺者:观察术区加压包扎是否有效,松紧

度是否得当,监测桡动脉搏动情况。

2)局部血肿及淤血者,根据血肿分度,采取护理措施。

①轻度血肿:血肿范围 2-5cm,术肢制动,使用体位垫抬高术肢45°,标记

血肿范围,动态观察血肿的变化。

②中度血肿:血肿范围 5-10cm,术肢制动,使用体位垫抬高术肢45°,血

肿范围进行标记,手法按压 15 分钟或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测量双上肢臂围,

比较双上肢皮肤张力并进行动态观察。

③重度血肿:血肿范围大于 10cm,血压计袖带间断压迫止血 30 分钟,压迫

压力为患者收缩压+20mmHg,压迫 5 分钟,放松 1 分钟,使用体位垫抬高术肢45°,

血肿范围进行标记,术肢制动,测量双上肢臂围,比较双上肢皮肤张力,检查动

脉搏动及肢体活动耐力,必要时可给予局部冰敷。

3)腹膜后出血或血肿:立即输血和压迫止血等处理,必要时行外科修补止血。

4)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一旦确诊立即局部加压包扎,如不能愈合可行

护理常规

外科修补术。

5)穿刺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

度、感觉改变,下床活动后肢体有无疼痛或跛行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骨筋膜室综合症:外科手术治疗。

(3)尿潴留术前训练床上排尿,做好心理疏导,诱导排尿,无效时可进行导

尿术。

(4)低血压多为拔除鞘管时伤口局部加压后引发血管迷走反射所致。备好利

多卡因,协助医生在拔除鞘管前局部麻醉,减轻病人疼痛感。备齐阿托品,多巴胺等抢救药品,连接心电,血压监护仪,除颤仪床旁备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5)造影剂不良反应极少数病人会出现皮疹、畏寒甚至寒战,经使用地塞米

松后可缓解。肾损伤及严重过敏反应罕见。术后可经静脉或口服补液,在术后

4~6 小时内使尿量达到 1000~2000ml,以达到清除造影剂保护肾功能和补充容量的双重作用。

(6)心肌梗死由于病变处血栓形成,斑块脱落导致局部或远端血管急性闭塞

所致。故术后要注意观察并观察有无胸闷,胸痛等症状,动态监测心电变化,必要时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以及时发现。

7、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有效控制冠心病各种危象因素。

(2)病情监测与服药指导:遵医嘱继续服用降压、降糖、调脂及各种抗凝药物,预防再狭窄发生。服药期间观察有无出血症状,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发现出血情况及时就诊。定期门诊随诊,监测出凝血时间、血糖、血脂、肝功能情况等。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性质、范围、侧支 循环状况等地准确资料,有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诊断冠心病最可靠的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 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组治疗技术。 【护理评估】要点 1、手术适应症。 2、生命体征、心率、心律、心功能状况、心理状况。 3、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 4、评估服药史:长期服用华法林的病人,术前应停药 3 天,并使 INR<1、8;糖尿病病人口服二甲双胍控制血糖者,术前停药 3 天。 【常见护理问题】 1、恐惧:对导管手术缺乏了解;信息错误。 2、知识缺乏:缺乏指导及信息来源。 3、疼痛与冠脉痉挛、心肌缺血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 5、潜在并发症:心梗、猝死、栓塞。 【护理措施】 (一)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术前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要点,消除顾虑,取 得合作。

