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五、饮食、劳倦导致的疾病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五、饮食、劳倦导致的疾病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五、饮食、劳倦导致的疾病

五、饮食、劳倦

饮食和劳动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合理的饮食调摄与劳逸结合调节对于保障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然而一旦饮食不节或劳逸不当,则又可能对人的脏腑生理功能发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病证。一般说来,饮食与劳倦在祖国医学中被认为是内因性的致病因素,而统称为“内伤饮食劳倦”。

(一)饮食

“民以食为天”。人们通过摄入水谷饮食汲取必要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从事各种劳动和保持健康长寿。饮食对于人的生理病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有“得谷则昌,失谷则亡”之说。水谷摄入体内,通过胃肠的容纳受盛和初步的腐熟消磨,再经过脾的运化,进一步汲取其精微部分,才能在五脏六腑的作用下生成津、液、精、气、血、营、卫等奉养五脏六腑,营周全身各个部位,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是由于“胃为水谷之大海”,承担着饮食的运化的重任,所以中医将脾胃喻为“后夭之本”,强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诸凡饥饱无常,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都可能导致脾胃的伤害并进而影响全身各个脏脂,变生多种病证。

1、饮食所伤的致病特点

饮食所伤的致病特点与其致病的方式和性质有关。饥饱无常。没有规律和不适量的饮食习惯对脾胃的伤害最为显著。饮食入量不足可因工作学习过于紧张、生活习惯、经济、疾病或心理变态等方圄的影响。仉饿日久则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营血亏损,全身各脏腑组织也都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出现形瘦体弱,或面浮肢肿、头昏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发肤不泽、失眠健忘、虚劳贫血或时有寒热、虚咳喘促等证。砍食过饱,特别是暴饮暴食,超过了胃肠受纳容贔和睥胃的腐熟运化能力,极容易导致饮食停滞,宿食中阻,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宿食阻于中焦,痞塞气机,影晌气机的正常升降,则导致呕吐酸腐、不思饮食、脘腹闷胀、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腹痛欲

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腐糟杂不化诸证;小儿脾胃薄弱,不知饥饱,若哺喂失宜更容易出现乳食停积之证。食积日久蕴生湿热还可以出现身热而赤、唇红口臭、脘腹胀满、丽黄肌瘦、毛发焦枯、手足心热、夜睡不宁、惊叫易啼等症状,或酿成“积滞”、“疳证”。暴钦暴食之后导致胃肠脉络损伤则容易引起呕血、便血诸证。此外某些严重的心肺疾病,由于饮食过量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猝死。

饮食偏嗜。合理的饮食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若饮食习惯不良,偏嗜某些食物,就容易造成某些营养成分摄入过量而其他营养成分摄入不足,或损害脏腑而引起阴阳偏盛衰,出现多种病证。如肥胖、贫血、夜盲、佝偻病等多与某些营养成分缺乏,偏嗜钦食的习惯有一定关系。过食肥甘味或嗜酒过度者,中焦易子蓋生湿热痰浊,导致阴虚阳亢。《内经》所说:“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常容易发生糖尿病、肥胖病、疔疮痈疡,或眩晕、头痛、中风、偏瘫、失语等病证。嗜食辛辣过度,则积热伤阴,气血壅滞,容易出现呕血、腹胀、痫疡、痔漏、便血等症。嗜食甘甜者,令人中气壅满,影响食欲不振。嗜食咸者对肾病水肿不利。嗜食生冷者,易于损伤中阳,寒湿内生,影响脾胃运化,则发呕吐、脘腹胀痛、肠鸣腹泻等症。

饮食不洁。许多胃肠道的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均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不洁的食物而导致病从口入,直接伤害胃肠,发生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具体见证各不相同,但多有呕吐、胸痞闷、腹胀腹痛、肠鸡腹泻等胃肠功能紊乱表现。此外常见的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证也多因饮食不洁而致,临床常出现面黄形瘦、嗜食异物、脘腹疼痛、夜眠不安等证。

2、饮食所伤的常见病证

饮食所伤主要在于胃肠及脾。但影响可及全身,导致的证亦多,前面已有述及。这里仅举几种常见病证。

饮食积滯:起因于暴饮暴食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症觅而赤身热,或夜热为甚、唇红口臭、呃逆嗳腐、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脘腹闷胀、吐后觉舒、腹胀而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大便酸腐糟杂不化、夜眠不实、盗汗易惊,舌红苔厚腻,脉滑

数。治疗方法以消食导滞,通腑降浊为主。

疳证:疳证以偏嗜甘肥,积热伤津,脾胃虚损,气血不足,脏腑失养为主,但所伤脏腑不尽相同,疳证尚有多种证候。其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肌肤不泽、毛发焦枯、头大颈细、睡中露睛、脘腹胀满、消谷善饥或不恩饮食、腹大青筋显露、四肢不温或肢体浮肿、尿如米泔,舌苔厚浊,脉细。治疗方法以消疳理脾,益气养血为主。

