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分析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分析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分析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分析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分析

日期:2009-10-17 17:09 点击:48次作者:英语论文大百科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语言与思维方面的个性差异,会直接影响文化交流的质量。根据心理学家的观察,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思维模式相吻合的东西,与自己思维模式不一致的东西则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英语学习者时常会把本国的语言习惯、思维定势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本族语言结构标准去比照英语语言结构。

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在《中国人学英语》(修订本)中谈道:“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让他通过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洞察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帮助学生容忍、顺应这些差异,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的目的。

一、了解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前提

生活产生语言,语言体现文化。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语言的习惯和文化的领悟相互补充。东西方文化虽说相通相融,但确也存在很大差异。由于历史演变、地域风貌、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不同,各民族间的思维观念、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等方式亦不相似,文化差异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上便产生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相异。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养成自觉的英语思维习惯。

1.话题。中国人口众多,在狭小的空间内,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人们希望了解别人,同时也愿意被别人了解,所以与人交流时常会问:What’s your income?Where are you living now?How much does the new house cost you?Whom do you live with?等等。然而在西方,人们交往互存戒备,免谈隐私,对于婚恋、年龄、收入、生活状况等方面的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中国学生在与西方人交流时,如问上述类似的问题,则被认为是干涉了他们的私事,甚或遭到拒答。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时,教师有责任介绍东西方不同的日常交流话题,以免产生误解。

2.服饰。东方人的取向往往是年轻人穿着鲜艳靓丽,老年人的衣着颜色比较暗淡。在西方,情形恰好相反。年轻人喜穿深色简约的服装,因为年轻人有较好的容貌和健美的体形,青年人的朝气并不因服饰的暗淡而湮没,深色服装穿在年轻人身上只会增添成熟和老练的气度。而老年人却因发色、颜面、体形等不可抗拒的变化,需要用色彩明快的服装来掩饰。中国学生只要明白了这种东西方服饰文化上的差异,就不至于对穿着花哨的西方老人指指点点,评头论足。再如,中国女性一般忌戴白花,而在西方婚典场面,新娘通常是头戴白色花环,以示纯洁。因社会习俗不同而带来的类似穿戴观念上的相异,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讲述清楚,以免学生用英语表达时闹出不必要的笑话,或有失礼仪。

3.称谓。中国是一个重礼仪的国度,不同的辈分得在称呼上反映出来。例如,子女对父母直呼其名被看作缺乏教养,无视礼貌,会遭致长辈的批评或旁人的讥笑。而西方孩子年纪稍长一些就对自己家长不再称爸爸、妈妈,或改称其名或用昵称。父母非但不责怪,反而会觉得与子女关系融洽,人格平等,家庭和谐。再如,英美国家的称谓比较笼统模糊,无论出自父系还是母系,只要与父母平辈的男性一律称uncle,女性称aunt,他们的子女不论性别一

概称cousin。而在中国称谓要复杂得多,有时还非得把身份交待得一清二楚。因此,要让学生懂得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称呼,则能体现说话者运用语言的得体性和适宜性。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问候语、受褒奖时的反应及用餐劝吃时的应答等方面,都反映出较大的不同。但是,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两种语言表达的差异性,指导学生尽力避免以本族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和解释西方文化现象,就能逐步提高学生英汉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注重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是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基础

正是由于地域、习俗等多种因素的作用,造成了英汉语言无论在词形、字音、口腔发音部位,还是在词汇、语句结构、修饰方式等方面都相去甚远。语言学习者做的最自然的事,就是把母语文化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形式移植到英语学习中,以本族语言结构为标准,下意识地套用于英语语句中,而对某些特定的英语语句结构感到困惑不解。然而只要找出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所在,容忍并顺应这些差异,逐渐习惯用英语去思维,去交流,久而久之便会用适当的英语去表达。

1.顺序。用汉语表示时间或地点,顺序一律由大到小,而在英语中表达结构恰恰相反。例如,在英语中,年月日要说成日月年或月日年;地址要从门牌号开始,最后才是省份和国家。中国人讲“7点15分”,英国人常说“a quarter past seven”;“7点55分”在英语中则常被说成“five to eight”。再如,汉语中修饰名词的定语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而英语中须遵循的规律是:单个形容词基本上放在名词前(除少量例外情况),短语或从句必须放在所修饰名词之后。此外,英语中时间、地点等状语的位置比较随意,但在汉语中此类状语往往放在句首。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两种语言在顺序、位置上的相异处,指导学生正确建构英语句式,不断练习,反复活用,直至形成自然的英语思维表达习惯。

