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3、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提出刺激---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

1、行为是学习的依据行为是指有机体所说所做能直接观察到的机体变化的动作,组成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S—R、它们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2、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即条件性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简单的条件反射反应和复杂的习惯反应之间的关系的部分和整体关系

3、学习原理学习规律习惯形成遵循的规律:

频音律:

有效动作反应的次数越多就会越被牢固的保存下来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有效反应对联结的影响较大

影响学习的其它因素:年龄,联系的分配、运用,药物,动觉反馈

对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评价:

1、主张对心理现象和学习进行看得见摸得着客观研究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是极端的行为主义和环境决定论拒绝和排斥,对学习内部过程及条件的研究是典型的机械主义学习理论

3、他的学习理论无多少科学价值和新创建,仅是公开树立了行为主义旗帜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基本观点:一行为反射观:

行为分为应答性经典性行为与反应性操作性行为

两者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已知与自发产生未知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S—R—S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二学习观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过程是反应---强化的过程,即有机体把强化和所做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有机体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

学习的原则:一是任何反应如果紧跟随以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势,二是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律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三强化原理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

强化物: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

强化分类:积极~和消极~;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满足了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水,食物等二级强化是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就能自身强化金钱等二级强化又可以分为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等、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的玩,听音乐,旅游

教学中注意:教师针对班上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强化物系列2、教师选择强化物应考虑年龄因素

强化程式分类:连续强化——定是强化——定比强化——变时强化——变比强化

强化时应遵循的原则:1、新任务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 2、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到间隔式强化

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

评价:贡献:1、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对各种类型的强化程式进行了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完善、发展;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达到高峰;

2、克服了桑代克、华生等联结派学说解释学习现象的局限,扩展了联结派的眼界;

3、加深了人们对行为习得机制的理解强化,使人们能成功的预测、控制和塑造、矫正行为局限:1、把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联系起来,简单归结为操作性条件反射过于偏狭

2、不注重人学习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将人等同于学习机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k Skinner,1904~1990)是操作学习理论的创始人和行为矫正技术的开创者。他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在所有新行为主义者中,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立场方面最激进的一位,同时,也是对当今心理学影响最大、最重要的新行为主义者。他最有影响的主张集中体现在他的操作学习理论。 一、操作学习理论的提出: 在斯金纳之前,心理学家们就已经用刺激——反应联结对学习作出解释,如华生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①又如,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error learning)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通过‘尝试’在一定的情景与特定的反应之间建立某种联结”② 斯金纳指出,虽然,某些人类的行为正如之前的心理学家们说的那样,是由特定的刺激引起的,但是,这些只能解释所有人类行为的一小部分,于是他提出了另外一类行为,称之为操作性行为,因为它们是在环境中缺乏明显的无条件刺激物时操作的。斯金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行为与后果的关系上,并由此提出了对教育实践起巨大影响的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 二、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实验——斯金纳箱(Skinner box): 20世纪30年代后期,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笼,设计了“斯金纳箱”,并用来研究各种动物(如白鼠与鸽子)的行为。此箱去掉了所有无关刺激,通常内设一杠杆,杠杆与一食物仓相连,动物(如白鼠)偶然地一按杠杆,食物仓便打开,落下一食物小丸于食物盘内,箱外有一记录器,可记录白鼠按压杠杆的速度。实验中,动物从初始的混乱动作中无意地碰到杠杆而得到食物,从而学会了按压杠杆与得到食物之间的联结。通过更为复杂的设计,动物还可以学会分化行

