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八、审证求因与分析病机的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八、审证求因与分析病机的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八、审证求因与分析病机的方法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极其复杂,致病原因多种多样,疾病表

现千差万别,因而产生的病证也就复杂繁多。当我们在临床上

为患者诊治疾病的时候,首先面对的是患者提供的这些众多的

甚至是杂乱的症状和体征。如果不能透过症状(表象)进行全面

的分析病因与病机,就不会做出正确的治疗。因为正确的治疗

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又取决于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的正确分析。所以审证求因、分析病机是正确诊断与

治疗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把学过的病因病机学说正确地

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在这里,我们根据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简要的介绍下在临床上审证求因与分析病机的基本方法。

(一)掌握季节、气候特点

(1)六淫、疫疠之邪具有明显的季节与气候特点

(2)不同季节可有不同的流行疫疠。如麻疹、百日咳、痢疾、湿温、霍乱等;

(3)慢性疾病可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出现急性发作或轻重的转化,如哮喘、痹证等。

(二)研究患者情志变化

(1)七情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注意了解患者情志变化的原因及其与发病的关系

(2)区别不同情志的致病特点y

(3)疾病发生后对患者的情志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发展往往又起着不良作用。

(三)分析个体差异

(1)年龄差异:儿童时期正值“稚阴稚阳”阶段,发病易虚易实;老年“阴气自半”容易出现盱肾虚损之证。

(2)性别差异:男女不同,气血盛衰各异。同时妇科又有经、带、胎、产等特异病证。

(3)体质差异:先天禀赋不一,后天调养有别,因此人有肥瘦壮衰之分。同时,职业特点、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对体质差异又有直接影响,需要详加审视。

(四)抓住主要证候

(1)全力抓住主证,再根据“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是执简驭繁,避免茫然无措的分析方法

(2)在分析主证时,要辨别出合并证或二三病同时发病的可能

(3)如果二三病同时发病时,要找出他们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五)了解病程转化

(1)新病多在表,久病多在里新病多为实证,久病多为虚证。

(2)把握住病程中的邪正进退,阴阳转化。

(六)联系既往病史

(1)联系既往病史,可以确认是否慢性病证的急性发作。

(2)联系既往病史,可以分辨宿疾旧证与新病的关系。

(3)通过了解既往疾病,可以洞察素体脏腑气血功能然盛衰。

(七)辨别真伪

(1)辨别寒热真假:常见的有真寒假热(阴证似阳)证,真热假寒(阳证似阴)证;

(2)辨别虚实真假:常见的有真实假虚证(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证(至虚有盛候);

(3)除以上两点外,还应全面学会透过症状的表象,认真分析疾病本质的方法。

(八)预测转归

(1)正气来复,邪气衰减,疾病向愈;

(2)正气衰败,邪气亢盛,疾病恶化;

(3)熟悉脏腑之间,经络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势转化的规律,以预测疾病的转归。

以上八条只不过是撮举大略,概括地介绍了审证求因,分析病机的基本方法,做为学习、运用病因病机学说的参考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 一、以病机为核心的辨治思路 (一)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张介宾认为:“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表明病机是指由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审证求机”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在收集四诊(望、问、闻、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取象比类的思辨方法,通过辨析疾病内在病变的外在表现,把握疾病的本质,获得辨证的结论。从临床实际的临证过程来看,病机是辨证的依据、论治的基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通向论治的桥梁。对症状的分析、证候的判断皆以病机分析为依据。“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前提,“谨守病机”则是论治必须遵守的原则。“求机”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审证求机”是辨证的基本要求。病机对临床立法组方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中医对相应证候所确立的治法,是通过调整病机而起作用。因此,把握病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 (二)准确运用病机词汇病机词汇是说明疾病病变机理的专用名词,应有明确的内涵。应用病机词汇表达辨证所得印象,就可作为治疗的依据。常用病机词汇,多以脏腑生理、病理学说为基础。脏腑病机词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突出病机的重点,指出疾病的主要矛盾,是进一步演绎论述病变机理的基础。准确应用病机词汇,不仅要以患者的症状表现作为客观依据,而且要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如脾虚与肝郁的先后主次),善于对类证作出对比鉴别,了解某些类证之间的联系(如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证候交叉复合、病机错杂多端者,应采用不同的病机词汇组合表达,体现其因果及内在关系(如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切忌内涵不清,外延过大,过于笼统,或主次不明,似是而非。 (三)重视脏腑病机脏腑病机在辨证论治中起着主导作用,临证必须熟练掌握,准确运用,尤应明确常用脏腑病机的基本概念、类证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八、审证求因与分析病机的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八、审证求因与分析病机的方法 由于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极其复杂,致病原因多种多样,疾病表 现千差万别,因而产生的病证也就复杂繁多。当我们在临床上 为患者诊治疾病的时候,首先面对的是患者提供的这些众多的 甚至是杂乱的症状和体征。如果不能透过症状(表象)进行全面 的分析病因与病机,就不会做出正确的治疗。因为正确的治疗 取决于正确的诊断,正确的诊断又取决于对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的正确分析。所以审证求因、分析病机是正确诊断与 治疗的先决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把学过的病因病机学说正确地 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在这里,我们根据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简要的介绍下在临床上审证求因与分析病机的基本方法。 (一)掌握季节、气候特点 (1)六淫、疫疠之邪具有明显的季节与气候特点 (2)不同季节可有不同的流行疫疠。如麻疹、百日咳、痢疾、湿温、霍乱等; (3)慢性疾病可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出现急性发作或轻重的转化,如哮喘、痹证等。 (二)研究患者情志变化 (1)七情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注意了解患者情志变化的原因及其与发病的关系 (2)区别不同情志的致病特点y (3)疾病发生后对患者的情志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些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发展往往又起着不良作用。 (三)分析个体差异 (1)年龄差异:儿童时期正值“稚阴稚阳”阶段,发病易虚易实;老年“阴气自半”容易出现盱肾虚损之证。 (2)性别差异:男女不同,气血盛衰各异。同时妇科又有经、带、胎、产等特异病证。