2.结构。与汉语相比,英语中有些结构显得较为特殊。例如, 1.所有的学生昨天都没来:None of the students came yesterday.如说成:All of the students didn’t come yesterday.则是错误的。 2.我建议你试一试:I suggest(that)you(should)have a try.或I advise you to have a try.为正确形式 但I suggest you to have a try.即为错误表达式。又如,汉语中常说:“因为A,所以B”“虽然A,但是B”“为什么A,是因为B”等句式,而在英语中,上述关联用法则被认为是结构性错误。再如,(1)中国人说“昨晚汤姆出事故了”,用英语只能说成:An accident happened to Tom last night.而不能说成:Tom happened an accident last night.(2)中文“我们城市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大变化”,正确的英语表达结构应为:Great chaneg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city in the past few years.而不能说成:Our city has taken place great changes in the past few years.类似种种特殊结构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以汉语的思维模式根本无法解释。教师可通过比较、分析,重点指出特殊结构的特殊用法,让学生明白英汉两种语言不可一一等同。

浅谈英语写作中的英汉思维差异所导致的写作错误(一)

浅谈英语写作中的英汉思维差异所导致的写作错误(一) 【摘要】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英语时最头痛的问题。本文列举了学生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了由于英汉思维的差异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词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几点建议,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写作思维方式思维差异写作错误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写作无论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都十分重要。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能体现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英语写作日趋重要。然而这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写作角度、方法、用词等的不同,使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出现了许多错误。 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典型错误 影响英语写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词汇量、语法、汉英语言结构差异和文化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汉语写作能力和各种英语知识和技能等。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典型错误与前三项有密切关系,学生经常犯词汇错误和语法句法错误,还有用汉语思维直接翻译过来的中式英语。(一)词汇错误 词汇错误包括词类错误、替代错误、省略型错误、冗余型错误、重复型错误、词序错误以及语意模糊等,其中前三类错误出现频率较高。 (二)语法句法错误 语法句法涉及到用英语组词造句,是构建句子的框架结构,在英语写作中不容忽视。汉英句子的基本结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两种语言的句法差异却是很明显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汉语句子重意合,意合语言不需要词汇和语法的衔接,主要靠词序变化和上下文语境,只要前后语篇在语义上是连贯的就可以。而英语句子重形合,形合语言则注重时态变化和词形变化,注重使用逻辑语言如连接词来说明句子内部和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三)英汉思维差异 实践证实,学生英语学习的言语错误与汉语干扰有关,即负迁移,负向迁移有关,也就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造成的干扰以及与所学外语的某些特点、某些规则造成的干扰有关。首先,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熟悉方面有差异。其次,对同一现象,同一意义语言表达方面有差异。例如,汉语认为“一阵大雨”,英语写成“aheavyrain”,不能写成“abigrain”。汉语说“我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假如写成“Idon‘tknowit’strueornot.”则是错句。因为在英语中,假如“know”之后跟疑问句,则用“whether”或“if”引导从句。汉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和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些,可是却讥笑别人,英语则用“Thepotcallsthekettleblack.”表达此意。假如把汉语直译成英语,英国人则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汉语干扰还表现在学生对所学语言规则的错误类推,过分概括上。例如,由“Iwenttothestoreyesterdaymorning.”推出“Iwenttotheconcertyesterdaynight.”,这是一个错句。“昨天晚上”英语只能说“lastnight”。但是,“昨天上午(下午,傍晚)”则用“yesterdaymorning(afternoon,evening)”。由于汉语干扰,学生照汉语思维直译,导致了表达错误和不地道、不准确的英语表达。比如,学生把“你的来信收到了”写成“Yourletterhasreceived.”,这是从汉语直译出来的,因为英语中物作主语时,应该用被动语态,应写成“Yourletterhasbeenreceived.”。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干扰乃是导致表达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分析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教学实践上看,都将是大有益处的。汉语干扰致错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概念与形式的对立统一 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英语重视抽象思维,擅长使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语言上英语常常使用大量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这对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既有理解上的困难,又有表达上的困难。因此,翻译时,要抓住本质的东西,大胆地采用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归化方法。 汉语重视形象思维,擅长使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语言上汉语更倾向于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虚的概念。 He wondered whether his outspokenness(N. 坦白,直言相告)might be a liability(N. 债务)to his friend. 他怀疑他的直言对他的朋友来说是否会是一种债务。 他怀疑他那么心直口快,是否会让他的朋友背上思想包袱。 英语的这种独立语结的模糊性和汉语的正好相反 his outspokenness=he was outspoken(语义结构) a liability to his friend=his friend had a liability(in his mind)(语义结构) He sought 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 distraction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ract派生来的),但在该句中仍保留动词的语义(VT. 分散……的注意力),其语义特征要求这个词必须要有它的动元,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distracted sb.,即发出该动作的施事(句法上的主语)和受事(句法上的宾语。)distance 也是个名词(名词化,distant派生来的),其语义结构应该是he was distant from sb. 这样我们就得出这句话含有两个动核结构。即: 1 he could distract others. 别人注意不到他 2 he was distant from others. 他远离别人 按照自然的逻辑将两个事件合并在一起,就是“他远离别人后,别人就注意不到他”。 这句话还有一个主要的核心动词sought(寻求),在句中连接后面在英语中被看做概念化的事件名词(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构成句法上的“主谓宾“结构,而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又分别表达两个不同的因果关系很强的事件,sought在句中将He和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在语义上连接起来,说明了the distraction of distance是he sought的客体。因此,使用具体词语表达的话,该句应翻译成: 他想远走高飞,免得心烦。(同时要注意语用的功能)。 The main land mass of the United States lies in the central North America, with Canada to the north, Mexico to the south, the Atlantic Ocean to the east and the Pacific Ocean to the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英语写作的培育模式