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020云南玉溪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迷箱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一个实验箱,箱内有操纵杆、信号灯、食槽、电击网等装置,并做了如下 实验:实验1: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掉落食物。 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当不再掉落食物时,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迅速消失。) 此实验说明白鼠将按按钮与奖励食物建立了联系,即掉落食物增加了白鼠按按钮行为发生的频率。 实验2: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小白鼠不按下按钮,则箱子通电。结果:小白鼠学会了按按钮。(一旦箱子不再通电,小白鼠按按钮的行为迅速消失。) 此实验说明白鼠将按按钮与停止电击建立了联系,即箱子通电增加了白鼠按按钮行为发生的频率。 实验表明: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而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二者的区别在于应答性行为是先有刺激再有行为,操作性行为是先有行为再有刺激。 二、强化理论 斯金纳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三个概念:强化、惩罚和消退。 从上表可看出,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有正强化和负强化,行为发生概率减少的有正惩罚、负惩罚、消退。注意:区分负强化和正惩罚,摆脱厌恶刺激,行为增加的是负强化,而给予厌恶刺激,行为减少的是正惩罚。 【习题再现】 (单选)对于“戴罪立功”的人“从轻发落”,可以利用哪种规律解释(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应用

第二讲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应用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冯维 学习理论主要解答的问题 1、学习的结果 学习要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什么? 2、学习的过程 为了实现学习的结果学生头脑中要进行怎样的信息加工活动? 3、学习的规律与条件 为了顺利进行学习,需要哪些学习规律和条件? 什么是行为主义? 强调在学习中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合具有重要性。在遗传和环境的论争中,重视环境的重要性。 桑代克联结论 1、学习的本质—“学习即联结”。 即S(门闩)—R(反应)形成巩固的联系。 2、学习的过程—尝试错误 3、学习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联结论是第一个较完整的学习理论。其理论的提出,有利于确定学习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地位,引起了有关学习理论的争论和研究,出现了新的学习理论,推动了学习理论的发展。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1、学习是“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 2、强化是提高反应概率的手段(中性)。 强化物是能增加操作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的一种刺激。 正强化指刺激(喜欢、向往)出现会提高反应。 负强化指刺激(讨厌、回避)退出会提高反应。 强化有及时强化与延时强化、固定强化、偶然强化。 3、程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体系。将学习材料分成逻辑联系的学习单元,学生对每个单元的问题作出反应,立即强化,确定反应正确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累积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分为三个层次 1、人与动物的学习 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人类的学习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3、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复习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1、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2、学习过程:通过不同方式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3、学习条件:注重学习外部条件忽略内部条件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提出刺激---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 1、行为是学习的依据行为是指有机体所说所做能直接观察到的机体变化的动作,组成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刺激与反应(S—R)、它们之间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2、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习惯的形成即条件性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形成。简单的条件反射反应和复杂的习惯反应之间的关系的部分和整体关系 3、学习原理学习规律(习惯形成遵循的规律): 频音律?:有效动作反应的次数越多就会越被牢固的保存下来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有效反应对联结的影响较大 影响学习的其它因素:年龄,联系的分配、运用,药物,动觉反馈 对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评价: 1、主张对心理现象和学习进行看得见摸得着客观研究的唯物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2、是极端的行为主义和环境决定论拒绝和排斥,对学习内部过程及条件的研究是典型的机械主义学习理论 3、他的学习理论无多少科学价值和新创建,仅是公开树立了行为主义旗帜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行为强化理论: 基本观点:(一)行为(反射)观: 行为分为应答性(经典性)行为与反应性(操作性)行为 两者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已知)与自发产生(未知)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学习是S—R的过程,而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是S—R—S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二)学习观 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过程是反应---强化的过程,即有机体把强化和所做出的操作反应相联系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有机体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 学习的原则:一是任何反应如果紧跟随以强化(奖励)刺激,这个反应都有重复出现的趋势,二是任何能提高操作反应律的刺激都是强化刺激 (三)强化原理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 强化物:凡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 强化分类:积极~和消极~;一级强化和二级强化一级强化是满足了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水,食物等)二级强化是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就能自身强化(金钱等)二级强化又可以分为社会强化(社会接纳、微笑等)、信物(钱、级别、奖品等)和活动(自由的玩,听音乐,旅游) 教学中注意:教师针对班上不同学生提供不同强化物系列2、教师选择强化物应考虑年龄因素 强化程式分类:连续强化——定是强化——定比强化——变时强化——变比强化 强化时应遵循的原则:1、新任务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 2、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反应,随着学习的发生对比较正确的反应优先强化逐渐地到间隔式强化 3、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 评价:贡献:1、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对各种类型的强化程式进行了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完善、发展;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达到高峰;

