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副本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副本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病:西医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一、【诊断要点】

1、诊断依据: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大多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测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盘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症候分类:

(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

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病理分型:

(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椎间盘向左右突出,并可见游离块。

(3)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除出现腰腿痛症状外,还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CT检查:椎间盘向正中方向突出。

(4)上下型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患者仅有腰痛症状。X线摄片检查病变椎间隙可见Schmorl结节。

二、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

适应症:①初次发作或病程短着;②病程较长,但症状体征较轻者;③经特殊检查表明突出物较小者;④不能施行或不同意手术者。

(一)卧床休息:卧硬板床(大小便均不下床或坐起),卧床2-3周后腰围保护下床活动。3个月内不作变腰负重动作。此为非手术治疗的基础。

(二)牵引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

牵引主要以机械的力度牵拉椎间隙,而减轻椎间盘的内压,使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稍减轻。

(三)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

(四)硬膜外阻滞疗法

硬膜外阻滞治疗分两种应用方法,一种为椎管内阻滞,一种为神经根阻滞。在激素的作用下,可以减轻和消除神经根的无菌性炎症和水肿;麻醉药物则为止痛,麻醉神经使其敏感性降低。

(五)针刀疗法

小针刀是以针刀这种手术器械,在腰腿痛患者的痛点上进行广泛的剥离松解,再注射入局部麻醉药物加激素药物,起到消炎止痛作用。

(六)开放手术治疗

常规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椎体融合术等。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

(七)微创介入治疗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经皮穿刺切吸可以显著降低椎间盘内压,减少突出的椎间盘内容,从而减轻或消除突出物对神经的压迫症状。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手术过程中损伤较小,对于椎间盘膨出、突出有效。

臭氧注射疗法: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和极高的还原电位对神经及神经根周围产生的炎性组织液和细胞媒介成分致痛物质,产生分解、中和作用。臭氧还原后直接改善局部的动脉压迫、静脉瘀滞的缺氧状况。

射频纤维环成型术:作用机理加温后导致胶原纤维收缩。修复撕裂的椎间盘。

(八)内镜治疗

手术切口小,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彻底,不扰乱脊柱稳定性,安全系数大。且后遗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过程同开放式一致,易于掌握和操作。

(九)中医辨证施治:

(1)血瘀型: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血府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以胀痛为主者:可加乳香、没药、香附、三七粉等行气止痛类药物;以刺痛为主者:可加穿山甲、丹参、五灵脂、鸡血藤等活血化瘀类药物。

(2)寒湿型:散寒除湿,温经通络,用羌活胜湿汤或独活

寄生汤。湿邪较甚者,可减生地黄、人参、牛膝、杜仲、白芍等滋腻留邪之药,加威灵仙,薏苡仁、狗脊、地龙等祛风渗湿之力较强药物。

(3)湿热型:清热除湿,用二妙散加杜仲、牛膝、木瓜、薏苡仁等。湿热较甚者可加赤茯苓、木通、泽泻、车前子等清热利湿类药物。

(4)肝肾亏虚型: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用四物汤合右归饮;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用四物汤合左归饮。偏阳虚较甚者有明显四肢不温,胃寒怕冷者可加人参、附子,改生地黄为熟地黄;偏阴虚较甚者有骨蒸潮热,烦渴,失眠者可加黄柏,知母、地骨皮、柏子仁,枣仁,栀子等滋阴降火类药物。

三、治疗方法选择的原则

尽量选择非损伤的系统保守治疗方法,在保守治疗无效(6个月以上)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其他治疗。

伴随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的情况,应该选择常规手术。

年老体弱者尽量不要考虑有损伤的治疗,应该进行保守治疗及微创治疗。

膨出和轻度突出的一般采用保守治疗或者微创治疗;严重突出和脱出的应该选择开放手术治疗。

四、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10°以上,能正常工作,能持续行走2公里以上。

2、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不能恢复原来的工作或生活。

3、未愈: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有关体征无改善。

五、诊疗方案总结评估、难点分析及对策

1、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布及治疗结果

2021年我科采用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治疗85例:其中血瘀证型45例;寒湿证型12例;湿热证型3例;肝肾亏虚型25例。总有效率91%。