从英汉思维差异看英语写作的培育模式 摘要汉语式表达一直以来是困扰学生英语写作的一大难题。然而,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词汇的积累量和语法规则,学生虽能写出基本句型,但实际有效的句子写作不尽如人意。如何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汉语式表达,培养学生写出正确而有效的英语句子,本文从英汉思维差异粗浅地探讨学生英语写作的培养基本模式。 关键词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医术语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1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表达 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很容易写出汉语化的英语。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头脑往往先呈现的是中文符号,之后将其不假思索地转换为英文,虽然有时符合语法规则,不影响理解,但是,在表达方式上与标准的英语习惯不符,从而影响语言的地道性。例如,表达中文“有”这一概念时,有这样的句子“The chief reason for the change have five points.”就属于汉式词汇在英语表达中的的生搬硬套。此外,常见的中式表达错误还有汉式的无主语句,英汉语序机械式对等,汉式的多动词连用等,如“People think go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出现谓语动词使用混乱的表达,不妨将其改为“People think going to a movie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这样句子的层次才更明显;再比如“Watching TV is convenient and won’t suffer from traffic jams”句中,逻辑主语跟后半句的谓语搭配不当;还有一些习惯表达及搭配的误用,如接电话很容易被误写为“receive the phone”……究其原因,是学生不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的错误。 2英汉思维差异 英文写作和中文写作其实是不同的东西方语篇思维模式的体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以逻辑和直线性为特点,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1)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即单刀直入先表达主要思想,然后对其加以说明或论证,一旦一点被论证结束,就不应该再回过头来重复讨论,因此语段展开的过程中,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自然连贯,具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流动感;而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辨证性著称,是螺旋式思维模式,有种文章之妙,无过婉转曲折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即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给人形散而神聚的感官享受。从语言组织方式上又可以分为以句法和词汇为衔接手段的形

英语作文范文-英语写作中的英汉表达差异

英语作文范文 英语写作中的英汉表达差异 一、首先,让我们关注一下英美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他们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请看短文: Soccer is a difficult sport.(1)A player must be able to run steadily without rest.(2)Sometimes a player must hit the ball with his or her head.(3)Players must be willing to bang into and be banged into by others.(4) They must put up with aching feet and sore muscles. 上面的这则短文中,主题句(main idea sentence)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是第一句,(1)(2)(3)(4)句是用来说明主题句的。 而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先分后总,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即所谓的“前因后果”,如果要表达相同的意思,我们通常这样说:足球运动员必须能不停地奔跑,有时得用头顶球,撞别人或被别人撞,必须忍受双脚和肌肉的疼痛,所以说,足球运动是一项难度大的运动。