斯金纳强化规律

斯金纳强化规律 斯金纳强化规律: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论。他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成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其中,操作性行为受到强化规律制约。 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正强化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发生的频率。例如,某种奖励奖品、对成绩的认可、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等。 负强化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频率。例如,考试第一名不用做家务;戴罪立功;学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座位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越来越多表现类似行为了。 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能够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区别在于,正强化的条件是给予一个愉快的刺激,而负强化的条件是摆脱厌恶刺激,考生们要注意辨别。 有机体做出以前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例如,有学生上课经常喜欢胡乱接话,老师为了改掉该生的坏习惯,采取了不理不睬。之后该生就逐渐改掉了胡乱接话的坏习惯了。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例如,体罚或谴责。惩罚的运用必须慎重,惩罚一种不良行为应与强化一种良好行为结合起来,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无论惩罚还是消退,都能够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区别在于惩罚的条件是呈现一个厌恶刺激,而消退则没有任何强化物。还要注意区分惩罚与负强化。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频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斯金纳强化规律在考试中是高频考点,通过今天小杜老师的讲解,各位考生是否学会了呢?我们再来做一道真题检验一下吧!当学生违反校规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就是负强化。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及教学中的应用

XXX操作性条件作用及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研究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及教学中的应用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刘煜 摘要:人类的某些行为是由具体的刺激引发的,当进行某些学习时,如学自行车,我们确信这都属于桑代克早期所强调的反射行为,因为注重学习 是如此之熟练,以至于大脑看起来做的是反射性的作出反应.然而斯金纳认为,反射行为只能解释所有行为中很少的一部分.因此,他提出了操作性行 为,并进一步提出了强化理论,时至今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仍能深刻体现这强化理论. 关键词:斯金纳操作性行为强化塑造惩罚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所创立的行为主义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心理 学流派之一,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行为主义的四位杰出人物一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都对学习理 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

了经典性条件作用.但是从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经典条件作用似乎只限 于对某些反射或先天的反应进行条件作用.对于人们是如何学习复杂的技 能进行主动学习,经典条件作用很难进行解释,于是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其 他形式的条件作用.斯金纳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位. 桑代克的研究奠定了操作条件作用的基础,而斯金纳则对它进行了 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斯金纳把行为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但他研究行为并 非因为它有助于解决心理学的问题,而是由于行为本身是人类生活的一个 基本方面.斯金纳认为,”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查明引起反应概率变化的 条件,所以心理研究者的任务就是给予已知的刺激,观察学习者的反应,从 而探索学习的规律. 斯金纳认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是应答性行为,二是操作性 行为.在斯金纳看来,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反应其实就是一种应答,是由刺激 自动引起的,大多数这样的应答都是简单的反射.斯金纳感兴趣的是操作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源于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是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重要理论来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桑代克和斯金纳等。我们主要讨论最具代表性的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 基本理论假设及其教学过程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主要建立在其创立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基础之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在用白鼠和鸽子作为被试进行研究后认为,机体并不一定需要接受明显的刺激才能形成反应。他把机体由于刺激而被动引发的反应称为“应激性反应”,机体自身主动发出的反应称为“操作性反应”。操作性反应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如人们读书或写字的行为。强化原理与操作性条件作用说相辅相成,为了促进操作性行为的发生,必须有步骤地给予一定的条件作用,这是一种“强化类的条件作用”。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可以理解为机体希望增加的刺激,负强化则是机体力图避开的刺激。增加正强化物或减少负强化物都能促进机体行为反应的概率增加。这一发现被提炼为“刺激—反应—强化”理论。这一理论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工作:在学习过程中,当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教学信息——“刺激”后,学习者可能会产生许多种反应(包括应激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只有与教学信息相关的反应才是操作性反应。在学习者作出了操作性反应后,要及时给予强化,如学生答对时告诉他“好”或“正确”,答错时告诉他“不对”或“错了”,这样在下次出现同样刺激时作出错误反应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减小,从而促进学习者在教学信息与自身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完成对教学信息的学习。 在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应用于人类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形成了一套程序教学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斯金纳积极倡导程序教学运动,并自己设计了教学机器,并在军队训练实践中运用程序教学的思想。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直线式程序教学模式和分支式程序教学模式两种。这两种模式虽有不同,但都可以归纳为如下的基本过程(见图7-1)。 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这一程序设计需要合理地设计教材,按照教材内部的逻辑顺序,在操作中将预先安排的教材分成许多小的单元,并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编制程序,将教学信息转换成一系列的问题与答案,在学生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前,必须先回答一些关于前一个单元的问题。如果回答错了,程序或者向学生提供一些暗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之行为主义——讲义

