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基础学》

《中医基础学》

《中医基础学》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医基础学的概念和意义

2.中医基础学的研究内容

3.中医基础学的发展历程

4.中医基础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正文

一、中医基础学的概念和意义

中医基础学是研究中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科,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和自然科学为基础,探讨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医基础学的研究内容

中医基础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法、辨证、治则、治法、中药学、方剂学等。

1.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中医学将其运用于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解释和治疗。

2.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指的是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经络学说: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经脉和络脉,它们纵横交错,连接五脏六腑,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4.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理论。

5.诊法:诊法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6.辨证:辨证是中医治疗的关键,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质和疾病发展趋势,确定治疗方案的过程。

7.治则、治法:治则是指治疗疾病的原则,治法是指具体的治疗方法。

8.中药学:中药学研究中药的性能、功效、用法和禁忌。

9.方剂学:方剂学研究中药的配伍和方剂的组成。

三、中医基础学的发展历程

中医基础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古代的《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到明清时期的温病学派,再到现代的中医理论研究,中医基础学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中医基础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中医基础学在现代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中,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同时,中医基础学也对现代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整体观、动态观和个体化治疗理念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中医基础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对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学基础(教材)

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医学基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五行学说 第二节五行学说 第三节怎样认识阴阳五行学说 第三章四诊八纲 第一节四诊 第二节八纲 第四章病因学说及辨证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病因及辩证 第五章脏象及脏腑证治 第一节气、血、精、津液 第二节心与小肠 第三节肝与胆 第四节脾与胃 第五节肺与大肠 第六节肾与膀胱 第六章卫气营血辩证

第一节卫分证治 第二节气分证治 第三节营分证治 第四节血分证治 第七章治则 第一节治疗原则 第二节治法 第八章中药和方剂 第一节方药概论 第二节常用中药及方剂一、解表药和方剂 二清热药和方剂 三温里药和方剂 四祛风温药和方剂 五泻下药和方剂 六止咳化痰平喘药及方剂七消导药和方剂 八祛湿药和方剂 九理气药和方剂 十理血药和方剂 十一补益药和方剂 十二镇潜、熄风药和方剂十三固涩药和方剂 十四开窍药和方剂

十五驱虫药和方剂 第九章常见病的辩证论治 第一节冠心病 第二节慢性肝炎 第三节溃疡病 第四节大叶性肺炎 第五节肿瘤 第十章经络及针灸 第一节经络腧穴总论 第二节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节刺灸法 第四节其他疗法 第五节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第一章绪论 中国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临床经验,是我国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了为世界各人的卫生事业作出贡献。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医疗技术方面,除了药物治疗外,尚有针灸、气功、推拿、耳针等特殊疗法,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 这里,首先就中国医药学的发展概况及其学术特点等问题,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猎取食物的过程中,在同自然灾害、猛兽、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开始了医疗和保健活动。例如人们在寻找

中医学基础

1.谈谈你对阴阳学说的认识。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阴阳学说则是运用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来概括客观事物和规律,说明其运动变化规律的学说。阴阳学说渗透到医学领域后,成为中医学重要而独特的思维方法,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简述阴阳学说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一、阴阳学说的特点: 中医学理论中的阴阳具有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以及属性的规定性。 (1)所谓阴阳的相关性:也称关联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面的事物或现象,只有相关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内部的两个方面,才可以用阴阳加以解释和分析。 (2)阴阳的普遍性:也称广泛性,即用阴阳可以广泛地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与联系,也就是用阴阳可以概括一切相关联的事物或现象。 (3)阴阳的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其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阴阳的可分性、阴阳的相互转化和划分事物阴阳属性前提或条件改变时,事物阴阳属性会随之改变。 (4)阴阳的属性的规定性:规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阴阳属性的不可反称性;二是中医学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将人体内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主要为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和阴阳的互相转化。 (1)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相互关联的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互相抑制、排斥、约束关系。这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规律。 (2)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互相对立的阴阳双方又相互依存、相互蕴藏、相互资生,而护卫依据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阴阳互藏、阴阳互根、阴阳互用三个方面。 (3)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包括阴阳的相互消长和阴阳的相互协调两个方面。包括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长、此消彼消。 (4)阴阳的互相转化: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彼此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的转化,即“阴可变为阳,阳可变为阴”。 3.阴阳学说运用于中药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中医学理论的根基。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阴阳学说根据人体组织构造将人体划分:就大体部位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腹背而言,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就肢体内外侧而言,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中医基础理论(全)