痢疾(湿热痢):由饮食不洁而起,病从口入,湿热内蕴,燕蕊气血,阻滞中焦而导致身热口渴、腹胀腹痛、里怠后重、大便滞下不爽、脓血夹杂而次多量少、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方法以通腑泄热,行气和血为

(二)劳倦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一切。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的形式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筒单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渐被复杂的技术性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取代,劳动也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了,它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之一。合理的体力劳动可以使人们的筋骨强壮,血气流通,保持健康长寿。然而违反生理的劳倦却足以导致许多疾病发生,所以古人很注意“不妄作劳”的摄生保健原则,当然好逸恶劳的生

活习惯对健康也是有害无益的。

在祖国医学范畴内,作为病因概念的“劳倦”不仅指劳其筋骨的体力劳动,至少还包括劳其心神的脑力劳动和纵欲过度的房室劳损。

1、劳倦所伤的致病特点

耗伤中气,影响脾运。“劳则气耗”,劳动过度,则耗伤人的阳气精血。精气是力量的源泉和物质基础,人们也常用“精疲力尽”来形容过度的劳累。因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主四肢肌肉,水谷入胃,“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化生的阳气精血奉养四肢肌肉,人们才能有气力去进行各种劳动。那么劳倦过度就必然耗伤中气,影响脾的正常运化,而出现头昏神疲、四肢倦怠、乏力气短、懒于语言、不思饮食、动则气喘、心悸自汗等中气不足的表现。强力负重还可能导致筋骨损伤或伤及血络,出现腰背酸痛、胃痛、呕血等症。肾为藏精之脏,

“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主骨,脾肾二脏关联十分密切,水谷之精充养于肾,肾之阳气温煦至脾。所以劳倦亦可耗伤肾的精气,劳则气耗之后,气虚不捆,出现小便频数、肢体浮肿等症。脾肾不足还可以进一步到肺气虚弱,出现汗出恶风、咳喘气短、动则加重的表现。

损血竭精、殃及心肾。劳心之人思虑过度常会引起心脾阴血的耗伤。心为精神之所舍,脾藏意而主思,强力记忆和苦思冥想,或曲运心机构思巨著,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来形容其劳苦之状,积以时日必然暗耗心脾阴血,心神失养,脾运受累,则出现形疲面黄、头昏健忘、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胃纳不香等症。若由于所思不得而更添忧愁悲愤之情,则对心牌阴血的耗伤更为严重,饮食难进则阴血生化之源匮

其对人体的伤害又可影响到肺肝肾诸脏。此外不加节制性生活,会导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的房室劳伤,过度的嗜色纵欲,或女子胎产过多,都可以造成肾的阴精真气耗伤,肾精既亏则髓海不足而见眩晕、头昏、耳鸣、耳聋、健忘、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肾失封藏而出现遗精滑泄,作强无力则腰膝酸软、阳萎不举。冲任不固则崩漏、带下,或因肝肾精血耗竭导致经闭、不孕。总之,劳伤心神和房劳过度主要以损血竭精、殃及心肾为特征。

过度安逸、气血滯涩。劳逸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劳逸适度才能堡持盛的生命活力。人体在适度的劳动或体力活动中,可以促进气机通畅,血液周流,保持良好的精神和食欲。若安逸过度,终日安卧,则容易导致气血滞涩,循环不畅,影响脾胃运化,出现胸闷憋气、胸膺肩背疼痛,肢体酸楚、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症。

2、劳倦所伤的常见病证

劳倦伤脾:劳倦所伤,脾气虚乏,则出现面色淡白成蒸、形体倦怠、神疲乏力、语微声低、动则喘息、自汗乳风,或身热不退、食欲不振、脘闷腹胀、大便不调,或崩漏、经闭、带下诸证,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治疗方法以补气健脾为主,同时要避免过劳。

房劳伤肾:嗜色纵欲,胎产过多,以致耗伤肾气,精血不足则见形神憔悴、面白颧红、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咳嗽吐血、喘息气促动

则尤甚、腰膝酸软、遗精滑泄、阳萎不举、经闭不孕、滑胎崩漏诸证,舌红苔少,脉细数。洽疗方法以补肾培元,滋阴助阳为主。同时须节性欲。

2012-2013-2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

《中医基础学》复习大纲(下) 第四章病因 1. 陶弘景提出“三因论”,即“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 2. 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淫外感归为 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 3. 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 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为辨证求因,或审症求因。 4. 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所谓六淫, 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致病的因素。能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的六气便称之为“六淫”。 5.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外感性、季节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 6. 风邪以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为基本特性。风邪的致病 特点:①易于侵袭阳位;②病位游移不定;③发病急骤,变化无常;④肢体异常运动;⑤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7. 善行,是指风邪具有易行而无定处的性质,故其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 的特性;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的特性。 8. 寒邪具有寒凉、凝滞、收引的基本特性。寒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伤阳气,表 现寒象;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③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 9. 寒邪是最易导致身体疼痛的邪气。 10. 根据寒邪侵犯部位的深浅,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 称为伤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11. 湿邪具有重浊、粘滞、趋下基本特性。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于损伤阳气; ②易于阻遏气机;③易于侵袭阴位;④病程缠绵难愈;⑤多见头身肢体困重; ⑥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滞不爽。 12. 湿邪是最易导致身体沉重的邪气。 13. 湿邪致病,常用利小便法治疗。 14. 湿邪致病有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的明显特征。