【难点分析及对策】

难点一:在早期系统治疗困难

如早期能做出明确的诊断,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治疗(或门诊服药,理疗等),休息加强腰部功能保护或住院持续牵引对于初发的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很多患者在此阶段,由于症状较轻,没有引起重视,或工作的关系的原因未进行系统的治疗。使病情加重或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待椎间盘突出症加重时,表现为神经损害再来就诊,使得=治疗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初发者或症状较轻者,积极早期保守中医治疗效果是确切的。

难点二:难以控制复发

(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首次发作时并未治愈,只减轻了症状,患者就终止了治疗,或者又从事以腰背受力为主的劳动,如搬运工作等,或是做体育活动,或是日常生活中再次扭伤腰部,致使症状突发,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后防止复发应注意以下三项:(1)首次发作应彻底治愈,愈后三月及半年内,应避免负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弯腰搬提重物,(2)坚持腰背肌锻炼和逐步进行较轻柔的,有

规律的体育锻炼。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慢跑等。(3)常服用补肾壮骨类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对巩固疗效,疗效确定。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 【治疗】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2〉TDP照射:局部,30min qd〈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准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

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按语】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意。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治疗】 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关节粘连为治则。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及痛点明显阿是穴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2〉TDP照射:患部,30min qd〈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肩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肩周炎推拿:30min qd①准备手法:用滚法或拿揉法施术,重点在肩

(完整word版)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2016年 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骨伤科 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

目录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1) 一、病名 (1) 二、诊断 (1) (一)疾病诊断 (1) (二)疾病分期 (2) (三)证候诊断 (2) 三、治疗方案 (2) (一)手法治疗 (2) (二)辩证使用中药和中成药 (3) (三)牵引疗法 (4) (四)针灸疗法 (4) (五)手术治疗 (4) (六)护理 (4)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五、疗效评价 (5) (一)评价标准 (5) (二)评价方法 (5) 桡骨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 一、病名 (7) 二、诊断 (7) (一)疾病诊断 (7) (二)证候诊断 (7) (三)骨折分期与分型 (8) 三、治疗方案 (8) (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8) (二)手术治疗 (10) (三)药物治疗 (10) (四)康复治疗 (11) (五)护理 (11)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1) 五、疗效评价 (12) (一)评价标准 (12) (二)评价方法 (12)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痹病 TCD编码:BMY091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ICD-10编码:M51.2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在L4、L5或L5、S1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4)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骨伤科常见病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沛县中医院骨伤科 2016 年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骨伤科 二〇一六年一月修订

目录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1) 一、病名 (1) 二、诊断 (1) (一)疾病诊断 (1) (二)疾病分期 (2) (三)证候诊断 (2) 三、治疗方案 (2) (一)手法治疗 (2) (二)辩证使用中药和中成药 (3) (三)牵引疗法 (4) (四)针灸疗法 (4) (五)手术治疗 (4) (六)护理 (4)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5) 五、疗效评价 (5) (一)评价标准 (5) (二)评价方法 (5) 桡骨下段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7) 一、病名 (7) 二、诊断 (7) (一)疾病诊断 (7) (二)证候诊断 (7) (三)骨折分期与分型 (8) 三、治疗方案 (8) (一)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 (8) (二)手术治疗 (10) (三)药物治疗 (10) (四)康复治疗 (11) (五)护理 (11) 四、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11) 五、疗效评价 (12) (一)评价标准 (12) (二)评价方法 (12)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腰痹病TCD 编码:BMY091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 编码:M51.202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4)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5)腰部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踇背伸或趾屈肌力可减弱。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1)腰痛合并“坐骨神经痛”,放射至小腿或足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2)在 L4、L5 或L5、S1 棘间韧带侧方有明显的压痛点,同时有至小腿或足部的放射性痛。 (3)小腿前外或后外侧皮肤感觉减退,趾肌力减退,患侧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 (4)X 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或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针灸科优势病种腰痛病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中医病名:腰痛 BNS150 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M51.202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病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中医辨证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痹阻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质胖淡,