2、协助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电解质、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前行 ALLen 试验,即同时按压桡、尺动脉,嘱病人连续伸曲五指至掌面苍白时松开尺侧,如 10 秒内掌面颜色恢复正常,提示尺动脉功能好,可行桡动脉介入治疗。 3、饮食与休息:术前不需禁食,术前一餐饮食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 条等,避免进食牛奶、油腻食物,以免术后卧床发生腹胀或腹泻。保证充足睡眠。 4、对于已服用华法林的病人,术前应停用 3 天,并使 INR<1.5。 5、术日晨准备:更换手术衣,非术侧上肢留置静脉通道,佩戴腕带,填写介入 手术交接单。 6、特殊准备 护理常规 (1)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1)择期 PTCA 者术前晚与术晨共口服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300mg; 2)急诊 PCI 者,术前 6 小时内遵医嘱服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片 600mg 和阿司匹林 300mg。 (2)为了减少造影剂的肾毒性作用,有肾损害者应适当补液和利尿。 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1)术后心电、血压监护 6-24 小时,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血压不稳定者 15-30 分钟测量血压一次,直至稳定后改为每小时测量一次。 (2)观察桡动脉、手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变化。 术后继续抗凝药物治疗,观察注意伤口和皮肤黏膜出血倾向,并随时监测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护理常规 1、术前护理 2、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病人术后取平卧位,一级护理,带有股动脉管病人绝对卧床12-24h,肢体制动6-8h,1h后拔出鞘管,伤口沙袋压迫6-8h,伤口放置血管缝合器病人平卧4h,压迫2h,当伤口有渗血,渗液须延长卧床和沙袋压迫时间,术后30min后可进食,水,嘱病人多饮温开水,以利造影剂的排空。每30min测血压1次,连续6次,平稳后停测,同时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监测体温,每日4次,连测3d,正常后停测。协助好病人生活护理。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由于病人肢体制动时间、卧床时间均较长,容易产生不舒适感,护理人员应加强沟通,做好健康教育,缓解病人的紧张心理。指导病人如有胸等不适主诉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拔股动脉鞘管的护理拔管前行床边心电、血压监测,血压过高时不宜拔管,应先降压再拔管,协助医师准备拔管用的物品,并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恐惧和紧张心理。对于情绪紧张者,应酌情使用镇静药,对病痛敏感的病人,拔管前给鞘管周围局部麻醉,拔管时严密监测心率,血压等变化,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倾听病人的主诉。拔管时易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严禁双侧同时拔除动脉鞘管,一旦发生血压下降、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全身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减慢,意识淡漠等表现应立即处理,使病人头偏向一侧,中流量吸氧,遵医嘱快速补充等渗盐水,症状重者可静脉推注多巴胺、阿托

品,必要时静脉滴注多巴胺。 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心律失常:冠状动脉造影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很常见,多为一过性(如室早、房早、室速等),一般不产生临床后果。但有些心律失常会产生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要积极处理,如心室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窦性停搏等。 发生原因:压力嵌顿或右冠状动脉起始部痉挛。阻塞冠状动脉,导管插入太深,阻塞圆锥支血供,造影剂注入时间过长、剂量过大,造影剂排空不畅,长时间淤滞于右冠状动脉内。 预防措施:避免在冠状动脉开口反复操作导管或过深插入导管,切忌长时间、大剂量注入造影剂。若出现造影剂排空缓慢,应立即嘱病人用力咳嗽,以提升胸腔负压,加速造影剂排空,当出现心律失常,立即撤出导管,必要时根据病情给予电除颤或临时起搏器等。 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造影中少见极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常见原因:导管或造影剂刺激冠状动脉痉挛,导管损伤冠状动脉口引起内膜撕裂甚至血管急性闭塞,栓塞,可为血栓栓塞、气体栓塞或病变部位的斑块脱落,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而弥漫,临床情况不稳定(如不稳定心绞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等)。 预防措施:为预防血栓,术前肝素化,所有连接管道应严格排除所有气泡,导管操作务必轻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动作,严密监测动脉压力和心电图变化,消除临床不稳定因素,应尽快明确原因,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概述】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以球囊成形术为基础的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技术,包括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置入术、斑块旋切及旋磨术等。 1.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经皮穿刺(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iasty,PTCA)简称光状动脉成形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动脉,将球囊导管沿主动脉逆行送入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利用加压球囊的机械作用,直接扩张粥样硬化性狭窄,从而增大血管内径,改善心肌供血,达到缓解症状和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PTCA因治疗效果比药物疗效可靠、理想,比心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便、创伤小、可重复性好而被广大患者所接受。 2.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就是将金属支架(stent)永久地放置于冠状动脉病变处,经球囊扩张释放或自膨胀方式支撑柱血管壁,以白痴冠状动脉官腔的畅通,减少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死率。支架放置后,由于获得了足够大的血管腔,减轻了术终残余狭窄、弹性回缩及血管重塑,使狭窄率由40%~50%降到了15%~20%,如果采用药物洗脱支架,再狭窄率可降至>10%。【适应证和禁忌症】 1.适应证 (1)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为单支或多支血管病变。 (2)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有明确心急缺血者。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绞痛复发,可为吻合口附近的旁路血管狭窄进行PTCA。