关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的行为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提出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第二个阶段是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第三个是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我们来一一进行深入的学习。 一、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在他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有限的几种反射,如膝跳反射、打喷嚏,之后的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与反射的联结而形成的。华生认为能够通过控制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来塑造儿童的行为。他曾经有过著名言论“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不管他们的天赋、倾向、能力以及祖先的种族,我都可以训练他们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包括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 斯金纳继承了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但是他将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刺激引起的应答性行为,如幼儿听到上课铃声后迅速安静坐好的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是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如幼儿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斯金纳认为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与行为带来的后果有关。有些后果会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如幼儿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后获得称赞、新玩具;有些后果有可能使行为发生的频率降低,如幼儿在主动打人后被批评或取消奖励等。他将由于行为带来有利的后果而使行为再次发生的频率增加这样的现象称之为强化。 正强化指由于行为带来了愉快的刺激而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如:当小朋友上课积极回答问题时,奖励一朵小贴花。负强化指由于行为能摆脱一个厌恶刺激而使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如:当学生按时交作业,老师会撤销

四大学习理论(学习)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可,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 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伯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备考指导之:巴甫洛夫“应答性行为”与斯金纳“操作性行为”辨析

教育心理学备考指导之:巴甫洛夫“应答性行为”与斯金纳“操作性行为”辨析 大部分考生在复习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时,经常会觉得学习理论涉及的理论多、人物也多,尤其是行为主义流派的几位心理学家,有实验、有理论、经常让人感到很吃力。今天中公教育湖南教师招聘网任慧琴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行为主义的两位心理学家巴 甫洛夫与斯金纳,并对他们的理论加以梳理与辨析。 巴甫洛夫的理论名称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理论名称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两者都是条件反射理论,可是如何对它们进行区分呢?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从斯金纳对行为的分类中得到解答。斯金纳将人的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巴甫洛夫研究的是应答性行为,而斯金纳自己研究的是操作性行为。 如何来区分这两类行为呢?其实我们可以从巴甫洛夫和斯金纳的 实验中找到答案。巴甫洛夫所做的实验是狗对于铃声的条件反射实验:狗一开始对铃声没有任何发应,仅仅是引起了狗的注意,而随后持续不断地将食物和铃声结合反复呈现给狗,一段时间后,狗听到铃声以为会有食物,就开始流唾液了,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再来看看斯金纳的实验,将一只小白鼠放入一只小箱里,小箱里有一个杠杆,按一下杠杆就会弹出一粒食丸,小白鼠偶然间按压了杠杆并获得了食丸,此后小白鼠按压杠杆的次数越来越多。