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重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病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病见:四肢不温,形寒畏冷,筋脉拘挛,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等症。 2.经络辨证 (1)太阳经证:腰或臀、下肢沿足太阳经放射性疼痛。 (2)少阳经证:臀、下肢沿足少阳经放射性疼痛。 (3)太阳、少阳经合并证:腰或臀、下肢后侧沿足太阳经放射性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沿足少阳胆经放射性疼痛(此型为临床常见的证型)。 二、治疗方案 (一)针刺治疗 1.治则:主要根据经络辨证,以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 (1)根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原则,在病变局部选择穴位:如腰部疾患所致坐骨神经痛,可在腰部选择压痛点、相应节段的夹脊穴。 (2)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规律,在经络循行线上选择有关穴位:如属足太阳膀胱经病者,选秩边、委中、承山、昆仑等;如属足少阳经病者选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临泣等。另外,也可根据经络中同名经“同气相求”学说,选择手太阳经后溪、手少阳经外关等。 2.配方: ●推荐处方1 治法:通经止痛。 主穴:大肠俞(⊥)、腰夹脊(⊥) (疏通腰部经络气血) 环跳(⊥)、委中(⊥)(疏通足太阳经气血) 阳陵泉(⊥)、悬钟(⊥)、丘墟(⊥)(疏通足少阳经气血) 操作:诸穴均用捻转提插的泻法,以沿腰腿部足太阳、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度,不宜多次重复。腰夹脊穴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取穴的精准性,需仔细寻找相应的骨性标志,针刺时紧贴关节突内缘进针,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副本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病:西医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一、【诊断要点】 1、诊断依据: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大多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测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盘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症候分类: (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

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病理分型: (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检查:椎间盘向左右突出,并可见游离块。 (3)中央型椎间盘突出:除出现腰腿痛症状外,还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CT检查:椎间盘向正中方向突出。 (4)上下型椎间盘突出:大部分患者仅有腰痛症状。X线摄片检查病变椎间隙可见Schmorl结节。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难点分析 1、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的腰痛病人,腰部手法治疗难度较大,病人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2、针灸、针刀治疗同样存在不同医师选穴和手法的不同,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 3、部分腰痛病急性期的患者通过手法治疗、针灸、针刀保守疗法症状改善不显,甚至无效,腰部疼痛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治疗手段及方式上相对不够丰富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二、解决措施及方案优化: 1、对于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大于5cm的腰痛病人,只要存在骶髂关节旋移的,腰部手法治疗以骨盆压揉手法为主;存在棘突偏歪的,以冯氏手法为主;腰椎曲度变平直或腰椎棘突后突的,以林氏手法为主,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临床疗效。 2、统一规范针灸、针刀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根性疼痛的用踝三针治疗。肾阳虚、血瘀气滞证和寒湿痹阻型运用艾灸、中医封包和中药熏蒸治疗。结合各医师的特点