(4)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5)急性心肌梗死,包括PCI、溶栓后补救性PCI、及延迟PCI。 2.绝对禁忌证 (1)无保护的左主干狭窄或左主干严重病变,前降支和同旋支近端均有严重狭窄。 (2)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病变。 3.相对禁忌证 (1)预期成功率过低的病变或有增加致死或致残危险因素。 (2)退化的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弥漫性狭窄,无可扩张的局灶性病变。(3)冠状动脉临界性狭窄。 (4)心肌梗死急性期再行直接PTCA时,对非梗死性相关动脉进行选择性PCI。(5)严重出血体质或高凝倾向,术后可能发生出血或病变部位发生出血或病变部位血栓闭塞,增加危险。 【术前护理】 1.高危患者识别 (1)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PCI的平均年龄偏高,危险因素合并从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住院期间病死率高。 (2)高龄:年龄>75岁是危险性增高的主要临床因素。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周围血管并发症高,易伴发其他疾病。 (3)糖尿病:PCI危险程度与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长短、血糖是否控制有关。围术期缺血并发症高,再狭~窄发生率高。糖尿病患者的多支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长期预后不理想。 (4)左心功能:是近期危险程度和远期预后的重要预测因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危险度升高;LVEF<30%,危险度极高。 (5)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主要是48h内发生的不稳定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 2.术前准备 (1)解释治疗的目的、效果、过程、安全性,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取得合作后,患者及其家属填写手术同意书。 (2)配合医师完成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及心脏超声术等术前检查。

PCI术后诊疗常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诊疗护理常规 【PCI术后诊疗常规】 1、与心内科医师交接班,查阅介入诊疗单,并在介入诊疗单责任医师处签字; 2、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下达病危/病重通知书; 3、根据介入诊疗单下达术后医嘱; a、股动脉途径:右下肢制动,制动时间视是否应用血管闭合器及是否需肝 素化而定,应用血管闭合器的嘱右下肢制动4h,带鞘管的制动至拔管后 12h。肝素化或局部渗血者制动时间适当延长。 b、桡动脉途径:术后每1h松桡动脉压迫器1次,不出血为宜,共松6次后 解除。 c、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桡动脉搏动情况 d、注意观察穿刺口渗血情况 e、水化:前8h静脉补晶体100-150ml/h(1.0~1.5ml/kg/h),计1000ml;多 饮水,24h饮水应超过1500ml;如有心衰,酌情减量。 4、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qd;氯吡格雷75mg qd;如有特 殊要求,请按术后医嘱执行。 5、 6 者,减量至75%。 7、活血化瘀、改善心肌代谢:可应用红花、疏血通、丹参等;如有心肌缺血表 现,加用硝酸酯类药物。 8、冠心病II级预防:低盐低脂饮食,β受体阻滞剂(血压、心率允许尽早加用)、 ACEI类(血压允许尽早加用)、他汀类。 9、与患者沟通,交流病情,告知多饮水、反复抽血等事项,减轻心理负担。【PCI术后护理常规】 1、观察病情: a、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血压和胸闷、胸痛情况; b、观察病人的精神、意识状态,有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 c、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观察有无牙龈出血、便血、尿血、皮下 出血点等。 d、观察动脉搏动情况,肢体皮肤颜色与温度、感觉与运动功能有无变化等。 e、观察尿量 2、健康指导: a、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因卧床、消化功能减退及不习惯床上排便等造成排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通过影像学方法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以及为冠心病的诊治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的介入性诊断技术。介入治疗(PCI)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通过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对体内的病灶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外科手术治疗或内科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冠脉造影、PCI术相关宣教,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手术前至少4小时禁止饮食,不禁水/药。 3、术前行心电图、血常规、血型、凝血、肝肾功能,心肌血清生化标记物等。 4、术前护士为患者做碘过敏试验,行试验前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 5、穿刺部位在股动脉,要进行会阴部备皮,穿刺部位在挠动脉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6、对于肾功能异常者术前12小时进行水化。 7、术前给予地西泮10mg肌肉注射。 8、协助患者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二)术后护理 1、术后返回病室后嘱患者患侧肢体保持伸直,避免弯曲。同时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及温度的变化,如发现动脉搏动消失、皮肤苍白、发凉或肢体肿胀时,应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2、对于行桡动脉穿刺术者,应嘱其抬高患肢、减少活动,随时注意患肢皮温及有无肿胀情况。常规6小时撤除压迫器。 3、通知医师查看患者,行床旁心电图检查,遵医嘱进行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2~3L/min,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4、术后补液1000~1500m1或嘱患者多喝水,以加速造影剂代谢。 5、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疼痛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污染时应及时更换。留置鞘管时,应注意鞘管周围有无渗血,常规术后4~6小时内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APTT小于50~70秒时,通知导管室医师拔除鞘管。拔除鞘管后沙袋加压包扎6小时,绷带包扎24小时。 6、下肢股动脉伤口行封堵术或缝合术者,术后患肢制动6小时,并遵医嘱沙袋压迫6小时,12~24小时拆除绷带。 7、持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者,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8、定时巡视患者,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 9、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休养环境。 10、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半流食为主。尽量不食易胀气食品,如牛奶、甜食等。 11、健康指导 (1)坚持药物治疗,不可随意增减药物,如抗血小板凝集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ACEI,他汀类药物等。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做好冠心病的二级预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及其术后护理指南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及其术后护理指南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冠心病已 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心脏介入治疗(PCI)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本文将探讨冠心 病的心脏介入治疗及其术后护理指南。 一、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 心脏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在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扩张狭窄或 闭塞的血管,以恢复心肌的正常血供。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疗效确切等优点。 1. 适应症 冠心病的心脏介入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①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药 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②急性心肌梗死(STEMI或非STEMI)患者合 并严重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③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存在高 危因素(如严重病变、心肌梗死史等)。 2. 手术准备 在心脏介入治疗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手术准备工作。医生会进行 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此外,还需 要进行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基础检查,以评估患者的手 术风险。 3. 心脏介入治疗方法

