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科学原理3

中医学科学原理3

中医学科学原理3

中医学科学原理3

中医学的科学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器官

和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中医学强调通过

整体观察和治疗,而非将人体分割成独立的局部。

二、阴阳学说: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指人体及其疾病表现的两种相对

对立的方面。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基础,失去平衡会导致疾病发生。中医学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治疗疾病。

三、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指描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

理论。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生化。中医学运用五行学说解释人体脏腑的功能、疾病的发病规律和治疗原则。

四、虚实辨证:中医学通过辨证施治来判断疾病的虚实程度。虚症是

指机体功能低下,气血不足等病理状态,实症是指机体功能亢进,气血壅

滞等病理状态。中医治疗强调根据疾病的虚实辨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五脏六腑学说:中医学将人体分为五脏和六腑,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五脏六腑对应

着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中医学通过研究五脏六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来

判断疾病的病位和治疗的原则。

六、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产生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和人

体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病因包括外感因素和内因因素,病机是指疾

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医学通过病因病机学说来分析疾病的原因和发展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学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1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辩证论治为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2 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 3证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机本质的概括,对病因、病位、病性、正邪关系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概括。 4 辩证,将四诊所及的资料、症状,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正邪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5 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 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肾有藏精,主水之功 6 相生:五行中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作用 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 脾散精以藏肺——土生金 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 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 相克: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 心之温煦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 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 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 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 7 奇恒之腑,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为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合称 8 心主血脉,是指心与脉相连,心气与脉气相通,心有推动和化生血液的功能,使之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作用。 9 心主藏神是指,统帅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和主司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 10 心脏外面的包膜,其作用是代心受邪。 11 肺为华盖,覆盖五脏六腑之上,位置最高;居高位能行水,为“水之上源”;宣发卫气,保护内脏,为五脏六腑之盖;首犯温邪,易和外邪 12 肺主气:1 肺主一身之气: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运行和生成的功能 2 肺主呼吸之气:指肺为呼吸器官,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13 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浊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布到全身。 14 肺主通调水道: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15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把水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机能 16 脾主统血: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功能 17 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全身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教案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 绪论 【学时】 6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2.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概况。 3.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学科属性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但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特性,同时还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时期:战国至秦汉。 2.基础:(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2)医药知识的大量积累。 3.方法:(1)古代医家先后采用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以探求人体生命的奥秘及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关系;(2)精气、阴阳、五行学说等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4.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简介这四部医学典籍的作者、成书年代、主要内容及学术成就)

中医学基础---绪论

绪论 中医学,是指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下形成的,专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知识体系。因此中医学是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总结而成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医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中医学仍以其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颇受世人瞩目。中医学理论,是以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遵循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所推演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构成的医学体系。 《中医学基础》是中药专业的基础课,系统地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与古代哲学、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病因与病机、诊法和辨证、养生预防与治则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对进一步学习《中药学》和《方剂学》,以及中药药理的研究、新药的开发应用等,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理论源于实践。人类在漫长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了大量的医药知识。如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就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医药知识积累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医药知识的丰富积累,文化科学的不断进步,医药知识也和其他理论一样,逐渐地从实践经验升华到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了中医学理论。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是其形成的标志。这些医著分别从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辨证、治疗法则,以及药物等方面,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是在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一.中医学的科学属性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是人,主要研究探讨人体的生、张、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止规律等,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 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与疾病的医学问题,社会环境的变更,人的地位、经济条件的变化,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常产生较大影响。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 (三).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远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中最一般的共同规律的科学。 中医学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当时的哲学成就,用当时盛行的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精气)阐述关于生命、健康、疾病等一系列医学问题。 (四).中医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如气象学知识促成了六淫病因学说的产生等)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形成于战国质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A.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冶炼、酿造技术也有诸多创新。 B.战国时期,哲学思想方面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道、儒、法、兵、阴阳等诸家。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的观察。先后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 A.整体观察法(即把活的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B.直接观察法(即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五脏分证:是把某一组在某一定部位和器官出现的特定症状,归结为五脏中某一脏的机能失调,把活的机体外部呈现的生理病理征象与内部的脏器统一起来。) (4).古代的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

