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解释纳什均衡

名词解释纳什均衡

名词解释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一种博弈论概念,指的是在博弈参与者之间达到的一种策略组合,其中每个参与者选择的策略是最佳响应其他参与者的策略。

在纳什均衡下,没有任何参与者有动机单独改变自己的策略,因为这样做不会带来更好的结果。换句话说,每个参与者已经采取了最佳策略,给予其他参与者的策略选择。

纳什均衡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博弈情境,包括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在合作博弈中,参与者可以相互合作以实现共同利益,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参与者之间缺乏合作。无论是合作还是非合作博弈,纳什均衡都描述了一种稳定的策略选择。

纳什均衡的概念由约翰·纳什于1950年代开发,并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由于其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纳什均衡成为博弈论中的关键概念,并且对于理解和分析各种博弈情境具有重要意义。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历年真题名词解释微观部分 1.机会成本 指人们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在其他可能的用途中所能够获取的最大收入。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机会成本不是一般会计人员传统的成本概念,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 2.市场失灵 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部性;(2)公共产品,即对社会有益,但因不能获得收益或私人成本太高而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如国防,空间研究,天气预报等;(3)非零交易成本,如搜集信息、讨价还价、达成合同等所需的成本,往往使得交易很难进行;(4)市场特权,如垄断的存在或过度的竞争;(5)市场机制不能够解决社会目标问题;(6)非对称信息,如生产者往往具有比消费者更多的关于商品的信息;等等。 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就可以更自觉的利用计划、法律或其他非经济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经济,而不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这样,社会资源配置会更加有效率,社会经济运行更加协调。 3.规模报酬 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变化时,产出的变化率。描述的是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规模报酬递增: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2)规模报酬不变:指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规模报酬递减:指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产生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呈现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之后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会进入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4.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也称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是现代西方福利经济学中题讨论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条件理论。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①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 ②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进行生产时,所有的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③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 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将得到最有效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利最大。 5.价格歧视 指由于垄断者具有某种力量,可以对自己所出售的同类产品,收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的利润达到最大值。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1、机会成本: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更有利的用途所放弃 的最大预期收益。 2、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也即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 不能起作用或不能有效起作用的情况。 3、外部性:又叫外部效应,指当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有影响时的情况。外部 性指市场交易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所造成的影响。 4、市场势力:指一个经济活动者显着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5、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 币购买力超过商品供应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6、边际效用:是指小给这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 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生产可能性边界:指一个经济在可获得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水平既定时所 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8、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 足道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 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 性 4)信息是完全的

9、需求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 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也就是说,任何物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 10、供给定理(内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 就增加;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也减少。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某一商品的价格越低,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小;商品的价格越高,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 11、供求定理:指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的定力。换句话说,供求定理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说两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12、绝对优势:指可以用较少量的投入生产物品的一种生产率方面的优势。 13、比较优势:指生产产品的机会成本较小的生产者所具有的优势。(比较优势 比较每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 14、价格上限:又称限制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价格上限 一定是低于均衡价格的。 价格下限:又称支持价格,指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价格下限一定是高于均衡价格的。 15、税收归宿:指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属点或税负转嫁的最后结果。 16、支付意愿:指买者愿意为某种商品知府的最高价格。支付意愿是衡量买者对 物品的评价,评价越高支付意愿越强,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反 之,评价越低支付意愿越弱,愿意支付的价格越低。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28分) 1、逆向选择:逆向选择源于事前的信息不对称,经典例子就是“柠檬市场”——二手车市场,它使得市场资源逐渐流向低质量的产品或要素,最后形成劣货驱逐良货的局面,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向选择”。 2、策略互动:所谓策略互动,就是参与人之间的策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用策略性思维来分析问题,从中找出合理策略,实现目标最优。 3、纳什均衡:对于博弈方而言,互为最优的策略选择就是纳什均衡。 4、信号发送:是指信息优势方不断发出信息的行为,就叫信号发送。 5、博弈论:研究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合理策略)的问题。每个博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不但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目的行事,还必须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反应行为的可能后果,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 二、简要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博弈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博弈的基本要素有:参与人、策略、行动顺序、信息、收益等五个要素。博弈的基本特点则是需尽可能考虑到博弈对方的决策选择以及对自身的影响,并从中选择出对自身最有利的方案决策,从而达到收益和效用最大化。 2、什么是性别战博弈?请求出其中的纳什均衡? 答:性别战博弈是不可调和的博弈,双方只有一方选择满足另外一方的要求才能达成均衡,也就是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故性别战博弈的纳什均衡会有两种情况,分别是:男生陪女生看电影以及女生陪男生看足球的两种选择。