绪论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2.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的整体医学模式。 3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病与证的区别) 6.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病 变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各异,这叫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了相同的病理变化,出现了具有相同性质的证,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叫做“异病同治”;它们的判断依据是“证”的异同。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精气学说 1.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与气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的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 共同本源,也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与变化的动力源泉。 2.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源;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运动是精气的基本属性;天地 精气化生为人。 阴阳学说 1.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的特征:普遍性;关联性;相对性;可分性。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交感互藏;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 相互转化。 五行学说 1.五行的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2.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注:色脉相符其病顺,反之,得克之脉则死,得生之脉则生。 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⑴五行的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木克 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根据相生规律可确定“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之法,一般认为,疾病按相生规律转变时,母病及子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根据相克规律可确定“抑强”与“扶弱”

完整版中医基础理论(经典版)

完整版,经典版,无删减版本 中医著作第一部:中医基础理论 (第1楼)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2楼)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第3楼)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组成 (第4楼)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5楼)第一节气一元论 (第6楼)第二节阴阳学说 (第7楼)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8楼)第四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9楼)第三章脏象 (第10楼)第一节五脏 (第11楼)第二节六腑 (第12楼)第三节奇恒之府 (第13楼)第四节形体官窍 (第14楼)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15楼)第六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与五脏调节 (第16楼)第四章精、气、血、津液 (第17楼)第一节精 (第18楼)第二节气 (第19楼)第三节血 (第20楼)第四节津液 (第21楼)第五节气血精津液的关系 (第22楼)第五章经络 (第23楼)第一节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 (第24楼)第二节十二经脉 (第25楼)第三节奇经八脉 (第26楼)第四节经别、络脉、经筋、皮部 (第27楼)第五节经络的生理功能 (第28楼)第六节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29楼)第六章体质 (第30楼)第一节体质的基本概念 (第31楼)第二节体质的形成 (第32楼)第三节体质的分类 (第33楼)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

(第34楼)第七章病因 (第35楼)第一节外感病因 (第36楼)第二节内伤病因 (第37楼)第三节病理性因素 (第38楼)第四节其他病因 (第39楼)第八章病机 (第40楼)第一节发病机理 (第41楼)第二节基本病机 (第42楼)第三节内生五气病机 (第43楼)第四节脏腑病机 (第44楼)第五节经络病机 (第45楼)第六节疾病的传变 (第46楼)第七节疾病的转归 (第47楼)第九章养生与防治 (第48楼)第一节养生 (第49楼)第二节预防 (第50楼)第三节治则 (第51楼)[附]五运六气 (第52楼)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第53楼)第二节标本中气 (第54楼)第三节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 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 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 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药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阴阳、五行)、人体的结构与功能(藏象、精气血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诊法、辨证、防治原则等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习者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思维,具备中医诊断和辨证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继续学习中药学、方剂学、针灸治疗技术、推拿治疗技术、中医经典著作和中医临床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初步的中医康复治疗技能和继续拓展学习的能力,并树立热爱中医、服务人类健康事业的思想。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大纲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等中医药类各专业使用,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性质和任务制订,致力于为学习和掌握中医学各门具体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阴阳五行的概念和基本内容;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生理功能;经络的概念、组成、生理功能;病因的概念及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与病机;四诊的基本内容及其临床诊断意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的要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熟悉中医独特的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经络的分布、走向、交接与流注;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体质的概念、形成、分类以及体质学说的应用;病因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的基本内容;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 3.了解中医学形成发展概况;经络的循行、主病和临床应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特点及基本内容;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能力培养目标】 1.具有进行望、闻、问、切中医四诊的能力。 2.具有运用中医学基本知识辨证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 4.具有对后续中医相关课程的继续学习能力。 【情感教育目标】 1•培养、树立热爱中医文化、服务中医药健康事业的思想。 2.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运用中医药知识防病治病。关爱生命,重视对病人健康的维护,形成科学的健康观、疾病观。 3.培育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增强社会责任感。 4.养成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习精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不畏艰苦的学习意志。 5.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要求与内容 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章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医学科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地凝结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和世界科学史上一颗罕见的明珠。 中医基础理论旨在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观念、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它在整个中医学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序号前的( )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30题,共30分) (B )1、下列被列为“补土派”的著名医家是:A.朱丹溪 B.李杲 C.张子和 D.刘纨素E.张元素 (D)2、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医学的基本特点:A.同病异治 B.异病同治 C.审因论治 D.辨证论治 E.标本同治 (C )3、“重阴必阳”可用阴阳学说中哪一个观点来解释: A.阴阳的消长平衡 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相互转化 D.阴阳的对立 E.阴阳的制约 (A )4、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B )5、关于阴阳消长,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含有“量变”之意 B.是偶然发生的 C.可以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变化 D. 可以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E. 可以用来说明四季气温的变化