中医基础理论背诵版

1﹒绪论 一、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成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 2.《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伤寒论》是中医学中成功的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伤寒论》在《素问·热论》的基础上,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金匮要略》以脏腑的病机理论进行证候分析,发展了《内经》的病因学说,提出:“千般灾难, 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人脏腑,为内所困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 传,雍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也”。中医认。 识到疾病的成因是:内生、外侵、它犯而成。 3.《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书; 《三因极—病证方论》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4.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思想: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气过极皆能生火” 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称为寒凉派;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为攻去病邪的方法。 李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称为补土派; 朱丹溪: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称为滋阴派; 5.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中提出,温疫的病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对温病的病因学是个很大的发展。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体现于“阴平阳秘“和”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等理论。在治疗上如“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与此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时的脉象也有相应的变化,如“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

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模拟题

中医硕士中医基础理论3 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 1.寒从中生,与哪两个脏腑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 A.心、肺 B.心、肾 C.脾、肾√ D.肝、肾 E.心、脾 2.饮食偏嗜中,下列哪种提法不确切? A.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B.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C.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D.多食苦,则骨痛而发落√ E.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3.七情内伤致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喜则气缓 B.怒则气上 C.悲则气消 D.恐则气乱√ E.思则气结 4.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5.正气的强弱主要与: A.居住的地域条件有关 B.工作环境有关 C.精神状态有关√ D.气候变化有关 E.以上都不是 6.“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 A.因人制宜 B.因地制宜√ C.因时制宜 D.急则治标 E.标本兼治 7.称为“悍气”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经气 8.分布在头侧的经脉是: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少阳经√ D.阴维脉 E.厥阴经 9.“封藏之本”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0.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物质是: A.精 B.气 C.血 D.津 E.液√ 11.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 B.窜痛 C.灼痛 D.刺痛√ E.重痛 12.“肾为气之根”是指: A.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 B.肾阴为人体阴气之根 C.肾主纳气√ D.肾中精气主司气化 E.肾中阳气主管水液代谢 13.阴损及阳与阳损及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互根√ B.阴阳对立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制约 14.中医学关于“证”的概念是: 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E.对阴阳失调的概括 15.通因通用法,适用于下列哪项: A.脾虚泄泻 B.五更泄泻 C.小便清长、频数、夜尿多 D.血瘀崩漏√ E.肾虚遗精滑泄 16.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数变 B.炎上 C.炎热√

中医病理学3

中医病理学-----病因 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 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病因饮食失节-----饥饱不调、饮食偏嗜、饮食不洁 劳逸过度-----过劳(劳神、劳力、房劳)、过逸 其他因素----痰饮、淤血、结石、虫积 一、外感六淫 (一)风邪-----春季主气,五行属木,入通于肝 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伤头面、体表(头痛、面瘫、汗出、恶风) 2、风性善行数变-------------发病急、传变快、病位症状游走不定(中风、寻麻疹) 3、风性主动-------------------动摇症状(眩晕、震颤、抽搐) 4、风为百病之长------------媒介性(风寒、风热、风湿) (二)寒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伤寒(寒伤体表:恶寒发热—麻黄汤) 中寒(寒伤内脏:脘腹冷痛---理中丸) 2、寒性凝滞,寒性主痛----------气血凝滞,经脉不通 3、寒性收引-------------------------筋脉拘急,毛窍闭塞(无汗、抽筋)(三)暑----壮热、阴亏、气虚、湿阻---清暑益气汤 1、暑性炎热,阳热亢盛----------高热、汗出、口渴、脉大 2、暑多夹湿,湿热并存----------胸闷、体倦、大便不爽、

身热不扬 3、暑性升散,伤津耗气---------口渴、气短、尿少 (四)湿 1、湿为阴邪,阻滞气机,损伤阳气-----气机不畅(胸闷身重脘痞),损伤脾阳(腹泻) 2、湿性重浊---------周身困重,稠浊不清(分泌物、排泄物---面垢、尿浊、便溏、带下) 3、湿性粘滞--------症状的粘滞和病程的缠绵性(湿疹、风湿性关节炎) 4、湿性趋下--------易伤下部,腰膝症状为多。 (五)燥-----清燥救肺汤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五官七窍皮肤干涩,毛发不荣。 2、燥易伤肺--------------------干咳痰少 (六)火 1、温、热、暑、火的区别 2、火的生成与分类------天火与人火 火性燔灼------高热、脉数 火性炎上------面红耳赤、口舌糜烂 火邪致病伤津耗气------口渴、乏力、汗出、尿少 生风(热极生风)动血(血热妄行)-----抽搐、出血 易致疮疡-----局部红肿热痛 易扰心神----心烦失眠、狂躁

