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发团队活力

激发团队活力

激发团队活力
激发团队活力

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作者:————————————————————————————————日期:

2

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摘要:很多企业中的团队成员存在工作怠慢,缺乏积极性和活力等现象,导致整个团队丧生活力,无疑会成为团队的死穴。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固化思维,激发团队活力,塑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关键词:团队活力激发措施

1激发团队活力的意义

一个团队要有活力与智慧才能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团队活力决定团队的强弱。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团队应该同时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所在。而团队成员应该明了其他成员的特性,知道如何取长补短,还应该知道互相沟通。聪明的团队应该努力达到这层认识,并将其努力保持下去。但很多企业里,经常会出现员工没有激情,团队处于“亚健康”状态等。如果管理者忽略了对员工的管理与激励,团队成员就很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悠哉地过着日子,得过且过,感觉不到外在的威胁。在舒适的不变的环境里,很多员工会慢慢失去斗志,慢慢失去工作的驱动力,团队也会慢慢地失去战斗力。多数团队在活力方面表现欠佳,部分员工存在惰性,目标不统一,工作活动不积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状况,这些都成为了团队协作的绊脚石,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整个团队的活力下降,工作力不从心,效率和质量一并下降。

任何一个团队,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须要避免员工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因此,激发团队活力显得尤为必要。作为管理者来说必须适时引入相应的措施进来,增强竞争和鼓励机制,注入新鲜血液,加强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树立统一目标,提高共同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激发团队活力,进而保持团队持久活力。

2影响团队活力的主要问题

团队缺乏活力多数都是由于团队的自身缺陷。团队成员没有工作积极性、不求上进,关系不融洽、相互不尊重,缺乏沟通、不愿倾听其他成员的见解等。同时,团队活力欠佳也是因为本身设置存在问题。如团队所属的组织没有能够提供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指令或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团队内部的气氛紧张,成员连简单的谈话交流都无法进行,就更谈不上交换和共享信息。团队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经理层疏于管理,而是由于团队里出现了问题。团队工作方式、目标、程序和决策以及内部和谐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的元凶。

2.1环境安逸,缺乏竞争

很多公司里环境较好,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工作顺手,但没有创新和提高,像在一潭死水里的青蛙,工作上没有同事会让他们感到危机感,没有威胁,也没有驱动力,也缺乏工作积极性。另外有些公司里存在多劳不多得的情况,有的员工或班组干活多,得的少,没有激励,导致积极性下降,团队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的活力。

2.2缺乏沟通,内部不和谐

公司里有些部门或班组存在团队成员之间缺少沟通,管理者和员工缺少沟通等情况。缺少沟通会导致凝聚力不够,也会使得执行力大大降低,使团队生产力

低,工作难开展等。这些问题对任何公司或团队都是棘手的问题。在很多公司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团队中的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由于意见不同意,沟通少,导致无法继续交流,工作开展困难,另外还存在团队成员对管理者不满,消极应付工作,以至于团队凝聚力丧失,更谈不及团队活力。

2.3目标错乱

人们由于过分注意主要目标的远期前景,在目标设定时经常失败。正确的目标设定应从整个团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开始,然后在团队成员的参与下,将这一最终目标分割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易于操作的短期目标。成功的团队总是着眼并着手于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易于实施,便于施展才能。可以长远打算,但必须着手于眼前。团队设立的目标越多,其运作的结果就越糟。尽管可以多方准备,事物总有自己演变的规律。

2.4决策模式不良

团队进行决策的方式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应该先了解情况,然后在大刀阔斧地行动;具体行动的实施因讨论结果不同而异,自然,正确的决策就产生出来了。决策模式有很多种。例如:全体通过式决策模式。所有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终达到一致的结果;参与式决策模式,就具体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2.5授权模糊,角色不定

组织未来达到某种目的而创立了团队。组织可能会向其下属团队“授权”,通常是很模糊的,即团队为达到既定目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但也可能组织没有这样授权。对此团队要么感觉手中无权,无法开展工作;要么就搞不清自己职权到底是什么。不管怎样,这样的团队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团队内不止一人对某项任务时,通常是有吸引力的任务负责的话,问题就出来来。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高层管理团队其实并非团队,因为个别成员的意愿和野心已经取代了该团队的任务,其结果就是内讧。同时,对于多人承担的工作人,存在只有一个干活的显现。

3激活团队活力的措施

3.1优化组织文化,塑造团队精神

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将会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员工将自己的行为与团队的整体目标协调起来。同时,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增强员工之间信任与理解;加强人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给员工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员工都有归属感。正是这种融洽的、正向激励的工作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出员工的工作激情。

具有团队精神是团队有有活力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加强团队建设,让员工拥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也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团队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任何团队都需要一种凝聚力。塑造团队凝聚力是通过对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

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打造团队精神决非一日之功,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靠多年的教育训练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团队的管理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幸福观等,对于打造团队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们带领的团队就会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共同价值观。应时刻提醒成员,优秀的团队是互补的,就像在战争中一样,成员之间是互为依靠的。交叉培养的人员担负着主要和次要的不同角色,如果一个士兵倒下,后面的就会取代他的位置。因此,我们要把握公司发展的路线,提炼公司文化精神,以此来塑造具有与公司共荣辱的团队文化。提炼团队积极工作在安全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结合团队的特点,预测发展趋势,从点滴做起,精心塑具有魅力的团队文化,从而激发自己团队的活力。

3.2 以人为本,加强沟通

沟通作为一种相互交换信息、交流情感手段,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沟通则是管理的灵魂,无论是安排工作、化解冲突,还是进行计划控制,无不需要良好的沟通。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必将其70%的时间用在与他人的沟通上。因此,无论管理组织还是团队,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打造出高效率的团队,从而显示出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强大生命力。随着团队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团队管理最佳的方式是进行民主的管理,组织各类活动将更多的依赖说服教育,而非强制命令。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决定优秀的团队、有凝聚力的团队,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尤为重要,同时是医治团队成员偷懒的有效防犯方法。因而,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就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于决定一个团队或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

