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导言:

纳什均衡和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对于分析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应用,并阐述其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称为“玩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做出决策,并受到其他玩家的决策结果的影响。博弈论主要研究的是在给定的决策环境下,玩家们应该如何选择策略,以达到自己的最优利益。

博弈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博弈和策略。博弈是指玩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策略是指玩家在博弈中可选择的行动方式。对于每个玩家来说,他们的目标是通过选择最优策略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二、纳什均衡的概念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提出。在一个博弈中,如果每个玩家都选择了最优策略,而且没有玩家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那么这个博弈就达到了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它意味着每个玩家都在最优策略下做

出决策,没有必要再进行策略的改变。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全局最优解,但是它保证了每个玩家在当前策略下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三、纳什均衡的应用

纳什均衡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纳什均衡被用来分析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策略选择。在一个市场中,如果每个企业都选择了最优策略,那么市场将达到纳什均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纳什均衡还被应用于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和关税水平会影响各自的利益。通过分析各国之间的博弈关系,可以找到达到纳什均衡的贸易政策,实现贸易的互利共赢。

在环境保护领域,纳什均衡被用来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环境政策选择。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环境状况。通过博弈论的分析,可以找到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环境保护的协同效应。

四、纳什均衡的限制

尽管纳什均衡在博弈论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纳什均衡只是一种状态,它并不能保证达到这种状态的路径是最佳的。其次,纳什均衡假设玩家之间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最后,纳什均衡只考虑了

玩家个体的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协同合作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五、结论

纳什均衡和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分析玩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结果,可以找到达到纳什均衡的最优策略。纳什均衡的应用涉及到经济学、国际贸易、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对于解决决策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纳什均衡存在一些限制,但它仍然是分析决策者行为和决策结果的重要工具。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纳什均衡理论,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策略选择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关系,并提供一种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博弈论中,纳什均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 博弈 博弈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两个或多个决策者进行策略选择的过程。每个决策者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他们通过选择不同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2. 策略 策略是指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可以采取的行动方案。每个决策者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选择最优的行动方案。 3. 支配策略

支配策略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一个决策者采取某种行动方案时,其他 所有决策者都会采取同样的行动方案。这种情况下,该行动方案被称 为支配策略。 4.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在博弈中,每个决策者都采取最优的策略,且没有任何 一方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多的利益。在纳什均衡下,每 个决策者都做出了最优的选择,整个博弈过程达到了一个稳定状态。 二、纳什均衡的应用 1. 社会科学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例如,在政治学中,研究政治家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时可以使用博 弈论模型,并通过计算纳什均衡来预测政治家们可能采取的行动。 2. 经济学 在经济学领域中,博弈论和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竞争分析、价 格战、拍卖等问题。例如,在拍卖中,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和 目标选择不同的出价策略。通过计算纳什均衡,可以预测最终获胜者

以及他所支付的价格。 3. 生物学 在生物学领域中,博弈论和纳什均衡被用于研究动物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例如,在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会存在资源的竞争和合作,通过使用博弈论模型并计算纳什均衡,可以预测不同类型的动物在不同情境下采取的行动。 三、纳什均衡的局限性 虽然纳什均衡在博弈论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提供准确的预测结果,但是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唯一的 在某些情况下,博弈模型可能存在多个纳什均衡。例如,在囚徒困境博弈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双方都选择背叛和双方都选择合作。这种情况下,无法确定哪种策略会被采取。 2. 纳什均衡可能不稳定 有些博弈模型中可能存在非稳定的纳什均衡。例如,在石头剪刀布游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引言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表示在每个决策制定者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的情况下,不存在个体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进一步获益的状态。本文将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纳什均衡的理论,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基本概念 博弈论研究的对象是决策制定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决策制定者,每个决策制定者可以选择不同的策略。博弈论的基本元素包括玩家、策略和收益。玩家是决策制定者的角色,策略是玩家在每个决策点上可以采取的行动,收益是每个玩家在不同策略组合下所获得的利益。 博弈论中常见的博弈形式包括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玩家之间可以进行合作并达成协议,而在非合作博弈中,玩家之间相互独立且没有协作的能力。 纳什均衡的概念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提出。纳什均衡指的是在每个决策制定者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选择的情况下,不存在个体可以通过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进一步获益的状态。 具体来说,在一个博弈中,如果每个玩家选择了一个策略组合,且任何一个玩家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都无法提高自己的收益,那么这个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最优响应函数。最优响应函数指的是一个玩家在其他玩家的策略给定时,可以最大化自己的收益的策略选择。 纳什均衡的特性 纳什均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性: 1.独立于个体的理性决策:纳什均衡的形成不依赖于玩家之间的协商或合作, 而是由每个玩家根据自己的利益进行独立的决策而达成的。