(3)体质差异:先天禀赋不一,后天调养有别,因此人有肥瘦壮衰之分。同时,职业特点、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对体质差异又有直接影响,需要详加审视。 (四)抓住主要证候 (1)全力抓住主证,再根据“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是执简驭繁,避免茫然无措的分析方法 (2)在分析主证时,要辨别出合并证或二三病同时发病的可能 (3)如果二三病同时发病时,要找出他们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五)了解病程转化 (1)新病多在表,久病多在里新病多为实证,久病多为虚证。 (2)把握住病程中的邪正进退,阴阳转化。 (六)联系既往病史 (1)联系既往病史,可以确认是否慢性病证的急性发作。 (2)联系既往病史,可以分辨宿疾旧证与新病的关系。 (3)通过了解既往疾病,可以洞察素体脏腑气血功能然盛衰。 (七)辨别真伪 (1)辨别寒热真假:常见的有真寒假热(阴证似阳)证,真热假寒(阳证似阴)证; (2)辨别虚实真假:常见的有真实假虚证(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证(至虚有盛候); (3)除以上两点外,还应全面学会透过症状的表象,认真分析疾病本质的方法。 (八)预测转归 (1)正气来复,邪气衰减,疾病向愈; (2)正气衰败,邪气亢盛,疾病恶化; (3)熟悉脏腑之间,经络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势转化的规律,以预测疾病的转归。 以上八条只不过是撮举大略,概括地介绍了审证求因,分析病机的基本方法,做为学习、运用病因病机学说的参考

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

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现代发展 重要小贴士 为了方便广大用户,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现已推出网络培训班,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学习,还能享受特惠专享价。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细信息。 ⊙作者:于美丽,车方远,高翔,陈卓,徐浩 ⊙编辑:小余 辨证论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与病性做出判断的思维过程。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是中医立法处方、诊疗疾病的关键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开展,历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丰富多样的辨证方法体系。本文对中医辨证方法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进行概述。 1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历史沿革 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源远流长,历代医家不断推动着该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丰富的辨证学内容,为后世各种辨证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张仲景《伤寒论》创立了“六经辨证”,并在《金匮要略》中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此后,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卫气营血、三焦、病因、气血津液等辨证方法,构建了传统辨证方法体系,使中医学在辨证方面的认识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迄今为止,中医传统辨证方法在指导临床实践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1.1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通过综合分析四诊取得的资料,探求病性、病位、病势等情况,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从总体上概括证候实质,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存在相关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指出诊病之要应首辨阴阳,为八纲辨证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开始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如方隅《医林绳墨》曰:“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至明代,八纲辨证最终形成。陶节庵《伤寒六书·伤寒家秘》曰:“审得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真切,……治之庶无误差。”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曾提出:“所谓八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正式提出了“八纲”一词。八纲辨证是对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结归纳,在临床诊断疾病过程中具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1.2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辨别脏腑病位及脏腑阴阳、气血、虚实、寒热等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有研究者对脏腑辨证的源流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认为《黄帝内经》最早记载了有关脏腑辨证的理论,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脏腑辨证理论运用于临床,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明代脏腑辨证有所发展,至清代脏腑辨证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唐宗海《血证论》曰:“脏腑各有主气,……业医不知脏腑,则病原莫辨,用药无方”,体现了脏腑辨证在临床诊疗中的重要作用。脏腑辨证较为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证候诊断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证候诊断 证候诊断又称为辨证,是确定病人所患疾病现阶段的证候名称。 (一)辨证的方法 辨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整体观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对四诊所搜集到的病史、症状和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病证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对疾病证候作出恰当的判断。分析、综合、联想、判断,是辨证诊断过程中基本的思维形式。要求医生四诊合参,详细诊察。一般在证候诊断时,可分七个步骤进行:1。追问病史:一般疾病,都有感受冷热、饮食不节、情志受伤等病史,应根据情况首先询问。 2。审证求因:应根据症状特点、性质等探求其发生的原因。如“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应当指出的是,辨证的原因,不一定是指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始致病因素,更重要的是指引起疾病的现阶段表现的原因。如风寒束肺证的病因是外感“风寒”邪气,这是原始致病因素,也是我们要审征求因的“因”,而痰湿阻肺证的病因是“痰湿”,即非原始致病因素,其原始致病因素可能是外感风寒或暴伤饮冷或其它,那么在本证的审证求因中,后者便居于次要地位,而前者是引起现在表现的原因,并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3。确定病位:就是辨别病变的主要部位。病位是指病变所在的