中医认识疾病的三个原理

中医认识疾病的三个原理 一、阴阳平衡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密切相关。阴阳是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是对事物相对而言的两个方面的描述。阴阳的变化和相互作用在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而阴阳失衡则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如果人体的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气血运行原理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气血应该顺畅运行,保持平衡。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整气血的运行状况,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认为,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可能是气虚、血瘀、气滞等。针对不同的原因,中医会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来调整气血的运行状况,促进健康。 三、脏腑功能调节原理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六腑,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功能。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如果某个脏腑的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中药等不同的方法,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健康。 总结: 中医认识疾病的三个原理是阴阳平衡原理、气血运行原理和脏腑功能调节原理。这些原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医的临床实践中。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中医可以有效地治疗疾病,促进人体健康。中医的治疗方法独特而细致,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现代医学的发展中,中医的价值逐渐被重视和认可,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治疗疾病的选择。

中医人体内意识系统结构学科学导说

《中医人体内意识系统结构学科学导说》 一、概述 人体内的意识系统是指人体内部的感知、认知和心理活动组成的统一 整体。在中医学中,人体内的意识系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梳理和现代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人体内的意识系统结构,并探索其中的科学道理。 二、中医对意识系统的认识 1. 人体内意识系统的构成 根据中医的理论,人体内的意识系统主要由心、肝、脾、肺、肾五脏 和胆、膀胱、三焦等六腑组成。这些脏腑以及经络和气血等组成了人 体内的意识系统。 2. 五脏与意识系统的关系 中医认为,五脏与人体内的意识系统密切相关。心主神明,肝主情志,脾主思虑,肺主悲忧,肾主恐惧。这些五脏的功能和活动与人的感知、认知和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三、现代科学对意识系统的研究 1. 大脑与意识系统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脑是人体内意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脑皮 层的活动与人的感知和认知密切相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也对

意识系统的形成和运作起着重要作用。 2. 神经传导与意识系统 神经传导是人体内意识系统活动的重要手段。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的传导,完成人的感知和认知功能。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吸收也影响着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 四、中医和现代科学的结合 1. 中医对意识系统的研究价值 中医对意识系统的研究,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中医理论中关于五脏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可以为现代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 2. 现代科学对中医的解释 现代科学对中医的理论进行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内的意识系统结构。通过现代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医的理论,并发掘其中的珍贵知识。 五、意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 1. 中医治疗意识系统失调的方法 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因意识系统失调而导致的疾病。中医通过调整五脏功能、平衡气血阴阳等方法,来调节患者的意识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光明中医教材说明

光明中医教材说明 序号课程名称 1 中国医学发展史概要 2 中国哲学思想史概要 3 古代汉语-古文选读 4 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5 实用中医文献学 6 中医药学概论 7 中医诊法中药方剂口诀 8 中医临证程序与临床辩证思维方法 9 中医学科学原理 10 黄帝内经讲解 11 伤寒论讲解 12 金匮要略讲解 13 温病条辨讲解 14 本草备要讲解 15 中医内科学 16 中医外科学 17 中医骨伤科学 18 中医眼科学 19 中医妇科学 20 中医儿科学 21 针灸学 22 中医喉科学 23 名医医案选读 24 现代医学知识(西医内科学基础、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 25 中国历代医籍选介 26 中西医结合临床成果 27 中医科研课题设计的探讨 28 现代科技 29 方剂讲解(后期补充) 合计31门(序号24包含3门课)36本 光明教材的课程是中医前辈们集多年教学经验,多次研讨设计出来的,可以让学员系统的掌握中医知识,每门课都有深意。全部课程学时是4学年。课程之间有纵向的连续关系,也有横向的主辅关系。