中医病因病机(完整)

中医病因病机(完整)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翟艳会翟艳会2014级级甘肃中医药大学从整体观念来看,人与自然,人体的组织、器官是从整体观念来看,人与自然,人体的组织、器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保持着平衡与协调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保持着平衡与协调任何打破这种平衡与协调导致疾病的因素,称之为病因中医学的病因学说在金匮要略有“千般灾难、不越三条”在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更为明晰,它将病因概括为:外因:六淫内因:七情不内外因:饮食、劳倦、金刃所伤六淫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六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转化性六气转化六淫的条件1、气候的异常转化:1)太过、不及;2)非其时而有其气;3)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暴冷、暴热)2、机体适应能力的下降相对的六淫致病特点:1、外感性:邪气来源于外界1)途径:邪从肌表、口鼻而入2)症状特点浅在、肌表症状:恶寒发热,鼻塞,咽痛 2、季节性:邪气与季节有关:春天风邪;冬天寒邪;夏天()邪;长夏湿邪;秋天()邪3、地域性:与居住地区和环境有关西北燥邪致病江南湿热邪气致病久居潮湿湿邪致病东北寒病4、相兼性:常两种或两种以上邪气同时侵犯人体。5、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01风邪1.风邪的概念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称为风邪。风为春季的主气风为春季的主气风邪风邪淫胜淫胜一、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A . 阳邪善动不居,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特性 B开泄使腠理开泄汗出C阳位易侵犯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头痛、汗出、恶风等症。(2)善行而数变 A善行善动不居病位游走不定如:风痹、行痹B数变发病急、变化快风中头面发病急;风疹此起彼伏(变化快)(3)风性主动动动摇不定摇动的症状如:破伤风抽搐(4)风为百病之长一是指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因风邪四季皆有,其性善动、开泄,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之病因病机学说中医中药是医疗事业单位考试的重要考查内容,本文带着大家梳理相关知识。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疠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痰饮和瘀血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发生多种病证,故又属致病因素。其实,中医的所谓“不内外因”,有的即是外因,如外伤等;有的则是内因为主,但常结合外因而致病的,如饮食不节、劳逸损伤等皆属此类。没有一种致病因素既不属于内因,又不属于外因的,充其量是某一致病因素,可能由内因与外因的协同作用形成,因而严格说来,中医所认识的病因是内因与外因两大类。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病因有非常全面、深入的论述。《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到:“夫百病之所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这也许是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天文、气候对人体影响的最早记录,大致意思是说环境中的干燥、潮湿、大寒、大暑、刮风、下雨、阴阳不调、过喜、过怒、饮食、居住环境都可以导致人体发病。也就是说,《内经》所论述的病因内容主要有天气因素(风、寒、暑、湿、燥、火)、情志因素(怒、喜、忧、思、悲、恐、惊)和饮食起居(饮食、劳逸、房事、起居等)三大方面。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

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具体内容: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来源:中公卫生人才网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 眩晕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眩晕_中医世家 第三节眩晕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宋代以后,进一步丰富了对眩晕的认识。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