上述两个实验都在描述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所不同的是,巴甫洛夫的实验可以概括为: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斯金纳的实验可以概括为反应——强化的过程。相比较而言,斯金纳所研究的操作性行为要比巴甫洛夫研究的应答性行为更具自发性,是自发的做出某个行为(小白鼠按压杠杆),然后得到强化(获得食丸),此后这种自发行为发生的概率越来越高(小白鼠按压杠杆的概率增加)。巴甫洛夫研究的应答性行为相比较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就比较被动,狗一开始对铃声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随后将食物和铃声同时呈现给狗,一段时间后,狗才对铃声有了反应(流唾液),即条件反射建立起来。 在区分了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的基础之上,理解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就容易多了。巴甫洛夫理论核心即为条件反射的建立——获得,以及条件反射的消失——消退这两个过程。而斯金纳则主要研究在自发的做出操作性行为之后,得到相应的强化,即强化理论。 中公资深讲师任慧琴解析更多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见:湖南教师招聘网(https://www.doczj.com/doc/7719294075.html,/?wt.mc_id=bk11862)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在教师资格考试中,每年都会涉及到教育心理学的相关考题,其中,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一直是考试的重难点,这部分知识在考试中出题形式较灵活,多以例子型的题目出现,因此就需要各位考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性学习和记忆。今天,就带大家解读一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在桑代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的概念。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在斯金纳的理论中,人和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其中,应答性行为是先有刺激后有反应,这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是先有反应后有刺激,这才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正强化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即给他一个他喜欢的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考试考了第一名,带孩子去游乐场。 2.负强化 摆脱一个厌恶刺激,即拿走一个他不喜欢的刺激,从而增加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考试考了第一名,可以不用打扫卫生了。 3.惩罚

给予一个厌恶刺激,即给他一个他不喜欢的刺激,从而减少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考试不理想,老师罚抄试卷,就是通过给予学生体罚这一厌恶的刺激,从而减少学生犯错误的行为出现的概率。 4.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会大大降低。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斯金纳的理论认为,在教学活动当中,对于上课调皮捣蛋的孩子应更多地“以消退代替惩罚”,因为有些时候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越是训斥或惩罚,学生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就越频繁,他们上课捣乱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给予训斥或惩罚反而是给予了其正强化。因此不能采用惩罚的方式,而是对学生的捣乱行为不理睬,通过消退的方式使这种行为逐渐减少甚至消失。 区分: 负强化和惩罚: 1.负强化是为了增加行为出现的概率,惩罚是为了减少行为出现的概率; 2.负惩罚是撤销厌恶刺激,惩罚是给予厌恶刺激。 例如:小强不按时完成作业,妈妈就禁止他看动画片,一旦按时完成作业就取消这一指令,随后小强按时完成作业的次数增加了,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替代强化

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知识点

选择 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华生 2.华生按不同的言语方式将思维划分为三类: (1)习惯的思维(2)无声的思维(3)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 3.哪些因素影响动作习惯的形成 (1)年龄(2)练习的分配 4.儿童剧有三种情绪的基本模式 (1)惧(2)怒(3)爱 5.(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激发,而只是有机体自身时不时地发出的行为 6.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与其他操作行为主义者对行为的定义有三个特点 (1)操作行为是自发的而决不是由刺激引发的; (2)操作性行为的研究不去考察那些机体内部可能会影响行为发生但又无法直接确定的因素; (3)操作性行为不是一个单独的反应,而是一类反应。 7.强化有连续强化、间歇强化、固定强化、偶然强化,还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8.斯金纳把人们想要的操作性行为逐渐习得的过程称作“塑造”,又称接近法 9.程序教学法体现了斯金纳的三个原则 小步子前进原则、主动参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 10.观察学习是一个从他人身上获得信息的普遍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11.观察学习的模式:(行为,言语,象征,抽象,参照,参与性,创造,延迟) 12.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的来源 13.人不能独立于行为之外,环境正是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创造的。 1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论述 1.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强化原理,塑造幼儿的良好习惯? (1)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所谓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