心脏介入治疗通常分为两种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1)PCI:通过在患者的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引导支架到达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位置,然后扩张支架,恢复血管通畅。 (2)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使用导丝和球囊在狭窄的冠状动脉内进行扩张,以恢复血管通畅。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病变的患者。 4. 术后护理 心脏介入治疗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以下是术后护理的一些建议: (1)休息与观察: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并接受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观察,以及心电图的监测。 (2)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继续药物治疗,如抗凝血、抗血小板和降脂药物等。患者需要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3)饮食调理:患者需要遵循健康饮食,减少高脂、高盐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 (4)体力活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适当的运动方案,帮助患者逐步恢复体力活动能力。 (5)定期复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心电图、血常规和相关指标,以及进行心肌超声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术后情况。

临床护理表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记录表格内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临床护理表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记录表格内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表格简介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指通过利用X线透视、X线造影、超声显像等技术,将特制导丝或器械经人体皮肤、血管到达心脏,获得冠状动脉的影像信息,确定冠状动脉有无病变,并利用心导管技术疏通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闭塞部位,从而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疗技术,冠状动脉介入术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形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内旋切术、冠状动脉内激光成形术等。病人术后护理重点为生命体征监测、预防穿刺部位出血及远端肢体末梢血供情况的观察等。 表格内容 1.病人一般资料:包括病人姓名、病案号、床号、病室。 2.监测与观察记录:包括出入量、生命体征、远端肢体观察、穿刺点周围组织观察、沙袋压迫止血及病情变化记录。 3.其他:包括记录日期、时间、记录人和页码。 表格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需严密观察心脏功能及活动情况,遵医嘱给予病人心电监护。通常情况下连续心电监护6小时,监测病人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如病人病情平稳,延长至每2-3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将监测数值记录在相应空格内。对于经桡动脉穿刺病人,避免在患侧上肢测量血压。监测过程中密切识别有无心律失常发生,特别需警惕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室速、室颤等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早处理,将具体病情变化记录在“病

情记录”一栏内。 2.判断病人意识状态,在“意识”一栏内用文字描述。当病人出现意识障碍时,警惕病人发生脑血流灌注不足或栓子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监测血氧饱和度,术后6小时之内遵医嘱给予病人鼻导管吸氧,增加心脏氧供应。如血氧饱和度下降,应加大氧流量,或者改为面罩吸氧。如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5%以下,可酌情使用储氧面罩给氧。特殊情况的处理过程应记录在“病情记录”一栏内。 3.观察术侧远端肢体血运情况。经股动脉行介入术的病人,观察术侧足部血运,经桡动脉途径的病人,观察术侧手部血运。术侧远端肢体血运情况可通过观察肢体皮肤温度、有无苍白、病人是否自我感觉肢体发凉、肿胀。对于行股动脉穿刺病人,术后返回病室后,嘱病人术侧下肢保持伸直位,避免弯曲,每小时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术侧足背动脉较健侧或是术前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应考虑包扎过紧所致;如皮肤变为紫色,应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以上两种情况属于急症,应尽快通知医生处理。远端肢体血运情况的观察结果采用记号法标记,具体表示方法为:动脉搏动良好(+),弱(±),未触及(-);肢体肿胀(+),不肿胀(-);皮肤温度正常(+),异常时在病情记录里具体描述。 4.认真观察并做好穿刺点出血情况记录。冠脉造影术后病人可立即拔岀动脉鞘管。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术后停用肝素4-6小时后,方可拔出动脉鞘管。因此,在病情记录栏里应详细记录病人拔出动脉鞘管时间。拔出动脉鞘管后,股动脉穿刺点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用1kg沙袋压迫止血4-6小时。桡动脉穿刺点使用压迫器加压6小时后撤除。行桡动脉穿刺病人,应嘱病人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术侧腕关节制动24小时,避免用力握拳,防止穿刺点出血。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术前评估 1.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有无介入治疗的禁忌症 3.青霉素、碘皮试有无过敏 干预措施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意义、简要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2.术前禁食6-8小时,训练床上大小便。 3.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治疗药物:阿司匹林片、波立维。 4.通过“艾伦”试验检测桡动脉和尺动脉的循环情况。艾伦(Allen)试验是检查尺动脉和动脉是否通畅的一种试验。患者取坐位或直立位,将患肢高举超过头部,同时用指压法阻断桡动脉,瞩患者进行握拳和松手交替动作若干次,然后让患肢下垂,低于心脏部位,将手放松,观察手指和手掌的皮肤颜色改变。正常供血情况下,皮肤无苍白,即使有也应在10-15秒钟内转红。若苍白时间超过10-15秒,提示尺动脉狭窄或闭塞。反之,如压迫患者搏动的尺动脉,则可判断桡动脉是否完全闭塞。 术后评估 1.了解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冠脉病变的情况等 2.生命体征、脉搏氧饱和度、神志 3.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出、疼痛的情况 4.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的结果有无变化 5.胸痛有无缓解 6.心理支持