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元代朱丹溪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理论基础上,对下虚致眩作了详尽论述,他在《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阳中之阳虚者,宜治其气,如四君子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阴中之阳虚者,宜补其精,如……左归饮、右归饮、四物汤之类是也。然伐下者必枯其上,滋苗者必灌其根。所以凡治上虚者,犹当以兼补气血为最,如大补元煎、十全大补汤诸补阴补阳等剂,俱当酌宜用之。”张氏从阴阳互根及人体是一有机整体的观点,认识与治疗眩晕,实是难能可贵,并认为眩晕的病因病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详细论述了劳倦过度、饥饱失宜、呕吐伤上、泄泻伤下、大汗亡阳、晌目惊心、焦思不释、被殴被辱气夺等皆伤阳中之阳,吐血、衄血、便血、纵欲、崩淋等皆伤阴中之阳而致眩晕。秦景明在《症因脉治,眩晕总论》中认为阳气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徐春甫《古今医统·眩晕宜审三虚》认为:“肥人眩运,气虚有痰;瘦人眩运,血虚有火;伤寒吐下后,必是阳虚。”龚廷贤《寿世保元·眩晕》集前贤之大成,对眩晕的病因、脉象都有详细论述,并分证论治眩晕,如半夏白术汤证(痰涎致眩)、补中益气汤证(劳役致眩)、清离滋饮汤证(虚火致眩)、十全大补汤证(气血两虚致眩)等,至今仍值得临床借鉴。至清代对本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直到形成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七、病机学说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七、病机学说 疾病是错综复杂的,千变万化的,病机更是千差万别,变化多端。什么是病机呢?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不同的病证,或是同一病证发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可以有 不同的病机,不同的演变规律。这就需要透过复杂的现象,认 清疾病的本质,掌握病机变化的基本规律。使我们在纷纭复杂 的病证面前,能够纲举目张,执简驭繁地把握住要点。尽管不 同的病证可以有不同的病机,但就总的说来,病邪侵袭人体之后,必然受到机体的抵抗,这一矛盾,就是正邪斗争。人体在 受到病邪侵袭之前,或病邪作用于人体之后,导致机体阴阳平 衡失调,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气化升降失常,产生了一系列病 理变化。由此看来,邪正斗争,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 化升降失常等,是病机变化的基本规律。从这些总的规律入手,分析各种疾病的病机,就能比较正确地认清疾病的发生及 其发展变化的机理,并能判断出它的预后转归。 (一)邪正斗争 首先需要介绍邪和正的概念。邪和币是两个相对而又相互关联的概念。邪,是指致病因素,又称病邪、邪气。我们在前面所讲述的六淫、七情、钦食、劳倦、痰饮、瘀血以及外伤,虫兽所伤等,凡是能使人体发病的因素,都可以称为邪。正,是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和抗病能力,也称为正气。正气包括的内容也是相当广泛的。比如,风寒之邪侵想人体,首先作用于体表,而体表就有卫外的功能,中医≯称之为卫气。经络之中具有的正常的生理功能,称之为终之气,也称为经气。脏腑又有脏腑之气,也称之为脏气。心有心气,肺有肺气,肝有肝气,脾有脾气,肾有肾气等等。象卫气、经气、脏气等都属于正气的范畴。每一脏腑,每一经络,每一器官都具有不同的抗病能力,同时,又共同的组成了正气的整体,形成强大的整体的防御系统。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五、饮食、劳倦导致的疾病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五、饮食、劳倦导致的疾病 五、饮食、劳倦 饮食和劳动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合理的饮食调摄与劳逸结合调节对于保障人体的健康极为重要。然而一旦饮食不节或劳逸不当,则又可能对人的脏腑生理功能发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病证。一般说来,饮食与劳倦在祖国医学中被认为是内因性的致病因素,而统称为“内伤饮食劳倦”。 (一)饮食 “民以食为天”。人们通过摄入水谷饮食汲取必要的水谷精微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从事各种劳动和保持健康长寿。饮食对于人的生理病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有“得谷则昌,失谷则亡”之说。水谷摄入体内,通过胃肠的容纳受盛和初步的腐熟消磨,再经过脾的运化,进一步汲取其精微部分,才能在五脏六腑的作用下生成津、液、精、气、血、营、卫等奉养五脏六腑,营周全身各个部位,保持旺盛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是由于“胃为水谷之大海”,承担着饮食的运化的重任,所以中医将脾胃喻为“后夭之本”,强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诸凡饥饱无常,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都可能导致脾胃的伤害并进而影响全身各个脏脂,变生多种病证。 1、饮食所伤的致病特点 饮食所伤的致病特点与其致病的方式和性质有关。饥饱无常。没有规律和不适量的饮食习惯对脾胃的伤害最为显著。饮食入量不足可因工作学习过于紧张、生活习惯、经济、疾病或心理变态等方圄的影响。仉饿日久则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营血亏损,全身各脏腑组织也都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出现形瘦体弱,或面浮肢肿、头昏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发肤不泽、失眠健忘、虚劳贫血或时有寒热、虚咳喘促等证。砍食过饱,特别是暴饮暴食,超过了胃肠受纳容贔和睥胃的腐熟运化能力,极容易导致饮食停滞,宿食中阻,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宿食阻于中焦,痞塞气机,影晌气机的正常升降,则导致呕吐酸腐、不思饮食、脘腹闷胀、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腹痛欲