(B)6、与《尚书·洪范》表述五行特性的原文不一致的是: A.木曰曲直 B.水曰寒下 C.金曰从革 D.土爰稼穑 E.火曰炎上 (C )7、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的哪一种关系? A.相生 B.相克 C.既相生又相克 D.既相乘又相侮 E.乘侮制化 (C )8、下列五脏外华中有错误的是: A.心之华面也 B.肝之华爪也 C.肾之华齿也 D.脾之华唇也 E.肺之华皮毛也 (C)9、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按木、火、土、金、水依次排列,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生、长、化、收、藏 B.酸、苦、甘、辛、咸 C.东、南、中、北、西 D.目、舌、口、鼻、耳 E.春、夏、长夏、秋、冬(D )10、下列哪一项是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制定的治法: A.佐金平木法 B.泻南补北法 C.抑木扶土法 D.滋水涵木法 E.以上都不是

基础中医学习题及答案3

中医学 第九章中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选择题 1、性能类似的两药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配伍关系是。 A.相使B.相须C.相畏D.相杀E.相恶 2、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的配伍关系是一。 A.相杀B.相使C.相反D.相畏E.相恶 3、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这种配伍关系叫。 A.相反B.相畏C.相使D.相杀E.相恶 4、能发表散邪的药大多味_。 A.苦B.辛C.咸D.甘E.涩 5、能补虚的药大多味_。 A.甘B.淡C.酸D.咸E.芳香 6、能燥湿的药大多味。 A.辛B.淡C.苦D.涩E.咸 7、能涩肠止泻的药大多味_。 A.酸B.苦C.辛D.甘E.咸 8、辛味的作用是 A.活血、行气B.补虚、和中C.收敛、固涩D.燥湿、降逆E.软坚、泻下9、甘味的作用是 A.收敛、固涩B.发表、活血C.燥湿、通泄D.补虚、缓急E.软坚、泻下10、酸味的作用是 A.行气、活血B.补虚、和中C.固涩、收敛D.泻下、软坚E.燥湿、清泄11、苦味的作用是。 A.软坚、泻下B.燥湿、降泄C.补虚、解毒D.发表、行气 E.生津、安蛔 12、咸味的作用是 A.坚阴、燥湿B.软坚、泻下C.补虚、润燥D.开窍、燥湿 E.渗湿、利水 13、淡味的作用是 A.发散表邪B.缓急止痛C.燥湿散寒D.生津止渴E.渗湿利水 14、涩味的作用是。 A.收敛固涩B.补虚和中C.清热生津D.渗湿利水E.化湿辟秽 15、下列哪项不是甘味的作用? A.和中B.缓急C.解毒D.利湿E.调和药性 16、能发散风寒的药大多_。 A.辛凉B.辛温C.辛寒D.辛平E.以上皆非 17、能发散风热的药大多_。 A.辛温B.辛凉C.辛热D.辛平E.以上皆非 18、能治寒湿证的药大多。 A.淡温B.甘温C.苦温D.咸温E.酸温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临床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特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等,是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大纲适用于中医学等各专业使用,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性质和任务制订,致力于为学习和掌握各门中医学后续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生理功能;经络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九种体质的主要特征;病因的概念及各种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2.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和生理联系;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十二正经的分布、走向、交接与气血流注;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疾病的病程演变;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中医养生原则和中医治疗观。 3.了解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科学思维;中医药文化;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病因学说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康复原则。 【能力培养目标】 1.能正确运用中医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体质等学说阐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2.能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 3.具备对常见典型病证进行辨证论治的良好理论基础。 4.具备对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目标】 1.巩固专业思想,坚信中医,热爱中医,树立献身中医事业的远大理想。 2.初步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对待中医学 理论。 3.具有良好的医学道德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中医医学基础知识的书籍