3.2.1 了解员工,聆听心声

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你的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首先,要对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兴趣、专长等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其次,当员工遇到困难,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忠诚心。再次,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最后,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出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另外要给团队内部成员创造有利的沟通条件,增强团队内部沟通,促进团队的融洽与和谐,塑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和环境。

3.2.2以情为重,塑造人格魅力

管理者应放下架子多与员工聊天增进感情,聊工作聊生活,与员工融洽相处,让员工感受到团队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同时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信赖,这样才会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敬业工作快乐工作,从而团队的活力也被激发起来。此外,管理者要淡化权利,强化权威,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资源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员工,特别是管理比自己更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

3.2.3动员参与决策,引导发展方向

一方面,团队员工参与决策,有利于增强组织的民主氛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所以要动员团队每个成员参与决策,了解工作目标,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促进目标的统一性。另一方面要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每年给员工与管理层个人面谈的时间,在上级的帮助下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以跟上团队的发展,甚至超过团队的发展步伐,以此调动整个团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2.4鼓励越级报告

当员工受到顶头上级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高层应认真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提供协调和解决办法,化解矛盾,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互相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

3.3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同时展现了人性中最好的和最坏的一面。人们总是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去限制竞争。但是,没有竞争,团队会停止改善世界的努力,这将导致更大的悲剧。但是,没有竞争,结局就是停滞。

团队必须导入竞争机制,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团队活力,旨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走出固化思维,让大家互相赶超,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体现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真理,形成良性竞争。当松懈怠慢的员工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危机感,为了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必然会转消极为积极,转平庸为努力上进,从而使整个团队的活力得到大幅度上升,达到激活团队活力,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要让团队成员走出固化思维,消除惰性,激发活力,就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体现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多劳多得等。

需要注意的是,团队内部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水平控制的,而不是简单的将内部员工形成对立冲突面,导致企业内的大团队意识受到影响。良性的竞争必须基于工作解决方案的脑力大激荡和对工作质量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意识,而不是出于情绪对立的恶意干扰。因此团队内部既提倡合理有效的冲突机制,避免一潭死水,又要控制冲突的水平,避免恶性的竞争矛盾影响企业内部的工作配合和团队效果。

3.4巧妙激励,激发潜能

团队要想有活力,还必须要巧妙激励。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有经验的管理者,总是通过多用正激励,少用负激励的方式,来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树立正反榜样,来激发大家赶先进,避教训,让团队成员都能不断地提高。每个人的潜能是不同的,对不同特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3.4.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方式多种多样,必须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物质激励没有绝对高低之分,更多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在设计物质激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公平原则,以公司发展战略、计划为导向,以每位员工创造的绩效大小为依据,制定基于绩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充分体现多创造价值多得回报的理念。

3.4.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另一种方式。精神激励的方式同样有很多,企

业要善于创新精神激励的方式,充分激励每位员工的积极性。

3.4.3结合激励

企业为了达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要善于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如果只采用其中一种激励方式,永远无法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目的。片面强调物质激励,容易使员工产生拜金主义,增加企业的激励成本。过度的依靠精神激励也不管用,精神激励只能在短期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激励作为保障,难以产生长期效果,改革开放前众多国有企业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3.5团队员工培育

3.5.1提升队员的责任感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本身就是一种最大能力,生而有责,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责任建设,以制为本。讲责任,也要讲责任制;有履责要求,也要有责任追究。落实责任制,一在履责,二在问责。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确立良性的责任导向,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第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第二,强化责任履行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第三,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第四,完善责任监督机制,继续提升监管能力。

3.5.2强化危机意识

不断提醒团队成员,消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安逸状态,危机意识是每个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应该保持的基本状态,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因为需要切实工作,不断研究工作项目,努力赶超他人,从而获得领先一步的地位。

3.5.3培养队员自信和强烈的愿望

拥有高度的自信,如果队员对自己非常自信,以致激情被彻底唤起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特殊的功能态。这时思维和精神力量的速度和数量都会大大增加,在这种状态下,你的精神力量顺利地运转,队员达到到灵感四溢、随心所欲的心理状态。此时团队的活力无疑是非常活跃的。

培养强烈的愿望,一个人在其梦想、雄心、目标、表现、行为和工作中显现的精力、能量、意志、决心、毅力和持久的努力的程度主要是由“想”和“想要”某件事的程度来决定。世上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如此。当团队或队员强烈渴望某个事物,尤其当这种渴望的强烈程度已深入影响到潜意识时,便会求助于潜意识中的意志和智慧的潜在力量,这些力量在愿望的推动和刺激下,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超人力量。

创新活动载体 激发队伍活力

创新活动载体激发队伍活力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近年来,武穴市师范附小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为学生积淀成长的自信,让教师追享事业的乐趣,使学校成为师生依恋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略谈几点,仅供参考。 一、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近年来,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该校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为主,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即每一位骨干教师帮助一位年轻教师,指导“备、教、批、辅、考”各项工作。由于骨干教师率先垂范,年轻教师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经过几年的磨炼,像陈平、张翔、陶小平、陈江发、刘柳芳、刘建红、汪来华、孔伟、王琼、苏继红、姜艮平、李珊珊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他们不仅教育教学效果突出,而且曾多次代表学校或市级参加省、地、市级讲课、说课比赛、论文评比均获得优异成绩。 二、聘请名师来校举行小讲座,讲出大收获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整体水平,该校先后聘请国内 知名专家、特级教师邱刚强、邱方达、周翔、李幼平、贾志敏、上官金星等定期来校举行专场培训和指导。比如,学校曾聘请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来校进行作文辅导讲座,全 校语文教师和三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通过零距离的与 名师接触、互动交流,大家受益匪浅。近年来,该校教师的下水作文多人次在国家级、省地级获奖,学生参加“天地杯”作文竞赛先后有200多人获奖。 三、开展备课制度改革,提高工作效率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知识、学生基础等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加工、融汇贯通,进而编排科学合理程序,选择合适教学方法的过程,但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存在抄袭他人教案、沿用旧教案、补抄应付检查等现象,为了突出教师的个人思想、体现个人的教学风格,简化烦琐的抄写和机械统一的模式设计,让教师花时间读教参、钻教材、学设计、研练习,武师附小推出了四种不同形式的备课改革方案,即简约创新式、学习共享式、思考开放式、学问质疑式,供教师选择实施。例如“思考开放式备课,是针对教龄在15年以上、教学质量在年级前3名的教师,实施开放式备课。即教师根据

