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语文下册课件《定风波》

高二语文下册课件《定风波》

高二语文下册课件:《定风波》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本词导入。

(师)说起苏轼,我们很快就会想起学过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出自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站在长江边上,面对奔腾的大江,想到了历的风流人物,他想到了谁呢?(生):周瑜。(师)他想到了周瑜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年轻将领。想到自己已经早生华发,但是至今仍然功业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慨,所以他说“人生如梦”。那么,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里哀叹、满腹愁情的文人吗?难道这就是豪放派的真正风格或者是豪

放派风格的全部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创作于同一年的词--《定风波》。

二、了解作者:

(师)苏轼,我们并不陌生。那么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呢?(提示:文学创作和人生仕途)

(生)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在诗歌创作上,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为脍炙人口。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他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尤其是他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

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我国古代文学一颗灿烂的明珠。

(师)了解苏轼,我们还不得不了解他坎坷的一生。自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之后,就被朝廷委以重任。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后以作诗“毁谤君相”的罪名,罪贬黄州。史称“乌台诗案”。可以说黄州只是他人生梦魇的开始。之后的苏轼又经历了他人生中两次起落。苏轼的一生都在与厄运做斗争,无论遭受怎样严重的政治*,也无论周围的处境是如何的举步维艰,他却始终能以旷达的心态泰然处之。本首词就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凄凉潦倒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豁达的胸襟和超然的心境。

三、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词。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完之后请一位同学来回答。(提示:一件事情应该有时间、地点、经过等等)

(生)大体上的经过就是苏轼与一些人同行,在途中遇雨,和他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余独不觉”,后来雨过天晴,于是就写下了这首词。

2、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抓住“序”的内容,词前小序大体上告诉了我们诗歌写作的背景。那么词作部分有哪些地方

可以体现他的“余独不觉”呢?

(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吟啸且徐行”。

3、不惧风雨,在风雨中吟诗长啸,的苏轼给你的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从容。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潇洒。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豁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四、整体感知

1、苏轼在风雨中从容,镇定、豁达豪迈的心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下写作背景,思考一下作者面临自然风雨的从容镇定是不是有着另外的指向含义?

--这里的“风雨”既是指自然风雨,又是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作者面对自然风雨随意而安、泰然自若、也是其面对人生风雨随缘自适、心境恬静、超凡脱俗的心态的写照。

2、本篇文章其实就是用自然界的风雨来隐喻仕途风雨,并进而表现自己无畏也无累风雨的超然心境,那么文章中哪

一句最能体现作者自然、乐观、旷达的胸襟呢?如果让你抓重点,上下两片各选一句,你会怎么选?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具体操作)(师)为什么是这句话?这句话是如何体现自然、乐观、旷达的胸襟的?这里的蓑象征了什么?(生)思考……(师)作者有一蓑在身,就能任凭那平生的烟雨淋湿。可是他身上有蓑衣吗?不是“雨具俱去”了吗?这里的蓑到底指哪里有蓑衣?(生)心中有蓑衣。所以这句话是写眼中景还是心中事?(生)心中事。(师)那么他心中的蓑衣是什么呢?(生)理想、人生态度。(师)什么样的理想,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生)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师)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在遇到雨之后,才能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风雨的潇洒镇静,顶得住人生风雨的倔强抗争。一个“任”字豁达、豪迈,潇洒、乐观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具体操作)(师)如何理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山头斜照正相迎”,明明没有雨了,怎么能说“也无晴”呢?

(师)“也无风雨也无情”书上解释的意思是“风雨的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这在现实生活中,在物质世界里能能一样吗?(生)不一样。(师)肯定不一样,对不对?如果一样就不会出现“同行皆狼狈”了。那是什么

没有差别呢?(生)心中没有差别。(师)正因为在心中没有差别,那就是不在乎这些风雨。

(师)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里的“归”该如何理解呢?“回首向来潇洒处”回过头来看曾经的遇雨之处,这里的遇雨处实际上指的是什么?(生)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师)反思的结果是什么?(生)归去。(师)归向哪里,才能真正做到风雨、晴天毫无差别,真正不在乎这些风雨呢?(生)归于自己的心灵。(师)这恰恰能解释东坡为何不去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只有求得心灵清净才能得以解脱。一个“归”字就把旷达的心态和隐逸的意向表达出来。

(总结)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这首词。词中多次写到了雨。――首先写到大雨“穿林打叶”之雨(自然界的雨);然后写到了“一蓑烟雨”(人生中的风雨),最后说“也无风雨也无晴”(心灵天空无风无雨)。我们发现无论是自然风雨还是人生风雨,作者始终能无视风雨的存在,以一种积极、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泰然处之。

五、个性阅读

(师)说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了“风雨本客观存在,苏轼却视而不见,偏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获得的心灵慰藉难道不是一种自我欺骗吗?那么你同意苏轼对待人

生风雨的观点呢?如果不同意,你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

(总结)听大家这么说,我突然感觉到人生的复杂和多元了。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六、艺术特色

(师)刚才我们谈了那么多的“风雨”,现在回过头再来看看文中的风雨的含义

--表面上指的是自然风雨,实际上指的是人生风雨,宦海风雨。

那么这种写法叫做什么呢?