中医医学基础知识的书籍 中医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理论体系。想要系统地学习和了解中医医学的基础知识,选择合 适的书籍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为大家推荐几本优秀的中医医学基础 知识书籍。 一、《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医圣典,早在两千多 年前就问世了。它由《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组成,系统地介绍了 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内容。《黄帝内经》注重系 统论述养生、预防疾病的方法,对于加强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方面的重要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 仲景所著。该书详细记录了多种疾病的病因、症状、辨证施治方法等,对于中医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 三、《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权威著作,由明代李时中编纂完成。该书记录了大量草药的性味、功效、用途等信息,并对药物进行 了分类,方便学习者了解和记忆。《本草纲目》的学习对于中医药理 论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针灸学》 《针灸学》由中国针灸学专家杨士勋编写,是中国针灸学的经典著 作之一。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穴位、针灸 方法等内容,对于想要学习和掌握针灸技术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 的参考书。 五、《中药学》 《中药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教材之一,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所 编写。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分类、性味功效、药物学基础知识 等内容,对于研究中草药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六、《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教材之一,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编写。该书详细讲解了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等,帮 助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以上推荐的书籍仅是中医医学基础知识的冰山一角,希望能给学习 中医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通过学习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 了解中医医学的基础知识,为日后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医学本科)

《中医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

中医基础学考试题+答案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心是() A、脑 B、肝 C、心 D、五脏 E、经络 答案:D 2、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相克 答案:D 3、寒邪的性质是() A、其性重浊 B、其性黏滞 C、其性干涩 D、其性趋下 E、其性凝滞 答案:E 4、古代哲学中,精概念源自于() A、阴阳说 B、水地说 C、五行说 D、元气说 E、云气说 答案:B 5、邪气亢盛,正气不虚,其形成的病证是()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6、大肠的功能是() A、排泄胆汁 B、受纳通降 C、受盛化物 D、传化糟粕 E、运行水液 答案:D 7、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手太阴肺经 E、足少阳胆经 答案:C 8、具有藏神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答案:B 9、阴中求阳适用于() A、实热证 B、实寒证 C、虚热证 D、虚寒证 E、阴阳两虚证 答案:D 10、心的功能是() A、行血 B、统血 C、藏血 D、纳气 E、主气

11、关于阴阳转化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 C、绝对的 D、相对的 E、必然的 答案:A 12、“阴中求阳”适用的病证是() A、阴虚 B、阳虚 C、阴盛 D、阳盛 E、阴阳两虚 答案:B 13、五脏分阴阳,则肺的阴阳属性是()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答案:B 14、古代哲学中,精概念的产生,源于() A、阴阳说 B、水地说 C、五行说 D、元气说 E、云气说 答案:B 15、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 A、寒化 B、实化 C、虚化 D、湿化 E、燥化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医学根底》试题及答案导语:自考,是一种自学成才的途径。以下是为大家精心的自学《中医学根底》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 多项选择题 (在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1.阴阳学说的根本内容有 ( )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偏盛偏衰 2.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 (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3. 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 ( ) A. 肺 B. 脾 C. 肾 D. 三焦 E. 膀胱 4. 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 ) A. 心 B. 肝 C. 脾 D. 肺 E. 肾 5.“气为血之帅”,详细表现为 (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6. 气的生理功能有: ( ) A.推动作用 B .温煦作用 C .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 .气化作用 7 .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 A .外感性 B.季节性 C .地区性 D .相兼性 E.转化性 8.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A.黏滞 B.凝滞 C.收引 D.趋下 E.重浊 9. 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是: ( ) A .六淫 B .七情 C .疠气 D .药邪 E .医过