国内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案例下

国内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案例(下)案例3:北京市东城区城市管理模式 北京市东城区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通信等多种数字城市技术,设计的一种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在解决城市管理中“政府失灵”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政府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2005年5月,在美国举办的微软全球移动应用开发合作伙伴大会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称赞这一城市管理新模式是一项“世界级案例”。 一、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等的总称。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就是在城市管理中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思想,以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将所辖区域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由城市管理监督员对所分管的万米单元实施全时段监控。东城区把全区25.38平方公里的范围划分为1652个网格单元,从而使东城区在空间层次上形成全区、10 个街道、137 个社区、1652 个网格单元这四个层面,明确了每个层面城市管理的责任人分别是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驻地单位和门前三包负责人,为实施新的管理模式构筑了一个新型的、立体全方位的、全部覆盖的管理空间体系。同时设立城市管理监督员,每个城市管理监督员平均管理12个网格,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

实现了管理空间的精细化,每个城市管理监督员平均管理18 万平方米。由于管理范围的相对缩小和固定,因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的问题,实现了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 二、城市部件管理法 城市部件管理法就是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作为城市部件进行管理,运用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部件(如热力井盖)按照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图上,通过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城市部件管理法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将城市管理内容和管理对象数字化,使城市部( 事)件有序、精确定位,将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确管理,使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三、信息采集器——城管通 “城管通”是基于无线网络,以手机为原型,实现对现场信息进行移动采集、定位与传送的专用设备,它解决了现场信息实时采集与传递问题。监督员使用城管通可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将城市管理问题的现场图片、声音、表单、位置等信息进行采集,通过无线网络快速传递到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相关责任单位都能够通过信息平台获取现场信息。同时,通过移动定位技术,还实现了对监督员工作状况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四、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 所谓两个“轴心”,即通过整合政府的城市管理职能,建立了监管分离的双轴化新型城市管理体制。监督轴是新成立的城市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1 宜家出走马甸变脸 宜家在马甸15000平方米的店面,创造出5.4亿元/年的销售额。 这个世界500强将在明年年初搬离马甸,引起了媒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既关心宜家的前景,也关心马甸的发展趋势。 马甸曾经被北京市商委规划为北京市十个商业中心的一个。马甸经历过两次辉煌,一次是在亚运会期间,马店是亚运会商品集散地,那时大众和社会对马甸作为商业中心有了初步认识。第二次是在马甸被大规模开发以后,特别是宜家进驻以后,形成了马甸商业上真正的繁荣。 据了解,宜家在选址上有两点必备的条件,第一,必须处于交通要道。马甸地区有四通八达的交通,马甸立交桥交通流量巨大。第二,宜家在世界各国的发展,物业都是自己的,不采取租用的办法。宜家初进北京,在马甸破例采取了租赁的方式来开店,也证明了马甸的商业价值。 宜家出走可能基于三个原因:一、1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已不能满足经营需求;二、宜家失去了在马甸的定价权,成本为王的经营理念使宜家难以接受马甸区域日益成熟带来的租金上涨的成本压力;三、马甸由纯商业向商业与商务结合的大势,已使宜家失去了小资定位的环境土壤。 商业和商务应该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不同的业态,对商务的支持也各不相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宜家“出走”也许意味着这个区域的商业或商务价值的新陈代谢。 宜家搬走不一定是坏事,通过马甸商业的重新整合和洗牌,让市场来检验马甸区域真正的商务和商业价值。 (1)根据宜家在选址上的两个条件,谈谈你对企业战略的认识。 (2)根据上述资料谈谈你对战略实施的认识。 参考答案: (1)企业战略的制定必须正确确立自己的经营定位,即目标顾客群,宜家之所以定位于交通要道,是针对自提货物和追求低价格的顾客;自己经营物业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 (2)战略是由一定的产品和市场定位组合体现的,没有明确的产品(服务)与准确的市场定位,企业会失败。战略制定后,一般不应朝令夕改。战略是动态的,战略制定时的环境条件发生改变,要适时调整。 ★案例分析2 俄亥俄州牛排包装公司 在牛排包装行业中,传统的成本链包括:在分布很稀疏的各个农庄和农场饲

海尔技术管理创新案例分析

海尔技术创新管理案例分析一·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是世界大型家用电器第一品牌、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世界品牌500强企业前50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5个制造基地10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7万人,海尔集团2010年实现全球营业额135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其中海尔品牌出口和海外销售额55亿美元。2010 年海尔品牌价值已达207.65亿元,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品牌500强》榜首,2011“中国最有价值品牌”于9月9日发布,海尔集团以907.62亿的品牌价值连续十年位居榜首。海尔品牌旗下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9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 2008年3月,海尔第二次入选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十大世界级品牌”。2008年6月,在《福布斯》“全球最具声望大企业600强”评选中,海尔排名13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中国企业。2008年7月,在《亚洲华尔街日报》组织评选的“亚洲企业200强”中,海尔集团连续五年荣登“中国内地企业综合领导力”排行榜榜首。2008年海尔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四。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截止到2009年上半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9258项,其中发明专利2532项。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海尔已参与19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其中5项国际标准已经发布实施,这表明海尔自主创新技术在国际标准领域得到了认可;海尔主持或参与了215项国家标准的编制、修订,其中172项已经发布,并有8项获得了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参与制定行业及其它标准441项。海尔是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最多的家电企业。 二.海尔技术创新管理案例 (1)技术创新开辟的大市场——海尔洗衣机 2000年夏,许多业内人士及新闻媒体分析洗衣机市场发展时曾担忧:随着国内洗衣机业“供大于求”矛盾日益突出以及“内忧外患”(指杂牌军扰乱市场和洋品牌的重兵投入),一向稳健的国内洗衣机行业可能会出现较大变动。回顾