--隐喻寄托。这篇文章正是以整体性隐喻寄托的方式体现了诗词的意境美。

既然这篇文章的风雨还象征着人生风雨,那么,我们从人生的角度来看,这篇词似乎还有着另一番的解读。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词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用精炼的语言提炼出自己理解下的哲理性的含义。

1、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

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

七、朗读指导。

(师)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感情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读这首词,我想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就让我们放声朗读吧

(朗读指导)首先要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 一蓑suō烟雨

其次我们要读出节奏如: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最后还要读出情感,感情把握是否到位,要看轻重音的处理。无论轻读重读,长读短读,升调降调都是为体悟情感服务。

探讨:哪些词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怎样读?

--譬如说“何妨……平生”,应该读得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学生自由朗读、找学生起来试读老师范读学生再按照自己的理解自由朗读、背诵。

(师)有句话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不管我们赞不赞同他对待风雨的观点,但他面对厄运豁达、乐观的心态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愿我们都能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用快乐和信心拨开云雾,撑起一片灿烂的晴空。

八、作业:朗读并背诵全词

教学目标

一、问题切入,解读词意。

二、探究重点,品鉴词境。

三、迁移运用,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齐背《赤壁怀古》。上一课对于“人生如梦”的结尾到底是“无奈的悲叹”,还是“看透世情的妙悟”,很多同学还存在着争议。今天我们来学苏轼的另一篇写于同时期的作品《定风波》,或许它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二、解读小序

1.齐读小序,了解背景。思考:小序中含有哪些信息?

提示梳理的角度,并由学生对时间、地点的解说自然引入背景介绍。

2.抓住关键内容,提取核心信息。思考:你认为小序中最能表现词人形象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在“遇雨”后的心态,以及这心态与众人不同之处,即“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引导学生去发现“故作此词”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认识到作者对雨的态度,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问题切入

1.朗读全词,初步感知。思考:你觉得小序中的“余独不觉”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词中哪些地方与之形成呼应?请出题赏析。引导学生抓住直接表现作者情态的词语提出问题,选择一部分讨论回答。如:“吟啸”是什么状态?“轻”在词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莫听”“何妨”“谁怕”?

参考答案:吟诗长啸,即表意闲气安;而“轻”乃指心理之轻,而非事实之轻,即指轻松旷达的心境;“莫听”等三词干净、洒脱,疏朗、刚健,表现了词人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从容气度。

2.再读全词,解读物象。抓住词中出现的一些物象、景象生疑出题。如:词中的“雨”是什么意思?“竹杖芒鞋”和“蓑衣”怎么理解?“斜照相迎”有蕴涵之意吗?“萧瑟

处”是否仅指遇雨之处?

参考答案:“雨”既是指自然风雨,又是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竹杖”等词既可见其闲庭信步的潇洒,也可由此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见其隐逸之意;“斜照相迎”蕴含着词人旷达之情,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在寒冷中发现温暖;“萧瑟处”既指方才遇雨之处,更指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而“回首”“萧瑟处”即对人生长路的深刻思考和觉悟。

3.吟诵全词,品析表达技巧。思考:这首词具有很强的隐喻性,你认为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的理解拓展到写作层面,可从三个角度来归结:

一借眼前景写心中事。作者落笔于沙湖道中遇雨情景,写被贬黄州后的境遇和心情。一是自然景物,一是社会人事,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借隐喻来寄托。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隐喻遭贬后的泰然自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隐喻历经坎坷后的清醒与达观。

三即景生情,以小见大。遇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为实,为小,却生发出作者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的感慨,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极其动人的情致,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及人格魅力。

四、探究提升

1.探究“归”字。思考:结合词的意境和作者个性谈谈你对“归”的理解,你认为苏轼要往哪里归?