中医护理学第六章病因病机

第二篇中医护理基础理论 第六章病因病机 【重点难点】 一、病因 病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一切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的原因都是病因,又称为致病因素。它包括了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寄生虫、医过以及先天因素等。 (一)外感致病因素 1.六淫: ——六淫概念: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区性;独立性与相兼性;转化性。 (1)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风性轻扬开泄,易伤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②寒性凝滞,主痛; ③寒性收引。 (3)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性升散,耗气伤津;③暑多挟湿。 (4)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粘滞;③湿性重浊;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燥性干涩,易伤津液;②燥易伤肺。 (6)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①火为阳邪,其性炎上;②火易耗气伤津; ③火易生风动血;④火易致肿疡:火热入于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 2.疠气:又称疫疠、温疫、疫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外感病邪。疫疠的致病特点是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 (二)内伤致病因素 1.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内伤七情是指突然、剧烈或持久的七情刺激,引起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七情致病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1)直接伤及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 (2)影响脏腑气机:主要表现为①怒则气上;②喜则气缓;③悲则气消; ④恐则气下;⑤惊则气乱;⑥思则气结。 (3)情志变化与病势密切相关。 2.饮食:饮食失宜包括三方面:①饥饱失常;②饮食不洁;③饮食偏嗜。3.劳逸: (1)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2)过逸:安逸过度,则气血运行不畅,影响脾胃功能。 (三)其他致病因素:包括外伤与虫兽伤、烧烫伤与冻伤等。 (四)继发病因 1.痰饮:痰饮是水液代谢功能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把较稠浊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痰饮多由外感六淫,或饮食不节,或七情内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以致水液停滞而成。 2.瘀血: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造成血液凝滞不散,都称瘀血。瘀血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瘀血致病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共同特点:疼痛;肿块;出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见细涩或结代等其他症状。二、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是疾病的临床表现、发展转归和诊断治疗的内在根据。 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虚与实是相对的病机概念,即是不足和有余的一对病理矛盾之反映。实,主要是指邪气亢盛,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比较亢盛,而机体的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病邪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临床上可以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证候表现。

中医学基础---第六章 病因

第六章病因 病因即致病因素,又称为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等,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 导致疾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源因素、药源因素等。历代医家均重视研究致病因素的来源、性质和致病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病因分类方法。《黄帝内经》有阴阳分类法和三部分类法,其中阴阳分类法影响最大,即把风、雨、寒、暑等外来病因归属于阳,把饮食、居处、喜怒等归属于阴。汉代张机的《金匮要略》在《灵枢·百病始生》的“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分类法的基础上,将疾病的发生概括为三个途径,即把经络受邪入脏腑归属于内所因,把病变局限于四肢九窍等相对浅表部位的致病原因归属于外皮肤所中,把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归属于第三类。晋代陶弘景在《肘后百一方》中提出“三因论”,即“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宋代陈无择在前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即六淫侵袭为外所因,七情所伤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跌仆金刃以及虫兽所伤为不内外因。近年来中医学术界综合了历代医家对病因分类的认识,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四类,即将六淫、疫气归属于外感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归属于内伤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归属于病理产物性病因,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源因素、药邪因素归属于其他因素。 中医临床探求病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询问发病原因,例如详细询问病人是否感受外邪、有无情志因素及外伤、有无接触传染因素等。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实际应用时常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或干扰。二是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因素,这种方法又叫做“审证求因”。 中医病因学说是研究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的系统理论。中医认识病因不仅注重研究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同时立足于探讨各种病因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如此才能准确地寻求其致病原因,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第一节外感病因 外感病因是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或从口鼻等体表部位侵入人体,引起外感病的致病因素,亦称之为“外邪”。外感病一般发病较急,初起多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表证症状。外感病因包括六淫、疫气。 一、六淫 风、寒、暑、湿、燥、热(火)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必要条件,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之气的消长变化。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六气变化的规律,并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产生一定的适应能力,因此正常的六气变化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之名,首见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外所因论》,曰:“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如春天当温而反寒,秋季当凉而反热;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如暴寒暴热,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人体不能与之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种风、寒、暑、湿、燥、热(火)气候的异常变化,一旦作为外感病邪侵入人体而致病,便称之为“六淫”。当然异常气候变化并非使所有的人都会发病。有的人正气充足,

中医病机

病机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审查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须指出:《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它的制约因素一是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二是与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但从总体来说不外以下几个方面:①邪正斗争。邪正斗争在证候上的反映,主要表现虚实的变化。《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一般多见于疾病的早期或中期。如痰涎涌盛,食积不化,瘀血内阻,水湿泛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均为实证。虚,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如大病久病后的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均为虚证。邪正斗争还可以概括疾病转归,正胜邪衰则病退,正虚邪实则病进。②阴阳失调。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体内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于人体内部产生了某种病邪, 导致机体阴阳失衡,气血运行受阻,从而引发了各种疾病。为了有效 地治疗疾病,中医学强调对疾病的病因和病机进行准确的分析。下面 将从病因和病机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病因分析 中医学中,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两类。外因主要包括六淫和七情, 而内因则与人体的先天禀赋、后天生活习惯及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关。 1. 外因病因分析 外因病因主要包括六淫和七情。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它们是自然界存在的具有病邪作用的因素。七情主要指的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七种情志会影响人体的精神状态,进 而引发疾病。 以风邪为例,风邪是一种外来的致病因素,其特点是具有迅猛、变 化无常的特点。当人体遭受寒风侵袭时,容易导致风病的发生,表现 为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 2. 内因病因分析 内因病因与个体的先天禀赋、后天生活习惯及疾病的发展阶段有关。先天禀赋主要指的是个体的遗传因素,包括先天体质弱、体质特点等。后天生活习惯则指的是个体的饮食、作息等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习