部位,一般用表里、脏腑、经脉、气血、营卫、阴阳等表示。外感病多用表里、六经、卫气营血、三焦和脏腑等表示,杂病多用脏腑、经脉、气血、阴阳等表示。病变的主要部位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邪热壅肺,病变主要部位在肺;肝火犯肺病变主要病位在肝、肺。又如血虚证,是肝血虚还是心血虚,则应进一步联系其它症状进行脏腑定位。 4。审察病机:病因侵及一定的部位,则有一定的病机,根据脉症的变化可审察明确病机的变化。 5。分清病性:在明确病机的同时,要知病情之所属。主要根据八纲辨证,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等病性。如口渴喜冷饮,尿赤便结,烦躁脉数为热;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尿清便溏,脉迟为寒。 6。详析病势:病势即病机转变发展的趋势。判断病势,主要根据脉症的变化进行分析。如阳证脉势减缓,表示邪气渐退,为病将愈。 7。确定证名:证候的命名,一般以病因、病位、病机三者综合最佳,如脾虚湿滞、肺热痰壅等。由于证候诊断与疾病诊断常综合同时进行,所以,证名和病名也常同时确定。 (二)辨证的要点 1。四诊详细而准确,是辩证的基础:根据四诊合参的原则,辨证不能只凭一个症状或一个脉象,仓卒诊断,必须把望、闻、问、切四方面的证候结合起来,作为辩证的依据,以免出现偏差或造成误诊。四诊已运用了,还要注意每一诊是否做到详细准确并无遗漏,否则四诊虽具而不完备,辨证的基础仍不牢固。四诊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辨