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如果行为的结果受到强化,行为的出现概率就会增加,基于此原理,良好行为的建立就应该运用强化的原理,激励儿童逐步学习社会所认同的行为方式。 (2)在幼儿园里,最常见的基于强化原理的方法,叫“代币法”。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使用的代币法,就是通过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从而提高这些行为发生概率的一种激励手段。 (3)可以选择的强化物有五种:消费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操作性强化物、拥有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 2.运用观察学习理论论述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建议? (1)所谓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即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2)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化是一种操作性反应。如果攻击性是采用社会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球、射击等运动,就会得到成年人的鼓励。如果攻击性是采用社会不允许的方式来表达,如打人、骂人等,就会受到制止、批评,甚至惩罚。所以儿童在观察攻击的模式时,会注意什么样的攻击行为会被强化。凡是得到强化的模式便会增加模仿。 (3)攻击性行为的起因 ①当个体有攻击倾向时,任何一种情绪状态的唤醒都可能触发攻击性行为 ②情绪状态的唤醒具有诱发攻击性行为的可能,但情绪唤醒状态的减弱也有助于降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可能。 ③班杜拉认为,解除或观察到的攻击性行为能增加观察者的攻击倾向。 (4)影响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学习受三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社区文化氛围、信息传播工具的影响。 3.运用观察学习理论如何塑造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1)所谓观察学习,也称替代学习,即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2)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所谓强化,是使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刺激,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3)社会学习理论家们认为,亲社会行为是一种成人范型,是一种榜样(包括家庭、老师、同伴) 4.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 (1)创设丰富环境,形成适宜学习的条件

操作性学习理论

操作性学习理论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操作学习理论 操作性学习理论 1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是指斯金纳提出的“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的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的理论。 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美国心理学家。他是行为主义学派中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其学习理论对教育实践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斯金纳把行为作为基本的研究对象。研究行为,并不是因为它有助于解决心理学的问题,而是由于行为本身就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行为是由于其本身的原因而值得研究。 从职业生涯开始,斯金纳就用自己的程序研究行为,用自己设计的仪器观察行为,用自己的方法分析行为,用自己的观点解释行为。 操作性学习理论 2 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的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所以,研究行为的目的,是要形成一种分析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的方法,以决定和预测有机体的行为。 因此,斯金纳设计了一种特殊的仪器,我们称之为斯金纳盒。这是一个黑暗的隔音盒,盒内有开关(如果对象是小白鼠,开关是小杠杆或者木板;如果主体是鸽子,开关是键

盘)。开关连接在箱外的记录系统上,可以精确记录动物按下或啄下开关的次数和次数。盒子外面有食物释放系统。一旦动物按下或啄下开关,一粒食物就会掉进盒子里。当然,不一定要放食物,这可以由实验者决定。斯金纳前期用小白鼠,后来用鸽子做实验对象。此外,实验者还可以控制灯光、声音、电击、温湿度等。 在斯金纳箱中,实验的动物可以主动地作用于环境,称为“自由操作的行为”。所谓“自由”,即动物的行为不像在迷津里那样受到限制;所谓“操作”,是因为动物的反应是主动作用于(或操作)环境。 在斯金纳看来,行为的实验分析侧重于环境事件(刺激)和生物体动作(反应)之间的关系,即需要考察实验操作是如何引起行为变化的。斯金纳认为,可以用三种基本的实验操作来控制环境:呈现刺激、安排结果和信号刺激。 呈现是最简单的实验操作,效果是引起特定的反应。比如给小白鼠电击是一种刺激,小白鼠的跳跃是一种特定的反应。结果既可以是获得刺激(比如给东西),也可以是消除刺激(比如停止电击)。一旦生物体的反应有了一定的结果,有些反应会增加,有些反应会减少,取决于每个反应的具体结果。 在这类实验中,一种刺激作为预示另一种刺激的信号,或预示反应是否会得到特定结果的信号。例如,我们只在铃响时对白鼠舔尾巴的动作给予点击,这样,白鼠就会在铃响时不舔尾巴,而在没有铃响时照样舔尾巴。在斯金纳箱实验中,白鼠被锁在箱内,它偶然按压杠杆后,食物进入了食物槽中。之后,白鼠会重复这个动作,以获得食物。在实验中,食物是作为强化物存在的,强化了按压杠杆的动作。[1] 斯金纳的实验分析为分析学习过程提供了有效的基础,同时也使他达到了与经典行为主义不同的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乂称刺激一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1954年,程序教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中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刺激或所得到的控制不能使学生产生愉快,其至令学生反感;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的强化次数太少且强化的时机不适宜;学习过程不是逐步递进达到学习LI标,缺乏合理的学习过程。根据当时的教学现状,斯金纳认为,使用教学机器可以解决其中的许多问题,因而许多人开始对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感兴趣,立志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原则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一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 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系列小的教学单元,在强化的帮助下对教学单元的内容进行学习,才能使强化的频率被最大限度地提高,将出错带来的消极反应降低到最小限度。在斯金纳条件反射实验的基础上,根据刺激(提问)一一反应(回答)一一强化(确认)的原理,制订了程序教学的基 本原则: 1.小步子原则。即把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或课件。学生的学习是由浅人