惯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和发展。疾病的发展阶段主要指的是疾病发生 后的演变过程,如从表浅到深、从表到里等。 以饮食习惯为例,过量摄入辛辣、油腻的食物容易导致胃火旺盛, 引发疾病,如胃火上炎、消化不良等。 二、病机分析 病机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中医学强调疾病的病机是由 于病邪侵袭而引发了阴阳失衡、气血运行受阻等异常变化。 病机分析主要包括病变的部位、病变的性质、病程的发展等。通过 病机分析,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治疗 方法。 以寒邪侵袭为例,寒邪具有寒凝、收引的特点,容易导致气血运行 受限,引发疼痛等症状。在病机分析中,通过判断寒邪的病变部位和 性质,中医医生可以选用温补、祛寒的方法进行治疗。 三、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病因病机分析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准确地分析 病因和病机,中医医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 效性。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医生注重观察病人的病史、病态等信息,结合 脉象、舌诊等诊断方法,运用病因和病机分析,对病人进行综合判断。通过综合分析,中医医生可以确定病因和病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草药配伍、针灸、推拿等。

中医 病因学

第七章病因 病因概念和分类:导致人体发生疾病原因,称之为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有一定表现形式病理,包括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一种完整过程。疾病病因作用于人体之后,导致机体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换言之,病因是指能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特定因素。病因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与痰饮、瘀血、结石等。 病因包括致病原因和条件两方面因素,两者在疾病发生中所起作用不尽相同。致病原因是指那些能引起疾病,并且赋予该疾病特征性各种因素。条件是除原因以外,与病因同时存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有关因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致病因素与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学说。 根据邪正交争理论,中医学认为,无论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正气虚弱,人体功能活动不能适应诸因素变化时,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发病。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因果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病理结果,而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致病原因。例如,痰饮和瘀血,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病理产物,但这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可作为新病因,导

致其他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这种病因和病变因果关系,是通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 对于病因分类,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提出不同分类方法。如《黄帝内经》阴阳分类法,汉·张仲景、宋·陈无择三因分类法。阴阳病因说,把风雨寒暑等外来病因归属于阳,把饮食喜怒等内生病因归属于阴。张仲景按传变把病因概括为三个途径,把经络受邪人脏腑归为内所因,病变局限于浅表归为外所因,房室金刃虫兽伤归为其他病因。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淫外感归为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三因学说”,对病因分类比较系统、明确,对后世医家影响较大。古人这种把致病因素和发病途径结合起来分类方法,对临床辨证确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章根据疾病发病途径与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病因,以与其他病因四类。 中医病因学特点: 1.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与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统一整体。因此,中医学将人体与自然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功能联系起来,用整体、联系、发展观点,来探讨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作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统一整体观指导下,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观点,辩证地探讨了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和精神活动等在发病过程中作用,奠定了中医病因学理论基础。如肝属木,在四时应春,在六气为风,在五味为酸,在志为怒,在体合筋,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总结美篇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总结美篇 中医内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内脏疾病的病因和 病机。在中医理论中,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情志、饮食、劳倦、内伤 五个方面,而病机则是指疾病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下面将对中医 内科疾病的常见病因和病机进行总结。 一、外感 外感是指人体受到外邪入侵,引发疾病。中医内科中,外感疾病 包括感冒、咳嗽、发热等。病因主要是由外邪引起,如风寒、风热等。病机主要是邪气侵袭人体,阻滞经络,导致气血不畅,脏腑功能紊乱。 二、情志 情志是指人的情绪、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情志不和可导致疾 病发生,如忧思伤脾、怒伤肝等。病因主要是情志失调,如悲伤、愤怒、忧虑等。病机主要是情志变化引起气机紊乱,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三、饮食

饮食是指人的饮食习惯对疾病的影响。饮食不当可导致疾病发生,如饮食过饱、偏食等。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等。病机主要是湿热或痰湿等邪气困扰脾胃,导致脾胃功能紊乱。 四、劳倦 劳倦是指人体长时间过度劳累引起疾病。劳倦可导致气血不足, 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疾病。病因主要是过度劳累,如长时间 工作、学习等。病机主要是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五、内伤 内伤是指人体内部的异常变化导致疾病的发生。内伤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情志内伤,指情志过度激动、不良习气导致疾病;另一种 是饮食内伤,指饮食不当引起病变。病因主要是内部异常变化,如肝郁、脾虚等。病机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紊乱。 综上所述,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情志、饮食、劳倦、内伤五个方面。病机则是疾病产生发展的内在规律,主要是气血 不畅、脏腑功能紊乱等。中医内科疾病的病因和病机的研究对于临床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总结美篇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总结美篇 问题,并进行详细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内科病因病机。中医内科病因病机总结美篇 中医内科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研究的对象是内科疾病。在中医内科中,病因病机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和治疗疾病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以"中医内科病因病机总结美篇"为主题,逐步回答以下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内科的病因病机。 问题1:什么是中医内科病因病机?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是指中医学对内科疾病发生、发展以及病理变化的总结和归纳。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病机是指导致疾病发展的机制。中医内科的病因病机理论是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理论,强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的。 问题2:中医内科病因病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辩证施治和治未病。整体观念是指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辩证施治是指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针