博弈论与纳什平衡

博弈论与纳什平衡 博弈论(game theory)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rational,或者说自私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纳什(John Nash)编制的博弈论经典故事"囚徒的困境",说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的成立,故称"纳什平衡"。 所有的博弈问题都会遇到三个要素。在囚徒的故事中,两个囚徒是当事人(players)又称参与者;当事人所做的选择策略(strategies)是承认了杀人事实,最后两个人均赢得(payoffs)了中间的宣判结果。如果两个囚徒之中有一个承认杀人,另外一个抵赖,不承认杀人,那么承认者将会得到减刑处理,而抵赖者将会得到最严厉的死刑判决,在纳什故事中两个人都承认了犯罪事实,所以两个囚徒得到的是中间的结果。 类似的:我们也能从“自私的基因”等理论中看到“纳什平衡”的体现。 在互联网这个原始丛林中:最优策略是如何产生的呢? 一、博弈中最优策略的产生 艾克斯罗德(Robert Axelrod)在开始研究合作之前,设定了两个前提:一、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二、没有权威干预个人决策。也就是说,个人可以完全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企图进行决策。在此前提下,合作要研究的问题是:第一、人为什么要合作;第二、人什么时候是合作的,什么时候又是不合作的;第三、如何使别人与你合作。 社会实践中有很多合作的问题。比如国家之间的关税报复,对他国产品提高关税有利于保护本国的经济,但是国家之间互提关税,产品价格就提高了,丧失了竞争力,损害了国际贸易的互补优势。在对策中,由于双方各自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群体利益的损害。对策论以著名的囚犯困境来描述这个问题。 A和B各表示一个人,他们的选择是完全无差异的。选择C代表合作,选择D代表不合作。如果AB都选择C合作,则两人各得3分;如果一方选C,一方选D,则选C的得零分,选D的得5分;如果AB都选D,双方各得1分。 显然,对群体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双方都选C,各得3分,共得6分。如果一方选C,一方选D,总体得5分。如果两人都选D,总体得2分。 对策学界用这个矩阵来描述个体理性与群体理性的冲突:每个人在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时,就使群体利益受损,这就是囚徒困境。在矩阵中,对于A来说,当对方选C,他选D得5

博弈论纳什均衡

博弈论纳什均衡 什么是纳什均衡? 1、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概念,指的是: 一种博弈稳定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谁就会损失。 两个囚徒互相揭发,就是一种纳什均衡。 对于每个囚徒来说,如果打破纳什均衡,在对方实施揭发策略时,改变揭发策略,保持沉默,自己就会由判刑2年,变成判刑5年。 也就是说,两个囚徒互相揭发是稳定博弈结果,谁单方改变策略,就会受到损失。 这也就是均衡涵义所在,两个囚徒从利己角度,都不会单方改变策略。博弈策略稳定,博弈结果也稳定。 之所以命名为纳什均衡,是因为提出者是经济学家、博弈论创始人约翰.纳什。 之所以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原因就是:两个囚徒如果合作,互相保持沉默,各自只要坐牢1年;但最终博弈结果,也就是纳什均衡显著特 征,是不合作。 2、纳什均衡意义重大。 纳什均衡提出,震动整个经济学界。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曾说:“你只要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它也是经济学家。”博弈论专家坎多瑞则说:“这只鹦鹉现在必须多学一个词了,那就是‘纳什均衡’。”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尔森也说:“发现纳什均衡意义,可以和生命科学中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相媲美。” 纳什也因为提出纳什均衡,创立博弈论,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奖。 纳值均衡意义重大,简单来说,就是它对于经济学具有重大意义。 读友们如果了解经济学看不见的手原理,就知道,古典经济学认为,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个体追求私利行为,会促进集体利益最大化。 但纳什均衡却违反上述原理:两个囚徒分别追求私利行为,并没有促进集体(囚徒整体)利益最大化,反而是损人不利己。 这正是市场失灵软肋之处,通过博弈论视角可以得到合乎逻辑解释,更有条件找到合适解决方案。从上述这点,读友们可以“一斑窥全豹”,感受到博弈论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纳什均衡非常普遍,小至个人沟通,中到公司竞争,大到国家往来,都可以观察到。 Q2:怎样运用纳什均衡? 1、分析囚徒困境。 如上所述,囚徒困境纳什均衡结果是,两个囚徒互相揭发。发生这个过程并不难理解:

纳什博弈论的原理与应用

纳什博弈论的原理与应用 1. 纳什博弈论的概述 纳什博弈论是一种对决策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的工具,它以数学方法来研究多方参与决策的情况下的决策策略选择。纳什博弈论的核心概念是纳什均衡,即在一个博弈中,如果每名参与者按照自己的最佳策略行动,其他参与者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那么这个状态被称为纳什均衡。 2. 纳什均衡的原理 纳什均衡是纳什博弈论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决策者按照自己的最佳策略进行决策时,其他决策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的状态。纳什均衡并不一定就是最优解,只是在当前情况下每个决策者都做出了最优的选择。 •纳什均衡是一个策略组合,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策略,使得每个参与者都无法通过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纳什均衡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可能存在多个纳什均衡点。 •纳什均衡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进行计算,比如通过求解方程组、博弈树等。 3. 纳什博弈论的应用领域 纳什博弈论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3.1 经济学 •市场竞争:纳什博弈论可以帮助分析市场中的竞争策略,比如价格竞争、广告竞争等。 •博弈理论经济学:纳什博弈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决策问题。 3.2 政治学 •政治选举:纳什博弈论可以应用于分析政治选举过程中的候选人策略选择。 •国际关系:纳什博弈论可以用于分析国家之间的博弈与合作行为,如军备竞赛、贸易谈判等。

3.3 生物学 •进化博弈论:纳什博弈论可以应用于分析生物种群中的进化策略,如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竞争策略。 •动物行为学:纳什博弈论可以提供一种解释动物行为的数学模型,比如鸟类对食物的争夺、昆虫的捕食行为等。 4. 纳什博弈论的局限性 虽然纳什博弈论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假设限制:纳什博弈论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比如玩家有完全信息、选择集合是连续的等,这些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总是成立。 •理性假设:纳什博弈论假设每个参与者都是理性的,总是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在现实中,人们的决策往往受到情感、道德等因素的影响。 •可计算性问题:纳什博弈论的计算方法往往较为复杂,对于大规模的博弈问题,很难快速得到结果。 5. 结论 纳什博弈论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 应用。它的核心概念是纳什均衡,即每个参与者按照最佳策略进行决策时,其他参与者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然而,纳什博弈论也存在局限性,比如对现实生活中的假设限制和理性假设等。因此,在应用纳什博弈论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不可盲目迷信模型。

智猪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智猪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智猪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智猪博弈理论 介绍 在博弈论(GameTheory)经济学中,“智猪博弈”是一个著名的纳什均衡的例子。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谁按按钮就会首先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若大猪先到槽边,大小猪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时到槽边,收益比是7∶3;小猪先到槽边,收益比是6∶4。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 实际上小猪选择等待,让大猪去按控制按钮,而自己选择“坐船”(或称为搭便车)的原因很简单:在大猪选择行动的前提下,小猪也行动的话,小猪可得到1个单位的纯收益(吃到3个单位食品的同时也耗费2个单位的成本,以下纯收益计算相同),而小猪等待的话,则可以获得4个单位的纯收益,等待优于行动;在大猪选择等待的前提下,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小猪的收入将不抵成本,纯收益为-1单位,如果小猪也选择等待的话,那么小猪的收益为零,成本也为零,总之,等待还是要优于行动。 用博弈论中的报酬矩阵可以更清晰的刻画出小猪的选