从纵向角度看,前面课程是后面课程的基础,以《中医内科学》为例,该课程是讲述各种内科疾病的辨证与治法的,被安排在第三学年学习。初学者如果跳过前面课程学习的话,会觉得似懂非懂,有很多疑问。比如如何判断证型?什么是痰阻心窍、肝火上逆、淤血胃痛等等?为什么祛痰用半夏、南星;清热利湿用黄连、黄芩等等。其中涉及到诊断、证型和药性等知识,要在前面的《概论》、《本草》等课程中理解清楚才能顺利学习,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从横向角度看,同一学年分主课和辅课。比如第一学年有《概论》、《医学史》,其中《概论》就是主要课程,《医学史》就是辅助课程。主课需要深度掌握,辅课作一般了解即可。 光明中医教材是名老中医根据中医特点编写的教材,受到广大临床中医师的推崇。比如李可老中医就说:“最好的中医教材是啥?不是统编的这套东西,而是有个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大学,他们的教材都是吕炳奎主编的,是最接近传统中医的。那些个教材把中医的基本体系都贯穿下来了。虽然也有一些应付时代的东西,比如说西医的解剖学他也编进去了,还有西医的生理病理学什么的他们也讲讲。但主要还是以四大经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伤寒杂病论》和《温病学)为主。” 中医前辈们曾经努力想让这套教材成为中医药大学的标准教材,但因为种种复杂原因,未能成功。因此,学习这些课程只能让学习者掌握中医技能,但不能获得中医执业证书,这点请大家明确

浅论中医学的性质特点论文

浅论中医学的性质特点论文 浅论中医学的性质特点论文 本文从中医学整体角度考虑,阐述中医的四种性质:科学性、人文性、整体性以及主体性。 纵观最近人们关于中医学的讨论,大多都是围绕它的某一个特性进行探讨,却没有给出中医学整体性质的说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医学整体角度考虑,本文认为中医学具有如下四种性质:科学性、人文性、整体性与主体性。 1科学性 关于中医学的科学性,学界有很大的争议。有的学者甚至指出中医学根本没有科学性,主张废除中医。“一切以西医的病为评判标准。”[1]然而我们追本溯源,就可以很清楚的发现,人们在这一点上反对中医学的科学性,恰恰是以西方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认为科学就是一个求真的过程,应该反映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可以重复与实证的,用这个方法可以衡量各种知识体系的科学性。[2]而中医没有这样的性质,因此中医没有科学性。殊不知这样论述的基础是成问题的。因为科学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人文科学。中医恰恰包含了这两种特性。用其中一种特性去否定另一种特性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医不仅仅是科学,意味着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是发展中医的重要途径,但决不是唯一途径,彻底拒绝科学的中医是陈腐的,而全然以科学为指归的中医是迷途和无根基的。”[3]由于中医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结合体,所以对中医基础的现代研究必须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方法相结合。 2人文性 中医自从产生起就与中国哲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黄帝内经》奠定和形成了中医学的基本思想及理论体系,而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天人合一”学说等,都是从中国古代哲学中汲取的概念,经过一系列的专业化阐释、借用而转化为医学概念、医学原理。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植根于《周易》,五行学说从《尚

中医科学性的本质特点剖析-东方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科学性的本质特点剖析-东方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人类的认识从实践来,再到实践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自从20世纪初“科学”一词传入中国,我们对“科学”的推崇已达到迷信的程度,而中医所受到的伤害最为深重。科学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绝对真理,不能把“科学”当成一种宗教来崇拜。农药滴滴涕的发明曾获得,后来因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而被禁止生产;人们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造出了7000多种化学药品,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有6000种被淘汰了。这些被淘汰的化学药品,哪一个不是当初的科学成果呢?如果科学是正确、先进的代名词,甚至可以等同于真理,那科学怎么还需要发展? 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不同的文化能孕育不同的科学,只有从文化的意义上理解科学,科学才能呈现其真正的本质和完整的方面。我们承认文化是多元而多样的,那么,科学是否就一定是一元而一模一样的呢?“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谁又能肯定彼此的优劣呢?中国人几千年前思考问题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孕育了“非科学”的“非二元论的太极思维”。这种阴阳合而为一的“太极思维”与西方是非明辨