及经验,拟定出适合我科的针灸治疗选穴标准。小针刀疗法以回字型针刀松解法为主。 3、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应用综合中医疗法的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芬、芬必得、洛芬待因等,消除缓激肽、前列腺素等止痛物质,实现短时间改善疼痛症状效果,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4、进一步引进各种物理治疗仪器,引进新的治疗方法,初步计划年度内引入微波治疗仪。 5、腰椎滑脱患者可予以佩戴腰围进行固定,加强腰椎稳定性。防止脊柱不稳诱发腰肌劳损加重,腰部疼痛难以早期缓解。 三、实施情况分析、总结、评价: 20 年开始制定了腰痛病的优势病种,并在临床中加以应用实施并改进,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在不断优化诊疗方案过程中,科室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医师能力得到了提高。现对20 年腰痛病优势病种的应用情况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我们近一年来共收集459例腰痛病病例,均为发作期住院病人。分成2013年方案组和20 年方案组。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分析总结优化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方案疗效分析、总结及 优化 一、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重要症状旳一种病症。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常规治疗: 1、一般处理: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防止居潮湿之地。病情较重者应卧硬板床休息,防止长时间站立、行走。 2、辨证分型论治: 1)寒湿腰痛: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2)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 3)肾虚腰痛 肾阴虚治法:滋补肾阴,濡养筋脉。方药:左归丸加减。 肾阳虚治法:补肾壮阳,温煦经脉。方药:右归丸加减。 4)湿热腰痛: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3、特色治疗: 1)针刺治疗:取穴:肾俞、阳陵泉、委中、阿是穴。血瘀加后溪、人中;寒湿加气海、大肠俞;肾阴虚加太溪:肾阳虚加命门。 操作措施:根据病症选用穴位,用毫针刺八穴位得气后,每日取一定腧穴上电针,选择波形,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2)灸法:患者腰部艾箱,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 3)拔罐;辨证取穴,每穴5分钟,每日一次。 4)中频脉冲电治疗:患者合适部位,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5)腰椎推拿;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6)熏蒸: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7)刮痧:每个部位,3日一次。 8)TDP照射:局部,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 9)腰椎牵引: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估原则: 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腰痛完全消失,行走及活动无不适感,肢体凉、麻、痛、萎等症状改善。 四、疗效评价: l、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型分布及治疗成果 我科采用优势病种诊断方案治疗268例:其中血瘀证型83例;寒湿证型65例;湿热证型6例;肝肾亏虚型114例。总有效率98%。 2、疗效评价 腰痛旳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在治疗上应坚持非手术为主旳原则,尤其要发挥中医老式疗法疗效稳定、副作用小旳优势,只有通过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而又影响工作和生活者方可考虑手术。但必须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众多,有旳治疗效果不佳。 (1)中医治疗腰痛,重视辨证施治,坚持个体化治疗原则,在腰痛治疗上,通过辩证运用口服中药,活血通络,骨健筋韧,以达满意效果。 (2)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理疗、中药熏洗等在腰痛治疗上,均获得了很好旳临床效果。 3、为深入提高诊治疗效,优化方案如下: (l)加强临床中医辨证施治水平,吸取国内有关科室治疗腰痛旳有效经验,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疗效较差旳证型进行优化。 (2)对腰痛采用中药辨证口服、针灸、理疗及中药热敷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 001.1~001.9—94;的有关诊断。病史:一是外伤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1、临床表现 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2.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