再比如写下面一则便条,因你母亲突然生病,周末你不能和汤姆去跳舞了,你找了舞跳得很好的时黛来代替你,并表示抱歉。 此英语便条为: July 6,2002 Dear Tom, I am sorry to inform you that 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 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ill.In order not to disappoint you,I have asked Shi Dai to take my place.She is a better dancer,I think.My regrets.Joe 从便条中可以看出,英语表达先“果”—I won’t be able to go to dance with you this weekend后“因”—my mother is suddenly taken ill,即所谓的“先果后因”。 一般来说,在单个句子中,英语句子也是先中心,也就是将主要思想、结果放在句首,放在主句里表达;而汉语正相反,一般为后中心,主要的观点、信息往往放在句末。如: He had to stay at hom e yesterday because he was ill.因为他病了,昨天他不得不呆在家里。 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生活中既然有悲剧,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所以说,大学生用英文写作时,就要按照英美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要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避免写出中国式的英语。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中英思维方法差异对比 导读:对外汉语专业,顾名思义,就是教外国人汉语,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也不是所有人都想成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而通过目前的学习,我们学习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中西方对比文化等专业知识,不断地深厚了语言功底,学习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我们越来越认为,其实在另一种职业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一翻译。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 化的交际活动。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笔译注重译文的连贯通顺符合逻辑,口译注重达意,而不管是笔译还是口译,做翻译之前,了解两种语言思维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了解了两种语言思维方法的差异,才能使翻译达到标准,才能继续翻译任务及工作,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方式、综合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正文: 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分为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制度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它们有关的各种理论)、心理文化(指人 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心态等)。 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他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就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史语言发展的源头活水。因此,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的说是文化的转换。而不同的文化也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常用的思维方法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同一民族的人,由于生活在同一社会、统一文化氛围中,其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不同民族的人其思维方式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比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举措,也是在翻译时需要尤其注意的因素。本文以中英文思维方式的不同为例来进行阐释。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中国人重伦理,英美人重认知。 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对世界的认识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二是出于对现实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而在海洋型地理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成了英美人对天文地理的浓厚兴趣,他们形成了探求自然的奥秘、向自然索取的认知传统。 而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词汇中均有反应,如:顺其自然、听其自然、听天安命、听天由命。 中伦理思想观念的又一体现是重宗族和宗族关系,重辈分尊卑,所以,汉语中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例如,有一句话: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李丹的

中英思维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中英思维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摘要] 中文和英文分别属于中西方文化不同体系,两者有所区别。本文旨在研究在句法和不同思维模式对英语写作存在的影响,浅谈如何写作地道的英语文章。 [关键词] 英语写作英语思维中式英语惯用语 英语写作是中国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但是一直以来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因为非英语母语人士是用母语思维在进行英语写作,所以导致很多英语母语人士看不懂中国学生写的文章。也就是说,英语文章写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学生不了解英语思维模式。而不同文化的思维负迁移最终会导致理解上的困惑。充分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能使中国学生更好的运用英文思维进行英文写作。 1.中国英语学习者存在的写作问题 1.1中国学生的写作中常常出现以下这些错误,翻译的误用;翻译是一项特殊艺术,不能逐字对照翻译。然而,学生们常常喜欢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翻译出句子,有时一个独立的单词或者短语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按照中文习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拼凑出来的一整句话却不能表达出准确的意思,中式英语也就是这样产生的!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用心去思考”,一些中国初学者倾向于翻译为“I use my heart to think.”这就使母语是英语的人士感到困惑 1.2句子不完整:要么缺乏动词,主语,要么是连词。例如:“I came back home ,I throw myself into the bed。”在第二个主语前缺少连词“and” 1.3.语法混淆:造成此类错误的原因在于中国学生容易把形式相似而意义相去甚远的词组或单词混淆。比如:“used to”和“be used to”的用法;我们可以写成““He is used to stay out late at night in his twenties”而不是“He used to stay out late at night in his twenties。”在他们的写作中还存在错误的搭配,词序混乱,介词的错误使用等。 上面所提及的错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汉语和英语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采用英语思维方式无疑是最好的写作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从这两者之间的比较开始 2.中文和英文的差异。 2.1 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这就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差异。英语思维是线性,从概述到细节。中文思想是螺旋状,把所有事都放在一起,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