择: 从矩阵中可以看出,当大猪选择行动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4,所以小猪选择等待;当大猪选择等待的时候,小猪如果行动的话,其收益是-1,而小猪等待的话,收益是0,所以小猪也选择等待。综合来看,无论大猪是选择行动还是等待,小猪的选择都将是等待,即等待是小猪的占优策略。 在小企业经营中,学会如何“搭便车”是一个精明的职业经理人最为基本的素质。在某些时候,如果能够注意等待,让其他大的企业首先开发市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这时候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高明的管理者善于利用各种有利的条件来为自己服务。“搭便车”实际上是提供给职业经理人面对每一项花费的另一种选择,对它的留意和研究可以给企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费用,从而使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走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现象在经济生活中十分常见,却很少为小企业的经理人所熟识。 博弈与制度由智猪博弈故事得到的启示 在这个例子中,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不去踩踏板总比踩踏板好。反观大猪,明知小猪不会去踩踏板,但是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所以只好亲历亲为了。这个案例令我们不得不思考——

博弈论中的均衡

博弈论中的均衡 一、博弈论的定义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数学工具。它主要关注的是 在决策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决策。 二、博弈论中的均衡概念 均衡是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 者都采取了最优策略,并且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 策略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三、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均衡概念之一。它指的是在一 个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采取了最优策略,并且这些最优策略 构成了一个稳定状态,即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策 略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四、纳什均衡存在定理 纳什均衡存在定理指出,在任何一个有限制性条件(例如有限次迭代)下满足某些基本条件(例如紧致性)的非合作博弈中,至少存在一个 纳什均衡。 五、纳什均衡的计算方法 在一些简单的博弈中,可以通过列出参与者的收益矩阵来计算纳什均衡。具体方法是找到每个参与者的最优策略,并检查这些最优策略是 否构成了一个稳定状态。

在一些复杂的博弈中,计算纳什均衡可能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此时,可以采用数值方法(例如迭代法)或者近似方法(例如线性规划)来 求解。 六、纳什均衡的应用 纳什均衡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市场竞 争中,企业可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行为和策略来制定自己的最优策略;在国际关系中,各国可以通过分析其他国家的行为和策略来制定 自己的外交政策。 七、纳什均衡存在局限性 尽管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均衡概念之一,但它也存 在一些局限性。在一些博弈中,存在多个纳什均衡,而且这些纳什均 衡可能会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在一些博弈中,参与者的收益函数可 能并不是凸函数,因此纳什均衡可能不存在或者不唯一。 八、总结 博弈论中的均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其中纳什均衡是最为常见和重要 的一种。通过计算纳什均衡,参与者可以找到自己的最优策略,并且 预测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和策略。然而,纳什均衡也存在局限性,在实 际应用中需要注意。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导言: 纳什均衡和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对于分析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策结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出发,介绍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应用,并阐述其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性。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称为“玩家”,他们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做出决策,并受到其他玩家的决策结果的影响。博弈论主要研究的是在给定的决策环境下,玩家们应该如何选择策略,以达到自己的最优利益。 博弈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博弈和策略。博弈是指玩家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策略是指玩家在博弈中可选择的行动方式。对于每个玩家来说,他们的目标是通过选择最优策略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二、纳什均衡的概念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什提出。在一个博弈中,如果每个玩家都选择了最优策略,而且没有玩家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使自己获得更大利益,那么这个博弈就达到了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一种稳定的状态,它意味着每个玩家都在最优策略下做

出决策,没有必要再进行策略的改变。纳什均衡不一定是全局最优解,但是它保证了每个玩家在当前策略下获得的利益最大化。 三、纳什均衡的应用 纳什均衡在经济学和其他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微观经济学中,纳什均衡被用来分析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策略选择。在一个市场中,如果每个企业都选择了最优策略,那么市场将达到纳什均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纳什均衡还被应用于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在国际贸易中,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和关税水平会影响各自的利益。通过分析各国之间的博弈关系,可以找到达到纳什均衡的贸易政策,实现贸易的互利共赢。 在环境保护领域,纳什均衡被用来分析不同国家之间的环境政策选择。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将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环境状况。通过博弈论的分析,可以找到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环境保护的协同效应。 四、纳什均衡的限制 尽管纳什均衡在博弈论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首先,纳什均衡只是一种状态,它并不能保证达到这种状态的路径是最佳的。其次,纳什均衡假设玩家之间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但在实际情况中,信息不对称是普遍存在的。最后,纳什均衡只考虑了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理论》 姓名张贺祺 学号 2010010404 专业政治经济学 指导老师张秉云