请学生以书面形式作答,教师加以投影,并在此过程中点拨归纳:“归去”是“心”的退隐;欲归之处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

2.探究“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形象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思考:你欣赏“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吗?你如何看待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结合自我人生体验,谈谈你对苏轼精神世界的理解。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推举发言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作品的旷达意境以及词人豁达洒脱的个性和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体会词人儒道兼容的丰富而复杂的精神世界。

3.再谈对《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的理解。思考:现在你认为苏轼的这句感慨是壮志未酬的无奈悲叹,还是看透世情的妙悟?由学生在感悟全词、走近苏轼的基础上自主发表见解。“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见功业易逝,自然永恒。周瑜、曹操,一切风流人物,都将被时间带走,在荡涤一切的自然伟力面前,得失雨晴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词人“一尊还酹江月”,与自然达成和解。觉悟了人生,参透了生命,才能诗意地栖居,以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

外云卷云舒”。

五、评价迁移

1.学习评价。投影一段话:“他开辟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生境界,其中有苦难,叹息,笑噱,但更多的是一种佛陀拈花似的微笑,一种由高贵品性和苦难人生历程锻铸的宁静和澄明,一种凡人难以步趋的潇洒和从容,一种在苦难中体证生命价值的深沉,一种饱经忧患对人生与社会保持热情的豪迈与豁达。”请借鉴这种评价方式,写一段你对苏轼其人的认识和评价。

2.化用词中语句,写一句标题式的话,要求与自己的人生相观照。

教师示例,如“莫听风雨,我且徐行”,提示学生注意语言的涵蕴与灵动。教师以自己化用的句子与学生交流,例如:

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吟啸且徐行吧

化千般风雨为万般晴明

我有竹杖芒鞋,何惧风霜雨雪

智者人生无雨晴

一蓑烟雨,几许人生

若无雨晴,我们将如何书写人生跌宕的剧情

结语:我们化用的不但是句子,也是东坡的人生智慧。愿我们在人生的风风雨雨中,有东坡这样的大家相伴,以使

我们的精神不苍白,灵魂不枯竭。

方案B

教学目标

一、研习品鉴,理解作品的意境。

二、拓展提升,体悟人生之雨和人生之归。

教学过程

一、由“雨”开篇,设疑导入

由“雨”设疑:请同学们比较“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和“人生就是躲一场雨的工夫”两句话,简单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点拨导引:前者有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等意思;后者加个动词,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即多了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等。人生有雨,有雨而躲,这是不是所有人的生活态度、人生准则呢?我们来看看苏轼的回答。

二、初读感知,梳理词意

1.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

点拨要点:这首词主要写苏轼一行人往沙湖相田,途中遇雨后的感叹;苏轼没有躲雨,他认为风雨无妨(以“余独不觉”“莫听”“何妨徐行”等词语来印证)。

2.初识词人:自由诵读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简单说说词人给你的最初印象。引导学生粗略感知词人形象,可根据学生发言来梳理点拨,不必求全。

三、品读赏析,领略词境

1.苏轼是怎样表达自己“独不觉”,即不愿躲雨的人生态度的?你认为哪些词语直接表达了这种态度?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作,把握提领性词语。点拨思路:如“莫听”“何妨”“谁怕”“竹杖”“芒鞋”“一蓑”。(答案参见“方案A”)

2.苏轼为什么不躲雨?请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来谈谈。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可从如下角度作点拨或归纳:

(1)此词作于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苏轼,已开始从愤懑和痛苦中跳脱出来。

(2)苏轼思想中融合了儒佛道。他崇尚老庄哲学,深受禅学影响,因而淡泊、遗忘、化解、隐逸等思想都会在逆境中生发。

(3)作为豪放派词宗,苏轼个性中蕴藏着乐观的因子。

(4)同时期的《赤壁赋》中已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等语,表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物我两化的境界。

3.“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引导学生由最初的大雨

“穿林打叶声”,到“一蓑烟雨”,再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来整体理解,明晰借喻之意和托寓之情。

四、研读探究,走近词人

1.围绕“雨”字,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雨中和雨后,你认为上下阕的主旨句分别是哪两句话?为什么?在学生提出主旨句后,引导他们讨论句子的深刻含义,领悟其中人生况味。

点拨归纳:

上阕:“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关键词是“任”,含放任自由之意。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面对风雨,不惊不避,不哀不伤,显示了词人的人格光辉。此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然洒脱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

下阕:“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关键词是“归”或“无”。心中无雨晴,纵然风雨阴晴变化莫测,也左右不了词人的心境了。此句展示出词人处变不惊、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2.有人说“归”字是全词的核心所在,并可从中窥见词人的文化性格,你怎么理解?苏轼的“归”和陶渊明的“归”能否划等号?为什么?引导学生探究拓展,从更深层次理解词之意蕴及词人之精神。

点拨归结:“归”字贯串于词中,是词人精神世界的缩

影。“莫听”“徐行”,拒风雨于身外,这种心安是归;“竹杖”“蓑衣”,这种退隐之思是归;“也无”,这种超凡拔俗也是一种归。

苏轼360首词中,归字出现100多次。如“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又如“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还有“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吾乡何在?在心安处,心的江海远在俗世之外;苏轼是归于“心”,陶渊明是归于“田园”。联系前面说的“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自解与超脱,是中国文人最后可退守的精神家园。