英汉思维差异与翻译 思维:指理性认识,即思想;或指理性思考的过程,即思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应。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常指逻辑思维。它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的工具是语言。人借助于语言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露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思维是反应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它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辞海》1979 年版本,第1676 页)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相互作用。“倘若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正其实。反之,若没有思维,语言也就不具备其多功能性和丰富性”张海涛(1999:21)。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观察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英汉两个民族因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条件、风俗习惯各异,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翻译实践中,因为没有认清英汉思维之间的差异,学生很容易犯错误,出现“汉语欧化,英语汉化”的现象。英汉思维差异的比较研究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刘宓庆(1993),张海涛(1999),连淑能(2002)等,但较少涉及到翻译教学。目前,对句子翻译,很多学者,如张培基(1980),陈宏微(1998),冯庆华(2002),陈定安(1998)等在专著中辟专章讲解,但涉及更多的是对翻译技巧的介绍和解释,对深层次原因的探讨并不多见。本文试图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出发,通过学生译文分析,指出在翻译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树立英汉思维差异意识的必要性,以提高译文质量,促进翻译教学。 一、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 1.思维方式不同——抽象思维与形象 思维语言表达各异——抽象与具体 西方人较注重抽象思维,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注重哲学思辨。而汉民族却偏向形象思维,运用形象的表达手法描绘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语言层面,英语多用抽象表达法,汉语多用形象表达法。英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同时,英语是构形语言,有丰富的词义虚化手段,如词缀;英语中介词的使用频率远远超过汉语。而在汉语中,常用具体表抽象。“如果说中国有抽象名词的话,就只有这极少数的几个了”(王力,1984:21-22)。同时,汉语也不具有构形形态。 2.思维风格不同——焦点思维与散点思维 语言表达各异——聚集与流散 英民族在表达思想时,逻辑严密,先陈述主要思想,再延伸出去。英语句子先说出主要信息,然后介绍其它辅助信息,如时间、地点、原因等。英语有严谨的主谓结构,主谓结构统领全局,提纲挈领。英语句子就如一棵树,由树干延伸出去,形成无数的分叉。因此,英语句式呈“聚集型”。而汉民族是散点思维,思维按逻辑事理,时间顺序,因果关系排列,如行云流水,洋洋洒洒,但形散而神聚,“它没有西方句子的中心动词,而是随着事理的进程,句法中的视点也随之流动开去”(申小龙,2003:336)。 3.思维指向不同——客体思维与主体思维 语言表达各异——物称与人称 英民族严格区分主体与客体,强调用客观、理性、冷静的态度对待客观世界,寻求自然规律,探索科学真理。连淑能(2002:43)指出“理性主义将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尤其是本质世界进行探究”。而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注重主体意识,常常以“我”为视角,以“我”的情感、态度、观念为依据做出价值判断,以“我”为认识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这种思维差异在语言上体现为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英语中有很多句子,不以人做主语,而以抽象名词或事物名称做主语,而汉语经常用表“人”的词、词组、短语作主语。

英汉思维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英汉思维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摘要: 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英汉思维方式之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 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本文拟对英汉思维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其之间存在的差异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及其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几点关于提高写作能力的对策,旨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一、引言 语言和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一方面,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制约着语言结构,制约着说话和行文的遣词造句,影响文章的谋篇布局。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导致语言结构的差异。英汉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在语言本身的特点上,而且还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影响。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外语写作过程具有双语特征(Kobayashi & Rinner, 1992;王文宇、文秋芳,2002)。EFL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始终都离不开母语的参与(刘宽平、周业芳, 2004)。英语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来展示思想、传递信息的能力。目前,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词汇上选词不当,搭配错误;句法上逻辑关系混乱,缺乏必要的连贯与句式变化;语篇上层次不清,用汉语思维,逐字翻译等等情况比较普遍。了解汉英语言句法的差异对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是很重要的。以下结合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从英汉思维方式、语言差异的角度对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逐一进行剖析,并就如何使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克服因母语思维方式造成的干扰,提高写作技能谈几点看法。 1.措辞 用词的虚与实问题 汉式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而英式思维则是概括的、抽象的,体现在语言上,汉语“实”而英语“虚”。如在写到旧中国人民的生活时,学生喜欢表达为“In the past, the Chinese people led a life in deep water and hot fire.”这种用法非常形象生动,但却让英美人士迷惑不解,而他们习惯用的却是“led a life of extreme hardship”。 思维方式制约着表达习惯思维是写作活动的基础;写作不仅是语言活动,而且是思维活动(Kelly, 1963)。汉式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在语言上,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表达抽象的内容,而英式思维则是概括的、抽象的(连淑能,1993)。汉语较少使用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词,而较多地使用具有实指意义的具体名词,如“望梅止渴”中的“梅”与“渴”;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有的学生误将“桃李满天下”表达为“peaches and plums all over the world”,而英语peach 和plum并没有“弟子”、“学生”的意思,正确的表达应该是one s pupils or disciples。再比如,在表达“下岗工人”这一说法时,有的学生写出了“off-duty workers”;而off-duty指的是“下班”或“暂时离开工作岗位”,正确说法应该用laid-off workers。同样,“锅碗瓢盆”抽象概括为cooking utensils,而不应按字面逐一翻译。(英汉思维差异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英汉词义不对应的问题 英语词、汉语词在意义上有完全对应,完全不对应和不完全对应三种情况。学生写作多用汉语思维,思维影响语言的表达。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受母语影响,喜欢使用从英语中找出与汉语词相对应的词,这样不知不觉地把英语当作汉语一样的东西看待,汉语词义严谨,涵义窄,独立性大,容易自由组合成词语,学生按照汉语语言习惯套用英语单词来进行英语的组词造句,作文中常出现类似:山区→mountain districts,家庭教师→a family teacher,售货员→a