摘要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关键字:博弈论;纳什均衡;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

目录 摘要 (2) 关键字 (2) 一、引言 (4) 二、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的主要内容 (4) (一)博弈论的主要思想 (4) (二)博弈论的分类 (5) 三、经典案例 (7) (一)博弈论的经典案例 (7) (二)纳什均衡经典案例 (7) 四、博弈论和纳什均衡的重要影响 (8) (一)博弈论的重要影响 (8) (二)纳什均衡的重要影响 (8) 参考文献 (9)

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理论 一、引言 近代对于博弈论的研究,开始于策墨咯(Zermelo),波雷尔(Borel)及冯·诺伊曼(von Neumann)。 1928年,冯·诺依曼证明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从而宣告了博弈论的正式诞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共著的划时代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将二人博弈推广到n人博弈结构并将博弈论系统的应用于经济领域,从而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和理论体系。1950~1951年,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 Forbes Nash Jr)利用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均衡点的存在,为博弈论的一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纳什的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0),《非合作博弈》(1951)等等,给出了纳什均衡的概念和均衡存在定理。此外,塞尔顿、哈桑尼的研究也对博弈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今天博弈论已发展成一门较完善的学科。 博弈论(Game Theory):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假设有n人局中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个人最优策略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二、博弈论与纳什均衡的主要内容 (一)博弈论的主要思想 一个完整的博弈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博弈的参加者,即博弈过程中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的个人和组织;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对选择策略有帮助的情报资料;第三,博弈方可选择的全部行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参加者做出策略选择的先后;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做出决策选择后的所得和所失。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G = {P, A S, I, U) P:为局中人,博弈的参与者,也称为博弈方,局中人是能够独立决策,独立承担责任的个人或组织,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决策人:在博弈中率先做出决策的一方,这一方往往依据自身的感受、经验和表面状态优先采取一种有方向性的行动。对抗者:在博弈二人对局中行动滞后的那个人,与决策人要做出基本反面的决定,并且他的动作是滞后的、默认的、被动的,但最终占优。他的策略可能依赖于决策人劣势的策略选择,因此对

纳什 博弈论

纳什博弈论 摘要: 一、引言 1.介绍纳什和博弈论 2.阐述纳什对博弈论的贡献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1.博弈论的定义 2.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三、纳什均衡 1.纳什均衡的概念 2.纳什均衡的性质 3.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四、博弈论的应用 1.经济学领域 2.社会学领域 3.政治学领域 五、纳什的成就与影响 1.学术成就 2.影响与启示 六、结语 1.总结纳什与博弈论的关系

2.对未来博弈论发展的展望 正文: 一、引言 约翰·纳什,一个在数学界和经济学界都享有盛誉的名字。他以博弈论的研究闻名于世,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本文将简要介绍纳什与博弈论的故事,以及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纳什均衡。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博弈论是研究多个理性决策者在相互影响下如何进行决策的数学理论。它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参与人:进行决策的主体。 2.策略:参与人可以选择的行动方式。 3.收益:参与人通过采取某种策略所获得的利益。 4.博弈:参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决策过程。 三、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在博弈论中,参与人达成的一种纳什平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参与人没有动力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因为任何改变都会导致自己的收益下降。纳什均衡具有以下性质: 1.纳什均衡是唯一的。 2.纳什均衡是稳定的,即一旦达到纳什均衡,参与人不会改变策略。 3.纳什均衡可以通过混合策略求解。 四、博弈论的应用 博弈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

域。在经济学领域,博弈论被用来分析市场竞争、企业合作和政府政策等现象。在社会学领域,博弈论有助于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的形成。在政治学领域,博弈论为研究国际政治和外交策略提供了有力工具。 五、纳什的成就与影响 纳什的成就不仅在于他提出了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纳什均衡,还在于他将博弈论成功地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纳什的研究为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他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启示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善于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六、结语 约翰·纳什是博弈论研究的奠基人,他的学术成就对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纳什均衡的原理与应用