学校管理的 50 个案例1

学校管理的50 个案例学校管理的50 个案例目录第一辑学校发展1.学校店面该不该出售2.新任校长抓什么3.如何应对中考改革4.办公楼设计方案的选择5.老校长遇到了新问题6.学校食堂如何进行改革7.校长抓教学还是抓建设8.学校门口的饮食摊9.可以用管理企业的方式管理学校吗第二辑用权与用干部10.学校的大小事务都由校长说了算吗11.校长经常插手教学工作合适吗12.新任校长改革校纪校规引发的困惑13.胡校长为什么没有做出业绩14.李校长的“无为而治”15.两所中学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会议16.正副主任之间的矛盾17.校长的越级指挥18.教导主任谁来当19.对语文组组长的惩罚20.校长的用人艺术第三辑人事管理21.林老师能否被评为优秀教师22.青年教师的早操23.“刺儿头”老师24.黄老师的沮丧25.一场没有结束的争论26.“全勤”之争27.下午的签到该不该取消28.评职称引起的风波29.刘老师为什么不走了30.一项人事聘用工作的处理31.坚决不做文科班的班主任32.该不该补发奖金第四辑德育管理33.如此处理考试作弊行吗34.该不该管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35.如何关爱离异家庭的学生36.学校应不应该实行封闭式管理

37.剪发风波38.新校长该怎么办? 39.处理早恋问题的艺术40.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41.学生在校的安全由谁负责42.偷糖风波第五辑教学管理43.办学条件不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44.调班风波45.迟到的处分46.缺勤问题的处理47.教案展览还能办吗48.可以用简案代替教案吗49.“涂卡评分”带来的尴尬50.升学奖风波编者的话作为一种正规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案例教学或学习发端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最早应用于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并获得巨大成功,后来被引入教育管理领域。1921 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出版了第一本管理案例集,奠定了教育管理中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到了60 年代,案例教学法渐趋成熟并开始广泛应用。我国自90 年代开始在教育管理领域引入案例教学法。据说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管理的精髓在判断,讲授只能传授知识和经验,而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实践,案例讨论就是培育判断能力的一种模拟实践。在案例教学法或称案例学习法的倡导者看来,案例教学或学习是最节约时间、成本最低、最有效的学习。它能让学习者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成果,让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对大量的“真实情境和困境”,扮演多种角色——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教师,设身处地地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习者从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从失败案例中吸取教训,从困境案例中学习摆脱困境,从危机案例中学习处理危机。与纯粹的理论学习相比,案例学习摆脱了空洞的理论说教;与亲自参加社会调查研究和身临其境的“体验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是最节约时间、费用最少的“社会实践”。不仅如此,案例学习还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这不仅因为案例本身生动,有趣,富于挑战性,还因为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中尝试扮演各种角色——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普通教师或者局外人。案例学习要想取得好的效果,有两个环节很重要: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是案例学习的关键。提问的目的在于探索知识和激发学习动力。进行案例教学或学习时要勇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人从技术角度,将提问分成10 种类型。第一,开放式问题。如:“什么是问题的关键?”“你将作何决策?”第二,诊断性问题。如:“你怎样进行分析?”“你的结论是

创新干部工作方式 激发干部内在活力

创新干部工作方式激发干部内在活力 XX区委把激发干部内在活力作为干部工作贯彻落实创先争优的重要举措,强化干部形象管理,推进干部交流,推行干部初始提名,广大干部引领发展、推动工作、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强化管理,“管”出新形象,管活一班人 强化干部形象管理,管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管出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管出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 针对部分干部存在意志消沉、作风涣散、行为失范等现象,出台了干部实行形象管理一系列文件,真正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要求广大干部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一种追求、一种境界,结合各级各部门和各自实际,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坚定理想信念。把学习的效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强弱和“一把手”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把是否爱学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对爱岗敬业、绩效突出、有胆有识、群众公认的干部,打破论资排辈,委以重任。 营造氛围,凝聚干部形象管理强大合力。一是加大宣传。广泛宣传干部形象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主要措施和具体