五、激疑思辨,体悟人生

请同学看一段话:“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这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你认同这段评述吗?你认为应该如何面对人生风

雨?当人生风雨来临时,是当其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感悟,畅所欲言,鼓励多元理解和个性发现,将经典阅读和当今生活、个体人生结合起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六、朗读背诵,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要求学生把握词的基调、节奏、旋律等,读出一份从容与淡定,潇洒和超脱,疏朗和刚健。

布置作业:以《走近苏轼》为题写一篇随笔。

结语:人生再多的雨,经过苏轼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他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高二语文下册课件《定风波》

高二语文下册课件:《定风波》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本词导入。 (师)说起苏轼,我们很快就会想起学过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出自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站在长江边上,面对奔腾的大江,想到了历的风流人物,他想到了谁呢?(生):周瑜。(师)他想到了周瑜这位年少有才而且早早就建立了卓越功勋的年轻将领。想到自己已经早生华发,但是至今仍然功业未成,有了壮志未酬的感慨,所以他说“人生如梦”。那么,苏轼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一个在那里哀叹、满腹愁情的文人吗?难道这就是豪放派的真正风格或者是豪

放派风格的全部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苏轼的另外一首创作于同一年的词--《定风波》。 二、了解作者: (师)苏轼,我们并不陌生。那么有哪位同学能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呢?(提示:文学创作和人生仕途) (生)苏轼是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的大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成就。 在诗歌创作上,今存有他的诗2700多首,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为脍炙人口。在北宋词坛上,他一改词坛婉约之风,以洒脱旷达之气入词。把游仙、咏史、宴赏、登临、悼亡、哲理探讨等写进诗词里。词体也由形式的解放进而为内容的革新,形成了豪放词派,对南宋爱国词人的影响尤其显著。他对散文也有很大贡献,他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尤其是他叙事记游的散文艺术价值,有不少是广为传诵的名作,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除诗词文赋而外,他对书画也很擅长,书法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善长画竹石,自成风格。 总之,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

高二语文必修4《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高二语文必修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人格,净化情怀。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设想:读——析——结——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2.进行挫折教育,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以及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导入: 在座的学生都是90后,是成长环境最优越的一代人。可有人认为我们大家是:缺少挫折教育的一代,是经不起风雨的一代。大家肯定不会认同。那我们想想,挫折来临时,我们会怎样面对,

事实上又是如何面对的呢?是就此消沉逃避还是坦然面对、积极进取呢? 二、作者简介: 我们今天通过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看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的。那位同学来说说自己对苏轼人生经历的了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有三起三落。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

高中语文必修三:《定风波》赏析

《定风波》赏析 苏轼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一 我们知道,人生之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总是坎坎坷坷,风风雨雨。不经几番风雨,便难彻悟。东坡一生多遭困顿踬踣,仕途几经沉浮,贬谪生涯居然占去生命的三分之一。而对苏轼打击最大的大概就是“乌台诗案”了。1079年,正直的苏轼因为写诗批评新法的弊端而被逮捕,并被下狱,被关押数月之久,这就是“乌台诗案”。政敌们欲置苏轼于死地,赖多方营救,苏轼才得以免罪。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虽然出狱,但被贬黄州。在被贬谪黄州期间,苏轼的思想是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刚被贬谪时,词人尚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临江仙》),非常希望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临江仙》)。可见,当时东坡的心里,有的是对仕途的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对人生的无奈。其悲观的情绪充盈于词句之中,直至发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的喟叹。但毕竟苏轼在人格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宠辱不惊,随遇而安,无论遭遇多大的人生磨难,都能够乐观面对。所以尽管其一生宦海浮沉,但始终表现出旷达、豪放的性格。被贬黄州期间也是如此,三年的谪居生活,长官同僚的厚待,乡野村夫的尊爱,亦能略略慰藉他那颗孤独受伤的心。渐渐地,东坡的心从刚被贬谪的绝望中缓和过来,重新开始变得乐观。当然不是那种肤浅的乐观,而是经历了人生波折后的乐观。而这在他当时所作的散文、诗、词中都有相应的表现,比如下面这首作脍炙人口的《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词是紧扣“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主旨展开描写、抒情的。“穿林打叶”的雨声说明风急雨骤,但词人的态度却那么从容不迫,潇洒自得,且吟且啸,徐步向前。“竹杖芒鞋”表明了他着装的轻便与简陋,更重要的还在于他那种冒雨徐行的心情,他认为竹杖芒