中英文思维的差别-

中英文思维的差别 1、汉语很直观,在描述一件事物的时候倾向于用身体可以感受到的动作或表象来直接描述,而英语则倾向于透过现象描述本质的东西。 Help me up. 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my weight. 看我还能不能站起来。英语中明确地表达了她是想验证自己伤得重不重,自己的脚是否还能支撑身体的重量。 His wife comes back to life. 他老婆醒了。此醒非睡着之后的醒 Have you been educated? Have you gone to school? 你念过书没有? Chewing gun口香糖英语是从活动口腔肌肉来描述的,不管它香不香 Traffic light 红绿灯从功能上来定义的,不管什么颜色 2、汉语主观性强,英语客观性强。 懂事——grow up既有年龄的意思又表示不再孩子气、敢于承担责任,更为客观 听话——behave yourself守规矩 别客气——you are welcome or my pleasure只谈自己的感受 你会讲英语/打高尔夫吗?——Do you speak English/play golf? 请节约用水——Please turn off 没有任何道德暗示 爱护草地,请勿践踏——Keep off the grass也体现在公共警示牌上 3、在句子的表述顺序上,汉语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先次要后主要;英语则倾向于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局部后整体,先主要后次要。 中国人的姓名中,姓氏在前;西方人则按个人名字,父名,家庭姓氏进行排列。 4、英文句子结构严谨,汉语则相对比较松散。 I got hot in my pants, so I took them off. But they must have shrink from the sweat, or my legs expanded from the heat. I can’t get them back on. 小结: 第一、介词在英语中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汉语中介词的作用。如果说主语和谓语是英语的骨架的话,那么介词就是英语的关节,它起到一个传承、连接的作用。而介词主要是空间概念的反映,因此,以空间概念组织起来的英语要比汉语更加客观,更加切合事物的实质,更加具有逻辑性。 第二、英语中有相当比例的具体名字、行为动词以及形容词都能延伸出自己的抽象词义并在英语中表达,尤其是口语表达中发挥着中坚的作用,而这些词汇的原始词义大多是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 四个词帮你说掉30%的英语 一、“BE”把所有的事物归结为一种状态 这个特点给我们学英语带来帮助的就是,当汉语句子需要用到一个甚至几个动词来表达的时候,我们先要考虑是否可以用一种状态、一种性质的判断来代替。这样的话就能化繁为简。 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chicks? They are a huge responsibility. If I just sniffle, he’s at my door with chicken soup. Where were we? 我们说到哪儿了? How have you been these years? 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I don’t want it to be too much. 我不想化太多的妆。 Sorry, I think you may be in our seats. 打搅,我觉得你们是坐到了我们的位置上。 There are might be flood damage. 可能是被水冲过了。