要求等,在社会上形成共识。二是拓宽监督渠道。开通了干部形象举报电话,设立了举报箱,为群众监督举报畅通渠道;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发挥多层面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领导监督、班子内部监督和舆论监作用。三是聘请义务监督员。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执纪执法人员、民营企业主及普通干部群众中聘请干部监督员,推行干部形象年度评议制度,对干部进行全方位监督。 典型引路,提升干部形象管理综合效力。抓典型,树正气。对成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广泛进行宣传,树立先进典范,激励干部维护和提升自身形象。近年来,我县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全国“为民模范”周国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XXX、XXX,XX“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XX“十大抗冰救灾英雄”XX等。通过广泛宣传、深入学习楷模的先进事迹,广大干部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愈加浓烈,全县干部面貌焕然一新。 扩大交流,“动”出高效能,用活一班人 坚持摸清底数,规范运作,合理配置,科学有序进行。 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突出前瞻性。核对各部门人员编制及职数配备情况;对各部门中层干部专业、特长等基本情况登记造册,建立档案,为干部日常交流准备奠定基础。在交流的过程中严格程序,“阳光操作”,不平衡照顾,不排斥异己,不简单地搬“人头”,使交流的对象尽量向工作需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10大管理创新以及案例分析 营销方式越来越简捷,组织结构越来越富有柔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越来越注重发挥各种资源整合的力量。而引领这一系列变化的,正是管理创新! 从设计创造价值、供应链整合,到对产品、设计、研发、IT等进行外包而获利,以及并购管理方式等进行的创新,简言之,管理创新就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条件,对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通过管理创新,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方式,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中国CEO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这里选出的10项,只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实施管理创新实践的代表。 或许昨天,中国企业曾因某些方面缺乏创新而交过学费;而今天,中国企业也因方方面面的管理创新而飞速发展,闪耀世界! No.1设计创造价值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通过更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获得更高的价值。这一点,早已被国外的诸多大型企业所认识和应用。譬如韩国三星,他们认为,杰出的外观是增强产品亲和力的有效途径,对这方面的孜孜以求,使其确立了现代工业设计杰出代表的地位。 典型案例:家居企业博洛尼认为,橱柜行业也跟时装、汽车等时尚产品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风向标,意大利的设计无疑是前沿潮流的代表。他们从意大利高薪聘请了首席设计师,让博洛尼展示出纯正的意大利风格。披上了意大利时尚设计的外衣,博洛尼的品牌效应凸显,迅速坐上国内整体厨房业第一的位置。 点评:很长一段时间,设计在中国遭受冷遇——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大家对设计的认识还很狭隘,特别是有些制造型企业,一味地强调低成本,并不把设计看成一门管理或一项必要的投资。这使不少中国企业交了高昂的学费。 博洛尼以及其他具有“设计创造价值”理念企业的成功,至少给人们这样的启示:要使设计体现价值,首先要认识到设计的价值!只有将关注设计融入企业的DNA,以产品卓越的性能为基础,满足人们对视觉审美的品味,才能使产品整体表现得以飞跃,使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力得以提高。 No.2外包获利 影响力指数:★★★★★ 关注率:★★★★★ 业务外包是指企业根据投入产出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将某个或某些部门或业务转包给更加擅长和专业的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的行为,强调企业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关键业务上,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涉及产品外包、设计外包、研发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物流外包,以及IT外包等多种形式。 典型案例:汽车制造行业零部件多,自己去做采购物流,要费很多时间,上海通用就将物流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远集团。中远按照通用要求的时间,把原材料直接送到通用的生产线上。这不但使上海通用的生产线基本做到了零库存,包装成本也大幅下降。 上海通用将物流外包的模式,在国内的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做零库存的生产企业是非常实用的。在实施业务外包时,企业应认真分析,挖掘竞争对手难以获得和复制的资源和优势,将其演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扬长避短的业务外包,才能够使企业真正获益。 No.3供应链整合 影响力指数:★★★★☆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1】 嘱托 根据常规,离任的领导总以为有责任给新上任的领导留点什么,嘱托?希望? 声誉很高的沈校长刚好年满六十,尽管身体还硬朗,雄心也未灭。但是,退休规定不留情面,只等新领导班子确定下来后,他就要退下来了。他留恋学校工作,决心站好最后一班岗,给后任领导留下更好的基础,让他们去做出更好的成就。可是这点心愿,现在却变得难以实现。例如,学校数学教研组缺一个能干的教研组长,上半年已研究决定调入某校一位骨干教师。当时因对方坚持不放,只好搁了下来。现在对方愿意放了,老校长催着管人事的副校长办理。可是这个由老校长一手培养提拔,平时言听计从的副校长,表面答应着,就是不办理,老是找各种借口拖着。这个副校长聪明得很,对老校长客气,是感激知遇提拔之恩;拖着不办,决不是决策上的错误,而是要等新校长上任后,听听新的领导口气再定。“不然的话,新校长认为在他赴任之前,我们有意安排好自己的人马。那时,老校长是退了,可我还得留下来呀!”当老校长从侧面了解到副校长的“内心独自”后,心中一股悲凉之情油然而起。老校长自责自己为什么到“快下台”的时候,才识别出这位副校长是一个不以事业为重的人。 经过思虑,老校长决定给接任者留下这么一句嘱托:用人决不能看其听话不听话,用起来顺手不顺手,关键要看其以事业为重还是以个人利益为重。 【评点】

这个案例反映了“人才难得亦难知”的道理。要用人就要知人;要知人,就要以贤知贤,以能知能。校长的用人和选人的标准先得彻底改变。老校长留下的嘱托:“用人决不能看其听话不听话,用起来顺手不顺手”,值得校长们深思。 用人,要注重两个用人的原则: 第一,德才兼备。我国通俗说法叫又红又专。主张德才兼备,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专利。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任何时代都既讲德又讲才。早在汉代,王充就指出“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王充《论衡·别通篇》)。而且也早有人主张德才统一,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资治通鉴》卷一)。这话和我们现在说的“专是本领,红是方向,是统帅”的精神是一致的。学校角色的德,就是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优良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专,就是精通业务,具有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懂得和掌握教育规律,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能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 第二,公正合理。要按条件取人,通过一定手续选人。坚持必要的考核,走群众路线。杜绝不正之风,不搞任人唯亲。一些学校领导喜欢选任和自己有这样那样关系的人,其实有关系并不一定有好处,“远亲杂交”才有利于多种信息交流,择优发展。当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确实是按条件选任的,则也不必过多拘泥于关系的亲疏。总之,要按工作需要和角色特点合理选任。 用人,要注意克服两种不良的心理。 第一,任人唯驯。任人使用都以自己的标准为根据,只重用听话的,善于体察并贯彻领导意图的。业务过硬的教师爱提点不同的意见,校长就调其去管图书;公正的会计敢于坚持

严格四考四挂激发队伍活力2(人事科)