纳什均衡的原理与应用 1. 纳什均衡的定义 纳什均衡,又称为纳什平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概念,由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于1950年提出。它是博弈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揭示了多方参与的博弈中可 能存在的平衡点。 2. 纳什均衡的原理 纳什均衡的原理基于参与者在博弈中追求个人利益的假设,即每个参与者都会 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在纳什均衡中,没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利益,而其他参与者保持不变。 3. 纳什均衡的应用 纳什均衡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尤其在经济学、社会科学和工程领域中有重要 的地位。以下是一些纳什均衡的应用实例: • 3.1 经济学 –拍卖机制:在拍卖中,卖家和买家之间的竞争决定了最终的价格。纳什均衡理论可以帮助分析卖家和买家的策略选择,以及最终的 价格形成。 –垄断定价:在垄断市场中,垄断者面临价格选择的问题。纳什均衡可以帮助垄断者确定最优的价格策略。 • 3.2 社会科学 –博弈论研究: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核心概念,用于描述多方博弈中的平衡点。社会科学研究中,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对人类行 为和决策的建模和原理研究。 –合作与竞争:纳什均衡理论可以帮助分析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在合作环境中,纳什均衡可以帮助确定最优的合作策略。 • 3.3 工程领域 –交通流控制:纳什均衡理论可以用于交通流控制系统的设计,帮助优化交通流的分配和调度。通过分析交通参与者的决策行为,可以 建立交通流动的纳什均衡模型,从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

–电力市场:电力市场中的供求关系影响着电力价格的形成。 纳什均衡理论可以用于分析电力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策略选择,从而优 化电力价格的形成。 4. 总结 纳什均衡作为博弈论的重要成果,以其理论和应用的价值在经济学、社会科学和工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将纳什均衡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多方参与的博弈问题,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对纳什均衡的原理与应用的简要介绍,纳什均衡作为一个重要的博弈论概念,深入研究它的理论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博弈情境。

纳什均衡理论与博弈论的经济解释

纳什均衡理论与博弈论的经济解释导语: 在经济学领域中,纳什均衡理论与博弈论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为我们 解决各种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文将通过对纳什均衡理论和博弈论的解释,探讨它们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第一部分:纳什均衡理论的基本原理 纳什均衡理论最早由约翰·福布斯·纳什提出,他通过对全局性决策和局部性决 策的研究,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纳什均衡理论认为,在博弈过程中,当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最佳策略时,整个博弈系统将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点,即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的基本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假设有两个参与者 (甲和乙)参与一场博弈,分别有两种策略可供选择(策略A和策略B)。如果 甲选择策略A,乙选择策略A,它们的收益分别是10和10;如果甲选择策略A, 乙选择策略B,它们的收益分别是5和20;如果甲选择策略B,乙选择策略A, 它们的收益分别是20和5;如果甲选择策略B,乙选择策略B,它们的收益分别 是0和0。在这种情况下,甲乙双方最佳的选择是选择策略A,因为此时它们的收 益最高。所以,在这个例子中,策略A和策略A就是纳什均衡。 第二部分:博弈论的经济解释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如何在相互竞争或合作的环境中做出最合理决策的一门学科。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称为“玩家”,他们的选择被称为“策略”。博弈论通过分 析玩家的策略选择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揭示了决策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决策结果。 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市场竞争、资源分配、价格形成等一系列经济现象。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之间的策略选择和竞争结果。在资源分配中,博弈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个体如何在

博弈论中的博弈策略与纳什均衡

博弈论中的博弈策略与纳什均衡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和行为选择的学科,主要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 社会学等领域。在博弈论中,博弈策略和纳什均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探讨博弈策略和纳什均衡的含义、应用以及相关案例。 一、博弈策略的概念 博弈策略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采取的行动方案。博弈策略的选择会影响参 与者的利益和最终的结果。博弈策略可以分为纯策略和混合策略两种形式。 1. 纯策略 纯策略是指在博弈中,参与者只选择一种特定的行动方案。例如,在一个两人 零和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选择合作或背叛。如果参与者选择合作,那么他们的策略就是纯策略“合作”;如果参与者选择背叛,那么他们的策略就是纯策略“背叛”。 2. 混合策略 混合策略是指在博弈中,参与者以一定的概率选择不同的纯策略。例如,在一 个两人博弈中,参与者可以选择以50%的概率选择合作,以50%的概率选择背叛。这样的策略就是混合策略。 二、纳什均衡的概念 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选 择了最优的策略,而且没有动机再次改变策略。纳什均衡是一种稳定的策略状态,参与者无法通过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纳什均衡可以分为纯策略均衡和混合策略均衡两种形式。 1. 纯策略均衡