中英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毕业精品文档22页

2. Thinking mode When it comes to thinking mode, something abstract, obscure occurred to our mind. It is hard to boundary what it exactly means because of its abstract traits. However, it is highly correlated to our daily life. Thinking mode affect the perspective, the reaction and the decision. It is diverse against different backdrop of society, culture and region. 2.1 Definition In terms of thinking mode, philosophically speaking, it is a process of our human minds to reflect the objective reality. Specifically speaking, it is a process of our minds to do analysis, synthesis, judgment, inference, and other cognitive activities on the basis of presentation and concept. According to Rong Kaiming (1989, p30), thinking modes refers to “a established syste m of thinking patterns, thinking methods and thinking procedures of the subject in their reflection of the objective world.” Thought is a intrinsic process of human brains in understanding and memorizing the physical as well as non-physical world that we live in, and is a special organic function of the brain. From the general meaning, thinking mode is a pathway people perceive the world. As the subject of thinking, human beings' thinking mode are mainly shaped by the environment., culture, philosophical thought and living habits.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2012年第·5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0期 M ay2012 [摘要]思维模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作用和反作用。英汉思维方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中很大程度上受到母语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 大学生写过过程中的措辞、句法结构等方面。论文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出发,结合我国的大学英 语教育的现状,探析英汉思维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方面造成的影响, 希望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英汉思维差异;大学英语写作;影响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044-02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 杨磊 (许昌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所谓思维主要是用来表达一种较为稳定的形态, 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来源于人们对所处环境以及周围事物的认识,这些认识通过长时间的凝固变成了习惯性的经验,用语言将其表达出来就形成了思想,而具有固定模式的思想就是思维。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成的思维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不同民族之间由于语言和文化不同而形成的心理倾向也是思维差异的一个明显反映。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是辩证的关系,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形成不同的语言结构。反过来,不同的语言使用方式又会影响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例如,西方文化的代表—— —英语思维模式和东方文化的代表—— —汉语思维模式。英语在中国教育中的普及度非常高,中国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英语这门语言,可是中国学生在学习这门外语的时候会或多或少地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所以,很多的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表达的时候会带有很明显的“Chinglish”即汉式英语的特色,这种双语特征是中国大学生很容易犯的错误,也是束缚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拦路虎之一,从而导致中国学生无法流利和严谨地进行英语口头和书面表达。在此基础上,论文准备从思维和语言的关系这个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探析英汉思维模式对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方面造成的影响,并且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措施。 一、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二者的辩证关系 思维是大脑在获得各种信息之后对其进行加工,来揭示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的过程,其主要的形式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目的是解决客观世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工具,主要用于人类彼此之前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通过对各种符号的组合和变换形成一个完善的语言表达的体系,人们可以用语言来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语言是构成思维模式的一种材料,是整个思维模式运转过程中的参与者,它通过音、形和意之间互相组合构成的系统存储在人类的大脑之中,直接为人类彼此之间的交际服务。 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是辩证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材料和参与者,可是思维却又支配和影响着语言的形成及变化,二者相辅相成。没有语言,思维没办法定形,也没办法互相传达、普及以及交流,更不能得到证实。可是,如果没有思维,语言不可能形成一个完善的表达系统,更不可能有如此丰富的功能性,思维和语言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与反作用,共同推动彼此之间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语法层面和学习方法的错误 语法层面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涉及到词汇、语句和文章各个层面。单词是英语最基础的材料,英语单词的学习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量的背诵,可是中国大学生往往死记硬背的比较多,侧重于单词的拼写和阅读,可是对单词的使用及其内在含义和关联意义都比较忽略,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实,正确的单词学习方法是在背诵的基础上学习其适用的语境、关联的含义等,运用才是最重要的,背诵和拼写反而是次要的。在大量的词汇基础上,语句和文章的写作就要涉及到语法的问题。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时态、人称、语序等语法问题,在合适的地方使用恰当的单词和语法,才能写出完整、严谨的英语文章。现在的大学生往往也是死记语法套路,将单词和情境生搬硬套进语法中,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非常生硬的。 (二)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 中国的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带有明显的汉语思维特色,这种双语特性反映在写作上就会产生“中式英语”。这是一个较为根本性的问题,涉及到不同民族之间形成的思维定势不同,改变的难度也很大。很多中国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会习惯性地先构思好中文文章,再将其直译成英文,所以会造成很多的表达错误。这样的文章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即使单词没有使用错误,语法语序也是正确的,可是正宗的外国人却看不懂。这种现象的根本问题就是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性。 三、英语思维模式和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对比分析 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的差异,导致了形成的思维模式也不尽相同,而思维模式的差异又反作用于该民族的语言使用方式,所以说,语言 44··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

浅谈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英语国家在文化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也体现在地域文化的差异,习俗文化的差异,姓名与称呼用语的差异,交际用语的差异,数字内涵,委婉语和对应词及其内涵方面。我从中选取几个方面来,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讨论来探讨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性。 首先要讨论两国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就应该了解什么叫文化,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所谓文化就是一个群体的人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导其生活、保障其生存的全部内容的总和。我们每一个人,无论生长何地,都是各自特定文化与表达文化的语言的产物。鲁斯·本尼迪克特在《文化类型》中说道:“一个人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周围的环境与风俗习惯就影响着他的经历和行为。等到他咿呀学语的时候,他已成为此文化熏陶的一个小生灵了。待到他长大成人,能够参与社会活动时,这一特定的文化习惯便成了他的习惯,其特有的观念也变成了他的观念,其禁忌也就变成了他的禁忌。”这高度概括了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 同时,语言与文化相依为命,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独立存在,语言反映文化特征并预示文化发展的方向,两者的关系可简单地比作内容与形式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中英文在文化上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文化的差异 地域文化主要指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方面的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为美,而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丑;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的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毫无意义。地域文化上的差异又体现在: 1.中英文动物词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集力量、智慧、运气、喜庆、威严、威武、权力于一身。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华民族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而在英语中,dragon被看作“邪恶”、“恐怖”,甚至“战争”的代名词。《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它被称作the old Dragon。英国着名作家狄更斯在《艰难时世》中也以“Dragon”这个词来描述斯巴塞太太:……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 2.中英文植物词文化的差异 竹子这种植物与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关系,历代文人墨客赏竹、画竹、咏竹。郑板桥的竹画享誉世界,邵谒的名句“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深入人心,竹子逐渐成了中国人坚强不屈、高风亮节的性格的象征。但bamboo一词在英语里只不过是一种很普通的植物,没有任何外延意义。 二.习俗文化的差异