严格“四考四挂” 激发队伍活力近年来,各种形式的绩效管理改革逐步被认知和推崇应用,在提高工作效率、激发队伍活力、增强管理效能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此,市局党组针对系统内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精神动力不足、工作作风漂浮、工作能力欠缺、责任意识淡薄、管理不够到位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以绩效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由我们人事科主抓,油田分局具体承办,开展以“严格四考四挂,加强干部管理”为主题的精品项目建设,探索提高队伍素质,激发队伍活力的良策。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干部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都有了显著改善和提升。现将这项由机关与基层联袂互动的精品项目建设的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思路及目标 工作思路:在“人本理念”下,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探索和解决我市国税系统干部队伍激励不够、动力不足的问题。 工作目标:立足我市国税系统人事工作实际,运用绩效管理理念,创新基层管理方式,在当前国税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基层一线人少事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激发国税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个人绩效的提高,提升国税组织的整体绩效;加强基层内部管理,有效解 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促进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效能的提高。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注重思想“聚力”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重新调整,触及思想观念的更新,思想问题不解决好,工作就无法开展。为确保绩效考核方案的顺利推行,我们通过“四考四挂”项目建设推进会、分局职工大会、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宣传发动,提出明确的工作导向,把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到干部职工心中,消除了绩效考核只是人事部门的事情与业务工作无关的错误看法,澄清了把实施绩效考核看作一种负担的模糊认识,彻底改变了考核奖金按“平均主义”分配的习惯思维,从而使分局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迅速统一到绩效考核的要求上来。 (二)加强沟通反馈,形成共建“合力” 一是成立了由市局人事科和油田分局相关人员共同组成的“四考四挂”精品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余厚圣同志任组长,任仲伏同志任副组长,厘清机关和基层各自职责,齐抓共管,密切联系,随时掌控工作进展情况,大大提升了项目建设的执行力度。二是采用简短的碰头会或专门的面谈沟通,针对性地进行意见交换。既站在全局的层面上,又贴近基层实际,共同分析“四考四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油田分局的绩效管理工作无论是在方案的制订、指标的设计,还是评估的程序、结果的运用等方面,都成为全系统的典范。 (三)优化考核体系,确保措施“强力” 我市国税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市局出台的《关于“深化干部综合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为指导,明确提出了“四考四挂”的工作要求,“四考”是指考勤、考能、考责、考效,“四挂”是指考核结果与“评优、奖金、晋职、深造”挂钩。油田分局据此拟定“严格四考四挂,加强干部管理”的实施细则,立足分局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具体操作办法。大框架与小特色相得益彰,使整个考核体系的设计更为周密,

4545国内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案例(上)1.doc

4545国内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案 例(上)1 国内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案例(上)案例1: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社区管理模式 北京市石景山区东部的鲁谷社区,以其“小政府、大服务,大社区、高效率”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在全国引起广泛的影响,得到国家民政部和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并将其称为“鲁谷社区管理模式”。 一、鲁谷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鲁谷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确定了一个基本思路,即:理顺一个关系、坚持两个依法、构建三个体系、实现两个归位。具体说,“理顺一个关系”就是通过体制改革,在社区进一步理顺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实现“政事”和“政社”分开。“坚持两个依法”就是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构建三个体系”就是建立坚强有力的社区党工委,建立精干、勤奋、务实、高效的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区代表会议。实现“两个归位”,一是政府行政管理职能归位,把目前街道本不应该承担的各项带有行政审批和执法的职能,经梳理后归位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新型“条块”关系。二是将部分社会管理职能归位,把原来由政府直接管理的有关社会事务归还社会,逐步交由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团组织承担,实现政府、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共同实施科学有序的高效管理。

二、鲁谷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改革行政派出机构。成立了街道级的大社区,下辖20个居委会,是目前北京市唯一称之为“社区”的街道。 2、建立新的组织体系。在建立社区党工委、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的同时,选举产生了鲁谷社区代表会议及其常设机构鲁谷社区委员会,作为代表鲁谷社区广大居民和社会单位利益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接政府剥离出来的部分社会事务,监督政府依法行政。 3、精简机构。在机构设置上改革了街道办事处传统的自上而下“一对一”模式,鲁谷社区内设机构由北京市同类街道的17个科室精简为“三部一室”,即:党群工作部、社区事务部、城市管理部和综合办公室,精简了73%。公务员编制由同类街道的90人减少到39人,减少了57%。 4、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社、政事分开的原则,将28项管理职能从“街道”剥离出来,分别由政府相应职能部门、社会自治组织和社会服务组织承担。同时,梳理“条块关系”,将公安派出所、城市管理监察分队、统计所、司法所,以及交通安全、消防部门派驻的专业工作人员,均实行职能部门垂直领导,鲁谷社区为其提供相关保障服务。 三、鲁谷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意义 1、在完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在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面第一次构建了“三驾马车”组织体系,成立了社区党工委、社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1)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张老师,女,今年四十五岁,大专学历,平时工作踏实认真,从不迟到、早退。班主任工作也一丝不苟,且在我校已连续当班主任至今达十年,十年如一日每天在校时间达十小时以上,所带班级在同年级总是名列前茅。但由于一直专心于教学工作,没有时间参加学历进修,在职称的晋升上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看到其他年龄比她小得多的、工作成绩不如她的教师一个个都评上了高级,就感到难于接受,产生了想调离学校的念头,在工作上也有所松懈。 学校察觉到这一情况后及时采取行动,利用节假日去拜访,平时主动关心她,并提拔她担任教研组副组长,并许诺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争取帮其解决职称问题。经过学校到位的思想工作,她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重新焕发了原来的工作热情。 静态分析:对物质需要的朴实性,对发展需要的稳定性以及对自尊需要的迫切性、对成就需要的强烈性。张老师毕业于师范学校,工作二十年如一日,从来没有动摇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教师的信念,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很一般,平时生活很简单,而把整个的精力都方在了教学工作上,但对自己的付出与现实的差距不无感叹。由于前些年学校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了教师的学历进修,因此自认为错过了学习的年龄。随着年纪的增大,智力的下降,对学历的不足,唯有无奈的叹息。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她还是在默默的寻找着自己的价值,每当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时,家长的赞扬时,得到学校的肯定时,都会显出自豪和满足的神态。在科研上她很不在行,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但她说,教师的水平应主要体现在学生取得的成绩上,她甚至看不起那些只会写些夸夸其谈文章的、不务实的教师。当然,她的观点很片面。在教育改革还不够深入的今天,应试教学还在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她的观点还不无市场。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广,毫无疑问,我们的教育需要的是学者型的教师,以科研来推动教育的改革,以科研来促进教学工作,没有科研能力的教师显然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的。 动态分析: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需要的冲突:自卑与自尊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 四十五岁年龄的女同志,家庭负担较重,儿子读高中花费很大,加上又有年迈的父母,丈夫单位又不景气,经济收入不堪负重。看着别人买别墅、买小车,心里难以平衡。论发展,自己除了上课,什么能耐也没有。论成就,除了学生那些微不足道的成绩,无从谈起。论尊重,连合格的学历都没有,不转岗就不错了。于是她在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从事起家教业。从几个学生到数十个学生,到应接不暇,生意越做越红火。她现在买起了高级公寓,进出小汽车,着实风光。有人对她家教有意见,她说,这是眼红,这是他们的价值不如她。在应试教学仍然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尽管这是一种价值的贬值,不过还是体现出了一种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然而,当在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同时,她心中又充满了矛盾。当人们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的时候,她感到了一种极度的虚弱和空虚,她感受到了自己最终会被教育改革的浪潮所冲垮。于是,她向领导提出了辞呈。学校领导立刻招集中层干部以上会议,一致认为:张老师是一位对学校贡献很大的老师,无论如何也要把她留下来。接着,校长当晚亲自登门家访,做通思想工作。一周后,学校宣布张老师为教研组副组长,学期末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校优秀班主任,并被推荐为局教育先进工作者(需要的代偿)。在这些难以想象的荣誉面前,她感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所在,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主导需要)。