3、猎鹿博弈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答:反应的基本思想是需要沟通和互相协调,因为只有合作才能猎到所需猎物。 4、什么是道德风险?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答:道德风险是指委托-代理框架中,由于委托人无法直接观察代理人行动,造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出现代理人选择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的一种现象;解决道德风险的方法可以用签订合同、派人监督,以及采用激励等方式来进行解决,约束和激励机制。 三、计算题(16分) 1、求解下列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包括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F 2 B 2F 15,20,0 B 10,0 2,4答:根据上方的矩阵图,我们可得出其博弈中存在两种策略的纳什均衡:分别是H 选择F1和N 选择F2,以及H 选择B1和N 选择B2 2、A、B 两者博弈:A 首先行动,可以选择“左”或者“右”的行动;B 后行动,有“L”和“R”的行动,其收益如下:当A 选左,B 选L 时,A 的收益为2,B 的收益为3;当A 选左,B 选R 时,A 的收益为1,B 的收益为4;当A 选右,B 选L 时,A 的收益为3,B 的收益为1;当A 选右,B 选R 时,A 的收益为0,B 的收益为2。请画出该博弈的博弈树,并求出该博弈的均衡解。 四、论述题(16分) 1、请结合你的工作或生活,谈谈对行动的可信性的理解,有什么方法可以建立可信的策略行动。 答:每一种策略性行动都面临着可信性的问题,人们不一定相信策略性行动的提出者会实施其行动。因此提出者必须做一些辅助工作让人相信他会在第二阶段实施他已宣布的事。 比如,工作中管理者对员工上班时间玩游戏的态度有所 N

博弈论基础复习

《博弈论基础》主要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5×2=10分) 策略型博弈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局中人、策略和各种策略组合中所得到的利益。 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混合策略局中人的混合策略是其纯策略空间上的一种概率分布,表示局中人实际博弈时根据这种概率分布在纯策略中随机选择加以实施。 扩展型博弈博弈存在着局中人行动的先后次序,是对具有动态结构的决策形式进行研究的规范分析工具。 博弈树对于任何一种双人完备博弈,都可以用一个博弈树来描述,并通过博弈树搜索策略寻找最佳解。博弈树类似于状态图和问题求解搜索中使用的搜索树。 完美信息博弈是指一次只有一个局中人在行动,而且他在行动时知道博弈的所有以往行动历史的一类特殊博弈。 子博弈指由原扩展型博弈中的一个决策节点与它的所有后续节点组成的博弈。行为策略是指每一个参与人在每一个信息集上随机的选择行动。 逆向归纳法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最简便方法。在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时,从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上。 冷酷策略又称触发策略。指参与人在开始时选择合作,在接下来的博弈中,如果对方合作则继续合作,而如果对方一旦背叛,则永远选择背叛,永不合作。 类型:一般地,将一个参与人所拥有的所有私人信息称为他的类型。 信号博弈是研究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信号机制的一般博弈模型,其基本特征是两个博弈方,分别称为信号发出方和信号接收方。 分离均衡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以概率1选择不同的信号,接收者完全可以通过信号来准确判断出发送者的类型。 混同均衡信号博弈中的完美贝叶斯均衡之一,这种均衡中不同类型的发送者选择了相同的信号,接收者无法从信号中得到新的信息,无法对先验信念进行修正。 特征函数特征函数型博弈对每一种可能联盟给出相应的联盟总和收益,也就是给出了一种集合函数,称为特征函数。 联盟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

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

经济学名词解释简答 1.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如果产品平均成本岁生产规模扩大而上升,则称规模不经济。 2.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与完全平等面积之比,一种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标准。 3.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挤出效应: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5.经济租金:是指在长期内,一切要素都可流动,因此,要想使这些要素留在该行业,厂商付给它们的报酬必须超过它们转移到其他行业所能获得的最大报酬。 6.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种利率不大可能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流动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7.纳什均衡:是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8.通货膨胀: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或是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 9.替代效应:是因该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组合中,该商品与其他商品之间的替代。 10.收入效应:是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因一种商品名义价格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化,而导致的消费者所购商品总量的变化。 11.准租金:工厂、机器和其他耐用性设备固定性很强,不易从这个产业转往其他产业,有些具有类似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垂直的土地供给曲线,因此,使用这些设备的租金有时也称准

博弈论专业名词解释

博弈论战略分析 1.博弈论的研究对象是理性的战略选择。 2.相机战略:仅在不确定事件发生时才会采取的战略。 3.占优战略:无论对方采取何种战略,其都是最优反应战略。 4.占优战略均衡:每个参与者都有占优战略。 5.劣战略:如果无论对手采取何种战略,一个战略的收益 总是高于另一个战略,我们就说,第二个战略被第一个占优,第二个战略被称为劣战略。 6.均衡:稳定可预测的行为模式被称作均衡。 7.社会两难:社会两难是一种存在占优战略均衡的博弈, 并且参与者采用这种均衡的战略收益比采用采用非均衡战略的收益要差。 8.合作解:不管是通过协议还是其他形式的强制手段,只 要参与者们都能履行协调后的战略,他们所选战略及其收益就是一个博弈的合作解。 9.占优战略的存在以及它与合作解相悖的事实是导致社会 两难问题的根本原因。 10.博弈论分析的目标之一就是找到参与者之间稳定的、 可预测的互动行为模式。