10.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 A .轻扬开泄 B.善行数变 C .主动 D.易耗气伤津 E .为百病之长 11. 以下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 ) 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C.一气一病,病症相似 D.转化性 E.地区性 12. 正气是指: ( ) A .人体的机能活动 B .抗邪能力 C .驱邪外出的能力 D. 康复能力 E .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3 . .疾病复发的诱因是: ( ) A .复感新邪 B.食复 C .劳复 D 药复 E .伏邪 14. 虚证临床可见到: ( ) A .五心烦热 B .脉实有力 C .久病消耗精气 D .畏寒肢冷 E .食积不化 15 . 实证临床可见到: ( ) A .二便不通 B .脉实有力 C .瘀血内阻 D .心悸气粗 E .水湿泛滥 16. “因人制宜”主要根据病人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 ) A .饮食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E .体质 17. “因时制宜”原那么是指: ( ) A .夏季慎用温热 B.冬季慎用寒凉 C .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D .秋季外感宜辛温发散 E .冬季宜食热性食物 18 . 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 ( ) A .辨证求因 B. 因时制宜 C .未病先防

实用中医基础学

《实用中医基础学》·李德新 第三章经络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不仅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且对指导中医临床,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病因学说等基础理论同经络学说结合起来,才能比较完整地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诊断和治疗。所以,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有“不诵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的说法。 近年来,由于针刺麻醉的发明,因而对针麻原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尽管对经络的实质,目前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慰,经络系统作为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组织结构,并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个观点,已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分类和命名 一、经络的含义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纵行的干线,多循行于深部;“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的分支,其分布部位较浅。如罗网维络,无处不至。经与络虽有区别,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经络的沟通和联系,将人体所有的脏腑官窍、筋肉、皮毛、骨骼等组织紧密地联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经络的分类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表里,统一联系的一个系统。其主要组成

部分是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十二经脉:即正经。分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与脏腑直接联系,有一定的流注顺序、循行方向、阴阳表里配合。 奇经八脉: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与脏腑无直接关系,有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大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奇经八脉考》)“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渭之奇经。盖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圣济总录》) 十二经脉加上奇经八脉中的督脉和任脉,称为十四经。十四经的循行干线分布若干俞穴,为针灸的施治部位。 十五络脉: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循行部位较浅,大多没有一定的循行路径,有别络、孙络、浮络之别。“别络”较大,即十二经脉和督脉和任脉各有一条别络,再加“脾之大络”,合称十五络。由别络分出的细小分支称为孙络。孙络外浮于浅表部位的称为浮络。 十二经别:为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阴阳经配偶并行,循行方向向中,其作用除了加强表里两经联系外,并能通过某些正经未能行径的器官和组织,以补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循行部位上分布的筋肉系统的总称。单独循行,皆由四肢向中循行,而偏于体表部分,有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 由于十二经筋与十二皮部的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因此它们都是按照十二经脉命名的。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供本科90学时用) 教材主编:孙广仁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供中医药类专业用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编写说明 本教案根据现行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二版)为蓝本,结合我室教学特点,按90学时设计、编写而成。 本教案供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学、美容学等专业本科学生授课时使用。 本教案中教学目的要求,按主次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教学内容除明确概念外,对重点、难点、疑点,以及教学上的详略处理等均加以标示,并提出注意点,以突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每一章后面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以供教师备课时参考,并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2007年8月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9)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 (22) 第三章藏象 (34) 第四章经络 (56) 第五章体质 (64) 第六章病因 (68) 第七章发病 (78) 第八章病机 (81) 第九章防治原则 (97)

绪论 【学时】 6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1.魏晋隋唐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中医基础理论(五版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在这种形势下,出现了我国现存的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黄帝内经》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机、诊法、辨证、治则及针灸和汤液治疗等。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一方面用当代的先进哲学思想为指导,从而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医学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把先秦以来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黄帝内经》中许多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当时的世界水平。在形态学方面,关于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如食管与肠的比是1∶35,现代解剖是1∶37,两者非常接近。在血液循环方面,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的观点,认识到血液在脉管内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素问·举痛论》)的。对动静脉也有一定的认识。以上这些认识比英国哈维氏在公元 1628年(明崇祯元年)发现血液循环早一千多年。 《难经》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系秦越人所著,成书于汉之前,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与《黄帝内经》一样;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两汉时期,中国医药学有了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 150~219年)在《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即后世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提出了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形证和分径辨证治疗的原则。《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证,记载了40多种疾病,262首方剂。它发展了《黄帝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给后世三因学说以深刻的影响。 总之,《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方法对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进行论治,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