中医辨证方法分类

中医辨证方法分类 中医辨证方法分类 内容导读:辨证方法分类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针对各类疾病的不同特点,创立了多种辨证方法。这些辨证方法各具特点,又互有联系,体现了相应的辨证内容。 拼音: bian 辨(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简史辨证论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内经》,书中记载了许多中医证候的名称及其临床表现,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气虚可表现为四肢无力,并可累及其他脏腑;《灵枢·本神》具体描述了五脏气虚等证候的临床表现,并指出要审察五脏为病的外在表现,判断气之虚实,据此而决定治疗方法。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19条,从脏腑病位、病因、病性等方面阐述了不同临床表现的病机归属,并提示了治疗原则。《内经》虽然没有形成辨证论治体系,但其中有关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病理的理论,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病因学说,邪正斗争、气机升降、阴阳失调的病机学说,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与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等,已为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至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首先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概念,并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如《伤寒论》中的“平脉辨证”,就是明确提出“辨证”的最早记载。而且《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以“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为篇名,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体系。还明确指出,要观察分析脉证,判断疾病的发展变化,随其不同证候确定治疗原则,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伤寒杂病论》中广泛运用了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脏腑、气血等概念,以此作为辨证的基本内容,并针对不同病机和证候,采取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剂。此后历代医家又从不同角度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辨证论治的内容,如汉代《中藏经》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病机篇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病机 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心得体会 《黄帝内经》提出病机理论,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各种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都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这是第一层次的病机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是基本病机,下面根据老师讲到的内容,总结一下自己体会到的内容。 病机错综复杂,疾病种类繁多,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想打败疾病,必须追溯其源头,找出导致疾病的病因病机,这样就必须牢记“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和中医四诊及八纲辨证,审证求因,探寻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变化的表现以及预后的观察,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真正能做到这样的,更需要基础理论的铺垫以及临床实践的观察。 讲解病机的同时,老师利用临床中,常见到的病症,如外感,青年人患此证时,大多发热,及时不治疗,几天之后,也会自愈,而老年人却不然,患了外感,有的不一定会发热,也会入里,形成肺内感染,重者甚至可以致命,这就是正气盛与衰的区别,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中,由于邪正双方的斗争,其力量对比在不断地发生消长盛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疾病的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知,正邪双方就好像两国军队打仗,正战胜了邪,疾病就会好转和痊愈,邪战胜了正,疾病就会加重,甚至恶化,但如果正邪相互僵持,力量均等,这样疾病就会忽好忽坏,迁延不愈。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秦名医医和在为晋侯诊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无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由于阴阳双方存在着对立制约的关系,因此当阴或阳一方虚衰时,必然无力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对方的相对偏盛,从而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的病理变化。老师结合临床实践,举例说明阴阳偏衰的病机,并用柱状图讲解了阴虚、阳虚、真寒假热等证候的不同表现及治疗方案。 老师举例管光炜医案,患寒热1月有余,症见面赤壮热,口渴饮冷,便血色黑,狂躁无羞,欲裸体伏于水中,诊其脉左脉见伏,右脉虽浮大但按之无力,老师结合医案阐述,患者虽热势猖獗,但辩证可知阴寒盛于内,虚阳格于外。故辩证为真寒假热症,故给予四逆汤加减,疗效显着。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方法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方法是中医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是通过对疾 病的病因和病机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和方案。中医 病因病机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病机分析、六经 辨证、病因辨证等内容。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中医病因病机 分析方法的应用与研究。 一、望、闻、问、切四诊法 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中医诊断的基础方法。其中望诊是通过观 察患者的面色、目赤、舌苔等外部表现来判断病因病机;闻诊是通过 听取患者的声音、咳嗽等症状来进行初步诊断;问诊是通过与患者沟通,了解病情、病史,进一步掌握病因病机;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 脉搏来进一步确定病因病机。这四种诊法相互结合,能够全面准确地 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分析提供必要的资料。 二、病机分析 病机分析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环节。病机分析是指通过病因的影响,导致人体失调,从而产生疾病的机理。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与人 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因素。通过对这些病因的分析,可以确定患者具体的病机,为中医治疗 提供依据。 三、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方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医学认为, 人体经络系统是人体内外联系的桥梁,与脏腑组织相互联系,协调人 体生理功能。病变导致经络失调,进而影响脏腑功能,最终发展为疾病。通过对六经辨证的分析,可以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进而制定相 应的治疗方案。 四、病因辨证 病因辨证是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方法中的关键环节。病因辨证是指通 过分析疾病发生的原因,确定患者的病因病机。中医学将病因分为外 因和内因两个方面,外因主要包括外感、饮食不当等,内因主要包括 情志、饮食等。通过对病因的辨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因,从而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结语: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方法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医诊断和治 疗的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病机分析、六经辨证和病因 辨证等方法,可以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合理治疗提供依据。同时,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方法也需要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发挥各自的 优势,共同推进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中医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发病学

中医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发病学病因病机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它不仅是中医的核心概 念之一,也是中医和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区别。虽然现代医学侧重于 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而中医侧重于病因病机的整体观,但两者都 旨在解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1. 病因 中医病因包括外感因素和内伤因素。外感因素主要指的是从外界通 过感官进入人体的各种病因,例如风、寒、暑、湿、燥等。内伤因素 则是指人体内部的各种因素,包括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等。现代医 学则更注重病因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之间的联系。 2. 病机 中医病机是指疾病在人体内部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医认为,疾病 的发生与人体的禀赋和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密切。病机包括病邪侵袭 的路径、入侵的部位和病程的变化等。现代医学则更关注疾病的微观 和宏观的变化,例如细胞和器官的病理改变以及整个疾病的进展过程。 3. 发病学 现代医学的发病学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规律和统计学特征的学科。它以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 学依据来预防和控制疾病。中医的发病学则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环境 影响和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

尽管中医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发病学有所差异,但两者都追求揭示疾病的本质和规律,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现代医学的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疗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中医的经验和思想,并将其更好地融入到临床实践中。 根据我所了解的题目要求,本文采用了一种没有小节和小标题的排版方式,以保证整洁美观。提供的内容对比了中医的病因病机和现代医学的发病学,从细节到总体观点都进行了阐述,以确保文章的流畅性和通顺性。同时,本文忽略了无关的话题和网址链接,确保文章与题目描述的密切相关性。 总结起来,中医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发病学虽有差异,但都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通过两种医学的交流和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方法。这也是当前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中医辨治六步程式: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