11.占优战略均衡作为非合作解的优点与缺点。{答案待 定} 12.纳什均衡:全部参与者所选战略的一个组合,在这个 战略组合组合中,每个人的战略都是针对其他人战略的最优反应 13.纳什均衡战略:如果有两个战略(或者更一般的,有 多个战略,每个战略都对应着一个参与者),并且每个战略都是另一个战略(或者其他参与者的战略)的最优反应,我们就称这一战略组合为纳什均衡战略。 14.纳什均衡与占优战略均衡一样,都是非合作均衡。 15.社会两难问题是一种特殊的占优战略均衡,占优战略 均衡是一种特殊的纳什均衡,而纳什均衡又是一种特殊的非合作均衡。 16.纳什均衡的启发寻找方法:1.确定最优战略的一个简 单方法,就是将收益矩阵中,与每一战略的最优反应战略相对应的收益数字标注下划线。2.如果在其他参与者保持原来的战略不变时,一个参与者能够通过改变战略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这个参与者就会调整他的战略。 为了直观地表达这一点,我们可以画一个箭头,从初始的方向指向新的方向。 17.谢林点:人们把这种以线索为基础选择的均衡称为谢 林点或焦点。

曼昆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名词解释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 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 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 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微观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1. 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产品同质,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 2. 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方的市场类型。 3. 买方垄断市场:只有一个买方的市场类型。 4.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厂商销售同种但有一定差别的产品,且新厂商进入不受限制的市场。 5. 寡头垄断市场:只有少数几个厂商相互竞争,且新厂商的进入是受到阻碍的市场。 6. 卡特尔市场:某些或所有的厂商公开共谋使得他们的共同利润最大化的市场。 7. 名义价格:商品的绝对价格。 8. 实际价格:经过通胀调整过的价格。 9. 需求量: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10. 供给量: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11. 替代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2. 互补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3. 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 14.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的各种弹性类似。 15.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额外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17. 无差异曲线:描述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的曲线。 18. 边际替代率(MRS):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19.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所有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20. 价格-消费曲线(PC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所对应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得到个人需求曲线。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是指当经济资源有多种用途时,把资源投入到某一种特定用途以后,在放弃其他的用途中, 可能给选择者带来最大的利益。=经济成本=隐性成本+显性成本 2.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支付而且能够 购买到的商品的数量。 3.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该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 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 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5.需求的价格弹性:商品需求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它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6.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也称为需求交叉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 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7.供给弹性:商品供给量随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即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供给弹性。它表示在 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商品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8.效用:商品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9.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

所增加的满足,也就是增加一个单位商 品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量。 10.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 增加,总效用是增加的,但是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1.消费者均衡:在偏好不变,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消费各种商品的数量组合实 现最大的效用并保持不变的状态。 12.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 间的差额。 13.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 量的变动。 14.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 品需求量的变动。 1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增加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 入量,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增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所以,边际产量最终必然会呈现递减的特征。 16.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 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 17.显性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企业需要实际向外支 付的支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会计成本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需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 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2.供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 生产或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3.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Qs与商品的价格p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一般情况 下,价格上涨使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增加,价格下降使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减少,因此供给量Qs是价格p的单调递增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4.需求价格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想对变动 相应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在特定环境中也简称为价格弹性或者需求弹性。 5.需求交叉弹性:需求交叉弹性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 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6.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正常商品:需求量随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 8.吉芬商品: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商品,它的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其需求 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9.低档商品:是指消费量随人们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商品。 10.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 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11.替代品:对于两种物品,如果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 种物品被称为替代 12.边际效用(MU):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从增加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 用增加量。 1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 之间的差。 14.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两种商品或两组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对消费者所提供的效用是 相同的。 15.边际替代率(MRS):在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 的消费可以代替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16.预算约束线:简称约束线,它表示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即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用全部收入 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17.价格-消费线:简称价格扩展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其它商品价格保持不变的条件 下,随着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均衡点变动的轨迹 18.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19.收入效应:由于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保持 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做出的调整。 20.替代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从而导致消费者在维持原 有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对商品需求量做出的调整。 21.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的一段时期。 22.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 23.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可分为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2.需求规律:又称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表明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其价格变化率的比值。 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与引起这种变化的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率的比值。 5.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的变化率与相应的收入变化率的比值。 6.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用MU表示。MU=dTU/dq 7.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愿意付出的代价与实际付出的代价的差额。即可以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得到的总效用与实际付出的总效用的差额表示,也可以用消费者愿意付出的货币总额与实际付出的货币总额的差额表示。