便不能自控。 5.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 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 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2、辅助检查 (1)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受压变形或移位。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的等。 (2)MRI对诊断椎间盘突出有重要意义。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像及所累及椎间盘,可以观察病变椎间盘突出形态及其与脊髓关系。 三、辨证分型 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 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 缓。 2、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 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 涩。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不已, 腰痛酸软无力。 (1)肾阴虚:兼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肾阳虚:兼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为了发挥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在解决疑难杂症和难治性疾病等方面技术优势,能起到重要作用,我们根据我们中医科自身形成的特色即三个特色中医专科,具有一定的医疗资源、技术优势和成功经验,特制定以下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实施措施. 1、颈椎病诊疗方案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异病同治)诊疗方案疗效优势:这两个病种比较常见,尤其是病情较重和病情较长的,一般治疗效果较差。由戴维生主任担任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6年来临床治疗1500多例。方案中主要采取用具有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直接穴位或痛点注射,不仅能迅速有效地改善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和粘连状况,使病情缓解或临床治愈,而且复发率较底,复治仍然有效。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治疗】因其主要病机为颈椎退行性变,局部气血不和淤血阻滞,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因此最有效治疗方法是消除局部气血淤阻,局部用药是最佳的途径,适当剂量是疗效的关键。我们多年对1000余例颈椎病的治疗经验证明,该诊疗方案不仅疗效好、复发少,而且安全。 具体治疗方案是:用5号或7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10-14毫升和1.5-2 毫升利多卡因注射液于 C5-C6颈夹脊穴或痛点向内侧45度角注射,3-5天一次,一般4-6次,有明显的效果或临床痊愈。 2、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腰骶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腰腿痛的一种病症。 【治疗】因其主要病机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使局部气血不和、淤血阻滞而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应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解除神经根压迫症状为治则。因此最有效治疗方法是消除局部气血淤阻,局部用药是最佳的途径,适当剂量是疗效的关键。我们多年来对850余例的治疗经验证明,该诊疗方案,一次见效,复发少,而且安全。具体治疗方案是:用5号或7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复方当归注射液10-14毫升和1.5-2毫升利多卡因注射液在L4--L5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夹脊穴(痛点)向内侧45度角注射,3-5天一次,一般4-6次,有明显效果或临床痊愈。 3、不育不孕症的中医诊疗方案 许多不育不孕症的治疗都十分棘手,但是只要临床辨病辩证清楚,结合现代仪器适时检测,施之辩证方药,常常能取得明显的效果。由我科中医妇科医师倪骏同志负责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因其为师承弟子,擅长治疗不育不孕,主要采用现代医学手段协助诊断和监测孕前孕后病情变化,用中药分阶段进行治疗,疗效较好。 4、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肝硬化腹水,尤其是顽固性腹水,是危及病人生命难治性疾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二位一体疗法”治疗十分有效。它由主任中医师戴维生同志担任诊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因其为我市著名肝病专家,尤其对疑难危重肝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该诊疗方案首先明确诊断,评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制定分阶段治疗方案,第一节段先以西药为主给予支持、利尿、降酶、退黄,使腹水消失、全身状况改善后转入第二阶段中医治疗,主要给予活血化瘀、软肝缩脾,大补精血等治疗。 诊疗方案实施措施

腰痛优势病种【精选文档】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2010年 腰痛病是由于肝肾亏虚不能濡养筋骨而致筋骨退变,兼有感受寒湿等外邪侵袭,并有扭闪挫伤或慢性劳损等外因,从而导致经络痹阻,出现腰腿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类疾病.腰痛病包括西医多种疾病,本诊疗方案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制定。其主要机理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与后方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多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重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

背伸力可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前凸变浅,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CT、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不能站立,行走,肌肉痉挛. 2。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 3。康复期: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不能长时站立,行走。 (三)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或脉弦。 2.寒湿阻络证: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3.湿热痹阻证:腰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4。肝肾亏虚证: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包括肝肾阴虚及肝肾阳虚证.阴虚证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少津,脉弦细而数。阳虚证症见:四肢不温,形寒畏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成年人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使椎 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 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和裂隙向外突出,这就 是所谓的“椎间盘突出”。本病多见于腰4-5、腰5骶1,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多于女。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腰腿痛”的范畴。 二、诊断 【西医诊断】 1.病史 多数患者因腰扭伤或劳累而发病,少数可无明显外伤史。 2.症状 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于腿痛之前,也可两者同时发生,部分患者可出现双下肢放射痛。疼痛具有以下特点: (1)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如为腰3-4间隙突出,因腰4神经根受压迫,产生向大腿前方的放射痛。 (2)一切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的动作,如咳嗽、喷嚏和排便等,都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 (3)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卧床体位:多数患者采用侧卧位,并屈曲患肢;个别严重病例在各种体位均疼痛,只能屈髋屈膝位以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伴 有间歇性跛行。 3.体征 (1)脊柱侧弯畸形:主弯在下腰部,前屈时更为明显。 (2)脊柱活动受限: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使腰肌呈保护性紧张,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 (3)腰部压痛伴放射痛: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患侧棘突旁有局限的压痛点,并伴有向小腿或足部的放射痛,此点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4)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挺腹试验、屈颈试验阳性:有时抬高健肢而患侧腿发生麻痛,系因患侧神经受牵拉引起,此点对诊断有较大价值。 (5)神经系统检查:腰3-4突出时,可有膝反射减退或消失,小腿内侧感觉减退。 腰4-5突出时,小腿前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足背伸、趾背伸肌力减退。腰5骶1间突出时,小腿外后及足外侧感觉减退,踝跖屈、趾跖屈肌力减退,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神经 压迫症状严重者患肢可有肌肉萎缩。如突出较大,或为中央型突出,或纤维环破裂髓核碎 片突出至椎管者,可出现较广泛的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害症状,患侧麻木区较广泛,可包 括髓核突出平面以下患侧臀部、股外侧、小腿及足部。中央型突出往往两下肢均有神经损 伤症状,但一侧较重。 4.影像学检查 需拍腰骶椎的正侧位片,必要时加照左右斜位片。X线征象虽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 突出症的依据,但可借此排除一些疾患,如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 脱等。CT扫描和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确定突出部位。上述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并不 能完全排除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辨证分型】 1.血瘀证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优势病种 中医诊疗方案 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一、基本情况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灸推拿科最早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开展了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的实施工作。期间接受诊疗方案的门诊患者共有351例,完成351例,平均治疗10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汤剂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的35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2.78%,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例(2.78%),针灸治疗227例(90.4%),推拿治疗121例(48.2%),中,其他疗法46例(18.3%)。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牵引、中频药物导入治疗、艾灸、拔罐等。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有:运动康复训练及口服中药