中医辨治六步程式: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思维模式 “医者者易也”,“易”是指《易经》的“易”,意即中医是秉持辨析正邪、燮理阴阳之理济世救人的医生。究竟中医如何看病? 《伤寒论》第十六条指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就是中医临床必须遵循的“三确认”:“观其脉证”,是四诊合参确认“主证”;“知犯何逆”,是辨析病因病机确认“主变”;“随证治之”,是针对主证、主变确认“主方”。 而其关键又在于前八个字,“观其脉证”是辨证的切入,“知犯何逆”是审证求因的思辨。如何切入、如何思辨?如上所述,前人通过临床的不断探索总结了诸多辨证纲领,为什么没有统一的辨证纲领?是因为疾病谱的不断变化,是因为临床认知不断提升。前一个纲领已经不够用,不能合理解释新病因、新病机、新证候,才倒逼产生新的辨证纲领。 现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新病种不断发生,疾病谱不断演变,各种疾病的致残率、死亡率的升降正在不断变化,中医辨证必须与时俱进,应当举中医药学界的全体之力,重点创新中医健康服务之“理”,包括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等,而重点是创建中医新辨证体系,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典型医案大数据分析、临床验证的系列方法,试行提取辨证元素,给出各元素的权重,按病种分类研究、继承、创

新,建立精细化、标准化的新辨证体系。 但是,无论采用何种辨证体系,中医临床始终遵循辨证论治思维模式,其内涵是严谨的“ 第一步:四诊审证 打开病锁之钥 四诊,即中医以望、闻、问、切四种方法来了解疾病讯息,为探求病因、病机、病位、病势提供基础的过程,需要中医在临证时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及触觉来感知病人客观情况,同时通过询问患者或知情人来全面搜集相关资料,为最终做出正确判断提供依据。四诊是中医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就是靠四诊“观其脉证”。 当然,X光、磁共振、B超、窥镜等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作为四诊的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四诊是无法精确定位、定性的。然而,尽管现代医院有着诸多科技诊断仪器,但中医想要宏观、客观、系统地对疾病做出诊断,就不能单纯依靠现代科技检查,否则会陷入一叶障目而舍本逐末之虞。 中医前贤在四诊上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智慧。自扁鹊滥觞,张仲景综合运用四诊于病、脉、证的分析,王叔和系统总结24种脉象,孙思邈重视望色、脉诊与按诊。 宋金元时期,施发用图像形式表述脉象变化而著《察病指南》,崔嘉彦以四言体歌诀形式阐述脉理而著《崔氏脉诀》,滑寿著《诊家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思维方法(3)...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及思维方法(3)... (接上文) 在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要以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指导。 中医的核心理论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一是取象比类;二是司外揣内;三是归纳演绎;四是试探反证等。 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理论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的属性,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它与西医思维方法有着本质的不同,要成为一个好的中医人,学好中医,必须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我常跟人说,学医贵在明理,理明则艺精。我现在将它改为理明则术精。 中医的思维方法很多,主要有: 第一,取象比类法,又称“援物比类”法。 它是运用形象思维,根据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类似或类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和推论,认为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类似或类同的,据此推导出被研究对象某些性状特点的思维方法。此为中医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重要思维方法。它涉及到: 1、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精气学说和天人一体思想比类人体,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是由气的升降、聚散运动变化所维系的一个小宇宙小天地。一旦气的运动停止,人的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2、用阴阳学说比类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与否。不但与人体内阴阳平衡状态有关,而且与自然界阴阳运动平衡状态也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阴阳学说是在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立统一的理论。 3、五行学说比类人体,是以它来说明五脏分别具体的五行特性和功能。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生理病理取象,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五脏,生理病理体系。 天人合一,是在整体学说的前提下。 天人相应是在五脏一体的前提下。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应是有所区别的。

五行学说实际就是藏象学说的主体,这是一个思维方法。在病因上,从疾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形成了独特的病因理论。 第二司外揣内法,又称为以表知里法。 是通过观察事物的外在表现来判断事物的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 《灵枢·外揣》篇曰:“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彰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此法为中医学认识藏象和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 《孟子·告子下》曰:“有诸内必形诸外。”这就是说明事物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现象是一致的。本质决定现象。我认为藏象就是“藏于内而象于外”,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故曰藏象。 《灵枢经》上说:“视其外因,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以此测知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变化。本方法是建立在脏腑概念和认识脏腑的重要方法。如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藏神,开窍于舌,因此临床上通过人体外在的面色和表情、舌色、脉象、胸部感觉变化来判断心是否正常。 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症状和体征属于“司外”,对四诊之资料进行辨识,以探求病因病机,确立证候,属于“揣内”。 例举肝为例:两目干涩,皮肤粗糙,指甲淡白、反甲,是肝血的表现。以肝主疏泄、肝藏血的原理来推理、来演绎,则肝具有促进人体气的流通疏导作用、发散于内外的功能。对于这种情况,我临床上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内经》的各个篇章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病机理论,《内经》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调阐释病变的基本机理,提出了着名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及“百病皆生于气”的学术论断。《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内经》中唯一明确提出“病机”的篇章,该篇中对临床常见症状的病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则明确指出了《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 分析病机,首先要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找寻主病之因。而主病之因找寻的主要方法是:以疾病表现之象为对象,根据藏象理论中有关五脏、六气的特性,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类归属、辨别判断。探求其发生的六气之因、五脏之位等,即找出病象与病因、病位的所属关系。 在病因方面,《内经》用六气加以概括,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而六气各自的特性特点又不同,所致疾病的表现也各异,因此,根据六气的特性对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分析,就可以探求病变发生的原因,从而指导治疗。如火性炎上,有上冲之势,故病象若见有逆而冲上之象的则认为大多是火盛之因,如呕吐、呃逆、哕、咳喘、气上冲胸等,病机十九条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概之。当然,这里的六气既指外邪,也包括内在机体失调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病变是外邪所致,还是内生六气所为,还需细辨。 在病位方面,《内经》认为五脏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总概括,而五脏又分属五行,各有其特殊的功能特点,故虽然病变之象千差万别,但总能根据五脏之性来分别归属判断,确定五脏之病位,进而治疗。如肾位居北方,五行属水,其性为寒,而寒又主收引、凝敛,故病变之象见有躯体蜷缩、肢体不伸、关节拘挛者,大多归属于肾,正所谓病机十九条中的“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当然,这里的五脏指