激发团队活力

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作者:————————————————————————————————日期: 2

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摘要:很多企业中的团队成员存在工作怠慢,缺乏积极性和活力等现象,导致整个团队丧生活力,无疑会成为团队的死穴。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固化思维,激发团队活力,塑造一个优秀的团队。 关键词:团队活力激发措施 1激发团队活力的意义 一个团队要有活力与智慧才能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团队活力决定团队的强弱。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团队应该同时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所在。而团队成员应该明了其他成员的特性,知道如何取长补短,还应该知道互相沟通。聪明的团队应该努力达到这层认识,并将其努力保持下去。但很多企业里,经常会出现员工没有激情,团队处于“亚健康”状态等。如果管理者忽略了对员工的管理与激励,团队成员就很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悠哉地过着日子,得过且过,感觉不到外在的威胁。在舒适的不变的环境里,很多员工会慢慢失去斗志,慢慢失去工作的驱动力,团队也会慢慢地失去战斗力。多数团队在活力方面表现欠佳,部分员工存在惰性,目标不统一,工作活动不积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状况,这些都成为了团队协作的绊脚石,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整个团队的活力下降,工作力不从心,效率和质量一并下降。 任何一个团队,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须要避免员工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因此,激发团队活力显得尤为必要。作为管理者来说必须适时引入相应的措施进来,增强竞争和鼓励机制,注入新鲜血液,加强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树立统一目标,提高共同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激发团队活力,进而保持团队持久活力。 2影响团队活力的主要问题 团队缺乏活力多数都是由于团队的自身缺陷。团队成员没有工作积极性、不求上进,关系不融洽、相互不尊重,缺乏沟通、不愿倾听其他成员的见解等。同时,团队活力欠佳也是因为本身设置存在问题。如团队所属的组织没有能够提供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指令或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团队内部的气氛紧张,成员连简单的谈话交流都无法进行,就更谈不上交换和共享信息。团队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经理层疏于管理,而是由于团队里出现了问题。团队工作方式、目标、程序和决策以及内部和谐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的元凶。 2.1环境安逸,缺乏竞争 很多公司里环境较好,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工作顺手,但没有创新和提高,像在一潭死水里的青蛙,工作上没有同事会让他们感到危机感,没有威胁,也没有驱动力,也缺乏工作积极性。另外有些公司里存在多劳不多得的情况,有的员工或班组干活多,得的少,没有激励,导致积极性下降,团队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的活力。 2.2缺乏沟通,内部不和谐 公司里有些部门或班组存在团队成员之间缺少沟通,管理者和员工缺少沟通等情况。缺少沟通会导致凝聚力不够,也会使得执行力大大降低,使团队生产力

我的学校管理案例分析(优.选)

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 我校赵老师是一个非常让领导头疼的教师。他总是找领导的“麻烦”和“不是”,给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有时他会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儿而让领导很是为难。曾经在排课中因为不顺他意而把教导主任发给他的课表给撕了,并且不去课堂上课。领导对他感觉真是没法。赵老师是师范毕业分配的正式教师,可他的教学业务水平一般、工作能力一般,工作不务实,在学校里是个得过且过的人。学校给他安排的工作他只能算勉强是完成,没有什么成绩,几乎没有让领导满意的地方,工作中很少和同事交往。平时不会认真去备课,拿着书本教,简单批改作业。不会去研究教学,也不会参加什么教学评比。对于利益有时会看的很重,更谈不上什么爱岗尽力和奉献精神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校务会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用制度加上人性管理来改变他。经过两个学期之后,赵老师开始转变观念,工作状态也有了较大的起涉。 案例反思: 一、坚持依法治校、治教,以严格的制度进行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不稳定、不和谐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问题出在没有严格地依法办事,没有依规矩办事。因此,为了规范教师的行为,学校依椐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精神制定了学校的管理制度。