干预措施 1.心电监护 1.1 PTCA及冠脉支架术后仍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ST-T改变。可因冠脉痉挛, 内膜夹层,血栓形成或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而致心肌缺血甚至冠脉急性 血管闭塞,也可因冠脉再灌注损伤所致。 1.2 须严密监测,术后常规做全导联心电图以观察有无心肌缺血改变。 2.临床症状的观察患者各种症状,如胸闷、胸痛、出汗,恶心和呕吐,气急等,均应充分警惕,提早发现隐藏的危机。 3.伤口的护理 3.1对于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嘱患者抬高患肢,制动,并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情况, 局部有无血肿。每3小时放一次气,6小时后可将气全部放完。 3.2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因拔鞘后肝素抗凝,压迫止血后穿刺部位可再次出血或血 肿,必须及时发现,重新压迫止血。要求患者拔管12小时内手术侧肢体完全制 动,绝对平卧24小时,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免股动脉阻塞出现。 4.抗凝药物使用监测 PCI术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3-7天,要教会患者如何按压,观 察有无皮下血肿。波立维一般服用6个月至1年,服用期间要监测白细胞的变化。 5.常见并发症的观察 5.1冠状动脉穿孔:指造影剂从局限撕裂的血管壁持续外渗,可分二型:I型导致严重并发 症,如死亡、心肌梗塞或需CABG。Ⅱ型用辅助球囊成形术治疗后无临床后果者。 冠状动脉穿孔可由导丝穿透血管壁或PTCA内膜撕裂扩展至外膜引起。导致心 包填塞、心肌梗塞等,心超是诊断心包积液的最敏感和可靠的方法。I型冠状 动脉穿孔需心包穿刺、心包切开、CABG等治疗。现在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冠状动 脉穿孔处支架的运用。 5.2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以及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等,原因为缺血及再灌注等。处理:多数室性早搏以及窦性心动过缓呈一过 性可不必处理。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者需复律或除颤,严重心动过 缓、房室传导阻滞致长间歇心室停搏需心室起搏治疗。 5.3血管并发症:多由于穿刺部位过高或过低,反复穿刺致动脉损伤,拔管压迫止血不当等 有关.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更要注意。 5.4 血管迷走反应:表现为血压下降至90/60mmHg以下,心率逐渐减慢至60次/分以下, 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和呕吐,常与血管穿刺时紧张、疼痛有关,及术后拔管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 冠脉介入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可以迅速恢复患者的自主呼 吸及心脏功能,有效减缓症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冠脉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如下: 1.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2. 确保患者的血流通畅:冠脉介入术后,需保持患者通气道畅通,保持患者的体位,避免压迫患者胸部,以减轻心脏负担。 3. 观察心电图及动脉压力监测:心电图的改变能够及时反映心脏的供血情况,血压 的监测能够判断患者的心排量及心功能等。 4. 观察伤口情况:冠脉介入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的渗液、红肿、感染等情况,及 时处理并妥善护理伤口。 5. 管理患者疼痛: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可以 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给予口服或静脉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 6. 护理好患者的心理状态: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惧等情绪,并 且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沟通、鼓励、安慰等方式,帮助患 者调整好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7. 严密监测并处理并发症: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心律失常、血管出血等 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转诊。 8. 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需要逐渐恢复体力和心脏功能,合理 的营养摄入对于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监控患者的饮食,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 量充足。 9. 提供有效的康复指导: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需要逐渐开始康复运动,但是运动强 度和范围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护理人员可以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相关的康复 指导,帮助患者逐渐康复。 10. 定期复查:冠脉介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 彩超等,以及定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通畅,是否存在再狭窄等情 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手术适应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术区循环情况。 2、评估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了解程度,有无紧张、恐惧情绪。 3、评估急救用物是否备好,如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抗心律失常及升压药物等。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指导患者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2、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心导管检查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 3、皮肤准备:会阴部及两侧腹股沟备皮。 4、行桡动脉穿刺者需做Allen试验,判断能否行桡动脉穿刺及插管。 5、碘过敏试验。备好急救器械和药品。 6、术前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 7、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二)术后护理 1、持续心电监护24小时,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急性期并发症。 2、十二导心电图检查,并与术前比较。 3、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4、术侧肢体的护理