中医学基础---第六章病因

中医学基础---第六章病因 第六章病因 病因即致病因素,又称为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等,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 导致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源因素、药源因素等。历代医家均重视研究致病因素的来源、性质和致病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病因分类方法。《黄帝内经》有阴阳分类法和三部分类法,其中阴阳分类法影响最大,即把风、雨、寒、暑等外来病因归属于阳,把饮食、居处、喜怒等归属于阴。汉代张机的《金匮要略》在《灵枢·百病始生》的“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分类法的基础上,将疾病的发生概括为三个途径,即把经络受邪入脏腑归属于内所因,把病变局限于四肢九窍等相对浅表部位的致病原因归属于外皮肤所中,把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归属于第三类。晋代陶弘景在《肘后百一方》中提出“三因论”,即“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宋代陈无择在前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即六淫侵袭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近年来中医学术界综合了历代医家对病因分类的认识,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四类,即将六淫、疫气归属于外感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归属于内伤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归属于病理产物性病因,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源因素、药邪因素归属于其他因素。 中医临床探求病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询问发病原因,例如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感受外邪、有无情志因素及外伤、有无接触传染因素等。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实际应用时常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或干扰。二是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因素,这种方法又叫做“审证求因”。 中医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

国医大师周信有:阐发病机十九条

国医大师周信有:阐发病机十九条 《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可谓中医界的“圣经”。后 世中医大家多为《内经》研究专家。《内经》中的诸多学术观点对中 医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医大师周信有为《内经》研究专家,对病机十九条中每条病机的剖析都密切联系临床实际,并且融进 了其本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内经》病机学说的整理、阐发方面做 出了重要贡献。 病机十九条是《内经》病机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周信有长期从事《内经》教学和研究,结合自身丰富临床经验,对病机十九条有深刻 理解。本文就周信有对病机十九条及《内经》病机理论的见解综述于下。 谨守病机无失气宜 周信有认为病机十九条是《内经》论述病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各种疾病错综复杂病理机制的概括归纳。其作为临证探求病机的理论准则,言简意赅,颇切实用,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病机十九条虽繁,然归纳起来,不外五脏病机与六气病机两个方面。一般来说,五脏病机是就其病位而言,六气病机是就其病性而言,然病位与病性又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言病位则离不开病性,言病性则又离不开病位。所以五脏病机总的来说,不外是六气之化,而六气的变化,又是脏腑阴阳盛衰失调所表现的病理反应。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又谓:“谨守病机,无失气宜。”“气宜”即指六气变化之机宜,说明五脏病机,主要是六气之化,即肝病化风,肾病化寒,脾病化湿,心病化火,肺病化燥等,这反映了中医学病机学说的理论实质。