高二课件语文《定风波》

高二课件语文《定风波》 设计思想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黄州时的基本心境:泰然、旷达,自解、思“归”。我们当以字词句意为立足点,意境理趣为突破点,反复吟咏,体会其疏朗刚健之风、旷达深邃之境以及深刻透辟之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 一、问题切入,解读词意。 二、探究重点,品鉴词境。 三、迁移运用,感悟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齐背《赤壁怀古》。上一课对于“人生如梦”的结尾到底是“无奈的悲叹”,还是“看透世情的妙悟”,很多同学还存在着争议。今天我们来学苏轼的另一篇写于同时期的作品《定风波》,或许它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 二、解读小序 1.齐读小序,了解背景。思考:小序中含有哪些信息?提示梳理的角度,并由学生对时间、地点的解说自然引入背景介绍。 2.抓住关键内容,提取核心信息。思考:你认为小序中最能表现词人形象的是哪一句?为什么?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在“遇雨”后的心态,以及这心态与众人不同之处,即“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引导学生去发现“故作此词”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认识到作者对雨的态度,其实是一种人生态度。 三、问题切入 1.朗读全词,初步感知。思考:你觉得小序中的“余独不觉”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词中哪些地方与之形成呼应?请出题赏析。引导学生抓住直接表现作者情态的词语提出问题,选择一部分讨论回答。如:“吟啸”是什么状态?“轻”在词中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莫听”“何妨”“谁怕”?

参考答案:吟诗长啸,即表意闲气安;而“轻” 乃指心理之轻,而非事实之轻,即指轻松旷达的心境;“莫听”等三词干净、洒脱,疏朗、刚健,表现了词人遇祸不惊、笑对苍茫的从容气度。 2.再读全词,解读物象。抓住词中出现的一些物象、景象生疑出题。如:词中的“雨”是什么意思?“竹杖芒鞋”和“蓑衣”怎么理解?“斜照相迎”有蕴涵之意吗?“萧瑟处”是否仅指遇雨之处? 参考答案:“雨”既是指自然风雨,又是指政治风雨、人生风雨;“竹杖”等词既可见其闲庭信步的潇洒,也可由此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见其隐逸之意;“斜照相迎”蕴含着词人旷达之情,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在寒冷中发现温暖;“萧瑟处”既指方才遇雨之处,更指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而“回首”“萧瑟处”即对人生长路的深刻思考和觉悟。 3.吟诵全词,品析表达技巧。思考:这首词具有很强的隐喻性,你认为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的理解拓展到写作层面,可从三个角度来归结: 一借眼前景写心中事。作者落笔于沙湖道中遇雨情景,写被贬黄州后的境遇和心情。一是自然景物,一是社会人事,作者言在此而意在彼。 二借隐喻来寄托。道中遇雨,隐喻仕途风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隐喻遭贬后的泰然自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隐喻历经坎坷后的清醒与达观。 三即景生情,以小见大。遇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晚照这一系列历历在目的自然真景,为实,为小,却生发出作者一蓑烟雨、超然物外的感慨,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极其动人的情致,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及人格魅力。 四、探究提升 1.探究“归”字。思考:结合词的意境和作者个性谈谈你对“归”的理解,你认为苏轼要往哪里归? 请学生以书面形式作答,教师加以投影,并在此过程中点拨归纳:“归去”是“心”的退隐;欲归之处是一个能使他敏感复杂的灵魂得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苏轼词两首