(1)经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术后4小时拔出鞘管。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用1千克左右的沙袋压迫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至少12小时。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观察肢体皮肤颜色与温度、感觉与运动功能有无变化等。防止动静脉血栓的形成。 (2)经桡动脉穿刺部位的护理:经桡动脉PCI术后即可拔除鞘管,使用弹力绷带或专用止血工具装置局部加压止血。包扎2小时后可放松弹力带,术后6小时可拆除绷带或止血装置。加压包扎期间需观察术肢局部皮肤的颜色,温度及肿胀情况。 5、术后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有无尿潴留、低血压、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管栓塞及感染等并发症,协助医生给予导尿、扩容、压迫止血、溶栓等处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受凉,情绪激动等。 2、应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的检查。 3、指导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肥胖者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大便通畅。 4、继续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其他药物,定期门诊随诊。 四、注意事项 1、术后严密观察并发症,及时处理。 2、注意用药反应。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 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冠状 动脉介入治疗护理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2例,都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心绞痛患者8例,2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再次心梗,2例心绞痛患者治疗后又并发心肌梗死,年龄47~78岁,平均63.7岁。 方法:本项检查均有医生操作,护士配合并进行术中检测及术前术后观察和护理。22例患者均经右侧股动脉造影加内支架术,术中常规连接心电监护。 结果 22例患者中20例手术成功,其中1例术后再发胸痛,胸闷,憋气;1例术后并发出血,经积极的抢救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护理 术前护理:⑴心理护理:①恐惧心理及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大都存在恐惧心理,这种极端不安的情绪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亦给动脉插管造成困难,诱发心律不齐,甚至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以便使患者对手术有思想准备,精神放松,愉快的接受手术。②绝望心里及

护理:有的患者得了心肌梗死后,其消极急躁情绪增长,而悲观厌世,甚至有轻生念头。对这种患者要进行细心的照顾,鼓励他们正确的对待自己的疾病,要相信科学,积极配合治疗。密切观察使患者有安全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患者感到生活的美好,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过分乐观心里及护理:有的患者对心肌梗死、心绞痛的严重性缺乏全面的认识,一旦症状消失,就过分乐观,不愿再接受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对此类患者应反复讲解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常识,劝其尽快地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防继续发展。同时对术后患者认真观察,对一些不利健康的因素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⑵术前准备:①耐心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安全性与操作过程,介绍成功病例,介绍手术医生、护士,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解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术前1晚口服安定片或肌注安定针剂,使患者休息好。②术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和青霉素过敏试验。③皮肤准备:术前1天清洗腹股沟部并备皮。④术前晨禁饮食。⑤术前常规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常规做心电图。⑥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⑦术前半小时适当给予镇静剂。⑧术前签好手术协议书,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⑨术前检查球囊、导管、套针、导管鞘、引导钢丝、指引导管、心电监护仪、压力监护仪、除颤器、无菌动脉穿刺包及手套,肝素,生理盐水,抢救药物,造影剂及注射器。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病人的护理常规