纯策略均衡指的是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选择了一个特定的纯策略,而 且没有其他纯策略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结果。在纯策略均衡下,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是最优的。 2. 混合策略均衡 混合策略均衡指的是在一个博弈中,每个参与者以一定的概率选择不同的纯策略,而且没有其他混合策略可以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结果。在混合策略均衡下,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是最优的。 三、博弈策略与纳什均衡的应用 博弈策略和纳什均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经济学和政治学中。下面将介绍一些实际案例。 1. 俘虏困境 俘虏困境是一个经典的博弈论案例。在这个案例中,两名嫌疑人被关押在不同 的牢房,警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如果两人都保持沉默,那么他们都只会被判处轻罪;如果其中一个人供认,而另一个人保持沉默,供认者将被免罪,而保持沉默者将被判处重罪;如果两人都供认,那么他们都将被判处重罪。 在这个案例中,每个嫌疑人都有两种策略选择:供认或保持沉默。经过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对方选择什么策略,每个嫌疑人的最佳策略都是供认。因此,俘虏困境的纳什均衡是两人都供认。 2. 垄断市场 在经济学中,垄断市场是一个常见的研究对象。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卖方 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而买方没有替代选择。

博弈论贝叶斯纳什均衡

博弈论贝叶斯纳什均衡 一、引言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中做出决策的科学。贝叶斯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的一种解法,它考虑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决策问题,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本文将从博弈论和贝叶斯纳什均衡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博弈论 1.基本概念 博弈论中有三个基本概念:玩家、策略和收益。 玩家是参与游戏的实体,可以是个人、组织或国家等。每个玩家都有自己的目标和利益。 策略是指玩家在游戏中做出的选择。每个玩家都有多种可选的策略,每种策略都对应着不同的收益。 收益是指每个玩家在游戏结束后获得的利益或损失。收益可以用数字

表示,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来描述。 2.分类 根据游戏参与者数量和信息情况,博弈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单人博弈:只有一个玩家参与游戏,如囚徒困境。 (2)双人博弈:有两个玩家参与游戏,如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等。(3)多人博弈:有多个玩家参与游戏,如合作博弈、竞争博弈等。 (4)完全信息博弈:每个玩家都知道其他玩家的策略和收益情况,如国际象棋。 (5)不完全信息博弈:每个玩家只知道自己的策略和收益情况,不知道其他玩家的策略和收益情况,如扑克牌。 3.解法 解决一个博弈问题需要找到一种最优的策略组合,使得每个玩家都能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常见的解法有纳什均衡、帕累托最优解等。

三、贝叶斯纳什均衡 1.基本概念 贝叶斯纳什均衡是指在不完全信息下的多人博弈中,每个玩家根据已知信息做出最优选择所形成的策略组合。它包含两个部分: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每个玩家在游戏开始前对其他玩家的策略和收益情况所做的预测。 后验概率是指每个玩家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根据已知信息对其他玩家的策略和收益情况所做的修正。 2.求解方法 贝叶斯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直接求解和迭代求解。 直接求解是指通过计算每个玩家在不同信息情况下的期望收益,找到满足条件的最优策略组合。这种方法适用于信息量较少、博弈参与者较少的情况。 迭代求解是指通过反复修正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最终找到满足条件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