浅谈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谈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hinkings upon Translation 一、引言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各不相同的民族文化,而且还有彼此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思维风格等,这便是思维差异。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 于汉藏语系。世界上讲汉语的人最多,而英语的分布最广。因为英汉两民族 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而两民族的思维差异所带来的困扰一直影响着两民族间 的对话。翻译作为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活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 语言活动,还是一种思维活动。笔者拟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入手,通过思维 差异的表现形式,揭示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它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 符号系统来表达感情和愿望、交流思想的方法。简单地说,它是人们思维和 认识的组织者。思维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具体地说,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类所 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作为构成思维模式的材料符 号中的一个部分,语言通过音、形、义的结合,系统地储存于人脑的皮层细 胞内,参与思维活动。由此可见,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思 维离不开作为材料的语言。倘若没有语言,思维则无以定其形,无以约其式,无以证其实。反之,若没有思维,语言也不具备其多功能性和丰富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作用于语言,语言也作用于思维。思维的发展推动着语言 的发展,而语言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思维的发展。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三、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思维方式是主体在反应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式

中西方思维差异与写作风格对比分析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的写作风格在思维方式、篇章结构、语言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 分析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而普遍存在的汉语作文模式现象。我们认为学生只有熟悉并掌握西方思维模式, 在用英语进行写作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维转换, 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关键词: 中西方思维差异; 文化特征; 负迁移影响; 地道英语 英语写作作为用语言表达思维运动的一种方式, 反映着西方文化所特有的思维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英语教学的得失。现在, 许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尽管写的是英文, 但其选词造句乃至语篇结构都是汉语作文的模式。究其原因, 与我们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孤立地讲授词句, 忽略语篇整体特征,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更少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差异去指导学生写作。本文结合英语教学的实践, 通过对典型例句的分析, 来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转换, 以期写出纯正地道的英语作文来。 一、民族特征与写作风格 外语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 它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语言文化差异所导致的表达方法和习惯用法的差异, 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思维方式的反映。 1. 民族文化特征的差异 西方民族性格直爽, 说话不拐弯抹角; 而中国人由于受儒、道、佛的影响, 偏于阴柔, 重含蓄, 重暗示。这种民族性格的差异明显反映在两种语言风格上。英语表达是先说重要的, 然后再解释说明。如: Solitude produces an exhilaration of consciousness( the consciousness of our innermost being, whatever may be ) 。 与此相反, 中国人写文章一般是先说原因后述结果, 先作说明再下结论, 先解释前提背景, 后提要求, 采取的是回旋式的方法, 常用的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都是重点在后。此外, 西方人比较强调客观事实, 注重事物的具体性与准确性, 在进行逻辑推理和写作时, 通常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展开, 让事实自己说话。因此, 英文写作中多引用实例和数据, 按形式逻辑直线推理, 体现现实主义的民族特征; 而中国文化的基石是以人为主体, 人情至上。中国人喜欢带着感情色彩看问题, 倾向于理想主义, 在对客观事物的阐述上主观色彩比较浓,致使在汉语写作中, 过分地描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因此, 中国大学生英语作文的通病是主观性太强, 缺乏相应的客观证据与必要的逻辑推理。 2. 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文化土壤不同, 各民族的知识、观念、方法、情感等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都有差异。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渊源, 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西方人从古代希腊哲学家那儿继承下来的思维定式体现了西方人推崇理性, 追求智慧的思维模式。他们长于科学的逻辑思维, 注重分析, 在思维过程中主要借助于抽象概念。在思维方法上, 遵循三段论的形式, 常常采取演绎的方法, 按照一条直线进行展开, 往往是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 主题句) , 而后对主题句展开, 分点说明( 支持句) 。这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写作上就是英文段落、篇章逻辑性强, 具有直线发展的特点。一段只有一个主题, 段中各支持句紧紧围绕主题, 层层展开论证, 最后总结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句。整篇文章往往是条理清楚, 搭配和谐。 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理论与感性联系在一起的, 属于综合型形象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主要借助于模糊而神秘的形象。由于受传统八股文的影响, 汉语段落的发展倾向于螺旋型, 以反复又发展的环形对一种意思加以展开。跳跃式的思维致使中文的段落、篇章显得很松散, 句与句、段与段之间逻辑联系不明显, 而且常常缺乏一个明确表述的主题句和结论。中文的主题往往是靠读者自己总结或领悟出来的, 作者只是构造出观点或意向, 为读者提供理解和领悟的材料, 作者的观点往往不直接言明, 而是靠它的意向暗示出来。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1. 词法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