心脏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常规 [定义] 血管性介入技术:它是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血管,沿血管路将导管选择性地插入靶血管,实施介入诊疗的一种技术。常用的临床技术有: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血管插管技术;经导管局部药物灌注术;经导管腔内血管成形术;经皮血管内支架置放术;心血管瓣膜成形术;射频消融术;选择性血管造影术。 [护理常规] 1、术前准备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及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必要时手术前夜口服地西泮,保证充足的睡眠。 (2)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血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等。 (3)根据需要行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或上肢、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区备皮及清洁皮肤。(4)冠脉介入治疗病人术前做碘过敏试验;射频消融术病人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大于5个半衰期。 (5)穿刺股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术中、术后对照观察。(6)训练病人床上排尿。 (7)指导病人着病员服,术前排空膀胱。 (8)术前不需禁食,术前一餐饮食以六成饱为宜,可进食米饭、面条等,不宜喝牛奶、吃海鲜和油腻食物,以免术后出现腹胀。 (9)术前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2、术中配合 (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律、心率变化,准确记录压力数据,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2)因病人采取局麻,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神志始终清醒,因此,尽量多陪伴在病人身边,多与病人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以缓解对陌生环境和仪器设备的紧张焦虑感。同时告知病人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维持静脉通路通畅,准确及时给药。 (4)准确递送所需各种器械,完成术中记录。 (5)备齐抢救药品、物品和器械,以供急需。 3、术后护理 (1)心电、血压监护24小时。心电监护需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期并发症。对血压不稳定者应每15-30分钟测量1次,直至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小时测量1次,观察有无空气栓塞、出血、血肿、感染、热原反应、心脏压塞、心脏壁穿孔、迷走神经反射等。 (2)即可做12导联心电图,与术前对比,有症状时再复查。 (3)PCI术后病人: ①一般于术后停用肝素4-6小时后,即可拔除动脉鞘管。拔除动脉鞘管后,按压穿刺部位15-20min已彻底止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4-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12小时,防止出血。观察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防下肢动脉栓塞和血栓形成。经桡动脉穿刺者术后立即拔出鞘管,局部按压彻底止血后加压包扎,如无特殊病情变化,不强调严格卧床时间,但仍需注意病情观察。 ②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加速造影剂的排泄。 ③术后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伤口渗血、牙龈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发展,冠心病等心 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针对这一问题,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成 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将介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方法、优 势以及注意事项。 一、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方法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插入血管内将药物或器械直接作 用于冠状动脉的诊疗手段。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支架 植入两个步骤。 1.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在X射线下注入造影剂, 通过摄像机观察血管的显影情况,以评估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 情况。 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是在造影的基础上,在狭窄的冠状动脉部位植入 一个支架,通过支撑狭窄血管,恢复血液的正常流通。这个过程通常 与球囊扩张术(即扩张狭窄血管)同时进行。 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势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1. 无创伤性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一种无需开胸手术的治疗方法,通过小切口插入导管即可完成治疗,避免了传统手术带来的开胸创伤和恢复期的不适。 2. 痛苦小 由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无需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感较小,不需要在麻醉下度过长时间的恢复期,术后恢复较为迅速。 3. 风险低 相较于开胸手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风险较低。该方法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风险较小,并且获得较好的疗效。 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时,患者和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术前准备 在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项治疗。同时,患者也需要提前告知医生有关个人的病史和用药情况。 2. 术中监测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需要在专业的监测设备下进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情况,及时调整手术方案。 3. 术后护理

导管室常见介入诊疗护理常规(全文)

导管室常见介入诊疗护理常规(全文) 介入诊疗护理与其他专科护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为规范护理行为,制订各种介入诊疗的护理常规是必要的。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应遵循护理常规,为患者提供系统、规范、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诊疗,下面是该手术的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术前准备、手术所用导管、器械准备情况及抢救器械是否完好(如氧气、吸引器、除颤器等)。 2.入室评估与观察要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家庭支持情况,以及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的结果。 3.术中评估与观察要点包括意识、面色、生命体征、有创血压、心电示波、胸痛、胸闷、气紧、呼吸困难和造影剂反应等。 4.出室前评估与观察要点包括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穿刺口有无渗血、皮下血肿。

二)术中护理实施要点 1.心理支持:向患者解释介入手术的目的、方法,关心和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指导其配合手术。 2.体位协助:患者需要平卧于手术床上,根据手术需要调整体位,心梗患者需要避免用力。 3.监测:建立静脉通道,进行心电监护和有创血压监测,必要时输氧。严密观察意识、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心电示波波型和有创血压改变,注意观察有无胸痛、胸闷及造影剂反应,主动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4.并发症的观察:严密观察有无出血、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5.穿刺口观察:术后包扎伤口力度适宜,注意穿刺侧肢体的温度、颜色、感觉及动脉搏动情况,观察穿刺口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详细告知注意事项。 三)健康指导 1.减少术侧肢体活动,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肿胀、疼痛,股动脉穿刺者术后卧床并制动术侧肢体24h。