五脏是人体的实质脏器,六气是自然界的六气变化。中医病机学说肇基于两者之间的内外联系,即张志聪所谓:“盖天有六淫之邪,而吾身有六气之化也。”因此,中医病机理论主要是运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系统联系、五行归类的方法总结出来的。近代也认为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因素,在人体也同样存在,这是客观存在的必然法则。如以肝为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提示“肝病化风”是肝的主要病机。申言之,“风”是天之六气之一,“肝”是人体脏器,肝病之所以会化风,是运用五行归类的方法,认为肝与风两者的性能有相近之处,皆具有“木”的属性和特征,而且是内外相应的,亦即它们都具有事物的生发、温煦、振动的性能和特征。此即《素问·五运行大论》所谓:“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气为柔,在藏为肝,其性为喧,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变摧拉。”其中“喧”“柔”“和”“动”是言两者的正常性能,“摧拉”是言其反常性能。风是春天的主气,春天风和日暖,气候温煦,阳气升动,万物生发,草木滋生,欣欣向荣。肝的生理特性亦是温柔和顺,条达疏泄,主升主动。然其升是微升,其动是微动,其温是微温,犹如春风之温煦和畅,内外相应。 肝脏在人体,只有维持温柔和畅、条达疏泄之少阳特性,才能斡旋敷布一身之阴阳气血,而使阳舒阴布,气血和调,意志顺遂,胸襟开朗。肝与风的这种性能与特征,《尚书·洪范》比喻为“木曰曲直”。“曲直”两字含有刚柔相济之义,如木之干挺直,若松柏之挺拔;木之枝屈曲,犹杨柳之垂柔,这提示木有曲直刚柔之双重性。春风肝木之气,只有柔中有刚,曲中有直,才能鼓舞启动,舒发阳气,鼓动生气,发挥正常作用。如果肝与风一反其少阳之特性,就要引起“摧拉”的反常现象。自然界风邪太过,其力可由柔和而变得急暴,引起摧枯拉朽之恶果。同理,人体肝阳、肝气太过,就好像反常之风邪,其力也变得急暴亢奋,有上逆、下迫、横逆、郁结之变。如此,就会引起“掉眩”而出现肢体动摇不定、拘挛抽搐、眩晕昏仆等肝风内动的症状,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风胜则动”。

试论中医内科对病机本质分析与诊治

试论中医内科对病机本质分析与诊治 中医学的病机学说,就是由病机概念发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即指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本文探讨中医内科诊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即抓住病机本质进行辩证医治。利用病机学理论辩证医治,可以有效把握病情病理,辩证分析病况,综合医治,提高中医内科医疗质量。本文提出病机本质分析诊治的几个步骤,并以案例佐证,具有可行性意义,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 标签:中医内科;病机;诊治 中医内科诊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即抓住病机本质进行辩证医治。利用病机学理论辩证医治,可以有效把握病情病理,辯证分析病况,综合医治,提高中医内科医疗质量。本文提出病机本质分析诊治的几个步骤,并以案例佐证,具有可行性意义,值得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创新。中医学病机这个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的《至真要大论》篇中见有。王冰说:“得其机要,则动小而功大,用浅而功深。”张景岳说:“机者,要叶,变也,病变所由出也。”用今天的话来说,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规律,是疾病的本质表现。中医学的病机学说,就是由病机概念发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即指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 1有效把握病情病理 病机学说强调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诊治病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且每个局部器官都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组合成人体整体机能的组成部分。病机理论正是从人体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在整体观的支配之下,各种病况都可以推究其病机所在。进而准确地辨别具体病况,有效诊治。就是说,利用病机理论,研究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并借助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取类比象、比附表意,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生命活动与疾病现象进行类比,总结和概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与转归的规律性认识。那么,在具体的诊治过程中,如何明确疾病的病机?具体操作程序又如何呢? 2 明确疾病的病机 首先是确定主症找病机。要结合患者的主症来分析病况,以利把握病机。中医一般以全身症状,特别严重的症状或病人最痛苦的症状作为主症,借以确定病名诊断,如“恶寒发热”、“胃脘痛”、“腹痛”,等等。其次是查询病由现病机。病因病由与病机关系密切,病的因由不同,对机体所造成的病理损害也不同,准确得到病由,即有利于把握病机。如肝气不舒,情志不遂,易损害肝的疏泄功能,

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的构建及临床应用 1病机辨证理论的渊源与开展 1.1?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是病机辨证的理论 渊源?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底,包括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内容,堪称“医家之宗〞,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谓“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余缺乏顺逆之法,参以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一致,都强调四诊合参、审证求机和辨机论治。以病机为核心的辨证办法,可以为中医理论与临床之间构架一座桥梁。?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病机十九条〞中反复强调病机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论述了辨证论治的内容、办法与步骤,揭示了病机的内涵主要包括病位、病性和病势三个方面,并举例风、寒、湿、热、火、五脏、高低等病机辨证思路作为示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病机辨证办法的理论渊源。后世各种辨证办法多以此为思路,如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是以病位为主,八纲辨证、病因辨证等是以病性为主进行辨证。 1.2后世医家病机理论创新为构建病机辨证体系奠定根底 ?伤寒杂病论》不仅对外感热病中的风寒致病病机演变规律的总结示人以规矩,对痰饮、瘀血等病机致病特点的认识也为后世病机理论新说奠定了根底。后世名医,以金元医家为代表,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中的理论,展开深度的反思和发挥,各自形成新的学说,丰盛了中医病机理论内涵,有效指导临床应用,为构建病机辨证体系奠定根底。如刘完素对?黄帝内经》深有研究,感悟出“识病之法,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六气变乱而为病者,乃相兼而同为病〞〔?素问病机原病式》〕,将病机十九条内容扩充为“五运主病〔五脏诸病〕〞和“六气为病〞两类,使“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有了具体的内涵,以及所撰?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著作,开启金元以后中医病机理论的创新开展。李东垣在对?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理论与临床传承根底上,以脾胃理论为核心,旁涉五脏六腑、气血阴阳,自成体系。如宗?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思想,创补中益气汤等系列名方,以治脾胃气虚、清阳下陷、阴火上冲诸证,重视因人、因时、因地,随机变通用药。并提出:“后之医家,宗?内经》法,学仲景心,可以为师矣〞。朱丹溪那么上承?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要旨,得刘完素、李东垣之传,对中医病机理论又有颇多创新。如在?丹溪心法》中设“审察病机,无失气宜〞专篇,在肯定刘完素病机理论的根底上,首先提出“邪气各有所属也,当穷其要于前;治法各有所归也,当防其差于后。盖治病之要,以穷其所属为先〞,正是对?黄帝内经》治病求属之道的深刻把握。同时创建了滋阴学说,补充了李东垣气虚理论;创立气血痰瘀郁等病机新理论及相应方药等,使中医病机理论体系得