灸、草药、推拿等治疗方法。治未病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问题3:中医内科病因病机的分类有哪些?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的分类包括外感内伤、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先天禀赋以及鬼魂与邪气。外感内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邪气(如风、寒、湿、暑)侵袭,导致机体失衡。情志失调是指情绪紧张、气愤等不良情绪对内脏器官产生不良影响。饮食不节是指饮食过度或不良饮食习惯导致脾胃功能紊乱。劳倦过度是指长时间过度劳累导致机体虚损。先天禀赋是指人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先天性问题。鬼神与邪气是指人体受到邪恶灵气的侵袭,导致疾病发生。 问题4:中医内科病因病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中医内科病因病机的治疗方法包括辩证施治、中药治疗、针灸疗法等。辩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方法,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中药治疗是中医内科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是利用针刺经络、调整气血流动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有着明确的调控作用。 问题5:中医内科病因病机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如何?

中医内科学——疟疾

中医内科学—肝胆系疾病:疟疾 【定义】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主症的疾病。常发于夏秋季节,但其他季节亦可发生。西医学中的疟疾和非感受“疟邪”而表现为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的类疟疾患,如回归热、黑热病及一些感染性疾病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疟邪的发生主要是因感受“疟邪”,暑湿内伏,复感风寒,饮食劳倦,正虚体弱等,引起疟邪侵体而致病;或暑湿内伏,饮食不节,脾胃受损,痰湿内生,中焦气滞;或劳倦太过,元气耗伤,营卫空虚,疟邪乘袭而致病。多发生于夏秋暑湿当令,按蚊肆虐之时,通过疟蚊叮咬,疟邪入体而致病。 【病位】本病的病变部位在少阳,所谓“疟不离少阳”。本病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的正疟最常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周期性发作的寒战、发热、出汗,在间歇期症状消失。 2.多发于夏秋季节,有传染及流行史,居住或近期到过疟疾流行地区,或近2周内有输血史。 3.可见脾脏肿大及贫血表现。 实验室检查,查到疟原虫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虚劳之阴虚内热上午发热不明显,以午后或夜间潮热为特征。伴有五心烦热、盗汗、失眠等症状。多由情志内伤所致,病情较重者往往缠绵日久,热不易退。 2.风温发热风温初起,邪在卫分时,可见寒战发热,无汗或微汗,咳嗽气急等肺经症状;若邪热壅盛,转入气分,则卫分症状消失,可见壮热有汗不解,兼见咳嗽、口渴、烦躁、便秘等肺胃两经症状。多见于冬春季节。 3.淋证发热淋证初起,湿热蕴蒸,邪正相搏,亦常见畏寒或寒战发热,但多兼腰痛,小便频涩,滴沥刺痛等症状。 【辨证论治】 1.正疟 临床表现:寒战壮热,休作有时,先有哈欠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代表方: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整理 一、中医哲学思想 中医哲学思想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整体观念、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内容。 2.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健康和疾病都是由于整体功 能的协调与失调。 3.阴阳学说:阴阳是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中医理论中最重要的哲学 概念。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4.五行学说:将宇宙万物分为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行相 生相克,通过五行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二、中医病因病机学说 中医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关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基本理论,包 括外感、内伤、情志、饮食等因素以及病机的理论。 1.外感:指外界气候、病菌等因素侵袭人体引起的疾病。外感包括风、寒、暑、湿、燥五种病邪。 2.内伤:指内因引起的疾病,包括饮食不当、情志不和、劳倦过度等。 3.情志:指情绪、思维、精神等因素对人体影响而引起的疾病。不同 情志对应不同脏腑,情志失调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 4.饮食:指饮食不当引起的疾病,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 5.病机: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寒热邪正的关系、气血运行和 脏腑功能紊乱等内容。

三、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医生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舌诊、脉诊等进行辨证施治的学科。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诊法。 1.望诊:通过对病人的面色、舌质、舌苔等进行观察来判断病情。 2.闻诊: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呼吸、咳嗽等来判断病情。 3.问诊: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体质、身体感受等来了解病情。 4.切诊:通过触摸病人的脉搏来了解病情。脉诊是中医诊断学中一项重要方法,通过触诊脉搏的频率、强度、形态等来判断病情。 四、中医治疗学 中医治疗学是中医医生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通过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来治疗疾病。 1.辨证施治原则: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结合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等综合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药物疗法: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式,草药通过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来治疗疾病。 3.针灸疗法:通过针刺人体经络,调和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等来治疗疾病。针灸疗法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的特点。 4.按摩疗法:通过按摩等手法刺激人体经络,调理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五、中医养生学