汤剂。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低,如牵引只适合体质较好的患者;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依从性差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有:1、部分患者对于治疗方法具有强烈的选择性;2、对于中药汤剂的认识片面;3、大部分患者的运动训练只会在治疗初期执行。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 临床痊愈 48例19.1% 临床显效 176例70.1% 有效 26例 10.3% 无效 1例 0.5%。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参照JOA腰腿痛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治疗改善率=[(治

中医院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精选.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部分患者伴有下肢疼痛。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扑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置与腰部,均可引起腰痛。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痛范畴。 二、诊断 (一)诊断依据: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 001.1~001.9—94;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制定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1、病史:一是外伤,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发病。 2、症状 (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2)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3)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4)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5)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6)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 (1)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2)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 (3)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脊肌痉挛。 (4)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下蹲休息。 (5)神经系统征象:80%病人出现感觉异常,70%病人出现肌力下降。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针灸推拿科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定义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伤导致腰 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 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症。我科腰痛患者西医称之为腰 椎间盘突出症。 二、诊断根据 1、临床表现为腰脊或腰椎旁疼痛为主要病症的一种病 症。甚那么向臀部、下肢放射痛,麻木等。 2、发病与病情的轻重常与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 变化有关。 3、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 三、辨证分型 1、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 静卧病痛不减,寒冷那么阴雨天。舌质淡,苔白腻, 脉沉而缓慢。 2、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 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舌质暗紫, 或有瘀斑,脉涩。 3、肾虚腰痛:起病缓慢,隐隐作痛或酸多痛少,绵绵 不已,腰痛酸软无力。 (1)肾阴虚:兼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2)肾阳虚:兼面色咣白,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2、湿热腰痛: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 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腻, 脉滑数。 四、入院指佂 1、腰痛初发,应积极治疗,防止病邪传变。 2、腰痛日久不愈或反复复发者。 3、腰痛及臀部,下肢疼痛明显。 五、治疗常规 〔一〕一般治疗 1、平素应注意防风,防寒,防潮,防止居潮湿之地。 2、平素注意走、坐、立,姿势要端正,活动时间不宜太长〔小于 30分钟〕。 3、应卧硬板床,不宜坐软沙发及短凳,坐沙发时宜家腰垫,起床活动时要加腰围。 〔二〕辨证论治 1、寒湿腰痛: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方药:干姜苓术汤加减。 干姜、桂枝、牛膝、茯苓、白术、杜仲、桑寄生、续断。 2、瘀血腰痛: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总15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针灸推拿 中医优势病种中医(针灸推拿)诊疗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一系列表现的疾病,简称颈椎病。 颈椎病分为五型,即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 中医理论认为,感受外邪、跌扑损伤、动作失度、可使项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骨失养,气血不能养益脑窍,而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治疗】 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则。采用〈1〉针刺治疗:穴取双侧:风池,颈夹脊穴,肩井,肩中俞,肩外俞,T1夹脊。椎动脉型加脑空,太阳,角孙,脑户,百会,后顶,强间等;神经根型加肩髃,肩髎,肩贞,曲池,合谷等。每日交替取一定数量以上腧穴上电,平补平泻,留针30min qd 〈2〉TDP照射:局部,30min qd 〈3〉拔罐:适量,5min qd〈4〉中频脉冲电治疗:颈部及患部适当部位,30min