【高二学习指导】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苏轼词两首 为大家提供“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苏轼词两首”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二语文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三苏轼词两首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 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 (1)古人评苏轼这首词时说,“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且“能道眼前景,以 曲笔直写胸臆”(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词人是如何“任天而动”的。(4分)(2)古今不同读者对这首词的理解各异,有人认为这首词是“旷达人语”,也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归隐人语”。谈谈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⑴所谓“任天而动”即自然景物引发、牵动人的主观情感。这首词表面写道中遇雨,雨过天晴遂又感春风,又见阳光;实指人生亦会遭遇突如其来的风雨 (如政治生活的 风浪),而这一切终会过去,不要把它们放在心上。这便是作者的“以曲笔直写胸臆”。(本题3分,答出“任天而动”的意思给1分,结合作品分析曲笔表意给2分。) ⑵(示例一)风雨不定,依然“吟啸”与“徐行”;暂失鞍马,内心依然轻松;纵然是 “蓑衣烟雨”,也可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春风、朝阳终会有,风雨阴晴以及一切的如 意不如意总会“归去”……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旷达人语”。(示例二)隐居山林,“吟啸”“徐行”;视竹杖草鞋胜过鞍马品级;情愿蓑衣独钓,了此一生;在作者眼中,“归去”的生活中无所谓风雨阴晴……由此可见这首词确是“归隐人语”。(本题3分,能结合作 品自圆其说即可给分。若认为“旷达人语”与“归隐人语”二者皆有,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四、阅读训练 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鲁人版-语文-高二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鲁人版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鲁人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 [学习过程] 一. 关于苏轼及其代表作 苏轼是宋代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的诗文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也带有那个时代一般的特色。要理解宋代诗文的发展及其成就,苏轼正是一位理想的代表作家。 宋代诗文是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的尾声,这时市民文学已经出现,跃跃欲试地将要取正统诗文的地位而代之,这倾向到了元明两代就全然是市民文学的优势了。而宋代则还是过渡时期,这时正统诗文为了保持自己岌岌可危的阵地,一方面表现为浓厚的保守倾向,一方面则力求不辱没过去黄金时代中所曾经获得的光荣;一种中年人洁身自好的要求,一种近于清秋气象的心情,便成为诗、文、图画甚至于哲学(例如理学)的共同的基调。这时代的特征,说明封建文化的青春创造时代已不再来;但是还力图在往日的基础上别开生面;这在诗文方面,苏轼就是一个代表人物。 先秦是古代的散文高潮,建安以至唐代的诗歌高潮,到了宋代已经不复成为澎湃的力量;这时要想推陈出新,自成一个局面,于是宋代的作家便把两者的力量结合起来,想要写出一种近于诗的文,与近于文的诗,也就是要说理中带有抒情,而抒情中带有说理。这倾向开始于中唐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与韩愈的“以文为诗”,到了宋代就成为普遍的发展。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属于前者,苏轼的《赤壁赋》等属于后者,二者间的距离只是程度上的不同罢了。 封建时代的正统文学是以游宦生活为中心的,苏轼的一生写作也不例外;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政治态度,也正是苏轼的政治态度;苏轼在政治上的保守倾向与其局限性是无可讳言的,然而他想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事业,不慕荣利不追逐富贵,这也是无可讳言的。在他的作品中直接干预生活的诗篇,像《吴中田妇叹》等,这一类近于讽谕诗的写作,在苏集中并不在少数。然而限于那个时代,也限于自己的政治认识,最后他终于爱上了陶渊明,自称“东坡居士”,这个元结、顾况、白居易都曾经走过的道路,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基础上,继承着屈原宋玉以来美人香草的比喻,布衣寒士的“坎咏怀”,与庄子的富于理趣的散文,于是出现了苏轼行云流水般的风格与超尘出俗的造诣,这里有着那流传人口的前后《赤壁赋》;其中尤以《前赤壁赋》,诗情与理趣融会无间,成为宋代杰出的佳作。而我们如果能够理解《前赤壁赋》,也就不难理解《水调歌头》与《念奴娇》,所谓: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这不正是《水调歌头》的上阕吗?所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里一方面是政治态度的高洁,一方面是政治抱负与政治生活的怀念;而《前赤壁赋》在“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下,也紧接着说: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又正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另一种写法了。至于:

高中语文《定风波》教案和说课稿

《定风波》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学板块——新课导入: 同学们,听听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是苏轼的名句。苏轼,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 第二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第三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教师小结(点击投影) 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芒鞋:草鞋。 ⑵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⑶料峭:形容微寒。 3、背诵课文。 第四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讨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加点的词语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提示:这几句话描写了一个穿着草鞋,拄着竹杖,迎着疾风骤雨,缓缓而行,时而吟唱时而又长啸的潇洒旷达的抒情主体形象,\\\"莫听\\\"、\\\"何妨\\\"、\\\"谁怕\\\"是关键词,写出了词人在“同行皆狼狈”,其“独不觉”,欣然前行的独立人格精神。 2.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提示: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 第五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这句话的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其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 第五板块层次结构 上片写雨中的情景和心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定风波》评课稿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定风波》评课稿 一、课程背景和教学目标 课程背景 《定风波》作为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的一篇课文,是元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深入解读和讨论这一词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文学的鉴赏方法,提高对词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能够准确理解《定风波》的意义,包括作者情感以 及作品所描绘的景物和意象的含义; 2.能够通过分析诗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把握诗 意和艺术效果;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 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4.能够在课外阅读时积极思考、讨论和发表自己的看 法,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下: 1.课文导读:针对《定风波》的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 介绍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2.词句解析:逐句解读《定风波》的文字和词句,了 解各个词句的含义和修辞手法。

3.艺术欣赏:对《定风波》中的意象、修辞和整体艺 术效果进行分析和欣赏,引发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的感悟和 思考。 4.课外拓展:推荐学生选择其他类似主题的古代文学 作品进行阅读,鼓励他们在课外时间积极思考和发表看法。 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第一步:课文导读 教师对《定风波》的背景和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引发学生 对于该词主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 •你知道《定风波》是关于什么的吗? •你对苏轼有了解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你认为这首词的主题和情感是什么? 第二步:词句解析 教师逐句解析《定风波》的文字和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每 个词句的意义和修辞手法。可以应用以下解析技巧: •字词解释:解释生僻字词、古代用法等,确保学生理解词义; •词句分析:分析词句的结构和语法,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句的位置和作用; •修辞手法:分析诗词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艺术效果。