的二元思维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早在西周末年,著名思想家史伯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的观点。完全忽略了世界只有在多元的争鸣竞争中才能健康发展的事实,追求单一的、纯粹的某一体系都会导致“同则不继”[1]。 中西方文化产生于不同的自然环境、文明模式和人格结构基础上,这种文化差异对于思考顺序、判断模式、发问模式以及思维过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医学体系,二者在自然观、生命观、方法论、理论框架和技术手段等方面均存在着深刻的差异。我们当然不能否认“现代医学”的巨大价值,但我们也不能认同“现代医学”是人类医学唯一模式的观点。一种基于整体的、感觉的、自然的、感情的、人文的、非还原式的医学模式,对具有越来越高健康和生活追求的人类来说,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福泽[2]。 中医的科学性剖析 中西医学的科学性比较。科学是不断进步的,不能认为现在的科学就是永恒的真理。真理只有一个,但认识真理的方法却不只一个。西方科学不是学术的唯一途径,东方医学自有其立脚点。为什么中医能够在千万次打击之下仍然不倒?因为中医是科学,科学不可能被伪科学

古中医必学思维:天干地支与中医中药之秘!

古中医必学思维:天干地支与中医中药之秘! 一阴阳干支与中药的性、味、归经 中药为什么有性、味和归经之论?《本草纲目·神农本经名例》说:“凡天地万物皆有阴阳,气者天也,味者地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辛、甘者地之阳,酸、咸、苦者地之阴。”《本草纲目·五脏五味补泻》说:“凡药之五味,随五脏所入而为补泻,亦不过因其而调之。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由此可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原理,都是由自然之理的原理指导而成,则就自然而然地具备了阴阳五行的属性。 现以菊花为例。《本草纲目·菊》说:“黄菊花属土与金,有水与火,能补阴血,故养目。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味兼甘苦,性禀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养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精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所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此精辟之论,伟人李时珍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来论述中药之性、味、归经。由此可证,李时珍对阴阳五行学说的研究和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颠峰造极的境界。 (一)中药之性与阴阳干支 古时称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自然属性为“四气”,现代称四性。《素问·五常政大治篇》说:“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说明了中药四性与地理关系重大。《素问·天元正纪大论篇》说:万物“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本草纲目·神农本终名例》说:“气者天也,味者地也。温热者天之阳,寒、凉者天之阴。”而四时之气的规律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因此,中药四性不但与地理有关,而且与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关系亦重大,证明了中药四性是纯自然规律所决定的。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一)中医学与中医学理论体系 1.中医学: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它有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体系是由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科学理论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和具体的科学规律三个基本知识要素组成的完整体系。如爱因斯坦所说,“理论物理学的完整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这些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所构成的”(《爱因斯坦文集》)。中医学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按照中医学逻辑演绎程序从基本原理推导出来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而构成的,是以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条件 科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之外而孤立地存在与发展。科学体系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要与社会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社会为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充分的必要的条件。