中医内科学病因病机概要

中医内科疾病因、理、机、位与治疗原则 -----南方医科大学09中医学习资料 十八、头痛 病因:外感、情志、先天与房劳、饮食与体虚久病、外伤或久病入络。 病理:外邪以风为主。内伤为肝肾脾失调。 病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病位:清窍。肝肾脾相关。 辨治原则:首辨外感内伤,次辨脏腑经络。关键是:疼痛之久暂、特点、性质、部位。治之随证。 十七、眩晕 病因:情志、年高肾亏、体虚、饮食、跌扑损伤,瘀血内阻。 病理:因素为风、火、痰、瘀。 病机:清窍失养,邪扰清空。(此处有争议) 病位:头窍。与肝脾肾相关。 辨治原则:首辨脏腑,次辨标本虚实。治以“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一、痴呆 病因:年迈体虚、七情内伤、久病耗损。 病理:本虚标实,阴精、气血亏虚,虚、痰、瘀、火内阻于脑。 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相关。 治疗原则:开郁逐痰、通窍活血、平肝泻火治标,补虚扶正,充髓养脑。 十六、中风 病因:内伤积损、劳欲、饮食、情志、气虚邪中 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因素为风、火、痰、瘀。性质为本虚标实。 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虚、火、风、痰、气、血) 病位:心脑。与肝肾相关。 辨治原则:首辨中经络与脏腑,中脏腑者辨闭与脱证,闭证者辨阴与阳闭;次辨病期。治法宜细分:中经络者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中脏腑闭证治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内闭外脱证宜醒神开窍兼扶正固脱。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扶正祛邪。二十六、厥证 病因:气厥(情志过极、气虚下陷)、血厥(气血上涌、气随血脱)、痰厥(痰蒙清窍)、食厥(气机受阻)。 病理:阴阳失调,气机逆乱。 病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病位: 辨治原则:辨气血痰食四厥。治之分虚实先急救。 三十七、痫证 病因:情志、先天、脑外伤、饮食、劳倦、他病。痰邪和祟最为重要。 病理:因素为风阳痰浊,蒙闭心窍。 病机:转化关键是正气的盛衰及痰邪的深浅。 病位:肝肾脾。(三脏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虚劳、癌病

虚劳、癌病 虚劳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 要点一概述 历代医籍对虚劳的论述甚多。《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提纲。而 《素问•调经论》所谓“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进一步说明虚证有阴虚、阳虚的区别,并指明阴虚、阳虚的主要特点。《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如“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金匮 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详述证因脉治,分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三类,治疗重在温补脾肾,并提出扶正祛邪、祛瘀生新等治法,首倡补虚不忘治实的治疗要点。 汪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好的论述。清代吴澄的《不居集》对虚劳的资料作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汪绮石《理虚元鉴》提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 要点二病因病机 (一)虚劳的病因 导致虚劳的原因甚多,但就临床所见,引起虚劳的病因主要有禀赋薄弱,体质不强;烦劳过度,损及五脏;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失治误治,损耗精气五个方面。 (二)虚劳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各种病因或是因虚致病,因病成劳;或是因病致虚,久虚不复成劳。而其病理性质,主要是气、血、阴、阳的亏耗;其病损部位,主要在于五脏。 虚劳的基本病机为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其病变过程,往往首先导致某一脏气、血、阴、阳的亏损。 虚劳的顺证:若脾肾未衰,元气未败,形气未脱,饮食尚可,无大热,或虽有热而治之能解,无喘息不续,能受补益等,为虚劳的顺证表现,其预后较好。 虚劳的逆证:若形神衰惫,肉脱骨痿,不思饮食,泄泻不止,喘急气促,发热难解,声哑息微,或内有实邪而不任攻,或诸虚并集而不受补,舌质淡胖无华或光红如镜,脉象急促细弦或浮大无根,为虚劳的逆证表现。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虚劳的诊断要点 1.多见形神衰败,身体羸瘦,大肉尽脱,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呈进行性加重。 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的病史。 3.排除类似病证。应着重排除其他疾病中的虚证。 (二)类证鉴别 1.虚劳与肺痨鉴别 肺痨为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变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引起,久虚不复,病程较长,一般不传染,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临床症状。

中内病因病机治则汇总

第一节感冒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病因病机】 感冒是因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以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为病。 一、病因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 二、病机 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二、辨证要点 本病邪在肺卫,辨证属表、属实,但应根据证情,区别风寒、风热和暑湿兼夹之证,还需注意虚体感冒的特殊性。 二、治疗原则 感冒的病位在卫表肺系,治疗应因势利导,从表而解,采用解表达邪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咳嗽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病因病机】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不论邪从外人,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 一、病因 1.外感六淫2.内邪干肺 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部分患者病情逐渐加重,甚至累及于心,最终导致肺、脾、肾诸脏皆虚,痰浊、水饮、气滞、血瘀互结而演变成为肺胀。 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内伤2.辨证候虚实 二、治疗原则 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 第三节哮病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有哮鸣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病因病机】 哮病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而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 一、病因 1.外邪侵袭2.饮食不当3.体虚病后 二、病机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如朱丹溪说:“哮喘专主于痰”。 发作时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