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定风波》三维目标教案苏教版选修

苏教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定风波》教案1 三维目标: 1、了解苏轼成就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2、把握住词鉴赏的技巧,学习赏析、评价诗词中的形象; 3、理解古典诗词中“曲笔〞手法,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4、通过对主旨句的分析、感悟,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精神; 5、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学习苏轼旷达豪放的胸襟和努力进取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1、探究文章的“词眼〞,并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 2、赏析词中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苏轼儒、佛、道糅为一体的思想在本词中的表达。 电教手段:多媒体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鉴赏指导法; 3、合作探究法 4、点拨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对苏轼产生倾慕和同情,然后诵读初步入境,知人论世,感知内容,再以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赏析形象,探究品味作者深沉的感情。最后鉴赏其深沉博大的思想是以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来的。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初中时学过X仲淹的《某某楼记》,文中有两句名句还记得吗?〔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自由回答〕,我们看一幅对联,同样表达了这种情怀。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明·洪应明《幽窗小记》

释义: 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 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点评:这是一种豁达、平和,笑对人生的境界 今天,我们将学习伟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超旷词《定风波》 二、整体诵读初步入境 2、朗读 3、全班齐读 三、知人论世景仰作者 〔一〕作者简介 ①成就: 词:豪放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诗:“东坡体〞的独创人,与黄庭里并称“苏黄〞 文: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三苏〞之首 书法:“宋四家〞之首 画:文人画的开创者,“某某画派〞的代表 ②人生经历:一生五起五落,经历坎坷,他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X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 〔二〕词作背景 1、教师介绍词前小序的作用〔结合《小调歌头》的小序〕:主要介绍作者写这首词的经过和目的,也就是当时的背景。 2、背景内容:〔学生对照课文小序,听音频介绍〕苏轼由于“乌台诗案〞,被贬某某,自感重返政坛无望,于是作久留之计,开始求田问舍。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由几个朋友陪同去沙湖相田看地。沙湖在某某城东三十里,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却不料途中转阴,进而风雨袭来。大家淋得狼狈,而东坡浑然不觉,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慢步前行。不久雨散云收,斜阳复出。此次沙湖之行就催生了这首《定风波》。 四、鉴赏词作点拨方法: 教师引导:诗词鉴赏有很多方法、技巧,我们针对本词特点用以下方法进行鉴赏: 1、知人论世; 2、找意象,理解象征义; 3、找感情词或暗含感情的词; 4、善于想象和

高二下册语文《定风波》优秀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定风波》优秀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定风波》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四《定风波》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检查阅读,点评指正。 1、抽查朗读。 2、其它学生点评,比较。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齐读小序。 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 3、具体分析。 (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 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

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再读诗文,鉴赏形象;理解思想,学习手法。 1、生齐读。 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探讨表现手法。 (1)再读语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词人“回首”的是什么? 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 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4、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豁达啊! 五、重点探究、拓展思维。 1、说说你比较喜欢的句子,为什么?洒脱淡然——内心的宁静 2、能找出本词的“词眼”吗?引导:《水调歌头》——归去。

高中语文文言文苏轼《定风波》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苏轼《定风波》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 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赏析: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1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

《定风波》原文及赏析2篇 《定风波》是唐代杜牧的一首抒发感情的诗歌,它广泛流传于后世。本文将分为两篇,分别以原文及赏析为主题展开。下面我们先来 看一下《定风波》的原文: 《定风波》原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赏析1: 《定风波》以描述自然景色及抒发主人公感情为主线,通过对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明。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 妨吟啸且徐行”通过离合并用的手法,展示了主人公抛开杂念,专心 向往自然的豁达心态。其次,这句还运用了“穿林打叶声”、“吟啸 且徐行”等修辞形象的描写,使人联想到避世而出的主人公气质,进 一步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接下来的三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形象 地描绘了主人公游走自然间的情景。其中,“竹杖芒鞋”通过对比 “胜马”而显得轻盈灵动,“谁怕?”更展示了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豪 情壮志。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则进一步强调自然情趣的追求,以及主人公无所畏惧的态度。 最后两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 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则切入主题,表达了主人公离经叛 道的生活态度。其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巧 妙地运用了气象描写来表达主人公退隐山野的决心,并通过“山头斜照”,营造了诗中的风景意象。最后两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则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往的洞察和对所选择的生活方 式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定风波》赏析2: 《定风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主人公的心态展示,表达了 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倡导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中 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使作品在揭 示现实的同时,更寄寓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展示了自然 与人的和谐共生。通过描述“穿林打叶声”、“吟啸且徐行”等景象,展示了主人公超脱尘世的意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其次,在描写自 然景色时,诗人运用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修辞,将主人公与自然 相融合,使作品更具触动力。最后,通过“山头斜照”、“回首向来 萧瑟处”,以及“无风雨也无晴”的比喻,进一步突出了作者辞旧迎 新的心态,以及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定风波》所追求的不仅仅是自由自在,更是内心的宁静。整首 诗以自由追求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展现 了追求自由的渴望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通过对比的手法,将主人公 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再通过对天气、时间 和生活方式的描写,呈现了主人公超然物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豪放、洒脱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 活的追求。 总结起来,《定风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主人公的心态展示,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表达了作者渴望自由自在、追求内心 宁静的生活态度。通过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使得《定风波》成为一首流传至今、引人共鸣的经典之作。