宋金元伤寒学中审证求因理论的发展

宋金元伤寒学中审证求因理论的发展 【摘要】介绍了“审证求因”这一中医学临证方法在宋金元时期几部典型伤寒学著作如《伤寒总病论》、《南阳活人书》、《伤寒发微论》、《伤寒明理论》中的体现,以简单反映审证求因理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关键词】审证求因;伤寒;宋金元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literatures on “identification of cause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ciation” in Song,Jin and Yuan typical books about cold attack,such as Shang Han Zong Bing Lun,Nan Yang Huo Ren Shu,Shang Han Fa Wei Lun and Shang Han Ming Li Lun,which can fully reflect the fact that the TCM theory of “identification of cause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developed well in that period. Key words:identification of cause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ciation;cold attack;Song,Jin and Yuan dynasties 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理论在晋、隋、唐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

化与发展的阶段,其医学著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况。而中医“审证求因”这一古老思维方式在这一时期体现得尤为突出。东汉张仲景始创中医“审证求因,据因论治”(即辨证论治)临证方法,但是由于《伤寒论》本身对理论的阐述并不多,对多种证候的虚实寒热等病变性质和部位并没有加以具体的分析和指示,理论上很不完善且较难把握。在宋以前,所谓审证求因或者辨证论治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没有普遍地实行起来,甚至张仲景提出的某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没有被推广;直至宋朝以降,由于多种因素地促动,《伤寒论》才被广泛重视起来,“伤寒学”研究蔚然成风,其盛况前所未有[1]。此期的伤寒学著作不下数十家,对仲景“辨证求因,据因论治”的临证方法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均有所发挥,而以下四家对于中医审证求因临证思维的发挥尤为典型。 1 庞安常与《伤寒总病论》——审证求因尤重人体体质 庞安常是北宋时期的伤寒大家,著有《伤寒总病论》。强调从病因、发病入手,对《伤寒论》进行了创新性研究。首创寒毒学说,并从病因角度将温病分为伏气和天行两类,提出寒温分治的主张。庞氏在审证过程中注重对内外病因的探求,外因强调“寒毒”致病,认为这是产生伤寒病变的终极原因,但他又说“其病本因冬时中寒,随时有变病之形态尔”,说明了寒毒之因可与四时之气相结合而变生他病,如因春温气而变的称为温病。相对外因而言,庞安常似乎更为重视个

中医内科学 总论 第一二章

中医内科学总论第一二章 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总论 第一章导言 一、“中医内科学”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医学。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的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 二、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临床医学 三、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第一节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一、萌芽阶段——殷商时期 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已有“疾首”、“疾腹”、“疾言”、“蛊”等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代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西周时期将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1.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划时代的医学著作,全面的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对内科疾病分别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风、寒、暑、湿、燥、火等病因,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来加以认识,为后世内科疾病的分类于命名打下了基础。 2.东汉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

经辨证论治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 如《肘后方》(葛洪著),记载了许多简便有效的方药,如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用槟榔驱寸白虫,用青蒿治疗疟疾,该书对肺痨、天花、麻风等病亦有较深认识。 隋代巢元方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一部世人公认的最早的中医病因病理学专著,其中记载的内科疾病一千余种,且对其病因病机多有阐述,形成了病源学说。如提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 唐代的《千金药方》等是大型临床医学全书,析载内科病证的治疗方法是丰富多彩。如温脾汤、苇茎汤、犀角散则是治疗内科疾病常用的名方良剂。 2、学术理论的创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学说。 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李东垣重视脾胃,首创脾胃内伤学;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而主养阴。 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已初步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