qd〈5〉颈椎病推拿:30min qd①准备手法:先用滚法放松患者颈、肩背部的肌肉;接着,用拇指与食中三指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②治疗手法:用拇指指腹点揉风池、太阳、百会、风府、天宗、曲池、合谷等穴;弹拨缺盆、极泉、小海等穴;牵引颈部。③结束手法:拍打肩背部和上肢;搓揉患肢肌肉;牵抖上肢。 【按语】 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结合2ml当归注射液+2ml骨肽注射液于C5-C6颈夹脊穴穴位注射。qd,左右交替用,10日为一疗程,疗效较好。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务必配合颈部牵引3-5分钟,qd,疗效较满意。针灸推拿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对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有较好的效果。 二:肩周炎 肩周炎是以肩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疾病。 中医认为风寒是本病的重要诱因,故中医常称为“漏肩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等。 【治疗】 以活血化瘀,散寒止痛,解除肩关节粘连为治则。采用〈1

腰痛优势病种

2017年屏南县中医院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诊断:腰痛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又称“腰脊痛”,以自觉腰部疼痛为主症,中医学认为,腰痛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的主要病机。临床上常见于西医的腰部软组织损伤、肌肉风湿、腰椎病变、椎间盘病变及部分内脏病变等。本诊疗方案为我科优势病种腰痛患者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朱云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年)。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 (3)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加强实验(+)屈颈试验(+),根据DR、CT或MRI检查射片即可诊断。2、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症状:有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 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发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绝大多数病人发生在L4/5、L5/S 1间隙,故容易引起坐骨神经痛,发生率达97%。疼痛多是放射性痛,由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到跟部或足背部。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感觉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 腰部畸形:腰椎侧凸,它是一种姿势性代偿畸形,有辅助诊断价值。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一般有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 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压痛及骶骨棘肌痉挛:约89%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在病变间隙的棘突间有压痛。约1/3的病人有腰部骶脊肌痉挛。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中医临床路径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针灸二科 一、基本情况 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我科确定的优势病种之一, 自2017年01月到2017年12月进入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优势病种的病例共有193例,完成193例,平均住院日11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辨证口服中药汤剂、耳针、腰椎牵引、穴位贴敷、腰部理疗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完成的19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特色疗法使用率100%、中药饮片使用率49. 2%,辨证施治率100%o 其中针灸193例(100%)、推拿80例(41.5%).辨证口服中药汤剂95例(49.2%)、穴位贴敷94例(48.7%)、火针疗法25例(13.0%)、腰椎牵引55例(25.5%)、拔罐123例(63.7%)、腰部理疗者85例(44. 0%),说明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

(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临床应用较好、接受度较高的为普通针灸、推拿、穴位贴敷、口服中药、拔罐,而其他疗法应用较少。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灸、推拿、拔罐活血化瘀法治疗腰痛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 如理疗、穴位贴敷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针刀疗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患者; 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总体效果评价 193例患者中,症状改善193例(100%),体征改善193 例(100%),临床痊愈118 例(61. 1%),好转75 例(38. 9%)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