《定风波》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定风波》教案 【教材解析】 《定风波》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宋词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所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中最具有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体现了宋词的豪放派与与婉约派两种风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作者出洒脱旷达的胸襟,向后代读者们展示着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的积极心态,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高中时期已经学习过多篇苏轼的诗歌,对于苏轼的生平经历以及他的人生态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本词会有相应的前摄影响,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人生态度。但本词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分析词作本身,应上升到学习苏轼的人生态度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还需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设计思想】 如何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词作所传递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是以读代讲,涵泳体会,二是要在引导点拨时提示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和自身经历,进行对照分析,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解读关键词句来把握作者情感; 学习词作所传达的苏轼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解读关键词句来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词作所传达的苏轼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预设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提到苏轼,我们大家都会觉得很熟悉,他是著名的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是著名的书法家。当然,大文豪苏轼可不只有这些身份,除了文学家、书法家之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美食博主,不论到哪个地方,他总是会发现并研究美食,供后人参考品尝。比如被贬黄州时期,他写了“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写下《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被贬惠州时期,他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被贬儋州时期,发现了海产品生蚝,并记录下了制作生蚝的办法“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食蚝》)。 面对起起落落落的人生旅途,乐天派的苏轼总是能够找到让自己舒服的一条路,总是能够在绝望中找到生机,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处如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苏轼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世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不是好人”。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他的一生伤痕累累,可是他却甘愿抹去冬雪,把春风留给人间……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的《定风波》,一起去体会他的旷达乐观。 二、诵读涵泳,走进词作: 自由诵读这首词,说说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 诵读提示:读出感情是朗诵诗词的关键,如何读出情感呢?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长短、升降等方式。 明确:时间:1082年3月7号 地点:沙湖道中 事情:道中遇雨 景色:雨中穿林打叶,已而遂晴,雨后山头斜照 人物:竹杖芒鞋,吟啸徐行 面对自然界偶然发生的客观事实——下雨,作为个体的人,是选择淋雨前行还是寻找避处躲雨,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选择,而这不同的选择源自于不同个体的思维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5苏轼《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词选自选修教材《唐宋诗词鉴赏》中的第十一课“一蓑烟雨任平生——抒志永怀”||,它的作者是苏轼||。道中遇雨是常事||,但苏轼以艺术心灵观之||,以旷达态度处之||。词的上阙借自然界的风雨象征政治场上的风雨||,表现作者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修养;词的下阙进一步深化主题||,借雨后的情景表达作者的感悟:人生道路上的遭遇不论是顺还是逆||,都不能以一时界定||,何况在逆境中也有新境||,风雨过后亦有暖阳||。这首词流露出的是作者无惧风雨也无惧挫败的乐观与豪迈||。 【学情分析】: 学生对苏轼并不陌生||,在学习这首词之前已经学过他的作品如《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能够从学过的作品中简要概括他们对苏轼的印象||,也对苏轼的生平经历有简单的了解||。但这首词的写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表达的情感却是乐观的、积极的||,这对知识面较窄的本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而我们解决这个难题大方法就是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品读作品||。 【教学目的】: 1、在学习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2、通过补充阅读《西江月》把握作者被贬黄州的的历史背景||,并感受作者初到黄州时的落寞悲苦||。 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品鉴词句||,并由此分析苏轼在《定风波》中表现出的形象||。 4、引导学生学习苏轼那种身处困境却能保持乐观昂扬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在学习过程中以各种形式反复诵读||,直至背诵||。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品鉴词句||,并由此分析苏轼在《定风波》中表现出的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由词中的自然界的风雨联想到政治场上的“风雨”||,体会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鉴赏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知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江城子》)这首词是谁写给自己亡妻的悼亡词吗?这是苏轼写给自己的第一个妻子王弗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