中医学发源于先秦,其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医疗保健的经验积累和理论总结而形成的。 1.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科学是关于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自然、社会和思维)根本观点的体系。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哲学.必然受着哲学思想的支配和制约:特别是古代社会,哲学与自然科学尚未彻底分开之时,显得尤为密切:中医学属于古代自然科学范畴,其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脱离古代自然哲学。中医学以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即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构建其理论体系。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不仅为中医学提供了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生命观,皋确立了中医学的整体的研究方法,使中医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认识自然、认识生命,借以阐明人与自然、生命本质、健康与疾病等。中医学运用哲学的概念和范畴,去观察事物,借以阐明中医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并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哲学概念和范畴通过中医学的诊疗实践,得到了探索、验证和深化,从而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医学虽然来自长期的经验积累,但并没有像其他经验科学而被科学实验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医学理论充满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渊源。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中医学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发展: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物学、方剂学 3。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哲学理论。 阴阳的特性: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及属性的规定性 4.五行:是对金、木、水、火、土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等作用 木: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 水:水曰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等作用 火: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土:土爰稼穑(se),具有生化、承载、收纳等作用 5.五行相生的关系:是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关系:是指。.。。.。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6。五行相生理论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方法:滋水涵木法 五行相克理论治疗原则:抑强,扶弱。方法:抑木扶土法 7。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8。肝主疏泄:是指肝气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表现:调畅精神情志,维持气血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协助水液代谢,调节生殖机能. 9.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储藏精气 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10.心:主血脉、主藏神 肺:主宣发肃降、主气、助心行血、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脾:主运化、主升、主统血 肝:主疏泄、主藏血 肾: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 11.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合称 12。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3.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5。精与血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互相 转化的关系,二者都来源于水谷,均经过有关 脏腑的一系列生理活动而生成,故称为“精血 同源” 16。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系统组 成: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以及从 十二经脉分出的十二经别。 17。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手三阴 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 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 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上胸,交手三阴经。 18。十二经脉在头面部分布特点:手足阳 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 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 顶、枕项部,足阙阴经从颅内止于头顶部. 19。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特点:足三 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 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 足少阳与足阙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20。经络的生理功能:联络组织器官,沟 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阴阳;感应与传递信息; 调节机能活动。 21。奇经八脉的功能:加强十二经脉的联 络与沟通;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阳;参 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 22.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 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 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 的固有特性。 23。体质的构成要素: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24.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六 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六淫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环境性, 相兼性,转化性 25.饮食致病的类型:饮食不节,饮食不 洁,饮食偏嗜 26。湿邪的性质:以重浊、黏滞、趋下为 基本特征. 湿邪致病特点: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 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身 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 爽。 27.七情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 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惊则气 乱。 28.过劳致病: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 过度。 29.痰饮致病特点:易阻气机,壅塞经络气 血;易扰心神;症状复杂,变化多端;病势缠 绵,病程较长. 30.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不足是疾病发 生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31。发病形式:感而即发、伏而后发、徐 发、继发、复发 32。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 气血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 气机失调的病机:气滞、气逆、气陷、气 闭、气脱。 血液运行失常病机:血瘀、血行迫疾、出血。 33.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虚实病机、虚 实变化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正胜邪退、邪盛正 衰、正虚邪恋、邪去正虚。 34.常色:人无病时的面色 主色:是个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也称 正色或本色 客色:是指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因素而 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 35.青色:主惊风、寒证、痛证、瘀血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寒证、瘀血、水饮 36。常见病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 虚脉、实脉、滑脉、涩脉、洪脉、细脉、濡脉、 弦脉、紧脉、缓脉、结脉、代脉、促脉 37。辨证: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将 四诊所收集的各种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 分析、综合,对疾病当前的病理本质做出判断, 并概括为具体证名的诊断过程. 38.八纲辨证:是指在掌握四诊收集的资 料基础上,根据病位的深浅、疾病性质的寒热、 正邪斗争的盛衰、疾病类别的阴阳等,运用八 钢理论进行分析的辨证方法。 39.表里出入:表邪入里.说明病势加重; 里邪出表.说明邪气渐退、病势减轻。 40。正治:是指治疗用药的性质、作用趋 向逆病证表象而治的一种常用治则 41、反治:是指所用药物的性质,作用趋 向顺从病证的某些表象而治的一种治则。常用 反治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 因通用 42。治疗疾病时,要根据病人、时令、地 理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疾病的 发生和发展变化是由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人 的年龄、性别、体质,时令气候变化,以及地 理环境差异等,对病变都有一定影响。因此临床 治疗时,除应掌握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外,还应 知常达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做到区别对待, 灵活处理。

用自然辩证法分析中医的科学性

用自然辩证法分析中医的科学性 摘要:本文应用自然辩证法分析中医的具体性、经验性、可检验性等特征,对其科学性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论证。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中医;科学性; 1.引言 中医学,以其特有的济世活人之术,道法天人之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中医学几经波折,其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其特有的诊疗方法不仅没有消失,反而随着中国与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振兴、发展中医,中医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也成为世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的一些所谓的“养生专家”如“养生教母”马悦凌、“芒硝大夫”胡万林、“地瓜博士”林克常、“绿豆神医”张悟本等利用崇尚传统回归的思潮,行牟取暴利的目的,不顾患者生命安全,将迷信与中医牵扯在一起,迷惑患者,不断对公众健康造成误导,也加剧了公众对中医的误会[1]。因此中医的科学性则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2.科学的内涵