8.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指数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点的连线,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两点,对消费者来说都是无差异的。沿着无差异曲线上下移动,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变化。 9.边际替代率:表示在保持消费者满足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X能够替代的Y的数量。MRSXY=-⊿Y/⊿X=-dY/dX 10.收入-消费曲线:或称收入扩展线,表示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系列最优商品组合随消费者收入变化而形成的轨迹。它反映了消费者对X、Y两种商品的最优选择是如何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 11.恩格尔曲线:又称收入-需求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均衡购买量与消费者收入之间变化关系的曲线。〔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恩格尔曲线向纵轴弯曲。而高档消费品和大部分工业品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增长的速度越来越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恩格尔曲线向横轴弯曲。 12.替代效应:是指当商品价格变化时,由于相对价格变化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当X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意味着消费者的货币购买力提高了,现有的货币收入能够买得起更多的X商品。 13.收入效应:是指当商品价格的变化时,为保持相对价格不变,由于消费者实际收入变动对需求数量产生的影响。 14.边际产量:是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十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十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给量相等时候的。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商在提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的变动率的比值。 10、给的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表示能飞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6、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合。 17、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18、脊线:在劳动位于一个轴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两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表示能飞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6、预算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合。 17、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18、脊线:在劳动位于一个轴而资本位于另一个轴的图中,脊线是指在此之间包括了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能够选择的全部投入品组合的线。 19、收入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0、替代效应: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

博弈与决策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博弈与决策 平时作业参考答案(1) 一、名词解释 1.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 2.完全信息: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的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 3.静态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并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4.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有后,而且后选择行动的一方可以看到先采取行动的人所选择的行动。 5.非合作博弈:如果参与者之间不可能或者根本没办法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不能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采取行动的话,这种博弈类型就是非合作博弈。 6.纳什均衡:是对于每一个博弈参与者来说是这样的一个战略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战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战略能使其期望效用最大化。 7.纯策略: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而且参与者选择了这个策略之后就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策略就是纯策略。 8.纯策略纳什均衡:是指在一个纯策略组合中,如果给定其他的策略不变,在该策略组合下参与者不会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否则会使策略组合令人后悔或者不满意。 二、请用剔除劣势策略的方法寻找以下博弈的最优策略。 要求: (1)写出剔除的步骤或顺序;(2)画出相应的剔除线;(3)给出最优的博弈结果。 乙 甲 答:(1)对甲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横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行; (2)对乙而言,抵赖是劣势策略,用竖线划去“抵赖”所对应的列; (3)余下的策略组合是(坦白,坦白),这就是该博弈的最优结果。 [注:步骤(1)(2)颠倒亦可] 百事可乐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 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 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 该种商品的数量。 4、均衡价格:均衡的最一般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下的 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 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6、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 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7、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种商品需求质更改对于该商品的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 于消耗者收入两更改的反应水平。 9、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更改对于它的相 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 的价格的更改率的比值。 10、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 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1、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 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1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 具体权衡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13、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权衡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 过顺序或登记来表示。 1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耗数量保持不变的 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 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1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或者说 表示能飞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16、预算玉约束线:又称预算线,消耗可能线,价格线。表示在消耗者的收入 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组

《经济博弈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博弈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如果在博弈的利益表中,无法找到任何一方都可以接受(不一定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也就是没有哪一种组合是在给定对手策略下没有动机改变自己策略的情况。这时博弈没有纯策略均衡,需要一个“概率表”指导博弈结果。在博弈G={S1,S2……Sn;U1,U2……Un}中第i个博弈方策略空间为Si={Si1……Sik}则博弈方以概率分布Pi=(Pi……Pik)随机在k个可选策略中选的的策略称为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2、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对于扩展式博弈的策略组合S*=(S1*,…,Si*,…,Sn*) ,如果它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它在每一个子博弈上也都构成纳什均衡,则它是一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所要求的是参与人应该是序惯理性的。对于有限完美信息博弈,逆向归纳法是求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最简便的方法。 3、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博弈中信息是完全的,即双方都掌握参与者对他参与人的战略空间和战略组合下的支付函数有完全的了解,但行动是有先后顺序的,后动者可以观察到前者的行动,了解前者行动的所有信息。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指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博弈的每一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的有哪几种类型以及各种类型出现的概率,即知道“自然”参与人的不同类型与相应选择之间的关系,但是,参与人并不知道其他的参与人具体属于哪一种类型。由于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行动。 5、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指的是信息对于博弈双方来说是完全公开的情况下,双方在博弈中所决定的决策是同时的或者不同时但在对方做决策前不为对方所知的。 6、囚徒困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