二、少责怪,多关心,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动每一位教 师 领导和教师之间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难免在工作中产生一些分歧,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领导如果不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去分析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拿条条框框去责怪老师的行为,就会适得其反,这样不但使老师不满还容易把矛盾激化。这时的领导应该站在教师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少一份责怪,多一份关心,用自己的真情和行为去感动教师,融洽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系,从而让老师更有激情、无负担地投入到他自己工作中去。 三、尊重每一位教师的人格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教师更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尊重。教师常把受到社会尊重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学校领导尊重教师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根本。教师工作十分繁重、生活也比较清贫,在这种新情况下,他们更需求得到领导的信任和理解。因此,作为学校领导,要尽力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主人公地位,政治上对他们关心,工作上对他们支持,业务上对他们培训,生活上对他们照顾。使他们的合法地位、权利、利益不受侵犯,人格不受侮辱,感情不受蹂躏。让他们心情舒畅、奋发向上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来。 四、关爱教师的生活细节,激励教师的奉献精神 一般说来,教师的奉献多于索取,大都崇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物质生活条件没有什么特殊要求,但学校管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 安钢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国有钢铁企业,体制机制比较固化,缺乏现代企业应有的活力。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内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安钢出现了较大额度的亏损。为扭转这一局面,尽快使安钢走出困境,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公司就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放权让各生产单位在管理上创新、搞活。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推行了新定员方案,对各主体生产单位按定员计发工资,实行减人不减工资总额、增人不增工资总额的包干政策,发挥各生产单位深挖内部潜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钢厂“心脏或命脉”之称的动力厂,面对公司日趋恶化的经营环境以及新上项目多、职工思想波动大、转岗人员多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厂领导班子充分利用公司给定的放权搞活的政策,向内使劲、深挖潜力,确立了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近两年以来,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以降本增效、激发活力为目标,全面深化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全厂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责任心、奉献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心齐、气顺、干劲足,已成为动力厂一种新的工作风尚。在职工收入下滑、岗位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仅确保了动力介质安全、可靠

供应,同时大力发展节能减排项目,余热发电量连创新高,为公司节约了可观的外购电费,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一、直面困难,理清思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环保的要求,安钢淘汰了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装备,又新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作为为公司主体生产工艺服务的动力厂,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需要配套建设高炉鼓风站、110kv变电站、循环水泵站、干熄焦发电站、烧结环冷发电站等十多个站所,设计定员(含维检)达400余人。然而,公司每年新进人员数量有限,能分配到动力厂的很少,加之2012年安钢又出台了促进减员的新政策,这给动力厂人员调整、特别是给新建项目配备人员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动力厂领导班子向内使劲,主动为公司承担压力,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深入研究,确定了“创新体制机制,盘活人力资源存量,激发企业活力”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压缩检修和老岗位人员,用不到100人的净增量满足了十几个新建站所对运行人员的需求,确保了各项动力产品的连续、可靠、经济的供应,为公司解危脱困作出了贡献。 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变平均分配奖金的习惯做法,对生产(运行)岗位进行岗位测评,按测评结果确定各岗位

社会管理典型案例汇报

以项目为抓手,服务群众,创先争优 ---**********社会管理典型案例**********是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56平方公里。区内地势平坦,包兰铁路、110国道自南向北横贯整个园区,交通非常便利,周边50公里范围内煤炭、硅石、石英石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自成立以来,通过实施多元化招商战略,园区已入驻企业13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43家。涌现出了一批大中型企业,园区行业由建园前的冶金、建材等比较单一行业,发展为冶金新材料、炭基材料、煤化工、电石化工、农药化工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未来园区产业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始终站在科学发展观“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团结拼搏、负重前进、勇创一流,做到身怀民心,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一切工作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时常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拥护作为第一荣誉,处处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思考问题,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进行决策,办群众最急切、最想办的“惠民工程”,做出令群众心服口服的工作业绩。社会管理工作曾多次受到上级和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2010年单位被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单位”。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园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密切的党群关系的基础工作,**********在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协调服务中,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另一方面坚持围绕发展抓党群工作,使党群工作的目标始终着眼于发展,工作的成效始终用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始终坚持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由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用人名群众得到实惠多少满足程度的高低来衡量发展的成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2010年,地处**********由于煤炭堆积过多、过高,不能及时拉运和浇水管理,遇风直接影响**********村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接到群众举报和集体反应后,园区管委会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亲自到农户和企业调查了解情况,召开由被污染群众和企业负责人现场会,使该企业负责人向群众承诺并投资100万元对本企业进行了环境治理,协调了**********村12名群众进厂上班并监督,使群体上上访事件解决最基层,群众利益得到了保护,企业能够正常生产,达到了群企共营的效果。 二、勤奋敬业、埋头苦干,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

企业管理创新案例与分析

企业管理创新内涵及案例分析 管理型创新是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整合企业内外资源,以实现既定管理目标的活动。这个概念不仅强调了管理创新的创造性,要求管理创新要在观念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一套资源整合方式,而且又强调了管理系统的新颖性和有效性。只新而无效不是管理创新的目的,创新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更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一、管理创新的背景 首先,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甚至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管理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其次,环境的动荡、竞争的激烈和顾客需求的变化都需要企业进行全方位的竞争,比竞争对手以更快速度响应顾客全方位的需求,这就不仅要求企业技术创新,而且必须以此为中心进行全面、系统、持续地创新。 国外的许多创新型企业,如微软、惠普、3M、三星等,以及我国少数领先企业,如海尔、宝钢等,都已开始了转向创新管理新范式的实践探索。例如,韩国三星近年来实施TPI/TPM(全员劳动生产率创新/管理),使得自身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宝钢近年来开展了“全员创新”的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及实现途径 企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管理创新是指企业的管理者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机制,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组合范式,以适应和创造市场,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综合效益的不断提高,达到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综合效益的目的的具有动态反馈机制的全过程管理。企业管理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至少应包括以下8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理念创新 为实现理念的创新我们必须要做以下转变:管理绩效的评价标准要从是否遵循长官意志转变为综合效益的完成量;管理的内容要从管理方式是否需要强化、管理形式是否需要更加严格转向岗位职责、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对于资金、人才、时间、物质的使用效率的实质性控制;管理方式要从家长专断型的随意管理转向基于广泛咨询的、遵循决策程序的科学管理,从事无巨细的越级干预到注重决策和预算的权责明确的层级管理;管理的机制要从对企业员工的形式化约束转向建立互动式自我教育与激励型行为规范;管理的目的要从单纯完成企业利润目标转向对内维持和谐稳定的一致性,对外增强持续不断的适应性;管理的心态也要从追求一劳永逸转向动态和持续创新。凡此种种,都是从小生产意识向社会化大生产管理理念的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