这不仅仅是一篇有关《纳什均衡与博弈论》的读书报告,同时也是有关《美丽心灵》的一篇观后感和对约翰纳什的无限礼赞。 在中国经济学界有一句名言:棍棒打不垮经济理论。现代经济学从亚当•斯密(按照今天的翻译应该是亚当•史密斯,但是斯密这个翻译已经深入人心,所以不做修改)奠定基础以来,更多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较为抽象的规律,而不是数学知识——虽然当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大部分都给数学家得了去,也算是弥补了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项的空缺吧。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经济学似乎和精确不容有误的数学关系依然不大,至少相对于物理这样的学科。在博弈论成熟以前,经济学理论还是普遍规律,但是始终不能像数学那样精确。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开篇曾提到过,很多人,包括一些学者都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很愚蠢的学科,因为在它长篇累牍的理论中始终缺乏应有的精确和公理——现在也没人能预测明天哪一支股票会暴涨。 即使如此,它的规律依旧不能有误,也无法违反,这一点明朝和清朝失败的经济政策就足以说明问题,所以说棍棒打不垮经济理论。 根据约翰纳什的个人传记片、2001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美丽心灵》中的叙述,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足足维持了150年

之久,而打破它的正是纳什建立的博弈论模型——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与博弈论》中提到,斯密相信政府对商业的干预——不管是支持还是限制——都会损害正常的自由企业的利益,通过消除优待和限制,明了简单的天赋自由系统会自主地建立起来。这也正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又称为无形之手)理论。在斯密看来,只要政府不对经济进行干涉,经济社会自然而然会自发地向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我曾经咨询过我的两位高中时读文科的室友,在高中政治对经济学的表述中,始终坚持“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一点和斯密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事实上,中国一直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人才或许也是因此。 亚当斯密在他那本传世巨著《国富论》中表明了他的态度:推崇自由资本主义和强调个人利益。这一点和上百年后安兰德在《阿特拉斯耸耸肩》中的观点一致,但是安兰德对垄断企业似乎并不是特别反感,而斯密则十分反对自由资本主义中的垄断产业。斯密还指出政府应该扮演的三个角色:保卫国家不受入侵、执法保护个人免受不公平之害、提供个人无法从中牟利的公共设施和机构。根据书上所提,当今许多的博弈论实验与亚当斯密的观点并不相悖。 值得注意的是,书中曾强调过斯密的理论对达尔文的影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博弈论和纳什均衡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关于博弈论和纳什均衡你应该知道这些腾讯财经[]2015-05-2510:05 我要分享 [摘要]纳什在与命运的博弈中找到均衡,纪念大师最好的方式就是尝试了解博弈论。 腾讯财经综合报道(风生)奥斯卡获奖电影《美丽心灵》主角原型、诺贝尔奖得主、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日前与妻子在美国新泽西州乘搭的士时遇上车祸,两人均不幸遇难。事发当时,这辆出租车失控撞向栏杆,两人均被抛出车外。 约翰-纳什因发表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他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着名的纳什均衡。 不均衡人生中孕育出均衡论 纳什于1928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出生,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晚年为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数学系教授,死前与82岁妻子艾丽西亚在普林斯顿居住。纳什以研究博弈论闻名,1994年获颁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被运用在市场经济、计算、演化生物学、人工智能、会计、政策和军事理论等多个领域。 纳什在数学领域上取得多项突破,但他同时深受精神分裂症困扰,其生平故事在2001年被改编成电影《美丽心灵》,赢得包括最佳电影在内的4项奥斯卡奖项。

尽管西维亚-纳萨斯(SylviaNasars)广为人知的小说《美丽心灵》(ABeautifulMind)和改编自该书的、由拉塞尔-克罗(Russell Crowe)主演的同名奥斯卡电影探究了纳什错综复杂的生平,但都没有深入挖掘他的数学思想。他的数学成果依然不被大众所熟知。在当今科学界,人们普遍认为,与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数学理论相比,纳什的数学理论触及到的学科更多。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数学旨在处理物理问题,而纳什的数学却可以应用在生物学和社会学领域。 如若不是精神疾病的困扰,纳什今天可能已与那些科学伟人齐名。尽管如此,他在几个数学领域的重要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他最大的成就来自于经济学方面。由于他在博弈论上的开创性成就,他与约翰海萨尼(JohnHarsanyi)和莱茵哈德-泽尔腾(ReinhardSelten)一起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什么是博弈论与纳什均衡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具有斗争或竞争 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纳什均衡: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