文献研读: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化学学习或教学中的指导作用与局限性

早期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试误学习理论 桑代克在19世纪末通过实验的方法,把联想和习惯融合进自己的理论体系,把联想主义(associationism)改变成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即最早的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从而从根本上推翻了自由意志和理性力量对行为的主导作用。他的这种学说来源于他著名的迷箱实验。在此实验研究基础上,他得出自己对学习的定义: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的过程。 他根据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众多学习律,其中主要有: (一)准备律(1aw of readiness) 桑代克观察到,在他的实验过程中,为了保证学习的发生,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如果猫吃得很饱,把它放进迷箱后,它很可能不会显示出任何学习逃出迷箱的行为,而是蜷缩在那里睡觉。因此,对学习的解释必须包括某种动机原则,这就是他所谓的准备律。换言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做出反应,同他是否已作好准备有关,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二)效果律(1aw of effect)

桑代克在实验中发现,为了保证学习的发生,除了猫必须处于饥饿状态外,食物是必需的。他在1911年出版的《动物的智慧》(AnimalIntelligence)一书中讲得很清楚:只有当反应对环境产生某种效果时,学习才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学习就会发生;如果反应的结果是令人烦恼的,那么这种行为反应就会削弱而不是加强。 (三)练习律(1aw of exercise) 练习律是由使用律(1awof use)和失用律(1awof disuse)构成的。桑代克认为,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增强(即使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不予以使用,这种联结的力量便会减弱(即失用律)。换言之,所谓练习律,是指反应重复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便越牢固。 除了上述三个主要学习律(其中最主要的是效果律)之外,桑代克还提出了一些从属的附律,或称为学习的原则。 (一)多重反应律 多重反应(multipleresponses)律学习者对同一刺激情境可能会做出多种多样的反应。当某一反应不能产生满意的效果时,就会做出其他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第三节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了解斯金纳箱的特点和操作 掌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化理论及其程序教学理论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斯金纳的实验和理论进行评论 斯金纳是当今心理学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坚持行为主义立场,设计了独特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原理和强化理论。 斯金纳的生平及著作 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原理 程序教学 对斯金纳的学习理论的评价 一、斯金纳的生平及著作 B·F·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 1904年3月20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萨斯奎汉纳 镇上。像许多心理学先驱者一样,斯金纳在1922年进汉密尔顿 学院读书时,并未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家,而是专修英文,打算 成为一名作家。在毕业后的两年内,从事于写作,结果感到没有 什么可写的,于是攻读生物学。在这个过程中,他读了华生和巴 甫洛夫的著作,从而开始对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感兴趣,就进了哈 佛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3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接着留校从事研究工作。1936年至1944年在明尼苏达大学任讲师和副教授,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1974年退休。在这期间,他于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奖;1968年获美国政府颁发的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1971年获美国心理学会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 斯金纳的实验和学说最早是在1938年出版的《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分析(The Behavior o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