(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常规

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护理常规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挽救了大量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和提高了生活质量,其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支架术,它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疗效优良的特点。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经外周动脉穿刺、插管送导管前端至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通过造影准确地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狭窄度和远端的冠状动脉血流通畅情况,并测定左室功能。 适应症:1、缺血性心脏病。 2、冠状动脉先天性畸形。 3、冠状动脉病变外科手术前后。 4、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前后。 禁忌症:1、充血性心力衰竭。 2、严重心律失常。 3、急性感染。 4、肝肾功能损害。 5、严重肺部疾病。 6、急性心肌梗死三周内。 术前护理:1、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疑虑,安定情绪,术前向病人介绍冠状动脉造影的目的和性质与操作的大致过程,使病人和家属减少顾虑,与医生密切配合,减少副反应。 2、训练患者有效的咳嗽、吸气、呼气和屏气动作,解释术中造影完毕立即有力咳嗽,从而促使冠脉内的造影剂尽快排空,恢复心肌供血。 3、术前应做的检查,生化、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4、术前备皮,做抗生素、碘过敏试验。

5、术前4小时禁食,以免术中呕吐。 6、术晨测血压、脉搏和体温。 7、术前病人排空大小便,必要时术前半小时肌注安定等。 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电监护等。 2、穿刺侧肢平伸、穿刺部位沙袋压迫6——8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血肿形成,若有则进一步观察有无影响远端肢体供血,静脉回流障碍等,可适当抬高穿刺肢体,以促进血液回流。 3、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注意插管肢体的皮肤、温度、湿度,以了解其供血情况。 4、术后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尽快排出。 《中华考试网》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护理规范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护理规范 一、术前准备 1、配合医师完善术前检查 1)术前三大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 2)X线胸片; 3)心电图; 4)心脏超声。 2、药物准备 冠状动脉造影是相对安全的有创检查,但有时会因为病变严重,离子紊乱,或操作不当在术中和(或)术后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因此在术前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及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3、皮肤准备 股动脉穿刺者应双侧腹股沟备皮,备皮时应注意勿损伤局部皮肤。 4、心理准备 多数患者对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是特别了解,普遍存在思想顾虑,因此与患者交流,说明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操作过程与方法,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思想顾虑与恐惧。 5、术前训练 由于术中需患者平稳呼吸或屏气或用力咳嗽,因此需患者术前训练咳嗽与屏气。经股动脉穿刺者,需卧床24小时,因此患者需适应在床上排便。 6、术前过敏试验 因造影剂内含有碘,术前需做碘过敏试验。 二、术后护理 1、及时接诊,保持液路通常,观察患者尿量,经股动脉穿刺者嘱患者卧床24

小时,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 2、术后严密护理,注意生命体征,患者回CCU病房后立即查心电图1次,以后根据病情1小时内15分钟测一次血压,如病情稳定可2至4小时测一次血压。 3、注意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及出血,个别患者因压迫不彻底或应用肝素或制动不够,而发生局部出血及血肿,因此1小时内每15分钟观察1次,如无异常每2至4小时观察1次。如有出血或血肿及时通知医师。 4、如经股动脉穿刺者,注意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因穿刺部位需压迫止血,如足背动脉不能触及或比较微弱,应考虑压迫过度,应及时通知医师,避免发生肢体远端缺血坏死。 5、注意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由于经股动脉穿刺者,需卧床24小时,穿刺侧需制动12小时,对于有些老年人,可因卧床静脉血流缓慢加上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影响静脉血液回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特别是穿刺侧肢体,多在术后24至48小时,患者可有肢体肿胀,经B超可证实,应及时发现并通知医师处理。 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用药指导:术后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服药期间注意药物反应,密切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因此患者出院后注意复查。

介入性诊断病人护理常规

介入性诊断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述 心血管介入手术是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系列微创技术,经皮穿刺体表血管,在数字减影的连续投照下,送入特制导管或器械,通过特定的心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血管病进行确诊和治疗的诊治方法,介于内科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之间,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血管病诊治方法。 (一)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及治疗 1.冠状动脉造影(CAG)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2)PTCA+支架植入术。 (3)PTCA+旋切(或旋磨)术。 (4)冠状动脉腔内溶栓术(PTCR)。 3.血流储备分数(FFR) 4.血管内超声(IVUS) 5.光学相关断层成像(OCT) (二)先心病介入性检查及治疗 1.左、右心室造影。 2.主动脉、肺动脉造影术。 3.动脉导管、房缺、室缺封堵术。

(三)心律失常的介入性检查及治疗 1.心电生理检查术 2.快速心律失常治疗 (1)导管射频消融术。 (2)体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具备除颤、复律、抗心动过速起搏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功能。 3.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 (1)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2)永久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3)起搏器功能类型单腔心室起搏器(VVI)、单腔心房起搏器(AAI)、双腔起搏器(DDD)、频率自适应(R)起搏器。 (四)心力衰竭的介入治疗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主要用于纠正由于双室不同步收缩引发的心力衰竭。 2.可提供除颤治疗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起搏器(CRT +ICD)。 (五)心脏血管瓣膜介入治疗术 1.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2.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二、护理常规 (一)术前准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