中医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其很多理论都无法用现代科技来解释,因此引起了一些人的怀疑——中医是否科学。要消除这种怀疑,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科学。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对“科学”的释义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可分为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在科学水平上存在着时代性差距。古代科学的突出特点是:以直接观察为基础,采取直观思辨的方法,探索自然的奥秘,缺乏科学实验的论证,对自然现象只能作出猜测或主观臆测的说明[2]。它与现代科学之间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只是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认识水平和技术条件等因素导致的水平差异。这种无法回避的差距,只能说明古代科学没有现代科学先进,不能说古代科学“不科学”或是“伪科学”。 我认为,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的手段,认识真理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真理的裁判。人类的认识从实践来,再到实践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不是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中医的科学性剖析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三) 第二课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能量的相生相克,互相平衡发展与制约着维持人体的平衡。在疾病上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同时五行对应着五脏、五官、五味、五色……都能够及时的反映内在的变化。 《内经》“有其内必形诸于外”。五行是一种高度的概括性、提炼性的象思维;远远高超于西医和现在科学。 五行学说的产生 原形是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是一种时空观,空间观念) 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春秋时期出现的“五材说” 《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 西汉时期哲学的鼎盛使“五行学说”最初的具学体的物质概念升华为抽象的哲学概念 五行地位 文化:齐文化 (齐国现今山东淄博) (邹衍:“五德终始”、“大九州” ) 医案:《扁鹊仓公列传》 经济政治:繁荣变革 地位:禁方书 代表人物:扁鹊、淳于意(山东人) 哲学观:盖天说《周髀算经》,与阴阳学说的混天说(似鸡蛋)不同 历法:五季历法,与阴阳学说的四季立法不同 五德终始说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舜)土、夏木、殷金、周火,代火者必将水。” ·五色服装:黄帝时尚黄、夏朝尚青,殷商尚白,西周尚赤

特别注意:五行相克学说远远早于五行相生。 五行理论 ·五行学派就是在“盖天学说”的思维下,认为世界就是在以“北斗星”为中央的天穹下不断旋转生成。世界本是一气,一气化而为五,整个世界是由五种能量组成:南极火的能量;北极水的能量;东极木的能量;西极金的能量;中央土的能量。 ·齐国邹衍提出。 ·马王堆帛书《五星占》中已经出现了“东方木”、“西方金”、“南方火”、“中央土”、“北方水”的字样。关于五行与人体的配伍关系在古文献中就有着较多的差异,《吕氏春秋》、《春秋繁露》、《管子》、《淮南子》中记录着不同的五行配属关系。 《黄帝内经》多沿袭了《管子》中的五行配属关系。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五行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 3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1.五行的含义 含义: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已超越了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天地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2、五行的特性 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 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洁净

论中医药学理论真髓

论中医药学理论真髓 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大讨论,自下而上,暗战犹酣,这本来是件好事,真理越辩越明。但是,不论何方,基本上都浮在表面,对不上茬口,所以对中医药学的发展难得有益,结果是不了了之。 关于中医药学真理性,笔者在《中医的现在与未来》中已作详尽论述,本文仅就其几点基本问题论述中医药学科学理论的先进性。 因为科学理论是一门学科存在的生命力,而理论的先进性是这门学科适应时代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医药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其体系的形成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 一.重述几点定论 许多讨论内容应该说在学术界已有定论,大家再争来争去,实在不利于真理的求索。 1.中医药学的临床疗效毋庸置疑。 中医药学历经了二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学。就是西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也不能否定中医药学的临床价值。 中医药学的临床有效性不能作为正方、反方争论的事实依据。

2.党的中医政策和中医药学发展的关系呈正相关。 但是作为中医药学工作者不能以政策倾斜作为说理的依据,也不能借此压人,更不能躺在政策上睡大觉。 3.社会上商业投机和中医药学理论的真理性无关。 任何一门新技术、新理论、新发明都可能成为投机喙头的“蜜源”。投机者雇用的对象就是伪科学者。 而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错误假说不能说是伪科学,如天文学史上的托勒密的地心说。

4.近半个世纪的中医药学的研究忽视了对经典中医药学中糟粕的剥离是一个很大的失误,极大地阻碍了对其精华的挖掘。 二.中医药学重视无形质的运动 对无形质运动的重视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和西医学主要区别之一。 古希腊哲学的宇宙论就认为:万物流动,无物永存。(德国.文得尔班)。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复归无物(《老子》十四章)。 时过三千年,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George Gamow)于二十世纪中叶在宇宙爆炸学说中提出了“恒星是可消失的,当恒星消失后可转化为无限大能量的奇点”的理论证明了物质是可消失的,但其无形质的运动却是依然存在的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